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综合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综合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综合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综合检测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要从硝酸钾和食盐(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硝酸钾,应把它们( ) A.溶解、过滤

B.制成饱和溶液,降温后再过滤

C.加热、冷却后结晶

D.溶解、过滤后结晶

2.下列实验中,①pH试纸的使用②过滤③蒸发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B.玻璃棒

C.试管 D.分液漏斗

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密度比为16∶11②密度比为11∶16③体积比为16∶11④体积比为11∶1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

5.(2008年高考全国卷)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的c(OH-)=0.01 mol/L,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0.01 mol/L B.0.017 mol/L

C.0.05 mol/L D.0.50 mol/L

6.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C.2 L 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7.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9 g·mol-1)中可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 ) A.O2 B.Cl2

C.CO2D.CH4

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合、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1 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5×1022个

9.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

A .a =b

B .a =2b

C .2a =b

D .a =5b

10.V mL 密度为ρ g·mL -1

的某溶液中,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溶质m g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1,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m =V ρw 1000 B .c =1000ρw M

C .w %=cM 1000ρ%

D .c =1000m VM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B .18 g 水中含有1 mol 水

C .O 2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1

)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D .1 mol CO 的质量是28 g·mol -1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后,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稀释

B .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为防止滴在试管外面,应将滴管尖嘴处伸入试管口中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纸片上,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13.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将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稀盐酸的pH 值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

C .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 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

D .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擦掉,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28 g CO 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 2的质量一定是44 g

B .与V L CO 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 2的体积一定是V L

C .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 与CO 2的密度之比为7∶11

D .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 与CO 2的密度之比为21∶22

15.下列关于清洗玻璃器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试管里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

B .先把试管里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再用清水冲洗

C .附有氢氧化铁沉淀的试管,先用烧碱溶解,再用清水冲洗

D .盛放石灰水后残留下固体物质的烧杯,先用肥皂水洗,再用清水冲洗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8分)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A.6 g H2;

B.0.5 mol CO2;

C.1.20×1024个HCl分子;

D.148 g H2SO4;

E.92 g乙醇(C2H5OH);

F.4 ℃时10 mL水

17.(8分)20 ℃时,20 mL NaCl饱和溶液质量为24 g,将其蒸干后得食盐6.34 g,则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________,此时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18.(13分)下面是4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 g H2O):

温度NaNO3KNO3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 某同学设计用物质的量比为1∶1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制取硝酸钾的实验,其实验流程如下所示:

(1)在①和③的实验过程中,关键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出晶体②和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倾倒”、“蒸发”、“结晶”或“过滤”)。硝酸钾是晶体(填“A”或“C”)。

(3)粗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其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将粗产品提纯,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3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Cl溶液5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叙述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________)、托盘天平,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影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B .将NaOH 放在纸张上称量

C .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 .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 .未洗涤溶解NaOH 的烧杯

F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 .定容后盖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0.(13分)常温下,将20.0 g 质量分数为14.0%的KNO 3溶液与30.0 g 质量分数为24.0%的KNO 3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 g·cm -3

的混合溶液。

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000 g 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 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第一章综合检测详解

一、选择题:

1、解析:选B 。本题利用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程度不同来分离它们。

2、解析:选B 。蒸发时利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过滤时用到玻璃棒引流,pH 试纸使用时利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3、解析:选B 。等质量(设为m g)的SO 2和CO 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 64∶m 44

=11∶16,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比,所以④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比,故①正确。

4、解析:选A 。根据题意可得出非金属单质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 的反应式为:2A x +O 2===2A x O ,可见B 分子中一定有1个氧原子。

5、解析:选C 。设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V [NaOH(aq)]=3 L ,V (HCl)=2 L ,二者混合后反应,混合溶液体积为5 L ,则列式:3 L×c mol/L -2 L×c mol/L =0.01 mol/L×5 L,解得:c =0.05 mol/L 。

6、解析:选B 。因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 mol 氦气含有N A 个原子,故A 错;B 正确;C 中含Na +应为1.2 mol ;D 中18 g 水为1 mol ,其电子数为10 mol ,故D 错。

7、解析:选D 。气球在空气中可静止不动,则气球中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等。四种气体中仅CH 4的摩尔质量(16 g·mol -1)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29 g·mol -1)小,即CH 4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8、解析:选A 。n =m M ,N =n ·N A =m M ·N A,1 mg 中有一半石墨,故石墨的质量为12

mg ,代入解得为A 。

9、解析:选C 。设m (CuO)、m (MgO)均为80 g ,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