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快与慢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958.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节快与慢第1课时速度和速度计算01 知识管理1.速度定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________的比称为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公式:________,变形公式s=vt或________。
单位:________或km/h。
换算关系:1 m/s=________km/h ,1 km/h=________m/s。
2.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________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①任何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通过任何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也是相等的,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每时每刻每点的________均相同。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在自然界中,严格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几乎不存在。
(2)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物理学中,把________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不同时段或不同路程运动的速度一般不相同,速度变化不能确定。
速度的含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一般叫平均速度,也叫速度,它表示的是物体运动的________快慢程度。
说明: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说速度必须把速度与路程或时间严格对应,即哪段路程的速度或哪段时间的速度。
02 根底题1.(淄博中考)以下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2.通常一个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A.10 m/s B.1.2 m/sC.60 km/h D.340 m/s3.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4.(泰州中考)以下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5.(广元中考)如以下图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a与cC.c与d D.b与c6.(安徽中考)完成以下单位换算:(1)0.8 g/cm3=________kg/m3;(2)360 km/h=________m/s。
2.3快与慢-(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练习及单元培优练习(沪科版)2.3快与慢-(同步练习)(原卷版)一、单选题1.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2.最近《三体》电视剧正在热播,老师在追剧时看到一个情节,由于老师计算能力不强,所以来问问大家,已经知道三体舰队的宇宙飞船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而三体星系距离太阳系4光年。
三体舰队如果以十分之一光速匀速航行,多少年会到达太阳系呢()A.4年B.40年C.400年D.0.4年3.下表是“中国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中的分段成绩,其中跑得最快的阶段是()分段路程/m 0-30 30-60 60-80 80-100时间/s 3.70 2.61 1.72 1.78A.0-30m B.30-60m C.60-80m D.80-100m4.某隧道前的交通信息标志牌如图所示。
小明按照交通规则乘车通过此隧道,可知()A.隧道全长60kmB.车速不得低于60km/hC.经过隧道的时间不少于4.2minD.经过隧道的时间不少于70s5.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步行速度约1.1m/sB.公交汽车行驶速度约200m/sC.自行车骑行速度约1m/sD.飞机飞行速度约20m/s6.如图所示为测试飞机滑跑阶段动力性能的监控屏幕截图,图中秒表(格式“时:分:秒“)表示飞机到达感光装置的时刻,监控显示在这段时间内飞机滑跑的平均速度为人正常步行速度的36倍,结合图片信息,估算飞机的长度约()A.5m B.20m C.50m D.80m7.甲、乙两人在长为50米的泳池内,进行游泳训练。
甲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1.2米/秒,乙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0.9米/秒,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共游了25分钟,不考虑两人在泳池内的转向时间,甲从身后追上乙的次数为()A.2次B.4次C.6次D.8次8.如图所示,是A、B两新汽车出厂前进行性能测试时的路程﹣时间图像,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①两车是同时不同地出发的②两车原来相距15米③两车在5秒时相遇,因为两车此时路程相同④车辆A测试的是启动性能,车辆B测试的是刹车性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填空题9.元旦期间,小华乘坐一辆长度为10m的客车回老家探望外婆,当客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时,他测得客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2s,根据以上数据小华可以算出隧道的长度为m。
2.3 快与慢一、单选题1.(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1.5km/min C.150m/s D.40m/s2.(2022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步行速度约1.1m/sB.公交汽车行驶速度约200m/sC.自行车骑行速度约1m/sD.飞机飞行速度约20m/s3.(2022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4.(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是“中国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中的分段成绩,其中跑得最快的阶段是()A.0-30m B.30-60m C.60-80m D.80-100m5.(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沿同一直线运动,两车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若两车相遇时,乙车距M点10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均做变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C.M、N两点间的距离为30m D.甲,乙两车的相对速度为1m/s6.(2022秋·福建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第三比赛日,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半决赛正式开战。
我国选手苏炳添凭借9秒83的成绩(破亚洲纪录)直接拿下第三组小组第一晋级决赛。
关于苏炳添跑步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观众是以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B.裁判是以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C.苏炳添在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9.83m/sD.若以苏炳添为参照物,旁边的观众是向后运动的7.(2022秋·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校运动会比赛中,甲、乙两位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差12.5s,并根据比赛成绩算得两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分别是5.0m/s、4.8m/s。
1.2 快与慢一、单选题1.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1:2,通过的路程比为2:1,它们所用时间之比是()A.3:1B.3:4C.1:3D.4:12.现在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其速度为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为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其速度为5km/min。
如果让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冠军是()A.猎豹B.旗鱼C.褐海燕D.无法比较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一定越快B.时间越长,速度越大C.运动的路程越短说明速度越大D.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1.2mB.初中生百米跑的成绩约为7s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D.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5.甲、乙两列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前进,它们行驶的路程比是3∶1,所用的时间比是2∶3,则两列车行驶的速度比是()A.9∶8B.8∶9C.9∶2D.2∶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则物体的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不变,与s、t的大小有关C.物体运动的速度v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D.速度较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7.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比赛结果是兔子获胜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D.t2−t3时刻,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向前运动的8.利用地震产生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
如图所示为某次地震发生时震源产生纵波和横波传播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这两种波到达地震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均做加速运动B.横波的传播速度为5km/sC.震源距离监测站50kmD.若震源距离观测点再远15km,两波到达时间间隔将为12s二、填空题9.正以10米/秒的车速驶离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4秒钟听到了回声。
2.3快与慢一、单选题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同学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运动较快B. 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C. 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 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2.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 30 km/hB. 60km/h C. 90km/h D. 120 km/h2 2 3.如果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共运动了6s ,已知它在前4s 内通过20m 的路程,那么它在第6s 的速度是( )A. 20m/sB. 10m/sC. 5m/sD. 无法确定4.一座桥长200m ,一列50m 的队伍以2m/s 的速度通过桥,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 )A. 125sB. 100sC. 25sD.75s 5.图中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下面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7.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B. 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C. 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D. 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8.一艘轮船满载货物逆流而上,已知它从起点到达终点在的速度为位40km/h,顺溜而下返回的速度为60km/h,那么,轮船在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45 km/hB. 48km/h C. 50km/h D. 60 km/h9.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最明确的是A. 离弦之箭B. 一日千里 C. 姗姗来迟 D. 风驰电掣34 410.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 的速度匀速走了40m ,然后又以5m/s 的速度匀速走了50m ,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3m/sB. 7m /sC. 3.5m/sD. 2.5m/s二、填空题1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当手一直处在感应范围内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秒后即自动停水6秒,如此反复,某人用20秒洗一次手,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持续出水的普通水龙头能节约水 ________毫升.(设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30毫升/秒)12.如图所示,是小车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汽车在4s 到16s 期间做________运动.1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_______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____m ,图中的a 点表示________.14.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5.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6.小明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是造成的误差.(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__cm;t BC=________s;V AC=__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四、计算题17.在一次警察追捕小偷的过程中,小偷在警察前90m处,小偷逃跑的速度是5m/s,警察追捕的速度是27km/h,如果小偷和警察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问:5(1)通过计算说明警察能不能在500m的路程内追上小偷?(2)若能追上小偷,警察追上小偷共走了多少路程?18.右图为小新乘坐的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s?合多少m/s?6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确;C、乙同学在10~20s内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乙在0~2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5m/s,故D错误.故选D.【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2)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3)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乙0~20s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其平均速度再判断.2.【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m,所以,总路程s=4.5m×4=18m,总时间t=0.5s×2=1s,轿车的平均速度:v= = =18m/s≈64.8km/h.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 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3.【答案】C【解析】【分析】物体在4s内通过20m 的路程,速度为,由于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第6s的速度也是5m/s。
人教版初二物理运动的快与慢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对2.为了传递信息,我国现代周朝构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
〝金牌〞一昼夜〔24h〕行500里〔1里=0.5km〕,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
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速度最接近的是〔〕A. 中先生步行的通常速度B. 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C. 高速公路下限制的最高车速D.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3.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以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②③B. ①③C. ①④D. ②④4.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经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以下图象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5.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刻末尾计时,测得李明同窗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事先气温15℃,那么李明同窗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A. 14.29秒B. 14.00秒C. 13.71秒D. 无法确定6.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像如下图,由图像可知〔〕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 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 经过5s,甲、乙两车经过的路程均为10m7.以下四个成语中描画物体运动快慢最明白的是A. 离弦之箭B. 一日千里C. 姗姗来迟D. 迅雷不及掩耳8.甲乙同时参与百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抵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m ,设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假定甲由终点前进10m ,同时起跑,那么结果是〔〕A. 乙先到终点B. 甲先到终点C. 两人同时抵达终点D. 无法判别9.汽车速度是36km/h,短跑运发动的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经过0.6km的路程,那么〔〕A.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 短跑运发动速度最大C. 汽车速度最大D. 三者速度一样大10.频闪摄影是研讨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图中A B C D中区分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形状下的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11.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当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D. 当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二、多项选择题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下图.由图象可知〔〕A.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 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3.如下图,在〝研讨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A. 研讨的气泡在水中运动是自上而下的B. 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快一些C. 本实验也可将玻璃管坚持一定倾角放置D. 假定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那么不可以判别气泡运动为匀速运动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经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的大小来表示D. 在直线运动中,假设某物体每分钟均经过10m,那么该物体一定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填空题15.〔1〕特技跳伞运发动跳离飞机后,在没有翻开下降伞的状况下自在下落,当下落速度到达50m/s时末尾做匀速直线运动,假定运发动以这样的速度下落600m,需求________s的时间。
第一章 机械运动1.3.2 运动的快慢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通过的路程s 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所用的时间t 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s 、t 的大小无关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 内通过的路程是20m ,则它在前2s 的速度一定是( )A .80m/sB .10m/sC .5m/sD .无法判断3.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①⑥B .②③C .④⑤D .②⑦4.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 内走了10m ,2s 内走了20m ,3s 内走了30m ,…,则此车的运动是(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5.(2019·乐山)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A .在0~20s 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 时间内的速度大B .在整个40s 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整个40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 .在20~30s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是两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 ,闪亮时间忽略不计.已知小球运动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中上面的小球运动的时间短B .图中上面的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 .图中下面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D .图中做匀速运动的小球的速度为0.5m/s ,做变速运动的小球的平均速度约为0.83m/s7.我们把物体沿着________且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________的,即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用公式________来计算.9.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上,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 是3min ,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 为4km ,则s t=________km/h ,这个物理量反映了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__.10.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的路程约为360km ,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 ,则大约需要________h.11.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试验线2018年年底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为4.2m 、长为140m 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若测试时,在2.8s 时间140m 距离内将列车模型加速至360km/h ,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若列车模型以360km/h 匀速通过该试验管道,通过时间是________s.12.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向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他们跑步时,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________m.13.如图,甲、乙两同学比赛翻越一座小山坡,同时以A 处为起点出发,登上坡顶B 处,不休息,再到达另一侧的终点C 处.已知AB 段路程等于BC 段路程.其中甲同学匀速上坡的速度为4m/s ,30s 后抵达坡顶,马上下坡,匀速下坡的速度为6m/s.(1)坡长AB 为多少米?(2)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3)如果乙同学整个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匀速行走的速度为4m/s ,后一半时间匀速行走的速度为6m/s ,最后谁将赢得比赛?(通过计算说明)14.“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到黄河入海口游玩,在路上,所学的速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问题:(1)经过高速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处到东营高速公路出口最快需用几分钟?(2)进入景区后,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慢,长2km的路段,竟然用了30min,休息15min后,又行驶了15min到达距休息点6km的目的地,在景区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5.C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四个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答案1~6:DCA CCA7、直线 速度不变8、相等 正 v =s t9、80 平均快慢程度10、马(或自己) 2011、50 1.412、乙 20013、(1)解:由v =s t可得,山坡长度s AB =v 甲上t 甲上=4m/s ×30s =120m. (2)解:s BC =s AB =120m ,由v =s t 得,甲同学下坡所用时间t 甲下=s BC v 甲下=120m 6m/s=20s , 全程路程s AC =s AB +s BC =120m +120m =240m ,甲同学全程所用时间t 甲=t 甲上+t 甲下=30s +20s =50s ,甲同学全程平均速度v 甲=s AC t 甲=240m 50s =4.8m/s. (3)解:由v =s t 得,乙同学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 前=v 前t 2,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 后=v 后t 2,可得s AC =s 前+s 后=v 前t 2+v 后t 2,即4m/s ×t 2+6m/s ×t 2=240m ,解得t =48s , 故乙同学通过整个路程所用的时间t =48s <t 甲,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乙同学所用时间短,故乙同学赢得比赛.14、(1)解:根据v =s t可得,从此处到东营高速公路出口的最快时间 t 1=s 1v 1=18km 100km/h=0.18h =10.8min. (2)解:在景区内汽车所行驶的路程s 2=2km +6km =8km ,在景区内汽车行驶所用时间t 2=30min +15min +15min =60min =1h ,在景区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2=s 2t 2=8km 1h=8km/h.15、(1)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C。
2.3 快与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同学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运动较快B.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C.在10~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答案】D【解析】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他们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A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看出两名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B不符合题意;C、乙同学在10~20s内的图象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C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看出乙同学在0~2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图像中的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并分析运动情况.2.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 30 km/hB. 60 km/hC. 90 km/hD. 120 km/h【答案】B【解析】解: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m,所以,总路程s=4.5m×4=18m,总时间t=0.5s×2=1s,轿车的平均速度:v= = =18m/s≈64.8km/h.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 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3.如果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共运动了6s,已知它在前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第6s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物体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速度为,由于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第6s的速度也是5m/s,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快与慢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某同学在上学的路上,以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
又以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
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 在下列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A. 秒()B. 千克()C. 米()D. 米/秒()3. 某人坐在一辆以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的小轿车里,观察路旁电线杆,从第一根电线杆从他们眼前经过时算起,在分钟时间内共有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的间隔距离为A. 米B. 米C. 米D. 米4.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通过的路程之比为,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为A. B. C. D.5. 下列四个速度数值中,最快的是A. B. C. D.6. 如果用运动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单位可以是秒/米,那么A. 秒/米比秒/米快B. 秒/米比米/秒快C. 米/秒与秒/米一样快D. 米/秒比秒/米快7.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B. 全新的铅笔长约C. 课桌的高度约为D. 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约8. 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小的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B. 运动时间长的物体,速度一定小C.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需要的时间一定越多D. 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的9. 汽车以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内跑完。
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汽车、羚羊、运动员B. 羚羊、汽车、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D. 汽车、运动员、羚羊10. 经过的路程都是米,子弹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这表明A. 子弹运动的路程比汽车长B. 子弹运动的时间比汽车短C. 通过相同路程时,子弹和汽车所用的时间相同D. 在相同时间内,子弹通过的路程比汽车短11.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A. 米B. 秒C. 米/秒D. 牛顿12. 下列四个物体中,运动得最快的是A. 在小时内通过米的路程B. 在秒内通过米的路程C. 在小时内通过米的路程D. 在分钟内通过千米的路程13. 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 米/秒B. 米/秒C. 厘米/秒D. 千米/秒14. 公路上,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追上了它前方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B. C. D.15. 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和,当小强正通过关卡左侧远的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 关卡B. 关卡C. 关卡D. 关卡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16.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读作。
第三节快与慢测试基础训练1、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108km/h=___________m/s。
3、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启航,开赴台湾高雄港,当日凌晨,“盛达”号载着20多个标箱和一些空箱,约用17h抵达了台湾高雄港,全程306km。
这是一次被誉为“破冰之旅”的历史航程,中断了48年的两岸航运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问:“盛达”号那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4、光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为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抵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___min。
五、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它在0.5min内能跑840m,那么它的平均速度可达_________m/s。
六、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
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碰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进程历时52.4us。
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那么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__________m。
7、小军搭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2-7所示。
若是汽车以如此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________h能够抵达厦门。
八、已知一般列车的速度一样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为500km/h,上海到南京的铁线路长300km,那么,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南京需________________h,行驶时刻比一般列车缩短了________________h。
九、以下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竞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10、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太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第三节快与慢同步测试
要点点击
1、理解速度的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基础训练
1、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108km/h=___________m/s。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2-5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启航,开赴台湾高雄港,当日凌晨,“盛达”号载着20多个标箱和一些空箱,约用17h抵达了台湾高雄港,全程306km。
这是一次被誉为“破冰之旅”的历史航程,中断了48年的两岸航运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问:“盛达”号当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4、光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为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___min。
5、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它在0.5min内能跑840m,则它的平均速度可达_________m/s。
6、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
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us。
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__________m。
7、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2-7所示。
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________h 可以到达厦门。
8、已知普通列车的速度一般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为500km/h,上海到南京的铁路线长300km,那么,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南京需________________h,行驶时间比普通列车缩短了________________h。
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
10、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过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A.20m/s
B.30m/s
C.10m/s
D.无法确定
11、2003年1月26日,50多年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运载200多名台商及眷属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飞行航线如图2-8所示。
如果飞机的平均速度为500km/h,上海至香港1140km,香港至台北760km。
问:
(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回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h42min。
问:上海至台北的直线距离为多少?
快乐自主研学
一、选择题
1、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s比1 km/h的速度大
B、1 m/s比1 km/h的速度小
C、1 m/s与1 km/h的速度一样大
D、单位不同,不能比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
C、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3、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A、甲最快,丙最慢
B、甲最慢,丙最快
C、乙最快,甲最慢
D、三人一样快
4、甲、乙两人从相距200km的A、B两地相向运动,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则在通常情况下,甲、乙两人相遇时所需时间约为()
A、 60min
B、200min
C、600min
D、2000min
5、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
A、50m
B、100m
C、150m
D、250m
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2-4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7、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 ,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 ,则它在4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1.67m/s
B 、1.5m/s
C 、2.17m/s
D 、2m/s
二、填空题
8、单位换算:
3.6m/s=____________km/h 0.8cm/s=____________km/h
9、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 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
终点裁判员是以_________ 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10、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2-5中的两
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
________min 。
11、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 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
滑行250m 才停止。
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
是16s 和25s ,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m/s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12、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μs .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 ,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 m .
13、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 ,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2—7所示.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 _________h 可以到达厦门.
三、分析与思考
14、下表为简化的2002年春季北京至上海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
请分别计算T13次列车从北京至济南,以及北京至上海的平均速度。
探索与实践
15、下课了,小宇想估测自己上楼的速度,他没有手表,但他灵机一动,用脉搏的跳动测时间,他的脉搏在平静时每分钟跳动72次,他从教学楼2层正常走到3层,数出自己的脉搏跳动90次。
每层楼高3.3m。
请你帮助他计算一下上楼的速度。
如果考虑他上楼过程中身体的运动引起心跳加快这个因素,则他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速度比实际速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生活拓展
16、你见过如图2-8所示的这样交通标志吗?这是最低限速
标志,表示机动车驶入前方道路之最低时速限制,要求在前方路
况良好的情况下,机动车最低时速不得低于50公里。
设在高速公
路或其他道路限速路段的起点及各立交桥路口后的适当位置。
本
标志与最高限速标志配合设置在同一标志杆上,而不单独设置。
在路侧安装时,最高限速标志居上,最低限速标志居下。
记者在四环路上看到,平均每隔两公里就同时出现两面限速标志最高限制时速80公里,最低限制时速50公里。
请根据上面短文中的数据,编写一道与运动有关的计算题。
第三节快与慢
一、选择题:1、A 2、D 3、D 4、C 5、A 6、C 7、B
二、填空题:8、12.96;2.88×10-2; 9、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10、12; 11、15;10;12; 12、7860; 13、15;
三、分析与思考:14、110km/h;104.5km/h; 15、2.64m/min;偏小; 16、提示:可以提问经过两组标志牌至少用多少时间?或路况良好时,经过两组标志牌,不得超过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