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检测(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复习卷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4 m/s,经过4 s速度达到12 m/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B. 汽车每秒速度的变化量为2 m/s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 m/sD. 汽车的位移为32 m2.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0.5 s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物体的加速度( )A. 大小为1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B. 大小为1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 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D. 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3.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运动起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A. t1时刻B. t2时刻C. t3时刻D. t4时刻4.下列哪一个物体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A. 树叶的自由落体运动过程B. 运动员推出的铅球的运动C. 从桌面滑落的钢笔的运动D. 石子从水面自由落到水底的运动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该物体()A. 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10m/sB. 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20m/sC. 在第3s内下落的距离为45 mD. 在第3s内下落的距离为60 m6.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m/s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m时的速度为()A. 8 m/sB. 12 m/sC. 10 m/sD. 14 m/s7.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他们的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 它们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B. 它们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它们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它们的位移之差保持不变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2m/s,末速度为4m/s,位移为6m,则物体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A. 2.5m/sB. 3m/sC. 3.2m/sD. 3.5m/s9.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关系是()A. v A=v B=v CB. v A>v B=v CC. v A>v B>v CD. v A=v B<v C10.如图,一汽车在t=0时刻,从A点开始刹车,途经B、C两点,已知AB=3.2m,BC=1.6m,从A到B及从B到C的时间均为t=1.0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8m/s2B. 汽车恰好停在C点C. 汽车过B点的瞬时速度为2.4m/sD. 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度为3.2m/s二、多选题11.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3 s后落地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C.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D.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12.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则()A.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m/sB.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m/sC.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 -8 m/s2D.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1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0~4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s内的平均速度B. 前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末的瞬时速度C. 前3s内的位移和前4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D. 前3s内的加速度和第4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14.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章末检测练习一、单选题1.《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度是2.8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取9.8m/s2)()A. 2.8sB. 1.5sC. 1.3sD. 0.7s2.一物体以初速度v0=20m/s沿光滑斜面匀减速向上滑动,当上滑距离x0=30m时,速度减为10m/s,物体恰滑到斜面顶部停下,则斜面长度为()A. 40 mB. 50 mC. 32 mD. 60 m3.如图,小球A、B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A球做自由落体运动,B球沿光滑斜面下滑.则能正确表示两球运动到地面的速率-时间图像是()A. B. C. D.4.在一条宽马路上某一处有甲、乙两车,它们同时开始运动,取开始运动时刻为计时零点,它们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在0~t4这段时间内的情景是()A. 甲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B. 在t2时刻甲车速度为零,然后反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C. 在t3时刻甲车追上乙车D. 在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5.一物体以初速度大小为6m/s滑上光滑斜面(先向上做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则()A. 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10m/sB. 物体运动前2s内位移为16mC. 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3mD. 物体在第4s末速度为06.水滴自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至落地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则()A. 风速越大,水滴下落的时间越长B. 风速越大,水滴落地时的瞬时速度越小C. 水滴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与风速无关D. 水滴下落的时间与风速无关7.如图所示,一平直公路上有三个路标o、m、n,且om =3 m、mn =5m。
一辆汽车在该路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o、m、n三个路标,已知汽车在相邻两路标间的速度增加量相同,均为△v =2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om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B.汽车从m处运动到n处的时间为2 sC. 汽车经过o处时的速度大小为1 m/sD. 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8.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在6s末,质点A的加速度大于质点B的加速度B. 在0-12s时间内,质点A的平均速度为msC. 质点A在0-9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质点B在0-3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D. 在12s末,A,B两质点相遇9.不计空气阻力,同时将一重一轻两石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B. 在下落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C. 重的石块落得快,轻的石块落得慢D. 在1 s内、2 s内、3 s内位移之比为1:4:910.一枚小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火箭上升到最高点的位置对应图中的()A. 点OB. 点aC. 点bD. 点c二、多选题11.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检测卷物理考试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Ⅰ卷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共8题;共16分)1.(2分)2019年9月13日,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海域。
我军组织有关海空兵力,依法依规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成功将其驱离。
如图是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在海面上被我军驱离前后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舰在0~66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7.5 m/sB.美舰在6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美舰在66~96 s内运动了225 mD.美舰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2分)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等到绿灯亮时又重新启动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刹车到继续匀速行驶这段过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B.C.D.3.(2分)建筑工人常常徒手向上抛砖块,当砖块上升到最高点时被楼上的师傅接住。
在一次抛砖的过程中,砖块运动3s到达最高点,将砖块的上升运动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砖块通过第2s内位移的后13用时为t1,通过第1s内位移的前15用时为t2,则t2t1满足()A.15<t2t1<14B.14<t2t1<13 C.13<t2t1<12D.12<t2t1<14.(2分)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两车同时从静止开始出发B.在t=2s时乙车追上甲车C.在t=4s时乙车追上甲车D.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可能相遇两次5.(2分)如图所示是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一部分,图线上P点对应的速度大小()A.小于2m/s B.等于2m/s C.大于2m/s D.无法确定6.(2分)在一平直的水平路面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向行驶。
匀变速直线运的研究单元测试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至4s 内质点保持静止B .2s 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 .4至6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6s 时距出发点最远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B .速度一定随时间均匀变化 C .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加速度一定随时间均匀增加3.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 2,那么( ) A .任意1秒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任意1秒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 .第5s 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s 的末速度大2m/s D .第5s 的末速度一定比第4s 的初速度大2m/s4.有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段是( )A .4s 6s t <<B .02s t <<和4s 5s t <<C .02s t <<和6s 8s t <<D .02s t <<和5s 6s t <<5.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
如图甲所示,A 握住尺的上端,B 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 立即握住尺。
若B 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A.2.0 s B.0.30 s C.0.10 s D.0.04 s6.把一小球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上升过程中的最后2s内发生的位移是24m,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降过程的前2s内通过的位移是(设小球受到大小恒定的空气阻力)()A.8m B.16m C.20m D.24m7.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A.1:3:5B.2:6:5C.4:12:7D.4:12:9 8.一块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发现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2.某运动员做跳伞运动,打开伞前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伞打开后先做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符合事实的是()A.B.C.D.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加速度为正,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为负,一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C.初速度为正,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D.初速度为负,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4.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并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6 m,BC=10 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A. 2 m/s,3 m/s,4 m/sB. 2 m/s,4 m/s,6 m/sC. 3 m/s,4 m/s,5 m/sD. 3 m/s,5 m/s,7 m/s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后,车头经过某标牌时的速度为1 m/s,车尾经过该标牌时的速度为7 m/s,则车身的中部经过该标牌时的速度大小为()A. 4 m/sB. 5 m/sC. 3.5 m/sD. 5.5 m/s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 m/s,当t=2 s时,物体的位移x=8 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1 m/s2B. 2 m/s2C. 3 m/s2D. 4 m/s27.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零时刻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 =(20t-2.5t2) 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B.前5 s内汽车位移为37.5 mC.汽车初速度为40 m/s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40 m8.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若在任意相等的位移内速度的变化量均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Δv=0,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若Δv>0,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若Δv>0,则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D.若Δv<0,则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直线运动9.物体在做直线运动,则下列对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当加速度为负值时,则一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加速度恒定(不为零)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若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0.一观察者发现如图,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当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面的高度是(g取10 m/s2)()A. 2 mB. 2.5 mC. 2.9 mD. 3.5 m11.如下图所示,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的两根电线杆共用5 s时间,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是15 m/s,则汽车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A. 2 m/sB. 10 m/sC. 2.5 m/sD. 5 m/s12.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A.B.C.D.13.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时间(x -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为零,乙的速度不为零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14.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为x,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B.C.D.15.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车头经过站台上的某人面前时速度为1 m/s,车尾经过此人面前时速度为7 m/s,若此人站着一直未动,则车身中部(中点)经过此人面前时的速度是________.17.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1 s内、2 s内、3 s内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它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它在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18.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如图所示,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为了计算出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若该测得的量用x表示,则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图为用曝光时间Δt已知的相机在真空实验室拍摄的羽毛与苹果同时开始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①这个实验表明:如果我们可以减小______对物体下落运动的影响,直至其可以忽略,那么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______程度将会相同;①利用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下列各计算式中,唯一正确的是g=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 B.C. D.20.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光滑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运动规律.先从斜面高处静止释放小车,随后才开启位移传感器(一种测量物体离开传感器距离的工具,以开启瞬间记为t=0)测量小车与传感器间距S与时间t的关系.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本应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S-t 图象被改为-t图象,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此图象.(1)t=0.4 s末,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________.(2)传感器开启瞬间物体运动的速度v0=________.(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1.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小明坐在汽车驾驶员旁,注视着速度计,并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背景坐标纸中作出汽车运动的速度图象.(2)求出汽车停下的时刻.四、计算题(共3小题)22.为了安全,汽车过桥的速度不能太大.一辆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了10 s时间通过一座长120 m的桥,过桥后的速度是14 m/s.请计算:(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有多大?(2)桥头与出发点的距离多远?23.如图所示,为一辆汽车在某段笔直的公路上30 s内行驶的v-t图象,请根据此图象:(1)用语言描绘汽车的运动情况.(2)求汽车的加速度.(3)利用图象中v-t图线下的面积,计算汽车在30 s内的位移,并与用公式x=v0t+at2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24.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 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旅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旅客正在D处),经一段反应时间,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到B处的游客擦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的最高速度v m=14.0 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x=14.0 m后停下来,警车和肇事汽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相同,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 m,BC=14.0 m,BD=3.4 m,已知游客由D到B的平均速度为v人=2 m/s.问:(1)该肇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 A是多大?(3)肇事汽车司机发现有危险到紧急刹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若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不工作,A错误;点痕的轻重和电源电压不稳有关,电源电压不稳不会导致短线,B错误;打点周期为T=,电源频率不稳,只会影响打点的时间间隔,不会影响点的形状,不会造成短线,C错误;打点针压得过紧,振针和纸带接触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短线,D正确.2.【答案】B【解析】运动员做跳伞运动,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A中图象表示的先匀加速、后匀速运动,中间没有减速运动的过程,A错误;从B图中可看出,先做匀加速,接着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最后匀速,而且速度方向没有改变.B正确;运动员跳伞,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向下、且大小不变;开伞后减速下降,即加速度变成向上,且逐渐减小到零,C、D中加速度没有反向,故C、D均错误.3.【答案】D【解析】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不变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不变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速度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即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A错误,同理可判断B、C错误,D正确.4.【答案】B【解析】-=aT2,a=m/s2=1 m/s2v B==m/s=4 m/s由v B=v A+aT,得v A=v B-aT=(4-1×2) m/s=2 m/s,v C=v B+aT=(4+1×2) m/s=6 m/s,B正确.5.【答案】B【解析】v中==m/s=5 m/s.6.【答案】B【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x=v0t+at2a==m/s2=2 m/s2.7.【答案】D【解析】根据公式x=v0t+at2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20t-2.5t2) m,可得刹车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0=20 m/s,a=-5 m/s2,A、C错误;刹车时间为:t0=s=4 s,则刹车位移为:x=v0t+at2=20×4 m+××42m=40 m,B错误,D正确.8.【答案】C【解析】若Δv=0,物体的速度不变,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Δv>0,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任意相等位移的所用时间Δt逐渐减小,由加速度a=知,加速度增大,B错误,C 正确;若Δv<0,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通过任意相等位移的所用时间Δt逐渐增大,由加速度a =知,加速度减小,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减速直线运动,D错误.9.【答案】C【解析】对A选项,若速度也为负值,加速度保持不变时,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大小不变,若方向改变,则加速度是变化的,物体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C正确.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也可能加速度保持不变,即可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例如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当速度减小到零后,运动的方向会发生改变,物体做反向匀加速运动.D错误.10.【答案】D【解析】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推论知相邻水滴位移比为1①3①5①7,所以第二滴到地面(第一滴)的距离应为总高度的=,所以离地距离为×8 m=3.5 m,故D对.11.【答案】D【解析】由v=v0+at知,v0=v-at=15 m/s-2×5 m/s=5 m/s,D正确.12.【答案】C【解析】在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为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故在v-t图象中应为倾斜的直线,A错误;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在增加,C正确,B、D错误.13.【答案】C【解析】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在t1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不为零,乙的速度为零,A 错误;在t2时刻,甲、乙速度方向不相同,位置相同,所以两同学相遇,B错误,C正确;在t3时刻,乙的位移为零,速度不为零,D错误.14.【答案】A【解析】第n s内的位移为:x=an2-a(n-1)2解得:a=,A正确.15.【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性质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要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就一定同时落地.C正确.16.【答案】5 m/s【解析】以列车为参考系,设此人通过列车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v==m/s=5m/s.17.【答案】1①4①91①3①51①2①3【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x=gt2,物体在时间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比为12①22①32①…①n2,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 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1①3①5①…①(2n-1).根据速度公式v=gt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18.【答案】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解析】小车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1=,v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有:v-v=2ax,解得a==.可知需要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19.【答案】①阻力快慢①D【解析】①在实验中,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故减小阻力对物体的影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①由Δx=at2可得:a=,D正确.20.【答案】(1)0.66 m(0.65~0.67均可)(2)1.3 m/s(3)1.8 m/s2【解析】(1)根据图象可知,=1.66 m/s,且t=0.4 s,因此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0.66 m;(2)由图象知与t成线性关系,与t的函数关系式是=kt+b,某个时刻的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图象可知传感器开启瞬间即t=0时刻的物体运动的速度v0=1.3 m/s(3)根据s=v0t+at2,则有:=t+v0;所以图象的斜率是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的一半,==0.90 m/s2.解得:a=1.8 m/s221.【答案】(1)如解析图所示(2)42 s【解析】(1)采用描点法作出速度图象,如图所示.(2)将图象上匀减速运动部分延长与t轴相交,交点坐标即为汽车停下的时刻.由图读出,交点坐标约为42 s,则汽车停下的时刻为42 s.22.【答案】(1)10 m/s(2)125 m【解析】(1)设汽车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为v1,则有x=tv1=-v2=(-14) m/s=10 m/s.(2)汽车的加速度a==m/s2=0.4 m/s2桥头与出发点的距离x1==m=125 m.23.【答案】(1)汽车做初速度为20 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0.4 m/s2(3)420 m两种解法所得结果一样【解析】24.【答案】(1)7 m/s2(2)21 m/s(3)0.7 s【解析】(1)汽车加速度:a==m/s2=-7 m/s2,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2)0-v=2axAC代入数据,解得v A=21 m/s即肇事汽车的初速度为21 m/s.(3)设肇事汽车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则xAB=v A t+at2代入数据,解得t=1 s由v人==2 m/s得人从D到B的时间为t′=1.7 s反应时间为t0=t′-t=0.7 s11。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某人驾驶一辆汽车甲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突然发现前方50m 处停着一辆乙车,立即刹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已知刹车后第1个2s 内的位移是24m ,第4个2s 内的位移是1m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 B .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312m/s 2 C .汽车甲刹车后停止前,可能撞上乙车 D .汽车甲刹车前的速度为13.9m/s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BD .假设汽车甲8s 内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241-=3x x aT 得2241212423m/s m/s 33412x x a T --===-⨯ 根据2101112x v t at =+得初速度为 20123242212m/s 13.9m/s2v +⨯⨯=≈ 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00013.9s 7.3s2312v t a --===- 可知汽车甲在8s 前速度减为零。
设汽车甲的加速度为a ,根据2101112x v t at =+得 02422v a =+汽车甲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0000--v vt a a== 采用逆向思维,最后2s 内的位移为20161m 2v x a a'=--=-()()联立解得a =-2m/s 2 v 0=14m/s选项A 正确,BD 错误。
C .汽车甲刹车到停止的距离22000014 m 49m 50m 22(2)v x a --===⨯-<可知甲不能撞上乙车,选项C 错误。
故选A 。
2.假设列车经过铁路桥的全过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列车长为L 通过一铁路桥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列车全身通过桥头的时间为t 1,列车全身通过桥尾的时间为t 2,则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的时间为 ( )A .1212·t t L a t t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 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 D .212112·2t t t t L a t t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设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要的时间为t 0,从列车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计时,列车全身通过桥头时的平均速度等于12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可得: 11L v t =列车全身通过桥尾时的平均速度等于202t 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则 22L v 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2121022t t v v a t ⎛⎫=-+- ⎪⎝⎭联立解得:21210122t t t t L t a t t --=⋅- A. 1212·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A 错误.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B 错误.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相符,故C 正确.D. 2121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D 错误.3.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某高铁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0增加到5m/s时位移为25m,则当速度由5m/s增加到10m/s时,它的位移是()A.25m B.75m C.125m D.175m2.a、b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两车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a、b两车相遇两次C.t1到t2时间内,a车的路程小于b车的路程D.t1到t2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都在均匀增大3.(2022·上海浦东新·高一期末)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
无人驾驶汽车以v≤15m/s的速度前进,若雷达发现前方有静止障碍物,就会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安全系统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已知5m s8m s之间的某一值,则此系统自动刹车的最此安全系统在不同路况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2长时间约为 ( )A .1.87sB .3sC .10sD .16s4.我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时,有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
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且始终沿直线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盗快艇在0~66 s 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 .海盗快艇在66 s 末开始掉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66 s 末离商船最近D .海盗快艇在96~116 s 内的加速度为a =-0.75 m/s 25.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 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m/s ,加速度是1m/s 2;物体乙的速度是2m/s ,加速度是6m/s 2;物体丙的速度是4m/s -,加速度是2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A 点,物体甲最快,丙最慢B .通过A 点前1s 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C .通过A 点后1s 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D .2s 后,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均相同6.(2021·甘肃白银·高一阶段练习)雨后,某人用高速相机拍下一幅水滴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第4滴水刚要离开屋檐,若滴水的时间间隔相同,第1滴与第2滴水的实际间距为1m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 =g ,不计空气阻力,则拍下照片的瞬间,图中第2滴水的速度大小为( )A.2m/s B.3m/s C.4m/s D.5m/s7.(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一盘子C的正上方A处有一金属小球a距C为20 m,在B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距C为15 m,小球a比小球b提前1 s由静止释放(g取10 m/s2)。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B. 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思维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C.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利地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D.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可以在实验室直接完成2.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s时甲和乙一定相遇B. 2s时甲的速度方向开始反向C. 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D. 2-6s内乙的位移为零3.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t+t2(m),则当物体速度为3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A. 0.5 sB. 1 sC. 2 sD. 3 s4.滑雪爱好者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
已知他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他在上滑过程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 B. C. D.5.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 B质点做曲线运动C.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D. A、B两质点在4s末时刻速度大小相等6.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其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为A. 0mB. 2mC. 3mD. -1m7.甲、乙两个金属球,甲的重量是乙的2倍,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球同时落地B. 甲球先落地C. 甲球落地时的速度较大D. 同一时刻在空中的位置不一定相同8.一物体自距地面高度H=20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它在落地前一秒内通过的位移是()A. 5mB. 10mC. 15mD. 20m9.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的位移是()A. 3.5 mB. 2 mC. 1 mD. 0二、多选题10.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落到地面用了3s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9.8m/s2,则该物体()A. 是从44.1m的高处开始下落的B. 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4.7m/sC. 最后1s下落了24.5mD. 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14.7m/s11.一辆汽车4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末速度为10m/s,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的加速度为2m/s2B. 汽车的加速度为8m/s2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m/sD. 汽车的加速度为10m/s212.长为L的软项链两端拴着甲乙两球,某同学用手拿着甲球站在三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甲球让项链下落,如果站在四楼阳台上重复上述实验,不计空气阻力,则两次甲、乙两球相继落地的()A. 速度平方之差不变B. 速度之差不变C. 位移之差不变D. 时间之差不变13.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车站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1 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间的距离为2 m,g取10 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1 m/s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去B处取行李,则A. 行李到达B处的速度为2m/sB. 乘客比行李提前到达B处C. 行李到达B处所用时间为2.5sD.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可以比乘客提前到达B处三、实验题探究题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周期为0.02s,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
2021-2022学年高一上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一、单选题1.伽利略以自由落体运动为突破口,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则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驳斥了亚里士多德“重物下落快”的说法B.伽利略猜想v∝x和v∝t两种可能,并通过实验测出v∝x不正确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D.伽利略开创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2.某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v=4+2t,v与t的单位分别为m/s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m/s与2m/s2B.0与4m/s2C.4m/s与4m/s2D.4m/s与03.汽车以5 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则在制动后3 s末的速度和4 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A.-1m/s 6.25m B.-1m/s 4m C.0 6.25m D.以上答案都不对4.课间,一些“弹簧”男常在走廊上跳摸指示牌秀弹跳。
身高1.70m的小宋同学在指示牌正下方原地竖直向上跳起,手指恰好能摸到指示牌的下边沿,经测得指示牌下边沿到地面的竖直距离为2.50m (如图)。
小宋同学双脚离地时速度大小最接近于()A.0. 5m/s B.3m/s C.6m/s D.9m/s5.如图为研究某动车的运动情况绘制的21xt t-图像。
已知该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但是不知该动车是处于加速还是刹车状态,请判定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该动车处于匀加速状态B.该动车的初速度为0C.该动车的加速度为大小为6m/s2D.该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18m6.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在0~10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乙两辆汽车速度方向相同B.甲、乙两辆汽车加速度方向相同C.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D.10s时两车相遇7.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x0=15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t1=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t2=2s,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通过B树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0.5m/s2;5.5m/s B.1m/s2;6.5m/sC.0.5m/s2;6.5m/s D.1m/s2;5.5m/s8.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均为0.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B.物体通过OA所用时间为0.5sC.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D.OA之间的距离为1m9.甲、乙两车停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4m s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单选题1.汽车以2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 (刹车时认为车是匀变速运动),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 内与、5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4:5B .5:4C .4:3D .3:4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 末的速度为2m/s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前10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0m B .每秒速度变化0.2m/sC .前1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D .第10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2m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 =3.0mm 的遮光板。
如图所;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1=0.030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2=0.010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3.0s ,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A .0.067m/s 2B .0.67m/s 2C .6.7m/s 2D .不能计算出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号战斗机在某空军基地成功试飞的照片,假设该飞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的时间为t ,则起飞前飞机运动的距离为( )A .vtB .2vtC .2vtD .不能确定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4s 末的速度为8 m/s 。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第8s 末的速度一定是16 m/s B .质点在前8s 内的位移一定是64 m C .质点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 2D.质点在前8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8 m/s6.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B.在t=3 s时发生追尾事故C.在t=5 s时发生追尾事故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 m,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 m7.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香港站的比赛中,某运动员跳起将速度为20m/s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排球以30m/s的速率水平返回,假设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200m/s2,则运动员对排球的击打时间为()A.0.05s B.0.25s C.0.1s D.0.15s8.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一盘子C的正上方A处有一金属小球a距C为20m,在B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 距C为15m,小球a比小球b提前1s由静止释放(g取10m/s2).则A.b先落入C盘中,不可能在下落过程中相遇.B.a先落入C盘中,a、b下落过程相遇点发生在BC之间某位置C.a、b两小球同时落入C盘D.在a球下落过程中,a、b两小球相遇点恰好在B处二、多选题9.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A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m/sC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 位置处的瞬时速度是25m/sD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 位置处的瞬时速度是2m/s10.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11.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 20mB .在 0 ~ 10s 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在10 ~25s 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 .两物体在10s 时相距最远,在 25s 时相遇12.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由此可知小球A .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93d TB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22d T C .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2gT D .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dT三、填空题13.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 内的位移是_______m ,第2s 末的速度是______m/s ,前3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g 取10m/s 2).14.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1)物体在OA 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_m/s 2,在AB 段作_________运动,加速度是_____m/s 2. (2)物体在2s 末的速度是_____ m/s .(3)在此过程中,物体的最大位移是______ m .15.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1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2 m/s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
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 A.s B.2s C.3s D.4s
8.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以判断( )
A.第1 s末物体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B.第1 s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
C.前2 s物体的位移之和为零
D.第3 s末和第5 s末物体的位置相同
9.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 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10.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t1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t2时间后停下。
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
2
1
1
t a
B.
2
2
2
t
a
C.
2
+22
1
1
t
a
t a
D.
)
+
(2
+
2
1
2
2
2
2
1
1
t
t
t
a
t a
二、填空及实验题
11.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
图所示。
那么0~t和t~3 t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位移的
大小之比为,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为,中间时刻速度的大小之比
为。
12.如图所示,质点A 从高为h 的窗台上方H 处自由下落。
则A 通过窗台所用的时间为 _____。
13.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
A .长度为1 m 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 .长度为1 m 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
C .秒表;
D .打点计时器;
E .低压交流电源(50 Hz );
F .低压直流电源;
G .天平。
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 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加速度的。
1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 、B 、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 ,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打下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三、计算题
15.为了比较汽车的加速性能,请计算下列汽车的加速度。
(单位用m/s 2,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
16.物体以10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再次返回坡底时速度大小为 6 m/s ,设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均做匀变速运动,则上行和下滑阶段,物体运动的时间之
比多大?加速度之比多大?
17.一个屋檐距地面9 m 高,每隔相等的时间就有一个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
当第4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1滴水正好落到地面,求此时第2滴水离地的高度。
(g = 10 m/s 2)
18.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加速度都等于
自由落体加速度。
一个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是30 m/s ,经过2.0 s 、3.0 s
、4.0 s ,物体的位
移分别是多大?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长?各秒末的速度分别是多大?(g 取10 m/s 2)
19.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 s ,它的速度达到3 m/s ;然后做匀速运动,经过6 s ;再做匀减速运动,3 s 后停止。
求升降机上升的高度,并画出它的速度图象。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