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皮纸复合袋 MSDS

牛皮纸复合袋 MSDS

牛皮纸复合袋 MSDS
牛皮纸复合袋 MSDS

牛皮纸复合袋安全数据说明书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公司信息

化学品中文名称:多层牛皮纸与铝箔袋复合构成的包装袋

商品名:牛皮纸复合袋

公司名称:苏州大胜电材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苏州新区狮山路88号金河国际中心1幢812室

邮政编码:215009

公司传真:+86-512-68187780

公司应急电话:+86-512-68187781

地区应急电话:+86-21-62533429(上海抢救中心)

消防应急电话:119

第二部分 成份/组成信息

构成:牛皮纸、PET、AL、CPE

应用领域:塑料粒子、石化产品、食品、添加剂等包装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效应:对人体健康无害

环境影响:对环境无害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无害

最重要危害效应:

特殊危害:无害

主要症状: 无任何症状

物品危害分类: 无害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吸入:无吸入现象

皮肤接触:和皮肤接触没有毒副作用,无须送医治疗

眼睛接触:无和眼睛接触现象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食入:如果误食,送医处理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 无害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 无须送医

对医师之提示: 无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适用灭火剂:干粉、砂土、泡沫及二氧化碳。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高浓度粉尘生成

特殊灭火程序:依B级火灾处理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穿着个人防护装备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清理方法:直接以扫帚清理作为回收料使用或者复卷后装箱储存。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及储存

操作处置:避免靠近易燃物品

储存:应存放于干燥和洁净良好之处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无须控制

最高容许浓度:无意义

生物指标:无资料

呼吸防护:无吸入现象

手部防护:手可直接接触,也可以戴隔离手套

眼睛防护:对眼睛无害

皮肤及身体防护:对皮肤和身体无害,也可以穿长袖工作服及安全鞋

卫生措施:工作后应彻底洗净双手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本色牛皮纸袋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无危害

应避免之状况:避免长时间于温度高于300℃而造成热分解发生

应避免之物质:强碱,强氧化剂

危害分解物:高于分解温度时主要挥发物为低分子量PET寡聚合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毒性:无急毒性

局部效应:无局部效应

致敏感性:无致敏感性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无慢毒性或长期毒性

特殊效应:无特殊效应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可能之环境影响/环境流布:使用后放置地点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视为工业废弃物或者于合格焚化炉焚化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国际运送规定:原装夹板包装,集装和海运

联合国编号:无

国内运送规定:运输过程中小心轻放,勿受挤受压受潮

特殊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避免受潮车间运输应避免挤压和碰撞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国内法规:请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化学品使用管理条例

国际法规:请遵守本国/当地法规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GB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生效日期:2012年5月25日

编制单位:苏州大胜电材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2年5月20日

其他信息:无

以上资料仅作参考,其所包含的信息基于尽力准确的数据,但苏州大胜电材有限公司对其准确性 和完整性不做任何担保,不构成本资料涉及物质的质量保证或者承诺。苏州大胜电材有限公司不 对因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物质而导致的任何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负责。

二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chloromethane 1.3 中文名称2: 1.4 分子式: CH2CH3; H2CCL2 1.5 分子量:84.9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二氯甲烷 2.2 含量:?99.0, 2.3 CAS No. 75-0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 3.3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重者昏迷,可有肺水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等。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职业接触限值: 200 8.2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8.3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二氯甲烷和聚醚多元醇MSDS

危险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DLS-WI-RS-009-B.0 名称二氯甲烷分子式 CH2Cl2 别名二叉二氯分类 编号 GB6.1类61552;UN No.1593 物化性质性质: 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带芳香气味, 有刺激性。相对密度(水=1)1.33。相对密度(空气=1)2.93。熔点-96.7℃。沸点39.8℃。临界温度(℃):237。临界压力(Mpa):6.08。燃烧热604.9kj/mol。蒸汽相对密度1.05。微溶于水, 溶于乙醇, 乙醚。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重者昏迷,可有肺水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等。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应急措施消防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 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用 途 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二氯甲烷MSDS

物料安全资料(MSDS) 二氯甲烷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年月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二氯甲烷 化学品分子式:CH2Cl2 分子量:84.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号二氯甲烷 100% 75-0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 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其致癌效果无充分证据。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保持通风。饮用大量水。谨防呕吐。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几乎不可燃。其蒸气比空气重。遇火可产生有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盐酸,碳酰氯.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粉末、泡沫。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喷水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勿吸入其蒸汽或浮质,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保持空气流通。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禁止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根据化学品性质进一步处置。

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戴头罩工作。勿吸入其蒸汽。避免产生其粉尘。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避免光照。常温储存,保持容器密封。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液体,无色,甜味。 pH值:中性(20 °C) 动态粘度:0.43 mPa*s (20 °C) 熔点(℃):-95 沸点(℃): 40(1013 hPa) 闪点(℃):无资料 爆炸上限%(V/V):22 密度:1.33g/cm3(20 °C)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 引燃温度(℃):605 爆炸下限%(V/V):13 燃烧热(kJ/mol): 饱和蒸气压(hPa):475 (20 °C)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30 (计算值) 溶解性: 醚混溶(20 °C) 水20 g/l (20 °C) 有机溶剂易混合 其他理化性质:热分解温度:> 120 °C ;挥发度:1.9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碱金属,碱土金属,氮氧化物,醇化物,氨基碱,高氯酸,硝酸,非金属氧化物,氧,铝,叠氮化钠。 避免接触条件:加热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危险分解产物:见第五章。 其他信息:稳定剂:叠氮化钠、2-甲基2-丁烯(戊烯)。对光,热敏感。不可与各种塑料、橡胶、轻金属、金属、钢铁制成的工具接触。加热后其蒸气可与空气爆炸。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二氯甲烷MSDS(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dichloromethane 分子式:CH2CH3; H2CCL2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生效日期: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二氯甲烷99.5 75-0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属于不燃性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二氯甲烷是麻醉剂, 可引起呼吸和循环中枢麻痹, 可引起肺水肿; 急性中毒: 病人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重者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 出现神志昏迷等麻醉症状;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消失、动作迟钝、嗜眠等, 可致皮肤损害, 出现皮肤脱脂、干燥、脱屑和皲裂;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食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 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沙土 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 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 利用 围堤收容, 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 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佩带 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二氯甲烷MSDS

二氯甲烷MSDS

————————————————————————————————作者:————————————————————————————————日期:

二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753 CAS No.:75-09-2 分子式:CH2Cl2 分子量:84.94 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二氯甲烷≥99.0%75-0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重者昏迷,可有肺水 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 等。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 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氯甲烷技术安全说明书MSDS

二氯甲烷技术安全说明书MSDS 二氯甲烷化学品技术安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氯甲烷 分子式:CH2CH3; H2CCL2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氯甲烷是麻醉剂, 可引起呼吸和循环中枢麻痹, 可引起肺水肿; 急性中毒: 病人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重者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 出现神志昏迷等麻醉症状;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消失、动作迟钝、嗜眠等, 可致皮肤损害, 出现皮肤脱脂、干燥、脱屑和皲裂; 加州建议65: 致癌物;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刺激性。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食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 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再用;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带芳香气味, 有刺激性 主要用途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熔点(?)-96.7 沸点(?)39.8 相对密度(水=1)1.33 溶解性微溶于水, 溶于乙醇, 乙醚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碱、金属、铝、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二氯甲烷msds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552 CAS: 75-09-2 中文名称: 二氯甲烷 英文名称: dichloromethane 别名: 二叉二氯 分子式: CH2Cl2;H2CCl2分子量: 84.94 沸点:39.8℃熔点: -96.7℃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33; 蒸汽压: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状: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 用途: 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2. 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5056.2g/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

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氯甲烷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然而,鉴于最近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氯甲烷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Dichloromethane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广泛用于医药、塑料及胶片等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怀疑会致癌。对器官造成损害。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损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如接触到: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重者昏迷,可有肺水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等。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第三部分成份/组成信息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二氯甲烷实验室常用化学品MSDS

二氯甲烷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753 CAS No.:75-09-2 分子式:CH2Cl2 分子量:84.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二氯甲烷≥99.0%75-0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重者昏迷,可有肺水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等。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

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200 前苏联MAC(mg/m3):50 TLVTN:OSHA 500ppm; ACGIH 50ppm,175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47008 ROW C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氯甲烷 化学品安全 技术说明书 号码: M47008 修正日期:06/27/2011 版本号: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日期:07/19/2011 1 of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名称:Occidental Chemical Corporation 5005 LBJ Freeway P.O. Box 809050 Dallas, Texas 75380-9050 公司名称:1-800-733-3665 or 1-972-404-3228 (U.S.); 32.3.575.55.55 (Europe); 1800-033- 111 (Australia) 索取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MSDS@https://www.doczj.com/doc/8b15519323.html, or 1-972-404-3245 客户服务:1-800-752-5151 or 1-972-404-3700 品名:二氯甲烷,工业级;二氯甲烷,脱咖啡因级;二氯甲烷,气溶胶级;二氯甲烷,脱脂 级;二氯甲烷,特级 异名:?二氯甲烷 ?二氯甲烷 产品用途: 脱漆剂配方、气溶胶应用中的蒸汽抑制剂、通用洗涤剂、发泡剂 化学族:饱和脂肪族卤化溶剂

二氯甲烷MSDS

二氯甲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 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

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 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 50 56.2g/m3,8小时(小 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 )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氯甲烷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然而,鉴于最近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氯甲烷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