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校园门户“i医大”的设计与实现——内蒙古医科大学校园移动化信息门户技术成果与实践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6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智慧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设备和平台,实现校园内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和智能化管理,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校园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移动设备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
为了满足校园管理的需求,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智慧校园系统应运而生。
一、智慧校园系统架构设计1. 移动边缘计算架构移动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从云端下移到离用户更近的物理设备,以此减少数据延迟和带宽成本。
在智慧校园系统中,移动边缘计算可用于处理实时数据、应用计算算法和存储数据等任务。
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应部署在校园内的各类设备上,例如无线接入点、摄像头、传感器等。
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过程从云端下移到移动边缘节点,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实时性。
2. 核心系统模块智慧校园系统的核心系统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和安全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学生、教职工和家长等校园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登录、注册、权限管理等功能。
该模块还应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管理系统等校园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同步与集成。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校园内的各类设备,包括移动设备、传感器、门禁系统等。
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对设备的监控、配置和维护。
数据管理模块负责对校园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包括学生信息、教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
该模块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为学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应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各种校园应用,包括教育教学应用、校园生活应用和后勤管理应用等。
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应用的部署、升级和统一管理。
安全管理模块负责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监控,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设备认证和访问控制等。
二、智慧校园系统实现1. 安装移动边缘计算节点首先,需要在校园内的关键位置部署移动边缘计算节点,例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星网锐捷中国医科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星网锐捷:中国医科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深入,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完成教学、科研、图书馆等部门的网络建设。
这些办公和行政网络构成了学校网络建设的基础,凸现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信息点逐渐增多、网络规模逐渐增大;另一个方面,给学校水平高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实验网络的环境,从而在全校进行推广。
针对中国医科大学网络建设的需求与特点,锐捷网络(原实达网络)与中国医科大学携手建设成了一个高速、稳定、扩展和网管的校园网。
项目建设背景中国医科大学的教学、科研、图书馆等部门的网络建设处于建设阶段;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网建设的发展,扩大校园网的覆盖面,中国医科大学决定组建一个高速、稳定和配置灵活的网络。
具体项目实施关于此项目的具体组网方案的制定,中国医科大学对于数字校园网建设主要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需求:高速性。
中国医科大学校园网建设主要是用于教学、办公和行政,每天都有大量语音、视频和多媒体等数据在校园网络平台上传输,所以网络建设的高速性是该网络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基于此,该南区校园网的建网标准是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
可靠性。
中国医科大学校园网建设是中国医科大学网络建设的一期整网建设,是校园网建设的最重要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所以校园网建设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该校在选型时候,明确提出要求网络设备厂商具备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络产品的可靠运行,同时保证后期设备的维护和升级。
稳定性。
中国医科大学校园网络建设是服务于中国医科大学的广大师生的,组建校园网的时候,明确提出要求网络保证24×7小时不间断工作,所以在这次组建校园网的时候提出了稳定性。
网管性。
由于中国医科大学在前期的网络建设中,没有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对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都是处于单台维护和运行,在这次校园网建设中,明确提出要求厂商能够提供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对整个校园网进行统一拓扑管理、流量管理和事件管理等。
移动数字技术在卫生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策略高鹏; 王冬杰; 苗冠军
【期刊名称】《《电子测试》》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在大力发展教育的新形势下,建设移动数字化校园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根本手段。
数字化校园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校园学科教学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学校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校务、电子教务、远程教育保障等信息系统及信息化班级,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体系,从而逐步实现校内育人环境和部分社区教育环境的信息化。
本文是将移动数字技术在卫生职业院校创建数字化校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总结。
【总页数】2页(P169-169,171)
【作者】高鹏; 王冬杰; 苗冠军
【作者单位】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廊坊 065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移动校园平台建设 [J], 刘宗平
2.移动通信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 钟毅;高敬
3.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校园移动APP设计与开发 [J], 曾伟
4.移动数字技术在卫生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J], 高鹏; 王冬杰; 苗冠军
5.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评《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实施(第2版)》 [J], 赫玲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规划与实现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也日益被重视。
传统的校园管理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校的需求,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的建设迫在眉睫。
在传统的校园管理中,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之间的沟通往往比较繁杂,信息不对称且不便捷。
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校园内部的信息传递效率,促进信息共享和互动。
数字化校园门户还可以整合校园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的规划和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推动学校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的建设将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
1.2 问题提出在数字化校园发展的过程中,学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无法有效共享和传递,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重复劳动严重。
学校拥有众多的信息系统和平台,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导致学生、教职工和管理人员使用不便,信息不对称。
对于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数字化校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成为当务之急。
这个信息门户要能够整合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满足师生员工的需求,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只有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学校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研究意义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规划与实现的研究意义在于为高校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传统的学校管理往往是分散、繁琐的,各部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共享不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某校园医疗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随着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校园医疗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设计并实现一个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的校园医疗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需求分析1、学生需求学生是校园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平台方便地预约挂号、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等。
同时,在身体不适时能够及时获得在线咨询和指导。
2、校医需求校医需要一个能够方便管理学生健康档案、记录诊疗信息、统计疾病数据的系统,以便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工作。
3、学校管理部门需求学校管理部门希望通过平台实时掌握校园医疗服务的运行情况,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二、功能设计1、预约挂号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平台选择就诊时间和医生,提前预约挂号,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2、在线咨询服务提供文字、语音和视频等多种在线咨询方式,方便学生与校医进行沟通。
3、健康档案管理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体检结果、就诊记录等,实现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
4、疾病防控模块发布常见疾病的防控知识和通知,提醒学生注意预防疾病。
5、药品管理系统实现药品的库存管理、采购记录和用药提醒等功能。
6、数据分析与统计对学生的健康数据和医疗服务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为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三、技术实现1、前端设计采用简洁明了的界面设计,方便学生和校医操作。
运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等技术实现页面的布局和交互效果。
2、后端开发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 或 SQL Server,存储学生健康数据和医疗服务信息。
使用 Python 或 Java 等编程语言构建后端服务,实现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访问控制。
3、接口设计设计与学校其他信息系统的接口,如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等,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4、移动应用开发开发移动应用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使用校园医疗服务平台。
智慧校园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建设方案智慧校园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建设方案该方案旨在建设一个面向校内外的信息服务网站,即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以便及时发布学校各类信息,并为社会公众和校内师生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和进入相应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入口。
该平台位于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数字化校园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人机交互服务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信息集中展示的窗口。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需要将数字化校园的信息和应用资源有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WEB页面,用户只要拥有一个帐号,就能访问到权限范围内的所有资源。
同时,门户平台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定制,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定制信息和服务内容,个性化设置自己的界面风格,用户可以享受到数字化校园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该平台包括学生门户、教师门户、领导门户、部门门户、平台管理和平台插件库。
门户平台需提供浏览模式、个性化模式、管理模式和开发模式,并提供插件开发、构建工具和应用集成框架等功能。
老师门户提供满足其工作、生活、服务等的全面信息化服务,如通过统一的信息门户平台,为教职工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查询,如教职工个人的办公、教务、财务、科研等的信息化。
老师首页提供老师角色相关个性化服务功能,如个人信息显示、系统公告、课程情况、科研情况、毕业设计、校内资源访问、工作计划安排、任课信息、一卡通信息和网上选课等。
该方案旨在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同时也为校园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工具。
16.学生信息门户学生信息门户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使用的平台,提供了各种服务和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缴纳学费、查询消费清单和一卡通余额,查看老师对毕设的公告、批注等,查询学期考试课程安排情况和等级考试信息浏览及报名信息。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教师评价,对授课教师打分,管理重修报名、重修选课及补考考试,以及查看自己的缴费情况。
17.学费缴费信息学生可以在学生信息门户上查看自己的学费、书费、报考费、报名费、免考费、学位外语报名费、学位综合课考试费、实践课报名费、材料费、论文答辩费、毕业申请费用等缴费情况。
•引言•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医科院校智慧校园应用场景目录•医科院校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医科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成果与效益分析•总结与展望医疗卫生事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科院校作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智慧校园势在必行。
背景介绍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智能化发展建设意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01网络安全保障02网络覆盖范围03终端设备的标准化管理终端设备的更新与升级智能终端设备的引进智能终端设备建设03信息化平台的维护与升级01信息化平台的整合02信息化平台的扩展信息化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共享030201智慧教学科研协作数据管理科研评估信息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学校管理层提供数据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数据决策支持校园安全管理健康管理通过智能设备和应用,实现学生的健康管理和监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
智能服务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如智能洗衣、智能订餐等,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智能出行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和共享单车等出行工具,方便学生的出行需求。
01020304技术难题解决方案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管理问题解决方案网络安全防护不足,容易遭受攻击和泄露。
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入侵检测、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措施。
缺乏安全意识和培训,导致员工容易犯错或违规操作。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智能化应用系统信息化资源整合建设成果概述1 2 3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决策科学性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智慧校园建设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可以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科研和服务。
提升学校影响力智慧校园建设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学校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竞争。
一体化医学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加强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成为各高校推动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措施。
文章提出了如何确立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资源教学管理一体化医学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功能,就技术实现上存在的难点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措施,介绍了平台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方案,说明了在推动教学平台使用上可采取的措施,并就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标签:数字化学习;一体化平台;设计;教学;一、前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成为各高校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在国内,各高校基本上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依托,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许多高校由于缺少好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造成数字化学习环境可谓百花齐放,目前主要有专题学习网站、购买的大型网络教学平台、自主研发的学习平台等。
在看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建设与实际教学脱节,技术与课程缺少有效整合,实用性和先进性不强,标准不统一、功能不全、数据难以共享等。
特别是在医学类院校,由于医学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医学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课程的交叉渗透性强,教学的交互性要求高,学生经常要在基础与临床之间轮动。
同时,医学教学中还有一些独有的教学或考核模式,如PBL(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教学、CPC(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临床病理讨论会)、床旁教学、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Examination,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考试)等等。
一些通用型网络教学平台难以很好地满足医学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类院校都在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开发更具特色和符合学校发展理念的教学平台。
那么,在医学院校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既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实用性,又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先进性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如何解决好建设应用管理一体化问题?都是许多高校特别是医学类院校在教学信息化建设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智慧校园APP设计与实现沈旭;胡炜健;孟巍【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校园建设的发展需求,帮助高校师生了解校园信息、高效工作学习、拓展社交圈以及丰富校园生活,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智慧校园APP.系统分为Android端和服务端,Android端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开发,负责校园信息的展示与交互;服务端使用Bmob后端云搭建,负责系统数据的管理.智慧校园APP融合了校园资讯、校园服务、团队建设、校园圈子、聊天交友、用户信息等功能,能给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服务.【期刊名称】《智能计算机与应用》【年(卷),期】2019(009)001【总页数】5页(P224-228)【关键词】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网;Android【作者】沈旭;胡炜健;孟巍【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48;岭南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48;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济南2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10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崛起,为智慧化信息校园的建设发展带来了机遇。
Android手机应用广泛,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手机和互联网进行信息共享、信息交互,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在传统的建设模式下,不够与时俱进,伴随着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智慧模式新形态建设,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应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1]。
利用Android技术开发校园类APP,对校园信息进行采集、传输以及处理,在Android手机上与学生进行交互,是当下建设智慧型信息化校园的发展趋势[2]。
1 系统分析智慧校园APP包括7大模块:启动模块、校园资讯、校园服务、团队建设、校园圈子、聊天交友、用户信息。
智慧校园APP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各模块的主要功能描述:(1)启动模块。
包含智慧校园客户端启动页、引导页。
启动页需要预加载聊天和群组消息,引导页对用户进行使用引导和介绍。
图1 “i医大”架构图
图3 四大系统结构图图2 消息交换机中间件
图4 “i医大”功能设计
信的“朋友圈”,其最大价值在于知识传递和校内援助,是传播正能量、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武器。
通过动态板块,可以获得喜欢的推荐、
图5 日访问量趋势图
图6 选课
未来展望
医大”为全校师生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移动服务生态平台,不仅给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为学校的教务教学管科研管理、办公管理的移动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平台化的标准和方案,不但能够快速整合学校已有的业务系统,而且能满足学校对移动应用的个性化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i医大”生态系统中的各部门或师生都可以成为内容的提供者和运营者,通过创建服务、开发应用为广大师生提供移动化信息服务,搭建可持续发展的无线校园生态圈。
未来还将不断扩充各类继续整合数据、积累数据、分析数据、、深化教改,打破部门间的壁垒,为学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为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做好准备,建设真正意义的“智慧校园生态圈”。
参考文献
[1] 张凯,宓詠,闫华,等.“i复旦”—复旦大学校园
移动应用的开发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
2012,(S1):265-270.
[2] 邱海斌.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软件架构应用研究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10):54-55.
[3] 樊铁成,高路.大连海事大学基于大数据的“i+
习空间”[J].中国教育网络,2017(10):27-29.
[4] 蔡继乐.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访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N].
报,2017-10-22.
[5] 时光,冯丹琦.网络视频直播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
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7,(9):81-82.
(收稿日期:2018-03-29)
(本文编辑: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