2010-2015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服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42.98 KB
- 文档页数:11
外包全球发展势态及其在中国未来趋势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外包已成为企业运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包,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将一些非核心业务或职能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来完成。
这一模式的兴起和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中国,外包行业也正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外包的发展势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首先,外包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
最初,外包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如制造业中的零部件生产、客服服务等。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如今外包已经涵盖了众多高附加值的领域,包括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信息技术等。
例如,许多科技公司将软件研发的部分环节外包给专业的团队,以提高创新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外包的地理分布日益广泛。
过去,外包业务主要流向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但如今,一些新兴经济体也逐渐成为外包的热门目的地。
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外包合作也在增加,更多地基于技术、创新和专业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再者,外包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单项业务外包,现在还出现了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等更综合、更高级的形式。
而且,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云外包”等新兴模式也应运而生,使得外包服务的交付更加灵活高效。
在全球外包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外包行业也经历了快速的成长和变革。
中国在承接外包业务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具备一定技能和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能够满足各类外包业务的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信网络、交通物流等条件为外包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政府对于外包行业的政策支持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过去,中国的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外包业务逐渐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研发设计、生物医药、数据分析等领域,中国的外包服务提供商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情况概览摘要: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应当说,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增势十分强劲,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从软件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电信服务外包、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情况作以介绍。
关键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概述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逆市持续快速增长且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整个产业的总体规模、业务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到了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高达238.3亿美元,同比增长65.0%。
①预计到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的内需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20亿美元,相比于2009年增长近5倍。
②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市场份额约占世界市场总份额的1/4,其在软件、金融、电信、生物医药等多个服务外包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对的优势。
不过,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仍然不能小觑。
对此,必须从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科学合理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积极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努力促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应当说,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增势十分强劲,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持续快速成长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一直是有效拉动和不断助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的主力军。
近年来,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逆势上扬,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整个行业的优势资源整合进程不断推进,并已经形成了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2006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实现了快速增长,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提升。
2011年全国实现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近16倍。
中国正在向国际服务外包大国迈进。
一、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特点(一)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从2009年至2011年,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服务外包发展出现了波动,但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从最近三年中国国际服务外包运行轨迹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回落再加快发展的过程,若不考虑统计基础的不断完善之原因,一方面说明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能力在增强。
(二)示范城市发挥引领作用。
为了推动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2006—2010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21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示范城市,国家以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推动示范城市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
2011年21个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219.0亿美元,占全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总额的91.9%。
其中上海承接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30亿美元,北京、无锡、南京、苏州承接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分别在20—25亿美元之间,杭州、广州、深圳、大连等示范城市承接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分别在10~19亿美元之间,上述9个示范城市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合计为178.8亿美元,占示范城市执行总金额的81.6%。
示范城市已经成为引领我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示范城市的示范带动下,部分非示范城市国际服务外包也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2》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宁波、青岛、沈阳、长春、郑州、洛阳、马鞍山、昆明、乌鲁木齐等众多城市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现状与发展策略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服务产业转移加速,国内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金融服务外包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表为外包的规模小、范围有限、发展迅速,金融外包基地稳步发展,外包监管等配套政策尚不完善。
扩大业务外包范围,加强外包基地建设,有助于推进金融服务外包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发展策略一、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外包服务中心,为国内金融服务承包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
国内金融机构也将越来越多地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选择合适的外包商,将非核心业务剥离,提高自身经营效率。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服务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加速,金融行业在我国也蓬勃发展起来而且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外包的需求量在我国也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和喜欢,其需求量呈现不断增多的情形。
虽然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依然要高度清醒地认识到金融服务外包在我国还只不过是初级发展。
(一)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规模较小,范围窄,但总体市场发展迅速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总体规模还很小。
在全球金融业务离岸外包市场中,从承接方角度,印度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中国的市场份额较低。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较窄。
外资跨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涉及数据处理、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部分操作性业务等,而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外包尚处在起步阶段,部分国内金融机构开展了服务外包业务的尝试,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相关业务、信用卡业务的外包。
(二)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发展稳健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以及邻近上海的昆山已先后规划建立了金融服务外包基地。
上海率先于2005年7月将上海银行卡产业园,确定为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陆续出台了鼓励政策,着手将其打造成为国内首家金融外包业务示范基地,并把上海建成国际跨国金融机构的亚太总部所在地和服务全球的后台基地。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引言服务外包产业是指企业将原本内部完成的服务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去完成的一种商业模式。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以及市场的开拓。
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来提高服务外包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通过云计算技术,企业可以将服务外包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工作分布到全球各地,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成本的最小化。
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服务外包产业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创新化。
二、行业的多元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服务外包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服务外包行业主要集中在IT、金融和客户服务等领域,但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生物技术等,服务外包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新兴产业对于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高,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来获取这些人才,从而降低研发和生产的成本。
此外,行业的多元化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市场风险,因为他们可以对多个行业进行服务外包,从而分散经济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三、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服务外包产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体系通常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企业和教育机构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适应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的人才。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也需要不断培养和更新员工的技能,以适应新兴技术和行业的发展。
因此,人才的培养将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市场的开拓市场的开拓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多国企业对于服务外包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分析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能更好地专注自身核心业务,把价值链中原来由自己提供的非核心业务流程剥离出去,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来完成,本企业只负责自身核心业务部分流程的经济活动。
服务外包伴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逐渐兴起,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包括医药、信息、金融等,服务外包产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就业,并且可以实现附加值的增加,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能耗。
目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全球服务外包从成本驱动型向价值导向型转变,外包价值逐渐提升。
服务外包最初以寻找低价劳动力为目的,但是为了满足全球需求的多样化,服务业不仅在寻求低价劳动力,也在不断提升专业性、提高效率、开拓市场、缓解资本压力、降低运营风险、提升技术水平、探索转型发展,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快速提高外包服务的价值。
可以预见,未来在服务外包领域,价值导向型将会代替成本驱动型,各种深度、长期的战略合作模式将更加丰富并且被广泛使用。
随着国际贸易依存度的稳步提高,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日益增强,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资源,对国际市场资源的依赖日益提升,未来国际贸易将打破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快速增长,并且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并且,各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贸易也相应受到了重视,随着贸易谈判进程快速推进,服务贸易必将成为推动贸易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以模式创新、科技引领为特点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拉动整个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服务外包的需求变革,信息技术外包(ITO)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高新信息技术正在融入传统产业中,并重新构建一种基于信息化和互联化的商业模式。
随着前端应用的技术发展,终端用户和移动互联网日益渗透到各种产业中,不仅传统工业、金融业大力推进“互联网+”的进程,在教育、医疗等领域,互联网也在逐渐渗透。
外包调研报告《外包调研报告:中国企业的外包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引言外包是指企业将非核心业务或部分核心业务交由外部供应商来完成。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外包已成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市场之一,外包行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中国企业的外包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分析。
二、外包现状1. 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过去十年来,中国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包业务类型也日益多样。
除传统的IT外包业务外,金融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外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外包服务质量逐步提升随着中国外包服务提供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外国企业对中国的外包服务信心不断增强。
中国外包企业已经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提供的服务已步入国际标准。
3. 服务领域拓展和多元化中国外包服务涵盖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客户服务、财务会计等多个领域,多元化的服务类型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外包选择。
三、外包发展趋势1. 服务向高端产业转移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外包服务向高端产业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行业的外包需求逐渐增加。
2. 服务形式由单一向综合化转变传统的单一业务外包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综合性外包服务逐渐受到欢迎。
中国外包企业应该从单一外包服务向多元化、全面性服务转变。
3. 创新与技术升级是关键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外包企业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提高服务水平,赢得更多国际市场份额。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中国企业的外包现状已经逐步向高端化、综合化发展,为中国外包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外包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同时,政府也应支持外包行业的发展,完善政策,吸引更多国际外包项目来华,推动中国外包行业迈向更高水平和更广领域的发展。
2010-2015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服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报告简介金融外包financial service outsourcing是指金融企业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可以是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
外包可以是将某项业务(或业务的一部分)从金融企业转交给服务商操作,或由服务商进一步转移给另一服务商(即“转包”)。
金融外包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欧美,证券行业的金融机构为节约成本,将一些准事务性业务(如打印和存储记录等)外包。
到了90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术升级的推动下,金融外包主要集中在IT领域,涉及整个IT行业。
近年来,尽管与IT相关的外包仍占到全球外包业务的三分之二左右。
但在金融外包领域,随着离岸外包和整个经营过程外包BPO(bussiness-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的崛起,外包安排的日渐复杂,金融企业从外包中获得的利益大大提高,金融外包也成为国际外包市场的主流。
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金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必须了解国际金融外包动态,借鉴国外金融外包的经验,把现有的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10-2015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服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立足于金融服务外包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金融服务外包服务行业环境、金融服务外包服务产业链、金融服务外包服务市场供需、金融服务外包服务价格、金融服务外包服务生产企业的详尽剖析,以使投资者达到对金融服务外包服务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的全面、深入掌握;同时为使投资者把握金融服务外包服务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我中心还对金融服务外包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预测;另外在投资分析部分,针对企业投资决策依据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综合给出投资建议。
【出品单位】中国报告网报告目录、图表部份目 录第一章 2009-2010年金融服务外包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1 第一节 2009-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1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4三、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7第二节 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12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12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3三、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的产业政策 14四、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 15五、实施以扩大内需为抓手的消费政策 16六、中性偏松的国际收支政策 16七、推行以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完善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政策 16第三节 国内金融服务外包行业政策分析 16一、行业具体政策 16二、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辐射亚太的金融后援服务基地 21第二章 全球整体价值链视角下的服务外包分析 26 第一节 服务外包行业概述 26一、服务外包的界定 26二、服务外包的分类 26第二节 服务外包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27一、服务外包的特点 27二、发展服务外包的重要意义 29第三节 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分析 30第三章 2009-2010年世界服务外包产业运行浅析 33一、全球经济环境缓慢回暖 33二、全球外包需求升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 33三、全球外包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市场集中度下降 34四、世界服务外包保持平稳增长 34五、世界服务外包市场结构分析 34第二节 2009-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运行动态分析 35一、美国:需求逐年增长难掩新的问题 35二、欧洲:经济增长限制到外包服务市场增速 36三、印度:对离岸IT外包服务战略寄予更多希望 36四、日本:服务外包发展分析 37第三节 2009-2010年国际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轨迹综述 38一、全球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分布 38二、金融业务离岸外包的驱动力 39三、国际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现状 40四、主要国家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借鉴 41第四节 2010-2015年世界服务外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3第四章 2009-2010年世界服务外包知名企业市场运行浅析 46 第一节 IBM 46一、公司概况 46二、2009-2010年在华市场运行情况 48三、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52第二节 HP 54一、公司概况 54二、2009-2010年在华市场运行情况 55三、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57第三节 EDS 57一、公司概况 57二、2009-2010年在华市场运行情况 58三、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59第四节 ACCENTURE 59一、公司概况 59二、2009-2010年在华市场运行情况 61三、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62第五节 CSC 62一、公司概况 62二、2009-2010年在华市场运行情况 62三、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64第五章 2009-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65 第一节 2009-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动态 65一、南昌将打造 世界第一流服务外包中心 65二、集群化策略激活服务外包业“区域拯救计划” 69三、江苏应利用台资优势承接台服务外包 71四、腾飞苏州创新园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71第二节 2009-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现状 72一、中国服务外包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72二、2008年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规模 73三、中国服务外包业务增长明显,但发展速度仍不够快 73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呼唤国家品牌 74第三节 2009-2010年我国金融服务外包面临挑战 74一、我国在全球服务外包业所占比例还较低 74二、服务外包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75三、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策 76第四节 2009-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分析 77第六章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概述 79 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特征概述 79一、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79二、参与群体逐渐增多 79三、离岸方式(快速发展)强化 80四、ITO和BPO融合性加强 81五、众多服务外包供应商高层震荡 81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动态分析 83一、第二届金融服务外包交易会将办 83二、浦东陆续推3项金融新政 84三、2009中国国际金融展提升“中国信心” 85四、首家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落户无锡新区 87第三节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分析 87一、外资银行转制提升金融外包需求 87二、金融服务外包业开辟全新就业空间 89三、无锡首迎金融服务外包项目分析 91四、IT与金融服务外包成为市场主导 92第四节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及其监管对策 97一、金融服务外包的常见业务和风险形式 97二、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监管的经验与借鉴 99三、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监管的对策 100第七章2009-2010年国内部金融服务外包区域市场运行分析 103第一节2009-2010年中国传统3大金融服务外包区域市场分析 103一、运维外包服务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103二、外包合同“大单”变“小单”的趋势日益明显 103三、政府和中型企业市场增速领先其它平行分类市场 104四、传统3大区域市场仍然是中国运维外包服务需求集聚的地带 104五、金融和制造是中国运维外包服务需求最大的两个行业 105六、未来五年中国IT外包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105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重点经济带以及中西部外包服务运行情况 105一、长三角地区金融与服务外包成新亮点 105二、珠三角地区金融服务外包分析 108三、环渤海地区金融服务外包分析 114第三节2009-2010年其他金融服务外包区域市场动态 115一、预计2009年华东地区接包超过东北地区 115二、西南地区离岸外包厂商应降低中高端人才外流率 115第四节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重点地区分析 116一、北京金融服务外包市场暗潮涌动 116二、无锡金融市场力挺服务外包产业 118三、上海金融业服务离岸外包潜力大 119第八章 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分析 123 第一节 BPO产业评价体系及国内总体现状 123一、产业基地BPO的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123二、国内产业基础环境 127第二节 2009-2010年中国BPO市场需求分析 136一、离岸需求 136二、在岸需求 136第三节 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各分类产品市场分析 136一、财会服务外包市场 136二、人力资源外包 137三、供应链管理外包市场 137四、营销管理外包市场 138第四节 服务外包市场不同分类标准 138一、按业务领域划分 138二、按发、接包商主营业务的紧密性划分 139三、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迅速 140第九章 2009-2010年金融服务外包各基地环境评价 141 第一节 大连 141一、基础环境 141二、大连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 141三、政策扶持 142四、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领军城市 142第二节 深圳 143一、基础环境 143二、深圳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 143三、政策扶持 144四、深圳市服务外包发展目标 145第三节 上海 145一、基础环境 145二、上海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况 146三、政府对服务外包的鼓励政策 146四、上海市服务外包的发展目标 147第四节 广州 147一、基础环境 147二、广州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 148三、广州市政府对服务外包的鼓励政策 148四、广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目标 148第五节 成都 149一、基础环境 149二、服务外包 150三、优惠政策 150四、成都市服务外包的发展目标 150第六节 南昌 150一、园区概况 150二、行政管理机构 151三、服务机构 151四、管理环境 152五、园区的设施 152六、招商引资与产业项目 152七、产业规模与产业结构 153第十章 2010-2015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利益与风险防范 155 第一节 金融服务外包实质分析 155第二节 2009-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利益分析 155一、降低成本以提高收益 155二、充分利用前沿技术和技能 155三、转移风险 156第三节 2010-2015年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分析 156一、外包协议方面的风险 156二、转变业务带来的风险 156三、企业机密外泄的风险 156四、产生依赖性的风险 157五、造成职业上的风险 157六、利益冲突带来的风险 157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11第四节 2010-2015年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防范 157一、订立完善的外包协议并对其执行进行有效监督 157二、慎重选择服务外包提供商 158三、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58四、构建良好的控制机制 158五、制定可行的应急计划 158第五节 2010-2015年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 159一、抓住机遇承接并发展服务外包 159二、统筹规划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 159三、组建一支服务外包项目的精英团队 159四、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评估和外部监管 160第十一章 2010-2015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预测 161第一节 2010-2015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前景展望 161一、2010-2015年市场需求前景 161二、金融业信息化将呈3大着力点 162第二节 2010-2015年国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预测 166一、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趋势预测 166二、金融服务外包细分市场预测 166三、行业客户群市场规模与份额预测 168四、外包服务平行分类客户市场规模及份额预测 169五、金融服务外包未来市场趋势预测 169第三节 未来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九大建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