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4
关于挡土墙后坡体破裂角的探讨作者:陈家春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0年第26期摘要:为研究挡土墙后坡体破裂角的变化情况,采用了理正和数值计算软件对同一挡墙高度,不同填土材料;不同挡墙高度,同一种填土材料的情况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同时,对挡墙后坡体破裂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挡墙后破裂角随着墙后填土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而挡墙高度的变化对破裂角的影响相对较小。
墙后破裂面的形成是沿着整体结构中最薄弱的位置发生的。
但该位置并不一定是初始状态中具有结构缺陷的部位。
关键词:挡土墙破裂角细观结构机理边坡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b)-0023-05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nge of slope rupture angle behind retaining wall,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same retaining wall height, different filling materials;Different retaining wall height, same filling material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oftware of rational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racture angle of slope body behindretaining wall i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cture angle behind the retaining wal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riction angle behind the wall.The change of the height of retaining wall had less effect on the fracture Angle. The formation of the fracture plane behind the wall toke place along the weakest position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but that position was not necessarily the place with the structural defect in the initial state.Key Words:Fracture angle of the retaining wall;Microstructure; Mechanism; Slide slope目前,我國正处于大规模的建设发展时期,工程建设都在紧张快速地进行。
建筑边坡岩体分类问题探讨方玉树(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41)(根据《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第4期“建筑边坡岩体分类及其应用合理性研究”和《重庆建筑》2014年第9期“建筑边坡岩体分类方案的改进”二文综合修改)摘要近十余年来,边坡岩体类别用于建筑边坡工程的多个领域,划分边坡岩体类别成了我国建筑边坡工程中一个基本的要求。
研究表明,属于边坡稳定性分级性质的现建筑边坡岩体分类方案在边坡岩体覆盖范、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和边坡工程应用方面均存在问题;进行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类是不必要的;为控制边坡侧向拉裂变形,应进行边坡岩体抵抗侧向变形能力分级。
关键词:建筑边坡工程;岩体分类;边坡稳定性分级;边坡岩体抵抗侧向变形能力分级0 引言近十余年来,我国建筑边坡工程采用专门的属于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性质的岩体分类方案,根据不同的岩体类别确定岩质边坡岩体强度参数(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岩石压力修正系数、同坡高下的坡率允许值、工程安全等级、喷支护及其面板做法的适用范、杆抽检比例、岩体破裂角和采用排桩式杆挡墙支护的推荐范[1,2]。
划分建筑边坡岩体类型成了我国建筑边坡工程中一个基本的要求。
本文对现行相关规范的建筑边坡岩体分类方案在边坡岩体覆盖范、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和工程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为节省篇幅,以后文中“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的组合线”一语均用“外倾结构面”一语代替。
1 新老边坡岩体分类方案的对比原建筑边坡岩体分类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原建筑边坡岩体分类1】注:1. 边坡岩体分类中含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和倾倒崩塌型破坏的边坡;2. I类岩体为软岩、较软岩时,应降为II类岩体;3.当地下水发育时II、III类岩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降低一档;4.强风化岩和极软岩可划为IV类;5.表中外倾结构面系指倾向与坡向的夹角小于30°的结构面。
表1中的岩体完整程度采用三分法划分(见表2)。
表2 原岩体完整程度划分1】现建筑边坡岩体分类方案是:有外倾结构面时如表3所示(其中岩体完整程度采用常规的五分法划分);无外倾结构面时,完整、较完整的坚硬岩、较硬岩宜划为Ⅰ类,较破碎的坚硬岩、较硬岩宜划为Ⅱ类;完整、较完整的较软岩、软岩宜划为Ⅱ类,较破碎的较软岩、软岩可划为Ⅲ类2】。
关于岩体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取值方式的探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岩体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取值方式的探讨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对于岩石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与使用等效内摩擦角是一种用于描述土壤或岩石等材料力学性质的参数,它反映了材料在剪切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等效内摩擦角通常通过实验测定,并在土体或岩石稳定性分析、地基承载力计算、边坡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计算等效内摩擦角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验方法和土体材料性质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等效内摩擦角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1.进行土体或岩石的剪切试验,得到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
2.根据试验曲线,确定土体或岩石在剪切过程中发生破坏的临界状态,通常以
最大剪切应力或剪切位移为标准。
3.在临界状态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上取若干点,并通过这些点拟合出一
个直线方程,该直线即为等效内摩擦角所在的直线。
4.通过等效内摩擦角所在的直线,可以求得等效内摩擦角的值。
在实际使用中,等效内摩擦角可以用于评估土体或岩石的稳定性、强度和变形特性。
例如,在边坡设计中,可以根据等效内摩擦角计算边坡的稳定系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措施。
在土体或岩石的承载力计算中,等效内摩擦角可以用于评估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等效内摩擦角只是描述材料力学性质的一个参数,不能完全代表材料的所有特性。
此外,等效内摩擦角的值也会受到试验方法和土体或岩石材料性质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等效内摩擦角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参数,可以用于描述土壤或岩石等材料的力学性质,并广泛应用于土体和岩石工程的设计和分析中。
正确计算和使用等效内摩擦角需要充分了解材料的性质和试验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若干问题探讨一、绪论A.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重要性B. 问题背景与研究意义C. 研究目的与意义二、破裂角及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A. 破裂角的计算方法1. Hoek-Brown准则2. Griffith准则B.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1. 针对不同类型岩体的计算方法2. 岩体条件下等效内摩擦角的求解三、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应用A. 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在岩石和土体的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B. 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在边坡设计中的应用C. 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在边坡施工中的应用四、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的影响因素分析A. 破裂角取值的影响因素1. 岩石类型2. 极限水平应力3. 岩体断裂状态B.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的影响因素1. 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体等效内摩擦角2. 不同摩擦状况下的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五、结论与展望A.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B.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和建议第一章绪论A.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重要性岩石边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
由于自然因素和外力的作用,岩石边坡在长期的作用下,会发生破裂、滑坡、塌方等灾害。
因此,在边坡工程中,对于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准确计算和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性。
破裂角是指在应力加剧的情况下,岩石或者土体发生破裂的角度。
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指的是在斜面稳定的情况下,斜面抗剪切能力与斜面垂直方向的重力之比。
这两个参数的准确计算对于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安全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B. 问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岩石边坡的破坏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建立稳定的边坡结构,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同时,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准确计算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也是科学合理地进行边坡设计和防灾减灾的关键。
C.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并分析影响这两个参数取值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高边坡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探讨雷用1,郝江南2,肖强1(1.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工程系,重庆400041;2.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摘要:岩土是一种最复杂的材料,无论何种力学模型都难以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它的性状。
而由岩土组成的边坡是目前岩土工程界尚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对于高边坡的设计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作者结合多年的理论教学以及大量的工程设计实践,分析和阐述了关于边坡工程尤其是高边坡设计中例如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稳定系数和安全系数的区别以及理论破裂角等尚处于模糊阶段还没被很好的解决的几个问题的见解,对边坡工程尤其是高边坡设计有很好的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稳定系数;安全系数;理论破裂角。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AInquiring Some Problem in High Slope DesignLEI Y ong1, HAO JIANG-nan2, XIAO Qiang1(1.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Chongqing400041,China. 2.Limited Company of Prospecting and Design in Guiyang.) Abstract:Rock-soil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x material, so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reflect its character overall and precisely with any mechanics model. Accordingly, the slope comprised with rock-soil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solved. Especially, it is in the stage of exploring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esigning of high slope.The authors who possesse abundant experiences of teach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analyse some problem which being solved in slope engineering, especially in the design of high slope, such as stability evaluation in higher slop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abilization factor and safety factor, and the angle of rupture of theory. So the dissertation is of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sign of high slope.Keywords:high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stabilization factor; safety factor; angle of rupture1 前言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岩土混合边坡[1]。
破裂角的确定及其对土压力计算的适用性分析作者:李钫李耀南来源:《城市地质》2019年第01期摘要:在使用朗肯或库伦理论设计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时,都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土体破裂角的确定,破裂角的确定对挡土墙土压力分析和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在长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中总结的经验,结合常用挡土墙设计中遇到的几种不同情况,以实例剖析解释了破裂角的概念,分析和探论了破裂角的确定及其对挡土墙土压力设计的适用性,提出了在挡土墙设计中,根据不同场景条件确定防护土体破裂角的方法。
关键词:破裂角;挡土墙;土压力;设计;适用性中图分类号:TU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7-1903(2019)01-0084-060前言在挡土墙土压力分析计算中,遇到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土体面水平时,采用朗肯理论分析土压力强度的分布和总土压力的大小;如果墙背倾斜、粗糙、墙后土体面倾斜,墙背土体与挡土墙存在较大摩擦力时,采用库伦理论分析土压力强度的分布与总土压力的大小(陈晓平等,2003)。
无论采用朗肯理论分析还是库伦理论分析,无论是在分析挡土墙受墙背土体作用存在倾覆或滑移风险的主动土压力时,还是分析墙背土体因强度不足,难以抵抗挡土墙作用的被动土压力时,破裂角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确定破裂角的基本原则有两点,首先考虑土体会不会沿软弱结构面滑动;其次考虑当无软弱结构面时,考虑按土压力破裂面滑动。
以下结合具体的地灾治理工程设计实例进行探讨。
1对破裂角概念的剖析为了减少作用在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地灾治理中常在泥石流的物源形成区和流通区修建挡土墙(贾三满等,2017)。
图1是一种常见的在墙背中部加设卸荷平台的设计方法。
某挡土墙工程平台以上H1高度内,可按朗肯理论分析一般情况下AB面上的土压力分布,由于平台以上的土重已由卸荷台BD承担,故平台下B点处的土压力强度變为零。
若要计算BC段的土压力,则首先要考虑卸荷台的减压范围,而卸荷台的减压范围直接由土体破裂角的大小决定(李广信等,2013)。
边坡破裂角分析
赵尚毅;谢亚琼;陈丹;花传亮
【期刊名称】《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21)2
【摘要】【目的】边坡破裂角是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加固设计的重要参数。
关于确
定边坡破裂角的方法目前尚存在一些争议。
【方法】运用摩尔-库伦强度理论、边
坡稳定性评价和挡土墙土压力三种计算方法对边坡破裂角进行计算与分析。
【结果】推导出直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所对应的破裂角计算公式。
通过边坡稳定性计算得到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所对应的破裂角,当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大于1.00时,该破裂角为潜在破裂角;当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等于1.00时,该破裂角为临界破裂角。
【结论】运用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得到的破裂角是土压力最大时所对应的破裂角,并不是边坡
临界破裂角。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基于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思路确定的边坡破裂角是不合理的,建议修改。
【总页数】9页(P24-31)
【作者】赵尚毅;谢亚琼;陈丹;花传亮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中铁五局集团成
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8.52
【相关文献】
1.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若干问题探讨
2.岩质边坡破裂角确定方法的探讨
3.某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边坡变形破裂机制分析
4.顺层边坡首次破裂长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5.建筑边坡复杂地面线折线破裂面侧向压力计算方法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溶角砾岩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摘要:岩溶角砾岩是一种复杂岩体,由于其物质成份的不均匀性,在工程中较难以分辨其特征,对其破坏方式及稳定性也没有比较典型的分析方法。
本文以巫溪县凤凰山危岩带岩溶角砾岩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岩溶角砾岩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的工程实践积累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凤凰山危岩带;岩溶角砾岩;有限元;稳定性分析;Abstract: Karst breccia is a kind of complex rock mass. Because of its non-uniformity of material components,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its characteristics in engineering, and there is no typical analysis method for its failure mode and stability. In this paper, taking karst breccia in the dangerous rock zone of Fenghuang Mountain as an example, the failure mode and stability of karst breccia are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which will accumulat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e future.Key words: Fenghuang Mountain dangerous rock belt; Karst breccia; Finite element; Stability analysis;引言岩溶角砾岩又称溶洞角砾岩、喀斯特角砾岩,是一种发育在灰岩地区,由于溶洞崩塌或岩溶水搬运堆积而成的角砾岩[1]。
《建筑工程勘察技术措施》P13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P23 一、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
宜根据现场原位试验确定。
二、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
三、岩土对挡墙基底摩擦系数
四、岩土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五、岩体内摩擦角
六、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七、岩土的水平抗力系数
八、土质边坡计算时抗剪强度的选择
土质边坡按水土合算原则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宜采用土的自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按水土分算原则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宜采用土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4.5.6条)
九、岩、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
土质边坡的坡率允许值应根据经验,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并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当无经验,且土质均匀良好、地下水贫乏、无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时,可按下表确定。
土质边坡坡率允许值
注:1、表中碎石土的充填物为坚硬或硬塑状态的粘性土;
2、对于砂土或充填物为砂土的碎石土,其边坡坡率允许值按自然休止角确定。
在保持稳定的状态下,岩质边坡开挖的坡率允许值按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并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
对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可按下表确定。
岩质边坡坡率允许值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十、。
岩土体综合内摩擦角φd法在广南高速公路广元连接线的应用摘要:在道路路堑设计时,坡率法是路堑边坡设计时最常用的方法,该法不但造价相对低廉、技术较为可靠,而且施工比较方便、便于实施,施工条件较好的边坡场地宜优先考虑坡率法进行设计及施工。
关键词:岩土体;内摩擦角法;边坡坡率;优化设计合理确定坡率的方法除了在工程地质类比经验总结与有限元分析等较复杂的数值模拟方法外,对于地层结构简单、岩土体性质变化不大且较均匀的土质或岩质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分析评价时,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岩土体综合内摩擦角φd法。
下面就该法在广南高速公路广元连接线(万源至龙潭)K0+000~K0+200段左侧路堑边坡坡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介绍说明。
一、工点概况广南高速公路广元连接线万源至龙潭段是2013年5月开工、2014年底交工的公路工程,路线全长11.31k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km/h,路基宽度12m,公路-Ⅰ级荷载标准。
本文所介绍的边坡位于该段公路K0+000~K0+200段左侧的土质路堑上,设计为全断面开挖,设计挖深最大达22m,横断面上为3级边坡形式,平台宽度2m,最初设计坡比为第一级1:1、第二级1:1.25、第三级1:1.50。
路基开挖工作于2013年6月初开始进行,2014年5月初边坡坡面及坡口平台地带出现开裂现象。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该路段大地貌单元处于四川盆地北部之弧形展布的低山丘陵河谷区,小地貌处于弧形山脉北东弧向东南弧过渡的山间河谷部位,场地位于河流右岸一级阶地后缘与坡地过渡地带, 距离河边约120m,其原始地形为缓坡台地,地表受农耕活动影响呈梯坎状,植被发育;斜坡坡向约277°,坡度约10°。
(二)气象与水文项目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较充沛,四季较分明。
据广元市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6.6℃,12月至次年2月为低温季节,最低温度-8~-10℃,6~9月为高温季节,最高温度38~41℃,多年平均无霜期285天;多年年平均降水量851.20mm,降雨多集中于5~9月;最大年降水量1178.6mm(1998年),最小年降水量653.8mm (1995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最大风速28.7m/s,基本风压0.35kpa。
破裂角和内摩擦角关系
破裂角和内摩擦角是土体力学中重要的参数,它们分别代表了土壤材料的破坏强度和抗剪强度。
两者的关系对于工程实践中的土体稳定性分析和设计至关重要。
破裂角是指土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时,外力与垂直于破裂面的法线所成的夹角。
内摩擦角则是指在土体内部,由于不同方向的剪切应力而产生的抵抗剪切的力量,其大小与土体颗粒间的摩擦力有关。
破裂角和内摩擦角的关系可以用摩尔-库仑准则来描述。
该准则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土体因受到应力而发生破坏时,破裂面的切应力与法向应力之比为一个常数,即为摩尔-库仑参数。
这个参数与内摩擦角的正切值成正比,因此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tanφ = kσn
其中,φ为内摩擦角,σn为法向应力,k为常数,称为摩尔-
库仑系数。
该公式表明,内摩擦角与破裂角成正比。
当土体内部的内摩擦角越大,其破坏时所需的法向应力也就越大,因此破裂角也会随之增加。
反之,当内摩擦角较小时,破坏时所需的法向应力就较小,破裂角也就较小。
在实际工程中,破裂角和内摩擦角的测定通常采用直接剪切试验方法,通过测定土体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应变关系,可以得到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破裂角。
这些参数对于土体的稳定性分析
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进行准确的测定和分析。
破裂角和内摩擦角关系
破裂角和内摩擦角是固体材料力学性质中的两个关键概念。
破裂角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材料断裂时的最大承受力与垂直于主应力方向的最大剪应力比值的正切值。
内摩擦角是指固体表面的摩擦起始时,与水平面的夹角。
破裂角和内摩擦角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从材料的点状位移变化和剪切变形入手,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对于黏土,其破裂角受到内摩擦角的限制,其内摩擦角越大,破裂角就越大。
而对于石材等非黏性材料,则两者之间并没有确定的关系。
在破裂过程中,固体材料内部的剪应力集中在破坏面内,导致面内和面间的应力产生不均衡状态,最终引起破裂。
而破裂面的产生及其扩展过程中,两侧岩体的摩擦是对其干扰和制约的因素。
由此可见,内摩擦角可以作为破裂过程中的一个限制性因素,影响破裂角的大小。
因此,在实际的土工工程实践中,对于包括软岩体、土质岩体等在内的多种岩石,我们都需要考虑内摩擦角和破裂角的相关性,才能更准确的预测其力学行为。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探讨题探讨方玉树(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41)(此文发表于《重庆建筑》2014年8期,略有修改)摘要当前,建筑边坡工程广泛采用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概念。
本文分析了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与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边坡工程中舍弃采用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概念的建议。
0 引言近十多年来,边坡工程广泛采用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这两个概念。
破裂角主要用于确定塌滑区范和杆固段起算点,有时因岩石压力公式中含有破裂角也用于受岩体强度控制的边坡支护结构所受岩石荷载计算;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主要用于计算受岩体强度控制的边坡支护结构所受岩石荷载。
一些技术人员还直接用破裂角或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来判断边坡抗滑稳定性:坡角大于破裂角或等效内摩擦角时,边坡不稳定;坡角小于破裂角或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时,边坡稳定。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是使不单独考虑岩体粘聚力作用时的岩体抗剪强度与单独考虑岩体粘聚力作用时的岩体抗剪强度相等的假想岩体内摩擦角。
破裂角出现在主动岩土压力公式中或应用于主动岩土压力计算,而主动岩土压力是岩土体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对挡墙的作用力,因此,边坡工程中的破裂角是边坡岩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直线形滑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即滑裂面倾角)。
但在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中,破裂角是指岩土体中一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1】。
这两个定义虽然都表示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滑面的方向,但有很大不同:1.前者针对边坡岩土体,后者针对岩土体(不限于边坡)中的一点;2.前者是倾角,而后者因大主应力方向可有90°的变化(从竖向变化到水平向),不具有倾角概念;3.对特定岩土体,前者取值不固定,随坡形、坡高及其他因素变化,后者取值固定(为45°+/2)。
现在,工程界已有很多技术人员不了解破裂角的本来含义。
为避免引起概念的混淆,边坡工程中的破裂角还是称作破裂面(滑裂面)倾角为好。
本文详细分析了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破裂角取值与应用存在的问题1.1 国标《边坡规范》13版提供的破裂角公式或取值不是真正的破裂角公式或取值国标《边坡规范》13版提供了破裂角公式或取值,但这些公式或取值不是真正的破裂角公式或取值,具体有两种情况。
1.把非水平的岩土压力方向定为水平导致相应破裂角公式不是真正的破裂角公式针对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这种特定情况,国标《边坡规范》给出的岩土压力公式如下:式中,c为岩土体粘聚力,为岩土体内摩擦角,为坡角,为破裂角,h为边坡高度,为岩土体重度。
上述公式是在将岩土压力方向定为水平的条件下导出的(图1),而将岩土压力方向定为水平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所有力学计算均应建立在力平衡的基础上,而支护力就是支护结构岩土荷载的反力。
在有挡墙支挡的情况下,建立岩土楔体的力平衡方程必须先视墙背为滑面或光滑面。
无论视墙背为滑面还是光滑面,岩土压力反力都不是水平方向。
将岩土压力方向定为水平这种做法也与另三个岩土压力公式(1.墙背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无外倾结构面情况下的岩土压力公式;2.墙背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沿非缓倾的外倾结构面滑动情况下的岩石压力公式;3.墙背倾斜、坡顶倾斜、无超载、沿非缓倾的岩石坡面滑动情况即有限范填土情况下的土压力公式)盾,在那三个公式里,岩土压力方向与墙背法向夹角为墙背摩擦角,而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无外倾结构面情况下的岩土压力公式是墙背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无外倾结构面情况下的岩土压力公式的特例,二者的岩土压力方向设定本应一致;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情况下的岩土压力公式是墙背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情况下的岩石压力公式的特例,二者的岩土压力方向设定本应一致;墙背倾斜、坡顶倾斜、无超载、沿岩石坡面滑动情况即有限范填土情况下的土压力公式是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情况下的岩土压力公式的特例,二者的岩土压力方向设定本应一致。
图1 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的边坡计算简图岩土压力方向的设定是岩土压力公式推导的基础,岩土压力方向不正确,导致岩土压力公式不正确,也导致与之相应的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裂角公式不是真正的破裂角公式。
2.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裂角确定方法与岩土压力公式对应在国标《边坡规范》13版中,除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的岩质边坡破裂角按(3)式计算外,各种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裂角的确定方法是:(1)对直立岩质边坡中的下列边坡取45°+/2:坡顶无建筑荷载时永久的Ⅱ、Ⅲ、Ⅳ类岩体边坡;坡顶有建筑荷载时临时的Ⅱ、Ⅲ、Ⅳ类岩体边坡;坡顶无荷载时临时的Ⅳ类岩体边坡。
(2)对直立岩质边坡中的下列边坡取不同的指定值:坡顶无建筑荷载时永久的Ⅰ类岩体边坡和坡顶有建筑荷载时临时的Ⅰ类岩体边坡取75°左右;坡顶无建筑荷载时,临时的Ⅰ类岩体边坡取82°,临时的Ⅱ类岩体边坡取72°;临时的Ⅲ类岩体边坡取62°。
(3)对坡顶无荷载的土质边坡取(为坡角)。
根据土力学,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裂角公式与岩土压力公式相伴而生,一定的岩土压力公式对应着一定的破裂角公式,破裂角公式的适用范与岩土压力公式的适用范相同。
由土力学可知,在均质且无地下水的条件下,破裂角计算有下列几种情况:(1)墙背直立光滑、岩土体表面水平且无局部荷载时,破裂角为45°+/2。
(2)墙背倾斜光滑、岩土体表面水平且无局部荷载时,破裂角为(为坡角)。
(3)墙背倾斜不光滑、岩土体无粘聚力且表面倾斜时,破裂角为式中,为岩土体表面倾角,为墙背与竖直面的夹角,为墙背摩擦角。
(4)墙背倾斜不光滑、岩土体有粘聚力、表面倾斜且有均布连续荷载时,破裂角公式十分复杂,土力学文献不再给出破裂角公式,而越过破裂角这个环节直接给出与岩土体表面倾角、墙背与墙底水平投影夹角、墙背摩擦角、岩土体粘聚力、岩土体内摩擦角、挡墙高度、岩土体重度、岩土体表面均布连续荷载有关的岩土压力公式1,2】。
将国标《边坡规范》13版给出的上述各种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裂角的确定方法与土力学理论进行对比可知:(1)取45°+/2的方法对墙背直立光滑但坡顶非水平面或有局部荷载的岩质边坡不适用。
(2)取的方法对坡顶非水平面或墙背摩擦角不为0的土质边坡不适用,对墙背直立光滑、坡顶水平但有几个不同水平土层的情形不适用也无法用。
(3)取不同指定值的方法对各种情形均不适用。
显然,相关文献给出的上述各种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裂角的确定方法均与岩土压力公式对应。
国标《边坡规范》02版一律用45°+/2来代表破裂角同样与岩土压力公式对应。
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裂角的确定方法与岩土压力公式不对应意着破裂角确定方法不正确。
1.2 破裂角在边坡抗滑分析计算中有合适用途一些技术人员用破裂角来判断边坡抗滑稳定性:坡角大于破裂角时,边坡不稳定;坡角小于破裂角时,边坡稳定。
国标《边坡规范》用破裂角来判断边坡破坏范和杆固段范:在与破裂角对应的滑面上方的岩土体属于塌滑区,相应杆部分属于非固段;在与破裂角对应的滑面下方的岩土体不属于塌滑区,相应杆部分属于固段。
国标《边坡规范》还基于破裂角概念计算边坡抗滑支护结构岩土荷载。
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1.破裂角不是稳定坡角。
坡顶水平、坡面直立的软土边坡破裂角因内摩擦角接近于0而接近于45°,显然,以破裂角为坡角进行放坡,软土边坡远达到稳定。
当砂土内摩擦角为30°时,坡顶坡底水平、坡面直立的砂土边坡破裂角破裂角为60°,显然,以破裂角为坡角进行放坡,砂土边坡远达到稳定。
2.对确定的岩土体,破裂角不是固定值。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破裂角不仅随岩土体内摩擦角变化,还随墙背倾斜情况、坡顶倾角、墙背摩擦角等因素变化。
3.破裂角建立在岩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基础上,在挡墙反力作用下,挡墙背后岩土体沿滑面滑动的稳定系数为1,而经支护的边坡,其抗滑稳定系数显著大于1(大量边坡在支护前的抗滑稳定系数就已大于1)。
4.采用破裂角概念需假定滑面为直线形,而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后仰式边坡显然不是直线形。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当边坡坡角接近于0°时,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岩土体仍会失稳,这就是地基破坏。
如果滑面是直线形,地基怎破坏呢?总之,破裂角在边坡抗滑分析计算中有合适用途。
在破裂角公式或取值不是真正的破裂角公式或取值时,破裂角概念在边坡抗滑分析计算中更有合适用途。
1.3 将破裂角用于非滑动破坏不合乎逻辑边坡破裂角是边坡岩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直线形滑面倾角,相应破裂面是滑面,相应破坏是滑动破坏。
岩石强度较高且岩体完整程度较高的岩质边坡,在无外倾结构面的情况下,抗滑稳定性很高,不会发生滑动破坏。
对这样的边坡实施支护不是防范滑动破坏而是防范拉裂变形。
显然,对这种情形,确定破坏范、确定固段范、计算支护结构岩土荷载采用破裂角概念就是把破裂角概念用于非滑动破坏。
这显然不合乎逻辑,因为破裂角就是滑面倾角,滑面都有,何来滑面倾角呢?根据本小节和上一小节的分析可知,破裂角在边坡工程中有合适用途。
2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和应用存在的问题2.1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无法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之前获得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指的是不单独考虑岩体粘聚力作用时的岩体抗剪强度与单独考虑岩体粘聚力作用时的岩体抗剪强度相等的假想岩体内摩擦角。
根据抗剪强度等效原则,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不仅与岩体内摩擦角、岩体粘聚力有关,还与坡形、坡率、坡高、坡上荷载、滑面形态及地下水情况有关,而坡形、坡率、坡高、坡上荷载、滑面形态及地下水情况变化极大,岩体内摩擦角、岩体粘聚力确定时,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并不确定,故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无法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之前获得(即使假设滑面为直线形)。
既然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与这多因素有关,要根据这多因素按抗剪强度等效原则经过抗滑稳定性计算过程才能求出,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求出后不是用于抗滑稳定性计算就是用于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岩土荷载计算,倒不如省却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计算这道环节,直接根据这些因素进行抗滑稳定性计算或和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岩土荷载计算。
因此,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真正按岩体抗剪强度等效原则计算时,采用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概念是一种多余的做法。
2.2 国标《边坡规范》13版提供的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数据不是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近似值国标《边坡规范》13版提供的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表见表1。
表1 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在坡顶水平、坡面直立、恒定坡高、直线滑面、无地下水、无坡上荷载的严苛条件下,国标《边坡规范》13版给出的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也不符合抗剪强度等效原则,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根据抗剪强度等效原则建立公式进行计算的,也不是在这样的公式计算结果基础上分段设立区间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