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bus_TCP工业以太网的现状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90.65 KB
- 文档页数:3
工业自动化中的网络通信协议工业自动化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工厂或生产线上的各种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技术体系。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网络通信协议在实现工业自动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中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
一、Modbus协议Modbus是一种经典的串行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采用主从结构,通过串口传输数据,将上位机(主站)与下位机(从站)进行连接。
Modbus协议简单易用,适用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如PLC、仪器设备等,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二、Profibus协议Profibus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用于实现自动化系统中各种设备的通信。
它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包括RS485、光纤等,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环境。
Profibus协议具有高速传输、实时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厂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领域。
三、Ethernet/IP协议Ethernet/IP是一种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基于标准的以太网技术,使得工业设备可以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和通信。
它支持TCP/IP协议,能够实现工业设备与企业内部网络的集成,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四、CAN协议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
CAN协议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具有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它适用于多节点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可靠的通信。
五、Profinet协议Profinet是一种以太网通信协议,是Profibus的以太网扩展。
Profinet协议利用以太网实现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通信和集成,支持实时通信和无线通信,适用于复杂的工业自动化系统。
六、DeviceNet协议DeviceNet是一种CIP(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上的一种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通信。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摘要:工业控制需要高速、廉价、易于集成的通信网络。
以太网就是这样的一种网络。
本文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工业以太网的介入使现场总线能更好的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并给出了工业以太网应用实例。
关键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太网 FCS一引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智能化仪表和分散控制为特色的现场总线技术,把控制领域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它所倡导的全开放、全分散、互操作的思想,成了未来控制领域崭新的特点。
但是,目前的现场总线技术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全开放、全分散控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目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主要是低速现场总线,现场仪表和设备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低,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并实现PDI控制等一些简单的控制算法。
复杂的控制功能,如预测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优化等,仍需要在PC机或工作站上实现。
其次,由于现场总线位于整个系统的最底层,只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现场总线仍不足以实现系统的全开放结构。
同时,目前已经出现了Profibus 、Foundation Fieldbus等几十种现场总线。
由于每种现场总线代表着不同厂商的利益,各大厂商进行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现场总线很难实现统一。
因为不同现场总线产品不能实现互操作,一旦用户选择某种现场总线,今后就会被局限于这种现场总线,再选择另一种现场总线,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因此,在现场总线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议却始终是一个争论的焦点。
为了解决以上全分散、全开放、不同协议的现场总线系统集成问题,人们开始逐步达成一个共识,即向以太网靠拢将成为今后现场总线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以太网进入现场总线以太网具有传输速度高、低耗、易于安装和兼容性好等方面的优势,由于它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网络协议,所以在商业系统中被广泛采用。
它具有如下特点:(1)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它受到广泛的技术支持,因此容易获得控制领域生产厂家的认可。
工业以太网与Modbus TCP/IP一以太网的标准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
早期标准为IEEE 802.3,数据链路层使用CSMA/CD,10Mb/s速度物理层有:(1)10 Base 5粗同轴电缆,RG-8,一段最长为500m;(2)10 Base 2细同轴电缆,RG-58,一段最长为185m;(3)10 Base T双绞线,UTP或STP,一段最长为100m。
快速以太网为100Mb/s,标准为802.3a,介质为100 Base Tx双绞线、100 Base Fx光纤。
目前10/100M以太网使用最为普遍,很多企事业用户已实现100M到以太网桌面,确实体验到高速“冲浪”的快感,另外从距离而言,非屏蔽双绞线(UTP)为100m,多模光纤可达2~3km,单模光纤可大于100km。
千兆以太网1000Mb/s为802.3z/802.3ab,万兆以太网10Gb/s为802.3ae,将为新一轮以太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冲击。
二工业以太网与商用以太网的区别什么是工业以太网?技术上,它与IEEE802.3兼容,故从逻辑上可把商用网和工业网看成是一个以太网,而用户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装配自己的网络部件,但从工业环境的恶劣和抗干扰的要求,设计者希望采用市场上可找到的以太网芯片和媒介,兼顾考虑下述工业现场的特殊要求:首先要考虑高温、潮湿、振动;二是对工业抗电磁干扰和抗辐射有一定要求,如满足EN50081-2、EN50082-2标准,而办公室级别的产品未经这些工业标准测试,表1列出了一些常用工业标准。
为改善抗干扰性和降低辐射,工业以太网产品多使用多层线路板或双面电路板,且外壳采用金属如铸铝屏蔽干扰;三是电源要求,因集线器、交换机、收发器多为有源部件,而现场电源的品质又较差,故常采用双路直流电或交流电为其供电,另外考虑方便安装,工业以太网产品多数使用DIN导轨或面板安装;四是通信介质选择,在办公室环境下多数配线使用UTP,而在工业环境下推荐用户使用STP(带屏蔽双绞线)和光纤。
我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电力和轨道交通是工业交换机的重点应用领域,占到市场的70%。
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活跃着大约50家厂商。
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外资厂商在15家左右,台资厂商3-4家,本土厂商30家左右。
本土厂商中以地方品牌居多。
目前参加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竞争的企业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生产厂商。
以赫思曼、摩莎、东土科技、罗杰康、卓越信通等为代表的专业厂商是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主要企业。
这类企业由于抢占了市场先机,进展速度较快,涉及行业较广,市场份额较高。
赫思曼由于在电力等行业拥有优势资源,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地位短时期内不会消失变化。
但是赫思曼产品价格偏高,将来将面临摩莎、东土科技、罗杰康等企业的挑战。
其次类是以西门子、施耐德为代表的大型系统集成商。
西门子、施耐德等系统集成商既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生产企业,又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使用企业。
然目前该类企业没有对交换机产品做重点推广,但依旧在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上有较大影响。
随着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快速成长,今后几年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将逐步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将来一段时间内,新进企业仍会以欧美、台湾企业为主,国内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等因素限制,进入该领域仍旧存在较大困难。
而市场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性能方面有哪些基本需求呢?市场对工业交换机产品的要求自动化是目前全球工业制造业进展的主流趋势,一系列自动化设备产业市场快速扩大。
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都包括PLC、系统掌握软件、工业机器人等,而这些组成部份都需要工业以太网相联,构成统一整体。
工业以太网即一种高效的局域网络,它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不管是传感器数据传输、还是生产设备掌握等等,这些都需以太网来构成基本的掌握网络。
这也是为什么工业以太网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重要缘由之一。
中国工业以太网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工业以太网是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是目前全球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通信技术最先进的解决方案。
工业以太网技术通过IEEE802.3标准为技术基础,应用在工业测量和控制现场,工业以太网具有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等特点,是连接智能传感器、智能测量控制装置形成物联网的基础。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以IEEE802.3标准为技术基础,具有环网冗余、零丢包、电磁兼容等技术特点,主要为工业现场的设备组建局域网,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交换机产品。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工业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等领域。
工业以太网行业上游行业为电子元器件行业,天线、集成电路以及传感器等供行业,上游行业为工业以太网行业提供设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工业以太网行业下游应用广泛,包括智能电力、智能零售、智慧城市以及智能制造领域,下游市场的规模发展为工业以太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增量空间。
工业以太网的技术基础及应用方式多是基于商用以太网发展而来的,在全球主导的有线网络将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工业领域的特点要求,采用以太网通信协议作为基本技术发展而生。
工业以太网市场需求十分广泛,无论是新建一条现代化的制造生产线,还是对旧有设备的改造,都会大量使用工业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构成工业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以工业以太网为架构的工业控制通信系统包含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业集线器、工业传输转换模块和工业连接器、光缆和电缆等。
近些年,国内工业以太网相关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部分龙头企业相关硬件材料陆续投入市场,包括网络交换芯片、天线等核心产品均出现国产替代,有效降低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生产成本,加速了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产量规模。
2018年全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量约174.5万台,同比增长31.99%。
东土科技、映翰通以及卓越信通是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主要生产厂商,其中东土科技进入工业以太网市场较早,市场占有率相对更高。
Modbus TCP和Modbus RTU是工业控制领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它们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Modbus TCP和Modbus RTU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实例应用。
一、Modbus TCP和Modbus RTU的概念1.1 Modbus TCPModbus TCP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Modbus通信协议,它使用TCP/IP协议作为传输媒介,可以实现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的设备之间进行实时数据通信。
Modbus TCP采用标准的Modbus协议格式,具有数据传输快速、稳定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1.2 Modbus RTUModbus RTU是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Modbus通信协议,它采用二进制编码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占用系统资源少等特点。
Modbus RTU通常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如PLC、传感器等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二、Modbus TCP和Modbus RTU的工作原理2.1 Modbus TCP的工作原理Modbus TC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通信,客户端发起数据请求,服务器端响应请求并返回数据。
通信过程中,客户端通过TCP/IP协议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端接收请求并根据请求进行响应,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Modbus TCP通信的数据包格式包括事务标识、协议标识、长度字段、单元标识、功能码、数据域等字段,通过这些字段完成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2.2 Modbus RTU的工作原理Modbus RTU采用主从站方式进行通信,主站负责发起数据请求,从站响应主站的请求并返回数据。
通信过程中,主站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向从站发送数据请求,从站接收请求并根据请求进行响应,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Modbus RTU通信的数据包格式包括位置区域码、功能码、数据等字段,通过这些字段完成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三、Modbus TCP和Modbus RTU的实例应用3.1 Modbus TCP的实例应用以太网通信的Modbus TCP协议在工业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太网技术是一种通用局域网技术,它以一种高效、安全的方式传输数据。
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未来,以太网技术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会探讨以太网技术从诞生到发展及其应用,以及一些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1. 以太网的诞生和发展以太网技术最早是由Xerox公司的研究人员研制出来的,该技术最初是为了在局域网内传输数据而设计的。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太网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之后,该技术开始支持多种协议,包括TCP/IP等协议,进一步提高了其适用性。
当然,与传统的以太网相比,以太网技术在过去几年中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在过去几年中,以太网技术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了高速以太网,以支持更高的传输速度。
在2000年左右,10G以太网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标准,这需要更高的性能和更高的带宽。
2. 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以太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现在, 以太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办公网、校园内部网、工业生产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等各种领域。
它已经成为了数百万个网络的标准,支持着各种应用。
可以说,以太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支持我们的办公、娱乐、交流等各种活动,并且还可以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发挥极大的作用。
3. 未来的趋势和发展将来,以太网技术将会继续取得重大突破。
其中一个趋势是由于数据传输量的不断增长,以太网技术需要提供更高的带宽。
因此,研究团队正在不断研究一些更高速的以太网技术,这些技术可能会支持更高的传输速度,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数据传输需求。
另一个趋势是以太网技术的智能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未来,以太网技术将会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此外,以太网技术还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其适应性和运营效率,例如与5G技术的结合,以实现实时数据的更快传输和更低时延等。
2024年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工业现场网络通信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
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工业现场网络通信的核心设备,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串行通信方式,并且在设备性能、网络拓扑、网络通信协议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正逐渐壮大,并且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市场动因1. 工业自动化的普及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工业自动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高速、可靠通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物联网的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系统需要接入工业网络。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工业网络的核心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网络通信环境,满足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3. 通信技术的进步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性能得到了提升。
高速传输、大容量缓存、支持复杂协议等特性,使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能够满足现代工业应用对通信设备的高要求。
市场前景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2. 市场竞争加剧由于市场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3. 技术发展方向未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发展方向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高速传输技术:随着工业应用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将会推出更高速的传输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 网络安全技术:随着工业网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工业系统的安全运行。
2023年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正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之一。
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
一、行业背景随着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工厂等概念的不断发展,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工业以太网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实现多种通信协议的转换以及对多种通信方式的支持,使得在数据传输方面更加快捷、安全。
目前,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发展,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逐渐成熟。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趋势随着全球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信息采集与传输的核心设备。
据调查显示,全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需求增长率较快,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这主要得益于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以太网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
2.市场规模目前,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并稳步增长。
2019年,全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已超过12亿美元。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年达到23亿美元。
3.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西门子、施耐德、ABB、霍尼韦尔、松下电器等。
这些企业早期涉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在技术研发、品牌知名度、渠道销售等方面具有优势。
此外,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一些企业也加入了竞争行列,如研华、华为、巨龙等,逐渐崛起。
三、市场机遇与挑战1.机遇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增长前景十分看好。
近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如工业控制系统、机器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等,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因此,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市场机会将会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