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解题技巧点拨

1.读不懂阅读原文:字面意思(认识字词,分析长难句)、逻辑关系、中心思想、情感色彩

2.读得懂原文却做不对题目

3.不了解出题套路

4.没掌握有效解题的方法

1.课外积累阅读量,精读泛读结合,做题与只读结合,读得多了自然读得懂,读得多了自然读得快。

2.平时作业像考试般对待,切忌只为应付,文章不耐心看,题目随便选;作业评讲认真听老师解读分析,

重新思考,切忌只听个答案,盲目接受,文章不求甚解,或者固执于自己错误答案的合理性,钻牛角尖;总结错误原因下次规避,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3.考试过程中保持冷静,不要着急抢时间,切忌因为读文章吃力就不读文章,直接做题找信息源,错误

率奇高无比!耐着性子,通读全文,尽量读懂,之后根据题干和选项再回原文,重读考点内容,对比分析。

黄金法则1:做题步骤:先题干后文章

1.看文章之前,先串读题干,好处是(1)根据题干关键词预判文章内容,比毫无概念的情况下直接读

文章更有效率。(2)大致判断题目类型(3)看出题目原文定位段落,判断是否适合读一两段做一两题

2.并不是所有题干信息都直白和明显,但有个别题干信息能为我们所用就非常值得庆幸了。

3.但不要读选项,否则摄入信息太多,难以抓住重点,且读到的错误信息会造成信息干扰。

4.题干串读举例江苏2018 D

65.Why did som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eel too much pressure?

66.Some social app companies were to blame because ____________.

67.Children's comparing themselves to others online may lead to ______________.

68.According to Life in Likes, as children grew, they became more anxious to___________.

69.What should parents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70.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黄金法则2:抓住重点,抓住考点(一篇阅读文章中,其内容包括重点与非重点,一般重点内容是考点,而非重点内容不设题考查。)

1.首尾段&首尾句是重点,关乎全文主旨。

2.转折之后是重点。

3.重复的内容是重点。(要会识别同义改写的重复)

4.如果文中出现时间对比(用于表现某一事物的前后差异和发展过程。过去与现在发生的事情往往是截

然相反的状态),“现在”的内容往往是重点。

5.如果文中出现“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家普遍接受某一观点”之类的表达,重点在于作者的观点,而

且作者的观点往往与之相反,属于“少数派”。干扰项往往有一个大众观点,用常识性误导学生。6.【注意1】当有些细节太过专业难以完全理解时,别慌,因为它们往往并非重点,可以灵活处理,确

保抓住读懂5大重点,抓住考点,规避难点。

7.【注意2】如何识别同义改写?

1)英语的行文特点是,作者喜欢用不同的表达来指代同一事物,尤其是全文中心词。因为中心词在文中

出现率很高,若每次都用同样的表达未免有些单调,显得词汇量“不够丰富”。如(2018C小农民胜过大农场主)

2)这会给有些考生带来不小的障碍,他们经常分辨不出“新出现”的概念是什么,以为文章谈了很多,

其实就那么一两件事,导致逻辑混乱,抓不住重点。

3)小窍门:特别注意this/that/these/those/such + 名词词组,就是对前文内容的改写。(如dreams these

intensely powerful mental events)

4)这一“不同的表达来指代同一事物”原则也适用于写作备考。写作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词展开,考生行

文时也要多做改写,使语言更丰富。

黄金法则3:重视句间/段间的逻辑关系

1.句间逻辑只分两种:相同(因果、递进)或相反(让步、转折)

【窍门:只要句子之间没有出现转折词,就意味着前后是相同关系,否则为相反关系,转折后面是重点,看见but, however, yet, fortunately等词,把他们圈出来。】

【用途:做语义猜测题】

2.段间逻辑也只分两种:相同或相反,后面的段落要么顺着前面的内容继续往下说,要么把前面段落的

内容否定掉。【用途:做主旨大意题】

黄金法则4:重视单词的感情色彩

1.逻辑不仅限于句子或段落,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单词,在理解单词时,除了词义,应该额外考虑两个维

度:感情维度(褒/贬),逻辑维度(肯定/否定)

2.单词的感情色彩分三类:(1)褒义(2)贬义(3)中性

3.用途:做作者态度题,态度分三类:(1)肯定(2)否定(3)中立/客观

4.【注意】阅读的逻辑远没有逻辑学那么复杂,就是肯定与否定,褒义与贬义,相关与不相关等。

黄金法则5:细节服从主旨

1.任何文章=主旨(论点)+细节(论据)。两者之间大关系就是论据支持论点,细节服从主旨。(如2018.61;

2017.70)

2.窍门:在对有些题犹豫不决时,由于“细节服从主旨”,哪个选项与主旨大意的最接近,最可能成为

最佳答案,按这个思路解题正确率提高。

黄金法则6:正确答案是比较出来的

1.选项与文章要横向比较,阅读的正确答案是对原文信息的同义改写或总结归纳。

2.最佳选项不一定完全准确,毫无漏洞。由于正确选项是对原文信息的同义改写或总结归纳,所以可能

意思稍有偏移,此时不要对正确选项钻牛角尖,举极端反例来证伪没有意义。(如2018.58)

3.在四个选项都有不太对的情况下,要在选项之间进行纵向比较。判断最佳选项的标准之一是:看文中

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1.错误信息:与原文不符,做错的考生就是没看懂句子,常见出题方法有:

(1)黑白颠倒/反向干扰(2)张冠李戴/偷换主语宾语(3)真假混合

(4)望文生义/曲解词义(如share, equipment)

(5)扩缩范围(如voice-driven computers computers)

(6)信息拼凑(选项中的关键词原文貌似都有,但凑在一起就是胡说八道,与原文逻辑差距很大(如2017. 60 can receive quality signals)

2.无关信息:表述正确且有道理,但作者没这么说!

(7)无中生有:常见出题方法是基于原文的个别词语,编造一个看似合理说法,也可看作常识干扰。(8)过度推理:干扰性强,出题老师故意从原文出发,朝某个方向走一步,做看似合情合理的推理,但考生一旦进行推理,就意味着这只是你的主观推测,不一定是作者要传达的信息。

【举例:主旨题:正确选项:A new mode of publication is emerging. 错误选项:Authors welcome the new channel of publication.过度推理,虽然这种过度看起来合情合理,但中没有提及“作者们欢迎”】3.次要信息:表述没错,与文章有关,但(9)不是文章强调的重点(转折后/反复讲的是重点)(如2017.70)

1.正确识别单词意思、分析长难句,看懂句子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2.细读题干与选项,不要遗漏细节要点。

3.识别选项套路,强化反套路意识,小心表述陷阱(如时态与语气变化、区分观点与事实)

4.在选项中纠结时,提醒自己揣摩出题老师套路,选正确可能性大的那个答案;提醒自己一切立足原文,

不要被常识或背景知识干扰,不要想当然,不要自圆其说,开脑洞自认为很有道理,能不推理就不推理;走常规思路,别冒险,不要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怪题只是少数,大多都是套路!陷阱只是少数,就看你是否仔细审题,不在于你思路是否清奇,掉入陷阱的都是因为不够谨慎,惯性思维,读题鲁莽,曲解题意,漏掉细节。

首先,学会大致分辨题目类型:(1)主旨大意题(main idea, best title)(2)语义猜测题(3)态度观点题(4)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5)例证题(6)写作目的/手法题;

其次,根据不同题型,运用不同解题方法,具体如下:

(一)主旨大意题(main idea, best title)

1.首尾句串读法:串读文章每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来获得段落大意。通常首句更重要,尾句只要快速

看一下,如果尾句中没有出现转折词,说明和首句主旨大意大致相同,此时可以忽略不读,但如果尾句出现转折词,则要重点读一下。

【注意:为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首段有时只是一个hook,如给出有趣细节,提出问题等,并不直接给出论题,就必须继续往后读,直到找到论题为止。】【首尾段中的细节信息常做干扰项】

2.中心词法: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发现某一个或几个词反复出现,尤其在首尾句及转折处,毫无疑问这

个词就是全文的中心词,因为重要的事情要说N遍,但需注意的是中心词通常不会一成不变地出现,要留意同义改写后的中心词。一篇文章的中心词一般有多个,只有内容全面的选项才是最佳答案。【干扰项特点:中心词缺失。】

3.中心句法:两种最常见的呈现形式:(1)独句成段,句子往往是长难句(2)文首的问句和回答,如

果文章开头出现一个问句(可能是首句、首段末句、或二段首句),那么这个问题一定与全文主旨密切相关,其回答中包含文章的中心思想。

4.倒推法:假设自己是作者,根据选项标题会写哪些内容,和文章内容是否差不多,用来做题或验证,

非常有用。【干扰项特点:以偏概全,局部信息,无法归纳全文】

(二)词义猜测题(词汇/句子理解)

1.抓住上下文句间逻辑:相同则在上下文中找近义词;相反则找反义词。【注意:有时特殊标点符号,

能够提示句间逻辑,如冒号,破折号。】

2.看字形、构词法、字面含义进行联想引申。

3.在语境中运用带入法、排除法【注意:若选项中有两个互为反义词,往往其中一个是正确答案】

(三)观点态度题(最常见考察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有时考察文中他人的观点态度。)

1.首尾段串读法:态度即中心。【文章的中心主旨由两部分构成:(1)中心词(2)作者对中心词的态度。

因此,态度即中心,中心即态度】

2.关注文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因为它们常带感情色彩,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圈出作者带感情色彩的用词。

3.关注转折词,转折之后常出现作者的态度。

4.注意:态度题的有些干扰项的重复率非常高,但一直不是正确选项,称为“小墓碑选项”

1)不知所措类:uncertain, confused (不确定说不清的问题就不会为之写文章),ambiguous(作者的态度应

该是很鲜明的,模棱两可说明写作思路还不清晰)

2)不感兴趣类:uninterested, indifferent (漠不关心不会为之写文),

3)主观偏激类:subjective,biased, prejudiced(作者不会承认自己偏激;偏激的观点不会被选来出题)

tolerant(明明知道不好,却对它宽容)

4)常见正确选项:积极(positive, supportive, favorable, optimistic),消极(negative, critical, cautious,

pessimistic),客观(objective,neutral)

(四)细节理解题

1.一篇文章的细节信息非常多,所以细节理解题数量最多。可分为局部细节题,与大范围细节题。

2.细节题的形式千变万化,题干中有许多具体信息,常见问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定位题干信息十分关键,不要遗漏任何要点,否则可能定位错误,题干信息可能在原文中原词出现,

也有可能是同义改写。(如2018.68)

4.识别套路,排除干扰项: (1) 信息拼凑(2)颠倒黑白/反向干扰(3) 常识干扰/想当然(3)曲解文义/望文生

义(4) 用文中其他部分的无关信息进行干扰

5.在对有些题犹豫不决时,别忘了“细节服从主旨”法则从主旨大意的角度思考。

(五)推理判断题

1.误解:很多考生认为既然叫推理题,就应该对文章信息进行推理,但这恰恰落入出题人陷阱中。

2.记住:几乎所有阅读题都不应该推理,因为答案必然出自原文且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一旦考生进行

推理,就意为这这只是你的主观推测,不一定是作者要传达的信息。所以,能不推断就不推断。

3.推断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1) 当判断题做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3 about Bauhaus?

(2) 当细节题做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2 that credibility process requires _______.

According to Paragraph 2, what does credibility process require?

(3) 当局部主旨题做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3rd paragraph that__________

4.窍门:转折处是正确答案的命题点;委婉表达(may, might, not necessarily)正确率高。

(六)例证题(特殊细节/推断题)

1.对应能力:区分论点与论据,题干信息常见example, to show等

2.解题原则:例子的唯一目的就是支撑观点。

3.最常见的干扰项就是讨论例子本身,就事论事。干扰项讲的是内容本身,而非目的。

4.西方人的写作习惯:一般先观点后举例;但也常见例子出现在全文首段,则观点(此时就是主旨大意)

在后面寻找。

1.大多数时候,不需要分析到这么深的程度,答案就已跃然纸上。

2.别担心以自己的水平很难每题都冷静透彻的分析,只是提供面对难题的新解题思路,或给有些题目上

多重保险。

3.如果单纯从文章的字面意思去做题,有时会陷入不确定,换个思路,梳理逻辑,找出重点,辨析情感

色彩,便会柳暗花明。单选语义题(微型阅读理解)也是如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