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地下管线是埋设在地面以下(部分由于地形起伏或工程需要出露地表面)一定深度的用于各种物料输送、各种通讯信息传输的管道和线缆。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包含应用地球物理(物探)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先运用相关物探手段定出地下管线特征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管线点)和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埋深),再运用工程测量技术实测地下管线点的三维座标,结合调绘成果,最后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编绘综合管网图或专业管线图,同时输出管线点成果表,形成地下管线测量成果报告。为确保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完整性、现势性、准确性,并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及城市规划、管理、设计、施工需要,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地下管线探测及地下管线竣工。

3.引用标准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 61-2003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01

《测绘产品检查和验收规定》 CH 1002-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 1003-95

重庆市地下管网普查要求

4.基本规定

地下管线探测对象及取舍标准

4.1.1 探测对象

地下管线探测对象包括地下管道和地下电缆两大类。

地下管道包括:给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排水(污水、雨水和雨污合流)、燃气(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热力(蒸汽、热水)和工业管道(氢、氧、乙炔、石油等)。

地下电缆包括:电力(供电、路灯)、电信(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有线电视、广播、保密电缆等)。

4.1.2取舍标准

以下为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取舍标准,地下管线竣工或专用管线探测参照执行。

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执行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规程》规定的标准。

1.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

平面位置限差:δts=;

埋深限差:δth= ;

(式中h 为地下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cm,当h<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

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

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

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

3.在明显管线点上实地量测地下管线的埋深误差不得超过±5cm。

4.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

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mc不得大于图上±0.5mm。地下管线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要求

一个城市只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地下管线探测成果必须采用本市统一的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以保持全市各类测绘成果的坐标系统的一致性、统一性。当某项工程的特定需要,采用非当地城市统一坐标系统时,为了便于全市统一管理和利用,也应建立城市坐标系统的转换关系。

5.工作程序和要求

资料收集

在开展地下管线探测作业前应全面收集和整理测区范围内已有的地下管线资料和测量资料,主要包括:

1.已有地下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及技术说明资料。

2.已有的地下管线资料(BZ、GC、SC图等)。

3.专业管线权属单位资料。

4.相应比例尺地形图。

5.测区控制资料。

6.其它资料。

踏勘

1.核查搜集的资料,整理、分析并评价各资料的可信度和可利用程度;

2.查看测区地形地貌、交通情况、地下管线分布出漏情况、地球物理条件等;

3.核查测区内控制点保存情况。

实地调查

对明显管线点上所出露的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应作详细调查、记录和量测。打开所有检修井,查明每条管线的类型和材质,实地量测地下管线的管径(断面尺寸)、埋深(地下沟道或自流的地下管道应量测其内底埋深;有压力的地下管道应量测其外顶埋深;直埋电缆或管块应量测其外顶埋深,沟道应量测其内底埋深;地下隧道或顶管工程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应量测其外底埋深;量测所有检修井的井底埋深。即给水、燃气、电信及管埋电力管线:检修井、阀门等附属物井深量测到井底,线深量测至管顶;隐蔽点埋深、线深量测至管顶)。当地下管线中心线的地面投影偏离窨井井盖中心的距离大于0.2米时,应以管线在地面的投影位置设置管线点,窨井作为专业管线附属物。实地调查的项目按下表执行。

5.4.1地下管线探查的基本原则

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仪器进行野外实地探查,确定地下管线隐蔽点的平面位置和埋深,为地下管线点的连测提供依据,地下管线探查应遵循的原则:

1.从已知到未知——不论采用何种物探方法,都应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在区内已知地下管线敷设情

况的地方进行方法试验,评价其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然后再推广到未知区开展探查工作。

2.从简单到复杂——在一个地区开展探查工作时,应首先选择管线少、干扰小、条件比较简单的区域

开展工作,然后逐步推进到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

3.方法有效、快捷、轻便——如果有多种探查本地区管线的方法可选择时,应首先选择效果好、轻便、

快捷、安全和成本低的方法。

4.相对复杂条件下,根据复杂程度宜采用相应综合方法——在管线分布相对复杂的地区,用单一的方

法技术往往不能或难以辨别管线的敷设情况,这时应根据相对复杂程度采用适当的综合物探方法,以提高对管线的分辨率和探测结果的可靠程度。

5.4.2地下管线探查的基本物探条件

1.被探查的地下管线与其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性差异;

2.被探查的地下管线所产生的异常场有足够的强度,能在地面上用仪器观测到;

3.能从干扰背景中清楚地分辨出被查管线所产生的异常;

4.探查精度能达到规范要求。

5.4.3探查仪器技术要求

1.功能多——既可作被动源法(50Hz法或甚低频法),又可作主动源法(磁偶极感应法、电偶极感应

法、直接法等),一机多用,这样在探测地下管线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有的管线仪配备一些附件,如示踪探头或示踪电缆可以用于非金属管道的探测。

2.工作频率合适——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对探测效果有很大影响。较高的频率灵敏度高,对管道接头

有绝缘层的铁管仍有较好的探测效果,但信号衰减快,且容易感应到相邻管线上,对区分相邻管线不利。相反,较低的频率信号衰减慢,探测距离大,且不易感应到相邻管线上,对区分相邻管线有利,但当管道导电性差或接头有绝缘层时,信号不易传递,效果较差。因此,一般管线仪应具有2~3个频率,以便根据需要选择。

3.平面定位精度高——定位方法有(△Hx、 Hx)极大值法(垂直线圈)和Hz极小值法(水平线圈)。

地下管线探测仪器最好具备两种线圈,两种定位方法。

4.确定地下管线埋深的精度高。

5.探测深度和探测距离大——仪器的最大探测深度取决于发射机的功率。好的管线仪发射机应有较大

的输出功率,且是可调的,因为当接收机靠近发射机工作时,太大的功率使一次场信号太强,影响探测精度,功率可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6.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一般应在-10℃至+45℃的气温条件下及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7.有良好的显示功能,使操作员读数和操作方便。

5.4.4方法试验

在仪器探查工作开始前,应首先进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应在探查区或其邻近的已知管线上进行。方法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方法技术和所选用仪器的有效性、精度和有关参数。在用电磁感应法探查时,通过方法试验确定最小收发距、最佳收发距、最佳发射频率和功率、最佳磁矩,并确定定深修正系数。由于不同类型的管线探查仪器在不同地球物理条件的地区,方法技术的效果不同,因此应分别进行试验。在地下管线探查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管线情况或疑难问题,应随时进行方法试验,提高探查精度。通过方法试验确定有关参数的具体方法如下:

1.最小收发距:在地下元管线、无干扰的正常地电条件下,固定发射机位置,将发射机置于正常工作

状态,接收机沿发射机一定走向,观测发射机场源效应的范围、距离。然后改变发射机功率,确定不同发射功率的场源效应范围、距离。当正常探查管线时,收发距应大于该距离,即最小收发距;

2.最佳收发距:将发射机置于无干扰的已知单根管线上,接收机沿管线走向不同距离进行剖面观测,

以管线异常幅度最大、宽度最窄的剖面至发射机之间的距离为最佳收发距。不同发射功率、不同工作频率及不同被探管线的敷设情况的最佳收发距亦不相同,需分别进行测试;

3.最佳发射频率:固定最佳收发距及发射机功率,接收机在最佳收发距的定位点上,改变发射机频率

进行观测,视接收机偏转读数及灵敏度来确定最佳发射频率;

4.发射功率:固定最佳收发距及发射频率,接收机在最佳收发距的定位点上改变发射机不同功率视接

收机读数满偏度及灵敏度来确定最合适的发射功率。

5.发射磁矩:对于发射线框封闭固定的仪器,无须选择。但对一些地球物理专业自制的仪器,可通过

改变磁矩视接收机读数满偏度及灵敏度来确定发射磁矩。同时要确定出发射机在某一磁矩(频率、电流固定)条件下,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最小观测距、最佳观测距。

5.4.5金属管道和电缆的探查方法

探查金属管道和电缆时,应根据管线类型、材质、埋深、管径、出露情况、接地条件及干扰因素来选择探查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1.感应法——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最简便、有效、快速地搜索金属管线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是将发射机产生的交变电流信号输入发射线圈,使其周围产生电磁场,当地下存在金属管线时,金属管线在电磁场的激发下产生二次电磁场,用接收线圈接收二次电磁场,就可以发现地下金属管线。

这种方法发射和接收都不需要接地,因此操作灵活方便,工作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可根据需要灵活改变发射线圈和接受线圈的方位和位置,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取得最佳接收效果。

2.直连法——直连法又称为充电法,这种连接方法,发射机通过附件直连导线一端鳄鱼夹(磁铁)直

接连接到目标管线上,另一端黑色夹子接地,就好似给目标管线“充电”一样。直连法适用于探测连续的示踪线、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直连法要求目标管线必须有可供发射机附件直连导线鳄鱼夹(磁铁)接入的地方,同时必须需要有合适的接地点供接地棒插入。

3.夹钳法——夹钳适用于给管道或电缆施加信号而无需中断服务,而且可以减小感应到其它管线的信

号。用夹钳施加信号非常方便,但传播的距离不如直连法远。使用夹钳法时,如果可能,最好将目标管线的两端都接地。操作时,将夹钳插头插入发射机附件插口,并将夹钳套在管道或电缆上,确认夹钳的双爪完全封闭,然后打开发射机电源,选择合适的发射功率和频率就可以了。目前,多数管线探测仪器的闭合夹钳直径最大为100mm,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使用夹钳法探测直径小于100mm 的管道或线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探测时可以不完全封闭的夹钳一定会被发明并用于实地探测,那时,夹钳法适用范围就扩大很多了。

在实际工作中,发射机采用何种激发方式,用根据具体场地条件、管线类别、埋设深度等因素,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哪种方法能使目标管线信号最强最稳定、干扰信号最小,哪种方法最经济方便,就采用哪种方法。在管线密集地段,宜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验证,以及在不同的地点采用不同的信号加载方式进行验证。并结合工作环境应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和手段进行反复探测。

5.4.6非金属管道的探查方法。

探查非金属管道是一个技术难题。经过多年的试验与应用,电磁波法(亦即地质雷达)是探查非金属管道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脉冲雷达系统,连续向地下发射脉冲宽度为毫微秒级的视频脉冲,然后接收从管壁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脉冲信号。电磁波法对金属管线或非金属管道都是有效的。其他方法如电磁感应法、弹性波法、电阻率法等也可用于搜索非金属地下管线,但电磁感应法只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管;电阻率法、弹性波法要有相应的施工条件,所以在城市道路上不方便。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金属管道,

当其埋深不太大时,亦可采用磁偶极感应法,当其有出入口时,可采用示踪电磁法。

5.4.7盲区探查管线的方法和要求。

1.平行搜索法。发射线圈可以呈水平偶极发射状态垂直放置,也可呈垂直偶极发射状态水平放置,发

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应根据方法试验确定最佳距离),两者对准成一直线,同时向同一方向前进。接收线圈与路线方向垂直,使其无法接收直接来自发射机的信号。当前进路线地下存在金属管线时,发射机产生的一次场会使该金属管线感应出二次电磁场,接收机接收到二次场便发出信号或在仪器表头中指示地下管线的存在位置。

2.圆形搜索法。原理同平行搜索法,其区别是发射机位置固定,接收机在距发射机适当距离的位置上,

以发射机为中心,沿圆形路线扫测。水平偶极发射时,扫测要注意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对准成一条直线。此法在完全不了解当地管线分布状况的盲区搜索时最为有效、方便。

5.4.8管线定位方法

1.极大值法:极大值法包括△Hx 极大值法、Hx极大值法。△Hx是利用管线仪垂直线圈测量电磁场的

水平分量之差,利用其能消除部分干扰的影响,且异常曲线形态幅度较大,宽度较窄,失真较小,所以利用△Hx极大值法确定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较好。当管线仪不能观测△Hx时,可用水平分量Hx 极大值法定位,Hx极大值法异常幅度大且宽,异常易被发现。△Hx、Hx的极大值处均为管线的地面投影位置。

2.极小值法:极小法是利用管线仪水平线圈测量电磁场的垂直分量Hz,由于在管线正上方垂直分量Hz

等于零,故在地下管线正上方为极小值,或零值。Hz受来自垂直地面干扰或附近管线异常干扰的影响较大,故用极小值法定位有时误差较大,所以,极小值法定位应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5.4.9管线定深方法

1.特征点法——利用垂直管线走向的剖面,测得的管线异常曲线峰值两侧某一百分比值处两点之间的

距离与管线埋深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地下管线路埋深的方法称其为特征点法。不同型号的仪器,不同的地区,可选用不同的特征点法。

1)△Hx70%法:△Hx百分比与管线埋深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利用管线△Hx异常曲线上某一百分比处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管线埋深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管线的埋深。有的仪器由于电路处理,使之实测异常曲线与理论异常曲线有一定差别,可采用固定△Hx百分比法(70%法)定深;

2)Hx特征点法:

①80%法:管线Hx异常曲线在80%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管线的埋深;

②50%法(半极值法):管线Hx异常曲线在50%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管线埋深的两倍。

2.直读法——有些管线仪利用上下两个线圈测量电磁场的梯度,而电磁场梯度与埋深有关,所以可以

在接收机中设置按钮,用指针表头或数字式表头直接读出地下管线的埋深。这种方法简便,且在简单条件下有较高的精度。但由于管线周围介质的电性不同,可能影响直读埋深的数据,因此应在不同地段、不同已知管线上方通过方法试验,确定定深修正系数,进行深度校正,提高定深的精确度.

除了上述定深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方法的选用可根据仪器类型及方法试验结果确定。不论用何种方法,为保证定深精度,定深点的平面位置必须精确;在定深点前后各4m范围内应是单一的直管线,中间不应有分支或弯曲,且相邻平行管线之间不要太近。

5.4.10地面管线点标记

1.各类管线的起讫点、变径点、变坡点、交叉点、转折点、变径点、分支点等特征点和附属物点均应

设置地面标志,无特征点和附属物点的管线直线段上,管线点间距应不大于75米。管线点的地面标志是地下管线测绘的依据,地面标志设置牢固,保证在管线成果验收前不损坏、不位移和易于识别,硬质地面宜刻“+”字,填涂红油漆,其它地方可采用铁钉或木桩设置管线点地面标志。标志点附桩应标注在醒目的地方,用红油漆注明管线点编号,附桩标注以不影响市容、市貌为原则。

2.管线点编号使用管线属性代号(给水JS、排水PS、燃气RQ、电信DX、电力DL、工业GY、热力RL

等)的前一个字母加管线点序号组成。编号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一个测区为一个单位编号,小到一幅图为一个单位编,在同一范围内不允许有重复编号。

地下管线测量

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包括控制测量、地下管线点测量、竣工测量。

5.5.1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应在城市等级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布设或加密,以确保地下管线测量成果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与原城市系统的一致性,以便于成果共享和使用;同时也避免重复测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地下管线控制测量应在城市的等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GPS控制点;一、二,三级导线;图根导线。用常规方法布设

控制点应按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要求。采用GPS技术布测地下管线控制点,可采用静态,快速静态和动态RTK等方法进行。其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按现行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的要求执行。

5.5.2地下管线点测量

地下管线点测量采用全站仪配掌上电脑全野外数字一体化方法。根据作业模式可采用草图修侧和同步勘测两种方法。测量时按照《野外数字测图作业指导书》执行。

1.草图修侧,该方法在开井调查和实地探查过程中将目标管线的各种信息(类型、编号、埋深、管径、

连接关系、材质等)以草图形式录入掌上电脑,草图完成后进行坐标修测。

2.同步勘测,该方法在测量管线点坐标的同时录入管线的属性。

5.5.3管线竣工测量

管线竣工测量采用作业小组跟踪施工单位、测量进度与施工进度同步的模式。实际测量是在管道经相关施工单位焊接完成并已经铺设在管沟内,且经过有资质的监理单位监理验收合格后,在回填覆土前进行,即直接测量“裸管线”。

地下管线图编绘

5.6.1地下管线数据的导入和预处理

将野外采集的的原始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清华山维软件自动生成管线图。同时检查各管线连接是否正确,属性是否齐全并标注排水管线的流向,比对各管点之间、管点与地形图之间高程是否存在矛盾;同时可以生成临时管线成果表,检校各管线、管点属性填写是否正确、齐全。

5.6.2管线点排序和属性匹配

利用清华山维EPSPM内业处理软件对管线点进行排序,将所有的点号(点的点名、测量点号、物探点号、线的起点号、终点号、起点点名、终点点名等)进行匹配统一。管线属性字段(点的图幅号、地面高程、线的埋深、线的管顶底高程、线的空间长度等)同时进行匹配。

5.6.3管线检查与标注

对匹配属性后的管线图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错误,则修正后进行上一步,直至合格),将管线管径、材质、排水流向等要素标注在相应位置。

5.6.4生成管网图和报表

根据工程范围大小将数字地形图叠加到地下管线图上,进行图形切分、加注图廓,然后对图中各文字注记的位置加以调整,并加注图例,便形成了最终的地下管网成果图。最后再生成管线成果报表。报表按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燃气、工业、其他管道的顺序排列。编制内容包括:点号、特征、点埋深、X坐标、Y坐标、地面高程、线起点/埋深/高程、线终点/埋深/高程、管段长、断面尺寸、总孔数、载体、权属单位等。

5.6.5成果报告

地下管线成果报告应提交下列文件:成果说明文件、管线元数据文件、管线探查数据文件、管线测量数据文件、管线属性数据文件、管线图形文件、管线成果表册等。

地下管线测量产品检验

5.7.1检查验收工作的基本原则

1.基于我院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基本符合相关规范及规程的程序和方法,生产过程

正常,检查验收工作按正常检验原则进行。

2.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质量检验包括:探查工作质量检验、测量成果质量检验、地下管网图编制

检验以及成果验收四个方面。执行三级检查两级验收制。

3.作业组实施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自查与互检,使产品缺陷在作业过程中得到解决。

4.生产部门实施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质量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A)过程检查在作业组自查互检基础上由生产部门大组长承担,检查方法采用全数检验。

B)最终检查在过程检查基础上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采用内业全数及外业抽样检验的检查方式。

C)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经最终检查合格后,应按合同及计划书要求交总工办验收。

5.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验收由总工办组织实施,验收人员应按合同及计划书要求实施验收。

A)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验收采用抽样检验。

B)验收人员应对抽取的样本进行质量特性全面检验及详查,如样本质量异常或遇特殊情况可对样本以外的产品进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质量特征作一般性检查。

C)概查实施与否应根据合同大小和详查数量来确定。

6.各级检查和验收工作应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

7.生产部门主任、主任工程师及项目负责人应对所在部门的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技术设计和产品

质量负责,作业小组应对所生产的产品作业质量负责,各级检查验收人员应对其检验的产品单位样本质量负责。

5.7.2 最终检查如采用抽样检验,其检查样本大小和合格质量水平应不低于相应的验收水平,另外对样本以外的产品必须进行概查。

5.7.3 作业小组未完成合同及计划书内容,成果资料不完整或其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检查验收人员有权拒绝检查、验收。

5.7.4 地下管线测量产品检验后的处理

1.检查验收中发现有不符合规范标准,不满足技术设计书要求的不合格产品时,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交回作业室进行改正;当问题较多或性质较严重时,将产品退回作业室进行整改,重新检查处理,重新申请验收,直到检查验收达到要求为止。

2.检查验收为合格的产品,被检作业室应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5.7.5 检查验收记录应含作业组自检互检记录、室过程检查记录和最终检查记录。总工办验收记录内容包括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的差、错、漏记录,存在问题处理记录,质量统计记录和ISO质量标准记录等。检查、验收工作完成后,要编写检查、验收报告,并随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全部质量记录一起归档。

5.7.6 作业组自检互检

1.作业组自检应按地下管线测量产品全数进行概查,针对工作中有质疑或管线复杂的工作区域进行详

查。

2.概查为详查范围外带普偏性质量问题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质量特性所作的检查。

3.详查为在指定范围内,对明显管线点采取重新开井调查和量测,对隐蔽管线点采取运用不同仪器或

不同方法重新探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对地下管线点重新进行测量。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进行实地开挖验证。对工作中有质疑或不能确定的管线应在内部流程卡中说明。

4.作业组在完成外业工作后,组长应在实地巡视检查是否有错测漏测的管线点,管线点位取舍是否合

理,外业PDA数据采集时属性输入是否有误,座标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其各项误差或限差是否超限,如有不清楚或有疑点的地方,必须设站重新测量。

5.地下管线测量产品自检为100%,并做好测站自检记录和调查记录。开挖或钎探或用不同探测方法

(有条件时,采用开挖或钎探)检查不少于5%,且不少于3点,同时记录检查结果。

6.作业组自检完成后,应将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各种原始文件包括:CEF:二进制工程文件,BAK:CEF

的备份文件,KNW:控制点文件,PNT:记录极坐标测量各点信息,SVY:记录野外非编辑操作的信息,SCH:设站检查记录文件,CMP:外业检查验收报表文件,DX:ElerCE的二进制工程文件,ZD:EpsCE支站测量的原始记录文件、外业原始文件SCH、CMP、ZD 、DX的报表文件、服务卡和内部流程卡一并交室大组长。

5.7.7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1.各室大组长在检查作业组地下管线测量产品前,应首先落实该工程的踏勘记录、服务卡或任务书、

技术设计书、现场工作图(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和内部流程卡是否齐全,收集到的各类管线竣工资料、施工资料、设计资料等的可信度和可利用度评价情况,作业所用的全站仪、探管仪检校资料是否完备,仪器的各项修正系数是否正确。

2.小工程(综合管线在10公里以下),经作业组自检后交大组长检查,按100%室内概查进行。其检

查主要内容为:各项外业调查、探查、开挖、自检记录的准确性;在施测过程中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测站检测;地下管线测量的图根导线、支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管线点测量是否超距,已知点使用是否正确等以及地下管线与地形图上的符合情况;管线点注记的正确性、完备性;明显管线点的点位与图上点位的符合情况,在误差范围内删掉地形图上点位,超出误差范围的以本次测量的为准;

管线调查的走向交代是否清楚;各类管线特征点交代是否清楚;管线点的取舍是否合理;管线的空间形态是否矛盾;管线与管线之间的连接是否符合逻辑关系;管线突然中断是否有充分的理由;自流管线是否存在倒流的现象;图廓整饰、接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地下管线测量产品各类签署是否完备等。对有质疑或内业不能解决的质量问题,必须到实地校对或设站检查,必要时进行开挖验证。

检查工作完成后应定出该工程的质量等级,编写简要的工程技术说明书。各类地下管线图打印完毕后,应交室主任、主任工程师进行总体审阅把关,签署认可。凡在工程责任栏签署者均为该工程的各类相关质量责任人。

3.综合管线在10公里以上的中大型工程采用全数概查和抽样详查,室大组长检查采取外业100%实地

巡视校对,内业100%阅图检查,外业设站检查10%,及随机抽样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总点数的

各5%进行重复量测与重复探查,所取样本应均匀分布整个测区。明显管线点重复量测较差

M△dt≤±5cm,对隐蔽管线点必须进行开挖验证,点数不得少于该工程隐蔽管线点总点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进行开挖验证。开挖验证精度需满足水平位置限差ξts≤±㎝;埋深限差ξth≤±㎝。

4.室内阅图概查。外业实地巡视校对包括小组作业过程中的巡视和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经室内检查后的

外业实地对图巡视。作业过程中的巡视以督促指导为主,了解和掌握现场作业情况,协助小组人员解决作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实地对图巡视在作业组的配合下进行,主要对明显管线点重新调查量测,对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对主城区交通繁忙地段或不便开挖、不允许开挖地段必须采取探地雷达监查,作业方法和精度要求见《探地雷达作业指导书》。判定隐蔽管线点探查工作质量合格与否,遵照规程中开挖验证点数与探查工作质量关系的原则进行质量验证。

5.外业设站检查

A)检查工程内已有的控制点和新设图根控制点、支导线点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规范相关规定,以及院有关控制测量的相关规定。

B)检查抽样范围内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探查点的地面标志,并随机抽取管线点总数的5%进行复测,其测量精度不得超过规程3.0.12第2款的规定,否则返工重测。

C)外业设站时还应检查地形、地物的测绘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以及是否按服务卡、任务书和设计书要求作业。

6.管线图检查

A)图面检查:检查管线是否交接清楚,与地形图关系是否正确,特别说明的是检查管线图的同时需要结合地形图对地形图进行相关的检查。图廓内容是否正确;图例是否齐全正确;各种断面

图是否正确。

B)属性检查:管点、管线的必填字段是否按照要求录入正确数据,自流管线的高程是否矛盾,各种管点、管线的编码是否准确。

C)标注检查:检查标注的项目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标注;标注的内容与实际管线属性的数据是否一致;该项检查可以通过重新标注后看标注内容是否一致进行检查,重新标注检查之前一定将文

件备份,如果没有问题,就用备份文件,如果有问题就修改备份文件。

D)报表检查:在前面各项检查完毕后,按照标标操作进行报表,对报表文件进行比对,实际操作中如果确保各项检查数据无误后直接用新的报表文件替换小组的文件即可。

7.下管线测量产品的图幅接边检查是发现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因此要高度重视接边检查工作。要加

强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数据入库管理,及时对地下管网图进行接边。接边误差应在地物为图上

1.5mm,管线为图上

2.0mm的限差范围内,发现漏测和超限的应查明原因,重新探查、重新采集数

据并对管网图进行整改。若接边时发现老地下管网图漏测为新敷设管线可不进行补测。

8.级检查工作应做好检查记录,并在检查工作结束后编写地下管线测量的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应包括:

工程概况、检查工作概述、精度统计、质量评价、处理意见、附图与附表。小型工程的报告书可以从简。

5.7.8验收工作由总工办组织验收人员实施,对生产部门检查验收后上交的各种测绘成果成图资料均应全面进行原则性审查。检查内容与5.8.2条一致;中大型工程必须逐项验收,抽取30%作概略审查,抽取10%(不少于一幅图)的图面要素较复杂的图幅进行室内图面详查,必要时进行外业巡视、设站或量距检查。概查方法按条实施,详查方法按中的实地对图巡视要求和的要求进行。验收完毕需写出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参照检查验收规定中附录A2的要求,重点对验收中发现的带倾向性、普遍性质量缺陷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并对今后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注意的地方提出建议。

5.7.9质量评定

1.下管线测量产品的等级划分按院《新产品质量管理细则》中工程产品质量评分标准执行,即产品质

量评定分为四个等90分以上为优,75分至89分为良,60分至7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室检查员和总工办验收员在地下管线测量产品质量检查时,应根据评分标准实事求是的打分,评出产品质量等级。

2.下管线测量产品按控制测量精度、管线图质量、资料质量确定权的划分,产品质量特性及权的划分

按下表执行:

按严重缺陷42分;重缺陷12分;次重缺陷4分;轻缺陷1分执行。缺陷分类按下表执行:

合缺陷扣分达不到合格品要求则该产品判为不合格,当检查验收中发现有室内更改记录中的原始测量数据或伪造成果现象,均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5.产品判为不合格者,均需退回原作业室进行整改,符合要求后再提出申请重新进行检查验收,达到合格产品以上要求时为止。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文章来自赣州宇辉仪器设备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8a4865397.html, 中心议题: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解决方案: 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测量 利用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1、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简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已应用多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人们为了寻找战争遗留的地雷和其他未爆炸物而试图将物探技术应用于实际,但当时只有一些常规物探方法,由于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效果不大。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者们采用新型磁敏元件、新型滤波技术、天线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使这类仪器的信噪比、精度和分辨率大大提高,且更加轻便和易于操作,实现了高精度、高分辨率。又由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使得探测数据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了一项适用技术。 1.1、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探查是指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定位、定走向、定埋深。它的原理是:地下管线的存在会改变天然的或人为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即产生异常。研究这些异常的形态、分布、形状可获得地下管线位置的有关资料。常用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法有两种: (1)充电法。对地下管线施加直流电,在地面上观察电磁场的异常,以确定地下管线所在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仪器轻便、方法简单、定位精度高,在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有较好的分辨率,但使用条件必须有可供充电的出露点,在地层电阻串低时效果差。 (2)电磁感应法。是观察地下管线在一次电磁场作用下,利用发射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对金属管线感应所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变化规律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需出露点,在地下管线比较少的情况下效果好。

为克服这些缺点,国外已研制出具有仪器输出阻抗与被测管线阻抗自动区分信号的探测仪,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测管线的电磁信号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可见,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理论、仪器装备、电算解释应属物探理论及技术范畴,但又不同于常规的工程物探;应用领域应属于工程测量,又与常规的工程测量不一样,它是运用物探的原理对地下隐蔽体进行准确测量的技术。 1.2、地下管线测量 地下管线测量是指对管线点的地面标志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连测;计算管线点的坐标和高程、测定地下管线有关的地面附属设施和测量地下管线的带状地形图,编制成果表。 地下管线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控制测量,已有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定线与竣工测量,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控制测量应在城市的等级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方法为现有的成熟的测量方法均可采用。如电磁波导线,静态、快速静态和动态GPS测量。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可采用GPS测量、导线串联法或极坐标法等。 1.3、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地下管线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探明查清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基本特征和属性,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能处理的介质上,实现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实用、信息规范、运行稳定,信息现势性好,技术先进。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地形图库管理功能; (2)管线数据输入与编辑功能; (3)管线数据检查功能; (4)管线信息查询、统计功能; (5)管线信息分析功能;

管线探测合同参考稿

2000—0203 建设工程测量合同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 工程测量、工程物探] 工程名称:XXXXXXXX 项目管线探测 工程地点: 合同编号: 发包人: 测量人:设计院 签订日期:年^一月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监制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印制 发包人:XXXXXXXXXXXXXXXXXXXXX 测量人:XXXXXXXXXXX 发包人委托测量人承担位于的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 号),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测量质量,经发包人、测量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 管线探测 1.2工程建设地点:XXXXXXXXXXXXX

1.3工程规模、特征:现状道路和居民地 1.4工程测量任务委托文号、日期: 1.5工程测量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对XXXXXXXXXXXXXXX 基坑周边30米范围内的所有管线进行探测,技术要求执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和《城市测量规范》。 1.6承接方式:直接委托 1.7探测工作量:需探测管线长度累计约为xx公里,探测面积约为XXXXXXXXX 平方米 第二条:发包人应及时向测量人提供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2.1提供本工程批准文件(复印件),以及用地(附红线范围)、施工、测量许可等批件(复印件)。 2.2提供工程测量任务委托书、技术要求和工作范围的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2.3提供测量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 2.4提供测量工作范围地下已有埋藏物的资料(如电力、电讯电缆、各种管道、人防设施、洞室等)及具体位置分布图。 2.5发包人不能提供上述资料,由测量人收集的,发包人需向测量人支付相应费用。 第三条:测量人向发包人提交测量成果资料并对其质量负责。 测量人负责向发包人提交测量成果资料四份,发包人要求增加的份数 另行收费 第四条:开工及提交测量成果资料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管线探测合同(参考稿)

GF-2000-0203 建设工程测量合同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 工程测量、工程物探] 工程名称:xxxxxxxx项目管线探测 工程地点: 合同编号: 发包人: 测量人:设计院 签订日期:年十一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制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印制

发包人:xxxxxxxxxxxxxxxxxxxxx 测量人:xxxxxxxxxxx 发包人委托测量人承担位于的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测量质量,经发包人、测量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管线探测 1.2工程建设地点:xxxxxxxxxxxxx 1.3工程规模、特征:现状道路和居民地 1.4工程测量任务委托文号、日期: 1.5工程测量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对xxxxxxxxxxxxxxx基坑周边30米范围内的所有管线进行探测,技术要求执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和《城市测量规范》。 1.6承接方式:直接委托 1.7探测工作量:需探测管线长度累计约为xx公里,探测面积约为xxxxxxxxx平方米 第二条:发包人应及时向测量人提供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2.1提供本工程批准文件(复印件),以及用地(附红线范围)、施工、测量许可等批件(复印件)。 2.2提供工程测量任务委托书、技术要求和工作范围的地形图、建筑

总平面布置图。 2.3提供测量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 2.4提供测量工作范围地下已有埋藏物的资料(如电力、电讯电缆、各种管道、人防设施、洞室等)及具体位置分布图。 2.5发包人不能提供上述资料,由测量人收集的,发包人需向测量人支付相应费用。 第三条:测量人向发包人提交测量成果资料并对其质量负责。 测量人负责向发包人提交测量成果资料四份,发包人要求增加的份数另行收费。 第四条:开工及提交测量成果资料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4.1开工及提交测量成果资料的时间 4.1.1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定于发包人下达委托函后3个工作日内开工,并在开工后5天内提交测量成果资料,由于发包人或测量人的原因未能按期开工或提交成果资料时,按本合同第六条规定办理。 4.1.2测量工作有效期限以发包人下达的开工通知书或合同规定的时间为准,如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工作量变化、不可抗力影响以及非测量人原因造成的停、窝工等)时,工期顺延。 4.2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4.2.1本工程测量按国家规定的现行收费标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的规定)计取费用,下浮率为20%,据“实际完成工作量结算”。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收费项目,由发包人、测量人另行议定。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方案()

XX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方案 1 工作目的与内容 为保证XX工程施工安全,需对河道穿越中国石化金嘉湖管道(浙苏成品油管道)、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国防光缆段管线分布情况进行探测,本次工作拟查明河道两侧各30m范围内三根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等。测区位于平湖市南湖区新丰镇乌桥村附近,管线大致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工程位置及管线分布示意图 2 施工依据与技术要求 2.1 施工依据 1、甲方提供的探测范围; 2、工区或附近控制点坐标,不少于3个; 3、河道穿越管线段两侧各1km范围内中国石化金嘉湖管道(浙苏成品油管道)、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国防光缆检测桩各一个。 2.2 执行规范 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2、《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 3、《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ZCB 001-2008)。 2.3 探测精度要求 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需满足下表(表1)要求。

表1 隐蔽管线点探查精度要求 注: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cm,当h<100cm时则以100cm带入计算。 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 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m h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高程点)。 3 管线调查方法 3.1 工作流程 本工程主要涉及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点测量、管线图编绘等环节。首先,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现有管线资料,在实地查看现状地下管线(管道)走向及埋深情况,选择合适路段开展方法有效性试验,拟采用电磁法进行探查,并辅助以现场调查、钎探法以及局部开挖等方法进行验证;其次,根据方法试验成果选择物探工作参数,对工区内管线进行探测,并实地标识管线特征点,编号并记录其属性。管线点测量拟采用RTK或全站仪,首先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E级GPS点,再用全站仪布设图根导线并测量各管线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3.2 探查方法 3.2.1 基本原理 金属地下管线探测一般采用频率域电磁法进行探测,具有仪器轻便、快捷、准确等特点。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金属管线上方(或附近)放置有交变电流的发射线圈,线圈受交变电流的作用产生交变电磁场并向周围传播,该电磁场称为“一次场”。因穿过金属管线的“一次场”磁通量的大小、方向不断变化,使金属管线产生感应电流,其大小正比于磁通量的变化率,频率与“一次场”相同。同理,该感应电流在其周围产生频率相同的感应电磁场,即“二次场”。通过接收装置在一定距离外接收“二次

地下管线探测方案

地下管线探测方案 (新建管线)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目录 一、探测目的................................................................................................................. 1 二、探测标准、依据及原理................................................................................. 1 三、检测仪器及方法 (2) 四、探测成果解释 (4)

管线探测方案 一、探测目的 城市基础设施管道给水、供热、燃气以长距离输油输气等管道中,爆管事故常常带给人们巨大的经济上的损失和人身伤害事以及环境破坏。发生爆管事故后不仅会使对用户的供应(水、燃气、油、暖气)的中断,还会造成系统压力下降,也使非爆管范围内的用户的不能正常使用,同时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道路毁坏、交通中断、危及管线沿途人身财产的安全、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国家、城市、企业的形象也有负面影响 二、探测标准、依据及原理 2.1、作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该规程中的一般规定:地下管线探测的对象应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以及电力和电信电缆,地下管道探测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性质、材料等,并编绘地下管线图。 2.2、作业依据: 1、探测委托书; 2、委托方提供的信息管线精确探测及交底任务书和工程施工图纸。 2.3、探测原理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力为零时),则静者恒静,动者恒作等速运动。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较晚期的学者依据等速度移动的物体亦提出了动量 守恒定律,本次管道定位应用的设备就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原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角动量在物理学中是与物体到原点的位移和动量相关的物理量,

地下管线探测合同(总3页)

地下管线探测合同(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发包人 (甲方): 勘察人(乙方): 发包人委托勘察人承担:地下管线探测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勘察质量,经发包人、勘察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建设地点: 工程规模、特征: 工程勘察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按照红线范围内及红线外扩10米区域探明所有管线的分布情况。 第二条:开工及提交勘察成果资料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开工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提交勘察成果报告资料的时间:从开工时间起,10天内向甲方提交4份《地下管线探测报告》,报告需盖CMA章;以及图纸和勘察成果资料相对应的可读写的电子文件,(相应报告及资料必须能通得过广州市南沙区相关部门的报建)。期间配合甲方提供地质勘察数据资料,服从甲方合理的安排。 勘察工作有效期限以发包人下达的开工通知书或合同规定的时间为准,如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工作量变化、不可抗力影响以及非勘察人原因造成的停、窝工等)时,工期顺延。 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本工程勘察按总价元包干(含税)计取费用,此价费用包括:探测、报

告编写、制印、现场施工临设费、员工人身安全、验收资料盖公章服务费用,提交报告后十天内付清费用付款前,乙方向甲方提供等额、合法的有效发票。 本协议一式 2 份,发包人 1 份、勘察人 1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益。 违约责任 乙方保证其所提交的报告资料须获得广州市南沙区相关部门的认可,否则乙方须重新勘察直至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 乙方按第二条规定的时间开工及提交勘察成果资料。否则每逾期一日,甲方有权收取合同总价的3%的违约金。逾期起超过15天,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争议解决方式 合同中未尽事项,双方协商解决。解决不成的,可以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甲方:乙方: (盖章)(盖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住所:住所:

地下管线探测仪原理

地下管线探测仪是利用电磁信号的原理来探测地下金属管道的精确走向和深度以及管线外皮故障点,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发射机产生电、磁波并通过不同的发射连接方式将发送信号传送到地下被探测金属管线上,地下金属管线感应到电磁波后,在地下金属管线表面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就会沿着金属管线向远处传播,在电流的传播过程中,又会通过该地下金属管线向地面辐射出电磁波,这样当地下管线探测仪接收机在地面探测时,就会在地下金属管线正上方的地面接收到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变化就能判别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发射机向金属管线发送信号,所发送信号沿地下金属管线传播并产生电磁场,在施加信号管线的远端所施加信号通过大地返回到发射机接地端,从而形成回路。这时拿着接收机沿管线方向行走,便能接收到发射机施加在管线内信号产生的电磁场。 发射机的信号发送连接方式有三种方法,分别为:直连法、耦合法、感应法。 (1)直连法是最佳的探测方法,发射机输出线红色端直接连接到管线的裸露金属部分,另一端接地。此种方法产生的信号最强,传播距离最远、适用于音频和射频工作状态。 (2)当不能与待测管线直接相连时,可以采用耦合夹钳进行耦合法探测。此种方法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发射频率,音频频率和射频频率。当地下管线的近端和远端都接地以形成回路,这时就使用音频频率;如果两端接地不良好,回路电阻过大,或者音频信号耦合不上,那就改用射频来测试。 (3)在某些情况下,操作者不可能接近管道或电缆来进行直接连接或使用耦合夹钳,此时可使用发射机内置的感应天线来发射输出(射频)信号,将信号感应到被测地下管线上来进行定位探测。首先,将发射机放置于管道或电缆的地面正上方,发射机放置方向应使发射机面板上的指示线与管线路径方向相一致。然后使用接收机在管线地面上方就能探测出地下管线位置。这种方法只能使用射频频率而不能用音频,同时被测管线的两端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即被测管线要具有良好的回路。 接收机的三种工作方式分别为波峰法、波谷法、跨步电压法。 (1)波峰法是用水平线圈接收电磁场水平分量的强度。对无干扰的管线进行峰值探测在管道正上方时,当接收机的正面与管线走向垂直时磁场响应强度最大,这不仅因为线圈离管线最近,线圈所在的磁场强,还因为此时磁场的磁力线通过接收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2)波谷法用垂直线圈测量电磁场的垂直分量,探测目标管线上的磁场是无数个与管线同心的圆型磁力线组成的,接收机在管线正上方信号响应最小,两侧各有一个高峰。这是由于这些磁力线在管线正上方穿过接收机垂直接受线圈的垂直分量为零,此时通过接收机的垂直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信号响应有一个最小值(零值或极小值);当接收机在管线两侧移动时,仪器的响应会随着接收机远离管线而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此时的磁力线方向与接收机垂直线圈平面已形成一定的角度,通过接收机垂直线圈的磁通量逐渐变大。 (3)跨步电压法通过选配“A”字架附件可以探测出直埋电缆的对地故障及地下管线外皮破损故障。将“A”字架连接到接收机,接收机通过接收“A”字架探测到发射机发出的由故障点溢出的泄漏信号,可很方便的定位直埋电缆对地及外皮破损故障。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解读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2012年8月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及其工作原则,阐述了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主要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相关设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量非金属管线的使用对于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关键词:管线探测技术;电磁法;探地雷达;管线仪 1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最重要基础的设施,长期以来,它担负着传输信息,输送能量及排放废液的工作。它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神经和血管,因此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分布资料不全,管线档案管理不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因损坏管线而引起的停水、停电、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在许多城市屡见不鲜。因此探测地下管线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改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发展简介 使用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我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获取地下管线资料的手段主要以向管线权属单位搜集已有的管线资料和开经调查为主,这时期获取的管线资料准确性、全面性都比较差。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地下管线普查工程中逐步使用了“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和探测技术,一批专业化的探测

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1994年原冶金部组织制订的《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YB/I9027—94和1995年颁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推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物探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应用推广阶段。1996年成立了原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管理技术专业委员会,为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应用推广。这一时期我国许多城市均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组织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提高了探测作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普查工作成果的质量。2003年修订后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CJJ61—2003,系统总结了“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经验和成果,为规范和统一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3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1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 (1)工作环境复杂,地下管线探测不仅受管线本身材质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的埋设状况等地质条件影响; (2)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电讯电缆、供热管道、人防通道等。由管线所形成的物理场的种类和变化较大; (3)对探测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满足规程的需要。既要经济实用,能够对管线进行连续追踪,快速、准确定位、定深;同时要具备多种频率,适用不同的工作环境,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全面)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1.1适用于新建小区地下管网竣工测量、服务于项目设计施工的地下管线探测. 1.2原则上,新建小区地下管网竣工测量单体数量超过20件、施工管线探测面积超过100000米2,应先进行技术设计后生产.项目完成后应提交包括技术设计、成果图表、技术总结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在内的全部技术文件. 1.3项目规模不超过1.2规定的 ,以本作业指导书替代技术设计,并按《质检工作条例》的要求提交过程检查记录表. 2.技术引用文件 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H/T6002-2015管线测绘技术规程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CH/T 1033-2014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大连市地下管线数据采集及信息化应用技术规程(试行)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管线探测 确定地下管线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全过程. 3.2管线点 为准确描述地下管线走向特征和附属设施信息而设置的测点. 3.3明显管线点 地面上目视就能够直接调查、观测的管线点,如检修井、阀门、出地点等. 3.4隐蔽管线点 埋在地下不可见,需通过仪器探测才能确定的管线点,如转折点、拐点、一般管线点等. 3.5盲扫 通过管线探测仪发射机和接收机组合运动,确定测区内未探明管线的探测方式. 3.6竣工管线测量 为新建小区配套地下管线向城建档案馆报竣工验收,原则上须在管线覆土之前对红线内地下管线进行的实地测量.竣工管线测量须明确小区内各类管线与市政管线的连接关系.

3.7施工管线测量 为具体项目设计、规划、施工需要,确定地下管线平面位置、埋深及属性信息的 过程. 4.资料收集 4.1作业前应收集的 资料包括测绘资料和管线调绘资料. 4.2测绘资料包括基础地形图(新建小 区竣工图)和控制点资料. 4.3管线调绘资料包括管线设计资料、管线竣工图和已有管线探测成果资料. 4.4新建小 区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应收集的 管线设计资料包括雨水、污水、热力(含蒸汽和热水)、煤气、给水、消防、供电、通讯、有线电视和智能化系统等十类.新建小 区内有电力管廊或排水暗渠的 ,相应资料应一并收集. 4.5上述资料仅作为探测作业参考资料使用. 5.地下管线探测 5.1探查原则 地下管线探测应遵循的 原则是:从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从金属到非金属、从强连续到弱不连续;优先选用快捷、有效、成本低的 探测方法;复杂条件下采用综合方法(包括选用有效的 信号施加方式、探测频率,采用不同压线探测方式等)探测. 5.2探测精度 探测平面位置限差h ts 1.0≤δ,探测埋深限差h th 15.0≤δ. 式中:h 为地下管线的 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 <100时,按100计算. 5.3明显点调查 5.3.1不同类别管线明显点调查项目,新建小 区竣工测量按《大 连市地下管线数据采集及信息化应用技术规程(试行)》表3.2.2 “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执行;施工管线探测明显点调查项目以满足施工数据要求为基础条件. 5.3.2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中误差绝对值不得大 于2.5厘米. 5.3.3管径或管块断面尺寸应实际量取,单位为米米. 5.3.4除重力排水埋深为管底外,其余管线明显点埋深量至管顶. 5.3.5以沟道形式埋设的 地下管线,当管沟(廊)宽度 大 于和等于1.5米时,除正常探测沟(廊)内的 管线外,还要实测沟(廊)的 平面位置、顶板埋深、构筑材料和断面尺寸. 5.4隐蔽点探测 5.4.1探测方法选用应满足以下条件:被探查的 地下管线与其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

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合同(律师修订版)

本协议或合同依据实际情况设立,仅供学习参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协议或合同具体条款、权利义务等内容,可以结合实际需要适当修改。本文档为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复制修改】 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合同 甲方(委托方) 乙方(受托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就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事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执照编号:。 工程所属区县:。 第二条合同标的 1.跟踪测量技术服务范围:

。 2.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内容: (1)管线类别(请在选择项中打“√”) □电力□信息□给水□排水□燃气□特种 □其他:。 (2)管线长度:米,根/孔数:。 第三条跟踪测量技术服务标准 双方约定跟踪测量技术服务的标准按下列第项执行。 1.1:500、l: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 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 3.城市测量规范(CJJ/T8) 4.地下管线测绘规范(DG/TJ08-85) 5.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量规范(DG/TJ08-86)6.《地下管线跟踪测量质量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7.其他:。 第四条跟踪测量技术服务期限 跟踪测量技术服务的期限:。 第五条费用核算

测量费用总计人民币(大写)为元(见附件1)。 第六条支付方式 1.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预付本合同总费用的%。 2.剩余费用按以下第种方式支付。 (1)一次性支付。 (2)分期支付(请在选择项中打“√”): □乙方将测量报告送检之日起工作日内,甲方支付合同费用的%。 □乙方交付测量报告和检验报告时,甲方付清剩余费用。 (3)其他: 。 第七条报告交付 1.测量报告交付时间为:。 2.检验报告交付时间为:。 3.乙方交付测量报告一式份。 第八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指定专人为代表,负责与乙方联系。甲方在覆土前应负责及时通知乙方进行管线跟踪测量。如甲方代表发生变更,甲方应及时

地下管线探测合同书

***工程项目部*工区 综合管线探测工程合同书 综合管线探测工程合同书 甲 方: ***工 程项目部* 工 区 乙方:广州** 探 测工程有限公司 一、 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工程综合管线探测。 1.2工程地点:深圳市**路与**路之间路段。 1.3工作内容:探测**工程**路的综合管线。 工作内容主要是:实地探测**路(**路与**路之间路段)综合管线的实际走向及埋深,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1.4工程量:探测**路测区内综合管线(**路与**路之间路段)。 二、工作方法和要求: 2.1工作方法:应用成熟的技术,科学准确的进行相关的探测、测绘工作及相应的探测成果编制工作。 综合管线的探测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优先选用 工程名称:***工程综合管线探测 工程地点:**路与**路之间路段) 甲 方:***工程项目部*工区 乙 方:广州**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签订日期:2012年 ** 月 ** 日

有效、快速、轻便的探测方法,在实地比较复杂情况下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探测工作。 2.2 要求:(1)查明测区综合管线的实际分布。 (2)工作内容包括:查明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走向、性质、规格、材质及点特征、附属物。 2.3 综合管线图编绘:将测定管线的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并通过软件系统生成综合管线的图形数据文件。 图面表示方法、数学精度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要求。 2.4 探测的技术依据: (1)技术依据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简称《规范》。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 简称《规程》 三、双方责任与义务 3.1 甲方权利与义务: 1、提测区内的地形数据。 2、提供测区内已有资料(设计图、竣工图等资料),供探测调查时参考使用。 3、派遣技术人员协助乙方工作。 4、提供测区相关的控制点资料。 3.2乙方义务: 1、严格执行资料保密制度。 2、遵守甲方有关管理条例及秩序,乙方应确保联系及时,密切配合,做 到文明施工。

管线测量方案

资质等级:测绘乙 级 证书编号: 1005010 管线测量技术方案(具体方案要根据项目情况编辑)

北京中建华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huahai surveying&mapping technology co.,ltd 2015年4月14日 目录 一、主要技术依据 (1) 二、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1) 三、工作范围及内容 (1) 四、管线测量 (2) 五、人员及设备 (2) 六、质量保证措施 (2) 七、安全生产管理 (3) 八、提交的成果资料 (3) 管线测量技术方案 一、主要技术依据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DB11/T316-2005《北京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20257.1-2007)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1:500 业主要求及相关文件。 二、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平面坐标系采用北京地方坐标系;1 、高程系采用北京地方高程基准。2 三、工作范围及内容 已有资料的收集,地下管线探测与调查,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下管线施测前,应收集测区范围内已有的控制测量资料,地下管线现况调绘资数字化地形图等。料和1:500 地下管线的探查以实地调查为主要手段进行工作,内容包括探明地下管线的 平面位置、高程、走向、规格等。 地下管线测量采用全野外数字化采集的方法进行,采集所探测地下管线点数 据及修测地形图,由全站仪观测、内存记录一次性完成。 将调查、测量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并在管线数据库的 基础上输出各种管线图和成果表。 作业过程中,按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作业组自检、作业组互检和部门专 检的“三级检查”制度进行该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并撰写质量检查报告,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四、管线测量 探1:500地下管线点测量是在管线点探查作业完成后,由探查工序提供一份 页3共页1第北京中建华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管线测量技术方案 查草图,图上标注有探查点号、管线走向、位置及连接关系等,作为开展管线测量的依据。 地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连测,应使用全站仪或测距经纬仪,以导线串测法或 极坐标法进行。在采用导线串测法时,其精度和技术要求按《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级导线精度要求执行;当采用极坐标法时,测距边不得大于技术规程》中III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2012年8月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及其工作原则,阐述了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主要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相关设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量非金属管线的使用对于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关键词:管线探测技术;电磁法;探地雷达;管线仪 1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最重要基础的设施,长期以来,它担负着传输信息,输送能量及排放废液的工作。它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神经和血管,因此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分布资料不全,管线档案管理不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因损坏管线而引起的停水、停电、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在许多城市屡见不鲜。因此探测地下管线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改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发展简介 使用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我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获取地下管线资料的手段主要以向管线权属单位搜集已有的管线资料和开经调查为主,这时期获取的管线资料准确性、全面性都比较差。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地下管线普查工程中逐步使用了“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和探测技术,一批专业化的探

测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1994年原冶金部组织制订的《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YB/I9027—94和1995年颁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推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物探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应用推广阶段。1996年成立了原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管理技术专业委员会,为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内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应用推广。这一时期我国许多城市均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组织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提高了探测作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普查工作成果的质量。2003年修订后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CJJ61—2003,系统总结了“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经验和成果,为规范和统一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3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1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 (1)工作环境复杂,地下管线探测不仅受管线本身材质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的埋设状况等地质条件影响; (2)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电讯电缆、供热管道、人防通道等。由管线所形成的物理场的种类和变化较大; (3)对探测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满足规程的需要。既要经济实用,能够对管线进行连续追踪,快速、准确定位、定深;同时要具备多种频率,适

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合同

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合同 合同编号: (本合同适用范围包括对埋设于市政道路、郊县公路及规划道路内的电力、信息、给水、排水、燃气以及热力、气体、油料、化工物料等特种管线以及过路构筑物、综合管沟等的跟踪测量技术服务。本合同所指甲方为管线工程建设单位,乙方为具有地下管线测量业务范围的 测绘资质单位。) 甲方(委托方,管线工程建设单位) 乙方(受托方,具有地下管线测量业务范围的测绘资质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就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事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执照编号:。 工程所属区县:。 第二条合同标的 1.跟踪测量技术服务范围: 。 2.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内容: (1)管线类别(请在选择项中打“√”) □电力□信息□给水□排水□燃气□特种 □其他:。 (2)管线长度:米,根/孔数:。 第三条跟踪测量技术服务标准 双方约定跟踪测量技术服务的标准按下列第项执行。 1.1:500、l: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 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 3.城市测量规范(CJJ/T8) 4.地下管线测绘规范(DG/TJ08-85) 5.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量规范(DG/TJ08-86)6.《XX市地下管线跟踪测量质量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7.其他:。 第四条跟踪测量技术服务期限 跟踪测量技术服务的期限:。 第五条费用核算 测量费用总计人民币(大写)为元(见附件1)。 第六条支付方式

地下管线施工合同书

地下管线施工合同书 发包方(甲方): 承包方(乙方):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订立本工程承包合同。 第一条委托承包范围 甲方委托乙方在(),开挖顶管铺设()处(具体米数按施工情况定)。 第二条承包方式 包工(不包材料)、包质量,自行组织非开挖施工,但不包括两端连接手井施工,路面恢复清理施工、施工报建、绿化赔补等。 第三条工程造价 1、工程单价,乙方实行单价包干(不包材料)160PE 管具体包干单价为每孔。 2、最终工程结算,按完成管道出入钻之间的点对点直线实行长度计算。 第四条工期 本工程预计完工(从甲方通知乙方设备进场第二天计起,中间设备转场等另外)。

发生下述情况:政府部门工预,地方协调,不可抗力(如遇特殊地质情况,特殊管道线路复杂,无线施工等),经双方协调,可以顺延工期。 第五条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 1、工程质量标准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安全规范,设计图纸,工程质量要求确保合格。 2、乙方竣工后通知甲方验收,甲方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二日内接管已竣工的工程并组织验收。 第六条工程款支付 当顶管工程完成,每处,甲方向乙方支付已完成工程的%,当沿线顶管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合格后15日内一次性付清。 第七条双方责任 (一)甲方责任 1、按合同条件,向乙方移交施工场地,并提供施工图纸(如有必须)负责办理各类施工手续及施工现场的周围关系。 2、协助乙方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与本工程有关的对外关系。 3、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4、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款项给乙方。 5、对施工场地的修复(如做井等)。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 实施方案

目录 1 工作目的与任务 (3) 1.1目的 (3) 1.2任务 (3) 2 管线探测技术依据 (4) 3 测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地下管线概况 (4) 3.1 地球物理特征 (4) 3.2 地下管线概况 (5) 4 地下管线探查 (5) 4.1 仪器一致性校验与探查方法试验 (5) 4.1.1概况 (5) 4.1.2仪器一致性效验 (6) 4.1. 3物探方法试验 (7) 4.2 探查内容 (8) 4.2.1地下管线探查工作流程(见下图) (8) 4.2.2地下管线探查精度 (9) 4.2.3探测调查项目 (10) 4.3 探查方法技术 (12) 4.3.1管线点的编号 (12) 4.3.2管线点定位 (13) 4.3.3探查记录 (13) 4.3.4明显管线点调查 (14) 4.3.5隐蔽管线探测 (14) 4.3.6金属管线的探测 (14) 4.3.7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14) 4.3.8线缆类管线探测 (15) 4.4 试验区探测 (15) 4.4.1试验区概况 (15) 4.4.2试验区探测方法 (15) 4.4.3试验区探测作用 (15) 5 地下管线测量 (15) 5.1 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 (15) 5.2 测量仪器 (16) 5.3控制测量 (16) 5.3.1平面控制测量 (16) 5.3.2高程控制测量 (17) 5.3.3 控制点的选埋 (18) 5.3.4测量平差计算 (18) 5.4管线点测量 (18) 6地下管线数据的整理 (18) 7.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18) 7.1 数据来源 (18) 7.2 资料依据及格式要求 (19)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地下探测管线探测报告 一、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 本地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执行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具体进度及技术要求为: a、 管线平面误差 △sh≤(5cm+0.08h) (其中:h为管线埋深) b、管线埋深误差: △ch≤(5cm+0.12h) (其中:h为管线埋深) c、外业工作过程中对目标地下管线实地定点,均直接测量,并绘制到地形图中。 d、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用计算机绘制地下管线图,并编辑存档 2、管线探测原理与方法技术 探测工作采用英国RD400-PDL2型地下管线探测仪对金属管线进行探测。 RD400-PDL2型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当发射机发出一个交变信号时,地下管线被激化,在沿线建立了一个以管线为同心圆的交变电磁场,通过接收机对二次电磁场的测量来实现管线位置和深度的探测。该仪器具有五种频率选择:工频档(50Hz~60Hz);甚低频档(15.3Hz);固定频率8Hz、33Hz、65Hz档配有型号发射机,有多种发射方式,如磁偶极子感应法(直接将发射机置于管线上方,发射线圈轴向与管线走向大致平行);夹钳法(将带有绕组的磁芯夹钳夹在管线上);电偶极子感应法(将发射机两级分别接地,利用趋肤效应使管线产生感应电流);连接法(将发射机输出信号用导线直接连接在北侧管线的一个出露点上,另一端接地)。本次工作主要采用连接法,距出露点教员的地段采用感应法。 为了确保探测工作质量,实际工作中按一下工作步骤顺序进行: a、根据甲方布置的工作范围,进行现场踏勘确定工作要求 b、尽量向有关单位收集工作范围内的管线资料,了解管线的类别、走向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 c、拟定探测方法,采用网格作业法,按不同方向进行纵横扫描,然后对探测到得管线进行追踪、定位。 d、对管线复杂地段进行重点复查。 3、地下管线测量与图件编绘 使用钢尺,利用现场比较固定的建筑物为参照物进行测量管线特

地下管线探测合同协议书书

地下管线探测合同协议 书书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工程项目部*工区 综合管线探测工程合同书 综合管线探测工程合同书 甲 方:***工程项目部*工区 乙方:广州**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一、 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工程综合管线探测。 1.2工程地点:深圳市**路与**路之间路段。 1.3工作内容:探测**工程**路的综合管线。 工作内容主要是:实地探测**路(**路与**路之间路段)综合管线的实际走向及埋深,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1.4工程量:探测**路测区内综合管线(**路与**路之间路段)。 二、工作方法和要求: 2.1工作方法:应用成熟的技术,科学准确的进行相关的探测、测绘工作及相应的探测成果编制工作。 综合管线的探测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优先选用有效、快速、轻便的探测方法,在实地比较复杂情况下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探测工作。 2.2 要求:(1)查明测区综合管线的实际分布。 (2)工作内容包括:查明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走向、性质、规格、工程名称:***工程综合管线探测 工程地点:**路与**路之间路段) 甲 方:***工程项目部*工区 乙 方:广州**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签订日期:2012年 ** 月 ** 日

材质及点特征、附属物。 2.3 综合管线图编绘:将测定管线的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并通过软件系统生成综合管线的图形数据文件。 图面表示方法、数学精度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要求。 2.4 探测的技术依据: (1)技术依据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简称《规范》。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 简称《规程》 三、双方责任与义务 3.1 甲方权利与义务: 1、提测区内的地形数据。 2、提供测区内已有资料(设计图、竣工图等资料),供探测调查时参考使用。 3、派遣技术人员协助乙方工作。 4、提供测区相关的控制点资料。 3.2乙方义务: 1、严格执行资料保密制度。 2、遵守甲方有关管理条例及秩序,乙方应确保联系及时,密切配合,做 到文明施工。 3、严格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向甲方提交高成果图件。 5、交还甲方提供的各种参考资料。 四、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1、施工期限:7天内完成全部工作并提交工作报告及全部资料。 2、施工地点:深圳市**路(**路与**路之间路段)测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