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国内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己内酰胺生产现状及尼龙6产能、投资、市场情况调查一、国内己内酰胺生产现状1、目前国内现有产能从2008年开始,国内各地陆续规划建设己内酰胺装置,到目前为止已有山东海力、山东东巨、浙江恒逸等多家企业的己内酰胺装置投产,到2012年底国内己内酰胺产能达到111万吨/年。
2012年投入运行的己内酰胺项目情况序号厂家产能投产时间备注1 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20 由5万吨/年陆续扩建环己烷法2 南京帝斯曼石化公司20 由5万吨/年陆续扩建环己烷法3 石家庄化纤公司16 由5万吨/年陆续扩建环己烷法4 浙江巨化集团公司5 由1.6万吨/年陆续扩建环己烷法5 山东海力化工20 2012年3月环己烯法6 浙江恒逸石化20 2012年7月环己烷法7 山东东巨化工10 2012年9月环己烷法合计1112、正在建设项目厂家目前在建或已经开始基础设计的己内酰胺项目,将在2013-2015年陆续投产,规划产能达到190万吨。
目前在建或开始基础设计的己内酰胺,预计2013、2014年投产序号厂家产能投产时间备注1 江苏海力化工20 预计2013年底环己烯法2 内蒙古庆华集团20 计划2013年底环己烯法3 湖北三宁化工20 计划2014年10月环己烷法4 福建天辰耀隆20 预计2014年底环己烯法5 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20 计划2014年投产环己烷法6 南京帝斯曼石化公司20 计划2014年投产环己烷法7 浙江巨化集团公司10 计划2014年投产环己烷法8 山东鲁西化工20 计划2013年5月环己烯法9 山西兰花集团20 开始基础设计环己烯法10 阳煤太化20 完成基础设计,待审核环己烯法合计1903、规划拟建厂家目前规划建设或有投资意向的己内酰胺项目总产能达到460万吨。
规划建设的己内酰胺项目见下表:规划建设的己内酰胺项目序号厂家产能投产时间备注1 福建锦江石化100 首期20万吨环己烯法2 江苏三鼎100 前期工作,首期20万吨环己烯法3 河南神马60 首期20万吨环己烯法4 中石化福建己内酰胺(泉州)20 开展前期工作环己烷法5 中石化福建己内酰胺(茂名)20 开展前期工作环己烷法6 四川成都邛崍川化20 规划7 河北旭阳化工(沧州)40 规划8 长乐恒申与帝斯曼合资(莆田)100 签署合资协议意向书环己烷法合计4604、己内酰胺市场情况调查世界范围内的己内酰胺产能缓步提升,2012年世界的己内酰胺产能在550万吨左右,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是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进口国和地区,供应缺口较大,近年新建或拟建项目较多。
汇报人:日期:己内酰胺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产能分布技术发展产能情况01技术水平02产品结构03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产能扩张技术升级产品多元化技术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问题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不畅,企业面临资金压力。
资金问题融资困难投资成本高原料供应不足原料价格波动大原料问题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己内酰胺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同质化严重各企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差异化竞争。
市场竞争问题国内技术发展国外技术发展技术发展现状高效催化剂绿色生产工艺高品质产品030201技术创新方向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绿色发展技术进步对产业的影响国内外产业政策及法规国内产业政策我国政府对己内酰胺产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扶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研发支持等,以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产业政策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己内酰胺产业也有着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法规,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规范市场竞争通过产业政策和法规的规范,可以有效地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提高产业的良性发展。
提高技术水平政府的研发支持可以促进己内酰胺技术的创新和提高,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影响我国产业政策建议加强研发支持强化环保监管引导产业集聚1 2 3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限制己内酰胺产业的污染物排放。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企业应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新项目或进行技术改造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环保措施与建议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01020304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感谢观看THANKS。
己内酰胺市场价格及市场价格分析预测引言概述: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纺织、染料等行业。
了解己内酰胺市场价格及进行市场价格分析预测对于相关行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现状、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市场价格的预测方法以及未来市场价格的发展趋势等五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一、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现状1.1 己内酰胺的基本性质及应用领域1.2 己内酰胺的生产情况与供需关系1.3 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历史变动及原因分析二、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2.1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影响2.2 工艺技术的改进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影响2.3 政策法规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影响三、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3.1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影响3.2 己内酰胺产能扩张对市场价格的影响3.3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影响四、市场价格的预测方法4.1 基于供需关系的市场价格预测方法4.2 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市场价格预测方法4.3 基于市场趋势分析的市场价格预测方法五、未来市场价格的发展趋势5.1 市场需求的增长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影响5.2 新技术的应用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影响5.3 环保政策的影响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影响结论:通过对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现状、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市场价格的预测方法以及未来市场价格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己内酰胺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原材料价格、工艺技术、政策法规等。
未来市场价格将受市场需求、产能扩张、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新技术的应用,己内酰胺市场价格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投资者和经营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024年己内酰胺市场需求分析概述本文旨在对己内酰胺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己内酰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涂料等行业。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企业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和产品开发方向提供参考。
市场规模己内酰胺市场规模的评估是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
根据市场数据,己内酰胺市场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地,己内酰胺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塑料和涂料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己内酰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市场需求分析塑料行业需求己内酰胺在塑料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增强塑料的耐受性和强度,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随着全球塑料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己内酰胺在塑料行业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尤其是在汽车、电子电器和包装行业,对高强度塑料的需求量大,进一步推动了己内酰胺市场的增长。
纺织行业需求己内酰胺在纺织行业中被广泛用作染料和助剂的载体。
它能够增加纺织品的柔软度和吸湿性,改善其外观和手感。
随着全球纺织业的发展,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纺织品出口持续增长,己内酰胺的需求也在增加。
另外,己内酰胺还可以用于纺织品的防水和阻燃处理,增强了其市场需求。
涂料行业需求己内酰胺在涂料行业中被广泛用作增塑剂和溶剂。
它能够提高涂料的粘度和流动性,改善涂层的抗刮擦性和耐候性。
随着建筑行业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涂层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己内酰胺在涂料行业的需求增长。
发展趋势生产技术的改进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通过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己内酰胺的需求。
产品创新与多样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创新和多样化成为企业与众不同的关键。
己内酰胺企业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
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目前,己内酰胺市场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
中国和亚洲地区是全球己内酰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而北美和欧洲等地需求相对稳定。
己内酰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prolactam Industry Marke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尼龙6纤维和工程塑料。
本文将对己内酰胺行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趋势。
市场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己内酰胺市场规模庞大,全球年产量约为600万吨。
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其次是欧洲和北美。
2. 市场需求:己内酰胺的主要需求来自纺织和汽车行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和汽车销售额逐渐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己内酰胺市场的发展。
3. 市场竞争:当前,全球己内酰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巴斯夫、汉高和联合碳化等。
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来争夺市场份额。
4. 市场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碳减排的要求日益增加,己内酰胺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几年,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a. 环保要求的增加: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减少碳排放和开发环保替代品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b. 技术创新的推动:新技术的出现将推动己内酰胺行业的发展。
例如,生物基己内酰胺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c. 市场地域分布的变化:亚太地区的己内酰胺市场将继续增长,而欧洲和北美市场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环保法规的加强和汽车行业的不确定性。
d. 产业链整合的趋势: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己内酰胺企业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链整合。
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趋势: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全球尼龙纤维和工程塑料市场的增长,己内酰胺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己内酰胺全产业链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己内酰胺是生产聚酰胺-6的重要单体,其全产业链为:苯—环己酮—己内酰胺—聚酰胺6—锦纶服装、工程塑料、薄膜等,其中锦纶服装中间还需要纺丝、织布、染整等工艺环节。
其主要用于生产民用及工业纤维、工程塑料和包装膜等。
从下游消费结构来看,目前国产尼龙6切片主要应用在纺丝、工程塑料和薄膜等方面,其中纺丝仍旧是国内主导应用领域。
2021年,尼龙6的消费结构为民用长丝领域占60%,在工程塑料和工业丝领域分别占比15%和9%,BOPA薄膜领域和其他合计占比16%。
未来己内酰胺未来工艺技术的发展也将向着简短工艺流程、降低能耗物耗、安全环保、生产稳定简单以及产品高端化等多个方向发展;其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将是:规模化(60-100万吨/年)、上下游一体化、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国产化。
关键词:己内酰胺、聚酰胺6、锦纶、工程塑料、薄膜1、国内己内酰胺产业情况分析1.1 己内酰胺产业发展背景及生产现状1958年我国从德国引进PA6聚合纺丝设备,并在北京建成第一套PA6工业生产装置。
之后四十多年里,国内先后通过消化吸收国外的技术设备建成一批企业。
但由于原料己内酰胺进口依存度高,未能形成完整快速、规模化发展。
直到 90年代初中国石化在HPO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氨肟化生产技术,打破了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己内酰胺产能得到了释放。
关键中间品己内酰胺的稳定供应极大地推动了PA6的扩张,PA6切片产量和价格更具竞争力,下游应用领域需求进一步释放,原材料限制对行业发展影响减弱,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周期。
近年来,随着服装及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己内酰胺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产能及年产量稳步增长。
至2021年底,全国己内酰胺产能达554万吨/年。
2008年至2012年中国己内酰胺原料产能低,自给率低,CPL进口量持续增长,2012年进口量达到70万吨。
2014年后随着国内进行自主创新、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己内酰胺工厂不断扩能和投产,国内己内酰胺产能呈稳步增长态势,国内己内酰胺供应量大幅提高,己内酰胺进口量大幅下降。
2023年己内酰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己内酰胺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各种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己内酰胺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本文将对己内酰胺行业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了解其现状。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己内酰胺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主要是由于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稳定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己内酰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汽车、建筑、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己内酰胺的需求增长尤为明显。
同时,己内酰胺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环保要求逐渐提高,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需要不断改进,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质量和价格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己内酰胺行业的应用领域己内酰胺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其中,塑料领域是己内酰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己内酰胺可以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增强其强度和耐热性,使其在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纤维领域也是己内酰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己内酰胺作为纤维增强剂可以增加纤维的强度和耐用性,广泛应用于纺织、织物、塑料纤维等领域。
三、己内酰胺行业的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己内酰胺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主要有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在经营己内酰胺业务。
这些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同时,这些企业还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他们通过与用户的紧密合作和技术支持,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
另外,一些小规模的己内酰胺企业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价格的竞争,逐渐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小型企业往往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竞争力相对较弱。
四、己内酰胺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于己内酰胺行业来说,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首先,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己内酰胺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其次,随着各个行业对己内酰胺的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己内酰胺的市场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大。
已内酰胺市场分析现状概述已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化工、医药、农业等。
目前,已内酰胺市场正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已内酰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已内酰胺市场根据不同的种类和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多个细分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已内酰胺市场的总体规模已经超过XX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应用领域已内酰胺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合成橡胶、纤维素酸盐、防水剂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此外,已内酰胺在医药领域也有应用,用于合成药物中间体和植入材料等。
在农业领域,已内酰胺被用于制作农药和肥料等农业化学品。
市场趋势1.增长潜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技术的创新,已内酰胺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增长潜力。
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将推动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环保需求:环保趋势对已内酰胺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
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引发了已内酰胺行业对绿色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环保型已内酰胺产品,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
3.市场竞争:已内酰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大型化工企业和中小型生产商。
市场上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各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获取竞争优势。
4.技术创新:已内酰胺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新技术的应用,如催化剂改进和工艺优化,将推动市场发展。
市场挑战1.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已内酰胺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原材料供应,而全球化的原材料市场存在波动性。
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可能会对已内酰胺市场造成影响。
2.环保压力增加: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已内酰胺生产企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排放和废物处理要求,这可能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市场前景已内酰胺市场的前景看好。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已内酰胺的需求将逐步增加。
然而,行业竞争激烈和环保压力增加也将是市场发展的挑战。
2023年己内酰胺市场分析及2023年展望回顾2023年我国己内酰胺市场先涨后跌,截止12月底,华东CP1液体报收于11150元/吨,年尾以最低点收官,全年高点6月上旬在15440元/吨,全年平均价格在13171元/吨,全年高低点波动率在27.83%,年底收盘较上年同期跌幅在20.07%,上半年虽有反弹,但全年表现整体疲弱,价格重心下移。
元/吨1OOOO| 一体] 具体来看,上半年己内酰胺市场有一波反弹趋势,海外政治局势紧张,俄乌冲突升级,原油大幅攀升,原油、石脑油、及纯苯等大宗品市场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成本端驱动下己内酰胺及下游产品形成价格提振动力,在成本走高背景下,己内酰胺市场亦是同步反弹,于6月上旬华东报收于15440元/吨。
随着原油冲高回落,及美联储频频加息,全球疫情反弹及终端需求逐步趋弱,市场利空加重,己内酰胺市场进入下行通道中,并于年末跌至年内新低。
万吨800・产能一增长幅己内酰胺近年以国内产能增长率较高,近5年以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两位数,2023年装置产能投产较集中,虽然进入2023年新增产能仅有旭阳一套30万吨新增产能投放,部分新增产能延期投产,后续新增产能仍然出现规模化,市场供应压力不减。
展望未来,我国己内酰胺产业产能过剩明显。
随着后续产能的陆续投产,市场供应继续增加,市场供应量相对充足,进口量下降及出口量有增加趋势。
2023年国内CP1产能将继续增长,终端需求待释放。
随着疫情结束,国内经济恢复,及海外贸易环境好转,出口或稳定向好,预计2023年己内酰胺整理中前行。
己内酰胺产能持续扩张但增速放缓2018-2023年己内酰胺产能持续扩张,行业进入产能过剩状态。
其中,2023年己内酰胺产能扩张幅度最高,产能增速约26.8%,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前期规划新投产能延迟释放叠加行业内原有产能去瓶颈扩产,共计新增约117万吨。
进入2023年产能新增明显放缓,一方面消化前期新增产能,另一方面盈利亏损明显,最终导致行业产能扩张放缓。
国内外己内酰胺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工程塑料和尼龙6纤维。
尼龙6工程塑料主要用作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品的构件和组件等,尼龙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1 生产技术进展目前,生产己内酰胺的起始原料主要是苯/环己烷(环己烷由苯加氢制得),其次是苯酚和甲苯。
三种原料生产能力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78.6%、19.9%和1.5%。
目前,世界上约有95%的己内酰胺是通过源于拉西环法(Raschig)的"酮-肟"工艺路线生产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经过环己酮和环己酮肟这两个中间产物。
环己酮与羟胺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再在发烟硫酸作用下,发生贝克曼(Beckmann)重排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环己酮主要来源于苯和苯酚。
传统己内酰胺工艺的肟化和贝克曼重排反应通常都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硫酸铵,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减少工艺过程中硫酸铵的产生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
日本住友化学将一种可以避免硫酸胺副产物生成的己内酰胺新生产工艺技术在其爱媛县装置上实现了工业化。
该工艺采用了埃尼化学公司(EniChem)开发的直接氨肟化路线合成环己酮肟,以环已烷为原料,采用钛硅酸盐催化剂,在约90℃下与氨和过氧化氢进行肟化反应,随后再采用其气相贝克曼重排专有技术将环己酮肟转化成己内酰胺。
由于不需要羟胺装置,从而降低了投资费用,但过氧化氢费用昂贵,须大规模生产才能显示出规模经济和价格优势。
日本东丽公司以环己烷为原料,在亚硝酰氯和氯化氢存在下使其转化成环己酮肟,该工业化的光化学工艺避开了环己酮或肟化步骤。
由于省去了环已酮、羟胺和肟化装置,该工艺投资费用大大降低。
然而该工艺需要利用低成本电能才具有真正的成本效应。
2024年己内酰胺市场环境分析1、市场概述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塑料、纺织、涂料等。
本文将对己内酰胺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技术发展等方面。
2、市场规模己内酰胺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己内酰胺的全球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XX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XX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XX%。
这种增长主要受到塑料行业和涂料行业的需求推动。
3、市场竞争目前,己内酰胺市场存在着一些主要的竞争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化工企业,如企业A、企业B等。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价格等方面。
由于己内酰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降低成本来提升竞争力。
4、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己内酰胺市场也面临技术升级的挑战。
一些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对己内酰胺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5、市场前景己内酰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塑料和涂料行业的增长将继续推动己内酰胺市场的发展。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再生材料的需求也将增加,这为己内酰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企业应当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绿色环保性能。
6、结论己内酰胺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但也面临竞争激烈和技术升级的挑战。
企业应当加强品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绿色环保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为己内酰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己内酰胺市场环境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字数:XXX)。
2010己内酰胺产品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提示:国家石化产业“十二五” 振兴规划已明确将己内酰胺做为重点鼓励发展产品,中国石化应按照国家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加速发展己内酰胺产业,兼顾技术、原料和市场,对老基地进行扩能改造;同时贴近市场和原料,采用合资模式,加快在海南和福建新建装置。
一是低投入快产出,实施巴陵石化己内酰胺“20 改30” 项目;二是尽快解决石家庄化纤16 万t / a 改造后组合工艺存在的技术瓶颈,早日实现产量和质量达标;三是探讨南京帝斯曼合资企业扩能可行性。
内容提示:国家石化产业“十二五” 振兴规划已明确将己内酰胺做为重点鼓励发展产品,中国石化应按照国家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加速发展己内酰胺产业,兼顾技术、原料和市场,对老基地进行扩能改造;同时贴近市场和原料,采用合资模式,加快在海南和福建新建装置。
一是低投入快产出,实施巴陵石化己内酰胺“20 改30” 项目;二是尽快解决石家庄化纤16 万t / a 改造后组合工艺存在的技术瓶颈,早日实现产量和质量达标;三是探讨南京帝斯曼合资企业扩能可行性。
2012-2016年中国己内酰胺(CPL)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目前世界上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 余家工厂采用不同的工艺和原料路线生产己内酰胺, 2010年世界己内酰胺生产能力超过4 980 kt / a,装置开工率从2009 年的不足80%逐步提升至90%。
除中国以外,全球己内酰胺供应呈收缩之势,欧美装置老化严重,原料供应压力较大。
世界范围内的己内酰胺生产和供求基本平衡,东欧、西欧和北美是己内酰胺主要输出地区,而亚洲则是己内酰胺主要输入地区,每年有大量己内酰胺需要从亚洲以外的地区进口,其中中国和中国台湾是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进口国和地区。
由于供求缺口太大,目前这种短缺局面在一段时间内还很难改变。
截止2010 年,国内己内酰胺主要生产企业仅有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巴陵分公司、石家庄化纤公司、南京帝斯曼公司和浙江巨化集团公司4 家,2010 年国内总产量493.9 kt / a,而表观消费量达到了1 124.7 kt / a,自给率仅为43.9%。
2023年己内酰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己内酰胺(Caprolactam)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
以下将从产能、市场需求、价格等方面分析己内酰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产能
目前,全球己内酰胺的总产能约为400万吨/年左右,其中亚洲地区占据了绝对优势。
中国的产能因为技术和设施等原因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但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投资的增加,中国的产能也在逐步提高。
二、市场需求
纺织业仍然是己内酰胺的最大市场,由于生产聚酰胺纤维及毛毡等终端产品。
汽车、建筑和电子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为己内酰胺的性能良好,如有耐热、耐腐蚀以及结晶速度快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价格
近年来,国内己内酰胺市场价格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走势,因为行业竞争加剧、供应过剩等因素导致。
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己内酰胺的供应有可能出现变化,价格有可能有所上涨。
总的来看,己内酰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政府支持和投资的增加、市场需求的增长、技术的提升等因素将有助于行业的发展。
同时,己内酰胺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在市场的竞争力。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本论文以己内酰胺技术发展为分析对象,并对己内酰胺下游市场PA6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标签: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发展前景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己内酰胺行业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对确保行业的稳步前进着重要意义。
二、己内酰胺技术发展1、国内技术进展(一)研发国产的催化剂由中石化南化研究院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HO21型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催化剂和NCH1-1型铂系苯加氢制环己烷催化剂,并分别进行工业化和工业侧线试验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型催化剂产品的先进水平。
(二)环己烷仿生催化氧化新工艺目前环己酮装置普遍采用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工艺,其缺点是单程转化率低,醇酮选择性不高,导致物耗、能耗较高。
近年中石化和湖南大學合作,开发仿生催化氧化工艺,保留空气为氧源优点,应用锰、钴和铁卟啉仿生催化剂(浓度3~84mg/g),在0.8MPa,145℃下,环己烷转化率达6~10%,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合物选择性>85%,(其中酮和醇占75%以上),环己烷的转化率提高一倍意味着装置产能提高一倍,氧化副反应主要组分为己二酸,可回收利用,并大幅度减少分解用的碱和废碱液,是一个扩能、节能、减排的新工艺。
应用该法对巴陵公司70kt/年环己酮老装置扩能改进,使改造后环己酮能力达到125kt/a。
另一条100kt/a环己酮仿生催化技术生产线正在石家庄化纤厂新建。
(三)环己酮氨肟化技术中石化石科院、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环己酮氨肟化技术,对巴陵公司原有50kt/a己内酰胺装置改造,于2000年使产能达到70kt/a,该技术包括:①磁稳定床用于己内酰胺加氢精制;②采用新型非晶态合金SRNA-4催化剂和磁稳定床新反应工程,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③研制不同于TS-1的钛硅分子筛(HTS)催化剂。
己内酰胺市场现状和发展建议摘要: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来生产聚酰胺6切片,又称锦纶6切片或PA6,还可用于涂料和医药等领域[1]。
2017—2021年,全球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从744万t增至935万t,年均增长率约为6%。
未来几年,全球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仍将稳步增加,新增产能主要在中国,海外部分产能将退出市场。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国和消费国,分析国内己内酰胺市场现状对研究己内酰胺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己内酰胺;市场现状;发展建议;引言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尼龙市场,尼龙产业受到业内及资本的青睐,但是各种尼龙单体生产技术制约了尼龙材料的发展。
2019年以前,我国己二胺生产企业采用的己二腈全部从国外进口,2019年,随着华峰集团装置的投产,己二腈国产化实现了零的突破,但己二腈市场供应依然处于紧张状态。
1己内酰胺供应情况随着国内己内酰胺技术瓶颈的突破,在消费需求支撑下,近年来国内己内酰胺产能快速扩张,从2017年的367万t增至2021年的558万t,增长了52%,平均年增长率为11%。
产能增加较多的年份主要为2017年和2021年,截至2021年底,国内共有21家己内酰胺生产企业,总产能558万t/a,其中生产能力达到40万t/a的主要有南京福邦特东方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在上述企业中,除南京福邦特东方化工有限公司和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磷酸羟胺法(HPO)工艺外,其他装置主要采用氨肟化法(HAO)工艺。
2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技术2.1甲苯法甲苯工艺是SNIA的专利技术,其主要工艺是利用钴盐催化剂氧化甲苯生产苯甲酸;苯甲酸使用钯催化剂生成和生产苯甲酸;在吸烟的硫酸中,六氢苯甲酸与亚硝酸反应,经过脱盐和脱盐后,淀粉油重新组合;然后将淀粉油分离、中性和精制,得到自己的淀粉产品。
托莱多方法技术路线的优点是原料富含托莱多,工艺步骤较少;缺点是原料消费量相对较高,作为副产品的硫化铵较多,产品精度较晚,意大利公司SNIA、前苏联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和我国化学纤维制造公司石家庄都使用这种工艺制造它们然而,由于生产成本高、许多副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低等因素,石家庄化纤厂(苯的技术加工原料)仍在生产中,另外两家工厂已关闭。
2024年己内酰胺市场前景分析1. 市场背景己内酰胺,又称己内酰胺盐酸盐,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常用作制药和染料中间体。
其主要用途包括制造尼龙、化妆品、塑料、染料和胶粘剂等。
己内酰胺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尼龙行业的发展以及化妆品和塑料行业的需求上升。
然而,近年来己内酰胺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供应链延迟和环保要求的加强等。
因此,对己内酰胺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是必要的。
2. 市场趋势分析2.1. 尼龙行业的发展尼龙是己内酰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而尼龙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尼龙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和纺织等行业的应用广泛,这推动了己内酰胺的需求增长。
随着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不断增长,尼龙行业的前景非常乐观,将进一步推动己内酰胺市场的发展。
2.2. 化妆品市场的增长化妆品行业的增长也为己内酰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己内酰胺常用于制造染发剂、护肤品和彩妆产品等。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对个人护理的日益重视,化妆品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将进一步推动对己内酰胺的需求增加,创造更多商机。
2.3. 环保要求的提高近年来,环保要求得到加强,对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链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己内酰胺作为化工中间体,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这需要企业加强环保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己内酰胺市场中,环保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3. 市场前景展望综合考虑市场趋势和挑战因素,己内酰胺市场仍然具有较好的前景。
尼龙行业作为己内酰胺的主要应用领域,将持续增长并推动己内酰胺市场的发展。
化妆品市场的增长也将刺激对己内酰胺的需求增加。
此外,环保要求的提高将促使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以降低环境影响,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虽然当前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如供应链延迟和环保要求的加强,但这些挑战也是市场的机遇。
己内酰胺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创新,以提高竞争力。
己内酰胺国内产业现在与发展分析
引言: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
国内需求量很大,市场前景看好,本文对己内酰胺的生产状况和发展前景作一分析。
一、国内生产状况
国内己内酰胺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己内酰胺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主要以自己开发的技术建设小型规模生产装置,均采用环己烷氧化法制环己酮。
己内酰胺另一主要原料羟胺的生产方法则采用古老的拉西法,即以亚硝酸盐为原料,用二氧化硫还原,该法在生产中副产了大量硫铵,每吨己内酰胺副产硫铵达4.5吨之多,成为制约己内酰胺大规模生产的重要因素。
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规模较大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特征。
1989年我国引进荷兰DSM公司HPO工艺,同时在南京、岳阳分别建设5万吨/年己内酰胺装置,并分别于1993年和1995年投产。
1999年,中石化集团石家庄化纤公司引进意大利SINA公司甲苯法技术建设的5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正式投产。
当国外己内酰胺产品大量地进入我国市场以后,我国原有的小规模己内酰胺装置因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原因大部分被淘汰,即使是在80年代初期建设的技术比较好的巨化集团己内酰胺装置,也经受不住进口己内酰胺产品的冲击,经常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1992年,国内己内酰胺装置最大规模只有7000吨/年,总生产能力不到2万吨/年,年产量不到1万吨。
1993年以来,随着三套引进装置的建成投产,国内己内酰胺生产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002年国内己内酰胺产量达到17.05万吨,10年间增长了16倍。
目前国内共有四家己内酰胺生产企业: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巨化集团公司,总产能19.5万吨/年。
2003国内己内酰胺总产能为19.5万吨,总产量20.08万吨。
预计2005年~2006年在各家生产企业完成扩建以后,国内己内酰胺总产能将达到45万吨/年左右。
二、进出口状况
1.近年进出口总量
我国是己内酰胺进口大国,2001年以来每年净进口量都在30万吨左右,而且呈上升趋势。
2003年我国己内酰胺进口37.70万吨,出口0.10万吨,净进口量37.60万吨;2004年1~9月份进口35.61万吨;出口为零,净进口量37.60万吨。
2.近年进口总量构成
我国进口己内酰胺主要来源于东欧(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白俄罗斯)、日本、比利时、美国、墨西哥、泰国,从上述国家的年进口量都在2万吨以上。
三、国内消费状况
1.历年消费量
国内己内酰胺需求旺盛,增长迅猛,近10年来其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一直在17%左右,从1994年的13.93万吨增长到1997年的22.1万吨,再增长到2002年的48.94万吨,2003年继续上升,达到57.6万吨。
由于我国生产及进口的己内酰胺几乎都用于生产聚酰胺6切片,因此将己内酰胺的表观消费量加上聚酰胺6切片的净进口量,作为己内酰胺消费当量。
2003国内己内酰胺表观消费量57.60万吨;聚酰胺6切片净进口量14.50消费当量72.10万吨。
2.当前消费领域及构成
当前国内己内酰胺几乎全部用于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尼龙-6切片,锦纶-6切片)。
而聚酰胺切片又绝大部分用于加工尼龙6纤维,少量用于加工尼龙6树脂、尼龙6薄膜。
尼龙
6纤维主要用于生产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尼龙6树脂是一种工程塑料,主要用于生产汽车、船舶、电子电器等的配件;尼龙6薄膜主要用于生产食品包装等。
若直接按终端用途来统计,当前国内己内酰胺的消费构成为:帘子布68%,民用丝27%,工程塑料4%,其它1%。
四、市场未来预测
在全球化纤产量中,聚酰胺纤维约占20%,我国因聚酰胺纤维发展较晚,又受到原料供不应求的制约,目前只占化纤产量的10%左右;锦纶纤维约占聚酰胺纤维的60%。
据纺织行业预测,国内对纤维的总需求(加上出口纺织品所需纤维)至2010年约为1200万~1250万吨,其中化纤需求量约为650万~700万吨。
随着国内汽车、电气、电子、通讯、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改性工程塑料的需求大幅度上升,各种高强、高韧、耐高温的工程塑料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尼龙-6工程塑料以其优越性能,必将受到青睐,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工程塑料消耗尼龙-6约占尼龙-6总消费量的60%,而我国还不足5%,且多是低端产品,因此发展空间很大。
根据下游产品的发展情况,预计2003年至2007年间,国内己内酰胺的表观消费量以10%~15%的速度增长,2005年在70~75万吨之间,2007年将上升到85万吨左右。
五、总体结论与发展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得出以下总体结论:
(1)国内己内酰胺市场前景看好,生产发展空间很大。
未来几年国内己内酰胺市场继续保持旺盛需求,预计2005年表观需求量达70~75万吨,2007年上升到85万吨左右。
即使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巴陵石化和石家庄化纤3家完成扩建,使国内己内酰胺总产能扩大到45万吨/年左右,每年缺口仍然有30~40万吨,若无其它新建己内酰胺项目投产,则要依赖进口。
(2)从原料供应情况来看,我国适合采用苯法路线生产己内酰胺,所需原料苯、合成氨、硫酸等基本上比较充足。
针对己内酰胺建设项目,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己内酰胺项目的建设难度在于巨额投资和技术来源。
建议尽量与国外己内酰胺生产企业合资合作建设,既可解决技术问题,又可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2)如果无法获得国外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可考虑与国内的巴陵石化合作,该公司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目前已应用到石家庄化纤10万吨/年己内酰胺扩建项目上。
编者按:通过对己内酰胺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己内酰胺的市场前景颇为看好,正所谓:己内酰胺,风景这边独好。
己内酰胺产品简介
己内酰胺分子式:C6H11NO,分子量:133.16,白色粉末或结晶体,有油性手感,具有吸水性,易溶于水及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及苯等有机溶剂。
略带有叔胺类化合物的气味。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
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
己内酰胺的包装及储运:一般采用双层包装袋,内袋为聚乙烯薄膜袋,热合封口;外袋为牛皮纸、聚乙烯等三合一复合袋。
应储存在干燥、清洁的库房内,运输过程应防止受潮、日晒,防止包装袋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