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 格式:doc
- 大小:4.73 MB
- 文档页数:2
施工总平面图文字说明(PH-13标段)1.施工平面布置的内容本标段工程所处区域为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施工总平面布置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各种临时工程根据工程进度统筹考虑,尽可能设置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或利用荒坡、荒地。
临时用地包括施工营地、现场办公、加工车间、料场、设备及仓储、供电、供水、卫生、生活、便道、消防、砼拌合站、路面材料场、预制场等临时设施。
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2.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根据本标段特点,按照交通部和发包人的相关要求对各种临时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实施。
场地布置的主要原则为:合理性原则:施工场地尽量布置在既有公路附近,有利于机械设备、工程材料运输;尽量利用工程所在地既有资源和原有公路施工设施。
场地布置需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力、机具设备和材料等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
安全性原则:符合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防火、防风、防寒等要求,针对项目区域施工环境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环保性原则: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科学规划施工场地,结合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规划,尽可能减少施工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经济性原则:尽量缩减临时工程规模,充分利用发包人已征用土地作为临时工程用地,临时工程尽量集中设置,用地尽量重复利用,以减少临建工程占地。
具体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和《附表八:临时占地计划表》。
3.临时工程设置⑴施工便道、便涵①施工便道项目主要利用S210 ,K181+680~K187+900 段主要利用G316,K197+000~终点处利用X226。
考虑到沿线地形较为陡峭,且距离原有道路较近,施工便道开挖及填筑影响较大,因此全线施工便道按4.5 米宽设置,间隔200~500 米设置一处错车道(加宽至7.5 米),长度30 米,石门隧道斜竖井采用6.5 米宽便道。
在跨河路段设置便桥,与天然气处干扰处设置6.0m 宽、10.1m 长临时贝雷桥跨越。
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
2.各个项目的进程可用线条的长短来表示。
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工期历程的百分比(%)
附表四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
单位:人
附表七临时占地计划表
附表八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
附表九合同用款估算表
注:1。
投标人可按附表一的工程进度估算并填写本表.
2。
用款额按所报单价和总额价估算,不包括价格调整和暂列金额、暂估价,但应考虑开工预付款的扣回、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以及签发付款证书后到实际支付的时间间隔。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一、施工部署1.总体施工顺序的部署原则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2.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要快,装饰工程要细。
为了确保安装工程施工任务按期完成,根据土建的进度计划,主体施工阶段,安装随时配合土建进度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外,要提前开始安装工程的施工。
3.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为了保证工程按照总控计划完成,必须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
因此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分别组织人员平行施工,划分土建和安装2个施工段流水作业;安装施工与土建施工立体交叉施工。
4.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机械设备的投入根据施工进度和现场实际条件,在机械设备上投入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满足施工和垂直运输之用。
结构施工期间,配置塔吊、施工电梯主要用于垂直运输材料,另配置装载人机、铲车、翻斗车等运输小型材料和施工需求。
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情况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和平面布置图。
资金的投入我公司如若能够中标本标段,将会按照工程进度和实际施工需要在资金方面大力支持该工程的顺利进行。
劳动力的投入本工程所需劳动力安排的原则是以公司内部劳务市场为依托,以项目劳动力计划为依据,优先选用技术操作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施工队伍,定向输入整建制的施工班组,择优选择辅助生产工人和特殊工种。
对进场的劳务队及时签订劳务合同,所有在场劳务人员登记造册,劳务费编制成工资表,并积极筹措资金、按时发放劳务费。
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劳务人员能够安心工作,积极投入生产从而保证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同时采取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参工人员生产积极性,保证节假日和农忙期间充足的人力资源,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在施工管理上要调集知识层次高、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担任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加强现场的政治思想工作,严格劳动纪律,严格施工调度命令,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期;确保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打造高品牌的精品工程。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施工总平面图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主体工程量的分布及工期要求、施工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重复运输等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出现。
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1、现场实际情况(1)本工程场地在原操场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现场场地宽敞。
(2)施工用水、用电根据业主指定位置自行接入现场,现在场地周围排水沟渠已经处理完毕,在开工后,场内施工排水可以经过处理后排放;现场基本具备“三通一平”条件,可以进场进行施工工作;2、总体规划(1)封闭施工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将采取封闭施工进行施工作业,封闭施工主要是:采用彩钢板围墙将施工现场与外部做封闭,并且设置专人值班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对建筑实体外围采取脚手架及安全网做立面及平面封闭,保持整洁美观文明,避免高空坠物伤人事件出现。
(2)场内道路场内道路为原有操场,地面硬度基本符合施工荷载要求。
(3)生产性临时设施生产性临时设施包括材料房(堆放小型配件、工具、劳动保护用品、生活用品等)、配电房、钢筋加工场(作为钢筋加工、焊接的主要生产场地)。
具体情况见附表五:临时用地表(4)办公临时设施包括值班室(作为保卫、进场人员登记场所)、办公室(管理人员办公、会议场所)。
办公室为一层,包括建设单位现场办公及休息面积详见后附临时用地表。
(5)临时材料堆放场地现场辅助材料堆放场地分区堆放,考虑施工就位方便,采用露天堆放钢管、模板、构配件等。
配备防雨、防风材料。
钢筋堆放区在钢筋加工场旁边设置,搭棚遮盖。
三、施工用水管网1.水源选择根据业主安排水井或水源进行取水。
施工现场用水计划:根据钻井水泵临时抽水系统,现场用水控制用量,严禁浪费,随用随关,保持现场地面无积水,严禁在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以防污染和泄露造成地面积水影响施工,作业地点采用胶管输通水源,使用前的先检查胶管有无破损,破损的胶管禁止使用,现场用水由综合管理部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水泵。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容
1.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和对现场的勘察情况,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参考以下要点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3)施工总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包括以横道图或标明关键线路的网络进度计划、保障进度计划需要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需求计划与保证措施、材料设备进
场计划与其他保证措施等);
(4)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5)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6)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7)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8)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9)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投标人应递交一份施工总平面图,绘出现场临时设施布置图表并附文字说明,说明临时设施、加工车间、现场办公、设备与仓储、供电、
供水、卫生、生活、道路、消防等设施的情况和布置);
(10)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11)承包人自行施工围拟分包的非主体和非关键性工作(按第二章“投标人须知”第
1.11款的规定)、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12)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13)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与抵抗风险(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的措施;
(14)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与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15)与发包人、监理与设计人的配合;
(16)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容。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施工组织设计评分标准。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一、临时设置布置说明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平面及临时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实施封闭式管理。
所有临时用房都在科室门牌做出标志,墙面及天棚均采用空心板屋面。
卫生间、淋浴间及厨房等地面、墙裙铺设面砖,所有生活用房要求文明整洁。
在仓库、食堂等易燃易爆处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预防各种安全隐患的放生。
1、临时施工道路施工主通道由现有改建道路到施工现场入口进出,场外交通道路利用现有改建道路,场内施工铺设临时道路。
2、临时供水布置临时用水包括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其中施工用水包括砼及砂浆搅拌、养护、浇砖、模板湿润等。
配水管网的布置方法根据本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经验,主杆线采用中48镀锌管,支管采用中25镀锌管。
现场用水采用环向封闭布置,优点是能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当管网某一处发生故障时,水仍可以正常使用。
3、临时供电布置(1)施工用电的估算:施工现场用电分动力与照明两类,照明用电按动力用电的10%计算。
经用电量计算,在高峰施工期,考虑砼拌和、砼泵送、钢筋、木工加工、铺装面板切割加工、水泵排水、生活照明用电等共计总用量为250KW。
(2)配电线路布置根据总用电量,配电电压380/220V引自建设方提供的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架空配置,分支线用25平方塑料铜芯线接至各用电设备。
线路应尽量架设在道路内侧,保持线路水平,电线杆采用木杆,间距30米,分支线及引入线均应由电杆处接出。
施工用电的配电箱要求设置于便于操作的地方,一般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2米,并且安装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必须使用劳动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
4、材料堆场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钢筋堆在现场仓库内并设加工棚。
各种材料堆放,必须整齐、规范,铺装面板加工场及堆场计划分二处设置,具体见平面布置图。
5、施工场地排水为确保施工期间场内排水畅通,施工前必须对本工程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规划,在施工场地周边开挖纵向排水边沟排水边沟底宽0.5米,深0.6米,沟底纵坡不小于0.3%。
本工程工程量较大,施工环境宽敞,地质情况复杂,工程项目较多,为加强全面施工生产管理,实现工期目标,公司组织并成立了以有多年丰富施工组织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班子,并做好如下施工生产部署工作。
(一)施工总体部署1、确定工程整体施工顺序确定施工顺序,首先要确定施工范围、掌握施工内容、分解施工任务、确定施工班组,然后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工程特点、施工难度、各部位主要施工方法确定主要施工顺序和各分项工程的工期计划。
本工程整体施工顺序的原则为:先土方施工后绿化,先乔木后灌木地被及草坪等。
1.1技术交底各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开展施工前,严格按有关技术程序组织三级技术交底。
第一级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邀请设计单位工程师、监理单位工程师向项目经理部施工员、技术员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第二级由项目经理部项目负责人和技术员向班组交底,做到项目部全体人员均熟悉本工程的技术要点、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第三级由施工班组长向具体施工小队长、主要技术工进行技术交底。
1.2测量放线复核工作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放线员进行现场实地现场勘查,复核设计主要控制轴线和高程。
我项目部与业主、设计单位做好测量控制点的交接,按规范进行复测,立即建立测量控制网,测量各主要施工项目的位置和标高,为大面积开展施工奠定基础。
1.3研究分析、确定施工方法施工前由项目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班组长就即将施工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敲定,老工艺做到精品,新工艺力争做到一次达到合格标准。
保证施工过程不返工、不返修,以保证工程进度目标。
1.4根据施工流程部署,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总计划,再根据施工进度总计划分别编制更加详细的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
1.5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科学、准确的劳动力、施工机械、主要材料进场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展、天气情况、季节、业主需求及时调整计划。
1.6根据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材料进场计划,编制科学的、准确的资金使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