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法规与管理 》 法学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43
《广告法规》复习内容名词解释1、不正当竞争(广告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广告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指广告活动主体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其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扰乱广告市场秩序的行为。
2、人格权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一)人格权的概念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固有的,由法律确认的、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为维护民事主体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二、人格权的主要内容我国民事法律规定的人格权主要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格尊严权、人身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信用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三、广告活动中有关人格权的法律规定《广告法》规定,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他人的书面同意。
四、广告活动中侵犯人格权的法律责任侵犯人格权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3、要约要约:提出订约协议1、要约的概念与构成条件A、要约是特定的人进行的意思表示B、一般情况下,要约也是向特定的人发出的C、要约必须以缔结合同为目的4、广告代理广告代理制是企业委托广告公司实施广告活动计划,并通过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媒体接洽广告发布业务。
广告公司在广告经营中处于主体和核心地位,为广告主全面代理广告业务,向广告主提供以市场调查为基础、广告策划为主导、创意为中心、媒体发布为手段、同时辅以其它促销手段的全面***。
简答题1、广告语言文字的禁止性法律规定1、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2、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3、广告中使用的外国语言文字不适用上述规定的情况(1)商品、服务通用名称,已注册的商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国际通用标志、专业技术标准等。
(2)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媒介中的广告所使用的外国语言文字。
4、广告用语用字不得出现的情形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印刷字形2、广告内容禁止性规定(一)广告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二)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名义2-1(三)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四)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安定,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六)广告不得含有**、迷信、恐怖、暴力和丑恶的内容(七)广告不得含有民族、种族、宗教和性别歧视的内容2-2(八)广告不得妨碍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2-3(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3、报纸广告发布的准则1、报纸刊登广告须在报纸明显位置注明“广告”字样2、报纸的广告经营者限于在合法授权范围内开展广告经营、代理业务3、报纸出版单位不得在报纸上刊登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4、报纸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必须严格分开4、房地产广告的禁止性规定(一)在未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二)在未经国家征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设的;(三)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四)预售房地产,但未取得该项目预售许可证的;(五)权属有争议的;(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的;(七)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验收不合格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广告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学习内容(一)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范围。
凡是能在露天或公共场所通过广告表现形式进行诉求达到促销目的的媒体物质皆可称为户外广告。
《规定》从户外广告的这一内涵出发,明确规定下列四类情形,应当进行户外广告登记。
1、利用户外场所、空间、设施发布的,以展示牌、电子显示装置、灯箱、绘制霓虹灯为载体的广告;2、利用交通工具,水上漂浮物、升空器具、充气物、模型表面、张贴、悬挂的广告;3、在地下铁道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地下通道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候机楼内外设置的广告;4、法律、法规和国家工商总局规定应当登记的其他形式的户外广告。
在本单位的登记注册地址及合法经营场所的法定控制地带设置的,对本单位的名称、标识、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联系方式进行宣传的自设性户外广告,不需要申请户外广告登记。
地方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述登记的户外广告管理范围,从性质上划分,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经营性户外广告,这类户外广告由广告经营者承办,以营利为直接目的,这类户外广告是登记管理的重点;另一类是广告主自行发布的户外广告。
这类广告不以直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广告主在店堂或店堂建筑物控制地带自行发布的促销自已商品或服务的店堂牌匾广告。
(二)户外广告登记管理制度、1、规定了申请户外广告登记基本条件。
第六条规定:(1)户外广告发布单位依法取得与申请事项相符合的主体资格;即申请人的经营范围中必须有户外广告发布或包括户外广告发布范围的内容。
(2)户外广告所推销的商品和服务符合广告主的经营范围或业务范围。
(3)户外广告发布单位具有相应户外广告媒介的使用权。
也就是说,用以发布广告的户外媒体,如路牌、霓虹灯等必归申请人使用。
(4)广告发布地点、形式符合当地人民政府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要求。
根据《广告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管理办法,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广告监督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
因此,任何户外广告都必须遵守户外广告规划,按照规划范围设置。
广告法规与管理知识讲义1. 引言广告作为商业活动中重要的宣传和推销手段,对企业的发展和产品销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广告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和道德风险。
为了保护广告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广告法规并进行管理。
本讲义将介绍广告法规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相关的管理知识。
2. 广告法规概述2.1 广告法规的定义广告法规是指对广告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它主要包括对广告行为的内容、形式、发布渠道、监管和处罚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护广告主体、消费者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2.2 广告法规的原则广告法规的制定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客观真实原则:广告应当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客观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性能。
- 合法合规原则:广告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
- 诚实信用原则:广告应当诚实守信,不得有虚假或误导性的内容。
- 社会责任原则:广告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得侵犯消费者权益和公众利益。
- 自律管理原则:广告行业应当自觉遵守行业组织的自律规范,加强自我管理和监督。
3. 广告法规的主要内容3.1 广告的禁止性规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一些广告内容被明确禁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虚假广告:广告内容不真实或具有误导性的; - 欺诈广告:广告行为涉嫌欺诈消费者的; - 违反公序良俗:广告涉及淫秽、暴力、恶俗等不良内容的;- 违法广告:广告行为违法法律法规规定的; - 未经许可的广告:未经广告主体、版权人、肖像权人等权利人许可的广告。
3.2 广告的限制性规定除了禁止性规定外,广告法规还有一些限制性规定,限制了广告的方式、手段和对象: - 特定商品广告:如医疗保健品、保健食品等特定商品的广告受到严格的管理和限制;- 广告目标群体:涉及儿童、青少年的广告需要特别关注其影响和合规性; - 广告形式和手段:对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传统媒体广告等有具体规定; - 广告语言风格:对广告语言的真实、准确、不误导进行规范;3.3 广告的发布和审核管理广告的发布和审核管理是广告法规的重要内容之一。
《广告法规与管理_》法学基础知识一、内容简述首先广告法规是规范广告行为的基本准则,这意味着广告发布者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来制作和发布广告,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不误导消费者。
同时广告法规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工具,比如防止虚假宣传、保护个人隐私等。
接着在广告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广告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这包括对广告内容的审查,确保不违反法律法规;对违法广告的处罚,维护市场秩序;以及对广告行业的指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1. 简述广告法规与管理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广告无处不在,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广告法规与管理的重要性,也常常被我们忽视。
事实上广告法规就像是给广告行业的“安全带”,保证我们免受不规范广告行为的侵害。
首先广告法规确保了广告的合法性,没有法规的约束,广告可能会变得杂乱无章,甚至误导消费者。
法规的存在,让广告发布者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不夸大宣传,不欺骗消费者。
其次广告法规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广告的战场上,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则,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比如虚假宣传、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等。
而广告法规就像是一个公正的裁判,确保每个企业都在公平的竞技场中竞争。
再者广告法规也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时候一些不良广告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比如诱导消费者购买不合格的产品。
有了广告法规,消费者的权益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让消费者在享受广告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广告法规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保障了广告的合法性,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广告法规,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守护神”。
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广告法规的具体内容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阐述广告法规在法治社会中的作用广告法规在法治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广告法规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有了广告法规的规定,我们能够在各种广告宣传中更准确地辨别产品的真实信息和功能,防止虚假广告误导我们。
广告法规与管理-法学基础知识广告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企业宣传产品、增加销量、树立品牌形象等。
然而,广告活动也需要受到法规与管理的约束,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大多数国家,广告法规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的。
这些法规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广告法规要求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广告不能有任何误导性的信息,也不能夸大产品的功效或虚假宣传。
广告商必须确保广告所声明的产品特点和效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提供充足的证据支持。
如果广告违反了真实性原则,可能会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
其次,广告法规还要求广告不得侵犯他人权益。
广告不能扭曲他人的形象,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
此外,广告也不能使用未经授权的他人肖像、音乐、艺术品等,以免侵犯版权。
如果有人对广告内容产生了不满,他们有权向相关部门投诉,并要求广告商承担法律责任。
另外,广告法规还进行了广告宣传的时限和方式的管理。
有些国家规定,广告不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播放,例如晚上十点至早上六点之间。
此外,广告还不能利用过度的噪音或明显干扰他人的方式进行宣传。
最后,广告法规还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产品和目标群体上。
例如,对于烟草和酒精饮料等易导致健康问题的产品,广告法规可能会更加严格,要求广告不能鼓励过度消费或误导公众。
为了加强广告的管理,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监督广告市场。
这些机构负责审查广告内容,处理消费者投诉,并对违规广告进行处罚。
同时,广告商也有责任自觉遵守法规,确保广告活动的合法合规。
在进行广告宣传时,企业必须了解并遵守法规与管理,以免遭受法律责任和负面影响。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保持警惕,不被广告中的虚假信息所误导,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只有广告的活动在法规的约束下得以规范进行,广告行业才能健康发展,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广告法规与管理是保障广告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宣传手段,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因此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管理。
广告法规与管理法学基础知识1. 引言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然而,广告的发布和管理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广告法规与管理法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广告法的来源与原则、广告法规的具体内容以及广告管理的相关法律。
2. 广告法的来源与原则广告法是指关于广告发布与管理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在中国,广告法的主要来源包括宪法、民法、反垄断法以及特定领域的法律法规等。
广告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真实性原则。
广告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功效和品质,不得进行虚假宣传。
•第二,公平竞争原则。
广告应当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
广告应当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得误导消费者或侵犯其合法权益。
•第四,社会责任原则。
广告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
3. 广告法规的内容广告法规是对广告发布与管理进行具体规定的法律文件。
在中国,广告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他相关法规文件。
以下是广告法规的核心内容:3.1 广告主体的资格要求广告主体是指广告发布者和广告经营者。
广告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要求,包括注册登记、取得许可证等。
未经合法资格的广告主体不得发布广告。
3.2 广告发布的限制广告发布需要遵守以下限制:•广告应当明确标明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广告应当尊重社会公共道德和风尚。
•广告不得损害国家形象和利益。
•广告中禁止使用虚假和夸大宣传的手法。
•广告中禁止使用侮辱、诽谤、淫秽等不良内容。
3.3 广告经营者的责任广告经营者需要承担以下责任:•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对广告的发布进行管理和监督。
•对广告侵权行为进行追究。
3.4 广告监管与处罚广告监管机构会对广告发布进行监管,并对违法广告进行处罚。
处罚方式包括罚款、责令停止广告发布、吊销广告经营许可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