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交流稳压器的原理与维修电路图
- 格式:docx
- 大小:132.06 KB
- 文档页数:6
LM317 稳压器介绍、引脚图、参数、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图一、LM317 稳压器介绍、引脚图、参数、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图---LM317 介绍LM317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
LM317 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2V 至37V,负载电流最大为1.5A。
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
此外它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
L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
通常LM317 不需要外接电容,除非输入滤波电容到LM317 输入端的连线超过 6 英寸(约15 厘米)。
使用输出电容能改变瞬态响应。
调整端使用滤波电容能得到比标准三端稳压器高的多的纹波抑制比。
LM317 能够有许多特殊的用法。
比如把调整端悬浮到一个较高的电压上,可以用来调节高达数百伏的电压,只要输入输出压差不超过LM317 的极限就行。
当然还要避免输出端短路。
还可以把调整端接到一个可编程电压上,实现可编程的电源输出。
1、特性:可调整输出电压低到1.2V保证1.5A 输出电流典型线性调整率0.01% 典型负载调整率0.1% 80dB 纹波抑制比输出短路保护过流、过热保护调整管安全工作区保护标准三端晶体管封装。
2、电压范围:LM317 1.25V 至37V 连续可调。
二、LM317 稳压器介绍、引脚图、参数、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图--- LM317 外形引脚图三、LM317 稳压器介绍、引脚图、参数、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图--- LM317 参数1、绝对最大额定值2、LM317 电气参数四、LM317 稳压器介绍、引脚图、参数、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图--- LM317 工作原理LM317 的输入最同电压为30 多伏,输出电压1.5----32V.。
电流1.5A.。
不过在用的时候要注意功耗问题。
.注意散热问题。
LM317 有三个引脚。
一个输入一个输出一个电压调节。
输入引脚输入正电压,输出引脚接负载,电压调节引脚一个引脚接电阻(200 左右)在输出引脚,另一个接可调电阻(几K)接于地。
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稳压电路是一种用于保持电源输出电压稳定的电路。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负反馈控制的基本理论。
下面是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1. 反馈回路:稳压电路中含有一个反馈回路,用于将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误差信号。
2. 参考电压:稳压电路中通常存在一个参考电压源,它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参考电压,用于与输出电压进行比较。
3. 误差放大器:反馈回路的误差信号会经过一个误差放大器进行放大。
这个放大器将误差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程度以供后续的操作。
4. 控制元件:稳压电路中存在一个控制元件,通常是一个可变的电阻或者电容。
控制元件的作用是调节电路的工作状态以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
5. 输出电压调节:根据误差放大器的输出,控制元件被相应地调节,以使输出电压接近参考电压。
如果输出电压偏离参考电压,控制元件会被调节以减小误差信号,从而使输出电压回归到稳定状态。
总结起来,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负反馈机制,通过比较输出电压和参考电压的差异,使用控制元件调节电路的工作状态,使输出电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这样可以确保输出电压不会受到电源波动或负载变化的影响。
SBW-100KVA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的使用及维护摘要:为保证电压稳定,SBW系列三相全自动补偿式电力稳压器得到广泛使用,并展现颇多优势。
如果因为外界因素影响,或者负载发生变化导致电压波动大,可以借助稳压器增强电压的稳定性,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为深入了解此类型稳压器的使用情况,将SBW-100KVA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明确了稳定器的应用特点和原理,并结合设备运行要求,对安装、使用、维护以及故障处理分别进行探讨,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将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SBW-100KVA;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使用及维护引言在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如果电压缺乏稳定性,会导致设备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需要频繁维修和保养设备,因此维持设备电压稳定至关重要。
SBW-100KVA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在维持电压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效率高且时效性强,能够为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交流稳压电源,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故而,应该强化对此类稳压器的研究与应用。
1SBW-100KVA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的应用特点和原理1.1 应用特点SBW-100KVA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的特点较多,诸如容量大、效率高,适用的负载相对广泛,可以承受瞬时超载,也达到连续工作的目的。
在稳压器运行阶段,手动、自动开关可以做到灵活切换。
并且此类设备在具体安装过程中,便利性强,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高,使用过程安全且稳定。
SBW-100KVA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的组成部分较多,诸如补偿电路、伺服电机控制电路、减速传动结构等。
为保证稳压器能平稳运行,在实际应用期间,需要对稳压器的工作原理明确掌握,注意应用规范和操作流程。
1.2 工作原理SBW-100KVA全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是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包括显示电路、操作电路、补偿系统等。
稳定器在具体运行阶段,工作原理具体如图1所示。
结合图1可以看出,主要由三相输入电压经过补偿电路、保护电路,最后输出电压,在此期间,电压检测补偿电路,而旁路系统则由补偿电路和保护电路构成。
ECC中科SVC-15KVA交流稳压器电路图
单位有两台交流稳压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
都是好多年前的产品了,既找不到说明书,也联系不上厂家,只好自己动手维修。
这是正面
这是背面
控制电路板的位置
明显看到有三个电阻烧毁
背面连线情况
螺丝松动,导致电刷接触不良
首先就是上网搜索电路图,结果一无所获。
只好自己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的测绘出来(见附图,把图片另存一下就可以看清楚了)。
最后把烧毁的3个电阻(R42、R45、R46)和一个二极管(D1)换新,把碳刷固定好,上机测试,一切正常。
稳压电路简介交流电网电压的波动和负载电流的变化都会使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随之变动,因此要求较高的电子电路必须使用稳压电源。
(1 )稳压管并联稳压电路用一个稳压管和负载并联的电路是最简单的稳压电路。
图中 R 是限流电阻。
这个电路的输出电流很小,它的输出电压等于稳压管的稳定电压值 V Z 。
(2 )串联型稳压电路有放大和负反馈作用的串联型稳压电路是最常用的稳压电路。
它的电路和框图见图 4 ( b )、( c )。
它是从取样电路( R3 、 R4 )中检测出输出电压的变动,与基准电压( V Z )比较并经放大器( VT2 )放大后加到调整管( VT1 )上,使调整管两端的电压随着变化。
如果输出电压下降,就使调整管管压降也降低,于是输出电压被提升;如果输出电压上升,就使调整管管压降也上升,于是输出电压被压低,结果就使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发展成很多变型电路或增加一些辅助电路,如用复合管作调整管,输出电压可调的电路,用运算放大器作比较放大的电路,以及增加辅助电源和过流保护电路等。
( 3 )开关型稳压电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稳压电源是开关型稳压电源。
它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本身功耗很小,所以有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但电路比较复杂。
开关稳压电源从原理上分有很多种。
它的基本原理框图见图 4( d )。
图中电感 L 和电容 C 是储能和滤波元件,二极管 VD 是调整管在关断状态时为 L 、 C 滤波器提供电流通路的续流二极管。
开关稳压电源的开关频率都很高,一般为几~几十千赫,所以电感器的体积不很大,输出电压中的高次谐波也不多。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从取样电路( R3 、 R4 )中检测出取样电压经比较放大后去控制一个矩形波发生器。
矩形波发生器的输出脉冲是控制调整管( VT )的导通和截止时间的。
如果输出电压 U 0 因为电网电压或负载电流的变动而降低,就会使矩形波发生器的输出脉冲变宽,于是调整管导通时间增大,使 L 、 C 储能电路得到更多的能量,结果是使输出电压 U 0 被提升,达到了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简易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稳压电源就是能为负载提供稳定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的电子装置,包括交流稳压电源和直流稳压电源两大类。
采用三端可调稳压集成电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遂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
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
LM317,使电压可调范围在1.5~25V,最大负载电流1.5A。
其电路如图所示。
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提供计算机中所有部件所需要的电能。
电路(一)1、电路工作原理: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1》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互感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磁芯)。
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
变压器是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
它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
T降压后,得到24V交流电;再经VD1~VD4组成的全桥整流、C1滤波,得到33V左右的直流电压。
该电压经集成电路LM317后获得稳压输出。
调节电位器电位器2》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
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
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
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按材料分线绕、炭膜、实芯式电位器;按输出与输入电压比与旋转角度的关系分直线式电位器(呈线性关系)、函数电位器(呈曲线关系)。
主要参数为阻值、容差、额定功率。
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在音响和接收机中作音量控制用。
RP,即可连续调节输出电压。
图中C2用以消除寄生振荡,C3的作用是抑制波纹,C4用以改善稳压电源的暂态响应。
交流稳压器的原理与维修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交流稳压器分为两类:一类是伺服式,《电子报》2002年第22期第六版已介绍;另一类是由继电器或双向可控硅切换自耦变压器抽头式。
本文介绍ASP5kVA型继电器切换抽头式交流稳压器的工作原理与维修实例。
一、工作原理1.稳压原理简述:根据实物测绘的控制板电路图见图1,一次主回路图见图2,通电工作时四只继电器的吸合情况见附表。
我们可根据图2和附表中记录的继电器动作规律分析出稳压原理。
开关S2合向“市电”一侧时,稳压器输出电压与市电电压相同;开关S2合向“稳压”一侧,当市电电压低于167V时,继电器J1~J3均不吸合,输入电压接在变压器T的143V抽头上,经适当延时后继电器J4吸合,变压器T端的电压通过J3、J4触点送往输出端,显然输出电压经升压而得到大幅度提升;当输入电压达到或略高于167V时,J2吸合,输入电压接到167V抽头上,这时输出电压也被提升,但幅度比上一种情况要小;当输入电压在190V左右或略高时,J2、J3吸合,输入接在167V抽头上,输出电压则从190V端引出,电压提升二十几伏;当输入电压在220V左右时,J1、J2吸合(J2的动作对输出电压不产生影响),输入与输出端经J1、J3、J4触点直接连通;当输入电压超过220V较多时,J1、J2、J3均吸合,输入接至220V抽头,输出电压从190V抽头引出,呈降压态势。
J4用于延时和过电压保护。
下面分析图1电路是如何控制四只继电器按上述规律动作而实施稳压的。
2.稳压用继电器动作过程:变压器T的14V抽头电压经二极管D1~D3整流和C1滤波后给J1~J4四只继电器线圈供电,由电阻R12和稳压管D9组成的简单稳压电路为其他电路供电。
A1~A4是四运放LM324,在这里用作电压比较器。
电阻R17、R18、R19组成的分压回路,以及R13、R14组成的分压回路,给比较器A1~A3提供基准电压;其值按A3、A2、A1的顺序依次增大,因此电位器VR1中间头送来的取样电压高低变化时(市电输入电压加在继电器J1-COM公共端,经D4整流、C3滤波、VR1调整获得取样电压),会出现附表所示的继电器动作规律。
220v稳压电路原理
稳压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用于确保输出电压在给定范围内稳定不变。
稳压电路的原理是通过反馈机制来自动调节电路中的元件,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以下是一种基本的220V稳压电
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该稳压电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能够提供220V输入电源的
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
变压器负责将输入电源的电压降低或升高到所需的220V电压。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提供给稳压电路供电。
稳压电路的核心部分是稳压器。
稳压器是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电路,它通过比较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差异,来调整电路中的元件以使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稳压器通常采用反馈控制原理。
具体来说,稳压器将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产生误差信号。
这个误差信号被送回到稳压器的控制电路中,通过调节控制元件(如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的导通程度,来调整输出电压。
当输出电压下降时,稳压器会增加控制元件的导通程度,以提高输出电压。
相反,当输出电压升高时,稳压器会减小控制元件的导通程度,以降低输出电压。
通过持续监测和调整,稳压器可以使输出电压保持在预定的220V值,即使在输入电压波
动或负载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
总之,稳压电路利用反馈控制原理以及稳压器的功能,确保输出电压始终保持在220V范围内。
这种稳压电路可以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图】交流稳压器七稳压电源电路图捷配电子市场网本例介绍的交流稳压器,具有开机延时送电、稳定输出电压、过电压保护及指示、欠电压保护及指示等功能,其输出功率为3kW。
电路工作原理该交流稳压器电路由电源电路、升/降电压控制电路、开机延时电路、过电压保护电路和欠电压保护电路组成,如图5-46所示。
电源电路由电源开关Sl、稳玉/直通控制开关S2、电压表PVl、调压变压器T、整流桥堆UR2、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l和滤波电容器C2、C3组成。
升/降电压控制电路由调压变压器T、运算放大集成电路IC2(Nl-N4)内部的N2、N3、整流桥堆URl、滤波电容器Cl电阻器Rl-R8、RlO、Rll、R14、Rl5、R18、Rl9、R33、电容器C5、C6、晶体管Vl、V2、继电器Kl、K2、电动机M、限位开关S3、S4和电压表PV2组成。
开机延时电路由运算放大集成电路·IC3和电阻器昭5-R32、R35、晶体管V5、V6、继电器K3、电容器C7、C8二极管VD2、按钮S5组成。
过电压保护电路由IC2内部的Nl和电阻器Rg、R3、R17、二极管VDl、发光二极管VLl等组成。
欠电压保护电路由lC2内部的N4和电阻器Rl2、R16、R2O-R24、R34、电容器C4、晶体管V3、V4、二极管VD3发光二极管VL3组成。
接通电源开关Sl,将S2置于"稳压"或"直通"位置,交流输人电压经T变换降压后,在T的W3、W4绕组上分别产交流9V和交流16V电压。
W3绕组上的交流9V电压经Rl限流降压、UR整流、Cl滤波及R2、R3分压后,作为Nl-N4的取压。
W4绕组上的交流16V电压经UR2整流、ICl稳压和C2、C3滤波后,为IC2、1C3和Kl-K3提供+l2V工作电源;同时+l2V电压还经RP调节及R4-R8分压后,作为Nl-N4的基准电压。
当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为220V时,N2和N3因正相输入端电压与反相输入端电压相等,而输出为O,Vl和V2均截止,Kl和K2不吸合,电动机M不转动。
交流稳压器
一.稳压器的分类“按调压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三类电子感应式油式稳压器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直接调压稳压器和补偿式调压稳压器)干式无触点调压式稳压器(一般是带补偿的稳压器)二.稳压器的分类:
“因按电源使用环境不同分类可分为两类单相交流稳压器三相交流稳压器三.以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为例分析稳压器工作原理:
因单相交流稳压器原理分析1.单相SvC直接调压稳压器原理分析
A点为单相稳压器输入侧, B点为单相稳压器的输出侧.
其实这一类用调压器直接调压式的稳压器就是利用自耦变压器的原理做成的.图中AN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入侧, BN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出侧,如果输入电压高于输出设置点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降压状态,如果输入电压低于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_工作在升压状态. (图中所示就是处在降压状态)
这种稳压器不同于自耦变压器的主要是输入点A是可以由0V到250V之间任意滑动.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输入电压的输入点来满足输出电压的恒定. -般我们把输入侧A点叫做滑臂,它由电机通过减速装置来驱动,电机的转向由稳压控制电路来控制完成.
稳压器的取样电路时刻监视稳压器的输出两点间电压,输出电压升高时,控制电机朝自变压器降压的方向移动,(如图二)当输出电压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
止控制电机运动.反之控制电路则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升压的方向转动.((图三)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_
此类稳压器的容量大小全部由这个输出电压可以变压器的自耦变压器来承担,但由于它
制造工艺的影响,它不能做得很大,只能适应小功率的场合.
要相把稳压器的功率做得更大,就要加入补偿变压器来实现稳压器的功
率扩大。
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设计(一)简易可调稳压电源采用三端可调稳压集成电路LM317,使电压可调范围在1.5~25V,最大负载电流1.5A。
其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工作原理: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T降压后,得到24V交流电;再经VD1~VD4组成的全桥整流、C1滤波,得到33V左右的直流电压。
该电压经集成电路LM317后获得稳压输出。
调节电位器RP,即可连续调节输出电压。
图中C2用以消除寄生振荡,C3的作用是抑制波纹,C4用以改善稳压电源的暂态响应。
VD5、VD6在当输出端电容漏电或调整端短路时起保护作用。
LED为稳压电源的工作指示灯,电阻R1是限流电阻。
输出端安装微型电压表PV,可以直观地指示输出电压值。
元器件的选择与制作:元器件无特殊要求,按图所示选用即可。
制作要点:①C2应尽量靠近LM317的输出端,以免自激,造成输出电压不稳定;②R2应靠近LM317的输出端和调整端,以避免大电流输出状态下,输出端至R2间的引线电压降造成基准电压变化;③稳压块LM317的调整端切勿悬空,接调整电位器RP时尤其要注意,以免滑动臂接触不良造成LM317调整端悬空;④不要任意加大C4的容量;⑤集成块LM317应加散热片,以确保其长时间稳定工作。
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设计(二)大电流可调稳压电源电路此稳压电源可调范围在3.5V~25V之间任意调节,输出电流大,并采用可调稳压管式电路,从而得到满意平稳的输出电压。
工作原理:经整流滤波后直流电压由R1提供给调整管的基极,使调整管导通,在V1导通时电压经过RP、R2使V2导通,接着V3也导通,这时V1、V2、V3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电压不再变化(其作用完全与稳压管一样)。
调节RP,可得到平稳的输出电压,R1、RP、R2与R3比值决定本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元器件选择:变压器T选用80W~100W,输入AC220V,输出双绕组AC28V。
FU1选用1A,FU2选用3A~5A。
VD1、VD2选用6A02。
5v稳压电源电路图大全(七款5v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电源电路有一个直流输出电压大小随交流市电输入电压大小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同时电源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还随电源电路负载大小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小输入电压大小和电源负载大小对电源电路直流输出电压大小变化的影响,可以采用直流稳压电路,以稳定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
稳压电路是一种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
稳压电路有交流稳压电路和直流稳压电路两种,这里的稳压电路是指直流稳压电路,它的作用是:将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工作电压进行稳定,使这一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工作电压Uo稳定在某一电压上。
稳压电路故障不仅导致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工作电压不稳定,而且还会造成电源电路无直流电压输出,或输出电压偏低或偏高等故障现象。
5v稳压电源电路图(一)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输出正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
IC采用集成稳压器7805,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
当输出电较大时,7805应配上散热板。
下图为提高输出电压的应用电路。
稳压二极管VD1串接在78XX 稳压器2脚与地之间,可使输出电压Uo得到一定的提高,输出电压Uo为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与稳压二极管VC1稳压值之和。
VD2是输出保护二极管,一旦输出电压低于VD1稳压值时,VD2导通,将输出电流旁路,保护7800稳压器输出级不被损坏。
下图为输出电压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应用电路。
由于R1、RP电阻网络的作用,使得输出电压被提高,提高的幅度取决于RP与R1的比值。
调节电位器RP,即可一定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
当RP=0时,输出电压Uo等于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当RP逐步增大时,Uo也随之逐步提高。
5v稳压电源电路图(二)采用A723构成的输出20A5V稳压电源电路图所示是采用A723构成的输出20A/5V稳压电源电路,本电路外接晶体管使输出电流达到20A,若输出电压超过6V,晶闸管VS动作,防止输出端短路时产生的过电压,若输出电压低于5V时,输入电压约为13V,A723的工作电源由辅助电源提供,恒流保护回路的动作电流约为30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4.92-5.09V,电路中采用多个晶体管并联须注意均流问题。
7815稳压电源电路图连续可调的双电源(正负对称电源)。
此电路由一块7815和一块7915三端稳压器对称连接,即可获得一组正负对称的稳压电源,而且输出电压值可各自单独调节,也可同步调节。
电路如图所示,由变压器输出的交流双18V电压经D1~D4整流,C1、C2滤波得到一直流电压,其中变压器双电源的中心抽头作为公共接地端,然后分别把该直流电压正负极接入7815的①脚和7915的③脚。
7815的③脚接到电位器W2的滑动触片“d”上,7915的①脚接到电位器W1的滑动触片“C”上。
当将触片“C”滑到“0”端接地时,调节W2,即可从“a”端得到“+6~+15V”的正向可变电压;若将触片“d”滑到“0”端接地,调节W1,在“b”端就可得到“-6~-15V”的负向可变电压,将W1、W2换成同轴电位器,将获得正负对称的可调电源,输出电压值在±6V~±15V之间连续可调,可达到同步调节的目的。
本电路的7815、7915三端稳压块上应加装散热片,做散热用。
如图所示7815稳压电源电路图7915/LM7915应用电路作者:本站来源: 发布时间:2008-10-14 16:18:24 [收藏] [评论]7915/LM7915应用电路*Required if regulator is separated from filter capacitorbymore than 3". For value given, capacitor must be solid tantalum. 25μF aluminum electrolytic may be subs tituted.†Required for stability. For value given, capacitor mustbesolid tantalum. 25μF aluminum electrolytic may be substituted.Values given may be increased without limit.For output capacitance in excess of 100μF, a high currentdiode from input to output (1N4001, etc.) will protect theregulator from momentary input shorts.7915Typical Applications (Continued)Load Regulation at DIL = 1A 40mV 2mV Output Ripple, CIN = 3000μF, IL = 1A 100 μVms 100 μVmsTemperature Stability 50mV 50mVOutput Noise 10Hz £ f £ 10kHz 150 μVms 150 μVms *Resistor tolerance of R4 and R5 determine matching of(+) and (−) outputs.**Necessary only if raw supply filter capacitors are more than 3" from regulators.。
家用交流稳压器的原理与维修电路图
工作原理
大地牌TJ30型3kW交流稳压器的电气原理图见附图。
整机可分主回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Vi和Vo分别是输入与输出电压表。
主回路是交流电源从输入端通往输出端的路径,包括空气开关K1、稳压与直通选择开关K2、调压变压器T、延时控制继电器J3和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等元器件。
控制电路的功能有开机延时送电、稳定输出电压、过压保护及指示、欠压保护及指示等。
1.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
调压变压器T有两个二次绕组,其中一组9V经DQ1桥式整流后,再经电阻R2和R3分压,取R3上的分压值作为交流稳压器输出电压高低的取样电压。
16V的绕组电压经DQ2桥式整流,三端稳压器LM7812稳压,输出稳定的DC12V电压向控制电路供电。
发光管LED2点亮标志着DC12V电源工作正常。
集成电路A1是四运放HA17324,在这里作四电压比较器使用。
DC12V电压经电位器RP、电阻R4~R8分压,共取出四个分压值作为基准电压,分别送往四个电压比较器的相应输入端。
电阻R3上的取样电压也同时送往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
取样电压和基准电压接入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的规律是:检测交流稳压器输出电压是否高于额定值220V,其正输入端接取样电压,负输入端接基准电压,例如A1.1和A1.2;检测交流稳压器输出电压是否低于额定值220V,接法与上相反,例如A1.3和A1.4。
认识这种规律对读懂许多品牌交流稳压器的电路原理图都有参考意义,但这种接入规律的前提是:检测结果为“是”时,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为高电平,这恰好是相关功能电路所需要的。
2.电压偏高需要降压。
大地牌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稳压精度设定为±4%,当输出电压刚好等于220V时,调整电位器RP使电压比较器A1.2的反相输入端{6}脚所接的基
准电压与其同相输入端{5}脚连接的取样电压也刚好相等,这样输出电压若有升高(可能因为输入电压升高,或负载电流减小),取样电压也相应升高,电压比较器A1.2的输出端{7}脚电位就必然为高,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吸合,电动机M得电转动,拖动调压变压器的碳刷滑动,直至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电压回落到220V为止。
电动机绕组的供电回路是:DC12V→J1常开接点→限位开关XK1→电动机M→XK2→J2常闭接点→地。
3.电压偏低需要升压。
若因输入电压降低等原因引起输出电压低于220V,电压比较器A1.3的输出端{8}脚电位变高,之后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2吸合,电动机M得电转动,但这时电动机绕组上的电压极性与上次相反,其回路是:DC12V→继电器J2常开接点→限位开关XK2→电动机M→XK1→J1常闭接点→地,电动机反向旋转,直至输出电压回升到220V为止。
限位开关XK1和XK2安装在调压变压器上碳刷允许旋转范围的极限端位置,若因输入电压偏高或偏低较多,电动机拖动碳刷转至极限位置仍不能使输出电压回到220V,碳刷架将触及限位开关,电动机断电停转,以免电动机过载损坏。
4.开机延时送电控制这部分电路由集成电路A2及其外围元件组成。
A2是型号为HA17358的双运放,此处将运放改作电压比较器使用。
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2}脚接有由电阻R27和R29分压提供的基准电压,同相输入端{3}脚接的是电阻R25和电容C7组成的充电回路。
刚通电时三极管Q5截止,C7从0开始充电,在C7上的充电电压达到{2}脚基准电压之前,A2的输出端{1}脚为低电平;当C7上电压达到或超过{2}脚电压时,{1}脚电位变高,三极管Q6导通,继电器J3吸合,其常开接点闭合,调压变压器的220V电压经J3接点送往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端,至此,开机延时结束。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
开机延时送电主要是为了保护空调、电冰箱等设备的用电安全,若无此需求,可按下快启自锁按钮AN,此时开机延时时间将缩短为2~3秒钟,这是因为由阻值仅10
kΩ的电阻R26向电容C7充电,其充电时间常数已明显减小。
开机延时期间发光管LED4点亮,指示当前工作状态。
交流稳压器通电工作期间若遇停电,电容器C7会经二极管D2迅速放电,以保证即便短时间停电后又恢复送电,C7也重新从0开始充电,交流稳压器的输出端须再经延时才能往外送电,从而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
5.过压保护电路。
由集成电路A1.1及外围电路组成。
当电压偏高较多,经电动机拖动碳刷调整到极限位置(这时因限位开关XK1动作,电动机停止转动),输出电压仍然达到或超过220V的1.1倍时,电压比较器A1.1的输出端{1}脚变为高电平,经二极管D1使三极管Q5导通,电容器C7迅速放电,电压比较器A2输出端{1}脚电位转低,继电器J3释放,切断交流稳压器的电压输出,保护了用电设备。
过压保护后发光管LED1点亮,指示断电是由过压所致。
6.欠压保护电路。
由集成电路A1.4及三极管Q3、Q4等元件组成。
若电压偏低并经调压变压器作最大限度地调整,输出电压仍低于220V的0.9倍时,电压比较器A1.4的输出端{14}脚由低变高,经电阻R20和电容器C4充电回路作短时间延时后,三极管Q3饱和,Q4截止,Q4集电极的高电位经二极管D3使Q5饱和导通,最终导致继电器J3释放,交流稳压器输出端断电。
欠压时发光管LED3点亮,指示当前处于欠压状态。
如果用电设备允许欠压运行的话,可去掉二极管D3,这样欠压时只有发光管指示而不断电。
由以上分析可知,电位器RP一旦调整好,升压控制、降压控制、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的动作阈值即自动生成,这在保证稳压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生产、调试和维修时的工作量。
维修实例
[例1] 一台TJ30型3kW交流稳压器不能稳压,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但两者电压值不同。
开壳,通电测量控制板上的取样电压和各基准电压基本正常;将手动调压器接在交流稳压器的输入端,旋转调压器手柄,使输入电压在220V上下变化,若听到控制板上继电器J1、J2动作时的声响,说明升压和降压控制功能正常。
查限位开关XK1、XK2完好,用万用表测电动机两接线端子上有DC12V电压,断电后用手转动碳刷架未发现机械卡滞现象,据此可推断电动机已损坏,更换电动机后交流稳压器恢复正常。
因为出故障时碳刷停留的位置是随机的,所以输入与输出端的电压不相等,而是有一个固定的变比关系。
[例2] 一台TJ50型5kW交流稳压器无电压输出,但调整输入端的外接手动调压器,可听到交流稳压器内电动机在两个方向均有正常的转动声。
调整输入电压,电动机能正常转动,说明输入电压已加到调压变压器上,且控制电路完全正常,故障原因可能是:调压变压器220V抽头焊点开焊;一次导线螺栓松动或接线端子损坏;继电器J3工作异常。
对前两项原因断电后用目测观察未见异常;接着通电检查,发现延时结束时(延时灯LED4熄灭)继电器J3无动作声响,测J3线圈两端有DC12V电压,说明继电器损坏,用同规格(250V、30A)继电器HG4138代换后故障排除。
[例3] 一台JT30型3kW交流稳压器,只能升压,不能降压。
开壳,并将外接调压器接在该稳压器的输入端。
调低输入电压时,电动机可按升压方向旋转;调高电压时电动机无反应。
电压偏高需要降压是由电压比较器A1.2、三极管Q1和继电器J1等元件控制调整的,重点检测这部分电路的各点电压。
在输出电压明显超过220V时,用万用表测A1.2输出端{7}脚电位约为12V,三极管Q1集电极为低电位,
均属正常;测继电器J1线圈上有12V电压,而其接点未见动作,说明J1损坏。
用同型号的继电器(4100)更换后交流稳压器恢复正常。
[例4] 一台TJ50型5kW交流稳压器不稳压。
开壳,并在输入端接入手动调压器。
通电并转动调压器手柄,继电器J1、J2动作正常,但电动机不转。
从电原理图可知,电动机的12V工作电源除受J1、J2控制外,还要流经两个限位开关XK1和XK2,现电动机不转,测电动机上也无电压,限位开关成了重要怀疑点,检查发现XK1损坏开路,更换后交流稳压器恢复正常。
限位开关开路后切断了电动机的电流通路,电动机自然不可能转动,交流稳压器也就不稳压了。
如图所示家用交流稳压器的原理与维修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