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_GDW_1365-2013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Q_GDW_1365-2013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Q_GDW_1365-2013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Q_GDW_1365-2013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1307004-0000-g0-三相智能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2017版

三相智能电能表 通用技术规范 (编号:1307004-0000-g0)二〇一三年七月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目录 1 总则 (3)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3) 2.1规格要求 (3) 2.2环境条件 (4) 2.3显示 (5) 2.4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7) 2.5材料及工艺要求 (7) 2.6机械及结构要求 (10) 2.7功能要求 (12) 2.8准确度要求 (20) 2.9电气要求 (24) 2.10绝缘性能 (26) 2.11电磁兼容性要求 (26) 2.12可靠性要求 (27) 2.12数据安全性要求 (27) 2.13软件要求 (27) 2.14包装要求 (28) 2.15通信模块互换性要求 (28) 3 试验项目 (28) 3.1准确度试验 (28) 3.2机械试验 (31) 3.3气候影响试验 (31) 3.4电气性能试验 (31) 3.5绝缘 (34) 3.6电磁兼容性试验 (36) 3.7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36) 3.8功能检查 (36) 3.9费控安全试验 (36) 3.10可靠性验证试验 (36)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36) 4.1技术服务 (36) 4.2现场安装调试相关要求 (37) 4.3出厂测试数据 (37) 4.4设计联络会 (37) 4.5工厂检验和监造 (38)

1 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人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招标人认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如有异议, 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偏差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投标人应按更严格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本技术规范经招标、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技术规范主要的技术依据为以下规范,这些规范的内容与本技术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有不一致之处,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为准),投标产品应满足下述规范的要求:Q/GDW 1354-2013《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1356-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1827-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1365-2013《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2.1 规格要求 本节所列内容为从技术方面描述货物的规格要求,供货时的规格要求详见招标文件商务部分“货物需求一览表”。 2.1.1 标准的参比电压 标准的参比电压见表1。 表1标准的参比电压

标准电能表技术规范

标准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标准电能表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表4“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表4“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5、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由项目单位根据工程情况编写,其中带“××”的文字和技术参数及“项目单位填写”的部分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必须全面认真填写;空白部分的参数根据需要选择填写;表格中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由项目单位和设计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更改,不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为固化技术参数,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技术参数表中项目单位与投标人均不需要填写的部分栏目,项目单位应以“—”表示。 6、投标人应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5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货物需求一览表中货物数量各项目单位和设计院必须填写,如不能确定准确数量,可以填写估算数量。 2

CopGap科博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技术白皮书解读

科博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CopGap200) 技术白皮书 中铁信安(北京)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4月

目录 1.产品研制背景 (4) 2.产品介绍 (5) 2.1.概述 (5) 2.2.体系结构 (5) 2.3.功能性能指标 (6) 2.3.1.功能指标 (6) 2.3.2.性能指标 (7) 3.产品功能描述 (9) 3.1.信息交换功能 (9) 3.1.1.文件交换功能 (9) 3.1.2.Web交换功能 (9) 3.1.3.数据库交换功能 (10) 3.1.4.邮件交换功能 (10) 3.1.5.定制应用数据交换 (11) 3.2.安全控制功能 (11) 3.2.1.访问控制功能 (11) 3.2.2.数据内容审查功能 (12) 3.2.3.病毒防护功能 (12) 3.2.4.文件深度检查功能 (12) 3.2.5.入侵检测与防御功能 (13) 3.2.6.身份认证功能 (13) 3.2.7.虚拟专网(VPN)功能 (13) 3.2.8.流量控制功能 (14) 3.3.系统监控与审计功能 (14) 3.3.1.系统监控功能 (14)

3.3.2.日志审计功能 (14) 3.3.3.报表管理功能 (15) 3.4.高可用性功能 (15) 3.4.1.双机热备功能 (15) 3.4.2.负载均衡功能 (16) 4.产品使用方式 (16) 4.1.部署方式 (16) 4.2.管理方式 (17) 5.产品应用范围 (18) 5.1.核心数据库的访问 (18) 5.2.核心服务器保护 (19) 5.3.内外网络之间的数据同步 (20)

信息安全技术 密码应用标识规范(标准状态:现行)

I C S35.040 L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3560 2017 信息安全技术密码应用标识规范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c u r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C r y p t o g r a p h i c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d e n t i f i e r c r i t e r i o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2017-05-12发布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Ⅰ 引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和缩略语1 5 标识的格式和编码2 6 密码服务类标识2 6.1 概述2 6.2 算法标识2 6.3 数据标识5 6.4 协议标识9 7 安全管理类标识10 7.1 概述10 7.2 角色管理标识10 7.3 密钥管理标识11 7.4 系统管理标识12 7.5 设备管理标识1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商用密码领域中的相关O I D 定义17 参考文献19 G B /T 33560 2017

G B/T33560 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由国家密码管理局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60)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得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二无锡江南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中心二兴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二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二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二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海泰方圆科技有限公司二上海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平二刘晓东二孔凡玉二李元正二徐强二柳增寿二李述胜二谭武征二李玉峰二李伟平二崔久强二周栋二郑海森三 Ⅰ

智能电表技术规范V4.0-20151109(最终稿)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TT 1017—2015 基站交流智能电表技术规范 版本号:V1.0 2015 - 11 - 10发布2015 - 11 - 12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技术要求 (3) 4.1规格要求 (3) 4.2环境条件 (4) 4.3冲击与振动 (4) 4.4外观与结构 (5) 4.5计量功能 (6) 4.6时钟电池 (6) 4.7校时功能 (6) 4.8显示及告警功能 (7) 4.9数据存储功能 (7) 4.10监控性能 (8) 4.11电流互感器 (9) 4.12准确度要求 (9) 4.13误差一致性要求 (10) 4.14电气要求 (10) 4.15绝缘性能试验 (11) 4.16电磁兼容性要求 (11) 4.17材料阻燃性能 (12) 4.18可靠性指标 (12)

4.19软件要求 (12) 5 产品检验 (1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基站交流智能电表通信协议 (13) A.1物理接口和通信方式 (13) A.1.1物理接口 (13) A.1.2通信方式 (13) A.2协议的基本格式 (13) A.2.1帧结构的基本格式 (13) A.2.2基本格式的解释 (13) A.3数据格式 (16) A.3.1基本数据格式 (16) A.3.2 LENGTH数据格式 (17) A.3.3 CHKSUM的数据格式 (17) A.3.4 DATA_INFO数据格式 (18) A.3.5日期时间 (19) A.3.6未监测值或无效值 (19) A.4编码分配 (19) A.4.1设备类型编码分配表(CID1) (19) A.4.2命令信息编码分配表(CID2) (19) A.5通用命令内容 (20) A.5.1获取电表时间 (21) A.5.2设定电表时间 (21) A.5.3获取通信协议版本号 (22) A.5.4获取电表地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5.5获取电表厂家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6智能电表通信协议 (24) A.6.1获取模拟量量化数据(浮点数) (25)

2019年整理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doc.doc

.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 宣贯材料 第三分册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 2009年9月

目次 第五篇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 第一章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 1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技术要求 (5) 5检验规则 (22) 6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23)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25) 附录B显示信息表 (27) 附录C单相智能电能表载波模块技术指标 (31) 第二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3) 1适用范围 (3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3术语和定义 (34) 4技术要求 (35) 5试验项目及要求 (57) 6检验规则 (67) 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69)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71) 附录B显示项目表 (73) 第三章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77) 1适用范围 (77) 2规范性引用文件 (77) 3术语和定义 (77) 4技术要求 (77) 5试验项目及要求 (82) 6检验规则 (83) 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83)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84) 附录B显示项目表 (86) 第四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90) 1适用范围 (9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90) 3术语和定义 (90) 4技术要求 (91) 5试验项目及要求 (97) 6检验规则 (99) 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99)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00) 附录B显示项目表 (102) 第五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06) 1适用范围 (106)

智能电表施工与技术服务方案

智能数显电表的详细情况及技术服务方案 一、智能数显电表的详细情况 我公司若有幸中标,成为贵公司的智能数显电表的供应商。将积极配合贵公司实际需求,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参数提供合格的产品。我公司将提供广东南洋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该产品作为全国五大品牌的智能电表厂商之一,有着性能良好的产品和很好的社会信誉。下面具体详细介绍该产品的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测试手段、配件、配品等情况: 1、产品质量标准:可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无人管理的状态下,自动抄表;也可实时抄表。随时查询各用户任何时段内的所有数据,包括用编号、分区、楼层、数据时间、计费类型和累计量等。通过国家质量检测达到合格产品。 2、检测标准、测试手段:可测量并显示电流、电压、频率、功因、电度等电参数。 3、产品的主要配件、配品、功能: ?采用先进计量和控制芯片,能够实现恶载和超载断电,有功电能计量准确; ?采用外部E2保存数据,寿命长达10年,支持掉电保存数据功能; ?智能管理:下载电量,计量用电量,根据剩余电量实现开断继电器管理; ?恶性负载、超载准确控制,超载、恶性负载识别功率各模块可通过软件独立设定,恶性负载识别只需2秒; ?提示信息:液晶显示,可显示本次充值电量、剩余电量、累计用电量、请购电、房间号、超载、恶载以及异常提示信息; ?工作指示灯智能闪烁; ?通讯部分采用光电隔离和防雷设计,通讯更为可靠; ?系统提供实时功率、电网频率等用电参数; ?软件校表功能; ?人性化的送断电管理; ?电流环通讯、485两种通讯模式可选;

?新一批用户初次使用时支持透支用电; 二、技术服务方案 1、安装调试、质量保证方案 1.1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根据智能数显电表安装工程的特点,公司将选派一批专业的、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组建后,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对施工项目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文明生产实施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确保完成本项目工程,达到公司要求的管理目标。 1.2施工准备 施工的准备工作(见表) 1)、技术准备 A. 熟悉设备随机技术文件、井道电源配电图、机房平面布置图等资料,并与实际对照确认。如有异议应及时与公司安装部和建设单位联系。 B. 由公司安装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工程项目情况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质量安全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的项目工程,公司将组织专家组对方案进行专项论证审查。 C. 技术交底: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必须将本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时向安装班组交底,

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技术规范

0.05级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0.05级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的功能、性能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云浮供电局0.05级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的评价、检测以及验收等,其他等级的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可参照使用。 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除本招标书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供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或规范文本,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参照标准: DL/T826-2002 《交流电能表现场测试仪》 JJF1055-1997 《交流电能表现场校准技术规范》 DL/T 585-1995《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 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广东电网公司负荷管理终端通讯规约 广东电网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通讯规约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 3、技术要求 3.1 标准的电量值 3.1.1 标准参比电压:三相:57.7,100,220,380V,可自动换档。 3.1.2 标准的基本电流: 1,5A。 3.1.3 额定输入电流(I) 端子直接输入:0-5A 电能准确度:0.05% 功率准确度:0.05% 电流准确度:0.05% 钳表标准配置:0-5A 电能准确度:0.2% 功率准确度:0.2% 电流准确度:0.2% 钳表可选配:100A,500A,1000A 3.2 功能要求 3.2.1基本测量功能 比较法校验电能表、终端的误差。可以现场检验三相各类电子式、感应式有功、无功电能表;也可现场检验单相电子式、感应式电能表。 可实现主副电能表误差同时校验。 多功能电能表的有功和无功误差同时校验,可通过485或红外接口抄读电表数据(电能读数、日期、时间等)并保存。 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有功和无功误差同时校验,可通过485或红外接口抄读终端数据(电能读数、日期、时间等)并保存。 误差校验方式应有手动控制、光电控制、电脉冲控制三种方式。 3.2.2 具有RS485、RS232、远红外、USB等标准通信接口。 3.2.3触摸屏手写输入。要求触摸灵敏度高、手写识别率高,并支持汉字识别,方便现场录入客户资料。

现行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现行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序号 标准号 Standard No. 中文标准名称 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英文标准名称 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 备注 Remark 1GB/T 33133.1-2016信息安全技术祖冲之序列密码算法第1部分:算法描述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ZUC stream cipher algorithm— Part 1: Algorithm description 2GB/T 33134-2016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域名服务系统安全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ecurity requirement of public DNS service system 3GB/T 33131-2016信息安全技术基于IPSec的IP存储网络安全技术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pecification for IP storage network security based on IPSec 4GB/T 25067-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要求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 5GB/T 33132-201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处理实施指南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Guide of implementation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treatment 6GB/T 32905-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3密码杂凑算法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ques—SM3 crytographic hash algorithm 国标委计划[2006]81号 7GB/T 22186-2016信息安全技术具有中央处理器的IC卡芯片安全技术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ques—Secur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C card chip with CPU 8GB/T 32907-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4分组密码算法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M4 block cipher algorthm 国标委计划[2006]81号 9GB/T 32918.1-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1部分:总则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Public key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SM2 based on elliptic curves—Part 1: General 国标委计划 [2006]81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1 总则 1.1本通用要求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计量用单相多功能载波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商务、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通用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通用要求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卖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通用要求。如有异议, 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通用要求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卖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本通用要求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供方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号及其有关内容,并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GB/T 15284-2002 《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 17215-2002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T 18460.3-2001 《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第3部分:预付费电能表》 DL/T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DL/T 830-2002 《静止式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使用导则》 GB/T 17442-1998 《1级和2级直接接入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验收检验》 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 3 术语和定义 3.1静止式载波电能表 应用于低压电网,测量单元由电流和电压作用于固态(电子)器件而产生与电能成比例的输出量,并对该输出量具有记录、存储以及通过电力线进行数据交换能力的电能表。 3.2CPU卡 配置有容量很大、类型不同的存储器和逻辑控制电路及微处理(CPU)电路,能多次重复使用的IC卡。 3.3CPU卡预付费电能表 用CPU卡作为预购电费的传输介质实现先付费后用电的电能表。 3.4ESAM模块 嵌入式安全存取模块,用于对IC卡进行认证和数据交换的模块,由电力公司发行,安装在仪表中。 3.5剩余金额 在电能表中记录的可供用户使用的金额值,该值应大于等于零。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完整篇.doc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1 1.0目的 为了预防和遏制公司网络各类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理网络出现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确保移动通信网络畅通与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竞争环境,有效进行公司内部网络信息技术安全整体控制,特制定本规范。 2.0 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四川移动所属系统及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及公司内部信息技术整体的控制。 3.0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责: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信息安全组织的指导意见,为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组织与指挥,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分管网络的副总经理任组长,网络部分管信息安全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由省公司网络部归口进行职能管理,省公司各网络生产维护部门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省监控中心设置安全监控人员,各市州分公司及生产中心设置专职或兼职信息安全管理员,各系统维护班组负责系统信息安全负责全省各系统及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协调工作。 3.1.1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组组长职责: 负责公司与相关领导之间的联系,跟踪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

件的处理过程,并负责与政府相关应急部门联络,汇报情况。 3.1.2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管理组副组长职责: 负责牵头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管理规范,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安排与落实,协调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解决。 3.1.3省网络部信息安全职能管理职责: 省公司网络部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贯彻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制订和审核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工作流程及技术方案;组织检查和考核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组织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和评估;组织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针对重大安全事件,组织实施应急处理 工作及后续的整改工作;汇总和分析安全事件情况和相关安全状况信息;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 3.1.4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职责: 各分公司、省网络部、省生产中心设置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员,根据有限公司及省公司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对各类网络、业务系统和支撑系统提出相应安全技术要求,牵头对各类网络和系统实施安全技术评估和工作;发布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预警信息,并细化制定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协助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预案,参与应急演练;针对重大安全事件,组织实施应急处理,并定期对各类安全事件进行技术分析。

电能表技术要求规范

1.2本通用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通用要求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卖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通用要求。如有异议,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本通用要求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通用要求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卖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供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号及其有关内容,并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GB/T15284-2002《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GB/T17215-2002《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GB/T18460.3-2001《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第3部分:预付费电能表》DL/T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GB/T17215.211-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DL/T830-2002《静止式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使用导则》 GB/T17442-1998《1级和2级直接接入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验收检验》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3术语和定义3.1静止式载波电能表 应用于低压电网,测量单元由电流和电压作用于固态(电子)器件而产生与电能成比例的输出量,并对该输出量具有记录、存储以及通过电力线进行数据交换能力的电能表。 3.2CPU卡配置有容量很大、类型不同的存储器和逻辑控制电路及微处理(CPU)电路,能多次重复使用的IC卡

南方电网公司三相多功能电能表标准技术标书

三相多功能电能表 编号:20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06月 目录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工程保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质量保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进度保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对投标商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投标商资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应标书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简答题 1.通信网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答:通信网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构成。 终端设备:完成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信号变换与匹配。 交换设备(现代通信网的核心):完成信号的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 传输设备: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传输信道,并将网络节点连接在一起。 2.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使用交换技术 答: ①引入交换设备之后,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由点对点通信转变成通信网。 ②通信网是一种用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终端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实现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③有了交换设备才能使某一地区内任意两个终端相互连接,才能组成通信网。 ④而由交换机组成的交换式通信网的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很容易组成大型网络。 3.无连接网络(数据报)和面向连接网络(虚电路)有何特点 4.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有何区别 答:如下图所示: 5.?简述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答: (1)通信对象不同:前者是计算机之间或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严格定义通信协议和标准;后者是 人和人之间的通信。 (2)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前者的比特差错率在10-8以下,后者可高达10-3。 (3)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不同:%的数据通信持续时间短于电话平均通信时间,其信 道建立时间也短于电话通信。

(4)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数据从30b/s到1Mb/s,而电话量级在32kb/s。 6.通信网中常用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通信网的三种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其各自的特点:? (1)电路交换:在电路交换中,交换机在一对用户之间连起一条通路,通信过程中交换机不干预传输的信 息内容,通信完毕后这条通路即行断开;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是以一个报文为一个信息传输实体,报文的长短是随机 的,因而对各个节点的存储容量要求较高,处理时间较长;?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采用“存储--转发”方式,数据分组的长度固定,以分组 作为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单位,能够节约缓冲存储器的利用率,而且缩短了处理时间,加快了信息传输速率。 7.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与ATM交换之间的异同。 答: a.电路交换:主要用于电话通信网中,完成语音信号的交换,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实时交换方式。特点: (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3)采用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的工作方式; (4)信息传输具有透明性,信息传输无差错控制; 优点:面向连接,时延小;数据传输可靠、传输效率高、有序,质量有保证;透明传输,开销小。 缺点:资源独占、线路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同终端不能互通,可能存在呼损。 b.分组交换:主要用于数据通信系统中,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完成信息的交换,具有5个特点:? (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 (2)采用面向连接的虚电路和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两种工作方式; (3)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的工作方式; (4)信息传输不具有透明性,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 优点:提供可变比特率业务;线路利用率很高;经济性好。 缺点:技术实现复杂;时延较大;无法很好的支持实时业务。 交换:主要用于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的交换模式,具有3个特点: (1)信息传输以信元为单位,信元具有固定长和简化的信头; (2)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3)采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方式。 优点:具有电路交换方式的处理简单的特点,支持实时业务,数据透明传输,并采用端到端的通信协议。同时具有分组交换方式支持可变比特率等优点。 8.什么是宽带交换宽带交换技术主要有哪些? 答: 带宽交换技术是一种适用于通信网的交换和复用技术。 带宽交换技术主要有:快速电路交换、快速分组交换、帧中继、异步传送模式(ATM交换)、IP 交换和标记交换。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规范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规范 一、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国家、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作用,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增强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更加突出重点、统一规范、科学合理,对促进我国信息安全的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法律和文件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1999年9月13日国家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2003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 号)明确指出,“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2007年6月,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要求。 三、工作分工和组织协调 (一)工作分工。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二)组织协调。省公安厅、省国家保密局、省国家密码管理局、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成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组织部署,由省公安厅主管网监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省国家保密局、省国家密码管理局、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成立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小组,组织本系统和行业

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表4“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表4“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5、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由项目单位根据工程情况编写,其中带“××”的文字和技术参数及“项目单位填写”的部分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必须全面认真填写;空白部分的参数根据需要选择填写;表格中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由项目单位和设计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更改,不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为固化技术参数,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技术参数表中项目单位与投标人均不需要填写的部分栏目,项目单位应以“—”表示。 6、投标人应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5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货物需求一览表中货物数量各项目单位和设计院必须填写,如不能确定准确数量,可以填写估算数量。

交换技术复习提纲全解

交换技术复习 1.呼叫接续的四种类型 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转接接续 2.四大交换技术 互连技术,接口技术,信令技术,控制技术 3.信令的分类,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的概念,共路信令和随路信令的概念 分类: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 用户信令:用户信令在用户与交换节点之间的用户线上传送,不同的网络具有不同的UNI 信令。 局间信令:局间信令是电信网中各个交换节点之间传送的信令。 共路信令:是指信令通路与用户信息通路分离,信令是在专用的信令数据链路上传送的。随路信令:是指信令与话音是在同一条通路上传送的。 4.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概念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包括呼叫建立阶段,信息传送阶段和链接释放阶段,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5.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概念及应用 面向连接:是指呼叫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包括呼叫建立阶段,信息传送阶段和链接释放阶段。 面向无连接:是指无连接建立过程,直接进入信息传送阶段。 面向连接应用:电路交换和虚电路方式 面向无连接:数据报方式 6.分组交换的两种服务方式 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 7.异步时分与同步时分的概念。ATD/STD及应用 异步时分(ATD):通过标记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 同步时分(STD):通过时间位置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 ATD应用:ATM交换 STD应用:时分电路交换方式 9.3种基本交换单元的构成、控制方式、工作原理 时间交换单元(T单元):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 控制方式(针对SM):输出控制与输入控制 输出控制 SM顺序写入、控制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输入控制 S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工作原理:空分方式工作 空间交换单元(S单元):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 控制方式:输出控制 按每条入线设置控制存储器。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输入控制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ICS29.02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364—2009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ngle phase smart electricity meters 2009-××-××发布2009-××-××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 / GDW 364—2009 目次 前言·······························································································································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2) 5 检验规则 (12) 6 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2) 附录A 试验项目明细表 (14) 附录B 显示信息表 (16) 附录C 单相智能电能表载波模块技术指标 (17) 编制说明 (19) I

Q / GDW 364—2009 II 前言 在国家电网公司“计量、抄表和收费标准化建设研究”项目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内外计量、通信技术现状以及公司系统生产、经营、管理对电能表的基本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制了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本系列标准包括《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等12个标准。标准编制参考了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本标准以《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为基础,对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2级单相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等4款电能表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运行质量管理等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规定。本标准是公司系统单相智能电能表招标采购、检验验收及质量监督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电力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共13个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宗建华、卢兴远、周宗发、郜波、杜新纲、葛得辉、宋雨虹、易忠林、肖坚红、申洪涛、孟宇、王大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