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31
利奈唑胺致超高龄患者血小板减少4例尹冬华;周辰;潘晓东;赵慧娟【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2(026)003【总页数】2页(P257-258)【作者】尹冬华;周辰;潘晓东;赵慧娟【作者单位】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干部保健科;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干部保健科;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干部保健科;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干部保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8.2利奈唑胺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2000年在美国首先上市,我国于2007年9月应用于临床[1-2]。
我科的住院患者绝大部分年龄>90岁,2009年应用利奈唑胺以来,4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例1:男,102岁,2008年以来因“认知功能持续减退”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胸腺瘤等一直住院治疗。
入院后行鼻饲,改善心功能以及促智、改善颅脑血供和营养神经等治疗。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2011年2月1日患者出现低热、躁动,胸部CT检查提示两肺感染,痰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优势生长,先后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氨溴索痰,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
但患者持续性发热,痰培养仍为铜绿假单胞菌优势生长,2011年2月15日单用利奈唑胺600 mg,静脉滴注,12 h 1次,7 d后症状消失,体温正常,痰培养阴性停药。
用利奈唑胺前血小板83×109/L,血常规监测,2011年2月22日(停用利奈唑胺第1天)血小板78×109/L,2011年2月27日(停用利奈唑胺第5天)23×109/L,考虑为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
由于患者超高龄且合并诸多疾病,为预防出血,紧急输注血小板悬液10 U。
2011年2月28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52×109/L,2011年3月2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72×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