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 格式:docx
- 大小:22.32 KB
- 文档页数:5
英语笑话中的歧义分析摘要: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英语笑话中,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的歧义会带来幽默的效果,本文将针对以上方面做具体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笑话的幽默机制。
关键词:歧义英语笑话语义学一、引言语言具有任意性、二重性、和创造性。
交谈双方在语言水平、文化背景和认知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引起语言的歧义。
其积极作用在幽默中有所体现。
本文将选取英语笑话为语料,从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进行分析,使读者能更好的从歧义的角度理解幽默的产生机制。
二、歧义的概念和分类(一)歧义的概念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歧义有不同的理解。
kempson将歧义描述为:“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
而leech则从认知的角度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
因此,歧义可以被视为,同一个语言单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的可能性。
(二)歧义的分类1.语音歧义语音歧义主要表现在口语中,是指在交谈过程中由于语音的相同或相似使听话者对话语产生多种理解的现象。
英语笑话在语音歧义的层面上主要从同音异形异义和同音同形异义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
2.词汇歧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这一动态载体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可以反映在词汇意义的变化上。
翻看英语词典就可以发现,每一个词条下面都有多种意义的解释。
词汇歧义主要讨论词组的歧义和词性转换所引起的歧义。
3.句法歧义英语中的句法歧义主要指一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分析。
在笑话中主要体现在修饰关系义和句子成分省略所引起的歧义。
三、英语笑话中的歧义分析(一)语音歧义1.同音异形异义现象在英语的口语形式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文本做参考,因此许多发音相同或相似的词语常会使人产生歧义,而实际上这些词在拼写及意义上都不同,这常常会引发幽默的会话。
例:teacher: what’s the chemical formula for water?blonde: hijklmno!teacher: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blonde: yesterday you said its h to o!在这则笑话中,老师问水的化学式是什么,blonde的回答会招来哄堂大笑,原因是昨天老师说这个化学式的时候,blonde将h2o 中的“two”理解为了同音异形异义词“to”,因此产生了这一幽默效果。
从语义学角度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作者:王敏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5期摘要: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可以作为两种或多种解释。
本文将从语义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歧义现象的一些特殊运用。
关键词:语义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迂说;语义双关;含意双关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包含两种或多种释义,则出现歧义(ambiguity)。
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歧义的现象。
歧义以有限的符号表达千变万化的内容,故在语言研究中备受注目。
从语义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矛盾和语言发展规律来看,歧义的产生不但不可能避免,而且也不必要完全避免。
如果没有歧义,语言就缺少丰富性,难以担负起传递社会信息的使命。
近年来,随着语义学及语用学的发展,人们对歧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语义学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如何表明一个带有歧义的句子究竟可能表达几种意思,而语用学则要研究如何根据语境及其他因素来排除歧义,从而达到正确回收发话人的本意。
因此探讨英语歧义的各种表现以及懂得造成这些歧义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语义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歧义现象的一些特殊运用。
一、歧义现象的分类(一)语义歧义(Semantic Ambiguity)1、一词多义(policy)所引起的歧义。
因一词多义而造成歧义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John went to the bank.Bank可指“银行”,也可指“河岸”。
The food isn’t hot.Hot可表达“热”,也可表达“辣”。
He’s l ooking for his glasses.Glass可指“玻璃杯”或“眼镜”。
2、同形或同音异义词(homonymy)带来的歧义。
例如:The bill is large.从一词多义的角度分析,这句话至少可表示(1)账单的数目很大,(2)张贴的广告很大。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浅析作者:王孟涛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3期摘要: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词多义,语法结构混淆以及语义关系相当复杂,在英语中经常发生歧义现象,因此不论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都应避免歧义句。
从语音和词汇层面以及句法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教育人们在英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由于歧义现象而导致的误会和麻烦。
关键词:歧义现象;形成;词汇层面;句法层面;避免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96-03一、歧义现象的定义歧义现象(Ambiguity),是英语语言中一种特殊现象。
语义学认为,当一个句子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解释时就可以看做是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
英语中有各种各样的歧义句。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歧义进行种种不同的分类。
如可以根据歧义是否是发话人有意造成的将歧义分为有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在文学语言和广告中经常采用)和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根据语言信息载体的不同将歧义分为书面歧义(written ambiguity)和口头歧义(oral ambiguity);还可根据歧义所表现的不同层次将歧义分为短语歧义、句子歧义、句群歧义等。
二、语音歧义英语语音的连读、重读,语调的升降以及读句中的停顿等都可能引起歧义,从而导致听者误解。
语音上的歧义主要由于两个同音异义的词语或者由于句中词语的连读等引起。
例如:a:. Why do we sometimes call the Middle Ages the Dark Age?我们为什么把中世纪叫做黑暗时代?b:. Because they had so many knights.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武士(夜晚)在这个例句中只看汉语翻译是不能理解对话的原意的,因为这个句子中knights(武士)和nights (夜晚)同音但是不同义,故造成了歧义。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1.引言词语和语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固定的,同一词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在句子里往往会导致两种以上的意思,这就是歧义。
歧义现象存在于每一自然语言中,探讨歧义现象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词语和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细致。
发现歧义,了解歧义结构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正确地遣词造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歧义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是什么引起英语歧义呢?仔细研究,发现导致歧义产生的因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境。
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 是指在谈话中由于语音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
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是一种潜在歧义。
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而引起的歧义。
句法歧义的现象很多,在下文将作重点探讨,在此不作赘述。
语境歧义现象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
交际双方的职业和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不同,而产生误解;有时一个语句可以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或因指代不明确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而造成歧义;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常常影响交际和理解而导致歧义。
3.句法歧义句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 又称为结构歧义,当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解释时,就会导致对句子意义的不同理解,这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
下面讨论的是英语句子结构层面上的歧义。
3.1状语还是定语同一短语,在句子中因其归属(attachment) 不清而触发歧义,如:1)She answered all the questions on the paper.a. 在纸上她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b. 她回答了纸上所有的问题。
句1 为歧义句,介词短语on the paper 归属不清。
若将它视为句子层面的成分,它是句子的地点状语,此句预设“所有的问题在纸上”。
若视它为短语层面的成分,他归属名词questions ,是名词的后置修饰语,作定语,补充说明名词的临时特征,纸上的问题,“预设纸上有问题”。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2019年教育文档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摘要:歧义是存在于古今中外所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学现象,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含义模糊现象,或者存在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的现象称之为语言歧义。
由于英语的词汇量很大,语法又比较灵活,语言歧义现象在英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现象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引言语义学,也可以称为“语意学”,是涉及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专用术语,以自然语言涵义为对象,以对语言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为主要内容。
歧义的“歧”是指“不一致”,“义”指的是意义。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歧义现象是指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意思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①。
歧义在语言运用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Kaplan曾说:“歧义是语言中反常的通病”②。
因此,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不仅能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还能有效避免语言歧义在交流中造成的误解和障碍,从而提高语言交际的准确性、严密性。
因此,从语义学角度深入探讨歧义现象具有极大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词汇歧义现象分析2.1 多义词歧义多义词指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意义的词。
在句子中,多义词的出现往往使句子产生歧义。
美国语言学家G.L.Brook曾说:“一词多义是歧义的语言基础”③。
把一个多义词用在特定的语境中,通常情况下它不会产生歧义。
但是,如果一个多义词的几种意义在同一个句子中都能成立,那么,此句就有了歧义。
例如“Are you engaged?”一句既可以理解成“你忙吗?”又可以理解成“你定婚了吗?”。
2.2 同形异义词歧义同形异义词是指那些拼写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同形异义词并不是同一个词,它不同于多义词,而是有着不同词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一种语言现象。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山东万杰医学院英语教研室李园园255213)摘要:语言歧义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
本文旨在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分析引起英语中歧义产生的各种因素,找出歧义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分析了应该如何理解英语歧义,最后从语用学方面谈了歧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英语歧义、语音、词汇、语法、歧义理解、语用效果一、概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当一个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命题时,我们便称之为歧义。
歧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中,英语也不例外。
英语中歧义结构多种多样,歧义句举不胜举。
那么在英语中,这些歧义具体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应该如何理解歧义句?它们又有什么样的语用功能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本文中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英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英语歧义主要来源于三方面: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所以通常将歧义分为以下三类:1.语音歧义语音歧义主要是由于两个或更多的词同音异义或句中词语的连读而产生的歧义。
语音歧义只在口语中存在,变成文字形式后,这种歧义便自动消失。
例如:There is no flow/floor in that building.a.那幢楼没有裂缝。
b.那幢楼没有地板。
2.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句子中的某个词的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般是由于词的多义性或同形异义等引起的歧义。
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
如:He went to the bank.a.他去银行了。
b.他去河边了。
(2)词义变化引起的歧义。
如: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在句中的短语clean room,原为普通用词“一个干净的房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取得了新的意义,指“(供制造精密零件用的)无尘室”。
意为“只有部分参观者被允许进入无尘室。
”如果不了解这种含义,见到clean room这个词语,还以为它是指一个清洁卫生的房间呢。
词汇因素对英语歧义现象的影响摘要:英语中的歧义现象,错综复杂,原因众多。
本文主要从词汇因素,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以便有效地避免由于歧义可能导致的误解,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表达得更为准确。
关键词:词汇;歧义1. 引言写作或阅读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句子,由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不同,而可以解释成两个或多个意思,这些句子便称为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s)。
而歧义现象(ambiguity)是指有些听起来相同或看起来相同的话语,在字面上可以有不止一种解释。
(石安石,1994:130)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就像美国语言学家Kaplan(1966)所言:“‘歧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正如病理学中常见的感冒病一样……。
”凯斯和荷勃(Kess, F. J.& Hoppe, A. R.),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还提出了“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说:“Upon c areful consideration, 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
这一点以我们熟悉的汉语和英语为例即可得到证实。
如在汉语中有“拉长绳子”和“打死老虎”的短语,仔细琢磨一下,到底是“拉/长绳子”还是“拉长/绳子”呢?是“打/死老虎”还是“打死/老虎”呢?英语中如:The watch ran fast .到底是(be)fast——表快了还是(runs) quickly ——表走得快呢?另一例如:to make the ship fast,是让船加速航行还是让船停泊靠岸?由此看来,语言的歧义现象确实很普遍。
而就英语来讲,其歧义现象更为常见。
英语同其它一些西方语言相比,词汇量大,词尾变化少,同音词语成千成万,语法灵活,句法松散,这就为英语歧义的产生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摘要: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以帮助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从而在使用英语过程中避免歧义的产生。
关键词:歧义;成因;词汇层面;句法层面歧义是语言中十分常见且始终存在的一种现象,在人们学习英语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或是遇到由于歧义而产生的问题。
研究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不仅能够帮助人们避免陷于歧义之中,使人们对英语语言本身有更加深刻地认识,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歧义来为人们服务,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掌握好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但何谓歧义呢?歧义是指一个符合语法规则,遵循逻辑常理的语句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的语言现象[1]。
为了更好地理解此定义,让我们看以下例子:例1:John drove to the bank.例2:They saw her duck.例1、2 句都为歧义句,例1 中的歧义是由于对bank 一词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
bank 一般有两层常见的意义:一是指银行,二是指河岸。
在没有上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例1 产生以下歧义:(1)约翰开车去银行。
(2)约翰开车去河岸边。
更确切地说,例1 的歧义是由于bank 一词的“同音同形异义”现象而造成的。
然而例2 中的歧义却是由于人们对句法结构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1)如果把duck 看成是不带“to” 的不定式,而且此不定式是宾语“her”的补语,此句的含义就变成:They saw her move her head down quickly. 他们看到她很快地低下头。
(2)如果把duck 看成“saw” 的直接宾语,此时duck 就成了名词,整句意为:They saw her duck.他们看到了她的鸭子。
通过例1、例2,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两句都为歧义句,但它们形成歧义的原因各不相同:例1是词汇层面上的歧义(Lexical Ambiguities),而例 2 是句法层面上的歧义(Syntactic Ambiguities),而且这两个层面上的歧义是造成歧义的主要原因,因此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两个层面来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做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一、词汇层面上的歧义1. 由同音同形异义词或多义词产生的歧义John I. Saeed 在他的著作Semantics(《语义学》)中指出:同音同形异义词(Homonymy)或同音同形多义词(Polysemy)很容易使句子产生歧义。
人们有时很难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多义词,但词汇学家在编撰词典时,已经做了明显地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以单独的词条一一列出的,而同音同形多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列在同一词条之下的[2]。
因此通过查阅词典,我们不难判断例1 是由于同音同形异义词(bank)而造成的歧义。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由于同音同形多义词而产生的歧义,请看以下两个例子:例3: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the church.例4:He was seated by the chairman.例3、例4 中的“marry” and “by” 都为同音同形多义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并结合整句内容可知“marry” 为动词,并在同一词条下具有两层含义:(1)to get married to sb; to become the husband of sb(和谋人)结婚(2)to perform a ceremony in which a man and woman become husband and wife为⋯主持婚礼,操办婚礼[3] 因此例3 便具有歧义:(1)Mr.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take Jane as a wife at the church. 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与简结婚。
(2)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officiate Jane’s wedding at the church.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为简主持婚礼。
例4 中的介词“by” 也具有两层含义,根据牛津辞典并结合句子内容,“by” 在同一词条下意为:(1)near sb/sth; at the side of sb/sth; beside sb/ sth 靠近,在⋯旁边(2)used, usually after a passive verb, to show who or what does, creates or causes sth (通常置于表被动的动词后,表示使为者)[3]。
因此例4 产生了歧义:(1)He was seated beside the chairman.他坐在主席旁边。
(2)The chairman arranged a seat for him. 他被主席安排了座位(被动态,直译)。
/主席为他安排了座位(主动态, 意译,更符合中文习惯)。
2.由某些词词义变化而产生的歧义词汇反映客观世界,而客观世界在不断变化之中,因而词汇的含义也随之变化。
一般说来,有以下四种变化情况:(1)旧词义消失(2)新词义出现(3)新旧词义同存(4)词义随语境变化而变化。
这些情况都会产生歧义,请看以下例子:例5:Please give me a camel. “camel” 一词的原义为“an animal with a long neck and one or two HUMPS on its back, used in desert coun tries for riding on or for carrying goods” 骆驼[3] 。
但它的词义在此句中已被改变,这儿“camel” 指的是“an American cigarette with the brand’ camel’”美国的一种“驼牌”香烟。
因此这样的句子就很容易产生歧义,令人疑惑,请再看下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例6:Only some of the visitors gained admittance into the clean room.例6 中的“clean room”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意为:a room free from dirt or impurities 干净的房间。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clean room”具有全新的含义,即a dust-free room provided for making accurate components 洁净室、无尘室。
3. 由英美语的不同而产生的歧义众所周知英美人都说英语,但他们的英语有时会在发音、拼写、搭配意义、用法等上产生不同。
本文主要探讨由于英美语中某些词的搭配意义和用法上的不同而产生的歧义现象,具体例子如下:例7:NO GAS TODAY例8:The project will cost a billion dollars.例7 中的“Gas”在美语中意为“gasoline”,且指的是“petrol”汽油和“coal gas”煤气。
而在英国英语中“Gas”只指煤气,要指汽油需用“petrol”。
因此例7 就容易产生歧义,要明确此牌子的含义,就要看此牌子是挂在英国还是美国了!例8 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英美人对“billion”一词的理解也极为不同。
对美国人来说“ a billion”是“十亿”,而在英式英语中“ a billion”有可能是“一万亿”,这之间的数额差距可就大了!因此应慎重使用此词,在使用时,一定要分清对象,以免产生歧义。
综上所述,以上是从词汇层面来探讨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接下来本文从句法层面来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
三、句法层面上的歧义句法功能的不确定性和修饰成分的模糊性极其容易使句子产生歧义。
具体阐述如下:1. 由定语或定语从句产生的歧义例9:Do you happen to know the gentleman next to the lady reading a look. 例10:Mary likes the vase on the cupboard which she bought yesterday.例9 中“reading a book”是现在分词短语作定语,它可修饰“the gentleman”也可修饰“the lady”,由此歧义便产生了。
例10 中“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同样可修饰“the cupboard”也可修饰“the vase”,因此例10 也是歧义句。
2. 由状语和状语从句产生的歧义例11:John saw Peter in the bus.例12:Go straight forward and then turn right when you see a water tower.例11 中, 介词短语“in the bus”是地点状语,它可限制“John”或“Peter”, 也可限制“John” 和“Peter”两者。
于是例11 便具有以下三层含义:(1)John saw Peter while Johnwas in the bus. 公车上的约翰看到了彼得。
(彼得不在公车上)。
(2)John saw that Peter was in the bus.约翰看到了公车上的彼得。
(约翰不在公车上)(3)John saw Peter while they both in the bus.约翰看到了公车上的彼得。
(约翰和彼得都在公车上) [4]再看例12,“When you see a water tower”是一个时间状语从句,此句可限定“then turn right” 也可限定整个句子,这就使例12 产生歧义,具有以下两种含义:(1)Go straight forward and you will see a water tower, then turn right. 朝前直走,你将看到一座水塔,然后右转。
(2)Firstly you will see a water tower, then go straight forward, and then turn right.你先看到一座水塔,而后直走,然后再向右转。
3. 由比较状语从句产生的英语歧义例13:I know Simon better than you.例14:John liked Jane as well as Tony.在英语中,省略形式经常存在于比较状语从句中,这便很容易使句子产生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