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小提琴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梨子小提琴》一、教学内容《梨子小提琴》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一只小松鼠用梨子制作小提琴,与小动物们一起合奏美妙音乐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角色分析、语言表达及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及情节发展。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故事的理解和复述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角色和情节。
难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梨子、小提琴模型、故事挂图、音乐播放器。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梨子和小提琴,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邀请幼儿品尝梨子,引导幼儿关注梨子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梨子小提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如:“小松鼠为什么用梨子做小提琴?”(2)教师引导幼儿分析问题,给出答案,并示范表达方式。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
(2)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水彩笔等学具制作小提琴,培养动手能力。
5. 音乐欣赏(10分钟)(1)教师播放故事中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寓意。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梨子小提琴》2. 主要角色:小松鼠、小兔子、小熊等3. 故事情节:梨子变琴、合奏音乐会、友谊的力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纸和水彩笔制作一张关于《梨子小提琴》的海报。
2. 答案:幼儿可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海报。
《梨子小提琴》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音乐故事。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小提琴模型、乐器玩具等。
2.环境布置:音乐角、故事表演区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小提琴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小提琴是如何来的吗?(2)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2.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梨子小提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内容。
3.故事讨论a.小松鼠为什么会把梨子做成小提琴?b.小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听小松鼠拉小提琴?c.小松鼠是如何学会拉小提琴的?(2)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情境体验(1)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引导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5.想象创作(1)教师出示乐器玩具,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音乐故事。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2)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进行家庭亲子活动。
五、教学反思1.导入(1)教师出示小提琴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小提琴是如何来的吗?2.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梨子小提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内容。
3.故事讨论a.小松鼠为什么会把梨子做成小提琴?b.小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听小松鼠拉小提琴?c.小松鼠是如何学会拉小提琴的?4.情境体验(1)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5.想象创作(1)教师出示乐器玩具,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音乐故事。
梨子小提琴故事原文阅读摘要:一、梨子小提琴的来历二、梨子小提琴的特点与价值三、梨子小提琴的故事情节四、故事背后的寓意与启示正文:一、梨子小提琴的来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他名叫阿泰。
阿泰精通各种木工技艺,尤其擅长制作乐器。
有一天,阿泰在林中发现了一棵形状奇特的梨树,它的枝干弯曲优美,非常适合制作小提琴。
于是,阿泰便砍下了这棵树,经过一番精心的打磨和雕刻,终于制成了一把独一无二的小提琴。
因为这把小提琴由梨木制成,所以人们称之为“梨子小提琴”。
二、梨子小提琴的特点与价值梨子小提琴不仅外观独特,而且音质优美。
它的琴身呈梨形,使得演奏者可以更轻松地握住琴颈,长时间演奏也不会感到疲惫。
此外,梨子小提琴的音色温暖而富有表现力,深受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
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且原材料珍贵,梨子小提琴的价值连城,成为了乐坛上的瑰宝。
三、梨子小提琴的故事情节梨子小提琴诞生后,很快便传到了一位名叫小明的年轻人手中。
小明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小提琴家,他对梨子小提琴爱不释手。
每天,他都会用心地练习演奏,希望有朝一日能用自己的琴声感动世界。
在他的努力下,梨子小提琴的音色越发美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
有一天,小明收到了世界著名乐团的邀请,他带着梨子小提琴走上了国际舞台,用优美的琴声征服了观众,成为了乐坛一颗璀璨的明星。
四、故事背后的寓意与启示梨子小提琴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和培养,就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同时,故事还强调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小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小提琴家,正是因为他每天都在坚持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保持热爱和执着,才能取得成功。
此外,故事中的梨子小提琴也象征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凝聚了木匠阿泰的匠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技艺。
中班语言《梨子小提琴》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小动物们的表现,能够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2. 通过学习故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4. 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学会分享。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2.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学会分享。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梨子小提琴》2. 音乐CD:《梨子小提琴》主题曲3. 角色头饰:小老鼠、小兔子、小松鼠等4. 教具:梨子、小提琴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梨子小提琴》主题曲,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展示图片,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小动物们的表现。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故事中哪个角色最有趣,为什么。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5.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梨子小提琴》主题曲,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学会分享。
7. 作业: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其他有趣的音乐,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创意绘画:教师分发梨子和小提琴的模型,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彩笔给梨子和小提琴上色,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2. 音乐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捉迷藏”游戏,幼儿在音乐声中寻找隐藏的音乐玩具,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和听觉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角色扮演: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的音乐分享作业,了解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梨子小提琴》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与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与感恩。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梨子小提琴》2.纸质小提琴模型3.彩色卡纸4.胶棒5.彩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纸质小提琴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提琴的特点。
2.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梨子小提琴》,注意语气、情感的变化,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3.讨论故事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角色和情感变化。
4.情境体验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纸质小提琴模型,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体验。
5.制作小提琴教师分发彩色卡纸、胶棒和彩笔,引导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提琴。
6.展示与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小提琴,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2.在制作小提琴环节,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分享环节,幼儿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不足之处: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游戏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学习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制作小提琴,增进亲子关系。
3.结合故事内容,开展关爱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
4.组织幼儿参观乐器店,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
5.开展故事续编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梨子小提琴》含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小提琴是一种乐器,梨子在学习小提琴;2.能够理解小提琴的不同情绪表现,如欢快、伤感;3.能够模仿小提琴演奏的动作,提高大班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4.能够感知音乐带来的美好,培养大班幼儿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小提琴的不同情绪表现;2.能够模仿小提琴演奏的动作。
教学难点1.如何指导大班幼儿理解小提琴的不同情绪表现;2.如何指导大班幼儿模仿小提琴演奏的动作。
教学准备1.播放《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片段;2.梨子小提琴故事书;3.小提琴模型;4.小天使爱画画《小提琴手》绘本。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与大班幼儿一起听《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片段,并询问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解小提琴的不同表现和情绪,引导幼儿向音乐中寻找不同的情绪,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引入新知教师向大班幼儿介绍梨子小提琴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小提琴的来源和常见的情绪表现,并向幼儿展示小提琴模型,让幼儿感知小提琴的大小和形状等。
3. 练习动作教师播放《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片段,向幼儿展示小提琴的演奏动作,并引导幼儿模仿动作。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绘本《小提琴手》中的小画家和小提琴手的形象,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小提琴演奏的动作。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小提琴演奏的动作,让幼儿感受小提琴的不同情绪表现。
4. 巩固知识通过让幼儿进行小提琴演奏的模拟练习,巩固幼儿对小提琴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演奏小提琴动作,展示不同的情绪表现。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多尝试,给予肯定的鼓励和鼓舞。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小提琴作为一种音乐乐器,向幼儿展现了不同的情绪表现。
通过模拟小提琴演奏的动作,幼儿了解了小提琴的来源和外观特点。
教师在引导幼儿了解小提琴的不同情绪表现时,应该通过多角度的讲解和演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小提琴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有时候难以模仿小提琴演奏的动作,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多加练习,鼓励幼儿多尝试,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潜力。
梨子小提琴故事原文阅读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叫梨子的小姑娘。
她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孤儿,没有爸爸妈妈,生活艰辛。
但尽管如此,梨子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
有一天,梨子在村外的森林里散步时,突然听到一阵美妙的小提琴声。
跟着声音,梨子找到了一个隐藏在灌木丛中的小屋。
她推开门,看到了一个男子正在弹奏着小提琴。
男子见到梨子,微笑着说:“你好,小姑娘。
我是小提琴精灵,每天都会到这里练习。
你为什么来到这里?”梨子羞涩地回答道:“我听到了你的音乐,觉得很美妙,所以跟着声音来了。
”小提琴精灵微笑着说:“既然你喜欢音乐,为什么不试着弹奏一下小提琴呢?”梨子有些犹豫,她从来没有碰过小提琴,也不知道如何弹奏。
但是她还是鼓起勇气接过了小提琴。
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琴弦,轻轻地拉开了第一声音。
音乐从梨子的手中传出,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小提琴精灵听了之后点头赞许地说:“你有天赋,小姑娘。
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
”从那天起,梨子每天都来到小屋练习小提琴。
她用坚持和努力去弥补她没有学过乐理的不足。
她很快就掌握了更多的曲目,她的音乐越来越感人。
梨子的音乐之声传遍了整个村庄。
村民们被她的才华所打动,纷纷前来聆听她的表演。
梨子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她再也不是一个孤独的小姑娘。
梨子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她的音乐穿越了村庄,传到了城市里。
有一天,她收到了一份来自一所音乐学院的邀请函。
学院想要给她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让她成为一位职业音乐家。
梨子感到非常高兴,她立刻赶往学院。
在那里,她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家。
她虚心向他们学习,努力进步。
梨子发现,自己的音乐成长受益于每一次的积极尝试和不断突破自我。
慢慢地,时间过去了,梨子成为了一位闻名世界的小提琴大师。
她巡回演出,将美妙的音乐带给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梨子发现,当她的音乐触动了他人的心灵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而回想起自己的成长之路,梨子深深明白,成功来自于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
大班语言《梨子小提琴》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梨子小提琴》这个故事温馨优美,蕴含的教育意义也很深刻,如诗如画的音乐定能走进人的心灵。
所以,在大班小朋友中开展这个活动,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首先,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其次,教师帮助幼儿分析这个童话故事,感受作品的情感色彩。
然后,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表演活动中,体验到表演的快乐,最后,教师帮助幼儿迁移经验,拓展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情感色彩。
2、初步探索并尝试用与作品相匹配的语言和动作表述部分故事情节。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内容:故事:梨子小提琴
活动准备:
1、实物:梨子;小提琴
2、多媒体课件《梨子小提琴》
3、小动物头饰
4、事先有了解小提琴的经验
5、小提琴音乐《梦幻曲》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梨子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梨子)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梨子像什么?如果把梨子切开,你们看看像什么?
2、(出示小松鼠)师:有一天,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想了个好主意,把梨子切开变出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还能发出音乐呢,你们听。
(二)欣赏音乐,提问.
欣赏小提琴曲《梦幻曲》一遍,提问:小松鼠用梨子变出了什么乐器?你觉得梨子小提琴拉出的音乐是怎样的音乐?你听了想怎样?
(三)教师配乐完整地讲述故事。
1师: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动听的音乐响了起来,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有谁听到了音乐,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2、欣赏完故事。
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在什么地方?故事里的琴是一把什么样的小提琴?(幼儿讨论回答)为什么神奇?
(四)结合课件,分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1)小松鼠捡到梨子后,想到了什么好主意?小松鼠是怎样拉小提琴的?请幼儿模仿。
(2)狐狸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说话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3)狮子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说话时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教师小结:梨子小提琴的琴声真好听,它让狡猾的狐狸和凶猛的狮子都不做坏事了,变善良了。
这么好听的音乐,还有谁也会来听?小动听了音乐心里怎么样?
(4)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不是音符是梨的种子)
(5)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为什么森林里到处都是快乐呢?
(6)神奇的梨子小提琴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讨论回答)
(五)带领幼儿感受音乐美。
师:这么优美的小提琴曲名字叫《梦幻曲》,轻流,舒缓,听了以后很温柔,很舒服,让我们自己跟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吧!
(六)自然结束。
师:刚刚发现许多小朋友很爱表演,老师准备了一些头饰,我们在区角的时候再一起表演好吗?如果你也拥有一把小提琴,你想怎样做?把你想改变的美好情景在区角的时候用画笔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