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健康传播学科设置及发展状况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6.56 KB
- 文档页数:6
健康教育学课程国内外发展情况对比健康教育学是一门使个体、家庭和社区获取和维护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
近年来,随着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学对于维护人们的健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其课程的发展也愈加受到关注。
一、国外健康教育学发展情况在国外,健康教育学开设较早,其发展历程较为成熟。
早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利用科学方法对健康的研究和促进进行探讨。
1964年,以健康教育学为主题的国际健康教育和传播研究会成立,推动了健康教育学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
此后,国外不断增加对健康教育学课程的研究和不断改进,以满足社会对良好健康状况的需求。
1. 美国美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历史悠久,有着较为完善的课程设置和体系。
美国国家卫生教育标准指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人们做出明智决策、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生命质量的能力。
美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其具体包括健康信息获取、平衡饮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家庭健康、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和观念、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
美国还将健康教育学课程融入了各个学科,形成了涵盖全年龄段的多级别、多学科的健康教育学体系。
2. 欧洲欧洲国家的健康教育学在发展历程中主要聚焦于人口层面、社会福利领域、公共政策制定等方面。
欧洲国家注重对特定种族、文化和跨国家移民等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在欧盟公共卫生研究方案的支持下,1998年成立的欧洲健康促进中心促进着欧洲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制定了欧洲健康促进报告和相关指南。
目前欧洲国家依然存在不同地区、国家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随着社会问题的发展变化,健康教育学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二、国内健康教育学发展情况在我国,健康教育学起步较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对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学的教育课程和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论文数字健康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电子设备来监测、管理和改善个人健康的方法和治疗手段。
近年来,数字健康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进行论述。
首先,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指出,数字健康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手段。
通过利用智能手机、健康追踪器等设备收集个人健康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个体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和干预措施。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体的健康需求,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其次,报告指出数字健康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和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在美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数字健康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管理和控制疾病,通过远程医疗、健康监测和智能药物管理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人力资源的压力。
另外,报告还提到数字健康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在美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心理疾病的隐私性和社会歧视,很多人往往不愿意寻求帮助。
数字健康通过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信息等手段,为心理健康患者提供了便捷、隐私的治疗方式,减少了社会歧视和辅助资源的匮乏。
此外,报告还指出数字健康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意义。
数字健康可以帮助卫生部门实时监测疾病的传播动态和风险地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防控,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能力。
同时,数字健康还可以通过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和疾病预测等服务,促进公众健康,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指出数字健康在治疗、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和公共卫生等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数字健康的发展将为个人和社会健康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健康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2011年总1期第19卷(总77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 RNA L OF SJTU (Philosophy and Social S ciences)No.1,2011Vol.19Jan,No.77收稿日期:2010-09-28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项目(09Q N 03)。
作者简介:王积龙(1975-),男,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助理研究员,传媒学博士。
健康传播在国际学界研究的格局、径路、理论与趋势王积龙(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240)摘 要:健康传播研究起始于美国并以美国为主导、美欧为主体的学术领域;以医患关系为起始点、以传播学理论为研究框架、以促进公众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七大研究径路;呈现出研究主体逐渐由个人转向公众、学科性日趋明显的发展趋势。
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三大索引数据库数据与数十本国际研究专著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健康传播;研究径路;公众健康中图分类号:D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11)01-0051-08 健康传播是这样一门学问:运用沟通策略传递、影响个人与团体,以提高他们的健康;该研究把传播学诸范畴与健康联系起来,并逐渐把提高公众健康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1]。
这个概念突破此一研究之简单的医患关系,从而把促进公众健康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也把治未病、政策制定等一系列与公众健康有关的概念纳入研究范围,适合当前国际学界研究的实际。
为达到较为准确的认识,我们采用了较有代表性与权威性的国际三大文献索引之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 -CI)和艺术人文引文索引(简称A&HCI)为资料基础,对健康传播之学术研究作数量与内容方面的最新统计与分析(截止时间为2010年7月)¹;同时,我们又收集与整理了近40年内30多本较有代表性的此一领域研究之国际学者的专著,对其进行研读与内容分析。
美国大学研究生专业排名:传播学
学校名称:美国美国大学(华盛顿特区)
所在位置:美国
不夸张的说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全球第一的,在配套设施、师资水平、教育支出、教学等级甚至教育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知及重视程度上,美国都无疑是世界第一位的。
每年在世界大学排名的国家当周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来自于美国,美国的高等教育学历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承认和推崇,因此很多人也是更加的青睐于去美国留学。
去美国留学还有多文化交流、更多职业发展发展等优势。
那么去美国攻读研究生传播学专业,有哪些学校可以选择,学校的排名情况如何呢?跟一起来看看吧。
传播学专业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在农业科教影视领域具有独到的优势。
为了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本专业还设置了影视传播和传播理论与实务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相关专业方向深入学习。
本专业培养有宽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传播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和使用现代传媒技术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媒体传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适应信息化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掌握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技能,有志从事影视传播、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广告及媒介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推荐阅读
2017USnews美国大学专业排名汇总美国大学研究生心理学类专业排名汇总美国大学研究生理科专业排名汇总
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访问www.。
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一、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并率先在美、欧等国家中发展起来。
美、欧等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与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与资格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欧美国家都十分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及其资格水平的认定。
20世纪70、80年代,英国出现了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其培养工作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专业训练前的准备,包括安排受训者现场工作,在教育心理学家的指导下参加晚间工作室活动,进行专题学习,掌握有效的工作策略。
(2)专业训练与现场工作,即在大学内学习一年,学习与学校心理健康领域有关的道德与法律知识,掌握专门的技术技能,承担小课题的研究,完成督导下的实践工作。
(3)高级专业训练,即使受训者能及时巩固、更新知识,发展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在英国,心理学会审查认证受训者的资格水平。
英国心理学会规定工作者的最低资格条件:研究生以上学历,拥有教师资格证书,两年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教学经验,至少两年的研究生学位后的教育心理学训练(目前一般是一年全日制硕士课程和一年指导下的实践)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也设置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包括受训者的专业学习和见习两个部分。
专业学习包括心理学基础学习,内容涉及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应用学习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学习结束后,受训者还要进行两年的见习工作。
法国对工作者的资格要求:进入大学学核心理学专业学习两年,至少三年教师训练和五年小学或学前工作经历等。
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以“科学家——实践者”模式为主,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申请者要进入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APA)认可的学校心理学专业学习。
学校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五个方面:心理学基础课程、教育学基础课程、心理诊断与干预、心理学统计与研究方法和职业心理课程等。
传播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传播规律和效果的学科,正逐渐在这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医疗健康信息的传播、医患关系的改善、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那么,传播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应用究竟有哪些呢?一、健康传播与健康教育健康传播是传播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它旨在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手段,向公众传播准确、科学、有用的健康信息,以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众多,但其中不乏错误和误导性的内容。
因此,健康传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各国政府和卫生机构通过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动态、防控措施和个人防护知识。
这些信息的有效传播对于控制疫情的蔓延、消除公众的恐慌情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健康传播还可以针对特定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比如,通过制作科普视频、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公众对这些疾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二、医患沟通与医疗服务满意度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点。
医患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信任的建立。
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在实际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运用传播学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
例如,医生在向患者解释病情时,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同时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向患者传递关心和支持。
另一方面,患者也需要积极参与沟通,向医生如实陈述自己的症状和感受,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健康传播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作者:卜佳汪颖霞顾仁萍万广圣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19期[摘要]“健康传播学”是一门新型课程,是健康相关学科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需要学生和教师都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近几年在大健康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
“健康传播学”是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目前针对该专业的课程设计内容较少,没有全面细致的课程实际,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素材和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
加上近年来提倡育人为本,培养医学工匠精神,弘扬国医精髓,因此,针对这一点进行设计并予以实施,探讨本专业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健康传播学;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金项目] 2024年度上海健康医学院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BOPPPS+学习通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健康传播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CFDY20240012P)[作者简介]卜佳(1983—),女,上海人,硕士,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健康传播和健康管理研究;汪颖霞(1991—),女,上海人,博士,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健康心理和健康管理研究;顾仁萍(1983—),女,上海人,博士,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人群健康管理和传播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19-0089-04 [收稿日期] 2023-03-13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其核心任务是培育时代新人,强调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
在此背景下,健康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师积极围绕“如何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境中做好课程思政”展开了研究,在把握课程思政内核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医学类课程实践环节中的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路径。
“健康传播学”(Health Communication)是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桥梁课程。
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研究进展董俊英王强(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必要前提,还是个人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该文对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目前,国外的关注点在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教育模式和健康教育师资培养。
通过分析借鉴,有助于为我国健康教育教学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改善我国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 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教学策略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G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14-0182-05 Research Progress on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and Health Curriculum AbroadDONG Junying WANG Qiang(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Province, 230000 China)Abstract: "Everyone is the first person responsible for his or her own health." Health is not only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everyone's growth,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s to achieve a happy life, but also an important sign of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This paper combs related research on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abroad. At present,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broad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model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Through analysis and reference, it will help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further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s in China,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n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ing strategy; Research progress1 国外健康教育研究概述1.1 国外健康教育发展历程 1901年“健康教育之父”托马斯·伍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公共卫生系,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健康教育专业,此专业的开设是健康教育走向专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健康传播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关键词:健康传播历史现状趋势[摘要]:本文从介绍健康传播的历史入手,从研究特点、研究方法、主耍的学术专著及论文、重要的会议和代表人物等方面论述了健康传播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国外健康传播研究趋势为以下四个方面;媒介的传播效果、如何增进医患之间的互动、新兴媒体中的健康传播及对边缘性文化群体的关注。
国内今后一段时间内健康传播实践领域而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包括: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组织健康传播研究,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健康传播的外部环境研究,健康传播与文化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危机的传播研究),健康传播史研究,艾滋病、安乐死、同性恋、器官移植等特殊健康议题的研究等。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worldwide based on the books, periodicals, journals, major symposium,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key scholarships. The author finallyconcludes the research tendency abroad towards four directions:firstly,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media; secondly,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 a ti e n t s,,; thirdly, healthcommunication in new media; finally, the communication withmarginalized cultural groups. Meanwhile, national research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has important topics including media effects,organizational health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healthcommunication centered on “doctors and patients” relationship,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 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studies, health emergencies, health communication history, specific healthcommunication issues concerning of AIDS, euthanasia, homosexuality,organ transplantation etc. and so on.Key words: Health Communication; History; Present; Tendency传播是人类社会古老的行为。
国外社区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的增加,国外社区健康教育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不仅促进了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也改善了社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分析国外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国外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显示出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是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渠道。
在过去,社区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传统的面对面讲座、课程和宣传册等方式进行。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区健康教育逐渐采用在线培训、手机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等新型媒体进行传播,更好地满足了不同人群对健康知识获取的需求。
其次,国外社区健康教育强调以参与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它鼓励居民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中,如组织健康俱乐部、社区活动和居民研讨会等,强调居民的自主学习和健康行为的积极改变。
最后,国外社区健康教育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合作。
聘请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参与健康教育项目,如医生、护士、教育专家和社区工作者等,以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支持。
未来,国外社区健康教育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社区健康教育需要更加关注特定人群的需求,如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少数族裔等。
这些人群可能面临特殊的健康问题和需求,他们需要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来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其次,社区健康教育需要更加注重预防和健康维护方面的教育,而不仅仅是针对已经患病的人群的治疗和康复。
这将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社区的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社区健康教育还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
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推动社区健康教育的创新。
新的技术和媒体平台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健康信息和服务,进一步推动其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为了促进国外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重视。
首先,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健康教育师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中国健康教育2021年4月第37卷第4期•调查研究•近年国内外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hotspots and trends of healtheducation research ah homa and abrrad iz recenh years胡媚,齐宇飞HU Mel,QI Yu-fel【摘要】目的探索近年国内外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
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和C/eSpace V 可视化软件,通过中国知网和Weh or Science两大数据库检索健康教育研究相关文献,对发文作者、机构、关键 词等进行总结。
结果中文发文量呈现略微下降趋势,国外发文量则呈现上升趋势;发文量最高的国内外作者分别是俞国良和BRENDA HAPPEL,发文机构最多的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和悉尼大学,其中国内研究作者和机构间合作较少,外文研究作者和机构间合作较为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热点集中在不同年龄层次的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领域。
结论国内健康教育研究热度呈现略微降低趋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学者、团队和机构,但彼此合作紧密性仍须加强;国外关于健康教育研究仍处于上升趋势,研究团队、学者和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健康教育;知识图谱;热点主题;文献计量法【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42-9982(2401)44-4353-05DOI:10.17198/kh issn.349-9982.2201.44.47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得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达到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同时兼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并且还能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7]。
相关研究认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危险行为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⑵。
772013年第3期 总第119期新闻大学JOURNALISM BIMONTHLY1990年代早期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扩散引起了传播学者的研究兴趣,重要标志之一是1995年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JCMC)的创立。
然而,在1990年代前半期,传播学者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在互联网研究乃至整个计算机中介传播研究中,传播学处于缺席与落后状态(Newhagen & Rafaeli,1996;Morris & Ogan,1996;Rice,2005)。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传播学者的研究热情在升温。
1996年,关于新媒体研究的论文数量较上年激增近一倍,可谓“起飞”之年(Tomasello, Lee & Baer,2010)。
从1996年到2000年,刊登互联网研究论文的传播学相关期刊由34本增至151本,互联网研究论文的比例从2.3%提高到8.4%(Kim & Weaver,2002)。
人类传播活动是传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进入2000年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在不断深化(Castells,2007;O’Reilly,2005;Kaplan & Haenlein,2010;Livingstone,2004)。
近十多年来,互联网革命对传播学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面对现实世界的剧烈变化,传播学界作出了怎样的回应?为此,我们以2000—2011年所有传播学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传播学国际传播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2000—2011年传播学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廖圣清 柳成荫 申 琦 秦绍德(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上海 200433)[作者简介] 廖圣清,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学系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柳成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申 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上海商学院副教授秦绍德,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基金项目]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12&ZD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XW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C86000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2009BXW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