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基础知识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33
蓝牙基础:蓝牙的工作原理1、什么是蓝牙?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功率级别分CLASS1 100米距离和CLASS2 10米距离两种。
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
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 频带,带宽可达3Mb/s。
手机、PDA、GPS蓝牙、耳机、笔记本内置蓝牙等一般为CLASS2 10米功率级别,工业用蓝牙应用100米级的多一些,如GC-06,KC-03蓝牙模块。
蓝牙技术规范由SIG组织开发维护,目前具备蓝牙通讯功能的产品已经很多。
2、蓝牙通信的主从关系蓝牙技术规定每一对设备之间进行蓝牙通讯时,必须一个为主角色,另一为从角色,才能进行通信,通信时,必须由主端进行查找,发起配对,建链成功后,双方即可收发数据。
理论上,一个蓝牙主端设备,可同时与7个蓝牙从端设备进行通讯。
一个具备蓝牙通讯功能的设备,可以在两个角色间切换,平时工作在从模式,等待其它主设备来连接,需要时,转换为主模式,向其它设备发起呼叫。
一个蓝牙设备以主模式发起呼叫时,需要知道对方的蓝牙地址,配对密码等信息,配对完成后,可直接发起呼叫。
3、蓝牙的呼叫过程蓝牙主端设备发起呼叫,首先是查找,找出周围处于可被查找的蓝牙设备,此时从端设备需要处于可被查找状态,如:蓝牙耳机需要按键操作才能进入可被查找状态,我公司预装GCM-301、101等固件的模块始终处于可被查找状态。
主端设备找到从端蓝牙设备后,与从端蓝牙设备进行配对,此时需要输入从端设备的PIN码,一般蓝牙耳机默认为:1234或0000,立体声蓝牙耳机默认为:8888,也有设备不需要输入PIN码。
配对完成后,从端蓝牙设备会记录主端设备的信任信息,此时主端即可向从端设备发起呼叫,根据应用不同,可能是ACL数据链路呼叫或SCO语音链路呼叫,已配对的设备在下次呼叫时,不再需要重新配对。
蓝牙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蓝牙技术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于其低功耗、低成本、广泛应用等特点,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蓝牙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蓝牙技术的原理蓝牙技术是基于无线射频的短距离通讯标准,采用2.4GHz的ISM频段,其具有跨平台、传输速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蓝牙技术的原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蓝牙射频蓝牙射频是蓝牙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其使用的频段是2.4-2.48 GHz的ISM频段,全球范围内都允许使用。
同时,蓝牙技术还使用了FHSS(频率跳跃扩频)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传输时的干扰和噪音,从而提高传输效率和连接稳定性。
2、蓝牙协议栈蓝牙协议栈是蓝牙技术的核心部分,其包含6层协议:物理层、链路层、LMP层、L2CAP层、RFCOMM层和应用层。
其中,LMP层和L2CAP层是蓝牙协议栈中最关键的两层,LMP层负责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和连接,L2CAP层则是数据传输和协议交换的核心。
3、蓝牙设备蓝牙设备是蓝牙技术中最终的实现部分,包括蓝牙手机、蓝牙耳机、蓝牙键盘、蓝牙鼠标等等。
蓝牙设备与蓝牙设备之间可以建立专门的蓝牙链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二、蓝牙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蓝牙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较为典型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蓝牙音频蓝牙音频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其主要应用包括蓝牙耳机、蓝牙音响等等。
蓝牙耳机的问世,改变了传统有线耳机的繁琐和不便之处,蓝牙音响则将家庭音响的使用限制降到了最低。
2、蓝牙设备蓝牙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包括蓝牙键盘、蓝牙鼠标、蓝牙打印机等等。
蓝牙键盘和鼠标的问世,解决了传统有线键盘和鼠标的使用不便之处。
蓝牙打印机则可以实现移动设备的打印功能。
3、蓝牙定位蓝牙定位是近些年来蓝牙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其主要应用包括超市定位、医院导航等等。
蓝牙定位的原理是通过蓝牙信号强度指示来确定设备的位置,从而实现定位和导航。
4、蓝牙物联网蓝牙物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应用范围可以延伸到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智能交通等等。
一、蓝牙技术的概念蓝牙(Bluetooth)是由东芝、爱立信、IBM、Intel和诺基亚于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离无线数字通信的技术标准。
其目标是实现最高数据传输速度1Mb/s(有效传输速度为721kb/s)、最大传输距离为10米,用户不必经过申请便可利用2.4GHz的I SM(工业、科学、医学)频带,在其上设立79个带宽为1MHz的信道,用每秒钟切换1600次的频率、滚齿方式的频谱扩散技术来实现电波的收发。
二、蓝牙技术的特点蓝牙是一种短距无线通信的技术规范,它最初的目标是取代现有的掌上电脑、移动电话等各种数字设备上的有线电缆连接。
在制定蓝牙规范之初,就建立了统一全球的目标,向全球公开发布,工作频段为全球统一开放的2.4GHz工业、科学和医学(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ISM)频段。
从目前的应用来看,由于蓝牙体积小、功率低,其应用已不局限于计算机外设,几乎可以被集成到任何数字设备之中,特别是那些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移动设备和便携设备。
蓝牙技术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全球范围适用:蓝牙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全球大多数国家ISM频段的范围是2.4~2.4835GHz,使用该频段无需向各国的无线电资源管理部门申请许可证。
(2)同时可传输语音和数据:蓝牙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支持异步数据信道、三路语音信道以及异步数据与同步语音同时传输的信道。
每个语音信道数据速率为64kbit/s,语音信号编码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或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方法。
当采用非对称信道传输数据时,速率最高为721kbit/s,反向为57.6kbit/s;当采用对称信道传输数据时,速率最高为342.6kbit/s。
蓝牙有两种链路类型:异步无连接(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ACL)链路和同步面向连接(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SCO)链路。
1什么是蓝牙技术所谓蓝牙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并且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通俗地讲,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因特网。
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2蓝牙技术的特点2.1蓝牙协议体系结构整个蓝牙协议体系结构可分为底层硬件模块、中间协议层和高端应用层三大部分。
链路管理层(L M P)、基带层(B B P)和蓝牙无线电信道构成蓝牙的底层模块。
B B P层负责跳频和蓝牙数据及信息帧的传输。
L M P层负责连接的建立和拆除以及链路的安全和控制,它们为上层软件模块提供了不同的访问人口,但是两个模块接口之间的消息和数据传递必须通过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的解释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中间协议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L2C A P)、服务发现协议(S D P)、串口仿真协议(R F C O M M)和电话控制协议规范(T C S)。
L2C A P完成数据拆装、服务质量控制、协议复用和组提取等功能,是其他上层协议实现的基础,因此也是蓝牙协议栈的核心部分。
S D P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一种机制来发现网络中可用的服务及其特性。
在蓝牙协议栈的最上部是高端应用层,它对应于各种应用模型的剖面,是剖面的一部分。
目前定义了13种剖面。
2.2蓝牙低层模块蓝牙的低层模块是蓝牙技术的核心,是任何蓝牙设备都必须包括的部分。
蓝牙工作在2.4G H Z的I S M频段。
采用了蓝牙结束的设备讲能够提供高达720k b i t/s的数据交换速率。
蓝牙支持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技术,分别定义了两种链路类型,即面向连接的同步链路(S C O)和面向无连接的异步链路(A C L)。
⼩⽩学习蓝⽛第⼀章——蓝⽛概述⽬录蓝⽛的概念蓝⽛,是⼀种⽀持设备短距离通信(⼀般10m内)的⽆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线⽿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线信息交换。
利⽤“蓝⽛”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效,为⽆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作为⼀种⼩范围⽆线连接技术,能在设备间实现⽅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数据通信和语⾳通信,因此它是⽬前实现⽆线个域⽹通信的主流技术之⼀。
与其他⽹络相连接可以带来更⼴泛的应⽤。
是⼀种尖端的开放式⽆线通信,能够让各种数码设备⽆线沟通,是⽆线⽹络传输技术的⼀种,原本⽤来取代红外。
蓝⽛技术是⼀种⽆线数据与语⾳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个特别连接。
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通⽤的⽆线电空中接⼝(Radio Air Interface),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步结合起来,使各种3C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
简单的说,蓝⽛技术是⼀种利⽤低功率⽆线电在各种3C设备间彼此传输数据的技术。
蓝⽛⼯作在全球通⽤的2.4GHz ISM(即⼯业、科学、医学)频段,使⽤IEEE802.11协议。
作为⼀种新兴的短距离⽆线通信技术,正有⼒地推动着低速率⽆线个⼈区域⽹络的发展。
蓝⽛的产背景1998 年 5 ⽉,爱⽴信、诺基亚、东芝、 IBM和英特尔公司等五家著名⼚商,在联合开展短程⽆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活动时提出了蓝⽛技术,其宗旨是提供⼀种短距离、低成本的⽆线传输应⽤技术。
这五家⼚商还成⽴了蓝⽛特别兴趣组,以使蓝⽛技术能够成为未来的⽆线通信标准。
芯⽚霸主 Intel 公司负责半导体芯⽚和传输软件的开发,爱⽴信负责⽆线射频和移动电话软件的开发, IBM 和东芝负责笔记本电脑接⼝规格的开发。
蓝牙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蓝牙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短距离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2. 蓝牙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并使它们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3. 蓝牙技术使用2.4 GHz的ISM频段进行通信,运行距离通常为10米。
4. 蓝牙设备通常分为主设备和从设备。
主设备用于发起连接和控制连接,从设备用于接受连接和传输数据。
5. 蓝牙设备通过建立蓝牙连接来进行通信,连接可以是单向的或双向的。
6. 蓝牙使用蓝牙协议栈来处理通信过程,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网络
层和应用层。
7. 蓝牙可以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模式,包括串口通信、音频传输、文件
传输等。
8. 蓝牙设备可以通过扫描和配对来建立连接,配对可以使用PIN码或
简化的配对码。
9. 蓝牙设备可以通过蓝牙配置文件进行兼容性管理,不同的配置文件
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10. 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包括手机、耳机、扬声器、键盘、鼠标、汽车、家电等。
蓝牙技术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蓝牙技术》①基本定义: 蓝牙技术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能让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轻松地进行数据传输,就好比是给设备之间搭建了一座无形的短距离通信小桥梁。
②重要程度: 在现代电子设备领域那可相当重要。
咱现在好多设备都有蓝牙功能,像手机与蓝牙耳机、手机与蓝牙音箱的连接都靠它,它让设备连接摆脱了那些复杂的线缆,使用起来更方便,在物联网发展里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③前置知识: 首先得对无线电波有个基本概念,知道设备之间是通过发送和接收某种信号来通信的。
再一点就是对数据传输要有个大概了解,比如什么是传输数据之类的。
④应用价值: 应用场景可太多了。
我自己就经常用蓝牙,拿手机连接我的蓝牙耳机在路上听歌,在办公室用手机蓝牙连蓝牙音箱,特别方便。
它还能用于汽车上,把手机和汽车多媒体系统连接起来方便接打电话或者播放音乐。
甚至有些医疗设备也靠蓝牙传输数据。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 在通信技术这个大范畴里,蓝牙技术算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分支。
它与WiFi啊,NFC啊,这些技术共同组成了设备连接的网络。
②关联知识: 和无线通信原理关联紧密,像无线电频率分配这些知识都是有关联的。
并且和设备兼容性知识也有关,毕竟不同设备的蓝牙功能得匹配才能正常工作。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不算特别大。
重点就是蓝牙的连接原理以及不同蓝牙版本之间的差异。
有时候可能会对蓝牙的安全机制有点迷惑,这就是关键点之一,毕竟要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④考点分析: 在电子设备相关专业的考试里,可能会考查蓝牙的工作频段、传输距离、蓝牙的配对方式等。
一般会以选择题或者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比如让你列出蓝牙一个主要特点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蓝牙技术的核心概念就是利用特定频段的无线电波进行短距离内设备间的数据交换。
比如说,当你的手机要连接蓝牙耳机的时候,手机先发出蓝牙信号在周围找,蓝牙耳机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就和手机建立连接。
蓝牙技术原理浅析蓝牙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领域的短距离通信技术。
它能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数据传输,如手机与耳机、键盘与电脑之间的连接,取代了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给用户带来了更为便捷和无拘束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对蓝牙技术的原理进行浅析,帮助读者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一、蓝牙技术的基本原理蓝牙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无线通信、频率调谐和多点连接三个关键要素。
1. 无线通信:蓝牙技术采用2.4 GHz的ISM频段进行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它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使得设备之间无需通过有线连接即可实现通信。
2. 频率调谐:通过频率跳变技术,蓝牙技术能够在2.4 GHz频段上避免干扰和碰撞。
蓝牙设备在通信时会跳跃地在79个频道之间进行切换,每个频道的时间间隔只有625微秒,确保了通信的稳定和可靠性。
3. 多点连接:蓝牙技术支持多点连接,即一个主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从设备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这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比如手机可以同时连接蓝牙耳机和蓝牙手环,实现音频和数据的同时传输。
二、蓝牙技术的通信模式蓝牙技术的通信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单向通信和双向通信。
1. 单向通信:在单向通信模式下,一台设备作为主设备,另一台设备作为从设备。
主设备负责发送指令或数据,而从设备仅负责接收和处理。
这种通信模式通常用于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如远程控制。
2. 双向通信:在双向通信模式下,两台设备都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彼此之间具有平等的通信权利。
这种通信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如手机与耳机之间的音频传输、电脑与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等。
三、蓝牙技术的安全性蓝牙技术在实现便捷连接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防止未授权的设备接入,在蓝牙通信中采用了以下安全措施:1. 鉴权认证: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首先需要进行鉴权认证。
通过设备之间的配对过程,确保连接双方的身份合法且具备通信权限。
蓝牙技术概述系统概述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
其程序写在一个9 x 9 mm的微芯片中。
例如,如果把蓝牙技术引入到移动电话和膝上型电脑中,就可以去掉移动电话与膝上型电脑之间的令人讨厌的连接电缆而而通过无线使其建立通信。
打印机、PDA、桌上型电脑、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以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系统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蓝牙无线技术还为已存在的数字网络和外设提供通用接口以组建一个远离固定网络的个人特别连接设备群。
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
蓝牙的数据速率为1Mb/s。
时分双工传输方案被用来实现全双工传输。
ISM频带是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的频带,因此使用其中的某个频段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
例如某些家电、无绳电话、汽车房开门器、微波炉等等,都可能是干扰。
为此,蓝牙特别设计了快速确认和跳频方案以确保链路稳定。
跳频技术是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hop channel),在一次连接中,无线电收发器按一定的码序列(即一定的规律,技术上叫做"伪随机码",就是"假"的随机码)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只有收发双方是按这个规律进行通信的,而其他的干扰不可能按同样的规律进行干扰;跳频的瞬时带宽是很窄的,但通过扩展频谱技术使这个窄带宽成百倍地扩展成宽频带,使干扰可能的影响变成很小。
与其它工作在相同频段的系统相比,蓝牙跳频更快,数据包更短,这使蓝牙比其它系统都更稳定。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的使用抑制了长距离链路的随机噪音。
应用了二进制调频(FM)技术的跳频收发器被用来抑制干扰和防止衰落。
蓝牙基带协议是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结合。
在被保留的时隙中可以传输同步数据包,每个数据包以不同的频率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