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易错字音。

聊.天(liáo)葱郁.(yù)烟囱.(cōng)

遮.蔽(zhē)商量.(liang)反驳.(bó)

赞赏.(shǎng)贪.吃(tān)幸.运(xìng)

撑.着(chēng)山冈.(gāng)免.费(miǎn)

2.多音字。

便:

biàn(方便)教:jiào(教师)量:liáng(测量)结:jié(结束)

pián(便宜)jiāo(教书)liàng(数量)jiē(结实)

3.读读写写。

彩色做梦森林拉住结果苹果一般精灵大伞弟弟阿姨方便教会游戏字母周围一句补充合力炸药炸死忘记屁股干净幸运使劲屎壳郎一泡尿

4.读读记记。

笔盒聊天草坪葱郁烟囱叮咛渡口遮蔽拼音山冈懂得答案垒起城堡插上凶狠攻打商量驾驶轰炸反驳赞赏免费列车撞伤贪吃脾气大婶

5.近义词。

葱郁------葱茏叮咛------叮嘱喜欢------喜爱发现------发觉快乐------高兴凶狠------凶恶美丽------漂亮攻打------进攻商量------商议反驳

------反对赞赏------赞扬忽然------突然忘记------忘怀留神------留意

6.反义词。

漫长------短暂喜欢------讨厌快乐------悲伤凶狠------温柔攻打------防守反驳------支持赞赏------批评胜利------失败

1/ 2

幸运------不幸陌生------熟悉

7.佳句积累。

(1)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比喻)

(2)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排比)

(3)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排比)

8.课文梳理。

(1)《彩色的梦》这首小诗通过对彩笔的想象及对自己梦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枫树上的喜鹊》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全文渗透着作者对喜鹊浓浓的喜爱之情(3)《沙滩上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起一座城堡,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抢走了美丽的公主……最后,这群孩子成为攻打城堡的勇士,他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故事一方面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缤纷的童年生活,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一种人间的善良温情与正义。

(4)《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课文以“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作为开头,引出下文,体现了孩子们的童真和只有孩子才有的奇思妙想。体现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9.日积月累。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失信不立。————————————————《左传》

(3)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2/ 2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易错字音。 聊.天(liáo)葱郁.(yù)烟囱.(cōng) 遮.蔽(zhē)商量.(liang)反驳.(bó) 赞赏.(shǎng)贪.吃(tān)幸.运(xìng) 撑.着(chēng)山冈.(gāng)免.费(miǎn) 2.多音字。 便: biàn(方便)教:jiào(教师)量:liáng(测量)结:jié(结束) pián(便宜)jiāo(教书)liàng(数量)jiē(结实) 3.读读写写。 彩色做梦森林拉住结果苹果一般精灵大伞弟弟阿姨方便教会游戏字母周围一句补充合力炸药炸死忘记屁股干净幸运使劲屎壳郎一泡尿 4.读读记记。 笔盒聊天草坪葱郁烟囱叮咛渡口遮蔽拼音山冈懂得答案垒起城堡插上凶狠攻打商量驾驶轰炸反驳赞赏免费列车撞伤贪吃脾气大婶 5.近义词。 葱郁------葱茏叮咛------叮嘱喜欢------喜爱发现------发觉快乐------高兴凶狠------凶恶美丽------漂亮攻打------进攻商量------商议反驳------反对赞赏------赞扬忽然------突然忘记------忘怀留神------留意 6.反义词。 漫长------短暂喜欢------讨厌快乐------悲伤凶狠------温柔攻打------防守反驳------支持赞赏------批评胜利------失败

幸运------不幸陌生------熟悉 7.佳句积累。 (1)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比喻) (2)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排比) (3)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排比) 8.课文梳理。 (1)《彩色的梦》这首小诗通过对彩笔的想象及对自己梦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枫树上的喜鹊》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全文渗透着作者对喜鹊浓浓的喜爱之情(3)《沙滩上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起一座城堡,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抢走了美丽的公主……最后,这群孩子成为攻打城堡的勇士,他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故事一方面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缤纷的童年生活,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一种人间的善良温情与正义。 (4)《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课文以“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作为开头,引出下文,体现了孩子们的童真和只有孩子才有的奇思妙想。体现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9.日积月累。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失信不立。————————————————《左传》 (3)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形近字 层()挂()生()状()摇() 屋()桂()升()壮()遥() 胜()绕()沙()支()拱() 性()烧()纱()枝()洪() 姓()浇()抄()肢()哄() 户()成()干()破()各() 炉()城()赶()坡()格() 庐()诚()杆()披()客() 芦()盛()汗()波()洛() 分()份()粉()纷()芬() 二、多音字 更尽落还干分好薄倒几 三、易错字 依傍穷尽鹳雀楼王之涣河流食欲高楼站得高看得远庐山瀑布香炉紫烟遥看疑是银河落叶一些巨人陡峭翻滚奇形怪状轻纱朦胧仙境吸引茂密展现名胜古迹月份 四、四字词语 无穷无尽中外闻名秀丽神奇奇形怪状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点点灯光蒙蒙细雨山清水秀五光十色热情好客 五、近义词 闻名()神奇()尤其()五光十色() 热情()茂密()喜欢()秀丽()

奇形怪状()环绕() 六、反义词 南()升起()隐隐约约()中央() 七、认识火车票 这是一张火车票,出发地是(), 目的地是()。车次是(), 乘车时间是(),票价()。 八、加上数量词 一()大桃子一()山峰一()仙人一()巨石一()雄鸡一()猴子一()葡萄两()胳膊一()湖 九、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的景色()的山峰()的山峰 ()地蹲在山头()的云海()的雄鸡 有趣的()()的岩石()的仙境 ()的黄山风景区()极了()的小岛 ()的晨星()的月亮()的雾 ()的美景()的建筑()地展现 ()的风光()的葡萄()的葡萄 ()的枝叶()的凉棚()的老乡 ()的葡萄干 十、加上合适的动词 ()着手臂()向前方太阳()起 ()着脖子()游客()葡萄()水果 ()着轻纱()葡萄()着翻滚的云海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词总结 duck 鸭子pig 猪cat 猫bear 熊dog狗elephant 大象monkey猴子bird 鸟tiger 老虎panda熊猫zoo动物园funny滑稽的;好笑的hunt 打猎fat胖的big大的log 木头truck货车pear 梨头rabbit兔子carrot胡萝卜 a duck 一只鸭子a pig 一头猪 a cat 一只猫 a bear一头熊 a dog一条狗 a monkey 一只猴子 a bird 一只鸟 a tiger一只老虎 a panda 一只熊猫an elephant一头大象 二、问答句 1.Look! I have a dog . Cool! I like it . 2.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meet you ,too. 3.What’s this? It’s a tiger . 4.What’s that? It’s a tiger . 5.Let’s make a puppet! Great! 三.句子总结 1.What’s this ? 这是什么?2.It’s a duck. 它是只鸭子。 3.What’s that ? 那是什么?4.It’s a dog .它是只鸭子。 5.Cool!I like it .酷!我喜欢它。6.Act like an elephant .扮演一头大象。7.Act like a bird .扮演一只鸟。8.Act like a tiger .扮演一只老虎。 9.Act like a monkey .扮演一只猴子。10.Act like a panda .扮演一只熊猫。11.I have a duck .我有一只鸭子。12.I like a duck .我喜欢鸭子。 13.Look at my duck .看我的鸭子。 14.Follow me !跟着我!15.Follow John! 跟着约翰! 四、生活常识 1、red( 红色)+white(白色) =pink(粉色 2、red(红色)+yellow(黄色)=orange(橙色) 3、yellow(黄色) +blue(蓝色)=green (绿色) 4、red(红色) +blue(蓝色)=purple(紫色)

七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的第四单元关注的是数学方面的知识点,本文将着重介 绍第四单元的重点知识,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一、算式和代数式 算式是描述数学运算符之间关系的式子,代数式可以看作是算 式的一种进阶形式,具体来说,代数式是以数和字母表示,并涉 及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如 2x+1。 二、多项式和单项式 多项式是由单项式组成的式子,其中每个单项式相加都可以得 到该多项式。一般情况下,多项式可以看做是代数式的更高级形式。单项式则是只包含一个字母和其相应的指数的代数式,如2x²。 三、整式和分式

整式是由整数系数和单项式或多项式组成的代数式,分式则是 由多项式除以另一个多项式得到的式子。整式和分式的概念在解 决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 四、方程和不等式 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方程是指包含一个等号的 式子,而不等式则是包含小于或大于符号的式子。在解决实际问 题时,方程和不等式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包含两个未知量和次数都为1的方程,如 2x+3y=10。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二元一次方程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类型,掌握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对于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六、整式的加减法和乘法

整式的加减法和乘法是学习数学的重点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学会运用整式的加减法和乘法,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自己解决实践问题。 七、概率和统计 概率和统计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学习概率和统计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用。 总之,七年级第四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重要,对数学的发展以及理解数学的方法和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将对将来的学业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单元 圆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圆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圆形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d/2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1)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C= πd ————→ d = C ÷π或C=2π r ———→ r = C ÷ 2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 r ÷ 2 即π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计算方法:πr+2r 即5.14 r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把一个圆等分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2)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长方形的长 因为:长方形面积= 长×宽 ↓ ↓ 所以: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圆= πr × r 圆的面积公式:S圆= πr2 → r2 = S ÷ π 4、环形的面积: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R=r+环的宽度.) S环= πR2-πr2或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班级姓名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的事项有:①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②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③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④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⑤要注意自身安全。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 1.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2.我国珍稀植物的美誉:珙桐—鸽子树,人参—关东三宝之一,水杉—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植物界的“大熊猫”,金花茶—茶花皇后。

3.我国珍稀植物的分布: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少数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钱塘江中。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判袂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植物茎的特点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根据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根据生活环境植物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植物是否落叶可以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注意:常绿植物不代表不会落叶,像樟树这样常绿植物也会在秋天落叶,但是它不会再某个季节全部落叶。所以会在某个季节全部落叶的植物才是落叶植物。) 3.开花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个部分。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人教版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4-6单元)

人教版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4-6单元) 第四单元比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12÷20==0.612∶20读作:12比20 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不能为0)商不变性质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是一个数 比:前项比号(∶)后项(不能为0)比的基本性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五下 第四单元热 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热知识点 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①戴护目镜。②正确使用酒精灯等仪器,防止烫伤。 (1)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水的温度会降低。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会持续沸腾,水的温度不变。 (3)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 4.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 5.水结冰时的温度,叫水的凝固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 第2课水的蒸发和凝结 1.水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会发生物态变化。 2.水的蒸发过程吸收热量,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放出热量。 3.水的蒸发:湿衣服变干、水洼变干。 4.水蒸气凝结成水:浴室镜面上形成的水滴、水烧开时冒的白气(小水滴)、清晨草叶上的露珠。 5.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6.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在玻璃杯内加入冰块,用干布将玻璃杯外壁擦拭干净,静置一会儿,观察玻璃杯外壁,发现出现了少水珠。这是因为玻璃杯内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2)若再加入食盐,玻璃杯内温度更低,外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更多。 7.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云、雾、雨、露、霜、雪等,他们的形成都与水蒸气的凝结有关 第3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牛奶,要使它变成热的,我们会把它浸在热水中。 热会从热水转移到生奶。 2.将温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触温度 (1)实验现象:凉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最终凉水和热水的温度相同。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孤立的记忆化学知识点是没有用的,化学的前后联惯性很大,记新知识要和前面已学过的相关联的结合,这样才能学会系统的看问题。下面是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 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 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 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 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 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

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 0”都要依次读出来; ③、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 ④、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 零,就直接写“ 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按照小数的读法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小数点应点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不能写成顿号或小圆圈; ②、小数部分应完全按照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一个数字,不能遗漏。 4.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 变。 温馨提示: ①、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小数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②、整数末尾或小数中间的0都不可以去掉,只有小数末尾的0可以增减。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总结知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仅供参考。 第四单元十六《社戏》 以“我”到赵庄看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表现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反映了“我”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选自《鲁迅全集》(《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体裁小说,文中的我是指迅哥儿,不是鲁迅。文中的双喜聪明能干;阿发淳朴慷慨;六一公公淳朴善良好客。 字词:潺潺chán漂渺piāo miǎo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皎洁jiǒo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 duo 凫水fú歌吹chuì 蕴藻yùn zǎo 家眷juòn 纠葛jiūgé词语解释:踊跃、依稀、自失、弥散、朦胧、宛转悠扬。阅读理解“月夜行船” 知识点:①大家跳下船:跳表现了孩子们的高兴和看戏的急切心情。双喜拔前篙::因为篙是插在河底泥中的,所以用“拔”,充分反映了农民孩子驾船技艺的熟练。点、磕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农民孩子熟练的驾船技巧。 ②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照应: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照应: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那声音大概是横笛照应:似乎听到歌吹了;果然是渔火照应:也许是渔火;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照应: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③心理活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轻松】——但我还以为船慢【急切】——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陶醉】; ④文中三次写豆麦作用:暗示时令是春末夏初,为下文偷豆做铺垫。 ⑤段意:写我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业: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回望表现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通过视

数学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数学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直线 1. 直线的概念及特征 直线是一个没有拐弯的连续的路径,它有无限多个点构成,且任意两点都能够确定一条直线,直线在平面上没有起点和终点。 2. 点斜式方程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 y = kx + b,其中 k 为直线的斜率,b 为直线的截距。 3. 截距式方程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为 y = mx + c,其中 m 为直线的斜率,c 为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4. 两点式方程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为 (x - x1)/(x2 - x1) = (y - y1)/(y2 - y1),其中 (x1, y1) 和 (x2, y2) 为直线上的两个点。 第二节直线与角 1. 同位角 同位角是指两条直线被一条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两组相对位置相同的角。 2. 对顶角 对顶角是指两条直线被一条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两组相对位置相同的角。 3. 直角 直角是指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组相对位置相同的角,每一组角的两个角度之和等于90 度。 第三节角度 1. 角度的概念 角度是以某一点为顶点,以两条射线为边的图形,常用度(°)来表示。 2. 角的度数转化 角度的度数可以转化为弧度制,1 度 = π/180 弧度,也可以转化为百分度,1 度 = 100 百分度。

3. 角的三要素 角的三要素包括顶点、始边和终边,始边为顶点的射线,终边为角度的另一条射线。 第四节三角形 1. 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 三角形是一个有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的多边形,它有三个内角和三个外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 2.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根据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 3. 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三边之间的关系等。 第五节三角形的相似 1. 三角形的相似判定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包括:AAA 判定法、侧边比判定法、角边边判定法。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高与底的比例相等。 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包括:计算长、宽、高等未知量,解决房顶高度、塔尖高度等问题。第六节三角形的变换 1. 三角形的平移 三角形的平移是指保持三角形大小和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平移后的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全等。 2. 三角形的旋转 三角形的旋转是指保持三角形大小和形状不变,只是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旋转后的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全等。 3. 三角形的翻折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8、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9、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0、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1、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2、(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3、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4、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15、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6、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17、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重点词汇】 1. humorous adj. 有幽默感的 ;humor n.幽默 2. silent adj. 沉默的;silence n. 沉默in silence 保持沉默 3. helpful adj. 有帮助的help n.v. help sb (to) do sth.helper n.帮手 4. score n &v. 得分,进球。 5. interview v &n. 面试,采访;inerviewer采访者;主持面试者 6. dare v. 敢于;胆敢; 7. private adj.私人的,私密的。privacy n. 隐私 8. require v. 需要;要求; 9. European adj. 欧洲的;Europe n. 欧洲 a Europe country 10. British adj. 英国的;Britain n. 英国 11. speech n. 讲话;发言;speak v.spoke 过去式spoken 过去分词 12. influence n &v 影响;have an influence on 对有影响 influential adj有影响的 13. proud adj. 自豪的,骄傲的;be proud of为感到自豪 pride n骄傲take pride in为感到自豪 16. seldom adv. 不常,很少;= hardly = scarcely 17.fail v. 不及格,失败;failure n. 失败 反: succeed v. 成功success n. 成功 fail to do sth.未能做某事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做某事 fail (in) the examination考试不及格 18. general adj. 普通的,常规的;n. 将军in general 总体而言 19. introduction n. 介绍;introduce v. 介绍 introduce sb. to sb.把某人介绍给某人 20.Appearance:表达外貌的词 tall, short, fat, thin, young, old, straight hair, curly hair, long hair, short hair, medium build,medium hight 21.Personality:表达性格的词 outgoing, serious, funny, smart, friendly, shy, unfriendly, quiet happy, 22. used to 过去常常,以前常常情态动词 used to + 动词原形 表示过去的习惯或过去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现在已 经不再存在 )。只有一种式,即过去式。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句式:肯定句: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否定句:I didn’ t use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疑问句:Did you afraid of the dark? 答语:Yes, I did.No, I didn’ t. be used to do sth表示“被用来做某事”,是被动结构,强调主语是动词use 的承受者。 Stamps can be used to send letters. 邮票可用来寄信。 be used to doing sth 意为“习惯于做某事”,其中 to 是介词,后须接名词或动词 -ing 形式。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例如: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1 · 8 5 · 6 3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数 位…万 位 千 位 十 位 个 位 · 十 分 位 百 分 位 千 分 位 万 分 位 … 计数 单位一、十 分 百 分 千 分 万 分 …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 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出来; ③、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 ④、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 零,就直接写“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按照小数的读法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小数点应点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不能写成顿号或小圆圈; … 万 千 十 个 之 一 之 一 之 一 之 一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4.6 1、对人类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地震 2、世界上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最大)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火山喷发物中对大气影响最大的是:火山灰。 4、我国西南地区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率较高的原因: 自然:西南地区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是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表有大量 松散的堆积物,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 发生。 人为:随着人口的增多,山区植被严重破坏,在山区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日趋增多。 5、火山的分类:活火山(圣海伦斯、富士山)死活山(乞力马扎罗山)休眠 火山(白头山、五大连池) 4.5 1、台风发生的频率较高的季节是:夏秋季节。 2、台风发生的频率较高的地区是:亚洲东部南部和北美洲的东海岸。 3、在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 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飓风。 4、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西北太平洋。 5、当夏季风强的时候,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南方容易发生干旱。 当夏季风弱的时候,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北方容易发生干旱。 6、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气象卫星监测,在近海还可以利用雷达。在沿 海地区种植沿海防护林也是减少台风危害的主要措施。 7、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在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出现暴雨;但是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8、暴雨的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强烈的气流上升运动。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9、全球发生洪水最多的地区是:亚洲 10、防止暴雨危害的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 区等。 非工程措施:(略) 11、防御干旱的措施: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 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12、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秋春两季 13、我国大面积出现干热风是在秦岭—淮河以北,以华北、西北最为多见。4.4 1、陆地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2、陆地资源的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地域性(矿产资源不具有 地带性)整体性。 3、能源资源的分类: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沼气、地热、核能按开发利用状况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可再生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地热、潮汐能 按性质 非可再生煤、石油、天然气 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能、生物能、矿物、风能、 水能、波浪能 按形成和来源来自地球内部地热、核能 来自地月引力潮汐能 4、陆地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4.2—4.3 1、练习册95页两个表格中的内容熟练背诵。(重点) 2、海底矿产资源:在大陆架上: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的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的归纳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5.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 6.小数的读法: (1)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2)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3)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例如:0.70=0.7 105.0900=105.09(这是小数的化简) 又如: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这是改写小数) 9.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千分位上的数 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1)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11.把量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12.单名数:只带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例如:4千米、0.8吨、15.38元 13.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的名数。例如: 20元5角8分 5吨600克 14.名数改写的规律:先找进率;再看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最后移动小数点。口诀如下: (1)高到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例如:1.32千克=(1320 )克 (58 )厘米=0.58米 1千克=1000克 1米=100厘米 高低低高 1.321000=1320克 0.58100=58厘米 (2)低到高,用除法,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例如: 7450米=(7.45 )千米 (9.02)吨=9020千克 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低高高低 74501000=7.45千米 90201000=9.02吨 15.求小数的近似数,可用四舍五入法。 16.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7.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