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工贸易简介

加工贸易简介

加工贸易简介
加工贸易简介

加工贸易简介

(重庆市海关陈怀庆)

一、加工贸易起源

(一)、保税制度

提到加工贸易就不得不提到保税制度。因为加工贸易是保税制度的一部分。保税制度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海关制度。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保税制度的定义:保税制度是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物资,在海关监管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一种海关监管业务制度。

2、保税制度的形式:

第一种商品贸易型,如保税仓库、保税货棚(栈)、保税陈设场等

第二种加工制造型,如保税工厂、加工贸易、出口加工区等

第三种商品贸易与加工制造混合型,如保税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

(二)、我国的保税制度

我国早在1880年就已显现了各种类型的保税仓库。当时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海关被帝国主义所操纵,保税仓库也均为洋商操纵,成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国家向中国大肆进行经济入侵的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接连推出各种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的贸易政策,对保税制度在我国的进展产生了庞大的推动作用。1981年,海关总署制订了《海关对进口物资保税仓库监管暂行方法》,此后又公布对加工装配、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补偿贸易、保税工厂、保税集团和保税区的一系列治理方法和规章,为我国保税制度快速健康的进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三)、我国现行保税制度的要紧形式

第一类为国际商品贸易服务的:保税仓库、保税区、寄售代销、免税品商店等。

第二类为加工制造服务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保税工厂、保税集团、保税区等。

二、加工贸易进展、现状及内容

(一)、加工贸易的进展

在我国,加工贸易最早称之为新型贸易。为了与一样贸易有所区不,后来改称加工贸易。所谓加工贸易又简称“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后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展,以及补偿贸易存在的风险和咨询题,海关总署取消了补偿贸易的保税优待政策,现补偿贸易已名存实亡。现在实行保税优待政策的只有“三来”即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来件装配。

1996年7月1日,国家决定在全国范畴内推广实行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差不多上杜绝了加工贸易利用手册飞料走私情事的发生。

(二)、加工贸易现状

从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至今,才短短三十几年,我国加工贸易有了长足的进展,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占据了我国外贸的“半壁河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进展需要,我国加工贸易正在从“漫山放羊”到“圈养”的方式进展。为此,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连续进展加工贸易,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在从出口加工区到电子联网,从物理围网到电子围网,加工贸易新的监管方式正在持续显现和成熟,为搞好海关加工贸易“优质高效”监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20年的进展变化,沿海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模式已进展成熟,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形下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换代持续加速,加工贸易及产业梯度转移不可幸免地摆在我们面前。

要谈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得第一谈谈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时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进展时期,即经历创新、进展、成熟、

衰退等四个时期。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进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进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刻的推移及生命周期时期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步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集中优势进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因此相对优势下降的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是沿海发达地区应对经济一体化,腾出空间有效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必定选择。

重庆具有众多优势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把重庆的优势化作胜势,顺利实现重庆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要承接地,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落户重庆,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对重庆来讲,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也许这也是我们今天开会的目的之所在。

(三)、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要紧内容

“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是指加工贸易的合同在主管海关登记备案时,经营加工贸易的单位或企业持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加工贸易合同的批准文件,凭海关核准的手续,按合同备案料件金额向指定的中国银行申请设置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保证金台帐,加工成品在规定的加工期限内全部出口,经海关核销合同后,由银行核销保证金台帐的加工贸易治理制度。

“主管海关”是指加工生产企业所在地海关或分管海关。

“指定银行”是指加工生产企业主管海关所在地中国银行分(支)行。

“保证金台帐”是指银行按照海关核准的加工贸易合同备案进口料件金额建立的台帐记录。

1999年10月1日开始,海关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实行分类治理,按照企业年加工实绩和遵守国家法律的状况,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同时,国家对加工产品分为承诺类、限制类和禁止类。A类企业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B类企业和C类企业均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对C 类企业、加工生产限制类产品的B类企业和首次开展加工贸易并生产限制类产品的企业,海关通过银行保证金台帐对其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征收应征

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值的保证金。产品出口后予以退还。D类企业是发生过走私行为的企业,不得从事加工贸易,专门情形下,经海关批准从事加工贸易的,由海关按进口料件的税款征收保证金。

(四)、加工贸易禁限类商品

三、加工贸易海关优待政策

(一)、进料加工

所谓“进料加工”是指我国有关经营单位进口部分或全部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简称进口料件),由国内生产企业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销往国外市场的一种贸易方式。

1、要紧特点:

(1)、自进原料。我方经营单位用外汇从国外自行购买进口料件。

(2)、自定生产。我方经营单位进口料件后自己决定产品生产的数量、规格和款式。

(3)、自定销售。我方经营单位按照国际市场情形自行选择产品销售对象和价格。

(4)、自负盈亏。我方经营单位完全自行决定进料、生产、销售。其盈亏也由经营单位承担。

2、海关优待政策

(1)、税收方面

A、专为加工出口产品而进口的料件,按实际加工复出口成品所耗用料件的数量准予临时免交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B、直截了当用于加工出口成品而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数量合理的进口染化料、触媒剂、洗涤剂、催化剂等化学物品,按实际加工出口产品的消耗比例免予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C、国外客商免费或有价提供用于生产出口产品所需进口的数量零星的辅料、包装物料,凭出口合同免予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D、进料加工项下加工成品出口,免予缴纳出口关税。

E、进料加工项下由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名目》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进出口许可证方面

A、进料加工项下进口料件,属于国家进口许可证治理商品的,免领进口许可证。但食糖、羊毛、植物油、橡胶等须提供外经贸委的批件。

B、进料加工项下出口成品,属于国家出口许可证治理商品的,应申领并交验出口许可证。

出口成品属于国家实行配额治理的,经营单位应按国家下达的配额,在向海关办理合同备案前,向发证机关申领出口许可证。

C、进料加工项下出口成品,属于国家实行被动配额治理的纺织品,应申领并交验纺织品出口许可证。

(二)、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合称对外装配贸易,两者特点一致。所谓来料加工是指由国外厂商提供原材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等,托付我方企业加工成品,外商负责销售成品的一种贸易方式。

1、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要紧特点(要紧区不):

(1)、来料加工不动用外汇,料件进口是外商提供而不是我方购买,而进料加工则是我方经营单位动用外汇购买进口料件。

(2)、来料加工由外商提供的料件及加工的成品,其物资所有权均属外商,我方只按其要求加工,对物资无处置权。而进料加工由我方经营单位购买进口料件,拥有物资的所有权。

(3)、来料加工的进口和出口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外商往往既是料件的供应人又是成品的同意人,是连在一起的一笔交易,其合同不是以物资所有权转移为内容的买卖合同。而进料加工则由我方经营单位以买主身份与外商签订进口合同,又以卖主身份签订出口合同,进口和出口体现为两笔交易,且差不多上以物资所有权转移为特点的买卖合同。

(4)、来料加工的双方是托付加工关系,其交易的盈亏由外商承担,我方只按合同要求进行加工,收取工缴费,不负责盈亏。而进料加工则是自购料件,自销产品、自负盈亏,经营单位要承担价格风险和销售风险。

2、加工贸易海关优待政策

(1)、税收方面

A、来料加工项下外商提供用于出口成品的进口料件,免予缴纳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B、来料加工项下加工成品出口,免予缴纳出口关税。

C、来料加工项下由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名目》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许可证方面

A、来料加工项下用于加工生产返销出口产品的进口料件,免领进口许可证。

B、来料加工项下加工成品出口,免领出口许可证。但外商或加工企业在我国境内购买的加工成品的原材料,凡属出口许可证治理商品,应申领出口许可证。对来料加工项下出口属于国家实行配额治理的出口商品,应申领出口许可证。

(三)、加工贸易西部地区优待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44号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名目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本公告自2007年8月23日起执行。

二、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治理,即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在合同备案时,须缴纳台账保证金;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加工成品出口并办理核销结案手续后,保证金及利息予以退还。

企业按照海关治理类不缴纳台账保证金。A类和B类企业缴纳50%的保证金;C类企业缴纳按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100%计征保证金。

A、B类企业应缴纳台账保证金计征方法如下:

(一)限制进口类商品

应缴纳台账保证金=全部限制类进口商品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

值税之和×50%

(二)限制出口类商品

应缴纳台账保证金=保税进口料件备案总金额×(限制类商品出口备案金额/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备案总金额)×综合税率×50%

(三)当进口料件为限制进口类商品,且加工制成品为限制出口类商品时,只按限制进口类商品计征台账保证金,计征方法同第(一)项。

经营企业及其加工企业同时属中西部地区的,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A类和B类企业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治理,C类企业实行台账100%实转治理。

三、企业在申请加工贸易业务时,除对限制类商品在申请资料中予以标注外,还需申请限制类商品深加工结转业务的有关情形。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加工贸易业务时,应在批准文件中对限制类商品和深加工结转业务予以标注,海关按照商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予以备案,并按照本公告第二条规定计征台账保证金。

联网监管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也按本条规定进行治理。

四、开展本公告附件1、附件2所列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过渡治理措施。

(一)在2007年8月23日前差不多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持齐全的材料向海关申请备案的加工贸易业务,以合同为单元治理的,仍按原规定治理;以企业为单元治理的,在2008年8月23日前仍按原规定执行。

上述业务除涉及限制类商品名称、商品编码、数量、金额或有效期不承诺变更外,其他项目均承诺变更。对增加限制类商品名称、商品编码、数量、金额以及办理延期的加工贸易业务,企业须按本公告第二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和备案。

(二)自2007年8月23日起,在2007年8月23日前差不多商务主管部门批准但未向海关申请备案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自动失效。企业须向商务主管部门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海关按本公告第二条的规定予以备案。

五、对2007年7月23 日前未获得外贸权的东部地区企业,不予受理其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申请。

但此前已承接过加工贸易托付加工业务、且不具有外贸权的东部地区生产企业,在2007年10月23日前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备案,并在规定的时刻内转型为具有外贸权的企业,以及因企业改制、重组而发生更名但股权和法人代表未发生变化的企业,不受本条规定限制。

六、本公告所指中西部地区是指除东部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

七、经营企业应如实申报加工贸易业务。商务主管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发觉企业未如实申报限制类商品名称及商品编码时,将不予审批其加工贸易业务。海关在备案过程中发觉企业未如实申报限制类商品名称及商品编码时,将不予备案。

八、本公告不适用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海关专门监管区域,以及海关专门监管区域外以深加工结转方式在国内转入限制进口类商品和转出限制出口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

九、在有关主管部门信息化系统调整前,由海关按照上述原则确定简易计征台账保证金的方法征收台账保证金。

十、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公告不一致的,以本公告为准。

四、加工贸易办理流程

(一)手册核发

加工贸易审批(外经贸委)――加工贸易登记(国税局)――加工贸易备案(海关)――加工贸易台帐(中国银行)――加工贸易手册核发(海关)

(二)手册核销

加工贸易手册核销(海关)――加工贸易台帐(中国银行)――加工贸易手册核销(海关)――加工贸易手册核销备案(外经贸委)――加工贸易退税(国税局)

(三)、加工贸易所需文件和材料

1、加工贸易审批(外经贸委)

经营企业申请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时,必须提供下列证明文件和材料:(一)经营企业出具的书面申请报告及加盖经营企业公章的《加工贸易业务申请表》。

(二)经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批准文件(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加工企业注册地县级以上外经贸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正本,加工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经营企业对外签定的进出口合同(正本)。

(五)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签定的加工协议(合同)正本。

(六)审批机关认为需要出具的其它证明文件和材料

2、加工贸易备案(海关)

(一)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

(二)经营企业出具的书面申请报告及加盖经营企业公章的《加工贸易业务申请表》。

(三)经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批准文件(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加工企业注册地县级以上外经贸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正本,加工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经营企业对外签定的进出口合同(正本)。

(六)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签定的加工协议(合同)正本。

(七)海关认为需要出具的其它证明文件和材料

3、加工贸易手册核销(海关)

(一)加工贸易手册

(二)进出口报关单

(三)加工贸易手册核销申请表

4、加工贸易手册核销备案(外经贸委)

(一)海关的《核销通知单》

(二)进出口报关单复印件(三)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复印件

一机械加工项目

一机械加工项目 冲压机器人(CR80-1) 项目简介:CR80-1用于电机硅钢片冲压加工上下料,亦可用于其它零件冲压加工中上下料、片状件搬运;更换手指,不仅可完成异形件搬运,也可用于一样装配。(该项目为国家攻关项目) 要紧特点及技术指标、技术水平:CE80-1坐标形式:直角坐标,自由度数:2,抓取重量20N,抓取方式:真空吸盘,上料频率:28-34次/分,手臂行程:400mm,送料行程:800mm,手臂速度:1000mm/s,操纵方式:可编程操纵。 CR80-1 工作稳固可靠、适用于不同冲压件的自动上料。 达到国际同期产品水平,填补国内冲压机器人空白。 市场推测、效益分析:CR80-1可用于国内300余家电机厂硅钢片冲压自动上料,亦可用于其它电器、轻工行业自动送、取料。由于该机结构简单,已实现全部国产化,造价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1/5,具有宽敞的市场及良好的效益。 成本及售价:成本与购进配套件有关,用户因抓取工件形式、重量、行程、速度不同需改变机器人相应结构、故价格可双方协商。 实施条件及投资概算:一样机械加工设备,机械、流体传动、电气及运算机技术人员。 服务内容:技术服务、技术开发。 大型设备自动上下料传送线 项目简介:给大型加工机床配套相应的自动上下料传送线,如8米剪板机全自动上下料传送线,5000吨压力机全自动上下料传送线,相同的技术也可用于其它设备的上下料装置中。 5000吨压力机自动上下料传送线是5000吨压力机的外围设备,能将12米

长0.5米宽的钢板送入压力机进行剪切或弯曲变形处理。它能够实现从板料的吊装、传输进压力到成型后的传输、翻转、卸料等一系列自动化过程。设备自重75吨,耗电量25千瓦,耗气量50立方米/小时,液压泵站耗最量4千瓦。 市场推测、效益分析:设备的设计理念可应用于所有需要自动上下料传送的地点,目前要紧应用目标为国内各大型汽车集团的车身分公司,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成本及售价:目前两套传送线的售价为每套130万元左右,依照需求及功能不同售价有所不同。 液压振动台 项目简介:液压振动台与其他形式的振动台相比具有功率大、体积小、操纵性能好、可靠性高等优点。由于输出功率大,能够激振大质量的物体,能够获得较大的速度、加速度和较高的震动频率。从而适应于各种不同场合的需求。 应用范畴:液压振动台能够应用于各种需要激振的场合。如材料试验机、造波机、地震模拟试验台、游戏机等。激振功率范畴能够由几千瓦至几百千瓦。 技术特性:液压振动台要紧包括动力源、油箱及附件、蓄能过滤部件组、伺服阀控液压缸、工控机及附件和电控柜。采纳工控机操纵,由信号发生器动身信号,经放大作为伺服阀的输入,液压缸推动被控对象震动。 生产使用条件:由动力电带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也能够用内燃机驱动。经济效益推测:由于科技进展和娱乐设施的增加,对液压振动台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合作方式与条件:技术承包、技术转让、合作条件面议。 已使用推广情形:已用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材料试验机。 电液锤 项目简介:目前,国内专门多工厂所应用的蒸空锻锤能量利用率专门低,锤

特种加工技术

第7章特种加工技术 7.1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电火花加工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和热能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它用一根移动着的导线(电极丝)作为工具电极对工件进行切割,故称线切割加工。线切割加工中,工件和电极丝的相对运动是由数字控制实现的,故又称为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简称线切割加工。 7.1.1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分类与组成 1、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分类 (1)按走丝速度分:可分为慢速走丝方式和高速走丝方式线切割机床。 (2)按加工特点分:可分为大、中、小型以及普通直壁切割型与锥度切割型线切割机床。 (3)按脉冲电源形式分:可分为RC电源、晶体管电源、分组脉冲电源及自适应控制电源线切割机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型号示例 2、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基本组成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可分为机床主机和控制台两大部分。 图8-1 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主机 1)控制台 控制台中装有控制系统和自动编程系统,能在控制台中进行自动编程和对机床坐标工作台的运动进行数字控制。 2)机床主机 机床主机主要包括坐标工作台、运丝机构、丝架、冷却系统和床身五个部分。图8-1为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主机示意图。 (1)坐标工作台它用来装夹被加工的工件,其运动分别由两个步进电机控制。

(2)运丝机构它用来控制电极丝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3)丝架它与运丝机构一起构成电极丝的运动系统。它的功能主要是对电极丝起支撑作用,并使电极丝工作部分与工作台平面保持一定的几何角度,以满足各种工件(如带锥工件)加工的需要。 (4)冷却系统它用来提供有一定绝缘性能的工作介质——工作液,同时可对工件和电极丝进行冷却。 7.1.2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工艺与工装 1、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工艺 线切割的加工工艺主要是电加工参数和机械参数的合理选择。电加工参数包括脉冲宽度和频率、放电间隙、峰值电流等。机械参数包括进给速度和走丝速度等。应综合考虑各参数对加工的影响,合理地选择工艺参数,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1)电加工参数的选择 正确选择脉冲电源加工参数,可以提高加工工艺指标和加工的稳定性。粗加工时,应选用较大的加工电流和大的脉冲能量,可获得较高的材料去除率(即加工生产率)。而精加工时,应选用较小的加工电流和小的单个脉冲能量,可获得加工工件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加工电流就是指通过加工区的电流平均值,单个脉冲能量大小,主要由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加工幅值电压决定。脉冲宽度是指脉冲放电时脉冲电流持续的时间,峰值电流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流峰值,加工幅值电压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压的峰值。 下列电规准实例可供使用时参考: (1)精加工:脉冲宽度选择最小档,电压幅值选择低档,幅值电压为75V左右,接通一到二个功率管,调节变频电位器,加工电流控制在0.8~1.2A,加工表面粗糙度Ra≤2.5um。 (2)最大材料去除率加工:脉冲宽度选择四~五档,电压幅值选取“高”值,幅值电压为100V左右,功率管全部接通,调节变频电位器,加工电流控制在4~4.5A,可获得 1002 mm/min左右的去除率(加工生产率)。(材料厚度在40~60mm左右)。 (3)大厚度工件加工(>300mm):幅值电压打至“高”档,脉冲宽度选五~六档,功率 管开4~5个,加工电流控制在2.5~3A,材料去除率>30 2 mm/min。 (4)较大厚度工件加工(60~100mm):幅值电压打至高档,脉冲宽度选取五档,功率管 开4个左右,加工电流调至2.5~3A,材料去除率50~60 2 mm/min。 (5)薄工件加工:幅值电压选低档,脉冲宽度选第一或第二档,功率管开2~3个,加工电流调至1A左右。 注意,改变加工的电规准,必须关断脉冲电源输出,(调整间隔电位器RP1除外),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不应改变加工电规准,否则会造成加工表面粗糙度不一样。 2、机械参数的选择 对于普通的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其走丝速度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进给速度的调整主要是电极丝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调整。切割加工时进给速度和电蚀速度要协调好,不要欠跟踪或跟踪过紧。进给速度的调整主要靠调节变频进给量,在某一具体加工条件下,只存在一个相应的最佳进给量,此时钼丝的进给速度恰好等于工件实际可能的最大蚀除速度。欠跟踪时使加工经常处于开路状态,无形中降低了生产率,且电流不稳定,容易造成断丝,过紧跟踪时容易造成短路,也会降价材料去除率。一般调节变频进给,使加工电流为短路电流的0.85倍左右(电流表指针略有晃动即可)。就可保证为最佳工作状态,即此时变频进给速度最合理、加工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铝工业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社会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之一,最近两年总资产贡献率均在10%以上,不但高于全国工业9%的平均水平,而且大大高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7%~8%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铝工业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 进入2003年以来,在我国不断增长的铝消费需求的诱惑下,我国铝工业出现了火爆的投资热潮。中国铝业市场的战略格局正在重新分化,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战略格局已经被打破,民营资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大举进入铝工业领域,抢市场.争原料.拼投资.上规模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对此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出现的铝工业空前的投资热是市场拉动和利益驱动的结果,它不仅是国内市场因素在推动,而且还是全球市场力量在推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原有的氧化铝厂.铝冶炼厂.甚至铝加工企业均在大张旗鼓地开始一场新的战略投资.重组和规模扩张,而且一些新建的氧化铝厂.铝冶炼厂等也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开工建设,从而孕育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铝业投资和竞争恶战。对此我们有必要就目前我国铝工业所面临的战略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一.民营资本异军突起,巨额投资撼动国内铝业2002年初,在经过长期酝酿和市场考察后,国内著名的民营企业东方希望集团毅然宣布,集团已选定铝电复合体产业为集团的第二主业。该

集团突然决定大规模进入我国铝生产工业,这一举动不仅在我国铝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在国内外市场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一个中国国有企业群龙争霸的重工业领域中,一个与铝工业毫不相关的民营企业也想在这个投资大.市场大.产业大的行业中一争高低,并且要作为第二主业进行资本扩张的决策让人惊叹。应当说,这是一个令我国铝行业震惊的举动。 从2002年上半年至今,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该集团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大步迈入了我国铝工业领域,并走出了坚实的三大步。 首先,该集团于2002年4月15日宣布进入铝行业后,斥资6亿元与山东茌平信发铝电集团共同组建山东信发希望铝业有限公司,该企业将具有14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并辅以深加工及配套的供热机组等项目。这个项目已于2002年9月8日开工,目前,第二期电解铝项目即将投产运行。此举被看成其投资铝工业的一个序幕。 同时在其投资山东信发铝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一个惊人之举在中国的西部内蒙包头发生。2002年10月,该集团在包头迅速成立了稀土铝业公司,这是其在包头投资建设的大型铝业一体化项目,注册资本人民币3亿元。据了解,该集团铝电项目计划从2002年至xx年分四期建设运营。一期工程已投资10亿元,有望在2003年年底竣工并投产,初期将形成25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为解电解铝生产用电问题,该企业还建设自备火力发电厂。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简介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简介 特种加工技术是指传统的机械切削加工方法以外的特种加工方法,主要有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电化学加工、电子束、离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等,本课程主要讲授特种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生产工艺。

Brief Description of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Technology Course No.: S4080310 Course Title: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Technology Overall Class Hour: 30, Lecture Hour: 26, Experiment Class Hour: 4, Computer Class Hour: Exercise Class Hour: Credit: 2 Course Offered b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Object of Teaching: Students, Major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Prerequisite Course: ElectrotechnicsⅠ, Electronic TechnologyⅠ, Theory of mechanics Mechanical Design, 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Time of the Course Offered: 7th Semester Teaching material and references: Teaching material: Liu JinChun, Zhao Jiaqi, Zhao Wansheng.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4th edition. China Mechanical Press (CMP), 2004 (In Chinese) Reference: Jin Qingtong.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Aviation Industry Press, 1988 (In Chinese) Course Brief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takes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NTM) as main contents

中国铝业现状分析

中国铝业现状分析 一、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解铝工业5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国第一家电解铝厂-抚顺铝厂1952年4月开工建设到70年代末期,可以认为是中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初期。1952年当抚顺铝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其设计产能仅为年产1.5万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大力发展铜铝工业的指示》,铝被定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金属材料。从此,国家开始对铝工业的发展给予巨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中国铝电解工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轨道。这一时期,贵州铝厂、兰州铝厂、包头铝厂、青铜峡铝厂、连城铝厂、郑州铝厂电解分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八大铝厂的生产格局。电解技术基本是以旁插和上插自焙阳极铝电解梢工艺和设备为主,产量达到了36万吨。50-60年代中国电解自焙槽主要缺点是电流效率低、能耗高、劳动生产力低,特别是电解槽密闭性能差,电解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沥青挥发物,对生产操作和环境污染影响极大。70年代中后期,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了135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系列。在1979年贵州铝厂扩建过程中,引进了日本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160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从此,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常规发展时期。1982年在国家“优先发展铝”的方针指导下,一些建于60-70年代的铝厂开始纷纷进行改扩建,以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如贵州铝厂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了186 KA大容量、高效能预焙槽;包头铝厂兴建了135 KA预焙槽系列;青海铝厂在吸收消化贵州铝厂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20万吨电解铝厂等。这一系列项目的相继建成,预示着中国铝工业开始向规模化大生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具有电力优势和铝土矿优势的地区也纷纷投资兴建了一批小型60KA白焙槽电解铝厂。这段时期,全国电解铝的产员由70年代末的36万吨发展到1992年的109万吨,使中国电解铝生产首次突破厂100万吨大关。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跨入新世纪,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世界铝工业生产大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发展速度跃居世界前列。仅用10年时间,中国电解铝产量就从1992年的109万吨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342.46万吨,形成了

特种加工技术论文.(优选)

特种加工技术概论 摘要:特种加工技术是直接借助电能、热能等各种能量进行材料加工的重要工艺方法。本文简介了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等各种不同的特种加工技术,并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趋势。 关键词:特种加工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离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快速成形 一.前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高度、高韧性、高强度和高脆性等难切削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制造精密细小、形状复杂和结构特殊工件的求也在日益增加。社会需求与技术进步的结合促使特种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所谓特种加工,是一种利用化学能、电能、声能、机械能以及光能和热能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其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切削方法,即加工过程中工件与所用工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切削力,工具材料的硬度也可低于工件材料的硬度。特种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效,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特殊材料或特殊结构工件的加工工艺性发生了根本变化,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和关键制造技术。 二.特种加工的特点 特种加工与一般机械切削加工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在某种场合上,它是一般机械切削加工的补充,扩大了机械加工的领域。它具有以下较为突出的特点 (1)不用机械能,与加工对象的机械性能无关,有些加工方法,如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离子弧加工、电化学加工等,是利用热能、化学能、电化学能等,这些加工方法与工件的硬度强度等机械性能无关,故可加工各种硬、软、脆、热敏、耐腐蚀、高熔点、高强度、特殊性能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2)非接触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因此,工件不承受大的作用力,工具硬度可低于工件硬度,故使刚性极低元件及弹性元件得以加工。

机械加工介绍(中英文)

机械加工介绍 摘要:机械加工是一种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其中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重要部份,主要有两种加工形式:一种是把车刀固定,加工旋转中未成形的工件,另一种是将工件固定,通过工件的高速旋转,车刀(刀架)的横向和纵向移动进行精度加工。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 关键词:车床/加工/精度/工件 1 车床 车床主要是为了进行车外圆、车端面和镗孔等项工作而设计的机床。车削很少在其他种类的机床上进行,而且任何一种其他机床都不能像车床那样方便地进行车削加工。由于车床还可以用来钻孔和铰孔,车床的多功能性可以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完成几种加工。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车床比任何其他种类的机床都多。 车床的基本部件有:床身、主轴箱组件、尾座组件、溜板组件、丝杠和光杠。 床身是车床的基础件。它能常是由经过充分正火或时效处理的灰铸铁或者球墨铁制成。它是一个坚固的刚性框架,所有其他基本部件都安装在床身上。通常在床身上有内外两组平行的导轨。有些制造厂对全部四条导轨都采用导轨尖朝上的三角形导轨(即山形导轨),而有的制造厂则在一组中或者两组中都采用一个三角形导轨和一个矩形导轨。导轨要经过精密加工以保证其直线度精度。为了抵抗磨损和擦伤,大多数现代机床的导轨是经过表面淬硬的,但是在操作时还应该小心,以避免损伤导轨。导轨上的任何误差,常常意味着整个机床的精度遭到破坏。 主轴箱安装在内侧导轨的固定位置上,一般在床身的左端。它提供动力,并可使工件在各种速度下回转。它基本上由一个安装在精密轴承中的空心主轴和一系列变速齿轮(类似于卡车变速箱)所组成。通过变速齿轮,主轴可以在许多种转速下旋转。大多数车床有8~12种转速,一般按等比级数排列。而且在现代机床上只需扳

特种加工 课程标准

《特种加工》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特种加工开课系部机电工程系 课程总学时/(分学期学时) 40/40 课程总学分/(分学期学分) 4/4 制定/修订日期 2011年7 月 8 日 二课程性质 特种加工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开设的课程.先修课程有《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等。该课程培训学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40学时,3学分。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特种加工》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课程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2)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电火花成型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4)掌握电化学加工基本理论和技术。 (5)理解快速成形加工基本理论和技术。 (6)理解激光加工基本理论。 (7)理解超声波加工基本理论 (8)理解电子束、离子束加工基本理论。 (9)了解其他特种加工方法。 2 能力目标: 着重培训学生的电火花加工机床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全部功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简单故障和加工中不正常现象的排除方法,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

能力.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 (2)培养职业技术素质,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四、学习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熟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材料成形过程和方法及工程技术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领会,能作自主的解释、说明,并把握一般成形过程和方法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说明、解释、类推同类工程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运用已掌握的技能、知识,独立完成生产任务或技能操作,且能识别工程设计和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课程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为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伊始的1949年12月,当时的重工业部召开了“全国有色金属会议”,会议决定建设完善的中国铝工业,于是在苏联的援助下,于1950年秋我国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个电解铝厂,即抚顺铝厂(301厂),厂址在抚顺望花区,是在原日本住友化学工业公司的满洲铝厂的基础上建设的。但当时的情况是满洲铝厂原有的设备已经几乎全部被苏联以战利品的名义拆走,后又遭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4月30日,抚顺铝厂一期工程破土动工,设计原铝生产能力15kt/a,采用45kA侧插槽和水银整流器,全系列144台槽,配套建设的有生产能力11kt/a的阴极糊车间与2.1kt/a的氟化盐车间,1954年10月1日建成投产,1954年10月19日,新中国第一批重熔铝锭在抚顺铝厂铸造生产线下线,这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铝工业,当年该厂共生产了19吨重熔用铝锭。1955年8月,抚顺铝厂二期铝电解工程开始基建施工,1957年7月28日投产。1957年重熔铝锭产量29.2kt。60年来,抚顺铝厂(现名抚顺铝业有限公司)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了大量的铝,而且为中国铝工业的发展在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成就巨大。 1958年~1965年,中国铝电解工业经历了“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年2月2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抚顺铝厂,这是他视察过的唯一的一家铝企业。1958年7月30日,抚顺铝厂精铝车间12台6kA精铝槽投产,当年生产精铝81吨,开中国高纯铝工业的先河。1959年5月1日,中国自行设计的抚顺铝厂三期扩建工程投产,同年12月5日,包头铝厂第一批电解槽也生产出铝;1959年12月,兰州铝厂、山东铝厂电解铝分厂投产,1960年3月,郑州铝厂电解铝车间投产,1960年5月,包头铝厂投产。同时在这期间,全国各地也相继建成了一些小型铝厂,如保定铝厂、石家庄铝厂、平阴铝厂、合肥铝厂、南平铝厂、

机械加工常用金属材料及特性

简介: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 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轴、齿轮、齿条、蜗杆等。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 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 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 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4. HT150——灰铸铁。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 5. 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 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应用举例: 适于制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曲轴、杠杆、连杆、钩环等,各种标准件、紧固件 6. 65Mn——常用的弹簧钢。应用举例: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做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冷卷螺旋弹簧,卡簧等。 7. 0Cr18Ni9——最常用的不锈钢(美国钢号304,日本钢号SUS304)特性和应用: 作为不锈耐热钢使用最广泛,如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于能工业用设备 8. Cr12——常用的冷作模具钢(美国钢号D3,日本钢号SKD1) 特性和应用: Cr12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冷作模具钢,属高碳高铬类型的莱氏体钢。该钢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由于Cr12钢碳含量高达2.3%,所以冲击韧度较差、易脆裂,而且容易形成不均匀的共晶碳化物;Cr12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多用于制造受冲击负荷较小的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冲头、下料模、冷镦模、冷挤压模的冲头和凹模、钻套、量规、拉丝模、压印模、搓丝板、拉深模以及粉末冶金用冷压模等

特种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教学提纲

特种加工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电火花加工技术在民用和国防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不仅在模具制造业中广泛应用,而且在一般机械加工企业中逐渐普及.电火花加工技术是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一门技术,用户既要掌握电火花工艺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熟悉电火花机床的功能与编程知识。目前,我国的电火花机床操作者中,大多只经过短期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只能进行简单加工的程序编制,严重影响了加工设备的高效使用。为适应现代化加工技术的要求,电火花机床操作者,要全面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从事电火花加工的技术人员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企业也急需一批电火花加工方面懂工艺、会编程,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机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针对上述现状,作者对高职高专目前常见的电火花加工技术方面的教材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国内数十家企业进行了调研,根据电火花加工技术人才知识结构的市场需求,从培养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出发,汇集多年的教学和在企业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本书。本书由电火花加工技术基础,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加工工艺及编程,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加工工艺及编程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学过“机械制造技术”和“数控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并已进行过金工实习或生产实习,对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已有初步了解。关键字:电火花加工技术 1.激光加工技术原理 1.1激光加工技术简介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微加工等的一门技术。激光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冶金、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对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无污染、减少材料消耗等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1.2激光技术分类激光技术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技术,传统上看,它的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 1)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激光器、导光系统、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 2)激光加工工艺。包括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打标、划线、微调等各种加工工艺。 3)激光焊接:汽车车身厚薄板、汽车零件、锂电池、心脏起搏器、密封继电器等密封器件以及各种不允许焊接污染和变形的器件。目前使用的激光器有YAG激光器,CO2激光器和半导体泵浦激光器。4)激光切割:汽车行业、计算机、

机械加工介绍(中英文对照)

机械加工介绍(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1 Lathes Lathes are machine tools designed primarily to do turning, facing and boring, Very little turning is done on other types of machine tools, and none can do it with equal facility. Because lathes also can do drilling and reaming, their versatility permits several operations to be done with a single setup of the work piece. Consequently, more lathes of various types are used in manufacturing than any other machine tool. 1.车床 车床主要是为了进行车外圆、车端面和镗孔等项工作而设计的机床。车削很少在其他种类的机床上进行,而且任何一种其他机床都不能像车床那样方便地进行车削加工。由于车床还可以用来钻孔和铰孔,车床的多功能性可以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完成几种加工。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车床比任何其他种类的机床都多。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a lathe are the bed, headstock assembly, tailstock assembly, and the leads crew and feed rod. 车床的基本部件有:床身、主轴箱组件、尾座组件、溜板组件、丝杠和光杠。 The bed is the backbone of a lathe. It usually is made of well normalized or aged gray or nodular cast iron and provides s heavy, rigid frame on which all the other basic components are mounted. Two sets of parallel, longitudinal ways, inner and outer, are contained on the bed, usually on the upper side. Some makers use an inverted V-shape for all four ways, whereas others utilize one inverted V and one flat way in one or both sets, They are precision-machined to assure accuracy of alignment. On most modern lathes the way are surface-hardened to resist wear and abrasion, but precaution should be taken in operating a lathe to assure that the ways are not damaged. Any inaccuracy in them usually means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entire lathe is destroyed. 床身是车床的基础件。它能常是由经过充分正火或时效处理的灰铸铁或者球墨铁制成。它是一个坚固的刚性框架,所有其他基本部件都安装在床身上。通常在床身上有内外两组平行的导轨。有些制造厂对全部四条导轨都采用导轨尖朝上的三角形导轨(即山形导轨),而有的制造厂则在一组中或者两组中都采用一个三角形导轨和一个矩 形导轨。导轨要经过精密加工以保证其直线度精度。为了抵抗磨损和

中国铝型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铝型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 铝型材作为铝加工材的主要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装饰性、优良的隔音、保温及可回收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而又凭借其一次挤压成型及较高的机械物理性能、良好的导热性能及较高的比强度等优点,被愈来愈广泛地用于交通运输、电子、机械、轻工、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1、铝型材的生产 中国铝型材的生产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1952年东北铝合金加工厂开始建设并于1956年投产,开始了中国铝型材的生产,之后,国家又建设了西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北铝加工厂等铝型材生产基地,当时产品主要为军工服务;随着建筑市场需求的拉动,一批国营铝型材企业相继投产,如北京铝材厂、天津铝合金厂、广东有色金属加工厂、成都铝材厂、营口铝材厂等。一批合资和外资企业获准在中国办厂,如深圳华加日铝业有限公司、台山市金桥铝型材有限公司、深圳西林铝型材厂等。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如广东兴发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主要装备和工艺都是引进的,中国铝型材工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了一大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铝型材快速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陆续建成投产,产量迅猛增长,成为世界铝型材生产大国,进入21世纪我国铝型材企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深层次调整,企业向着集团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企业数量逐渐减少,产品质量提高,品种、规格不断增加。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共有铝型材企业600余家,产能约865万吨,产量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工业发达区域,其中产能大于10万吨的企业在10家左右,产能在5~10万吨的企业在30家以上。 从产品结构看,铝型材产量中,建筑型材占70%,工业型材占30%左右,且以散热器、电动工具用铝型材为主,大型材所占比例较少。2001~2008年间铝型材产量从106.7万吨增至793.4万吨,年均增长33.2%(图1),2009年产量估计在820万吨以上。主要生产企业: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丛林集团、肇庆亚洲铝厂有限公司、南山集团公司、广东兴发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等。

机械加工概念介绍

机械加工概念介绍 机械加工是一种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被加工的工件处于的温度状态﹐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一般在常温下加工,并且不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冷加工。一般在高于或低于常温状态的加工﹐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热加工。冷加工按加工方式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热加工常见有热处理﹐煅造﹐铸造和焊接。另外装配时常常要用到冷热处理。例如:轴承在装配时往往将内圈放入液氮里冷却使其尺寸收缩,将外圈适当加热使其尺寸放大,然后再将其装配在一起。火车的车轮外圈也是用加热的方法将其套在基体上,冷却时即可保证其结合的牢固性。 机械加工:广意的机械加工就是凡能用机械手段制造产品的过程;狭意的是用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冲压机、压铸机机等专用机械设备制作零件的过程。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

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能使企业的管理科学化,使企业更具应变力和竞争力。 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例如毛坯的铸造、锻造和焊接;改变材料性能的热处理[1];零件的机械加工等,都属于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又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所谓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构成一个工序的主要特点是不改变加工对象、设备和操作者,而且工序的内容是连续完成的。例如图32-1 中[cc1]的零件,其工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工序:工序1:在车床上车外圆、车端面、镗孔和内孔倒角; 工序2:在钻床上钻6个小孔。 在同一道工序中,工件可能要经过几次安装。工件在一次装夹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在工序1中,有两次安装。第一次安装:用三爪卡盘夹住外圆,车端面C,镗内孔,内孔倒角,车外圆。第二次安装:调头用三爪盘夹住外圆,车端面A和B,内孔倒角。 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通常分为三类。

2万吨铝加工项目方案

2万吨铝加工项目方案 1.0 总论 1.1 基本原则 ●投资少、见效快、追求高性能价格比 ●立足于中高档产品-厚铝箔,不介入低端铝板市场 ●分期投入,逐步做大、做强 1.2 工程目标 本工程是在长期以来对加工行业人士和研究基础上,结合现有条件作为重大投资项目提出的。工程分2期逐步投入,稳扎稳打,追求投资效益。 ● 1期工程:10000吨/年。主要满足对电缆箔、空调箱、PS板、装饰板卷登场品的市场 需要,为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2期工程:20000吨/年。扩大规模,追求规模效应。 1.3 工程设计范围及原则 1.3.1 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新建一家最终年产2万吨,涵盖铝及铝合金板材、带材、箔材的现代化铝加工企业。设计涉及建筑工程、工艺设备、工艺技术、相关设施,同时也为以后铝材深加工留有发展余地。 1.3.2 设计原则: 1)产品导向的原则;经过市场调研和预测确定企业主导产品,同时考虑到市场出现变化时应该有较大的适应性,即建设一个从厚铝箔生产到双零铝箔生产的全能综合性铝加工集团。 2)生产技术高起点原则:从企业长期发展观点出发,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在关键设备的选型上,必须坚持高水平、高精度、高速度。工艺配置也必须采用最成熟、最先进的。 3)节约投资的原则:以最合理的投资获得最可能的回报。 4)合理布局的原则:以铸轧为代表的初级加工尽可能靠近电解铝厂,以单双零铝箔为代表的深加工能力尽可能靠近市场。 5)物流合理性原则:各作业单位之间符合最优化的工艺流程,做到物流的顺畅。 6)节能环保原则;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7)注重EHS原则:注重“环境/健康/安全”,改善员工劳动条件。 8)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今后向更大规模发展留有必要的空间。 1.4 建设方案 1.4.1 生产方案: 本项目拟采取逐步投入,尽快形成生产能力的方式: ● 1期工程:15000吨/年。 ?680x1600铸轧机 2台 ?380/800x1450冷轧机 1台 ?800x1400拉弯矫直机 2台 1400厚箔剪 1台 20吨退火炉 2台 MK8480x50轧辊磨床 1台 投资总额:7,220万(含基础设施及流动资金) ● 2期工程:20000吨/年。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机械加工工艺简介

机械加工工艺简介 机械加工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及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主要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热加工主要是对工件的性能进行提高,冷加工主要是对工件的形状进行改变。 标签: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加工精度;加工精度误差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机械加工工艺逐渐地被人们所重视。因为机械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周期、成本等重要环节。机械加工工艺现已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企业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在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机械加工工艺代表着工业生产和制造的实际水平。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领域中的重要环节,也可以看作是由原材料变成设计要求的零部件全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贯穿于整个机械加工过程,并对全部加工过程有着明确详细的规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不但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降低加工成本,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就从多方面对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探讨。 1 工艺流程 对零件以及工件进行加工制造的整个过程就是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简单的说就是对原材料进行各种处理,制造出达到设计要求零件的过程。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主要体现为零件的加工路线、加工工序、加工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工艺流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作为机械加工步骤的详细参数。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要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遵循优质、高产、低成本的原则。 2 加工设备的选择 工艺流程中对设备的选择极其重要,其关系到零件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在机械加工中,加工设备的本身、夹具、零件的自身重力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加工质量。这就需要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具体加工要求进行选择适当的设备,同时要求加工工艺人员必须熟知各设备的加工性能、精度、生产效率等,进而实现设备功效的充分利用。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变革,人们对机械加工产品质量需求的提高,机械设备也随之更新换代。数控机床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数控机床控制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机械加工精度进行控制,实现了机械加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减少了手工操作带来的加工误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益,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先进设备的应用与推广不断促进着机械加工工艺的引进、优化和研发。 3 加工技术 加工技术是加工工艺的核心。加工技术主要体现在技术人员、技术手段及物

201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

一、铝加工行业定义与分类 (一)铝加工行业定义 铝加工,用塑性加工方法将铝坯锭加工成材,主要方法有轧制、挤压、拉伸和锻造等。 (二)铝加工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铝加工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使用熔铸-挤压工艺生产的铝型材,另一种是使用热轧-冷轧工艺生产的铝板带及铝箔。 图表1:铝加工产品细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铝加工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铝加工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 2011年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印发《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和产量比重明显提高,预处理拆解、熔炼、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2、《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 2010年12月28日,根据《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和《出口商品配额管理办法》的规定,商务部下达2011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出口配额,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①2011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出口配额下达量为年度总量的60%。 ②2011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出口配额主要参照各企业2008年到2010年10月的产量、出口数量、出口金额进行计算。 ③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在本通知下达的配额数量内,尽快下达至相关企业;锡及锡制品出口配额的二次分配要在商务部2008年第105号公告(符合2009年锡及锡制品出口许可证申领标准企业名单)范围内进行。 3、《2011年首批有色金属出口配额通知》 为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010年工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