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民办高校本专科大学生体质健康比较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陕西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研究张婧;张艳秋;曹海信【摘要】运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手段对陕西省高校学生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陕西高校学生体质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对西安石油大学近七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阐释了选项体育课教学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良好作用,提出了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对策,以期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了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体育科技》【年(卷),期】2014(035)001【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分析;大课程观;对策【作者】张婧;张艳秋;曹海信【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体育系,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体育系,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体育系,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2011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陕西省14580所学校中仅有15.97%的学校上报数据(或上报成功),在全国32个省级单位中排名第28位,而测试合格率和优秀率更是倒数名次。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陕西省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学生与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干预实验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突出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究,为后续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
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基础上,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西北工业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石油大学2009 级学生10384名(平均年龄19.36±1.02岁),剔除在学校体检和既往病史调查中患有慢性病学生后,有效样本10314 名(男生5955 人,女生4359人);调用西安石油大学2007至2012年全体参加测试学生四年中有效测试数据。
2.2.1实验法选用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统一指定时间,采用中体同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5000系列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陕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对比分析秦勇;游春花【摘要】本文通过对北方信息工程学院、行知学院、明德学院、思源学院2013年与2014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以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
研究表明:两年相比,1.体质指标总体变化不大;2.心血管系统不及格比率下降5.8%,优良比率略为增加;3.肺活量指标评定总体上变化不大,优良比率近75%,男生的优良比率高于女生;4.柔韧性指标良好以上的比率比上年增加约1.2%,占同年的总比率近80%,不及格比率下降0.6%;5.速度素质有所下降,不及格比率增加3.07%;6.健康体能综合评定总体有所增加,但仍有近47%的大学生需要提高体能。
【期刊名称】《陕西教育(高教)》【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2页(P44-44,46)【关键词】陕西省独立学院;学生;体质测试【作者】秦勇;游春花【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正文语种】中文陕西省体育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128。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参加2013年和2014年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等四所学院的部分大学生的测试结果作为研究对象。
2013女生2366人,男生3894人。
总人数6260人。
2014年女生3425人,男生5177人,总人数8602人。
2.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
进入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的数据管理中心,通过数据管理平台下载4所2013年和2014年申报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与健康体能相关的测试数据。
二是对比分析法。
将2013年这4所学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中与健康体能对应的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与2014年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以了解4所学院大学生健康体能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三是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将4所学院2013年和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与健康体能相关的测试数据通过Excel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分类汇总,制作图表。
Value Engineering 1研究目的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变革,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这也影响着我国高校的体制改革,从而也会影响到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给高校的体育工作带来诸多的新问题。
现如今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学校体育工作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推动“十二五”建设,民办高校的体育工作也在进行变革,那么,怎么样的变革方式才是真正适合民办高校体育发展,需要去探索和借鉴。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陕西省公办高校和民办的体育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对两者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研究,结合陕西民办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陕西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校体育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法等。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高校体育课教学比较3.1.1课程设置公办高校的体育课主要就是必修课,拿学分,只是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进行,只有个别学校硕士研究生有体育必修课,每周一次,2个学时;民办高校其生源比较特殊,有统招生,自考生,专科以及成人教育这几种,都开设体育课程,但是学时不一样,而且开设了选修课程。
教学方式上,公办院校除了几个特定的内容以外,比如说太极拳、游泳以外,对于运动项目基本上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尽量做到了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在这方面民办高校就有些欠缺,基于民办高校体制不一样,还有就是师资力量达不到自主选项,民办院校大部分是规定的内容(见表1)。
3.1.2上课形式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这种形式背景下,各个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检验,体育教学也是其中一部分,在公办高校体育教学各方面的带动下,这也就使民办高校的教学慢慢走向正规化,所以在上课形式上几乎与公办高校是一致的,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教师按照大纲和教学进度进行授课,只是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班以教学班为主。
3.1.3考核办法民办高校因为生源与公办高校有一些差别,所以在考核办法上也有所不同,公办高校考试是按各项成绩折算成百分数,包括运动专项成绩、素质以及理论成绩,不考试,就给不及格,这与民办高校的统招本科生考核方法一样,不同的是民办高校专科和自考生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
陕西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教学改革研究摘要: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调查了陕西省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展开了对该省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结果表明,陕西省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普遍较差,需加强相关教育和促进体育锻炼;教学改革可以从深化课程内容、提高师资实力等方面入手,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陕西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教学改革正文:背景介绍体育锻炼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提高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工作使人们越来越少有机会进行体育锻炼,而高校学生则是易受影响的人群。
因此,研究陕西省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教学改革对其体育锻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方法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省高校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
问卷包括多项内容,比如身高、体重、体脂率等基本信息,同时也包括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营养状况、健康意识等方面。
通过回收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结果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陕西省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其中,超重和肥胖的学生数量较多,仅占到总样本数的37.8%;体质测试合格率仅为53.4%;每周体育锻炼时间少于2小时的占比约为30%。
此外,有关营养状况和健康意识等情况也较为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和缺陷。
这些情况都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和建议:1. 加强体育教育,尤其是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教育。
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体育设施和资源,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监管和管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 深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实践性。
加强体育课程质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提高师资实力,完善教学方式。
学校应该重视体育师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也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142956 高等教育论文民办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教学改革之探析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西安外事学院2009级大学生1763人,(男生709人,女生1054人)。
1.2研究方法:1.2.1测试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各个项目的细则与要求,进行了严格测试。
1.2.2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储存原始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2.3对比法:将测试的成绩与2005年全国19-22岁的平均成绩进行对比。
2 结果与讨论2.1大学生身体形态现状分析身体形态主要指大学生身高和体重,主要是反映身体的匀称度,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重要指标。
从测试结果显示看,参加测试城市男的人数246人,平均身高是173.23厘米,参加测试乡村男的人数是463人,平均身高是170.98厘米,参加测试城市女的人数是540人,平均身高是159.59厘米,参加测试的乡村女人数是514人,平均身高是159.23厘米。
其中男生占总测试人数的40.22%,女生占测试人数的59.78%。
从性别比例来看,女生占到多半。
将这些测得的数据与2005年全国测试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城市男身高比2005年全国身高高出1.31厘米,呈现显著性差异。
体重之间相差不大。
乡村男、乡村女、城市女和05年全国测试指标在身高和体重两个方面相比,差异不大。
说明城市男大学生受到家庭经济条件改善的影响,身体发育和营养状况良好,变化尤为明显。
BMI是体重指数,是反映人体充实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价身体成分,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
本研究采用《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所制定的标准。
该标准为BMI<18.5为低体重,18.5≤BMI<24为正常体重,24≤BMI<28为超重,28≤BMI为肥胖。
通过计算城市男、城市女、乡村男、乡村女的BMI均值,范围在19.91-20.7之间,分别和05年全国的BMI值对比,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对陕西民办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的问题探析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西安思源学院2010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出合理建议,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方针,完善陕西民办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校;标准;问题;对策收稿日期:2011-05-22作者简介:张辉,男,1978年1月生,教育学硕士,安思源学院体育部,讲师。
(西安/710038)1 研究的目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是教育部、体育局经过五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调查研究,并结合2005年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于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的关于大学生体质监控的新规定,新规要求全国大学生每年均要参加一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要求各学校将测试结果如期按标准上报,其目的是便于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同个体差异的体质健康情况,通过综合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评估,以此引导学生日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理念。
陕西省是中国民办教育大省,全省有各类民办普通高校30所(本科20所,专科10所),在校生超过30万人,被誉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硅谷。
那么,在全国已经实施了近五年的《标准》,在陕西省的民办普通高校的情况如何?本文针对西安思源学院2010级学生所进行的第一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对测试过程进行监督,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标准》测试的管理和实施有待优化,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测试》的管理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提供相应对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以西安思源学院2010级学生参加《标准》测试为研究对象,对所参加测试中的学生随机抽取的5个行政班,共计336人(男生183人、女生153人)的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之研究摘要:这里以陕西6所民办本科高校近20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特点,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与分析。
结果表明,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与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民办高校的市场化、多元化、个性化三大特点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历史;特点一、前言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弥补国家公共教育经费不足、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调整高等教育机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08年底,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达到了37所。
其中民办本科高校7所、高职院校10所、高教助学机构20所,在校生超过了26万,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处在全国的前列。
20年来,陕西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体育教学活动的不断改革。
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学在学校整体发展中不太被关注和重视;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随意、教学不规范;更多地模仿和照搬公办院校体育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管理随意性明显;体育设施、场地等在规划时因缺乏体育部门的参与而造成投入大、外观漂亮但实用性差等现象。
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研究氛围,但是,针对民办高校体育方面的科学研究,不论是和公办高校相比,还是和自身实践相比,都具有很大差距。
这与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短有着较大关系。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研究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从1999年至今仅有十几篇,而且不够深入。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
这里通过对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与高等教育的同步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研究20年以来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规律,同时,对陕西省6所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公办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陕西省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思路,探索体育教学发展趋势,为陕西民办本科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强调民办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以重视和发展体育教育为有效途径之一。
影响陕西省民办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本文调查分析了陕西民办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现状与成因,进而将学校的体育工作同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学校体育工作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体质健康锻炼方式保健知识1研究目的根据我国教育部日前发布的相关监测结果,我国的城镇男女学生的体质健康在不断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陕西省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其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今后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陕西省民办在读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和分析,目的在为今后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提有效的供参考资料。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2.5文献资料法查阅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上发布的相关数据和中国期刊网检索上的有关论文。
2.2问卷调查法对陕西民办高校的400名大学生,30名在校体育工作者发放了问卷。
其中学生问卷回收388份,有效问卷369份,有效率93.4%;体育工作者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都达100%。
2.3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软件对最终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3结果与分析3.1锻炼形式的局限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2年试行以来,在各校认真组织推广试行下,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高校进行体质测试工作,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监测。
所以,各学校通过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与个性式竞赛、群体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只有极个别院校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公共体育课的同时又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体育课选修。
这表明各院校只是将体育课视为一门简单的课程,而没有注意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才是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和长远效益。
次外,各个高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人数和所造成的影响却远远不如学生们自发的体育活动。
陕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作者:李朝阳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陕西省6所大学2008年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抽样调查和比较分析,结合教育部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97.7%,优秀率6.21%,与全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握力、身体形态参数优于全国平均标准,肺活量、立定跳远、体前屈、台阶试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优秀率偏低,说明陕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陕西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和方法,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测试;身体形态;机能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章编号:1009—783X(2009)04—0471—03文献标志码:A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学校体育最主要的任务。
身体素质下降必然会影响体质的增强。
从陕西省2008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看,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各项素质下降和肥胖检出率高,因此,从陕西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入手,找出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制订合理的措施,改善提高身体形态机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贯彻“阳光体育”精神,使他们每天锻炼1h,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标准人才。
1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1.1研究对象陕西省6所重点和普通大学在校学生。
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
2008年参加体质测试的在校学生中每所学校随机抽样800人(每年级200人),共4 800人,其中男生2 976人,女生1 824人。
1.2研究内容统计抽查样本的2008年体质测试数据(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台阶试验、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求出平均值作为陕西省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并与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相关项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渭南师范学院 2018-202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研究摘要:目的: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随机对渭南师范学院2018-2020年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数量是968份,有效问卷是96.8%。
结果:从数据来看,大一新生身体素质不及格率偏高。
从优秀率来看,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处于及格的边缘。
结论: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引,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开展多元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加强运动资源建设,创造运动锻炼条件等几点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干预措施;课程改革引言新时期,高校教育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长期以往,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逐步下降。
除此之外,学校体育课程不合理、学生缺乏良好运动习惯等因素的存在,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而在此背景下,高校除了要予以高度重视,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探寻提升学生体质的具体对策。
本研究通过对渭南师范学院2018-202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和研究,深度分析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进而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研对象是渭南师范学院2018-2020年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在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理论研究,梳理目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而为本文的分析和论证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1000名在校大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其身体素质健康情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数据统计法:对本次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有目的性的分析,保证结果的科学合理性。
2结果与分析在对1000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后,笔者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2.1身体形态2.1.1身高数据显示,渭南师范学院2018-2020年男生身高的优秀率为34.6%,良好率是15.9%,及格率是39.3%;女生的优秀率为39.5%,良好率是18.4%,及格率是30.6%,可以看出,男生的身高优秀率和良好率均低于女生,但整体及格以上占比超过一半,说明目前学生的身高状况较为良好。
陕西科技大学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李健(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陕西·西安710032)摘要国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短板已经上移至大学生群体,迫切需要引起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依据教育部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陕西科技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结果显示:2018年陕西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合格率为83.6%,但在心肺系统机能、耐力、力量素质等项目测试中仅达“合格”。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体育意识、体育锻炼习惯已经逐步转变成高校体育教学主线。
建议高校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指导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有氧耐力素质及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的锻炼,以此全面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陕西科技大学2017-2018学年在校大学生共18216名,实测人数共计16840名。
其中大一学生4307名,大二学生4434名,大三学生4664名,大四学生4811名。
体质测试测试时间为2018年10-11月。
1.2研究方法1.2.1测量法测量仪器采用经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标准审定通过的中体同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TF-5000体质测试器材。
1.2.2数理统计法对测试所得的数据汇总分析,进行Microsoft Excel储存,并建立数据档案。
2结果与分析2.1体质测试数据分析陕西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体合格率为83.6%,优秀率为0.5%,良好率为12.4%,不及格率为16.4 %。
说明陕西科技大学体育工作对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多年来坚持体育教学改革,引进新兴体育项目,尽量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同时注重学生体育习惯、兴趣的养成。
另一方面,优秀率仅为0.5%,且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合格水平(83.%),分析得出是由于学生心肺机能及肌肉耐力、力量素质成绩不理想,尤其是男生上肢力量素质。
陕西高校弱势生健康及健身现状调查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弱势大学生的健康及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陕西省高校弱势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自我保健意识淡漠,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健身活动项目单调,强度不足,质量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懂锻炼方法、经济因素是影响他们参与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
建议:在强调加强对他们进行经济救助的同时,积极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引导和支持他们参与健身活动。
关键词:高校弱势生;健身;现状;陕西省一、前言弱势人群是世界范围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最为被关注的群体。
它作为社会发展问题之一,又被称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或焦点问题。
我国学者解释为“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本文所研究的弱势人群为高校弱势生,主要指的是高校特困生、贫困生。
高校弱势生现象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差距大的社会现象在高校中的反映。
据有关报道,我国普通高校弱势生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25%-27%左右,这一数字足以说明高校弱势生这一社会问题在我国存在的严峻性。
研究这一群体的健康及健身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维护高校的稳定,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以从陕西省儿所高校(重点院校3所,普通及地方院校7所,民办院校1所)随机抽样的600名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男300人,女300人)中的特困生、贫困生为研究对象。
按照国家及陕西省认定贫困大学生的相关文件,特困生、贫困生名单由各高校学生处、财务处提供,共164人,其中男生95人,女生69人,年龄18-25岁。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文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20余部(篇),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
2问卷调查。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经有关专家鉴定后确定调查问题。
共发放问卷164份,收回有效问卷158份,其中男生91份,女生67份,有效回收率96.3%。
陕西省民办高校本专科大学生体质健康比较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知名教授和专家,对陕西省四所民办高校本专科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专科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体质健康、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标签:民办高校本专科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比较分析
0引言
根据国家教育、经济、建设等有关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在其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的重要,大学生良好的体质状况正是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有力保证。
通过对我省民办高校本专科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较准确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陕西省四所民办高校: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大学、翻译学院、欧亚学院中的本专科大一学生1888名,其中本科1008名(男506名、女502名),专科880名(男409名、女479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参考法。
参考2008年上报陕西省体质健康数据库的数据资料。
1.2.2 专家访问法。
访问与本研究有关的教授和专家,听取他们对本研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2.0统计包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对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专科大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差异较明显对本专大学生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从身高、体重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专科大学新生身高体重均要高于本科大学新生,其中专科男生在身高、体重和本科男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专科女生的身高和本科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本科女生的体重和专科女生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通过问卷调查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专科学生在中学阶段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要长于本科的学生,专科学生相对本科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要小一些,专科学生相对本科学生在精神面
貌要显得乐观一些等等因素。
体质指数是反映他们体重与身高关系,并且与身体成分密切相关、也是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体质指数的正常范围为18.5-25,小于18.5为营养不良,大于25为超重或肥胖。
从有关数据统计不难看出,本科男生偏胖的比例要比专科男生的比例大,本科女生偏胖的比例相比专科女生的比例不是特别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生活富裕,高营养高能量的饮食结构是导致超重或肥胖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作为家庭的独生子女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特别的优待;而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基本上是有什么就吃什么,也是造成其营养不良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其次由于受审美观的影响,身材苗条以及追求时尚潮流的需求,使女生相对比较注意自身体形态的发展。
更加有意识地对自己体形发展进行控制,以致社会上的各种“减肥方法”等,甚至对“美女”的评价标准,都是对女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与诱惑,导致大多数的女生为了“减肥”而进行节食和体育锻炼,这是部分女生营养不良比例较大的主要原因。
而男生超重的情况则不同,较少受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贪吃、贪睡的习惯,造成身体脂肪含量过高,导致超重或肥胖。
2.2 本专科大学生在生理机能方面参差不齐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专科大学生与本科大学生在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其身高标准体重的情况相吻合,进一步说明专科大学生的呼吸机能明显好于本科大学生。
台阶实验指数主要反映学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并间接体现其测试者的耐力。
从数据统计也可以看出,专科大学生与本科大学生的台阶实验指数上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更加说明专科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优于本科大学生。
综合本专科大学生肺活量指标、台阶实验指数比较结果,充分说明专科大学生的生理机能要优于本科大学生,这与专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量比较大是分不开的。
本科学生对学习相对的压力限制了他们基本的生理机能方面的锻炼。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本科学生比专科学生更“畏惧中长跑项目”直接原因。
2.3 本专科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各有所长握力、立定跳远测试是对他们的上、下肢肌肉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及身体发育水平的和谐度的评价。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专科大学生的握力和握力体重指数均好于本科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立定跳远的指标比较来看,专科大学生要好于本科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这说明专科大学生的上肢肌肉的发育水平和力量比本科大学生要好。
存在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对而言是专科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次数和时间比本科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次数和时间要多,女学生的身体活动主要来自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社会上的各种“减肥方法”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本科男女生身高均值比专科男女生的低,身高体重标准值比较,营养不良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专科女、本科女、专科男、本科男;肥胖所占比例
由高到低依次是本科男、本科女、专科女、专科男。
3.1.2 专科男女生的呼吸系统机能和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比本科男女生好。
3.1.3 专科男女生的上肢肌肉力量比本科男女生好,而专科男女生的下肢肌肉力量,身体协调能力与身体发育水平的和谐度比本科男女生的好。
3.2 建议
3.2.1 合理的膳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丰富的、科学的营养结构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保证,建议本科学生定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加强体育锻炼,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同时,学校的体育和卫生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共同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3.2.2 正確、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也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者和社会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观和审美观。
3.2.3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合理体育师资力量配备,加大体育场地建设,增加体育课时与活动的时间和次数等。
3.2.4 贯彻落实《体质健康标准》,从中小学抓起。
3.2.5 改革升学单一的应试制度,录取应向多样化、综合发展,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彻底取缔各类补习学校。
3.2.6 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等。
参考文献:
[1]许浩,江文凯.对江苏省成年人BMI指数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6).
[2]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