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急救知识培训(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4.77 MB
- 文档页数:83
现场抢救与急救心肺复苏(一)判断患者有无意识与反应轻拍患者肩部,并高声呼叫:“喂!你怎么啦?”(二)启动EMS系统(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患者如无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如现场只有一名抢救者,应同时高声呼救、寻求旁人帮助。
(三)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如患者是俯卧或侧卧位,迅速跪在患者身体一侧,一手固定其颈后部,另一手固体其一侧腋部(适用于颈椎损伤)或髋部(适用于胸椎或腰椎损伤),将患者整体翻动,成为仰卧位,即头、颈、肩、腰、髋必须同在一条轴线上,同时转动,避免身体扭曲,以防造成脊柱脊髓损伤。
患者应仰卧在坚实的平面,而不应是软床或沙发;头部不得高于胸部,以免脑血流灌注减少而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
(四)开放气道当心搏停止后,全身肌张力下降,包括咽部肌张力下降,导致舌后坠,造成气道梗阻。
如将下颌前推移,可使舌体离开咽喉部;同时头部后伸可使气道开放。
如发现口腔内有异物,如食物、呕吐物、血块脱落的牙齿、泥沙、假牙等,均应尽快清理,否则也可造成气道阻塞。
无论选用何种开放气道的方法,均应使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和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气道方可开放。
在心肺复苏的全过程中,应使气道始终处于开放状态。
常用开放气道方法如下:1、压额提颏法如患者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法。
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食、中指并拢,放在颏部的骨性部分向上提起,使得颏部及下颌向上抬起、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2、双手拉颌法如已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选用此法可避免加重颈椎损伤,但不便于口对口吹气。
站立或跪在患者头顶端,肘关节支撑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两手分别放在患者头部两侧,分别用两手食、中指固定住患者两侧下颌角,小鱼际固定住两侧颞部,拉起两侧下颌角,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3、压额托颌法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处向上托起,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急救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三章“保护自己”中的“急救知识”部分。
内容包括: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常见的外伤急救处理方法,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以及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急救电话拨打方式。
2. 学会常见的外伤急救处理方法。
3.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
2. 教学重点:急救电话的拨打方式,外伤急救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急救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急救知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急救电话的拨打方式,强调拨打急救电话时要说清楚情况,以便救护人员能及时准确地到达现场。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常见的外伤案例,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
4. 实操演练: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操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步骤。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急救知识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急救电话拨打方式2. 外伤急救处理方法3. 心肺复苏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正确的急救电话拨打方式。
答案:拨打急救电话时,要清晰地说出紧急情况的发生地点、联系电话、患者病情及需要的救护服务。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外伤急救处理方法。
答案:止血、包扎、骨折固定。
3. 作业题目:请简述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答案: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判断患者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急救电话的拨打方式,学会了常见的外伤急救处理方法,对心肺复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操演练环节,部分学生对心肺复苏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如了解不同类型的外伤急救处理方法,掌握更多的心肺复苏技巧等。
自救互救安全培训目 录•培训背景与目的•常见危险源与事故类型•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培训•现场应急处理措施培训•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培训•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WENKU DESIGNPART01培训背景与目的在这些事件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往往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增加。
因此,开展自救互救安全培训,提高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需求。
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培训背景介绍提高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培训,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和方法,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培训目的与意义广大公众,特别是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人员。
培训对象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多种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等。
培训范围培训对象与范围WENKU DESIGNPART02常见危险源与事故类型识别并评估机械设备、工具等的潜在危险,如旋转部件、锋利边缘等。
机械伤害电气伤害化学伤害识别并评估电气设备、电线等的潜在危险,如触电、电火花等。
识别并评估化学品、腐蚀性物质的潜在危险,如腐蚀、中毒等。
030201常见危险源识别与评估火灾事故具有蔓延速度快、破坏力强等特点,需要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火场逃生技巧等。
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后果严重等特点,需要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应急处理措施等。
交通事故职业病事故具有长期潜伏、危害严重等特点,需要了解职业病防治知识、个人防护措施等。
职业病事故事故类型及特点分析危险源与事故类型关联性探讨和应急处理方案。
WENKU DESIGNPART03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培训讲解并演示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带等止血方法,以及不同伤口部位的止血技巧。
止血方法介绍绷带、三角巾等包扎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不同伤口部位的包扎技巧,如头部、颈部、四肢等。
自救知识培训内容◆现场救护指在事发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是立足于现场的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每一个人都应该进行自救互救!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一)血液◇血液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成人血液约占体重的8%;◇突然失血20%(约800ml)轻度休克;20%-40%(800-1600ml)中度休克40%(1600ml)以上重度休克,危及生命。
◇止血目的:控制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挽救生命。
(二)出血分类按出血部位: 皮下出血内出血外出血(三)止血方法操作要点:◇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
◇用力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度。
◇压迫10—15分钟。
◇保持伤处肢体抬高。
适用范围---头部、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止血特点---止血快速、效果好,但不能长久(1)头前部止血止血动脉:颞浅动脉止血点:耳前方颧弓、根部止血方法:大拇指、出血一侧、颞浅动脉、压向骨面(2)前臂止血动脉:肱动脉止血点:出血一侧上臂中三分之一肱动脉搏动点止血方法:大拇指或四指同时压住肱动脉至肱骨,同时将前臂抬高(3)手掌止血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止血点:出血一侧手腕部止血方法:手指压迫(4)手指止血动脉:指动脉止血点:出血手指两侧根部止血方法:拇指与食指(5)下肢止血动脉:股动脉止血点:出血一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内侧止血方法:手掌根部或双手大拇指下肢抬高适用范围:头部、四肢小动脉、小静脉的出血、毛细血管渗血3、加压包扎时,不要包扎的太紧,防止组织因缺血坏死◇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上、下肢大动脉出血,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无效时止血动脉:上肢肱动脉----上臂上1/3处下肢股动脉----大腿上1/3处布带绞紧止血法不轻易上止血带不得直接扎在皮肤上松紧适宜记录上止血带时间,用红色布条标明每隔40-50分钟松解3—5分钟禁用细麻绳、铁丝、尼龙绳和编织带代替目的: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要求:伤口封闭严密、松紧适宜、固定牢靠敷料:三角巾、绷带、自身物品---衣服、围巾、毛巾、帽子、手绢等暴露伤口尽可能使用消毒物品没有条件时可进行简单的烧烤(如篝火、酒精灯、打火机等)如遇有大面积或较深的伤口时,在伤口上不要直接使用碘酒、酒精;骨折断端及身体外露的内容物不能回纳;离断的手指不能直接放入水中、冰中、酒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