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毛泽东曾提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同样的道理,我们当代大学生毫无疑问也离不开实事求是,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来解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必须把握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才有望把问题解决。
还记得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踌躇满志,希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只有少数同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很显然,他们投入了大量学习时间,按时完成了各项作业,这便是客观事实,能符合此要求的人便做到了实事求是。
然而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大学世界里,各式各样的诱惑都试图吸引着我们,一旦我们被吸引,必将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抛弃时间的人必将被时间所抛弃”;不实事求是,学习将毫无保证,优异将无从谈起。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五个人同时去看数学书中的同一概念,也许他们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不管你怎么理解,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将不会改说明你所学的知识有限,以致于你还不具有理解这变;理解错了只能说明你没有实事求是,一概念的能力。
在考试的时候,你必然会因为这一概念而失去相关的分值,请你不要埋怨,你需要做的是学会不懂的相关知识,然后弄懂此概念,这才叫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含义及要求
实事求是是指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客观、科学、准确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实事求是的含义和要求如下:
1. 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脱离实际,不夸大事实,也不缩小事实。
2. 客观、科学、准确:实事求是要求我们采用客观、科学、准确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
3. 实事求是是一种态度:实事求是不仅是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态度。
它要求我们对待事物问题时,保持客观、科学、准确的判断和态度,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
4. 注重实际问题:实事求是不仅要研究实际问题,更要以实际问题为基础,提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5. 持续改进: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和工作,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在商业、管理、科学研究等领域,实事求是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在商业中,实事求是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实际可行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在管理中,实事求是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制定更为合理的管理策略;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找到更为准确的研究数据和实验结果。
拓展:
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客观、科学、准确的标准看待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事求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
社会发展的变化,把握时代的机遇,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是指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秉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的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总目标,通过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形成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科学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立足实际,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制定国家计划和政策时,重视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注重科学决策和执行,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能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并以此为指导,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富有科学性和体系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3. 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和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扶贫问题、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探索并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4.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人
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为目标。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体现在它对国情的适应性、对科学方法的运用、对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和对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导。
2010.02文学教育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坚持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那么,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又取得哪些发展?这些都是本文要回答和论述的问题。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及其思想路线的形成(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精辟阐释了实事求是的深刻含义,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①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赋予其全新的意义,使其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渐形成和确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内反复出现右倾和“左”倾错误,从思想根源上来说都是主观主义,都表现为理论同实际相脱离,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
为了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整风文献,认真地整顿了“三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其中主要是反对主观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宣传学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被共产党人所接受。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实事求是也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广泛地渗透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坚持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 1]因此对于我们大学生就更应该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深刻的理解。
一、实事求是有科学的内涵从党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
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实事求是”应该理解为主观符合客观、客观反映主观,只有尊重客观实在,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逐步探索和掌握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从而获得改造客观世界的更有力、更有效的工具。
毛泽东的这个定义, 使实事求是成为一个包含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命题, 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物质与意识的层面上, 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理,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方面, 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实事求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 透过现象看本质, 努力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来指导实践, 自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实事求是坚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
[ 2]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基本国情、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是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也是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名词解释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指对事物本质的真实认识和正确处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事求是强调客观性。
它要求我们客观地对待和分析问题,摆脱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的影响,以真实的事实为依据进行判断和决策。
其次,实事求是强调科学性。
它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即用实践的观点和认识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手段,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实事求是强调实践性。
它要求我们从实践中获取真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在实践中验证和修正我们的认识,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以实际行动来检验真理的正确性。
第四,实事求是强调求真务实。
它要求我们不追求虚幻的理论和空洞的口号,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具体的问题和实际的效果,注重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实事求是是我们正确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采取有效的行动。
在政治领域,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社会实际和人民的实际需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避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统一。
在经济领域,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扩张的错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文化领域,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人民的文化需求和价值取向,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避免僵化和虚夸的艺术作品,实现艺术创新和群众审美的统一。
总之,实事求是是一种理性思维和科学态度,是我们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重要方法。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事实的客观性实事求是首先强调对事实的客观性认识。
科学研究应该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主观臆断或个人意见。
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客观地观察、实验和收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来得出结论。
实事求是要求科学家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尽可能地接近事实的真相。
2. 科学方法的应用实事求是强调遵循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
科学方法是一种系统的、逻辑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步骤。
实事求是要求科学家在研究中积极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实践和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应用,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3. 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实事求是认为科学知识是在不断积累和发展中得出的,而不是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
科学家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实事求是要求科学家在研究和实践中注重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4.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事求是认为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密不可分。
科学家不仅需要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更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实事求是要求科学家在研究和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实验结果,才能对理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和修正。
5. 非主观偏见的反思实事求是要求科学家对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保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主观偏见。
科学家应该意识到个人主观偏见的影响,并尽量排除这些偏见。
只有保持相对客观的态度,才能对问题进行更全面、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综上所述,实事求是是一种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要求科学家在研究和实践中保持客观、扎实、创新的态度。
只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研究才能取得更加准确、可靠、可信的成果。
名词解释:1.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P192.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P433.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P504.赎买: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P995.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P204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P2077.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P2158.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
P2369.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名词解释(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思是客观、真实地面对事实、处理事情。
在各个领域,实事求是都是一种基本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论。
下面列举一些与实事求是相关的名词,并进行解释。
1. 实事实事指的是真实、客观的事情或事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实事来了解和判断事物的真相。
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例如,“天黑了”、“水是湿的”这些都属于实事。
2. 求是求是是指追求真理、实际的态度。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以求真的态度去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
不受主观偏见的干扰,客观地寻求真相和解决途径。
例如,科学家在研究问题时,应该立足于求是的态度,不受个人感觉或偏见的影响。
3. 脚踏实地脚踏实地是指踏实、扎实地做事,不急躁、不浮躁。
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取得真实的成果。
脚踏实地强调实际行动,努力实现目标。
例如,一个企业家想要开展一项新的业务,他需要脚踏实地地去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计划,并一步步落实实施,才能取得成功。
4.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是指对于一个特定名词,从定义和解释的角度去描述其含义。
通过名词解释,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一个概念。
实事求是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态度,通过对事实的客观判断和追求真理来处理问题。
它强调不受主观偏见的干扰,以实际行动为基础,努力达成目标。
这种工作方法和态度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事业的良性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以上是对于实事求是及其相关名词的简单解释和例子。
实事求是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牢记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明智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
只有实事求是,我们才能在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实事求是,这是一个深远而又重要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实事”指的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求是”则是对这些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索。
所以,“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处理问题。
这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思想方法,也是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态度。
其次,实事求是还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
这是因为只有当我们抛开了个人的主观偏见,才能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同时,实事求是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最后,实事求是也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而是深入探究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这种精神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价值。
总的来说,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思想方法和态度,它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处理问题。
同时,它也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毛泽东曾提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
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
同样的道理,我们当代大学生毫无疑问也离不开实事求是,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来解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必须把握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才有望把问题解决。
还记得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踌躇满志,希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只有少数同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很显然,他们投入了大量学习时间,按时完成了各项作业,这便是客观事实,能符合此要求的人便做到了实事求是。
然而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大学世界里,各式各样的诱惑都试图吸引着我们,一旦我们被吸引,必将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抛弃时间的人必将被时间所抛弃”;不实事求是,学习将毫无保证,优异将无从谈起。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五个人同时去看数学书中的同一概念,也许他们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不管你怎么理解,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将不会改变;理解错了只能说明你没有实事求是,说明你所学的知识有限,以致于你还不具有理解这一概念的能力。
在考试的时候,你必然会因为这一概念而失去相关的分值,请你不要埋怨,你需要做的是学会不懂的相关知识,然后弄懂此概念,这才叫实事求是。
在解算一道数学题时同样需要做到实事求是。
一道数学题一般会有很多步骤,如果你想要得出正确的答案,你必须步步谨慎,这样才有希望;但这样还不能绝对保证你做对此题,这还要看你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完全正确。
这就是你做题时所必须做到的实事求是。
在生活中,我们大学生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我认为为了在生活中实现实事求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做一个诚实的人。
诚实就意味着,敢于把对的说成对的,敢于把错的说成错的。
表面看上去这很简单,事实并非如此,老师让我们独立完成作业,可事实上有多少人做到了呢?这就体现了我们不诚实的一面。
其实,诚实有很多好处,诚实的人往往更容易做到实事求是。
那些诚实的人在犯错的时候往往更能接受自己所犯的错,从而更有可能去找出自己的缺点不足,从而加以改正。
但是,并不是说诚实的人就可以做到实事求是;也就是说,要做到实事求是并不是那么简单。
我有一位舍友,学习不怎么用功,还挂了好几科。
他曾经说:“现在学习那么好有什么用?有本事就在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容易,却不够实事求是。
按照他的意思,那么学习和工作就没有什么联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学习是工作的基础,没有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很难在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习态度与将来的工作态度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良好的学习态度已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对我们将来的工作态度必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决不可忽视态度问题。
很显然,我的舍友没有做到实事求是,他并没有抓住事物的客观规律,并没有找到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已是一种客观事实,它并不会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改变而改变;不遵守客观规律,必将自食其果。
大学生要做到实事求是,关键是还有一点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实际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和政策也必须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不能僵化保守,固步自封。
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
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能前进。
但是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
举个再常见不过的例子:大学课本里会有些错误,老师上课有时也会产生一些口误等等,在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老师、和书本相违背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因为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理,敢于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实事求
是。
综上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实事求是始终是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与时俱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展开工作,同时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不要盲目冒进,富于创造性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把各项学习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