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服装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本课程旨在通过服装创意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历史、流派和风格;(2)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服装市场的动态和发展趋势;(3)使学生熟悉服装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1. 服装设计基本理论(1)服装设计的历史与发展;(2)服装设计的流派与风格;(3)服装设计的审美原则;(4)服装设计的基本流程。
2. 服装设计基础技能(1)服装画技法;(2)服装结构设计;(3)服装材料与工艺;(4)服装搭配与时尚。
3. 服装创意设计实践(1)创意设计主题选择与定位;(2)创意设计构思与草图绘制;(3)创意设计作品制作与展示;(4)创意设计作品评价与反馈。
4. 服装市场调研与分析(1)国内外服装市场动态;(2)消费者需求分析;(3)竞争对手分析;(4)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
5. 服装设计项目实践(1)设计项目选题与策划;(2)设计项目团队组建与分工;(3)设计项目实施与进展;(4)设计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服装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服装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服装设计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内容与任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及骨干专业,而服装设计课是本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
本课程以服装画人体、服装款式图、服装色彩、服装画技法及系列装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
其任务是使学生在两年时间内掌握服装设计理念,服装画绘画技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不同风格的系列装设计作品。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服装设计课各种专业知识及技法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喜欢和热爱本专业;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服装款式图的画法知识目标:使学生形成立体概念,学习各种类型、不同角度的服装款式图的描绘方法,掌握不同款式、不同面料质感的款式图线条的具体画法。
技能目标:能进行各种服装造型款式的描绘。
掌握不同款式、不同面料质感的款式图线条的具体画法。
从而提高服装款式造型能力。
德育目标:热爱生活,掌握一技之长。
用知识,技能丰富自己的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创造美的生活。
教法与学法:1.教法: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课件演示大量图片讲解,结合黑板演示如何描绘不同风格的服装款式图。
2.学法:采用先临摹后默画的方法掌握服装款式图的描绘。
结合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教学内容理论:1、服装设计的概论(1)服装设计基础知识(2)服装设计与设计师(3)服装设计与服装产品2、服装款式图的绘制(1)服装造型基础知识(2)服装造型与廓形变化(3)服装造型与结构变化(4)服装款式图部件及整体设计(不同款式、不同角度、不同面料质感)(5)服装款式图衣纹及衣褶的描绘实践:画各种领型,袖型,衣袋,及完整的服装款式图。
各20款要求:比例准确,画面整洁,构图合理(二)服装人体造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形成立体概念,学习不同角度不同动态的服装人体的描绘,人体局部细节的描绘,学习不同绘画风格服装人体的表现技法及人体着装规律。
山本教育服装设计教学大纲山本教育服装设计教学大纲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艺术与美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市场意识。
为了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师,山本教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山本教育的服装设计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时尚趋势的研究、面料与材料的选择、服装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将能够掌握服装设计的核心要素,并能够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二、基础课程1. 服装设计基础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通过分析服装的结构、线条和比例等要素,学生将能够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中。
2. 时尚趋势研究时尚趋势是服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研究和预测时尚趋势,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对时尚的影响。
通过对时尚趋势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在设计中融入时尚元素,使作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三、专业课程1. 面料与材料选择面料和材料的选择对于服装设计至关重要。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适合不同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的面料和材料。
通过了解不同面料的特性和工艺,学生将能够根据设计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2. 服装制作工艺服装制作工艺是将设计转化为实物的关键环节。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的服装制作工艺,包括裁剪、缝纫、拼接等技术。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服装制作技能,并能够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服装作品。
四、实践课程1. 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各种设计项目,如服装系列设计、时装秀策划等,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与反馈,学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2. 实习实习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环境的机会。
山本教育将组织学生参与服装设计公司的实习项目,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设计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要求。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服装设计原理和技术,能够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和技巧创作出符合潮流和市场需求的优秀服装设计作品。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观念和设计思维,提高其综合艺术素养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内容:1.服装设计基础知识:a.布料材质的了解与运用b.轮廓与剪裁技术c.色彩与面料搭配d.服装构造与结构e.流行趋势与市场需求2.设计元素与技巧:a.线条、形状与比例的运用b.图案、花纹与装饰的设计c.立体造型与结构设计d.颜色搭配与色彩表现e.流行元素与创新设计3.设计过程与方法:a.设计启发与创意发掘b.设计草图与临摹技巧c.设计构思与呈现d.原型制作与改进e.服装设计的基本制作流程4.设计实践与项目:a.学生个人设计项目b.团队合作设计项目c.实践案例研究与分析d.设计作品展示与宣传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提供学生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技术要点,让学生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的设计练习和作品创作,通过实践积累经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设计能力。
3.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优秀的服装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流行趋势,培养市场敏感度和时尚触觉。
4.基础训练:学生进行基础素描、色彩、剪裁等训练,提高其绘画技巧、手工能力和设计造型能力。
5.团队合作:通过分组合作的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评价与考核:1.设计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设计作品创意、构思、技术运用和表现能力。
2.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手工制作、样衣制作等。
3.设计思维与创意考核:通过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和设计思路的展示与评估。
4.课堂参与与表现: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表现和合作精神。
五、参考教材:1.《服装设计与制版》-王志凌,高等教育出版社2.《时装设计学》-迈克尔·法尔科恩,中国青年出版社3.《大众时装图解课》-阿曼多·阿基奇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4.《服装造型设计与创意思维》-潘悦华,中国纺织出版社5.《服装设计与流行趋势》-唐曼诗,中国纺织出版社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课时安排和课程要求,将课程内容分为十个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分别进行理论授课、实践演练、案例分析和作品评估。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技能规范,掌握对材料的应用等
工艺特性,以及对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2.通过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形式法则的变化规律、服装的结构分类与设计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意识、服装艺术素养和服装艺术的鉴赏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服装设计的各项技术技巧进行创作。
4.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规律和要求,以及服装设计教育的独特性,掌握服装设计教学的方法。
5.能结合实际需要,将服装设计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弘扬个性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韩静张松鹤编著.《服装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袁仄等编著.《服装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刘晓刚等编著.《时装设计艺术》,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潘公凯卢辅圣编著.《染织与服装设计》,上海书画出版,2003年4月版
《世界时装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凯瑟琳•麦凯维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杭州服装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服装设计及制作的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时尚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1. 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周)1.1 原型设计与造型构思1.2 比例与尺寸关系1.3 色彩理论与应用1.4 材料选择与运用2. 时尚趋势与市场需求分析(1周)2.1 潮流趋势的研究与分析2.2 市场需求调研与预测2.3 消费者心理与购买决策3. 设计平面表现技巧(2周)3.1 手绘与线稿技法3.2 肤色、面部特征与表情的描绘 3.3 衣服结构与细节表现3.4 色彩与材质的表达4. 服装设计软件及模特走秀(2周) 4.1 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4.2 三维模特建模与服装绘制4.3 模特走秀与服装展示5. 原型制作与服装裁剪(3周)5.1 款式平面图与尺码规划5.2 基本裁剪技法与缝纫术5.3 原型制作与样板服装制作6. 创意设计与现代工艺应用(2周) 6.1 创意设计方法与策略6.2 现代工艺技术与材料创新6.3 环保与可持续性设计7. 时尚秀场与品牌推广(1周)7.1 时尚秀场策划与组织7.2 品牌形象塑造与推广7.3 时尚媒体与公关活动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教科书阅读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2.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案例和工作坊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和原型制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提升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4.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和实训活动,使他们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行业环境,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一、课程名称:礼服设计与制作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礼服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礼服的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2)使学生掌握礼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3)使学生熟悉礼服制作工艺流程,提高制作技能;(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1)礼服发展历程及分类;(2)礼服设计的基本原则;(3)礼服设计方法;(4)礼服制作工艺流程;(5)礼服制作材料与工具;(6)礼服制作实践。
2. 教学要求:(1)学生应掌握礼服的基本知识,了解礼服的发展历程和分类;(2)学生应熟悉礼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礼服设计;(3)学生应掌握礼服制作工艺流程,具备制作技能;(4)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能够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礼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礼服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礼服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礼服制作实践,提高制作技能;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设计作品(40%):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礼服设计作品;(3)制作作品(30%):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礼服制作作品。
2. 评价标准:(1)设计作品:设计创意独特、符合礼服设计原则、制作工艺规范;(2)制作作品:制作工艺精细、符合礼服制作要求、成品效果良好。
六、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礼服发展历程及分类;(2)第二周:礼服设计的基本原则;(3)第三周:礼服设计方法;(4)第四周:礼服制作工艺流程;(5)第五周:礼服制作材料与工具;(6)第六周至第十周:礼服制作实践;(7)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设计作品创作与展示;(8)第十四周:制作作品创作与展示;(9)第十五周:课程总结与考核。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初级设计服装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基本认识和审美能力。
2. 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包括款式设计、色彩搭配、面料选择等。
3.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服装设计作品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1. 学生需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
2.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和设计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与基本概念1. 课程简介2. 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3. 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4. 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周: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1. 人体测量方法2. 服装号型标准3. 人体结构分析4. 号型与款式设计的关系第三周:服装款式设计1. 款式设计的基本步骤2. 款式设计的基本元素3. 款式设计的创新方法4. 款式设计案例分析第四周:服装色彩与面料1. 色彩的基本理论2.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3. 面料的基本分类与特点4. 面料选择与搭配第五周:服装效果图绘制1. 服装效果图的基本要求2. 服装效果图的表现技法3. 服装效果图绘制案例分析4. 实践:绘制服装效果图第六周:服装立体裁剪1. 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2. 立体裁剪的基本步骤3. 立体裁剪案例分析4. 实践:制作服装样品第七周:服装制作工艺1. 服装制作的基本工艺2. 服装缝制工艺3. 服装熨烫工艺4. 服装成品整理第八周:服装设计实践1. 设计任务与要求2. 设计方案讨论3. 设计作品制作4. 作品展示与评价第九周: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1. 课程回顾与总结2. 作业布置与要求3. 期末考试安排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服装设计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理念和方法。
南昌服饰设计教学大纲南昌服饰设计教学大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服饰设计行业日益兴盛。
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因此在服饰设计领域也有着独特的发展。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服饰设计人才,南昌服饰设计教学大纲应运而生。
一、课程简介南昌服饰设计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服饰设计领域中具备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服装设计原理、面料与纺织品知识、服装构造与裁剪、色彩与配色、时尚趋势分析等。
二、课程设置1. 服装设计原理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服装比例、线条、形状等基本要素,学生将能够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审美要求的服装。
2. 面料与纺织品知识面料与纺织品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介绍不同类型的面料和纺织品的特点、用途和加工工艺。
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了解不同面料的特性,为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感。
3. 服装构造与裁剪服装构造与裁剪是服装设计的基础技能,本课程将教授学生基本的裁剪技巧和服装构造原理。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服装的剪裁、缝制和装饰等技术,为自己的设计作品增添独特的风格和品质。
4. 色彩与配色色彩是服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课程将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和配色技巧,使服装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5. 时尚趋势分析时尚趋势分析是了解市场需求和把握潮流的重要方法,本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时尚产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和趋势分析,为自己的设计作品提供更多的市场价值。
三、教学方法南昌服饰设计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外,还将组织学生参观服装展览、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训等。
通过实践操作和与行业专业人士的交流,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南昌服饰设计教学大纲采用多元评估方式。
服装设计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服装设计学教学大纲是指在服装设计学专业中制定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的规划计划。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系统地规划服装设计学专业课程,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历史、理论、技术和市场的全面了解,提高其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提高其手绘、平面设计、立体裁剪等技术水平;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集体合作中表现突出。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服装设计史概论:介绍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2.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探讨服装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原理与技巧;3. 服装结构与面料:学习服装结构设计和面料选择的基本知识;4. 时尚趋势分析:了解时尚界的最新动向,培养学生的时尚敏感度;5. 服装设计软件应用:学习常用的服装设计软件操作和应用技巧;6. 创意设计实践:进行实际的服装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学生的设计技能和动手能力;3.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设计展览等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1. 书面作业:包括课堂笔记、设计计划书、设计报告等;2. 定期考试:进行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的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情况;3.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设计项目实践,评选出优秀作品;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设计作品和综合素质,进行绩效评定。
结语:通过服装设计学教学大纲的规划和实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推动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勤奋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为服装设计行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服饰图案A》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服饰图案A(Dress Pattern A)二、课程编码:19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服饰图案A》是服装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阶段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服饰图案设计的技能,了解服饰图案设计的色彩搭配及工艺制作要点,具备从设计创意——实物制作——设计应用过程中的把握能力,以及运用电脑软件配色与图案实物制作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总学时: 60 学时 [理论: 36 学时;实训: 24 学时]五、课程总学分: 2.5 学分六、适用专业和年级:07级服装设计本科、07级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二年级八、大纲内容:实训一服饰图案彩色设计稿的绘制与设计[实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服饰图案与服装色彩的关系,掌握服饰图案色彩设计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
2、能熟练运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配色设计。
[实训内容]结合“服饰图案与色彩”章节内容,对设计的图案进行配色练习,两组套色,色彩搭配和谐,符合配色规律,并运用绘图软件填色。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仪器:服装CAD软件和各种图形图像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等,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以及多媒体教学设施。
实训二服饰图案实物制作[实训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的实训,要求学生能按照服饰图案工艺(如:绣花、印花等)表现的原则,了解并掌握服饰图案设计理念与制作工艺特征的统一性,并能根据现代服饰设计的流行趋势,进行服饰图案的实物制作,能综合设计、生产和市场三者来考虑和表现服饰图案。
[实训内容]1.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各类服饰图案工艺(如:绣花、印花等)表现的原则,掌握服饰图案设计理念与工艺制作特征的协调统一性。
2.要求以服装面料实物为对象,结合图案工艺表现特点与规律,采用适合自己设计的服饰图案风格的工艺,运用相应的设备工具,完成图案成品的实物制作。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数码印花机(实训室);各类印花、绣花设备(服装印花厂与绣花厂);电动平缝工业机、蒸汽电熨斗、烫台、烫凳等耗材:面料、针线、各种材料(珠片、烫钻、米珠等)等。
实训三同一风格服饰图案在各服饰部位的运用[实训目的和要求]本次实训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遵循服饰图案的应用法则,能够触类旁通,根据自己设计的图案风格与构图特点,对其进行纹样构成形式的展开设计,并能根据用途和对象的不同来灵活运用素材,将图案合理地应用在服装上。
[实训内容]1、按照图案特有的风格与构图规律,进行同一风格服饰图案不同构图的变化展开设计。
2、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对象,结合服装款式特征,,熟练运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图案在服装上的装饰运用。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服装CAD软件和各种图形图像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等,以及相关的计算机软件。
九、主要实训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教材:《计算机服饰图案设计》陈有卿胡嫔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指导书:服饰图案A指导书(自编)参考书:1、《服饰图案》徐雯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服装色彩与图案》僕微编中国纺织出版社3、《服饰图案设计》孙国圃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十、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无需实验报告文本,以学生作品或作品的照片与制作说明为实训考核依据。
评分办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以学生平时出勤与实训成绩考核。
实训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5%,其中实训一占10%,实训二占总15%,实训三占总10%。
《服装工艺基础》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服装工艺基础(Fashion Craft Basic)二、课程编码:19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缝纫基础课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是服装制作工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缝纫基础对服装工艺构成、服装结构设计及服装款式设计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让学生熟练掌握手缝和机缝的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种口袋及其它小部件的缝制工艺,为以后的“成衣工艺”和“服装结构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课程总学时: 48 学时 [理论:19 学时;实训:29 学时]五、课程总学分: 2 学分六、适用专业和年级:07级服装设计、07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年级八、大纲内容:实训一手工缝制技巧[实训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手工缝制技巧,做到线迹直顺,针码均匀,缲针正面不漏线迹。
[实训内容]手工缝包括:绗针、三角针、缲针、拉线袢、锁扣眼、钉钮扣等。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1、手缝针,2、线,3、顶针,4、剪刀实训二机缝线迹的缝制工艺[实训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平缝机、三线包缝机、电熨斗的使用方法。
掌握各种机缝线迹的缝制方法,起针和终止点要回针,做到缝线顺直,缝份宽窄一致、平整。
要求:上下层平整、无错位,两端整齐,车缝线均匀一致不能起裂。
[实训内容]机缝工艺包括:平缝、来去缝、包缝、压缝、坐辑缝、闷缝等。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电动平缝工业机、三线或五线机、撬边机、扣眼机、蒸汽电熨斗、烫台、烫凳、专业裁剪刀、多媒体教学设施;耗材:布料、牛皮纸、划粉、尺、手针、宝塔线、涤纶线、粘衬、拉链、纽扣等辅料。
实训三口袋工艺[实训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各种口袋缝制工艺。
1、底面线松紧适宜,线迹整齐均匀。
2、袋布平整无褶皱,棱角分明,左右对称。
3、两条缝线要平直,宽窄一致。
4、袋盖成自然窝势,服贴不外翘,两角处线迹均匀。
[实训内容]口袋工艺包括:尖底贴袋、立体贴袋、有袋盖双嵌线挖袋等。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电动平缝工业机、三线或五线机、撬边机、扣眼机、蒸汽电熨斗、烫台、烫凳、专业裁剪刀、多媒体教学设施;耗材:布料、牛皮纸、划粉、尺、手针、宝塔线、涤纶线、粘衬、拉链、纽扣等辅料。
实训四拉链工艺[实训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拉链的缝制工艺。
1、门里襟布不能外露,拉链平直不起翘。
2、固定门襟的装饰明线顺直无接线,底部弯曲部位线迹要圆顺。
3、隐形拉链上口平齐,拉链密合、无褶皱。
[实训内容]拉链工艺包括:裤门襟拉链、隐形拉链等。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电动平缝工业机、三线或五线机、撬边机、扣眼机、蒸汽电熨斗、烫台、烫凳、专业裁剪刀、多媒体教学设施;耗材:布料、牛皮纸、划粉、尺、手针、宝塔线、涤纶线、粘衬、拉链、纽扣等辅料。
九、主要实训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实训教材: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篇)朱秀丽、鲍卫君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指导书:服装工艺基础指导书(自编)参考书:《图解服装缝制手册》美.克兰福德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十、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无需实验报告文本,以学生缝制的成衣作品结果、作品的照片与缝制工艺说明为实训考核依据。
评分办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以学生平时出勤、实训考核和最后考核的综合评定。
实训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50%,其中实训一占8%,实训二占总10%,实训三占总20%,实训四占12%。
《女装工艺》(二)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女装工艺(二) (dress making practice 2)二、课程编码:19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着重讲授衬衣、平驳领部件缝制工艺及女衬衣、夹里刀背女上衣的缝制工艺,要求学生在掌握裙、裤零部件工艺,了解常见女衬衣、夹里刀背女上衣的工艺流程与缝制方法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自选女衬衣款、夹里女上衣款的工艺流程设计与缝制方法。
四、课程总学时: 48 学时 [理论: 12 学时;实训: 36 学时]五、课程总学分: 1.5 学分六、适用专业和年级:07服装设计、07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二年级八、大纲内容:实训一衬衣部件缝制工艺[实训目的和要求]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衬衣领、袖衩等零部件工艺,并掌握衬衣领、袖衩的缝制方法。
[实训内容]1、衬衣领的缝制工艺。
2、袖衩的缝制工艺。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电动平缝工业机、三线或五线机、蒸汽电熨斗、烫台、烫凳、多媒体教学设施;耗材:剪刀、布料、牛皮纸、划粉、尺、手针、宝塔线、涤纶线、粘衬等辅料。
实训二女衬衣缝制工艺[实训目的和要求]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女衬衣零部件缝制工艺,了解常见女衬衣的工艺流程与缝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选女衬衣款设计的样板,设计本款衬衣的工艺流程,并展开衬衣缝制。
[实训内容]1、女衬衣工艺流程设计。
2、女衬衣缝制方法。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电动平缝工业机、三线或五线机、撬边机、扣眼机、蒸汽电熨斗、烫台、烫凳、多媒体教学设施;耗材:剪刀、布料、牛皮纸、划粉、尺、手针、宝塔线、涤纶线、粘衬、拉链、纽扣等辅料。
实训三平驳领部件缝制工艺[实训目的和要求]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平驳领部件工艺,并掌握平驳领的缝制方法。
[实训内容]1、平驳领的领子缝制。
2、平驳领绱领工艺。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电动平缝工业机、三线或五线机、蒸汽电熨斗、烫台、烫凳、多媒体教学设施;耗材:剪刀、布料、牛皮纸、划粉、尺、手针、宝塔线、涤纶线、粘衬等辅料。
实训四夹里女上衣缝制工艺[实训目的和要求]了解夹里女上衣的工艺流程,重点学习夹里女上衣的驳领、装袖、上夹里等工艺,要求通过重点与难点工艺的训练,。
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平驳领部件缝制工艺,了解常见夹里刀背女上衣的工艺流程与缝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选夹里女上衣款设计的样板,设计本款夹里女上衣的工艺流程,并展开夹里女上衣缝制。
[实训内容]1、夹里女上衣的工艺流程设计。
2、夹里女上衣的缝制方法。
[主要实训仪器与器材]实训设备:电动平缝工业机、三线或五线机、撬边机、扣眼机、蒸汽电熨斗、烫台、烫凳、多媒体教学设施;耗材:剪刀、布料、牛皮纸、划粉、尺、手针、宝塔线、涤纶线、粘衬、纽扣等辅料。
九、主要实训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实训教材:《成衣纸样与服装缝制技术》孙兆全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指导书:女装工艺(二)指导书(自编)参考书:1、《服装制作工艺—成衣篇》姚再生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图解服装缝制手册》 [美]兰福德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十、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无需实验报告文本,以学生缝制的成衣作品结果、作品的照片与缝制工艺说明为实训考核依据。
评分办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以学生平时出勤与实训成绩综合考核。
实训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80%,其中实训一占10%,实训二占20%,实训三占10%,实训四占40%。
《服装CAD》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服装CAD(Clothing CAD)二、课程编码:19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服装CAD 》是一门注重电脑结构制图能力的专业课。
本课程实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服装结构制图知识、工业样板制作的基础上,熟练利用CAD软件内的各个系统,进行服装的打板以及排料输出,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工业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