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6.16 KB
- 文档页数:3
2024职校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总结一、培训背景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村劳动力。
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和教育背景,他们在城市就业时面临各种困难和不公平待遇。
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和生活质量,职业学校开展了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农民工的融入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内容1. 职业技能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实训两个环节。
技术培训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实训则是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练习,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
2. 就业指导:为学员提供就业咨询、岗位推荐、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就业机会。
3. 综合素质培训:通过开展各类文化课程和培训活动,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培训机构1. 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作为主体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他们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培训项目,并为学员提供就业推荐服务。
2. 政府部门:政府在培训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发放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支持职业学校的培训工作。
同时,政府也会组织一些培训班和培训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机会。
3. 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是培训的主要承接方之一,他们为农民工提供实操环境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同时,企事业单位也是培训学员的主要就业来源。
四、培训效果1. 就业率提高:通过培训,农民工的职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就业率也有了显著增长。
许多学员在完成培训后,能够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
2. 收入增加:职业技能的提升使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得到提高,收入也有了显著增加。
许多学员通过培训后,收入翻倍甚至翻倍以上。
3. 生活质量改善:培训使农民工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通过综合素质培训,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1. 资金缺乏:由于农民工培训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政府和职业学校的财力有限,资金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
对于这些转移劳动力,培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下面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进行汇报。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并不高。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转移农民中大多数只具备初中以下学历,技能水平极低。
由于这些农民的职业技能缺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也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二、培训措施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培训措施,如“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城市职工技能提升计划等,并细化了培训对象、培训模式等各类举措,同时,国家还提供了财政支持,对培训机构进行资金投入。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向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三、培训成效随着培训措施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很多转移农民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也吸纳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助推了就业市场的发展。
同时,培训也使他们了解到了现代化企业的运营方式、市场经济的法则,增加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动力。
四、展望未来未来,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发展,新兴行业与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也将为培训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现代产业转移,继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总的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充分发挥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完善培训机制,扩大接受培训人群,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2024职校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尊敬的领导、全体教职员工:经过一年的努力,2024年的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在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抓住新时代农民工培训的新机遇,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现将2024年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如下:一、政策支持2024年,政府在农民工培训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培训机制、提供就业创业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们在政策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培训计划,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培训工作在2024年的农民工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围绕培训人群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
切实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我们通过加大实训设备投入、优化教学内容设置、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提高了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招生工作2024年,我们在农民工招生工作中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招生方式,如上门宣传、宣传车巡游、线上招生等,有效提高了农民工报名参加培训课程的意愿。
通过科学合理的招生政策,提高了培训班的实际招生人数,确保了培训班的教学效果和人员配比。
四、师资力量2024年,我们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优化师资结构、引进优秀教师等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师们在培训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解答问题、耐心指导,得到了农民工的一致好评。
五、管理工作2024年,我们在农民工培训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化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班的评估和监督、定期召开培训工作会议等方式,提高了培训工作的整体效能。
我们积极倡导学与教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实际应用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社会影响2024年的农民工培训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教育工作,更是一项社会责任。
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要求,我就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汇报。
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我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工作: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
我们在多个渠道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包括制作宣传材料、发布新闻稿件等。
同时,我们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职业培训班,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帮助劳动力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
此外,我们还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技能提升计划,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
三、加强就业信息发布和推荐
为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建立了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劳动力更好地找到合适的岗位。
同时,我们积极与各大企业和招聘机构合作,推荐合适的劳动力去参与招聘。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补贴
针对一些特殊群体,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转移就业政策,包括提供转移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等,帮助劳动力平稳过渡到新的
就业环境。
五、加强监督和评估
我们建立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深化宣传和引导工作,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完善就业信息发布和推荐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和补贴力度,加强监督和评估。
谢谢!。
2024年职校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在____年____月下旬,我校受____县委托和授权,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
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招生宣传、教学培训以及转移就业,以实现____县政府下达的“富裕劳动力技能培训____人,其中引导性培训农民工____人”的目标。
自____年____月下旬启动以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充分利用资源,在____县县政府和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下,紧密配合学校相关科室,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务市场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至____年____月中旬,我校已圆满完成农民工培训任务____人,成功转移输出(安置就业)____多人,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校在____个多月来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的总结:一、主要工作与措施(一)积极争取____县政府阳光办支持,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鉴于农民工培训涉及多个行业和工种,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的工程,我校根据阳光培训文件精神,主动与____县阳光办沟通,争取支持。
____年____月____日,学校在原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基础上扩充人员,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岁昌学校阳光培训工程点”,由学校常务副校长吴玉姜直接领导,并在招就办指导下开展工作。
这一举措为农民工培训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了解情况,开展宣传,落实工作任务。
自____县政府批准成立我校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掌握了相关培训资源情况,为全市农民工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学校利用暑假期间教学资源相对空闲的有利条件,深入____竹歧多个村镇及福州、____多家企业,与村干部和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并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积极参与招生和培训工作,学校负责组织具体培训课程,企业提供操作技术指导和实训岗位。
2024年职校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总结一、引言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劳动力来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状况与待遇并不理想。
为改善这一现状,多年来,我国推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加强培训,通过提升其技能水平,提高其就业择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拟对____年职校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二、培训政策与计划1. 政策支持____年,我国在农民工培训方面仍给予政策支持。
国家继续加大对职校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扩大培训规模。
同时,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培训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培训经费的落实与到位。
2. 培训计划在____年,各省份继续制定并贯彻落实农民工职业培训计划,根据各地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用工市场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同时,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与适应性,将培训重点放在热门的职业领域,如电子商务、餐饮服务、电工等。
三、培训方法与途径1. 线下培训依然是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要方式。
传统的面授教学法仍然占主导地位,将培训内容划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结合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培训。
同时,增加实用技术培训和岗位实训的比例,使农民工能够掌握用人单位对各岗位员工的要求。
2. 在线培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手机APP、网站等途径,提供多样化的在线培训课程,以满足不同农民工的学习需求。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推动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在线实训机会,增加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培训内容与特色1. 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____年职校农民工培训的重点。
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和就业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基本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工作技巧等。
同时,培训中注重培养农民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转移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强其就业竞争力,各地开展了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本文将重点介绍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培训内容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当地企业需求,开设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同时设置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发放。
2.劳动法律知识教育:加强农民工的劳动法律知识教育,让他们了解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相关法规,提升工作中的法律意识。
3.人文素质培养:开展劳动者好公民、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增强农民工职业素质,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就业安置在培训完成后,各地也积极开展了相应的就业安置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企业对接:通过在职业培训中发掘和培养优质就业人才,积极联系各地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企业解决劳动力缺口问题。
2.政府援助:各级政府视情况提供政策性质的财力和资金支持,开展“以奖代补”、“岗位补贴”、“一岗双薪”、“聘用补贴”等支持农民工就业的政策。
3.建立推荐就业机制:建立推荐就业机制,包括通过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服务协调站、网络招聘等渠道实现农民工就业信息发布和推荐,促进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的信息互通。
总结和展望通过以上措施,各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2.8亿人,其中通过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的人数达到了几十万。
这一政策梳理出的就业安置渠道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转移就业问题,同时强化了现有工人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职业中学开设的课程与实际就业需求不相符合,政策执行不彻底等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加强政策落实,完善职业中学课程设置,加强反馈机制,以满足农民工转移就业的需求,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工作汇报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就业安置情况汇报培训转移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职业强化劳务开发促进人才转变——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XX职中2016年7月被四川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命名为“四川省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以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在各级扶贫开发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先定单,再培训,后就业,长短结合精技能”的特色办学之路,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学校先后被评为巴中市劳动转移培训先进单位,巴中名校,四川省职业技术先进单位,四川省劳务扶贫先进示范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重点职业高中”,“国家示范专业教学点”、“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开办了电子装配、计算机应用、家政服务、车工、钳工、保安、电动缝纫、饭店服务等十多个专业的强化技能培训,还为的“三大产业”培训了“南江黄羊饲养员”、“乡村兽医”、“银花、核桃、银杏的栽培及加工技术”等人才。
几年来共培训安置了4860人到富士康、亚特兰斯、步步高、康佳、华维、托普、松下、恩斯迈等电子集团,北京、西安、青岛等地的建设公司,正大、希望、大北农等享有盛誉的企业。
2016年2月以来,培训了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mxz.n2380人到外地务工就业,人平月工资都在1200.00元以上。
一、党政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党政充分发挥小河职业中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有效地整合师资、设备资源,实施了“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工程,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和科技扶贫致富工程。
2016年来,委组织部、委宣传部、扶贫开发办、小河职业中学叁仟余名师生等“四板块”狠抓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的招生工作。
组织部2016年培训两期308人,100%的学员获得“农村党员适用技术合格证书”,85%的领到了“农民技术员等级证书”,20%的学员达到中、高级技术资格水平。
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
概述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
市从事劳动力工作。
但是,很多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较为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困境。
针对这种情况,职业中学开展了农民工职业转移培训,并通过合作企业安置就业,促进了农民工的创业和就业。
培训情况
职业中学农民工职业转移培训自2016年开始实施以来,共开展了5期培训,
培训人数达到300人次。
培训重点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基础、电
子商务基础、营销策划、互联网营销等,培训周期为15天,其中包括3天的岗前
培训和12天的专业技能培训。
安置就业情况
职业中学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
截至目前,已有164名转移农民工通过职业中学的职业技能培训,顺利地进入了企业担任初级岗位,实现了择业定向和就业稳定。
推广实施情况
为了提高转移培训的覆盖率和效果,职业中学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推广。
第一,与当地的农民工组织合作,开展宣传活动,向农民工普及本次培训的内容、流程和收益。
第二,加强与政府的联动,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提高培训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循环开展。
第三,探索了在线教育模式,为那些无法到场学习的农民工提供了学习机会。
总结
通过多年的实践,职业中学农民工职业转移培训回报良好,为农民工创造了更
好的发展机会。
希望今后能更加深入推广,并探索更多的办法,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
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如下:
1. 培训覆盖范围:目前各地职业中学设立了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覆盖面较广。
在城乡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地区,培训项目更为普遍。
2.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课程根据当地的就业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3. 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多样,既有传统的课堂培训,也有实践教学和实习培训。
利用
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培训也逐渐普及。
4. 就业安置:培训结束后,农民工劳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安置。
一方面,
通过职业中学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将合格学员推荐到对口岗位就业;另一方面,农民
工劳动力也可以通过就业市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渠道自主就业。
5. 成效评估:对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转移就业率整体较高。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的培训项目与实际用工需求
不匹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说,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工作在积极推进中,尽管仍面临
一些挑战,但通过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
农民工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职业中学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情况汇报
xx职中xx年7月被四川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命名为“四川省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以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在各级扶贫开发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先定单,再培训,后就业,长短结合精技能”的特色办学之路,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学校先后被评为巴中市劳动转移培训先进单位,巴中名校,四川省职业技术先进单位,四川省劳务扶贫先进示范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重点职业高中”,“国家示范专业教学点”、“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开办了电子装配、计算机应用、家政服务、车工、钳工、保安、电动缝纫、饭店服务等十多个专业的强化技能培训,还为的“三大产业”培训了“南江黄羊饲养员”、“乡村兽医”、“银花、核桃、银杏的栽培及加工技术”等人才。
几年来共培训安置了4860人到富士康、亚特兰斯、步步高、康佳、华维、托普、松下、恩斯迈等电子集团,北京、西安、青岛等地的建设公司,正大、希望、大北农等享有盛誉的企业。
xx年2月以来,培训了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2380人到外地务工就业,人平月工资都在1200.00元以上。
一、党政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党政充分发挥小河职业中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有效地整合师资、设备资源,实施了“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工程,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和科技扶贫致富工程。
xx年来,委组织部、委宣传部、扶贫开发办、小河职业中学叁仟余名师生等“四板块”狠抓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的招生工作。
组织部xx年培训两期308人,100%的学员获得“农村党员适用技术合格证书”,85%的领到了“农民技术员等级证书”,20%的学员达到中、高级技术资格水平。
96人外出务工,其中39人竞争到管理人员岗位,月收入在1800元左右。
宣传部到各乡镇中小学、卫生院调查研究,与各中小学校长、卫生院院长一同制定规划,签订目标责任书,用三年时间将教师、医生在农村40岁以下的家属进行一次种植、养殖、劳务技能等的培训,并把此项工作列为中小学、医院的年度工作考核范畴。
xx年参训的家属98人,其中75人到特区务工,年纯收入都在壹万元以上。
县扶贫办深入到各企业、机关调查了解自愿外出务工者及贫困乡村务工人员的情况,造册登记、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经费到位、统一组织到小河职中进行培训。
招收265人,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安置到全国四个大中城市15家企业,月收入都在1200元以上,小河职中的3000余名职高学生来自全县的各个乡村,学校印发了10000余份招生简章,在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劳务输出要由数量体力型逐步向技能、智能型转变,增强劳动力综合竞争能力,3000余师生齐动员,顶烈日、冒严寒,走乡串户招收学员970余名。
学校把招生宣传列为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考核。
每期大规模从小河职中送走的农民工,县委书记、县长都要在欢送会上进行热情洋溢的讲话,预祝他们人人都能抱回一个金娃娃。
学校于xx年7月份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杨志成为组长的“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常年坚持办公,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培训规划,负责招生培训安置等工作。
并在深圳设立了“安置就业指导小组”,对已安置的农民工进行跟踪服务,确保他们有业可就,就业稳定,收入丰厚。
学校聘请了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课教师12人为实习指导技能培训教师,还在建设局、旅游局、磷肥厂、水泥厂等单位聘请了8人为技工指导教师。
二、设备设施齐全保证培训需要
学校在相当紧张的财力中,拿出120万元来解决硬件设备。
1.首先解决培训场所。
在县政府关怀下,购买了原东榆粮管全部房屋3000余平方米。
粉刷更新了房舍,重新安装了生产用电线,修通了学校到粮管所的桥梁、公路,总投资68万元。
2.购置了设备。
计算机80台、电动缝纫机二十五台、彩电、vcd、40多种电子原件、机床全套设备、电焊机十台、电工部分设备等总投资40万元。
3.添置200人住宿用的钢架床100架、200架床铺设备,投资6万元。
4.多媒体教室180平方米、投影仪、手提电脑等设备,投资6万余元(房屋在外)。
三、远走高飞闯市场安置就业铸辉煌
学校通过培训90%以上农民工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且收入丰厚。
就业务工的同志深有感触的说:外出务工练了胆子,换了脑子,挣了票子,找了路子。
据初步调查:进入厂家有高技工328人、中技工758人、管理干部126人。
学校培训后统一输送到沿海特区的李斌,现任“瑞华皮革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技术总监”,年薪50万人民币。
在成都从事养殖业的鲜成雄,现任“成都金小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引资伍仟万人民币,年创利润800万元,在自贡、乐山、华阳有其分支公司,受到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接见。
曾在“松下集团”打工的曾敏,现任“松下集团”住西北总代理,在兰州设立市场时,个人投资500万元,年薪50万人民币。
还有在正大、希望、通威、大北农集团任一方总代理和销售部总经理,年薪在20万人民币以上有岳立、马恩强、冯学礼、赵海章等十多人。
在西安、北京等地从事建筑装璜承包的陈江林、黄菊华等年创纯利都有在20万以上。
通过订单培养,保证了学员有业可就,有业能就,就业稳定,收入丰厚。
xx年3月,家政服务班26位结业生中的彭俊、殷文艳、苏小梅被输送到北京中央首长家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计算机、保安专业的余慧娟、何秀峰等五人被输送到“珠海包机有限公司”从事前厅服务工作,月薪1500元以上。
目前在训的128人,三月底将奔赴上海就业。
学校坚持为“科技扶贫、服务三农”的原则,围绕“一专多能市场化,务工创业闯天下”的培养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工业化,面向第二、三产业,面向城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既培养了“远走高飞找门路,立竿见影挣现钱”的4000多名技能劳动大军,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二千多名精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猪状元”、“羊司令”、“种植大王”。
四、几点成功经验
(一)抓好“五个一”
1、更新一个观念。
通过培训过程中举办的讲座反复给农民工灌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牢固树立“干技术活,吃技术饭,挣轻省钱”的观念。
2、掌握一门技术。
在开展的十多项岗前培训中,自选一门或几门实用技术,使其一进厂就是一位较为熟练的技工、多面手。
3、办好一个证书:在培训结束时,与劳动人事部门一起对学员进行严格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和技能等级证书。
4、就业一个厂家。
5、致富一方百姓。
把学了实用技术后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地方经济,使他们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
(二)实施五个“三”工程
1、做到“三个结合”:即把职高学生长期的学历培训和农民工短期的技能培训相结合,把单项专业技能培训与多专业多技能转换培训相结合,把培养低层次员工和高层次白领管理干部相结合。
2、实行“三个合作”:即学校、企业、劳务扶贫部门通力合作。
3、搞好“三个设置”:设置好课程,添置实验实习设备,配备好教师队伍。
4、唱好“三步曲”:一是实行定向、定点、定单培训。
二是培训好后派专人护送。
三是保证头天到,第二天就上岗。
5、实行“三包”。
一包送到工厂。
工资不低于800.00元(出全勤者)。
三包安置三次,跟踪调查指导两年。
概括起来,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跑“订单”;二是按“订单”需要设置专业,增置设备;三是按订单要求优化课程结构,配备教师队伍;四是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强化学员动手能力;五是搞好就业安置,确保培训人员有业可就,就业稳定,收入丰厚;六是强化服务意识,搞好跟踪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