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澄清池除氟中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6.65 KB
- 文档页数:3
高密度澄清池工艺简介
谢钦
【期刊名称】《给水排水》
【年(卷),期】2006(032)0z1
【摘要】简述了由法国得利满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澄清池--高密度澄清池的工艺原理,介绍了采用高密度澄清池的工艺设计.并结合工艺流程特点,探讨了该新型澄清池的运行效能.表明高密度澄清池具有体量小,产水量大,效能优异的特点.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谢钦
【作者单位】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
【相关文献】
1.基于PAM投加的高密度澄清池+超滤组合工艺中膜污染特征分析
2.污水处理厂高密度澄清池工艺流程和设计计算
3.高密度澄清池一内压式超滤组合净水工艺的试验
4.高密度澄清池+纤维滤布滤池组合工艺在某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5.高密度澄清池在化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污水处理中高效澄清池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基础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源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但是自然水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对社会上的生活废水、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可以循环应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本文阐述了对目前在污水处理时常规使用的澄清池,是如何解决一些污水处理问题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
关键词:废水处理;混凝;澄清池1 引言废水混凝处理法是使用化学方法来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
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其中的胶粒物质发生凝聚和絮凝而被分离出来,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混凝处理工艺是当前对水和废水处理时使用的主流工艺,这个工艺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水和药剂的反应以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大的阶段,而澄清池就是完成上述三个过程于一体的专业废水处理设备。
1.1研究背景目前在污水处理厂一般使用的都是高效澄清池,在整个废水处理过程中澄清池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处于澄清池中呈悬浮状态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受到一年四季的影响,当进入雨水较少的季节即枯水期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也相对较少,因而增加了污水的处理难度。
1.2研究内容及目的鉴于受到季节性枯水期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枯水期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也相对较少,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减少投入使用的絮凝药量,此时从加药池进入混药池的污水量也减少,流速也会降低,因此会出现污水在翻越半墙时的流速较慢,从而容易在混药池底部形成污泥沉淀,不利于药池的长久应用以及后续清理工作。
2 相关技术理论2.1 高效澄清池的工作原理污水从生化池处理后进入高效澄清池进行沉淀,首先进入一号加药池,在一号加药池中加入铝盐并充分混合后,进入二号加药池,在二号加药池中加入絮凝剂,同时采用污泥泵向二号加药池中回流部分污泥用于去除污水中的SS,二号加药池采用底部进水,通过加药环加入絮凝剂,加药环所处的中空区域设有搅拌器,通过搅拌器时加药环所处的中空区域形成负压,从而将二号加药池底部的污泥抽上来,使污泥、污水和絮凝剂混合,然后再进入混药池,混药池内设有半墙,半墙外框和半墙内体共同形成半墙阻拦结构,该半墙将混药区分成第一混药区和第二混药区,从二号加药池出来的污水先进入第一混药区内,然后翻越半墙后进入第二混药区,再进入斜管沉淀区。
高密度沉淀池(磁混凝澄清池)水质出现波动时采取的措施方法探讨[摘要] 高效磁悬浮沉淀池系统是一个集混凝反应、磁粉混合、絮凝、斜板沉淀、污泥沉淀、污泥回流、污泥排放、磁粉回收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处理系统。
探讨在实际水质提标工程中水质变化波动时采取调整措施,促进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关键词] 污水处理高密沉淀池水质变化应对措施高效磁悬浮沉淀池以下简称高密池是目前应用于污水水质提升的一种处理工艺,广泛的用于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在传统的絮凝沉淀和化学沉淀基础上投加磁粉,磁粉能在沉淀区高效率的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对TP、SS、氨氮、总氮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鹅公岭、埔地吓两个水质净化厂设计处理污水规模5万m3/d,每年污水处理量1800万m3左右,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采用的是改良A2/O工工艺,根据深圳市水污染治理规划,以上两厂出水水质由原来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提高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准Ⅳ类水标准,其中总磷出水≤0.3mg/L,悬浮物(SS)≤10mg/L,氨氮≤1.5mg/L,这样对其出水提出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出水总磷标准由原来的0.4mg/L提高到0.3mg/L,出水氨氮标准由原来的5mg/L提高到1.5mg/L,增加了处理难度;为此,两座水质净化厂在二沉池后设计安装了用于深度处理的高密池,以改善出水水质。
改造后工艺流程为污水-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高密度沉淀池-紫外线消毒渠-出水达标排放达标。
一.高密池的处理原理磁混凝澄清工艺是在污泥循环加载型沉淀技术的基础上再投加磁粉,微细的磁粉颗粒作为沉淀析出晶核,使得水中胶体颗粒与磁粉颗粒更容易碰撞脱稳而形成絮体,从而提高了悬浮物的去除效率。
同时,磁粉超高比重可以大幅提高沉淀速度。
污泥回流的设置一方面优化了絮凝条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回流的效率,既提高了系统冲击能力,又节约了运行消耗药剂。
高密池的系统构成:二.高密池系统的特点:(1)沉淀效率高为形成能快速沉淀的矾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辅以斜管分离的特性以及完善的水力设计,使系统的上升流速可以做到很高。
浅谈高密度澄清池潜力挖掘的研究摘要:通过对高密度澄清池进水和出水指标分析,以及高密度澄清池后超滤前硬度分析,研究了高密度澄清池出水硬度与来水硬度、过程调节中PH值、加药量和高密度澄清池后硬度回升情况,确定了在目前的进水水质和加药条件下,获得最大硬度去除率的方法。
关键词:技术改造;前混池;反应时间;软化;硬度高盐水处理装置在化工行业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零排放”更是现阶段国家及地区严格要求的目标。
在对中煤远兴、中煤图克及中天合创等大型化工项目高盐水处理装置调研研究后,就其高密池运行状态做出总结研究,对乌审旗弘昱水资源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高密度澄清池做出改造及运行调整,效果明显。
一、高密度澄清池1.高密度澄清池简介高密度澄清池(以下简称高密池)是一种基于斜管沉淀和污泥循环回流技术的新型澄清池,将多种药剂(烧碱、纯碱、石灰、PAC、PAM等)投加、污泥回流、机械混合、机械絮凝、接触絮凝、高效沉淀、污泥浓缩等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相互协调、高效处理的功能。
高密池充分体现了其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使用范围广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石灰软化法通常对硬度高、碱度高的水采用石灰软化法。
使用石灰软化硬水的方法称为石灰软化法,又称石灰纯碱软化法,在硬水中加入消石灰,使水中的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这样,加入碳酸钠使水中的钙生成碳酸钙而沉淀,硬水即变为软水,利用这种方法可使水中钙浓度降低到10~35ppm。
石灰软化法化学反应式如下:Ca(HCO3)2+Ca(OH)2→CaCO3↓+2H2OMg(HCO3)2+ Ca(OH)2→MgCO3+CaCO3↓+2H2OMg CO3+ Ca(OH)2→Mg(OH)2↓+CaCO3↓石灰纯碱软化化学反应式:CaSO4+Na2CO3→CaCO3↓+Na2SO4CaCl2+Na2CO3→CaCO3↓+2NaClMgSO4+Na2CO3→MgCO3+Na2SO4MgCO3+Ca(OH)2→CaCO3↓+Mg(OH)2↓3、项目现场简介为了解决纳林河工业园区的工业用水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和优化煤化工项目的水资源利用结构,实现煤化工外排高浓盐水和弘昱公司2#储水池已收集的含盐废水的综合开发利用、降低化工项目生产成本,达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目的,项目以弘昱公司2#储水池中已储存的~300万m3浓盐水,博大实地公司年产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外排的高浓盐水~120m³/h为主要水源,通过收集并深度处理后,其出水作为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用水的补充水源,浓水达标后经过处理进入博大1#储水池,剩余污泥置于园区内的堆渣场。
Ca(OH)2-CaCl2沉淀法处理核工业高氟废水邵占卫;杨江华;胡小锐【摘要】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ime sedimentation performance of mixed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highly concentrated fluoride by lime precipitation process,beaker tests have been us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s of factors,such as chemical agent dosages,coagulant dosage,dosing sequence of the chemical agents, F- concentration in raw water,etc. on the muddy/water separation performance,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hen addingCa(OH)2 and CaCl2 jointly for the treatment of F-(5000-10000 mg/L)in wastewater,the self-floccula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ediment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luent turbidity of the mixed liquid,but the effect of adding coagulant is limited. The sediment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attern of Ca(OH)2 first and CaCl2 last (two additions)can make greater improvement than that of the pattern of adding agent simultaneously(one addition). Good solid/liquid separation effect can be achieved by a multi-step dosing method in a pilot-scale same-flow-path horizontal flow inclined board settling tank.%为强化石灰沉淀法处理高氟废水时混合液的沉降性能,采用烧杯试验,分别考察了药剂投量、混凝剂投量、药剂投加顺序、原水F-浓度等因素对泥水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联合投加Ca(OH)2和CaCl2处理F-在5000~10000 mg/L的废水时,自絮凝会显著改善混合液沉降性能和出水浊度,而投加混凝剂的效果却有限.先Ca(OH)2后CaCl2的投加方式(二步法)比药剂同时投加(一步法)对沉降性能有较大的改善.运用分步加药法在中试规模的同程水平流斜板沉淀池实现了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7(037)007【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含氟废水;沉降性能;自絮凝;同程水平流斜板沉淀池【作者】邵占卫;杨江华;胡小锐【作者单位】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60;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四川宜宾644000;郑州亦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5近年来,随着我国核工业的发展,产生的核废水也逐年递增。
定边县砖井镇农村饮用水氟含量调查及“水岛”农村净水器(除氟型)使用效果实验总结(第一部分)西安中水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王凡军1 水质调查及实验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中,70 %以上居住在农村。
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再加上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许多农村地区饮水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农村饮用水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计划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血吸虫疫区以及严重缺水地区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用10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此项工作进一步“提速”,力争在2013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为我国财政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
据统计,2000-2008年的9年间,全国共投入618亿元,解决了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取得显着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居住极其分散等原因,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目前,全国仍有2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主要体现在饮用水水质的不安全。
许多地区的农村饮用水仍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血吸虫病区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长期饮用高氟水,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出现氟斑牙和氟骨症,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
长期饮用苦咸水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一些地区还新发现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
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的地区,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深度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高密度澄清池背景深度水处理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它结合了前处理、膜技术和悬浮生物反应器,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产出高质量的水资源。
在深度水处理系统中,澄清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澄清池可以分为传统澄清池和高密度澄清池两种。
高密度澄清池由于具备更高的污泥停留时间和更大的容积利用率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水处理领域中的热点研究和工程实践。
设计原则在设计高密度澄清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澄清效率高由于澄清池是深度水处理系统中的瓶颈环节,因此需要保证澄清效率达到最佳。
澄清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序的运行效果。
2. 易于维护高密度澄清池容量较大,因此容易出现堵塞或者污泥沉积过厚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的澄清池需要考虑到周期性清理和维护。
3. 稳定性高高密度澄清池要求除悬浮物和污泥之外,其他物质都应在水中保持不变。
因此,设计时需要遵循这种物理原理,确保系统的稳定。
4. 省能节能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能源的消耗,探索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艺设计1. 液位控制高密度澄清池的液位应该掌握得恰到好处,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进水和出水流量大小调节池内液位。
通常情况下,液位必须控制在池底横截面的2/3以内。
2. 污泥回流污泥回流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过度污染和污泥淤积。
在设计时,应该合理地调节污泥回流的速度,控制好回流的时间和汇流处的流量,以达到最优的处理效果。
3. 橡胶球填料橡胶球填料是一种常用的澄清池填料,它具备结构紧密、孔隙率高、压缩性小等特点。
在高密度澄清池中,橡胶球填料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的接触面积,增加处理效率,同时,还可以防止水质因贮留时间过长而造成污染。
4.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高效的吸附剂,在澄清池中,添加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
通常在高密度澄清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活性炭的过滤层,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去除废水中氟氯的实验研究喻文超;郭亚丹;陈锦全;梁平;李鹏;王学刚【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7(017)034【摘要】采用高效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对含氟、氯废水进行了混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F-、Cl-的去除率升高;随着废水pH的增加,F-、Cl-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pH过低和过高都会破坏絮体影响絮凝反应效果.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去除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投加量3.3%(体积分数),pH在5~6之间,反应时间5 min,F-去除率达98.41%以上,残余F-浓度为2.39 mg·L-1以下,低于国家《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规定的限值;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去除Cl-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投加量15%,pH在1.6~3.6之间,反应时间15 min,Cl-去除率达56.26%以上,出水Cl-浓度为437.42 mg·L-1以下.进行了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与化学合成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絮凝对比实验,发现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具有絮凝效果好,二次沉淀少等优势.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模拟,发现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对氟、氯离子吸附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模型.%The removal of fluoride and chloride from wastewater coag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highly efficient bio-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were introduc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moval rates of F -and Cl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dosage of bio-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When the pH increases ,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F-and Cl -rises at the beginning then declines .Whether pH is too low or too high that will destroy the floccules , then affect the flocculation .In addition , when thedosage of bio-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is 3.3% ( volume frac-tion), pH is 5~6, the reaction time is 5 min, the removal rates of F -is above 98.41%, and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F-is below 2.39 mg· L-1 ,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emission standards of pollutants for lead and zinc in -dustry.When the dosage of bio-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is 15%(volume fraction), pH value is 1.6~3.6, the re-action time is 15 min, the removal rates of Cl -is above 56.26%, and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Cl -is below 437.42 mg· L-1 .The experiments with flocculation show that the flocculating efficiencies and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of the self-made bio-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commercial 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 Fitting the dynamic equation by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the pseudo-second-order model could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adsorption of fluoride and chloride on bio-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总页数】8页(P166-173)【作者】喻文超;郭亚丹;陈锦全;梁平;李鹏;王学刚【作者单位】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柳州 545006;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南昌330013;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柳州 545006;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南昌330013;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柳州 545006;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1【相关文献】1.聚合硫酸铁去除水中砷的实验研究 [J], 肖明尧;张欣;李义连;张炜2.铁基生物絮凝剂去除废水中的氟和铅 [J], 苗雨;闵小波;柴立元;尹一男3.氯化铝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去除饮用水中的氟 [J], 宋淑敏; 刘伟; 徐晓军; 曹广祝4.水化氯铝酸钙去除水中氟及其动力学研究 [J], 温元波;张陆军;王宁宁;邓浩;易芸;曹建新;章兴华5.聚合硫酸铁去除水中氟的试验研究 [J], 陈绪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中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2. 掌握常用除氟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评价不同除氟方法的除氟效果。
二、实验原理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污染物,长期摄入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种除氟方法:1.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氟化物,从而达到除氟的目的。
2. 碱化沉淀法:通过向水中加入碱性物质,使氟化物形成沉淀,从而去除。
3. 煮沸法:将水煮沸,使部分氟化物挥发,降低水中的氟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含氟水样(氟含量为1.5mg/L)- 离子交换树脂- 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 煮沸器- pH计- 离子活度计- 滤纸- 烧杯- 移液管- 容量瓶- 电子天平2. 实验仪器:- 离子交换柱- 离子活度计- pH计- 煮沸器- 烧杯- 移液管- 容量瓶-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离子交换法:(1)将离子交换树脂用去离子水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膨胀。
(2)将浸泡好的离子交换树脂放入离子交换柱中。
(3)用去离子水冲洗离子交换柱,去除杂质。
(4)将含氟水样通过离子交换柱,使氟化物被树脂吸附。
(5)用去离子水冲洗离子交换柱,洗脱氟化物。
(6)测定洗脱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2. 碱化沉淀法:(1)将含氟水样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
(2)搅拌混合,使氟化物形成沉淀。
(3)静置沉淀,取上层清液。
(4)测定清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3. 煮沸法:(1)将含氟水样煮沸,持续30分钟。
(2)冷却后,取上层清液。
(3)测定清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离子交换法:氟化物含量:1.5mg/L → 0.2mg/L除氟效果:离子交换法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较好,除氟率约为86.7%。
2. 碱化沉淀法:氟化物含量:1.5mg/L → 0.5mg/L除氟效果:碱化沉淀法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一般,除氟率约为66.7%。
3. 煮沸法:氟化物含量:1.5mg/L → 1.0mg/L除氟效果:煮沸法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较差,除氟率约为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