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共22页PPT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2
“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更好的推动我系在第二战略发展期的发展,加强我系学科建设,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系实际,特制订2011-2015年第二战略发展期规划。
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我系成立于2010年7月,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9人,初级职称2人,下设艺术设计本科(陈设与装饰方向、会展艺术设计方向)与室内设计技术专科两个专业,2010年成功申报会展艺术与技术本科专业。
本系围绕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扎实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还存在明显不足。
现有的专业设置较为单一,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结构和水平与地方经济、社会、教育以及文艺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专业构成、学科建设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师资来源相对单一,学缘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低,从教师学历结构看,硕士研究生比例为50%,教学硬件设施无法跟上学科专业发展需要,专业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项目突破为重点,不断提高学科层次,明确学科方向,突出学科重点,强化学科特色,培育和形成优势学科群体,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系将立足于社会与学科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体系,力争到201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
提升本系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强化科研和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主要任务1、学科专业建设“十二五”期间,本系将稳步发展现有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下的两个专业方向,努力建设好会展艺术与技术本科专业,创造条件,积极申报新专业,发展新方向,同时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和整合。
“十二五”规划内容提纲前言——“十一五”规划简要总结分解内容:各项工作简要总结相关单位:各单位——面临形势、发展环境和要求——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分解内容:各项工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相关单位:各单位一、总体思路1.发展思路2.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分解目标3.重点举措二、主要任务各部分内容分别包括综述(思路和总目标)、具体指标、主要措施、重点项目。
1.队伍建设分解内容:师资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目标、思路、主要举措;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教师队伍总体规模和分职称、学历指标(数量、比例);国家级和主要的省部级称号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设目标;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目标、思路及主要措施;其他队伍建设目标、思路与主要举措;其他。
相关单位: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学科建设处2.学科建设分解内容:学科建设总体目标、思路、主要措施;学科结构优化的思路和措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建设及标志性成果相应指标;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石油学科的思路和举措;重点建设的新学科和发展策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两校区学科定位布局等;其他。
相关单位: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科技处3.人才培养分解内容:各类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工作基本思路、拟采取的重大举措;各类人才规模、专业数量和结构及调整思路;各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描述;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特色、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思路与重大举措;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目标、思路、主要举措;各类国家级教学项目建设目标及措施;专业建设、品牌特色专业、新专业以及工科基地等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目标及举措;高级别优秀教育教学类成果培育目标、主要措施;特色工作和项目;学生教育与管理体系、队伍建设的目标、思路与举措;加强学风建设、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育学生文体与科技创新成果等的目标、主要措施;毕业生就业率的目标、保障措施等;其他。
“十二五”时期各学科重点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与基本范畴;国外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
党史·党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专题史;中国共产党专门史;中共党史上重要人物、重大决策、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献;中共党史资料收集整理;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党史宣传教育与党史知识普及;革命遗址普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健全民主集中制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外国政党制度。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列宁唯物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理哲学、文化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中国发展道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价值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经典解释学与哲学典籍整理;中国哲学现代转型和范式转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制度伦理学;中西哲学比较;外国哲学史、断代史、国别史;西方哲学经典译释、分支流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民生问题的伦理学研究;当代中国民族伦理与宗教伦理调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科技哲学基础理论、新兴分支;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建设与方法论创新;美学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6.15•【字号】沪教委高[2012]51号•【施行日期】201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教委高〔2012〕51号)各高等学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现将《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一二年六月十五日附件: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与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成就与问题“十一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实施由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支持和服务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主要成就1.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上海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为97.76万人。
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为51.57万人和11.17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6.5%和41.9%;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为4580人。
“十一五”期间,上海继续完善包括各类奖、助、贷学金在内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了全覆盖。
2.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探索转型“十一五”期间,上海高校办学条件整体得到提升,形态布局调整基本完成。
2010年上海高校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含学校产权和非产权独立使用)为3948.36万平方米和2147.49万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11.9%和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