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单元 溶液复习学案 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20.00 KB
- 文档页数:4
溶液专题复习学案知识点1溶液(与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 __________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_________ 、 ______ 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可以是 _______ 体,也可以是 ______ 体或 _____ 体。
溶剂: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水是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以做溶剂。
(3)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相同。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稳定性:外界条件( _____________ ,气体压强)不变时,溶液不会 _______________ 。
(4) 溶解时的热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 解时溶液温度降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时温度不变。
(5)乳化现象:练习1.(南昌)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 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 .小苏打B .食盐C .火碱D .茶油2. (成都)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D •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3. 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 •葡萄糖注射液B •生理盐水C •消毒酒精D •碘酒4. (镇江)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 错误的是()A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5.(重庆长寿区)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 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巩固辅导八十四第1题【单选题】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l10g 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2%B、24%C、20%D、30%【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一定是水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溶液都是混合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实验中加入的物质R是氯化钠B、④中t的取值范围在30~40之间C、③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②中的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答案】:【解析】:第5题【多选题】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b>cB、t2℃时,将a物质50g(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升温可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有关问题.(1)估计90℃下该固体的溶解度为______克.(2)②点可表示将①点溶液降温到约______℃,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3)③点可表示将②点溶液降温到40℃左右,有______析出.(4)③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④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析】:第8题【计算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溶液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中的溶质、溶剂;2.通过实验认识溶质溶解过程都伴随能量的变化;3.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一般应用;4.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知道两者的转化关系。
【旧知回顾】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1.溶液(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溶液由两部分组成:、。
(2)溶剂:溶解物质的物质,如水。
(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如氯化钠等。
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可以是体、体或体。
2.溶液的性质(1)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
(2)稳定性: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和就不会分离。
(3)溶液质量= +__________。
3.完成实验探究4.洗洁精、洗衣粉去污能力由于作用,请看课本了解什么是乳化现象。
5.饱和溶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饱和溶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化的方法有哪些?【自我检测】1.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或,是常见的溶剂。
2.下列物质长期放置最稳定的是()A、牛奶B、豆浆C、矿泉水D、石灰乳3.家用洗涤剂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效果较好()A、冷水B、冰水C、开水D、温水4.下列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各是什么?①白酒②碘酒③糖水④食盐水。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名师教案1 鲁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药品:水白糖。
教学过程[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初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指导学生看书P64活动天地[讨论]这两种白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看书讨论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8g/48g*100%=17%溶质质量分数=10g/60g*100%=17%巩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例题1思考回答:巩固溶液的组成,同时为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打基础。
[投影]例题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氯化钾固体。
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板书]解:溶质的质量分数=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1、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8克+17.2克=20克记笔记,并注意解题的步骤、格式。
讨论回答:14%即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溶质占14份溶剂占86份的质量,熟悉并会运用定义进行计算。
[投影]课堂练习一分析、思考做练习一巩固溶质的质量分数附录:课堂练习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2、A克溶质溶解在B克溶剂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B)(C)(D)3、将10克氯化钠投入90克水中使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判断4、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克、水——克,配制步骤是:[1]先用——称量——氯化钠倒入100亳升的烧杯中,[2]再用——量取——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3]用——搅拌至——即可得到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
第三单元溶液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了解乳化作用。
4、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应用,学会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5、学会溶液配制的方法及操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液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2、通过学习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及应用,学会定量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及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配制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学生对照课本和世纪金榜自学考点梳理,知识清单考点1 溶液的形成1.溶液是__________分散到_________里,形成的_____的、_____的_______。
溶质:_______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
溶剂: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___是最常用的溶剂。
2.电离(1)定义:物质溶解在水中(或受热熔化)时产生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都是以自由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如HCl ______、NaOH _______、Na2CO3 _________。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有:_______等。
(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有:_______等。
4.乳浊液与乳化现象(1)乳浊液:不溶于水,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乳化现象:洗涤剂使食用油以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
5.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水中溶解其他物质形成溶液后,性质会发生改变。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3.1.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鲁教版学习目标:1. 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2. 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溶液的特征;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 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一、溶解的过程【活动天地】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mL水,加入一匙食盐(主要是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
仔细观察发生的变化,直至食盐颗粒在水中消失。
触摸烧杯,感受温度变化。
问题:1.实验中得到食盐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想一想,这杯氯化钠溶液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3.如果把上述氯化钠溶液倒入瓶子里密封起来,放置一个月,一年,……你猜测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共享】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白酒溶质________溶剂_______。
(2)碘酒(固体碘溶解在酒精里)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
(3)雪碧溶质(主要)_____ 溶剂_______。
2、50克酒精溶解在100克水中,得到溶液质量_______150克,若是50毫升酒精溶解在100毫升水中,得到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150毫升。
小结:【观看动画】1.颗粒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为什么不见了?2. 为什么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走向生活】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你见到过哪些溶液呢?分析该溶液的溶质、溶剂是什么?二、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目前市面推出了中国第一代自冷饮料″摇摇冰″果汁,投放市场后,销售异常火爆。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课时)
专题复习教案鲁教版
A B C D
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中,不能够直接证明稀硫酸是酸性溶液的是( )
A.pH试纸 B.无色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蓝色的石蕊试纸
2.某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产量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中。
得出酸雨的
pH值大小与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酸雨pH 3.58 4.59 4.86 小麦减产(%)10 5 3
A.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B.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C.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的减产越小 D.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的减产越大
3.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图是( )
4.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pH值时,他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再测定,则他所测得的该溶液pH将(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5有一包可溶性固体粉末,如何检验它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你有几种方法?
板书
设计
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小组合作意识越来越强,合作意识日益加强,学生学的高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第三单元溶液复习导学案【知识梳理】一、溶液的形成1、特征:溶液具有①性②性。
2、组成:(1)溶液包括和。
最常用的溶剂是,、也可以做溶剂。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种,但溶剂只有种。
3、从微观上看,食盐溶液实际上是和组成的均匀混合物,食盐溶液含有的粒子是(符号表示)、、。
4、溶剂的判断: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是溶剂;当液体为水时,无论水多少,习惯上把水当做。
5、溶液的质量= + ,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和,原因是(用分子观点解释)。
6.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的变化。
、等物质溶解时,温度升高,等物质溶解时,温度降低,、等物质溶解时,温度不变。
7、请你举出常见乳化现象8、用汽油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原理(填“是”或“不”)相同,原理分别是,。
9、相互转化: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公式:。
(二)、溶液稀释计算1.依据:溶液稀释前后不变。
2.计算: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 g水。
(三)、溶液配制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实验仪器有,实验步骤有。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需要的实验仪器有,实验步骤有。
巩固练习:1.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食盐②纯碱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①④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③⑤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密度相同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3.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4.小琪往右下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B.食盐C.氢氧化钠 D.蔗糖5.下列洗涤过程中,未体..现乳化作用的是()A.用水除去衣服上的糖汁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6.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7.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A.加水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氯化铵晶体8.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溶解。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学案 (新版)鲁教版课标要求: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内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溶液组成如何表示?”、“如何配制一定组成的溶液?”等四个问题。
学生对于溶液的知识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生活中接触并使用到溶液,在实验室中也用到过溶液,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等。
对溶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但他们对溶液的认识仍是感性的、不具体的,甚至还存在着“迷思概念”现象。
对溶液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溶液在生命活动中、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用途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
学习建议:根据设置的情境,从自己熟悉的溶液入手,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及观察,借助溶解动画视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认识溶解现象得出溶液的特征及概念,分析溶解过程中通常都伴随能量变化。
联系生活常识,通过实验观察,认识乳化现象。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
2.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学会饱和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辨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难点是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的形成过程及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溶液复习学案鲁教版
学习目标:
1.知道溶液形成的过程,认识溶液的特征及组成,会判别溶质和溶剂。
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
2.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学会饱和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点(含重点、难点):
重点: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之间的相互转化、溶液的定量表示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溶液的稀释
实验准备:投影视频和单元检测
板书设计: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喝饮料呢?上述几种饮品有一种饮品与
其它三种不同,你能找出它吗?
学生讨论找出,并说出你的理由。
梳理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溶液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
例题导航: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食盐溶液、碘酒、硫酸铜溶液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解析:当题中带有溶剂就为此物质,否则水为溶剂,如碘酒、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已指出碘的酒精溶液则碘酒精为溶剂;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则白磷为溶质,二硫化碳为溶剂。
不指明时则
A B C D E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试回答:(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 。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教后反思:
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掌握程度整体还算可以,基本概念掌握扎实,不过在绘制知识体系方面有待于提高,在后面的习题检测方面,时间有些紧张,任务有些重,在今后的复习中要还要注重计算题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