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
- 格式:pdf
- 大小:80.82 KB
- 文档页数:1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行路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中考诗歌鉴赏考点,以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重点)2、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难点)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学生预习2、中考诗歌鉴赏考点(表现手法)3、展示学习目标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题目导入: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酬,即是酬答,以诗相答;乐天,白居易。
地点是在扬州。
“初逢”理解为久别之后,再次相逢。
“见赠”在古汉语中,“见”后加动词时,“见”的意思是“我”。
所以“见赠”是“赠给我”的意思。
刘禹锡为什么要给白居易写这样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二)了解写作背景刘禹锡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答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
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
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
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三)朗读诗歌,体会情感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学生范读,读出韵味。
3、集体朗读,读出情感。
体会思想感情是不是悲叹?(四)朗读探究,理解诗意。
1、齐读前两句,首联承接白诗的哪句话而言?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二十三年折太多。
交代了贬谪地方之凄凉,被贬时间之漫长。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常见的词牌名:沁园春、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念奴娇、采桑子、西江月、卜算子、虞美人、满江红、浪淘沙、浣溪沙、望江南、如梦令、钗头凤、点绛唇、木兰花、渔家傲、摸鱼儿……词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
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上)。
毛泽东的这首词是用古典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三、自主学习1.注音、写字:分(fèn)外惟余莽莽(mǎng)红装素guǒ(裹)yāo ráo(妖娆)稍xùn(逊)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顿失tāo tāo(滔滔)2.释词: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须晴日:等到分外:格外妖娆:娇艳美好折腰:鞠躬,倾倒。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背诵全词,积累重点字词。
2. 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 学习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 写作背景。
(三)预习检测。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妖娆(ráo)风骚(sāo)稍逊(xùn)今朝(zhāo)2. 解释下列词语。
妖娆:娇艳美好。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四)文本研读。
1.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从空间(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和动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静态描写)等方面描写。
顺序是由远及近,由上而下。
2. 下阕中“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惜”字有多种含义。
一方面肯定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他们都曾是威震一方的英雄;另一方面委婉地批评他们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同时,通过“惜”字引出真正的英雄——今朝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体现出诗人超越历史英雄人物的自信。
3.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坚信革命必将胜利,无产阶级必定能主宰世界。
(五)写法探究。
1.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请找出例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例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群山比作银蛇在舞动,高原比作白象在奔跑,赋予山和原以生命活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群山与高原在大雪覆盖下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 对偶句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写出了北国雪景的广袤无垠和冰天雪地的景象。
28 《醉翁亭记》导学案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
1、读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环滁()林壑()琅琊()()潺潺()辄醉()林霏()暝()晦明()伛偻( )()山肴()野蔌()颓然()阴翳()觥筹()()2、文学知识填空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朝代)著名家,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著名的“”之一。
3、本文结构和写景顺序第一段:写顺序:。
第二段:写顺序:。
第三段:写顺序:。
第四段:写。
4、主旨探究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
但他还是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
本文通过对的描写和对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和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5、写出相关的成语(1)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多含贬义)。
()(2)本意是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
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3)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
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4)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现在多形容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
()6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环( )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优质可打印1、沁园春·雪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词的大意。
(重点)2、理清词的层次,能当堂背诵课文。
3、感知词中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用红色笔勾画出重点内容并记忆。
)1、词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原来可合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
乐谱失传后,只剩下词牌,词牌就是词的调子,每个词牌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
《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
(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去,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因此而得。
曲调舒展大方,格调宏伟奔放,为豪放派词人所喜爱。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率长征部队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壮丽山河,他意气风发,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名词。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订正,疑难问题班上交流)1、你知道哪些咏雪的诗?请写出其中的一首或一句。
2、朗读课文,勾画出好词佳句及疑难之处并做上批注,再完成下列练习,夯实基础。
①一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想象词所描绘的景色,读完后,说一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也可用图画表现出来)?②再读课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扫清字词障碍后,再流畅地朗读。
惟余mǎngmǎng()分( )外妖ráo( ) 折()腰风骚()稍逊()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还(...ji..ā.o( ).......一代天..)看今朝④三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写出并掌握下列加点词句的意思。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1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数()风流人物折()腰成吉思汗()稍逊()风骚()还看今朝()2.了解作者。
毛泽东,字(),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词标注停顿与重音,并尝试有感情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作者望见了怎样的雪景?用一个词概括,并说出理由。
3.在词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请找出关键词品读。
4.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他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学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悟?编教语级册导学册【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 g mǎn g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 āo2.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课堂探究】1.停顿与重音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智取生辰纲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
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一起在文中体验众英雄是如何从杨志手中“智取生辰纲”的吧。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周围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
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
虽然好汉们共聚梁山,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读准下列字音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尴尬..(gān gà)厮.(sī)朴.刀(pō)恁.地(nèn)怨怅.(chàng)兀.的(wù)喏.喏连声(rě)草芥.(jiè)剜.口割舌(wān)忒.认真(tuī)舀.酒(yǎo)啰唣.(zào)面面厮觑.(qù)聒.噪(guō) 晁.盖(cháo)三阮.(ruǎn)庵(ān)2.理解下列词语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3.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导学案课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理解诗歌的内涵。
(重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3.理解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馨的、富有情意的意象。
(重点)课前预习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
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写作背景本诗选自《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一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
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读准字音:轻灵(línɡ)娉婷(pīnɡ)鲜妍(yán)冠冕(ɡuān miǎn)呢喃(nán)辨清字形理解词语: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
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谈创造性思维》学历案主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目标】1.通过通读课文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内涵。
2.通过精读课文,找出并学习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论证方法。
3.通过积累名言培养自觉的创新的意识。
【评价任务】完成学习任务一、二。
(检测目标1)完成学习任务三。
(检测目标2)完成练笔写作(检测目标2)【资源与建议】《谈创造性思维》,这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阐述求知欲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谈创造性思维》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实业家罗迦·费·因格。
文章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
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富于思辨色彩。
教学本文,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明确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第三,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品味文中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最后,激发创造的火花,展开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课前预习国籍美国作者罗迦·费·因格评价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九年级上册导学案(人教部编版)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2.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
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
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3.《沁园春雪》的影响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蒋介石看到《沁园春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人民大会堂里有一幅巨幅图画,看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幅图画就是以《沁园春雪》为体裁创作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边是“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白雪覆盖大地的辽阔景象,一边是旭日东升,红日照耀着大地的壮丽景象,更显祖国壮丽多姿。
【自主学习】1、注音。
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2、解释下列词语 , 加点的字另作解释。
惟余莽莽:风流人物:折腰:风骚:红装素裹:3、课文解读(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划出来。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合作探究】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5、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6、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7、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8、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精读精练】精读诗歌下阕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0、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11、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12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主题阅读】品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课前打印发放)甲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德)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
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毛泽东一生对雪情有独钟,甚至不允许扫除院子中的雪。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三位诗人对雪的喜爱?试各写出一句。
(答案不唯一)14甲诗歌颂的仅仅是雪花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由“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你联想起哪位诗人的绝唱?又联想到春天的哪一位使者?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绝唱,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由“梨花开”你又联想到哪位文人墨客的名句?16、乙诗的内容兼及咏雪和送别两个方面。
描写雪景,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致描画,鲜明地再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大笔挥洒的诗句如:“瀚海阑千百丈冰”等,细致描画的诗句如:“狐裘不暖锦衾薄”等。
写送别,以结尾两句最妙,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如果你是诗人,看着雪地上的马蹄印,会想些什么呢?【拓展提升】17、找几句古诗词中表达作者的抱负的诗句。
18、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
19、找几句写雪的古诗。
【教(学)后记】二《雨说》【学习目标】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赏析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学习和运用生动形象、凝练精美的诗歌语言。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2、相关资料《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自主学习】1、注音。
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 )哑( )襁( )褓( )2、“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以此理出诗作结构。
3、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4、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合作探究】5、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6、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7.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8、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9、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10、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精读精练】精读诗歌,完成下题。
11、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12、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13、春天来了,你听了春雨对你说的话之后,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14、关于“春雨”的诗有许许多多。
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并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主题阅读】呵,有一只鹰(曾卓)呵,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中有一只鹰在飞翔它飞得那么高呵白云紧贴着它的翅膀呵,俯望着闪光的彩色的大地鹰在高空中自由地盘旋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呵,鹰,蓝天的骑士你也有你的歌么更高更高地飞吧,鹰生命的歌要唱得更响,更响呵,有一只鹰在高飞怀着真正的鹰的心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有时驮负着阳光白云15、诗中的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6、本诗在第一、二节诗人以两幅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鹰的飞翔状态,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17、说说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
(1)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2)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18、全诗押什么韵?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19、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拓展提升】20、搜集古诗词中写雨的诗句【教(学)后记】三星星变奏曲【学习目标】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5.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学习重点】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学习难点】“星星”的象征意义。
【知识链接】1.朦胧诗简说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
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
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
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
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
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2.作者简介江河。
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
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
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自主学习】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合作探究】3、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4、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5、“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6、多层次的意象迭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请找出诗中其他的生动意象,并简要分析内涵。
【精读精练】7、本诗的作者江河是80年代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诗派其他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还有(二至三个)8、这首诗歌用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的主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