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摄影用光
- 格式:ppt
- 大小:134.53 MB
- 文档页数:55
第四章摄影用光第一节光线的作用和意义1.表现被摄体的形态和色彩2.表现被摄体的空间位置3.营造特定气氛4.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第二节摄影用光的基本因素1.光度:光度是指物体的表面受光源的照射所呈现出的亮度2.光质:光质是指光线的软硬性质3.光位:光位是指光源所处的位置4.光型:光型是指摄影过程中拍摄不同的摄影主体使用不同光型的光线5.光比:光比是指被摄体的收光面和阴影面之间的亮度比6.光色:光色是指装饰光物体所发射的光线的颜色(一)光度对摄影创作的影响影响光度的因素:摄影光源的强度光线照射到被摄体表面的照度被摄体表面反射光的亮度作用:●影响曝光控制光度强,曝光时间短光度弱,曝光时间长●影响影调和色调的再现(二)不同光质的运用在摄影创作中,常常将不同软硬的光分为:1.直射光无云雾等遮挡的太阳光,以及聚光灯、闪光灯、碘钨灯等人工光源在未加用散光片的情况下所发射出的光线被摄体受光面的亮度很高,非受光面的亮度很低,反差强烈,投影浓重,投影边缘清晰光质强硬,鲜明有力如:人像摄影中可表现人物刚毅性格2.散射光光源发射出的经过有一定密度的介质柔化后射向被摄体的一种光线被摄体投影浅淡,光比小,光线无明显的方向性光质柔和,照片明暗反差小,影调柔和●宜于表现少女和儿童,拍摄人像可拍摄出质感细腻的高调照片●拍摄风光照片,被摄体的透视感、立体感、纵深感不易表现3.反射光光线通过某种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来,再照到被摄体上,提高了被摄体表面的亮度。
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取决于物体表面的颜色、质地(如:反光板、雪地、水面等)(三)不同光位的运用不同位置的光线对同一物体进行照明时,会出现不同的照明方向和照明角度,产生不同的效果1.正面光(顺光)光线投射方向与摄影镜头光轴方向一致的光线特点:正对照相机一面受光面大,光比很小投影落在被摄体的后面,不能很好表现出被摄体的立体形态纹理表现不明显,质感较差分为:高位正光面、水平正光面、低位正光面高位正面光:灯光的高度高于主体人物的头部正面照射,照片明亮人物稍具明暗变化,立体感稍强。
摄影用光要素一、光度二、光型:指某一照明光源在拍摄时所承担的角色或作用(一)主光:塑形光,是指用以显示景物、表现质感、塑造形象的主要照明光。
其亮度在画面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直射光,具有明显的方向性1.应照亮被摄体主要部分或最富有表现力的那一部分2.主光位置的确定要根据光源亮度的强弱、距离的远近、位置的高低、被摄对象的性格特点、环境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画面构图的具体要求来确定(二)辅光:除主光之外的一切摄影照明光线,通常,辅光在被摄景物上的照度不得超过主光的1/41.补光:用来帮助主光造型,以提高由主光产生的阴影部分的亮度、揭示阴影细节、减小影像反差,对主光的缺陷起弥补作用的光。
大多利用散射光,同时严格控制数量,尽量精简作用:调整画面影调,改善画面反差帮助塑造被摄体立体形态,表达被摄体的全部特征帮助表现质感补光灯:阴补灯——一般配置在拍摄点或左或右两侧的位置,用来补充主光照明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不能过高或过低,略高于人物头部或平行于头部均可。
阳补灯——是介于主光灯与阴补灯之间打出的一种灯,它的任务是在脸部阴阳光调之间起到逐步过渡的作用(或称接茬作用),能够软化主光灯在人物脸部投下的生硬投影。
2.轮廓光:勾勒被摄体轮廓形状、线条的光线。
能够有效地区别被摄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从而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被摄体的立体感。
逆光安置在被摄对象左、右两侧后方的双边轮廓光应当照射在景物的外形体轮廓上3.背景光:灯光位于被摄者后方,并朝背景方向照射的光线,利用背景光可以调整被摄对象的环境及其背景影调。
作用:1.突出主体,把主体衬托在有利于主体表现的背景上2.烘托主体,营造各种环境气氛和光线效果,说明某种特定时间、地点等,对主体表现起烘托作用4.修饰光:装饰光,是有目的地对被摄对象的局部进行用光细节的修正,使所表现的形象更完美、突出。
目的:1.弥补上述几种光线照明上的不足2. 追求画面的照明平衡3.对被摄景物的局部添加强化塑形光线,如发光、眼神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灯三、光位:主光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投射方向与镜头光轴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
摄影用光的七种...1. 摄影用光摄影用光谁能帮我讲一下摄影用光的问题吗?摄影用光,题目太大,可以写好几本书。
发去《摄影技巧》的部分章节--摄影用光的学问一、了解光的特性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
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
虽然摄影艺术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追随着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之后而形成自己不同的流派与风格,特别别是近50年里,未来主义摄影、荒诞派摄影、剪辑派摄影、立体泥摄影等等,都可以在形式上找到与姊妹艺术相通的地方,但是,它们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
原因之一是摄影家充分发挥摄影独特的造型手段——光的语言。
通过光,形成了他们自身的造型方式,决定了画面的表述意图;通过光,不仅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同时在摄影家之间,也产生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富有创造性的摄影家们常说,对光的认识是摄影家艺术才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光本身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摄影家可以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形式来达到特殊的目的。
光的这些形式是可以控制的,它们可以被用来在照片上明确地表现特定的被摄体的特性、概念和情绪。
在摄影家能够充分利用光的巨大潜力以前,他们必须对光加以分析,了解光的各种特性,使自己熟悉光的各种作用和用途。
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指出,对摄影家来说,光具有强度、质量和颜色三个主要性质。
首先是强度。
光的强度可以从亮到暗,这一点适用于任何光源。
例如,在无云的天气里,中午的日光非常强,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光线昏暗。
夜间可以说没有光。
人工光源的强度,则随着灯的瓦数不同而有所变化。
法宁格认为,明亮的光线给人一种耀眼、明快和严肃的感觉,暗淡的光线常常表现忧郁、宁静和含蓄的情绪。
照明强度的这种差别,会在照片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彩色照片的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在照明强度很高时,被摄体显得比较明亮、鲜明、反差较大,色彩显得比照明强度低的光线情况下更加鲜艳。
摄影用光的七种方法摄影中的光的使用是把作品的质感提升到极致的基础,也是实现美的完美追求的关键。
下面就介绍摄影用光的七种方法。
第一种是前照。
这是摄影受欢迎的一种光线,它可以增加被拍摄者面部特征的鲜明程度。
前照拍摄时,光源位于摄影师前方,能穿透模特,可以使照片更加亮丽、立体,也有利于凸显模特特征,更好地展示出模特的美丽。
第二种是后光。
这种光把模特的轮廓分明,使立体感更强,照片更有层次感。
这种光源位于摄影师背后,通过太阳的光,来照亮被拍摄者,从而让照片更有神秘感。
第三种是旁照。
旁照照片拍出来的照片要比前照侧照更有立体感。
旁照是把光源从摄影师身旁投射过来,通常是用一个较小的灯投射出的柔和的光线,拍出来的照片,光线柔和的又不失精致,有淡淡的光泽,也更容易汇聚起瞳孔,表现出模特的精致与气质,相当有艺术感。
第四种是直射。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光,它的特点是简单明确并且显眼,能有效地把模特的细节传达出来。
拍摄时,光源位于摄影师身前,它可以把模特的表情传达出来,也可以拍出被拍摄者身体上立体感极强的照片。
第五种是软辉。
这是一种非常艺术的光,特点是柔和、温柔,可以ре产生柔和、温暖的感觉。
拍摄时,光源位于模特正下方,能有效地营造一种温柔的氛围,尤其是在早晨或者夜晚的拍摄,它可以在作品中贴切的呈现柔和的感觉。
第六种是折射。
折射是把对着太阳的光线,然后引射到被拍摄者的脸上,照片拍出来的质感包含了光线的 -->折射和散射。
折射可以把模特的五官更好的表现出来,而散射可以分散光线,使作品充满柔和感,也更有精神感。
最后一种是闪光。
闪光是一种艺术化的光,并且功能强劲,它可以定格特定的瞬间,使这一刻的流光溢彩成为永恒的瞬间。
闪光的存在能使美的瞬间更加的新鲜,欣赏的也更加的兴奋,令每一张照片都充满灼热的气息与热情。
以上就是介绍摄影用光的七种方法,它们是把作品质感提升到极致、实现美的完美追求的基石,摄影师可以根据需求,运用不同的光线,玩转光与色彩,将作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摄影用光详解掌握散射光照明的特点外景散射是自然光的一种形态,以天空反射光的形式进行照明。
阴天、薄云遮日及曙、暮期均属散射光照明。
阴天、曙暮期光线的特点阴云遮日的阴天,天空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
这一发光体的亮度或照明地球上景物的亮度。
它受到大气层中云层厚度的影响。
云层厚,天空亮度就低,云层薄,天空亮度就高,散射光照明景物的明暗反差消失,景物的明暗层次只能依靠景物的明暗关系来表现,色彩的特征及表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照明比较均匀,照明比较稳定。
天空亮度比较均匀。
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间距比较大。
曙暮期,由于天空的亮度受到太阳位置的影响,在距太阳较近的天空就很明亮,距太阳较远的天空就较暗,亮度很不均匀。
另外,此时刻落日后或日出前有余辉,天空有局部的暖色调,而距日落日出较远的天空,已不受余辉的影响,天空呈一定的蓝色调。
同时,此刻的照明效果的变化非常快,延续的时间非常暂短。
地面上景物受到天空反光照明,但非常微弱,似乎呈半剪影状态,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间距较大。
阴天时,一般地讲光的色温偏高,所以画面上呈现蓝色。
曙暮期则有不同情况,在靠近太阳附近的天空的光,色温就偏低,而距太阳远的天空的光,色温就偏高些。
而且还会由于太阳的升起和太阳下落,色温将急剧地发生变化。
阴天时,天空光进行垂直照明景物的水平面亮度高于垂直面的亮度,而曙暮期的景物水平面亮度低于垂直面的亮度。
阴天的光线处理阴天本身也是十分丰富多样的,既有黑云压城的阴天,也有薄云遮日的“假阴天”等。
但它们共同特点是散射光照明形态。
面对这种光线,摄影师对它的处理大致有以下的内容:薄云遮日的“假阴天”情况下。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光效,即光效比较柔和,照明效果比较均匀,不形成明显的明暗反差并具有较丰富的影调、色调层次。
天空呈白色而且亮度非常高。
这样的光线条件下,摄影师的光线处理大致有这些内容:利用天空亮度非常高又呈白色状,选择浅色景物,并按某一景物为基准亮度把握曝光,可以获得高亮调的画面。
如何用光的技巧不管是在艺术摄影中还是在艺术造型中,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想到达良好的艺术效果,此时就要借助光。
如果摄影师没有调好光,那么所取得的摄影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在平时的摄影中,摄影师要处理好光与影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到达较好的艺术造型效果。
摄影师往往借助光来将自身的感情表现在作品中,从而到达渲染周围环境的目的。
我给大家整理了有关,分享给你们!用逆光营造立体空间黄昏的时候,当太阳的角度低到足以投射进狭窄的街巷时,也是麦地那市场一天中最繁华的时刻。
夕阳将熙攘的人群勾勒出金色的轮廓,那些因长期悬挂落满灰尘的商品,也因此鲜亮了许多。
为了表现麦地那市场独特的环境气氛,我选择了一段带有拱门的街巷作为拍摄点,阳光透过拱门投射在光滑的石板路上,折射出的光线恰好起到反光板的作用,尽管是逆光拍摄,那些悬挂的商品,暗部层次依然丰富。
考虑到虚、实比照的透视效果,我将装有17-55mm变焦镜头的相机贴近右边的商品,焦距推到55mm 端。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压缩画面,使前景的商品虚化,同时将焦点锁定在画面前1/3处,并在画面的左边留出空间,当身穿红衣的妇女进入到预留位置时按下快门。
其实这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拍摄手法,当你将镜头靠近被摄物体时,别人会误以为你是在拍某个局部,既使是迎面走来也不会刻意躲避镜头,这样拍出的画面现场感强,人物表情真实自然。
由于枯燥,空气中漂浮着许多灰尘,黄昏低角度的逆光可以强化空气中飘浮的尘埃介质,营造出多层次的立体空间。
2021年1月23日下午17:37,摄于突尼斯老城区麦地那市场尼康D300数码相机,Nikkon 17-55mm f2.8ED镜头,ISO400 f5.6 1/60s -0.67EV拍摄透明物体的最正确光线韩国首尔市的南山是繁华都市中的一块净土,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松树、栎树、白杨等树木,一年四季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是都市人喜爱的休憩场所。
从首尔市的每一条繁华道路都可以驾车轻松地到达南山。
摄影的用光技能有哪些关于摄影的用光技能有哪些其实摄影光线主要包括四种特性——光线的强度,光线的性质,光线的方向性,光线的色彩。
下面作者为大家带来摄影的用光技能有哪些,期望对您有所帮助!摄影的用光技能有哪些1、顺光又叫正面光、平光。
光线从被摄者正面照射,特点是被摄者全部受光,光线亮度高,影像平淡,色彩还原较好,但光比较平,很难表现出立体感。
2、侧光光线来自被摄者的侧面,通常又分为前侧光和后侧光,特点是被摄者有明显的立体感,影调层次、线条轮廓等都更为丰富,能较好地刻画人物的外型特点和表情神态。
3、逆光又称为“背光”。
光线从被摄者的背面或斜后面射来,特点是光线能为被摄者勾画出漂亮的轮廓线,可使人物与背景区分开,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感。
4、直射光又称为“硬光”。
在室外一样是指晴天太阳发出的光,特点是方向性强,照射到被摄者身上能形成较强的明暗对照和立体感,有一种比较结实的成效。
5、散色光又称为“软光”。
在室外一样是指阳光透过云层,或被地面、墙面等反射,特点是无明确的方向性,照射到被摄者身上明暗关系不十分明显,中间过渡层次丰富,影像较为柔和。
这种光线是拍照人像比较理想的光线,人物皮肤层次的表现非常丰富。
风光摄影技能有哪些1. 风光摄影技能:寻觅最佳地点为了节省在目的地四处乱逛的汽油费,要事先做一点准备工作。
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当地的旅行信息点搜集目的地的信息,看看当地有哪些被拍过的照片,想想如何能做得更好。
参考观赏的摄影师的作品并不丢人,还要从作品中学习。
还可以看看那些户外活动的信息,比如徒步、野营、登山、自行车和漂流等,这些信息中常常会提到一些风景优美的地点。
也能够和其他摄影师交换一下,面对面或在论坛里,征询建议,哪里值得一去及哪里应当舍弃。
一旦做好了一张“必去地点”的清单,就可以背起行囊动身了。
2. 风光摄影技能:等待正确的光线风光可以因光线而千变万化。
推敲到拍照的场景,很明显只有一种光源可以使用:自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