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理综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54.50 KB
- 文档页数:14
揭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个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选择题用答题卡作答,非选择题用答题卷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考生号、科目对应的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规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3:1"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分离比为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之比接近1:2:12.右图是果蝇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Ⅰ表示的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B.①过程一定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②过程一定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D.若子细胞d含有X染色体,则子细胞c一定含有Y染色体3.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密码存在于转运RNA分子中B.不同DNA分子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C.人的胰岛素基因只存在于胰岛细胞中D.某一双链DNA片段含有30%的碱基A,则该片段中嘌呤含量为50%4.右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
重庆市名校联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联合考试高2013级理科综合试题理科综合测试卷共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进行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C.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2.以下图示分别是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分裂形成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本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图为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则下一个时期的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B.若乙图为某花粉发育成的植株中的细胞,则它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若丙图为蜂王体内的卵原细胞,则cd段出现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NaS Na ∙∙∙∙∙∙∙∙D .若丁图为雄果蝇体内的精原细胞,则c 组细胞中不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3.下图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过程与DNA 复制的共同点,都是以DNA 单链为模板,在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B .③过程直接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有mRNA 、氨基酸、tRNA 、核糖体、酶、ATP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通过蛋白质间接表现,苯丙酮尿症是通过蛋白质直接表现D .艾滋病毒和大肠杆菌的T 2噬菌体都可以在人体细胞内进行①③这两个基本过程 4. 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中DNA 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 .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D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5.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育种,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2012—2013学年高二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关于物体的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物体的动量不变,其动能一定不变 B.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其动能一定相等 D.两物体的动能相等,其动量一定相等14.一个阻值为2Ω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102sin20 t(V),当该线圈与一阻值为8Ω的电阻组成闭合回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 B.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C.电阻的热功率为16W D.用电压表测路端电压时读数为10V15.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变化的特性来工作的。
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9.0 V,内阻不计,G为灵敏电流计,内阻R 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S,当R的温度等于20℃时,电流表示数I1=2 mA;当电流表的示数I2=3.6 mA 时,热敏电阻的温度是 GkStKA.60℃B.80℃C.100℃D.120℃16.如图所示,小车开始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小滑块由静止从小车上端高h处沿光滑圆弧面相对于小车向左滑动,滑块能到达左端的最大高度h′A.大hB.小于hC.等于hD.停在中点与小车一起向左运动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17.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对于a、 b、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动量守恒B.a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动量不守恒C.a离开墙后,系统动量守恒D.a离开墙后,系统动量不守恒18.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 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
朝阳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综合练习物 理 试 题 2012.12(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4分)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 分,共45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位移B .路程C .质量D .时间2.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装置,研究“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胡克D .库仑3.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 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5 N ,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 .15 NB .10NC .4 ND .1 N 4.在以下四幅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5.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木块。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 ∆(弹簧的形变量在弹性限度内),则木块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A .l ∆B .k l ⋅∆C .l k ∆D .kl∆6.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
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它们所带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等于A .16F B .4F C .F D .4F7.在磁感应强度B =2.0×10-2T 的匀强磁场中,放一个面积S =5.0×10-2m 2的导线环。
当导线环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环的磁通量Φ等于 A .1.0×10-3Wb B .2.0×10-3Wb C .3.0×10-3Wb D .4.0×10-3Wb 8.下列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 .人随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B .木箱沿粗糙斜面下滑的过程C .小石块被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D .子弹射穿木块,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过程9.在下面的四幅图中,标出了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电荷速度v 的方向以及电荷所受洛伦兹力f 的方向,其中正确表示三者方向关系的图是A B C D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绕圆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
厦门市2012-2013学年(下)高二质量检测物理试题A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赫兹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光是电磁波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证实了光的波动性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2.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谱中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B.电磁波的发射条件只要振荡频率足够高C.将要传递的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的过程叫解调D.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B.只要条件满足,一切渡都可以发生干涉和明显衍射现象C.电磁波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D.电磁波和机械渡的传播都需要介质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振动周期为0.9 sB.质点在0.1 s时刻的位移为3 cmC.质点在0.9-1.2 s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D.质点在0.6-0.9 s时间内的位移增大、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5.一束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A.屏上c处是紫光B.屏上a处是红光C.屏上b处是紫光D.屏上d处是红光6.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约为220 VB.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 HzC.t=0.005 s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D.t=0.01 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垂直7.如图所示.L为自感线圈,a、b为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电键,调节R,能使a、b都正常发光,并且亮度相同。
断开电键后重做实验,看到的现象是A.电键闭合,a、b灯都立即变亮B.电键闭合,a灯立即变亮,b灯逐渐变亮C.电键断开,a灯逐渐熄灭,b灯立即熄灭D.电键断开,a、b灯都逐渐熄灭8.如图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 1、S 2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
CH2CHCH3n CH3C COOHO揭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D D B D C A C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B C A C B A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题号17 18 19 20 21答案BC AD BC AD AD题号22 23 24 25答案BD BC AD CD三、非选择题(共182分)(生物部分,4小题,共64分)26.(16分)(1) 叶绿体差速离心法(2) 五碳化合物(或C5) 色素和酶(3)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 见右图(2分)(5) 脱分化(去分化) 再分化27.(16分)(1)aa AA或Aa 自交(2)基因重组 1/16(3)①全为糯性②有非糯性出现(全为非糯性,或既有糯性又有非糯性) FF或Ff28.(16分)(1)⑤① CO2 (1分) 有机物(有机碳)(1分)(2)②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③随残枝败叶流入分解者(或被分解者利用)。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1分),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分)。
(4)次生演替(5)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29.(16分)(1) 溶解叶绿素(2) 8.0 探究(考虑)碱性条件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pH的变化要有规律(自变量的梯度差相同)(3) 叶绿素溶液的体积、处理时间、温度(至少回答二个才得2分) 10 处理时间相同,实验结果的比较才有意义(排除实验处理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4) 叶绿素溶液的颜色变化;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会被破坏)。
2011年—2012年学年度高2013级期末模拟试题(新课标卷)高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6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至13页,共13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卡卷规定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图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本部分包括21个小题. 每小题6分,共12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右图及所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比过程c更重要;②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该图还应该有a的逆过程(即组织液→血浆);③就此图而言,过程b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④血浆中的氧气参加有氧呼吸需经过9层膜;⑤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A. ①⑤B. ②③C. ②④ D .①④2. 下列依次是维持身体平衡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的是A. 下丘脑、脑干、大脑皮层B. 大脑皮层、脊髓、下丘脑C. 小脑、下丘脑、大脑皮层D. 小脑、大脑皮层、下丘脑3. 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4. 在植物细胞工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B. 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某种花卉时,应采用其花粉粒来进行组织培养,因为花粉粒中包含了原物种的全部基因C. 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运用了生物细胞的全能性和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避免了生殖隔离和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5.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
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下期2014级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A.加热氯化铁溶液的颜色变深B.CaCO3的饱和溶液pH约为9.3C.0.1 mol/L AlCl3溶液中c(Al3+)<0.1 mol/L D.小苏打发酵粉加入柠檬酸后效果更好2.某温度下,100 mL 0.4 mol/L醋酸溶液与足量Zn粒反应生成H2的速率v(H2)=0.01 mol/(L·min)。
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向该溶液中加少量CaCO3固体B.可向该溶液中加入10 mL 0.1 mol/L醋酸溶液C.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NO3溶液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反应速率可能变成v(H2)=0.3 mol/(L·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硫酸钡和氨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B.体积不同但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而m和n无法确定相对大小C. CuCl2+2H2O Cu(OH)2+2HCl,加入少量硝酸银固体后可以增大CuCl2水解程度D.用来配制标准NaOH溶液的NaOH固体含有少量的KOH,此时中和测得盐酸的浓度数值一定偏高4.在NaHSO4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为0.06mol/L,若加入等体积离子浓度为0.06mol/L的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值为A. 2B. 1.7C. 12D. 12.3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Na+、NH4+、F-、SO32-B.含有大量S2-的溶液中:K+、Mg2+、ClO-、SO42-C.能使Al3+生成沉淀的溶液中:NH4+、Na+、SiO32-、HCO3-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 mol/L的溶液中:Al3+、SO42-、NO3-、Cl-6.室温下,下列变化后的溶液pH小于8的是A.pH=10的氨水稀释100倍B.pH=4的醋酸和pH=10的NaOH等体积混合C.pH=8的NaOH溶液与pH=8的氨水等体积混合D.pH=11的NaOH溶液与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B.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C.已知pOH=-lg[c(OH-)],又知体温下正常人的血液pH=7.35,则血液的pOH为6.65 D.KCN溶液中有剧毒HCN挥发出来,为了减少HCN的生成,最佳方法是加入KOH8.下列溶液均为0.100 mol/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①NH4Cl ②NH4HSO4 ③NH4Fe(SO4)2④NH3·H2OA.①②显酸性,③④显碱性B.c(NH4+):④<③<②C.溶液的pH:①<②<④ D.②溶液中:c(NH4+)+c(H+)= c(SO42-)+c(OH-)9.可逆反应2A(g)B(g)+3C(g),开始在一真空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g)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p%,A 的转化率也是p%B. 恒容容器内平衡后再充入A(g),此平衡逆向移动C. 恒容容器内平衡后再充入等量的A(g),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p ’为原平衡容器压强p 的2倍D. 恒压容器内平衡后再充入Ar(g),A 的转化率不变10.在25 mL 0.1 mol·L -1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1 CH3COOH 溶液,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点,a=12.5B .D 点,c(Na +) = c(CH3COO-)+c(CH3COOH)C .在A 、B 间存在一点,此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 .在C 点升温,CH3COOH 电离程度增大,CH3COO-的水解程度减小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 溶液和Na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以前者为多B.已知室温时0.10mol/L NH4Cl 溶液中c(H+) =7.5×10-6mol/L ,室温时0.10mol/L KCN 溶液中c (OH —) =1.3×10-3mol/L 。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题6分,共60分)1、一只低压教学电源输出的交变电压瞬时值U=102sin314t(V),关于该电源的规格和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只电源可以使"10V2W"的灯泡正常发光B.这只电源的交变电压的周期是314sC.这只电源在t=0.01s时电压达到最大值D.“10V2μF”电容器能接在这只电源上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交流电源电压U=200sin(100πt)V,电阻R=100Ω.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A.1.41A,200VB.1.41A,141VC.2A,200VD.2A,141V3、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如果电源电动势的最大值不变,交流电的频率增大时,可以观察到三盏电灯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L1、L2、L3亮度都不变B.L1变暗,L2不变、L3变亮C.L1变暗、L2变亮、L3不变D.L1变亮、L2变暗、L3不变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开始时,开关S断开,当S接通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减小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降增大C.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D.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5、有关电磁感应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B.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C.闭合线圈整个放在变化的磁场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来的磁通量的变化6、如图所示,两闭合圆线圈a和b,a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b原来没有电流,当a靠近b时,下列哪种情况会发生A.b线圈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a、b相互吸引B.b线圈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a、b互相排斥C.b线圈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a、b互相吸引D.b线圈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a、b互相排斥7、如图所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光滑导轨处于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可沿导轨滑动,原先S断开,让ab杆由静止下滑,一段时间后闭合S,则从S闭合开始计时,ab杆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图象不可能...是下图中的8、把一条形磁铁插入同一闭合线圈中,一次是迅速插入,另一次是缓慢插入,两次初、末位置均相同,则在两次插入过程中A.磁通量变化量相同B.磁通量变化率相同C.通过线圈某一横截面上的电荷量相同D.线圈中电流做功相同9、如图所示,abcd是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的长方形线框,导体MN有电阻,可在ad边与bc边上无摩擦滑动,且接触良好,线框处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MN由靠ab边处向dc边匀速滑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N中电流先减小后增大B.MN两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C.MN上拉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D.矩形线框中消耗的电功率大小不变10、如图所示,导体棒ab可以无摩擦地在足够长的竖直轨道上滑动,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除R外其他电阻均不计,则导体棒ab下落过程中A. ab棒的机械能守恒B. ab棒达到稳定速度以前,其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电阻R增加的内能C. ab棒达到稳定速度以前,其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棒增加的动能和电阻R增加的内能D. ab棒达到稳定速度以后,其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电阻R增加的内能第Ⅱ卷非选择题三、计算题(共40分)11.(12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金属板与两平行金属导轨相连,导轨间距为L,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由于导轨上有一导体棒正在运动,导致平行板间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液滴处于静止状态.求导体ab的速度大小和方向.12.(14分)如图所示,导体框架的平行导轨间距d=1m,电阻不计,框架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30°,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框架平面向上,且B=0.2T,导体棒ab的质量m=0.2kg,R=0.1Ω,水平跨在导轨上,且可无摩擦滑动(g取10m/s2),求:(1)ab下滑的最大速度;(2)以最大速度下滑时,ab棒上的电热功率.13.(14分)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平行金属板,两板左端与光滑、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连接,两板右端接有电阻R,匀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磁感强度为B,当电阻为R/2的导体棒MN以多大速度向哪个方向沿轨道滑动时,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的液滴可在两板间以速率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参考答案1、A2、B3、C4、A5、D6、D7、B8、AC9、ABC 10、CD11、解:∵带电液滴静止,∴mg=Eq=q dBLv q d U ∙=∙ ∴v=BLqmgd 方向水平向右 12、解:(1)ab 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当F 安=mgsin α时,ab 匀速下滑.所以mgsin α=BIL=BL·R BLv m ,v m =22LB R mgsin ∙α=2.5m /s (2)P 热=I 2R=()Rv L B 2m =2.5(W) 13、解:欲使液滴在两板间以速率v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液滴受力平衡.液滴受力如图. qE=qvB+mg.E=qmg +Bv① 且两金属板间的场强方向向下,电势差为: U=Ed=d Bv q mg ⎪⎪⎭⎫⎝⎛+=q mgd +Bvd②。
2012—2013学年高二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 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2.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蘑菇可参与丁过程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2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3.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A.120㎏ B.160㎏ C.60㎏ D.100㎏4.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B.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C.选择Ⅱ模式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D.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5.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B.基因工程合成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的操作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6.下图表示基因工程中获取水稻某目的基因的不同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三种方法都用到酶,都是在体外进行B.①②③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均相同C.图示a、b、c三种方法均属人工合成法D.方法a不遵循中心法则7.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醇类化合物B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 . CH 3CH(CH 3)2属于链状化合物D .属于脂环化合物 8.下列化合物沸点比较错误的是A .丁烷>乙烷>甲烷B .1—氯戊烷<1—氯丙烷C . 一氯乙烷>一氟乙烷D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9.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 .C 4H 10和C 20H 42B .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C .C 4H 8和C 3H 6D .一溴乙烷和1,2—二溴乙烷10.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① 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②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 2S③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④苯和硝基苯混合物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 .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④11.1mol 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 (标准状况下)。
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
该烃的结构简式是A .CH 3CH 2CH 2CH 2CH 3B .C .D . CH 3--CH 312.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Cl 2――→光照+HClB .2CH 3CH 2OH +O 2――→Cu △2CH 3CHO +2H 2O C .ClCH 2CH===CH 2+ NaOH ――→H 2O △HOCH 2CH===CH 2+NaCl D .+HO —NO 2――→浓硫酸△+H 2O13.关于物体的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物体的动量不变,其动能一定不变B .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 .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其动能一定相等D .两物体的动能相等,其动量一定相等14. 一个阻值为2Ω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 =102sin20 t (V ),当该线圈与一阻值为8Ω的电阻组成闭合回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B .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C .电阻的热功率为16WD .用电压表测路端电压时读数为10V15.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变化的特性来工作的。
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 =9.0 V ,内阻不计,G 为灵敏电流计,内阻R g 保持不变;R 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S ,当R 的温度等于20℃时,电流表示数I 1=2 mA ;当电流表的示数I 2=3.6 mA 时,热敏电阻的温度是A .60℃B .80℃C .100℃D .120℃16.如图所示,小车开始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小滑块由静止从小车上端高h 处沿光滑圆弧面相对于小车向左滑动,滑块能到达左端的最大高度h ′A .大hB .小于hC .等于hD .停在中点与小车一起向左运动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17.木块a 和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紧靠在墙壁上,在b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对于a 、 b 、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动量守恒B .a 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动量不守恒C .a 离开墙后,系统动量守恒D .a 离开墙后,系统动量不守恒18.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 =20 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
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现将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u =202sin100πt (V )B .只断开S 2后,L 1.L 2均正常发光C .只断开S 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D .若S 1换接到2 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 W19.质量为m 的小球A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m 的小球B 发生正碰,碰撞后,A 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9,那么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 .v 31B.v 32C.v 94D.v 98 20.质量为M 、内壁间距为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 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N3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A .212mvB .22()mM v m M + C .12N mgL μ D .N mgL μ 21.如图所示,甲.乙两小车能在光滑水平面上自由运动,两根磁铁分别固定在两车上,甲车与磁铁的总质量为1kg ,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2kg ,两磁铁的同名磁极相对,推一下两车使它们相向运动,初时刻甲的速率为3m/s ,速度方向向右,乙的速率为2m/s ,速度方向向左,以后它们还没接触就分开了,则A.乙车开始反向时,甲车速度为0.5m/s ,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B.甲车开始反向时,乙的速度减为0.5m/s ,方向不变C.两车距离最近时,速率相等,方向相反D.两车距离最近时,速率都为13m/s ,方向都与初时刻乙车的运动方向相同22.苏丹红是许多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合成色素,其中“苏丹红Ⅱ号”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苏丹红Ⅱ号”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 18H 16N 2OB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位于同一平面上C .分子中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共有12种D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3.某化工厂因附近采石场放炮,致使该厂异丁烯成品储罐被砸坏,造成异丁烯CH 2===C(CH 3)2外泄事故。
有关异丁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异丁烯与环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 .聚异丁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 .异丁烯可与氯化氢反应制得2-甲基-2-氯丙烷D .聚异丁烯能使溴水褪色 24.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B .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C .生态农业的恢复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D .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v 甲v 乙25.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
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不能说明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 的细菌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共182分)26.(15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Ⅰ.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
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
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据图回答:(1)图中基因组文库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2)B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A、C过程中_______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3)目的基因I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 DNA 和 cDNA 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
Ⅱ.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
下图为农杆菌转化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Ti质粒多存在于细菌中,其上的TDNA具有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上的特点,因此携带外源基因的DNA片段必须插入到________部位。
(2)农杆菌转化法适于将目的基因导入________和祼子植物,而不易于感染大多数________。
27.(18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