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通论本科期末考试试卷A卷
- 格式:pdf
- 大小:195.01 KB
- 文档页数: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宪法学A卷若想免费下载该文档:登录->论坛->文档下载区->(搜索想要的文档)———学院———专业———年级———班级课堂号—————姓名—————一、选择题(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宪法分类中,属于传统分类的是()A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B 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C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D真实宪法和虚假宪法E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2、下列选项中,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国家都具有的宪法表现形式有()A 宪法典B 宪法基本原则C 宪法规范D 宪法性法律E 宪法惯例3、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有权行使宪法监督权的机关是()A 全国人大常委会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大D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E 最高人民检察院4、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在法律地位上是()A 特别行政区的首长 B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首长 C 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的首长D 中央政府在特别行政区的代表E 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5、我国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A 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B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C 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D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E 计划单列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6、我国宪法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是()A 所有的土地都属于国家所有B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C 农村的土地都属于集体所有D 自留地、宅基地、自留山属于个人所有E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7、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规定基本人权,并被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 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B 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C 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D 英国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E 苏维埃俄国1918年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8、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A 自治区B 自治州C 自治县D 民族乡E 自治市9、我国的下列法律中,你认为属于宪法性法律的()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E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0、当今世界中,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有()A 立法机关监督模式B 司法机关监督模式C 专门机关监督模式D 司法审查制E 宪法法院制1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 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B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C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D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E 法国1791年《宪法》1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的民族化,我国法律的要求是()A 自治机关所有的干部都应当由少数民族公民担任B 自治机关所有的干部都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D 自治机关的干部应由当地少数民族的公民担任E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13、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实行个人负责制的国家机关有()A 行政机关B 军事机关 C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E 权力机关14、我国选举权的实质平等体现在()A 代表的选举以一定的人口数为基础B 享有选举权的公民可以平等地参加选举C 规定了城乡之间产生1名代表的不同人口比例D 投票时实行1人1票的原则E 规定了民族之间产生1名代表的不同人口比例15、我国在出生取得国籍上采取的原则是()A 出生地主义原则B 血统主义原则C 归化主义原则D 登记主义原则E 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结合原则1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自由权有()A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迁徙自由和罢工自由D 结社自由E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17、言论免责权是指人大代表在()不受法律追究A 各种会议上的发言B 任何场合的发言和表决 C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D 人大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E 人大各种会议上的表决18、根据宪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A 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B 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C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工作D上级人民法院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E 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领导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19、在联邦制的国家,联邦政府和成员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是()A 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B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 整体和组成部分的关系D 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E 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20、从全国人大的构成看,我国实行的代表制度是()A 地域代表制B 职业代表制C 地域和职业相结合的代表制D 以地域代表制为主的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的结合E 界别代表制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宪法监督2、选举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4、特别行政区5、总理负责制三、判断说明(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共12分)1、在我国,凡是享有选举权的公民都同时享有被选举权2、特别行政区的所有机关都是自治机关3、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所以国务院是国家的立法机关4、平等就是无差别对待四、辨析题(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某财政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通论》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单项选择题(5分,每题1分)1. 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法考真题]A.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B.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奏请皇帝裁决C.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D.缓决指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能确定者,可继续调查,待危害性确定后进行判决答案:A解析:在明代会审制度的基础上,清代进一步完善了重案会审制度,形成了秋审、朝审、热审等比较规范的会审体制。
项,可矜是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可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
项,情实是指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死刑而不是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
项,缓决是指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
项,留养承嗣是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乎申请留养条件者,按留养奏请皇帝裁决,留养承嗣针对的是犯罪人而不是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
2. 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渎职犯罪的内容。
关于秦朝司法官渎职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4年法考真题]A.对犯罪行为由于过失而轻判者,属于“失刑”B.对已经发生的犯罪,由于过失未能揭发、检举,属于“见知不举”C.对犯罪行为故意重判者,属于“不直”D.故意使罪犯未受到惩罚,属于“纵囚”答案:B解析:项,“见知不举”罪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见知不举”是指官吏发现犯罪而不揭发、举报,该罪的适用于官吏“明知有人犯罪而故意不予以纠举”,而不是“过失未能揭发、检举”,即其主观状态的要求为故意而非过失。
《法学通论》模拟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法学体系2、法律要素3、法的作用4、法律权利5、宪法的分类6、国家性质7、国家结构形式8、总理负责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法的特征。
2、简述两大法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简述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4、简述宪法的基本特征5、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6、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结合实际,论述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2、结合实际,论述怎样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法学通论》模拟试卷B卷一、名词辨析(每题8分,共40分)1、法与法律2、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3、法的规范作用与法的社会作用4、政体与国体5、公民与人民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法律要素有哪些?2、简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3、简述我国司法的基本原则4、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5、简述现行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新发展6、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论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结合实际,论述怎样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法学通论》模拟试卷C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法作为规范,指令人们应为之事、可为之事和不可为之事,给人们的()提供共同的标准尺度,为调整社会关系提供基本的框架。
A、思想B、精神C、行为D、语言2、以下法官可以创造法律的国家是()A、法国B、德国C、英国D、日本3、“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是以下哪位名人所言()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洛克D、卢梭4、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权力和义务5、人权中的首要权利是()A、经济权利B、社会和文化权利C、生存权与人身人格权D、政治权利和自由6、分权原则是由()首先提出而由法国的孟德斯鸠最后完成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通论习题(法理与宪法)第一章法学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法作为规,指令人们应为之事、可为之事和不可为之事,给人们的()提供共同的标准尺度,为调整社会关系提供基本的框架。
A、思想B、精神C、行为D、语言2、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基本观点认为没有法的社会形态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3、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A、成文法B、判例法C、习惯法D、不成文法4、以下法官可以创造法律的国家是()A、法国B、德国C、英国D、日本5、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按照法律的()A、适用围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C、经济基础和法所体现的阶级意志D、制定和表现的形式6、法的主要容包括()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权力和义务7、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A、人口B、环境C、气候D、社会生产方式8、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组成的一个国家法律的有机整体称为()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9、“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是以下哪位名人所言()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洛克D、卢梭10、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A、1982年宪法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11、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体是()A、司法机关B、广大人民群众C、公检法机关D、中国共产党12、人权中的首要权利是()A、经济权利B、社会和文化权利C、生存权与人身人格权D、政治权利和自由13、西方司法独立原则的核心是()A、司法权独立B、司法机关独立C、审判独立D、司法人员独立14、狭义的法的适用是指()A、执法B、守法C、司法D、15、依据法的作用的形式与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法划分为()A、规作用与社会作用B、一般作用与具体作用C、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D、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16、国家赔偿的主体是()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17、导致法律关系变化的诸如遗嘱、公证、结婚等属于()A、法律行为B、法律规C、法律事件D、法律规则18、在我国,通常意义上的立法是指()A、法的制定或认可B、法的修改和补充C、法的废止D、法的立、改、废活动19、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是指()的平等。
某财政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通论》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单项选择题(5分,每题1分)1. 某家具厂老板张某与其员工李某发生纠纷,二人发生口角后张某威胁不给李某发工资,李某气愤之下拿了一个杯子砸向张某但没有砸着,张某找人把李某打成重伤。
李某报案后,公安局逮捕了张某,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李某也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依法进行了裁判。
之前,检察院和张某签订了一项家具买卖合同。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年法考真题]A.张某和李某之间既有调整性法律关系又有保护性法律关系B.张某与法院之间是纵向法律关系C.张某和检察院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横向法律关系D.张某和公安机关之间是调整法律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中,张某和李某之间因雇佣合同产生的是调整性法律关系,之后因张某把李某打成重伤引起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张某和检察院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横向法律关系。
张某和法院之间因审判而发生关系,属于纵向法律关系。
张某和公安机关因张某的犯罪行为所引发,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2.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2016年法硕(非法学)真题]A.丁向同事转让一架钢琴B.乙开车不慎将行人撞倒C.甲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D.丙邀请朋友到自家聚餐答案:A解析:《民法典》第13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两项,缅怀先烈和邀请朋友聚餐不具有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目的,因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属于一般的社会活动。
项,将行人撞倒的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不是民事法律行为,这种关系的产生不是以乙的意思表示设立,它是事实行为中的不合法行为。
项,依据丁的意思表示,产生了钢琴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效果,丁与同事之间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江西财经大学2012-2013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37012A 授课课时:32课时考试用时:110分钟课程名称:法学通论(非主干课程)适用对象:本科挂牌班试卷命题人秦守勤试卷审核人徐光华第一部分案例分析案例一(20分)案情:陈某因没有收入来源,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使用该卡从商场购物10余次,金额达3万余元,从未还款。
(事实一)陈某为求职,要求制作假证的李某为其定制一份本科文凭。
双方因价格发生争执,陈某恼羞成怒,长时间勒住李某脖子,致其窒息身亡。
(事实二)陈某将李某尸体拖入树林,准备逃跑时忽然想到李某身有财物,遂拿走李某手机、现金等物,价值1万余元。
(事实三)陈某在手机中查到李某丈夫赵某手机号,以李某被绑架为名,发短信要求赵某交20万元“安全费”。
由于赵某及时报案,陈某未得逞。
(事实四)陈某逃至外地。
几日后,走投无路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事实二与事实四。
(事实五)陈某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将自己担任警察期间查办犯罪活动时掌握的刘某抢劫财物的犯罪线索告诉检察人员,经查证属实。
(事实六)问题:1.对事实一应如何定罪?为什么?2.对事实二应如何定罪?为什么?3.对事实三,可能存在哪几种处理意见(包括结论与基本理由)?4.对事实四应如何定罪?为什么?5.事实五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6.事实六是否构成立功?为什么?请针对上述问题,制作一份案例分析报告(指出案例争议焦点及其法律适用,并从案例所涉及的法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案例二(20分)案情:甲公司职工黎某因公司拖欠其工资,多次与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发生争吵,王某一怒之下打了黎某耳光。
为报复王某,黎某找到江甲的儿子江乙(17岁),唆使江乙将王某办公室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砸坏,承诺事成之后给其一台数码相机为报酬。
事后,甲公司对王某办公室损坏的设备进行了清点登记和拍照,并委托、授权律师尚某全权处理本案。
尚某找到江乙了解案情,江乙承认受黎某指使。
某财政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通论》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单项选择题(5分,每题1分)1. 关于先秦时期的法制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法考真题]A.西周时期奉行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要求统治者应具有敬天、敬祖、保民的道德品行B.西周时期,男女离婚的法定理由称为七出,即若具法定七种理由之一,男女即可离婚C.《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具有六篇制的法典结构,其中《具法》相当于现代刑法的总则部分,置于法典最后D.西周时期,张三和李四就买卖一头黄牛所签订之契约称为质剂,因此产生的纠纷法官审理称为听讼答案:C解析:项,德主刑辅,是汉代的法制理念,西周奉行的治国思想为以德配天。
项,在西周到宋代以前,只有婚姻法律关系的解除,而无离婚这一说法。
因为解除是单向的,只有男休女,没有女休男。
离婚却是双向的,既有男休女,也有女休男。
因此,“男女离婚的法定理由”的表达并不准确。
项,在西周时期,质剂有别,质是涉及奴隶、牛马等大件活物商品的买卖合同,而剂是涉及兵器、珍宝等小件物品的买卖合同,因此买卖黄牛应当为“质”。
2. 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件。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王某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关于本案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法考真题]A.证人乙辨认犯罪嫌疑人时未同步录音或录像,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B.证人丙辨认犯罪现场时没有见证人在场,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C.证人甲辨认制造爆炸物的工具时,混杂了另外4套同类工具D.王某作为辨认人时,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答案:C解析:两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1条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某财政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通论》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单项选择题(5分,每题1分)1. 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赵某在最后陈述时,以审判长数次打断其发言为理由申请更换审判长。
对于这一申请,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年法考真题]A.如法院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赵某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一次B.赵某的申请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C.赵某在法庭调查前没有申请回避,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D.如法院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赵某可以在决定作出后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答案:B解析:项,《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①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②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③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④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本题中,赵某申请回避的理由不属于以上四种情形,应当驳回其申请。
项,回避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全过程,既包括侦查起诉阶段,也包括审判阶段,既适用于第一审程序,也适用于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项,不服是否回避的决定的,可以在收到《驳回申请回避决定书》后5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一次,而不能就此提起上诉。
项,向作出决定的本级人民法院提起复议申请。
2. 某地发生一起以爆炸手段故意杀人致多人伤亡的案件。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王某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关于本案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法考真题]A.证人乙辨认犯罪嫌疑人时未同步录音或录像,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B.王某作为辨认人时,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C.证人甲辨认制造爆炸物的工具时,混杂了另外4套同类工具D.证人丙辨认犯罪现场时没有见证人在场,辨认笔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答案:C解析:两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1条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某财政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通论》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单项选择题(5分,每题1分)1. 甲公司起诉乙公司要求支付货款5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10万元,某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甲公司全部诉讼请求。
判决生效后,甲公司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该判决,乙公司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中院认为理由成立,裁定本案再审。
在再审审理过程中,甲、乙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约定乙公司在一个月内向甲公司支付货款50万元,甲公司放弃违约金的请求。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调解协议制作了调解书。
后乙公司拒不履行该调解书,甲公司应当通过何种途径救济权利?()[2019年法考真题]A.申请恢复对原判决书的执行B.法院裁定对原判决书的执行C.就调解协议起诉D.申请执行调解书答案:D解析:项,再审中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调解(一审、二审、再审均属于诉讼程序,法院可以组织调解),在再审中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原判决、裁定视为撤销,此时生效法律文书为再审法院制作的调解书。
故乙公司拒不履行调解书,当事人应当申请执行该调解书。
两项,依据“再审调解书送达后原判决、裁定视为撤销”,此时原生效判决书已经不存在,不存在恢复对其执行的问题。
项,既然就此案法院已经制作了调解书,本案已经存在生效的调解书实体解决了纠纷,自然不存在就本案另行起诉或者就调解协议另行起诉的问题。
2. 社会主义法治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原则加以体现。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下列哪一案件的处理体现了这一原则?()[2014年法考真题]A.乙涉嫌抢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决定不起诉B.丁涉嫌抢劫,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C.甲涉嫌盗窃,立案后发现涉案金额400余元,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D.丙涉嫌诈骗,法院审理后认为其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作出无罪判决答案: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④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⑥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民法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互负债务,甲对乙所负债务为人民币800元,乙对甲所负债务为粮食150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这两项债务不可抵销B.这两项债务可以抵销C.这两项债务可以抵销,但须经双方协商D.这两项债务经任何一方主张就可以抵销2、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手机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供给乙公司某型号手机1000部,每部单价1000元,乙公司支付定金30万元,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合同总价款30%的违约金。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30万元定金,并将该批手机转售给丙公司,每部单价1100元,指明由甲公司直接交付给丙公司。
但甲公司未按约定期间交货。
关于返还定金和支付违约金,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请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请求甲公司双倍返还定金6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30万元B.请求甲公司双倍返还定金4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30万元C.请求甲公司双倍返还定金60万元或者支付违约金30万元D.请求甲公司双倍返还定金40万元或者支付违约金30万元3、某酒店客房内备有零食、酒水供房客选用,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同类商品。
房客关某缺乏住店经验,又未留意标价单,误认为系酒店免费提供而饮用了一瓶洋酒。
结账时酒店欲按标价收费,关某拒付。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关某应按标价付款B.关某应按市价付款C.关某不应付款D.关某应按标价的一半付款4、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因下列哪种原因不履行合同时,违约方不向对方承担民事责任?()A.上级机关的决定B.不可抗力C.第三人侵权D.第三人违约5、甲公司在2011年6月1日欠乙公司货款500万元,届期无力清偿。
2010年12月1日,甲公司向丙公司赠送一套价值50万元的机器设备。
2011年3月1日,甲公司向丁基金会捐赠50万元现金。
2011年12月1日,甲公司向成希望学校捐赠价值100万元的电脑。
甲公司的3项赠与行为均尚未履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法学通论》(A )卷课程代号:04204030考试形式:闭卷使用对象:全日制非法学专业本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总分人分值2010151881316100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评阅人一、单项选择题:(请务必将应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入以下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共20题,每题1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提出这一法治思想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洛克D、卢梭2、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该规定属于()A、禁止性规则B、命令性规则C、义务性规则D、权利性规则3、法律事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事件,一类是()A、法律后果B、法律责任C、法律制裁D、法律行为4、法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作用,属于法的()A、规范作用B、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C、指引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课堂号:________-------------------------------------------------密----------------------------------封-----------------------------线---------------------------------------------------------5、根据宪法的规定,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A、18周岁B、22周岁C、30周岁D、45周岁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为()A、4年B、5年C、6年D、10年7、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8、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A、应当B、可以C、视情节轻微程度D、如果是过失的9、某市政府机关职员张某因涉嫌犯间谍罪被有关部门立案侦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本案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C、本案应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D、本案应由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10、关于监护制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设置目的是为了保护行为能力受限制的人的合法利益B、经过被监护人同意,可以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C、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担任D、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11、关于民事行为的效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民事行为的有效是指依法成立的行为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效果B、可撤销行为是指行为的效力取决于行为人撤销权行使状况的行为C、效力待定行为是指行为成立时效力尚未确定,有待将来某种事实发生才能确定的行为D、无效行为是指行为因欠缺有效要件因而没有任何法律后果12、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尽谨慎和勤勉义务。
滥用代理权包括()A、冒名代理B、越权代理C、表见代理D、自己代理13、争端当事国不愿直接谈判或经谈判未能解决彼此争端,由第三国不直接参与谈判,协助当事国解决争端,这种国际争端解决方式称为()A、和解B、调停C、调查D、斡旋-------------------------------------------------密----------------------------------封-----------------------------线---------------------------------------------------------14、根据我国的《著作权法》,著作权取得采取的是()A、登记取得制度B、加注著作权标记制度C、自动取得制度D、兼采用自动取得和加注著作权标记取得原则15、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民事诉讼案件的是()A、合同订立地人民法院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C、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D、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16、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调解协议生效后的()之内提出。
A、1年B、2年C、4年D、没有时间限制17、丁公司是由甲、乙、丙为股东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所谓有限责任是指()A、甲、乙、丙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丁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B、甲、乙、丙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丁公司的债权人承担直接清偿责任C、如丁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甲、乙、丙应在其出资额范围内,以自己出资以外的其他个人财产为公司清偿债务D、丁公司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其债权人承担有限责任18、经济法的伟大使命是()A、解决“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B、实现机会均等C、实现政府职能D、实现效率价值19、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申请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就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这些规定不包括()A、国务院部门规定B、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C、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20、我国行政诉讼中,原告不用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是()A、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B、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C、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D、证明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密----------------------------------封-----------------------------线---------------------------------------------------------第2页(共6页)得分评阅人二、多项选择题:(请务必将应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入以下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共5题,每题2分)题号2122232425答案21、人权的基本属性包括()A、人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属于应有权利的范畴B、人权是国内法管辖的问题,是一种法律权利C、人权是一种实有的现实权利D、所有法律权利都属于人权的范畴E、所有的人权都要由法律加以规定2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C、国务院总理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E、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2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包括()A、贪污贿赂案件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C、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D、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E、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24、关于可撤销合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或者变更,要由撤销权人通过撤销或者变更来实现B、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以前是有效的C、可撤销合同一旦被撤销,则自始无效D、当事人只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撤销E、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25、下列情形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有()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B、15周岁的乙携带凶器抢夺C、15周岁的丙参与拐卖犯罪并强奸被拐卖的妇女D、15周岁的丁参与5次盗窃E、15周岁的戊制造海洛因8000克-------------------------------------------------密----------------------------------封-----------------------------线---------------------------------------------------------得分评阅人三、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3分)26、司法27、刚性宪法28、剥夺政治权利29、法定继承30、行政复议得分评阅人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6分)31、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密----------------------------------封-----------------------------线---------------------------------------------------------3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缺席判决出现在哪几种情形?33、简述遗嘱有效的条件。
得分评阅人五、比较辨析题:(共1题,每题8分)34、比较公诉与自诉的异同。
-------------------------------------------------密----------------------------------封-----------------------------线---------------------------------------------------------得分评阅人六、论述题:(共1题,每题13分)35、试述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
得分评阅人七、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36、吴某(男,45岁)为减少继承父亲遗产的法定继承人的人数,以便分得更多的遗产,便极力怂恿其兄乘坐飞机出差。
为达到此目的,吴某甚至自己掏钱为其兄购买飞机票,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民航客机频繁出事,吴某便希望通过让其兄乘坐飞机而飞机失事,从而达到杀死其兄的目的。
其兄为吴某表面的热情所动,遂乘飞机外出。
果然,飞机因遇到强烈风暴坠毁,其兄也死于空难。
吴某突然良心不安,于是到公安局自首,以致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