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考试重点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592.77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热力工程行业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此,我对本年度的热力工程工作进行总结,旨在梳理经验、查找不足,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回顾1. 项目建设(1)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本年度,我公司共承担了10个重点热力工程项目,涉及供热、供冷、供暖等多个领域。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加强项目管理。
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优化施工方案,确保项目按期完工。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 技术创新(1)加大研发投入。
本年度,我公司投入5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重点攻关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技术。
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发出5项新技术。
(2)推广应用新技术。
我们将研发的新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了项目质量和效益。
如,在供热项目中,采用新型保温材料,降低了能耗;在供冷项目中,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了制冷效率。
3. 人才培养(1)加强员工培训。
本年度,我公司组织开展了20余场培训活动,涵盖安全生产、技术技能、企业管理等方面。
通过培训,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引进高层次人才。
为满足公司发展需求,我们引进了5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人才,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4. 企业文化建设(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本年度,我们举办了多项企业文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通过参加各类行业活动,我公司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工作亮点1. 项目质量优良。
本年度,我公司承建的项目均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优良率100%。
2. 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自主研发的5项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提高了项目质量和效益。
3. 员工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培训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供热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供热工程基础知识1. 供热系统概述供热系统是指利用燃烧、电能或其他能源将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至各用户的集中供热系统。
供热系统包括锅炉系统、换热器系统、管道系统、热力站系统等。
2. 供热方式常见的供热方式有集中供热和分户供热两种,集中供热是指通过热力站将热能集中供应给多个用户,而分户供热是指在每个用户处设立独立的采暖装置,自行供热。
3. 供热水质量要求供热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对供热水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包括水质检测、水质处理、水质监测等方面。
二、供热工程设备1. 锅炉锅炉是供热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将能源转化为热能,供给热水或蒸汽。
锅炉的种类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等。
2. 热力站热力站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锅炉产生的热能通过热力泵、换热器等设备输送至用户,同时对供热水进行循环加热。
3. 换热器换热器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热能从热源输送至用户处,同时将用户产生的冷凝水的热能回收到供热系统中。
4. 泵泵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供热水进行循环输送至用户处,同时对供热系统进行水力平衡控制。
5. 控制阀控制阀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对供热水的流量、温度进行调节控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供热管道1. 管道材料供热管道选用的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压力、耐腐蚀等特性,常见的管道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塑料、玻璃钢等。
2. 管道安装供热管道的安装需要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包括管道的走向、支吊架的设置、管道的连接方式等。
3. 管道维护供热管道的维护包括防腐保温、漏水检修、管道清洗等工作,以确保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供热系统监控与管理1. 监控系统供热系统需要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以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2. 系统管理供热系统的管理包括日常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集中供热工程施工考试一、考试内容1. 施工方案及工程安全在集中供热工程施工考试中,首先需要考核的是施工方案及工程安全。
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文件,需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并能够准确执行。
同时,工程安全是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在考试中会重点考察施工人员对工程安全的重视程度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2.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是保证集中供热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考试中会要求施工人员了解工艺流程及关键节点,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3. 管道连接及焊接工艺管道连接及焊接工艺是集中供热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需要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管道连接及焊接工艺,并熟练操作相应设备和工具。
考试中会通过实际操作来考核施工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4. 设备调试及运行设备调试及运行是保证集中供热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施工人员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和调试方法,并能够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考试中会考核施工人员在设备调试及运行方面的能力和应对能力。
5. 施工管理及协调施工管理及协调是保证集中供热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考试中会考核施工人员的施工管理及协调能力,并对其进行相应评估。
二、考试形式集中供热工程施工考试形式一般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个环节。
理论考试主要考核施工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考试则主要考核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1. 理论考试理论考试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主要考核施工人员对集中供热工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题内容涵盖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管道连接及焊接、设备调试及运行、施工管理及协调等方面,考试难度适中。
2. 实际操作考试实际操作考试主要考核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一般需要在实际施工场地进行模拟操作。
考试内容包括管道连接及焊接、设备调试及运行、安全操作等方面,考试形式多样,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热网和热用户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维护结构的表面换热过程是对流和辐射的综合过程。
3、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应设沿水流方向上升的坡度,在供水干管末端的最高点处设集气罐来进行集中排气。
4、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自然循环热水循环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一循环动力不同、二膨胀水箱的作用和连接点不同、三、排气方式不同。
5、疏水器的作用是阻汽`排水。
6、暖风机是由通风机、电动机和空气加热器组成。
7、一般情况下,室内热水采暖系统的流动状态几乎都是处于紊流过渡区区,室外热水的流动状态大多处于紊流粗糙区区。
8、在蒸汽采暖系统中,蒸汽流动的动力来自于自身压力,采用的调节方式为间歇调节,工作时有噪声,易产生水击现象。
9、集中供热系统各热用户用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为季节性热负荷和常年性热负荷两大类。
10、热水热网系统常采用的定压方式有高位水箱定压、补给水泵定压和气体定压。
11、常用的阀门有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手动调节阀、电磁阀。
12、供热管道的保温层是由保温层和保护层两部分组成;常用的保护层有金属保温层、包扎式混合保温层和涂抹式保护层。
13、疏水器根据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机械型疏水器、热动力型疏水器和热静力式疏水器。
14、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平均比摩阻为 60-120pa/m 。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采暖: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已达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
2、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相差为1OC时,每公斤质量散热器单位时间内所散出的热量。
3、当量长度法:将管段的局部损失折合为管段的沿程损失来计算。
4、管段的阻力数:当管段通过单位流量时的压力损失值。
5、水力稳定性:指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他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
6、水压曲线:在热水管路中,将管路各节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顺次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热水管路的水压曲线。
填空题1 集中供热的热负荷一般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生活用热,生产工艺。
2 补偿器:自然补偿器,方形,波纹型,套筒,球形。
3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方法:缝隙法,换气次数法,百分数法。
4 实际工程设计中可采用当量局部阻力法,当量长度法。
5 蒸汽供热系统分类按供气压力的大小,蒸汽供暖可分为:高压蒸汽供暖,低压蒸汽供暖,真空蒸汽供暖。
6 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朝向,风力,高度。
7地点不同,供热调节可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个体调节。
8 热负荷的计算常用方法:体积热指标法,面积热指标法。
9 热水工作系统的工作特点:热水用量具有昼夜的周期性。
10 绘制水压图的理论基础:伯努利能量方程。
11 静水压线表示供热系统在停止运行时的压力分布。
12 测压管水头线包括:动水压线,静水压线。
13 根据热媒流动的形式供热系统分为:闭式、半闭式、开式14 热力站的类型:1用户热力站2集中热力站3工业热力站4中级泵站15 供热管道补偿器:自然补偿器、套管式、波纹式、方形、球形。
16 供热热源方式:热电厂供热方式、区域锅炉房、换热站。
17 锅炉的附件:水力表、压力表、安全阀。
18热用户调节难以控制的原因是:大流量、小温差。
19供热系统分为蒸汽供热和热水供热20 预制板保温管: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外层三者粘接一起,形成整体。
21补给水泵定压:用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保持定压力固定不变的方法称为补给水泵定压。
22气体定压:氮气定压和空气定压。
23分析变动的水力工况的方法;1解方程的计算方法2图解法定性分析法24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膨胀水箱定压,补给水泵定压,变频调速变压,气体定压罐定压,蒸汽水泵定压等方式.25 .辅助设备疏水器按疏水器的作用原理不同分:机械型疏水器,热动力型疏水器,热静力型疏水器。
26间接连结:外网的压力工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外网进行管理.27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的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网络的连接形式: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装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与上水混合的连接方式。
题型:填空、判断、绘图(热负荷图)、计算绪论1. 供热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热能工程。
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工程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建筑物供暖(采暖)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
供暖系统分为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网)、热媒利用(散热设备)。
供暖系统可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式供暖系统。
“供暖工程”主要讲授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集中式散热器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运行的基本知识。
“集中供热”主要阐述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运行的基本知识,并以热网和热用户为主。
第一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w t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w t 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
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2. 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Q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2Q ,称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3Q ,称冷风侵入耗热量;(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4Q ;(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5Q ;(6)通风耗热量。
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6Q ;得热量:(7)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7Q ;(8)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他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8Q ;(9)热物料的散热量9Q ;(10)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10Q 。
此外,还会有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11Q 。
3. 对没有装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建筑物,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0321d sh Q -Q Q Q Q Q Q ''+'+'='-'='4. 在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可分为几部分进行计算:321j 1Q Q Q Q Q '+'+'+'='⋅⋅x其中j 1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x 1Q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热负荷:在冬季,为了维持室内空气的一定温度,需要由供暖设备向供热房间供出一定的热量,称该供热量为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3、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维持室内空气为设计温度,所必须由供热设备供出的热量。
4、冷风渗透耗热量:通过关闭着的门,窗缝隙,在风压与热压的作用下,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并排向室外,在此过程中,冷风将带走室内一部分热量,这部分耗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5、垂直失调:在供暖建筑物中,同一竖向的各房间的室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温度,而出现上下层冷热不均的现象,通常称为系统垂直失调。
6、水平失调:在远近立管处出现流量失调引起而引起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称为系统的水平失调。
7、真空回水式:低压蒸汽凝结水回收和空气的排出还可靠真空泵;把真空泵、凝结水箱、锅炉给水泵组成的机组叫真空给水泵8、直接连接:热用户直接连接在热网上,热网不仅给热用户提供热量而且也提供热媒9、间接连接:热用户采用表面式换热器与热网相连,热网给热用户提供热量,热用户有自己的热媒,热网的热媒与热用户的热媒通过表面换热器进行换热10、闭式系统:热网中的循环水只作为热媒供给给热用户而不从热网中取出使用。
11、开式系统:热网中的循环水部分或全部从热网中取出,直接用于生产或热水供应热用户中12、局部供暖系统:热媒制备,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在一起的供暖系统,称为局部供暖系统。
13、集中供暖系统:当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供暖系统。
填空:供暖方式:连续供暖和间接供暖供暖系统都是由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部分组成。
散热器与供暖系统的连接方式:上进下出,同侧连接上进下出,异侧连接下进下出,异侧连接下进上出,同侧连接供暖散热器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主要以对流散热方式为主。
集中热系统的热源:热电厂、区域锅炉房、电热锅炉房供热管道及附件包括:供热管道的管件(三通、弯管)、阀门,补偿器,支座和放气,放水,疏水,除污等。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第一篇:《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1.热能工程: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
2.供暖系统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
3.供热工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节能减排,创建和谐社会2)采用绿色能源3)加强供热系统的科学化管理。
第一章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3.失热量: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冷风侵透耗热量和冷风渗透耗热量。
3、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4.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
5.附加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
包括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6.室内计算温度tn:是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温度,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可以用其房间无冷暖热源影响的几何中心处的温度来代表。
许多国家所规定的冬季室内温度标准,大致在16~22摄氏度范围内。
7.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分为:一根据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二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
8.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要按50年中最冷的八个季节里最冷的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9.不保证天数的原则:认为允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直亦即容许这几天室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tn 值。
10.温差修正系数值:作用:计算与大气不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为统一计算公式。
供热工程知识点总结免费一、供热系统概述供热系统是为了解决建筑物内部空间和热水的供热问题。
它包括采暖热源、输热介质、传热设备和热网络等组成部分。
常用的供热系统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地热能和太阳能等。
二、供热源1. 燃煤锅炉:是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能,利用热能加热水或空气,然后传输到建筑物内部空间,用于供暖。
2. 燃气锅炉:利用燃气进行燃烧,产生热能,然后通过管道传输到建筑物内部,实现供暖和热水供应。
3. 地热能:通过地下热源采集热能,利用热泵将热能传递到建筑物内部,实现供暖和热水供应。
4.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进行热能采集,通过集热器和储热设备将热能传递到建筑物内部,实现供暖和热水供应。
三、输热介质输热介质是供热系统中用于传递热能的介质,常见的输热介质包括热水、蒸汽和热油等。
其中热水是最常用的输热介质,它具有热容量大、传热效率高、操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
四、传热设备1. 锅炉:是供热系统中重要的传热设备,用于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输热介质,产生蒸汽或热水,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部。
2. 热交换器:用于将热能从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提取出来,传递给输热介质,实现烟气余热回收,提高利用效率。
3. 热泵:利用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
4. 锅炉辅助设备:包括给水设备、空气预热器、除氧器等设备,用于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五、热网络热网络是供热系统中用于传输热能的管道系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和室内配管等组成部分,用于将热能从供热源传输到建筑物内部各个空间。
六、供热系统的设计与运行1. 设计原则:供热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热负荷、供热源选择、输热介质选用、传热设备布置、热网络规划等方面。
2. 运行管理: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热损失情况、节能措施、安全排查等,确保供热系统正常运行。
七、供热系统的维护与保养1. 设备保养:供热系统的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延长设备寿命,减少故障发生。
供热工程知识点总结1. 供热系统的分类供热系统根据热源类型和传热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集中供热系统和分户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是将热源设备集中在一处,通过管道将热能传递到各个用户处。
分户供热系统则是将热源设备设置在用户处,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热源设备。
2. 热源设备常见的热源设备包括锅炉、热水锅炉、蒸汽锅炉、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在选择热源设备时需要考虑建筑的热负荷、运行成本、环保要求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的热源设备。
3. 供热系统设计供热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热负荷、管道的敷设、热力站的设置、换热器的选型等多个方面。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需求,确保供热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的室内温度要求。
4. 管道敷设供热系统的管道敷设是供热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管道敷设可以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损失。
在管道敷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管道的绝热、防腐、排水等要求,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 热力站热力站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热源设备提供的热能转化为建筑所需的热能。
热力站通常包括换热器、泵、阀门等设备,通过热力站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的热能分配。
6. 换热器换热器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热源设备提供的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的传热介质。
常见的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等,通过换热器可以实现热能的高效传递。
7. 控制系统供热系统的控制系统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控制系统需要实现对热源设备、热力站、泵、阀门等设备的智能控制,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8. 温度调节供热系统需要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温度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热源设备的运行模式、调节阀门的开度等方式实现。
9. 节能与环保在供热工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节能与环保的要求,通过优化供热系统设计、合理选型热源设备、使用高效的换热器等措施,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总的来说,供热工程知识点涉及到热源设备、供热系统设计、管道敷设、热力站、换热器、控制系统、温度调节、节能与环保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