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动力锂电池组各个单节电池的均衡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3
电瓶修复—锂电池均衡建议
本公众号会不断更新
详细的电瓶修复技术
及分享各种不同的开店经验
长按关注
如果是大容量电池,散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例如,现在对电动自行车使用的l锂电10AH/36V电池组,充电往往采用4A以上的充电电流。
每一个单体电池均衡的放电电流应该在4A,在4.2V的时候,每只电池的功率高达16.8W,10串就需要168W。
这样极端的状态,这样高的散热不好处理。
所以,现在均衡充电往往采用自动控制,自动恒压减少充电电流,还采用“分流逆变的方法,把多余的电流逆变到电池电压低的单体电池上。
降低功耗是次要的,降低发热是主要目的。
分流的负载不是消耗在分流电阻(包括半导体器件做的等效电阻),而是采用逆变的方法,把分流的电流逆变再利用。
这样的方法不是为了节省分流的能源,当然具有能源再利用的特征,但是,最大的优点是把发热改变为再利用的能源。
这样,一方面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降低了电池阻分流的热量,这样的分流方法常见于电动汽车这样的大功率电池组的均衡。
学习电瓶修复技术添加李工微信长按关注。
锂电池组并联均衡充电方法锂电池组由多只单体锂电池串联而成,由于单体的差异性,串联充电时端电压上升不一致会出现部分单体过充,部分单体充电不足的问题。
理想的状态是每个电池电压在充电过程中同步上升,完全一致,接近充满时充电器转灯,充电停止。
锂电池组定期做好均衡基本可以达到这种理想状态,这是不喜欢锂电保护板的人追求的效果。
锂电池保护板本身不一定可靠,保护板损坏锂电池的例子不少见。
本人试验的并联手动均衡方法,电路简单可靠,效果良好,具有实用价值。
基本原理是均衡充电时所有电池并联,常规充电和用电时串联。
均衡充电时所有电池并联电压相等,实现了各个电池的强制均衡。
1.二极管隔离并联充电均衡法见电路图1,以6只单体电池串联为例,断开开关S1—S5再接充电电源。
二极管选用1N5401—5408,3A额定电流下实测二极管正向压降为0.8V,正向压降0.7V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很小。
磷酸铁锂电池,最高充电电压3.65V,实际考虑到延长电池寿命最高充电电压定为3.5V,充电电压=3.5+0.7+0.7=4.9V加上线路压降选用5V电源很合适。
三元、聚合物类锂电池最高充电电压 4.25V,充电电压=4.1+0.7+0.7=5.5V合适,两种情况下电池都能在接近充满时自停。
充电过程中各个单体电池虽然被二极管隔离,但不影响电池的均衡,因为单体电压高的充电电流小,电压低的充电电流大。
断开均衡充电电源,合上开关S1—S5电池串联放电。
锂电池组在负载电流不大的情况下,S1—S5选用开关可行。
大电流放电场合用压接件代替开关体积小、接触电阻小、接线短、成本低,只是拧紧和松开螺丝比拨动开关费时间。
这种均衡依据电池使用情况一个月至三个月做一次,总体来说不麻烦。
2. 直接并联充电均衡法如电路图2所示,取消了隔离二极管。
磷酸铁锂电池充电电压选用3.5-3.6V,三元、聚合物电池选用4.1-4.2V。
红色鳄鱼夹引线都焊接在一起接充电电源正极;黑色鳄鱼夹引线都焊接在一起接充电电源负极。
矿用动力锂电池组均衡管理策略及系统研究
近年来,随着矿山采矿行业的发展,动力锂电池作为矿山采矿行业的主要能源,在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锂电池的特殊性,针对采矿行业的动力锂电池组,必须提出适合的均衡管理策略,以便在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的有效使用。
一、采矿用动力锂电池组均衡管理策略
1.组内均衡管理:采用多参数并行的均衡平衡方法,可有效保证每个电池单元
之间负载均衡,充放电功率及容量均衡,从而有效延长动力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2.组间均衡管理:采用分步均衡管理技术,可有效保证动力锂电池组之间及控
制系统之间的多异步并行均衡,从而有效防止充电和放电时出现动力均衡的漂移情况。
三、采矿用动力锂电池组系统研究
1.系统集成技术:利用智能电池系统管理系统,实现动力源可靠性的极高稳定性,有效降低故障率,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2.多电池匹配技术:通过规划电池组内的多种类型电池,利用锂电池一体化技术,实现电池组轻量化和多功能化,从而满足采矿行业的多种应用要求。
3.多主电池技术:利用多主电池副控方案,可有效增强电池组的可靠性,实现
动力锂电池组安全可靠的运行,有效提升采矿行业的效率。
综上所述,就采矿用动力锂电池组均衡管理策略及系统可以看出,该策略及系统为采矿行业提供了更高效、安全可靠的电池供应能力,有效服务于更加快捷便捷的采矿作业过程,更安全绿色的采矿行业,积极促进行业经济发展。
锂电池组均衡方法
嘿,大家好呀!我是一块小小的锂电池,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锂电池组的均衡方法哦。
嘿,你们知道吗?让锂电池组都一样厉害可重要啦!
有时候呀,锂电池组里的小伙伴们不一样强。
就像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这样可不好,会让整个锂电池组不开心呢。
一个办法就是用小电阻来帮忙。
给那些电太多的锂电池接一个小电阻,就像给跑得快的小朋友绑一个小沙袋。
这样电就会慢慢地从小电阻跑掉一些,让这个锂电池和别的小伙伴差不多厉害。
还有呢,可以用小风扇吹一吹。
就像小朋友们热的时候吹吹风就凉快了。
给锂电池组吹吹风,让它们的温度都差不多。
温度一样了,它们就会变得更听话,更均衡啦。
还有一种很厉害的办法叫主动均衡。
就像老师来帮忙让小朋友们都站得整整齐齐。
有个小机器会把电多的锂电池里的电搬到电少的锂电池里,这样大家就都一样棒啦。
嘿,小朋友们,你们记住了吗?锂电池组的均衡方法有很多哦,这样就能让它们一起好好工作,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能量。
三大秘诀解决锂电池不一致的问题电芯性能的不一致,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在使用过程中加深。
同一个电池组内的电芯,弱者恒弱,且加速变弱。
单体电芯之间参数的离散程度,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加大。
动力锂电池,已经稳稳占据了电动汽车电源江湖老大的地位。
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还极具改进潜力。
安全性可以改,能量密度可以继续上升。
在可预见的时间里(传说大约2020年左右)就可以赶上燃油车的续航能力和性价比,步入电动汽车的第一个成熟阶段。
然而锂电池也有锂电池的烦恼。
1:为什么锂电池多数都是小个子我们看到的锂电池,圆柱电池,软包电池、方形电池,一般都长相清秀,完全找不到传统铅酸电池那样的大块头,这是为什么?能量密度高,锂电池往往不敢设计成大容量。
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在40Wh/kg左右,而锂电池,已经超过150Wh/kg。
能量集中度提高,对安全性的要求水涨船高。
首先,单只能量过高的锂电池,遇到意外,引发热失控,电池内部急剧反应,短时间内,过多的能量无处释放,是非常危险的。
尤其在安全技术,管控能力发展还不够充分的时候,每只电池的容量都应该克制。
其次,被锂电池壳体包裹起来的能量,一旦出现意外,消防员、灭火剂无法触及、无能为力,只能在发生事故时隔离现场,任事故电池自行反应,能量燃尽为止。
当然,出于安全考虑,当前的锂电池已经设计了多重安全手段。
拿圆柱电池为例。
安全阀,当电池内部反应超出正常范围,温度上升,并且伴随生成副反应气体,压力达到设计值,安全阀自动开启,泄掉压力。
安全阀打开的一刻,电池完全失效。
热敏电阻,有的电芯配置热敏电阻,一旦出现过流,电阻在达到某一个温度以后,阻值陡增,所在回路电流下降,阻止温度的进一步升高。
熔断器,电芯配备具有过流熔断功能的熔丝,一旦出现过流风险,电路断开,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2:锂电池一致性问题锂电池不能做成一大只,只好把众多小电芯组织起来,大家劲往一处使,精诚合作,也能带着电动汽车飞起。
这时候,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一致性。
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设计与实现锂电池组是常见的电池组合形式,能够为许多应用提供高性能的电源支持,例如电动车、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
然而,锂电池组中不同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荷容易失衡,导致电池寿命缩短、性能下降,甚至可能引起安全问题。
因此,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的设计和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的主要原理是在充电时对组内各个电池单元进行动态电压监测,通过调整电池单元之间的充放电电流,使得各个单元之间的电荷保持均衡。
实现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另一种则是通过软件算法实现。
硬件电路实现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例如电路复杂度、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硬件电路中通常采用分流电路或者分压电路进行电压监测和均衡控制,此外还需设计电流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
硬件电路实现优点是功耗较低,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小,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设计和实现难度较大。
软件算法实现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相对来说比硬件电路实现简单很多,但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软件算法实现的主要步骤包括电压采集、电池均衡计算和控制输出等。
软件算法的运行过程是实时的,可以较好地适应电池单元电荷失衡造成的变化,所以软件算法实现的均衡充电效果要比硬件电路实现更好。
总的来说,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的设计和实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需要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控制,建议采用硬件电路实现,如果需要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建议采用软件算法实现。
无论采用哪种实现方式,都需要对电池组均衡充电的原理和技术有一定的深入了解,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电池寿命的延长。
锂电池组保护板平衡充电解决方案文章摘自:凌力尔特技术论坛-与非网本文针对动力锂电池成组使用,各节锂电池均要求充电过电压、放电欠电压、过流、短路的保护,充电过程中要实现整组电池平衡充电的问题,介绍了一种采用单节锂电池保护芯片对任意串联数的成组锂电池进展保护的含平衡充电功能的电池组保护板的设计方案。
经过仿真结果和工业消费应用证明,该保护板的保护功能完善,工作稳定,性价比高。
常用的平衡充电技术包括恒定分流电阻平衡充电、通断分流电阻平衡充电、平均电池电压平衡充电、开关电容均衡充电、降压型变换器平衡充电、电感平衡充电等。
成组的锂电池串联充电时,应保证每节电池平衡充电,否那么使用过程中会影响整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而现有的单节锂电池保护芯片均不含平衡充电控制功能,多节锂电池保护芯片平衡充电控制功能需要外接CPU;通过和保护芯片的串行通讯〔如I2C总线〕来实现,加大了保护电路的复杂程度和设计难度、降低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增加了功耗。
1 锂电池组保护板平衡充电原理构造采用单节锂电池保护芯片设计的具备平衡充电才能的锂电池组保护板构造框图如下列图1所示。
图1锂电池组保护板构造框图其中:1为单节锂离子电池;2为充电过电压分流放电支路电阻;3为分流放电支路控制用开关器件;4为过流检测保护电阻;5为省略的锂电池保护芯片及电路连接局部;6为单节锂电池保护芯片〔一般包括充电控制引脚CO,放电控制引脚DO,放电过电流及短路检测引脚VM,电池正端VDD,电池负端VSS等〕;7为充电过电压保护信号经光耦隔离后形成并联关系驱动主电路中充电控制用MOS管栅极;8为放电欠电压、过流、短路保护信号经光耦隔离后形成串联关系驱动主电路中放电控制用MOS管栅极;9为充电控制开关器件;10为放电控制开关器件;11为控制电路;12为主电路;13为分流放电支路。
单节锂电池保护芯片数目根据锂电池组电池数目确定,串联使用,分别对所对应单节锂电池的充放电、过流、短路状态进展保护。
锂电池组新型分层均衡控制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锂电池组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电池,已经成为了当今电力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锂电池组的不断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电池的不均衡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电池的损坏,因此,如何解决锂电池组的不均衡问题,成为了当前电力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锂电池组的不均衡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的解决方案,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采用均衡电路进行均衡。
然而,传统的均衡电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层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电池的不均衡问题,而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那么,什么是分层均衡控制策略呢?简单来说,分层均衡控制策略就是将电池组分成若干个层次,对每一层次的电池进行均衡控制,从而达到全局均衡的目的。
具体地说,分层均衡控制策略分为两个层次,即局部均衡和全局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在每个电池中进行均衡,而全局均衡则是指在整个电池组中进行均衡。
通过这种分层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均衡的效率,同时减少均衡电路的成本。
分层均衡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很多,这里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实现方式。
首先,将电池组分成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若干个电池。
然后,在每个层次中,选择一些电池进行均衡。
具体选择哪些电池,可以根据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来进行判断。
最后,将每个层次中的电池均衡后,再对整个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从而达到全局均衡的目的。
分层均衡控制策略虽然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均衡电池,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电池的损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另外,分层均衡控制策略的实现也需要考虑到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均衡的效果,而忽略了其他因素。
锂电动力电池组的均衡控制(一)郁宗龙2006-1-5 电池组(PACK)有别于单体电池,在目前的锂电池制造水平下,单体之间的性能差异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里不可避免会存在,组合成多节串联PACK后如不采取技术措施, 单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不一致会导致单体电池由于过充、过放而提前失效,要想避免单体电池由于过充、过放导致提前失效,使PACK的性能指标达到或者接近单体电池的水平,必须对电池组中单体电池进行均衡控制.电池组均衡的使命是: 将多节串联后的PACK内部各电池单体充放电性能恶化减到最小或使其消失.避免PACK内部各电池单体放电时产生性能恶化,采用简单的控制电路就可做到,但充电时避免PACK内部各电池单体产生性能恶化,却有较大难度,这使充电均衡成为 PACK均衡的一个主要问题.多节动力电池组的均衡控制有两种: 分为单独充电均衡和充放电联合均衡,一个容量及放电功率平衡设计良好的系统中, 只要充电均衡控制到位,最差单体电池的性能达到出厂指标。
事实上无需放电均衡,此时的充电均衡控制到位指:每次充电均衡控制,都可使最差单体电池的电压回复到充满就可,这一均衡方式下的PACK 各项性能由最差单体电池的性能决定, 最差单体电池的性能如果达到出厂指标,PACK 各项性能就能达到设计指标。
但是,如果充电均衡控制不能到位, 充放电联合均衡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这一情况下,总均衡量是充放电均衡量相加和,但这种方式对电池非常不利,因为,充电时,仍有可能出现过充。
放电均衡的使命是:使PACK放电时,其放出能量为所有电池能量的平均和。
放电均衡决不能解决单体锂电组合成电池包后性能恶化的主要问题——过充产生的寿命下降和安全问题。
对于电池组均衡: 目前在业界存在如下三种均衡方式:1、单充电均衡。
2、充电均衡加放电均衡。
3、动态均衡。
事实上,动态均衡即是在锂电的使用和闲置全程中进行的充放电均衡。
它可以通过延长均衡的时间来掩盖充放电均衡量不够所产生的问题。
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设计与实现一、引言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均衡充电的锂电池组充电电源设计与实现。
我们将介绍锂电池组充电中的均衡充电原理和设计要求,然后基于这些要求,设计一种均衡充电电源并给出具体的电路图和实现方案。
将对该均衡充电电源进行测试和评估。
二、均衡充电原理和设计要求1. 均衡充电原理锂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和容量都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在充电过程中不进行均衡充电,就容易导致电压和容量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进行监测,并根据其实际情况控制充电电流,使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和容量能够尽量接近。
这就是均衡充电的原理。
2. 设计要求(1)稳定性:均衡充电电源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2)高效性:均衡充电电源需要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尽量减少能量的损失。
(3)安全性:均衡充电电源需要具有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够避免电池过充、过放、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4)成本:均衡充电电源的设计需要考虑成本因素,尽量减少成本,提高竞争力。
三、均衡充电电源设计与实现1. 设计思路基于上述设计要求,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均衡充电电源。
该充电电源采用了微控制器进行控制和监测,能够实时检测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和温度,并根据情况调整充电电流,实现均衡充电。
我们还加入了过充保护、过放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确保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我们还优化了充电电路结构,提高了充电效率。
2. 充电方案我们设计了一个8节锂电池组的均衡充电电源,具体充电方案如下:(1) 逆变器:采用高效率的逆变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减少能量损失。
(2) 充电控制器:采用微控制器,实时监测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和温度,并根据情况调整充电电流。
(3) 保护电路:加入过充保护、过放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确保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4) 显示屏和按键:加入显示屏和按键,能够实时显示充电电压、电流和容量,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如何解决动力锂电池组各个单节电池的均衡问题处理锂电池不平衡的方法有几种。
首先,可以使用专门的均衡器来平衡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
其次,可以通过充电和放电来平衡电池组,即将电池组充电至满电状态,然后放电至较低电量,循环多次。
此外,定期检查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和容量,如果发现不平衡,可以将电池进行重新排序或更换不平衡的电池。
最后,合理使用电池组,避免过度充放电和过高温度,也可以减少电池不平衡的发生。
锂电池的均衡电路原理
锂电池的均衡电路是为了解决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差异问题而设
计的。
由于使用时间的不同或者其他因素,不同单体之间的电压可能会有差异,这会导致电池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均衡电路的原理是通过在每个电池单体之间连接电阻、电容、开关等元件,以及控制电路来实现对单体电压的均衡调节。
具体原理如下:
1. 检测电压差异:均衡电路会监测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并将其与其他单体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电压差异。
2. 选择均衡路径:当发现电压差异时,均衡电路会选择一个合适的路径,将电流从电压较高的单体导向电压较低的单体。
这个路径可以通过开关元件来实现。
3. 控制均衡过程:均衡电路会根据需要控制均衡的速度和程度。
一般情况下,均衡电路会逐渐调节电流大小,使电压差异逐渐减小,直到达到预设的均衡状态。
通过均衡电路的工作,可以保持每个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差异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延长电池的寿命并提高整体性能。
这对于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设计与实现
锂电池组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战略和民用领域的强电源之一,其性能十分优异,但是由
于其电池单体之间存在电化学反应的差异而导致各单体的电量不一致,从而对整个电池组
的性能和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锂电池组如何实现均衡充电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
一。
电路设计部分包括两个主要内容:电池均衡电路和充电电路。
1. 电池均衡电路
电池均衡电路是实现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的关键部分。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均衡电路:均衡电路的作用是将电池组中电量偏大的电池单体放电到与电量偏小的电池单体相同,从而实现电池组的均衡充电。
(2)比较器:比较器的作用是监测电池单体电量,当电量超出设定范围时,发出均衡命令。
(3)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作用是控制均衡电路的开关,使均衡电路开始工作。
(1)电源单元:电源单元的作用是提供充电电流和电压,充电电流和电压要符合锂电池组的特性和要求。
(2)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对充电电路进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地对锂电池组进行充电。
(3)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作用是对充电电路进行保护,当充电电路出现故障时,保护电路可以及时切断电源,从而保护锂电池组的安全。
(2)计算电池均衡电路工作时间:根据电池组均衡所需的电量差值和均衡电路的工作效率,计算出均衡电路需要工作的时间。
2. 充电控制算法
(2)保护锂电池组安全:当充电电流或电压超出设定范围时,切断电源,保护锂电池组的安全。
综上所述,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电源的设计与实现涉及到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两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电路和程序的具体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如何解决动力锂电池组各个单节电池的均衡问题
动力电池组是由多个单节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模块,由于电池个体之间内部特性的差异,若干次充、放电后,电池组会失衡,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组的效率与安全。
另外,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过充电、过放电、电流过大、温度过高等现象会加剧电池间特性的差异,从而引起单节锂电池之间容量、电压等性能的不平衡,最终导致电池组整体特性的急剧衰退和部分电池的加速损坏。
因此在锂电池组合使用时必须要解决各个单节电池在电池组中的平衡问题。
电池组中各节电池电量的均衡可采用电阻均衡、电容均衡、变压器均衡等多种方案。
由于本管理系统是针对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组,若采用电阻均衡,均衡速度快但将会有过多的能量白白浪费掉;电容均衡虽然不额外耗能,但是均衡电流一般较小,很难胜任动力锂电池之间的均衡。
故本均衡模块采用兼顾效率和速度的变压器均衡方案。
在具体设计中直接采用DC/DC开关电源模块。
由于开关电源模块具有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将其直接作为均衡模块使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检测到的各单节电池的电压值判断是否需要对电池组进行能量均衡。
若需要,闭合均衡总开关K5,开关K1、K2向下打到均衡档,用电池组的整体能量对电压最低节电池进行额外的均衡充电,直到各节电池电压值的差别在系统要求范围之内。
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电压采样、均衡充电原理图
电流采样的实现
电流是电池容量估计的关键参数,因此对电流采样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和线性度误差的要求都很高。
在本设计中采用LEM公司的闭环电流传感器LTSR25-NP,如图5所示,
图5 LTSR25-NP实物图
该元件具有出色的精度、良好的线性度和最佳的反应时间。
其额定电流为25A,最高可测80A的电流,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
该电流传感器可把充放电电流转换为0V~5V的电压信号,送至单片机的10位A/D转换器进行转换后可测得充放电电流,测量精度为0.2A。
其工作特性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电流传感器LTSR25-NP 工作特性曲线
图中以VREF为参考点电压,默认为2.5V,IP为被测量电流。
温度采样的实现
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温度检测采用的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它是单片结构,无需外加A/D转换器即可输出9~12位的数字量。
通信采用单总线协议,对DS18B20的各种操作通过一条数据线即可完成。
因为每个DS18B20都含有唯一的序列码,使每条总线上可同时连接多个DS18B20,这就使得DS18B20连线简单,系统设计灵活,适合用于多点测温系统,特别是与单片机合用构成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