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冲压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冲压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冲压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冲压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汽车车身覆盖件的冲压工艺,以及冲压工艺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冲压件发展

前言

当今汽车制造业已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尤其是冲压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对汽车制造质量和成本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模块化冲压技术、新模具材料、特种冲压成型,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技术极大促进了冲压技术的发展。随着制造业、汽车工业全球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不断深入,汽车冲压工艺技术和模具技术的发展已与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技术、电子信息及计算机集成技术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紧密结合。汽车制造中有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经塑性加工成形,冲压加工是完成金属塑性成形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最基本、最传统、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之一。如车身上的各种覆盖件、车内支撑件、结构加强件,还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的排气弯管及消声器、空心凸轮轴、油底壳、发动机支架、框架结构件、横纵梁等等,都是经冲压成形技术,正向精密、多功能、高效节能、安全清洁的生产方向发展。而汽车覆盖件又是汽车冲压件的关键部分。所以,冲压工件的制造工艺水平及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对汽车制造质量和成本有直接的影响。

一、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成形

1、汽车覆盖件是指构成汽车车身或驾驶室、覆盖发动机和底盘的薄金属板料制成的异形体表面和内部零件。轿车的车身、载重车的驾驶室等都是由覆盖件和一般冲压件构成的,覆盖件组装后构成了车身或驾驶室的全部外部和内部形状,它既是外观装饰性零件,又是封闭薄壳状的受力零件。覆盖件表面一般都具有装饰性,除考虑好用、好修、好制造外,要求美观大方。

2、覆盖件与一般冲压件的区别:

材料薄形状复杂(多为立体曲面),结构尺寸大,尺寸精度高,因此冲压工艺编制、冲模设计、冲模制造工艺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冲压设计中常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研究。

3、按功能和部位分类,覆盖件可分为外部覆盖件、内部覆盖件和骨架类覆盖件三类。外部覆盖件和骨架类覆盖件的外观质量有特殊要求,内部覆盖件的形

状往往更复杂。同一般冲压件相比,覆盖件一般由0.8mm-2.0mm的冷轧薄钢板冲压而成,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其制造工艺设计、冲模结构设计和冲模制造工艺等都具有特殊性。因此,覆盖件的制造是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环节。

二、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汽车覆盖件的质量要求和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冲压成形的特点:

(1) 一次拉深成形

对于轴对称零件或盒形零件,若拉深系数小于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时,则不能一次拉深成形,需要采用多次拉深成形方法,而且可以计算出每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工艺参数、毛坏尺寸等。但对于汽车覆盖件来说,由于其结构、变形复杂,其规律难以定量把握,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进行多次拉深工艺参数的确定。而且多次拉深形成的冲击线、弯曲痕迹线也会影响油漆后的表面质量。因此,汽车覆盖件的成形都是采用一次拉深成形的方法,但其冲压难度与复杂性也就相应增加了。

(2) 拉胀复合成形

汽车覆盖件的成形过程中的毛坯变形不是简单的拉深变形,而是拉深和胀形变形同时存在的复合成形。一般来说,除内凹形轮廓(如L形轮廓)对应的压料面外,压料面上的毛坯的变形为拉深变形(径向为拉应力,切向为压应力),而轮廓内部,特别是中心区域毛坯的变形为胀形变形(径向和切向均为拉应力)。

(3) 局部成形

局部成形轮廓内部有局部形状的零件冲压成形时,压料面上的毛坯受到压边圈的压力,随着凸模的下行而首先产生变形并向凹模内流动,当凸模下行到一定深度时,局部形状开始成形,并在成形过程的最终时刻全部贴模。所以,局部形状外部的毛坯难以向该部位流动,该部位的成形主要靠毛坯在双向拉应力下的变薄来实现面积的增大。通常覆盖件都有一些局部形状如凸缘、凹槽、加强筋等。

(4)变形路径变化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时,内部的毛坯不是同时贴模,而是随着冲压过程的进行而逐步贴模。这种逐步贴模过程,使毛坯保持塑性变形所需的成形力不断变化,毛坯各部位板面内的主应力方向与大小、板平面内两主应力之比等受力情况不断

变化,毛坯(特别是内部毛坯)产生变形的主应变方向与大小、板平面内两主应变之比等变形情况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即,毛坯在整个冲压过程中的变形路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路径的。这种变形路径的变化使得坯料在成形过程中的变形更加复杂。

三、汽车覆盖件的主要成形缺陷

汽车覆盖件在冲压过程中最常见的几种失效形式包括起皱、破裂和回弹过大,产品设计、模具制造和材料选择时,应当以不产生这些缺陷为前提。

(1) 起皱

起皱是压缩失稳在薄板冲压成形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薄板冲压成形时,为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模具对板料施加外力,在板内产生复杂的应力状态。由于板厚尺寸与其它两个方向尺寸相比很小,因此厚度方向是不稳定的。当材料的内压应力使板厚方向达到失稳极限时,材料不能维持稳定变形而产生失稳,此种失稳形式为压缩失稳。起皱发生时,皱纹的走向与压应力垂直,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任何起皱都是压应力引起的。工业上经常采用增加压边力或设置拉延筋等方法来抑止起皱的产生,但会导致板材成形极限下降,可能使零件产生开裂。因此,避免起皱必须以板材不破裂为基本条件。实际解决起皱的问题可以从产品形状、工序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冲压技术及材料选择等方面着手。

在产品设计阶段,可以着重考虑从产品形状方面着手,在不损坏产品的性能和外观的前提下,达到解决起皱的目的。在工序设计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可采取的措施有工序的改变、合理的压料面形状及合适的拉延筋位置和形状等。材料方面,要使用低屈服点和延伸率大的材料,并选择合适的半径值。

(2) 破裂

破裂是拉伸失稳的最后阶段,主要产生在以拉应力为主的塑性变形过程中,是衡量冲压板材是否达到极限变形能力的标志,也是冲压过程应该避免的首要缺陷。在板料成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的发展,材料的承载面积不断缩减,其应变强化效应不断增加。当应变强化效应的增加能够补偿承载面积缩减时,变形稳定的进行下去;当两者恰好相等时,变形处于临界状态;当应变强化效应的增加不能补偿承载面积缩减时,即越过了临界状态,板料的变形将首先发生在承载能力弱的位置,继而发展成为细颈,最终导致板料出现破裂现象。

避免破裂的主要措施有:修正模具参数;选择合理的板料形状和尺寸;改变压边力;改善润滑条件;修正拉延筋的形状,参数以及布局:选择强度指标较高的材料等。

(3) 回弹

在板料成形终了阶段,随着变形力的释放或消失,成形过程中存储的弹性变形能要释放出来,引发内应力的重组,进而导致零件整体形状改变。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回弹。回弹是模具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因素,零件的最终形状取决于成形后的回弹量。弹塑性材料在成形后都存在回弹问题,特别是在弯曲变形和浅拉深变形过程中更为明显,而零件的回弹量与模具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参数、摩擦接触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当零件的回弹量超过零件的允许容差后,就成为成形缺陷,影响产品的尺寸精度。随着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对薄板壳类零件成形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高强度薄钢板和铝合金板材的大量使用,回弹问题更为突出,成为汽车和飞机等工业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生产中解决回弹过大的问题主要从材料选择、产品设计和工艺改进等方面着手,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材料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弯曲角、相对弯曲半径、模具间隙、回弹补偿和弯曲矫正等。

四、总结

目前,我国汽车冲压件的加工工序数,是根据冲压件结构,由冲压工艺人员确定的。在产品开发及设计时,重视整车性能及效果,而冲压件的工艺性及经济性考虑的不够,冲压工序数较多。国外各大汽车制造厂把冲压工序数设计作为降低汽车制造成本的重要途径,在载货汽车及普及型轿车车身覆盖件的最先进设计中,冲压工序数不超过4序(个别零件为5序),平均工序数小于3.2序,一般轿车覆盖件的工序数略高于载货汽车。

我国汽车冲压件产品设计越来越注重加工工艺性及经济性, 冲压工序数将逐渐减少。冲压新材料将广泛采用, 由普通冷轧钢板向低合金高强度钢板、镀锌钢板方向发展,成形性能逐步提高。卷料使用率逐步达100%,开卷剪切自动线将广泛应用。多连杆压力机单动冲压线将逐步取代双动压力机冲压线, 压力机的气垫将由下气垫发展为上、下气垫。国外各大汽车制造厂, 冲压原材料主要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和镀锌钢板。镀锌钢板有双面镀锌板及单面镀锌板, 具有良好的成形性

能。镀锌钢板主要应用于轿车车身, 起防腐及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

汽车车身覆盖件在不同纲领时, 冲压线发展趋势如下:年产5万辆左右的冲压车间采用手动冲压线;年产10万辆左右的冲压车间, 将采用手动冲压线及半自动冲压线;年产15-20万辆的冲压车间, 将采用半自动冲压线、自动冲压线及大中型多工位压力机生产线;年产25万辆以上的冲压车间, 将采用冲压自动线及大中型多工位压力机生产线。废料处理将向地下废料输送系统、集中打包及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冲压线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将逐步提高。冲模设计、制造将向CAD/CAM方向发展, 冲模精度将逐步提高, 重量向轻量化方向发展, 冲模造价逐步降低。

汽车冲压件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INSTALL 安装

ASSY 总成

PANEL PNL 板

PILLAR 柱

DOOR DR 门

HOOD 盖

S/MBR 纵梁

C/MBR 横梁

BRACE 支柱

BRACKET BRKT 支架

FR DR 前门

RR DR 后门

BAR S-IMPACT RR DR 后门侧防撞杆

BRK S-IMPACT RR FR DR LH 前门防撞杆后支架

BRKT ANTI ZIPPER LH 前地板与门槛内板左连接板BRKT BUMPER 前保险杠支架

BRKT CTR BPR MTG 后保险杠中部支架

BRKT FASCIA MTG 保险杠安装支架

BRKT FENDER LWR LH 左侧前轮挡泥板下部支架BRKT FENDER LWR RH 右侧前轮挡泥板下部支架BRKT FENDER UPR LH 左侧前轮挡泥板上部支架BRKT FENDER UPR RH 右侧前轮挡泥板上部支架BRKT FOOT REST (LHD) 踏脚板支架

BRKT GLS GUIDE DOOR 玻璃导轨支架

BRKT S-IMPACT CTR FR DR 前门防撞杆中支架

BRKT SUPT S-IMPACT RR DR LH 左后门侧防撞杆支架

BRKT SUPT S-IMPACT RR DR RH 右后门侧防撞杆支架

BRKT UPR BUMPER MTG 保险杠安装上支架

BRKT ENG MOUNT 发动机悬置支架

BRKT SPRING HOUSE RH 右前悬挂上支座

BRKT FUEL TANK COMMON 油箱安装左后支架

BULKHEAD HINGE FRT LWR LH 左侧前门下部铰链加强板隔板BULKHEAD HINGE FRT LWR RH 右侧前门下部铰链加强板隔板BULKHEAD R/FLR S/MBR LH 后地板左纵梁隔板

BULKHEAD R/FLR S/MBR RH 后地板右纵梁隔板

BULKHEAD SILL 门槛隔板

C/MBR BACKBONE 中央通道横梁

C/MBR FR END OTR 散热器下横梁外板

C/MBR R/FLR 后地板中横梁

C/MBR R/SEAT 后地板前横梁下板

C/MBR F/FLR LH 前地板左前横梁

C/MBR F/FLR RH 前地板右前横梁

参考文献:

1.刘秉毅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崔令江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翁其金徐新成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崔煜覆盖件冲压成形西华大学 2008

5.梅自元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华东交通大学 2008

6.Gan Wei,Wagoner, R.H. Die design method for sheet springbac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Volume: 46, Issue: 7, July, 2004

汽车冲压工艺

汽车制造的冲压工艺培训资料 培训讲师-倪慨宇2012年12月培训范围:冲压工艺、车间、工装管理员 主要内容及介绍: 1、冲压前期工作 1.1开卷--洗 2、汽车制造中的冲压工艺 2.1 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 2.2汽车覆盖件 2.2.1介绍 2.2.2覆盖件分类及工艺特性 2.2.3特点及要求 2.3覆盖件冲模 2.3.1拉延模 2.3.1.1工艺补充与拉延筋 2.3.1.2拉延质量及穿、冲工艺孔

2.3.2修边模 2.3.2.1修边模介绍 2.3.2.2修边模的分类 2.3.3翻边模 2.3.3.1翻遍模的介绍 2.3.3.2翻遍模的分类 2.4汽车制造冲压工艺的新发展2.4.1模块式冲压 2.4.2亚毫米冲压 2.4.3特种冲压成型技 2.4.4液压式成型技 2.4.5电磁式成型技术 2.5 A级曲面介绍

1、冲压前期工作(开卷----清洗) 第一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开卷工艺,所谓开卷就是将送到工厂中的钢板卷还原成钢板,同时对钢材进行表面的清洗并进行初步的粗裁剪。 在钢板出厂前,往往会涂有防锈油,同时运输期间外界的污染物物也会附着在钢板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导致车辆在喷涂和焊接上导致喷漆不均和焊点不牢,因此在冲压钢板之前需要清洗掉它们。同时清洗钢板必须使用专用的洗涤溶剂,不可用酸性或者碱性溶剂,因为酸性或碱性会给车用钢板造成损伤,影响车身的质量造成钢板腐蚀。 粗剪后的钢板就像上图一样将按照生产计划投放到各条生产线上。目前开卷工艺的生产频率可达60片/分钟,而粗剪的精度也可达到0.1mm,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相当。 2、汽车制造中的冲压工艺 2.1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 汽车制造中有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经塑性加工成形,冲压加工是完成金属塑性成形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最基本、最传统、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之一。车身上的各种覆盖件(图片)、车内支撑件、结构加强件,还有大量的汽车零部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木车间 1.文件柜类: 素板→大平砂→开毛料→贴面→精截→封边→钻孔→ 试装→半成品 2.茶几或沙发架: 锯材→干燥→截断→纵剖→压刨→划线→铣型→ 开榫头、榫槽→钻孔→手工组装→打磨→半成品 3.班台或会议桌: 素板(锯材)→大平砂(干燥)→开毛料(截断)→加厚 (纵剖)→精截(压刨)→加宽(胶贴)→贴面(热压)→铣 型(精截)→手工组装(包括打磨、打腻子、封边、钻 孔)→试装→半成品 油漆车间 白坯→机磨(大平面)→手磨(小面、曲边)→擦色(打水灰、打底得宝、打腻子)→机磨(大平面)→手磨(小面、曲面)→PU(第1道底漆)→ 机磨(打平面)→手磨(小面、曲面)→PE(第2道底漆)→打磨(机磨、 手磨)→修补→修色→手磨→面漆→干燥→试装→包装 板式车间 1.开料→手工→封边→钻孔→镂铣、开槽→清洗→试装→包装 2.开料→力刨→涂胶→贴面→冷压→精截→手工→封边→钻孔 →镂铣、开槽→清洗、修边→试装→包装 沙发车间 裁皮、开棉→打底(电车)→粘棉→扪皮(组装)→检验→包装

转椅车间 裁布(皮)、开棉→车位、粘绵→扪皮→组装→检验→包装 屏风车间 开料(铝材)→喷胶→贴绵→扪布(打钉)→组装→试装→包装 五金车间 1.椅架类: 开料→弯管→钻孔、攻牙→焊接→打磨→抛光→喷涂 2.钢板类: 开料→冲板(圆孔、圆凸、方孔、方凸、小梅花、大梅花、 网孔、菱凸)→折弯→焊接→打磨→喷涂 3.台架类: 开料→冲弯→钻孔、攻牙→焊接→打磨→抛光→喷涂 4.电镀类: 开料→开皮→冲弯→焊接→打磨→精抛→电镀 总:开料(裁剪、剪板)→制造(冲床、弯管、钻孔、攻牙)→成型(焊接、打磨、抛光)→喷涂、电镀 喷涂车间 清洗→凉干→打磨→喷漆(喷粉)→电烤→包装

【汽车行业类】汽车生产中的冲压工艺

(汽车行业)汽车生产中的 冲压工艺

汽车生产中的冲压工艺 冲压生产企业的发展和汽车工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壹起。冲压机床的生产制造者将新产品研发、设计理念调整到适应汽车工业发展需要的方向上来,且把这壹趋势也融入到了他们的生产战略中。 自动冲压生产线的研发、冲压生产线的机械化改造、用于汽车侧壁生产的大型真空上料冲压机床的制造以及成功进入市场的小型真空上料冲压机都是这种汽车工业和冲压机生产企业之间密切配合的成功典范。 新型的集成式真空上料冲压机有着很高的灵活性,是未来冲压设备的代表 在世界汽车模具多样化和模具更换周期短为代表的大变革中,冲压设备的生产厂家也找到了适应自己发展的新天地。模具的多样性使得汽车工业企业能够为生产提供更多类型的汽车,同时对冲压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车架冲压工艺技术和汽车板件生产加工工艺技术的变革。 今天,当讨论冲压技术必要的变革时,人们不仅要考虑到汽车大型冲压件的冲压生产,而且也要考虑到小型的或者微型冲压件的生产。而这些小型、微型冲压件在汽车车架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70%。即使这些小型冲压件的更新换代不像汽车大型零部件那样频繁,可是它们对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多样性也有着重要影响。模具的多样性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冲压产品市场结构的重新划分。 冲压结构件的新定义 几十年来,冲压生产壹直是大批量生产,以保证稳定的生产条件。灵活性在当时根本提不到议事日程,因为人们明确地知道按照相同的生产条件生产同壹产品仍需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模具持久性使用的战略被采用。当时对冲压生产的要求是:变形加工设备生产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灵活性仍是次要的。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老式的”冲压技术只能有条件地、部分地满足现代以产品为主导和灵活的冲压生产要求。为了使冲压生产技术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冲压生产技术和设备自身也必须加以改变。目前的状况是:既有能够利用生产能力较高的老式冲压机械进行加工的产品,又有需要利用高性能、高生产灵活性的具有高新技术的新型冲压生产机床进行生产的产品,这种新、旧技术交织在壹起的局面仍会持续壹段时期。 汽车零部件供应厂商那里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因此必须对车架生产加工的总体进行新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各种不同的关于“未来冲压厂”的话题正逐步趋于壹致,这主要是出于资金费用的考虑,希望有比目前性能更好的高性能的冲压生产设备(图1)。图1中的这种冲压生产线,今天已经不仅用于汽车生产企业,而且在壹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企业中也能够见到。其中,更换冲压设备生产的产品、增加产品品种已经成为衡量冲压设备的设计和集成能力是否出众的重要因素。 图1未来的冲压厂将是多功能的冲压件生产厂 今天,对现有设备按照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且快速投入生产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在这些技术工作过程中,壹定范围内的“专用特种部件”是非常有好处的。在这些所谓的专用特殊部件中,冲压模具和变形加工模具仍然是冲压设备最重要的部件且且仍将决定着冲压的生产过程。 因此,最有价值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提高集中表当下冲压件的自动化运输、自动化传递装置上,以及在冲压设备上料自动化和以产品为导向的冲压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冲压和自动化的概念区分是冲压生产过程灵活性和以产品为导向进行冲压设备配置的先决条件。按照冲压设备中的传送系统能够将冲压设备区分开来,例如通过传统的凸轮驱动机械传送和先进的摆臂传送的对比。在传统的凸轮驱动的冲压设备中,按照工件的冲压要求设计好了冲压行程的控制凸

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简介

一.背景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汽车车身的钣金冲压线是主要设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原始的人工冲压生产线,生产不稳定、效率低下、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人工成本升高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汽车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很多汽车生产厂家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如何改善避免上述问题?冲压自动化线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 主要措施。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实现,主要有机械手式和机器人式两种形式。其中,工业机器人作为可靠性强、灵活性高、安全性好,并且运行方便的一种新型的机械设备在冲压自动线上的运用,对汽车制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大汽车生产厂家的首选。当前很多汽车车身生产厂家,正逐步进行冲压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新上马的冲压生产线,也是直接升级为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结构。客户的需要为我公司进行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系统简介 (一)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机械系统组成: 1.拆垛分张系统。主要包括:上料台车、拆垛机器人、磁性皮带机、板料清 洗机、板料涂油机、视觉对中台。如下图示: 2.上下料运输系统。上下料机器人、端拾器、机器人底座等。如下图示: 3.线尾检验码垛系统。线尾皮带机、检验照明台等。如下图示: (二)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控制与安全系统组成: 1.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台、控制柜、示教器、气路及真空系统)

2.生产信息显示用的LED显示屏 3.安全护栏和安全防护 (三)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工艺过程 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运行循环方式为: ——垛料拆垛(机器人拆垛)——板料传输——板料清洗涂油——板料对中——上料机器人送料——(首台压机冲压)——下料机器人取料、送料——(根据工序数量循环)——(末端压机冲压)——线尾机器人取料、放料——皮带机输送——人工抽检码垛。 拆垛系统采用可循环式双垛料台,导轨布置平行于压力机,冲压板料用行车或叉车放置在非工作垛料台上,然后通过有效信号确认上料完毕,系统将在一台拆垛完成后自动转换垛料台,保证连续生产;在垛料车上配备磁力分张器,通过磁力将垛料自动拆垛成单张。在拆垛机器人上有双料检测以及双料处理装置以保证每次为单张送料。拆垛机器人将板料放置在长度可调的磁性传送带上,板料送至清洗机、涂油机,涂油机为可编程智能涂油系统,板料是否涂油及涂油位置可通过编程自行设定,板料涂油后,传送到对中台。 对中系统采用视觉智能对中,可方便地进行移动和固定,同时使用视觉对中系统,保证板料的重复定位快捷、准确与牢固;上料机器人根据每个零件的对中位置,改变运行轨迹,将板料准确地搬运到压力机内;对不同的冲压工件进行机器人的模拟示教,离线编程,以适应多种工件的共线生产;线尾输送采用皮带机,在生产线的末端放置皮带机,保证最后一台压力机的机器人直接将零件放置到皮带机上,达到出件效果。通过皮带机传送到检验台上,由人工对工件进行抽检码垛。 利用高效智能使机器人跟踪压机的运动,实现压机与机器人同步功能,可以最大化上下料与压机运动之间的重合度,达到平稳切换提高生产节拍的目的。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设计流程与工艺设计文件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 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汽车生产中的冲压工艺(1)

汽车生产中的冲压工艺 冲压生产企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冲压机床的生产制造者将新产品研发、设计理念调整到适应汽车工业发展需要的方向上来,并把这一趋势也融入到了他们的生产战略中。 自动冲压生产线的研发、冲压生产线的机械化改造、用于汽车侧壁生产的大型真空上料冲压机床的制造以及成功进入市场的小型真空上料冲压机都是这种汽车工业与冲压机生产企业之间密切配合的成功典范。 新型的集成式真空上料冲压机有着很高的灵活性,是未来冲压设备的代表 在世界汽车模具多样化和模具更换周期短为代表的大变革中,冲压设备的生产厂家也找到了适应自己发展的新天地。模具的多样性使得汽车工业企业可以为生产提供更多类型的汽车,同时

对冲压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车架冲压工艺技术和汽车板件生产加工工艺技术的变革。 今天,当讨论冲压技术必要的变革时,人们不仅要考虑到汽车大型冲压件的冲压生产,而且也要考虑到小型的或者微型冲压件的生产。而这些小型、微型冲压件在汽车车架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70%。即使这些小型冲压件的更新换代不像汽车大型零部件那样频繁,但是它们对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多样性也有着重要影响。模具的多样性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冲压产品市场结构的重新划分。 冲压结构件的新定义 几十年来,冲压生产一直是大批量生产,以保证稳定的生产条件。灵活性在当时根本提不到议事日程,因为人们明确地知道按照相同的生产条件生产同一产品仍需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模具持久性使用的战略被采用。当时对冲压生产的要求是:变形加工设备生产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灵活性还是次要的。 经过调查发现,这种“老式的”冲压技术只能有条件地、部分地满足现代以产品为主导和灵活的冲压生产要求。为了使冲压生产技术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冲压生产技术和设备自身也必须加以改变。目前的状况是:既有可以利用生产能力较高的老式冲压机械进行加工的产品,又有需要利用高性能、高生产灵活性的具有高新技术的新型冲压生产机床进行生产的产品,这种新、旧技术交织在一起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期。

车身四大工艺

汽车生产制造四大工艺 在现代化汽车生产制造业中,作为生产中的四大核心工艺技术,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是必不可少的,我公司具有较完备、高智能化的生产装备,规范的工艺生产流程和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产品质量、性能达到技术设计要求。 冲压工艺 冲压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汽车上有60%~70%的零件是用冲压工艺生产出来的。因此,冲压技术对汽车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有重要的影响。 冲压工序可分为四个基本工序:1、冲裁;2、弯曲;3、拉伸;4、局部成形。

焊装工艺 汽车车身壳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件,它是由百余种、甚至数百种薄板冲压件经焊接、铆接、机械联结及粘结而成 的。由于车身冲压件的材料大都是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低碳钢,所以焊接是现代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联结方式。

涂装工艺 涂装对汽车制造来讲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是给汽车增加防腐性,第二是给汽车增加美观。涂装工艺过程比较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主要有以下工序:漆前预处理和底漆、喷漆工艺、烘干工等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处理 和精细的工艺参数控制,对油漆材料以及各项加工设备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涂装工艺是汽车制造的关键技术。

总装工艺 汽车总装是汽车全部制造工艺过程的最终环节,是把经检验合格的数以千计的各类零件,按规定的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组合成分总成、总成、整车,并经严格的检测顺序,确认其是否合格的整个工艺过程。汽车产品要求有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耐久性,以实现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运载功能,现代汽车产品更要求安全可靠、造型美观、乘坐舒适 并满足环保要求,这些要求,最终都是通过装配工艺来保证的。

汽车制造中的冲压工艺

汽车制造的冲压工艺 主要内容及介绍: 冲压前期工作 (2) 1.1开卷---清洗 (2) 汽车制造中的冲压工艺 (2) 2.1 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 . (2) 2.2汽车覆盖件 (3) 2.2.1介绍 (3) 2.2.2覆盖件分类及工艺特性 (3) 2.2.3特点及要求 (4) 2.3覆盖件冲模 (4) 2.3.1拉延模 (4) 2.3.1.1工艺补充与拉延筋 (5) 2.3.1.2拉延质量及穿、冲工艺孔 (6) 2.3.2修边模 (6) 2.3.2.1修边模介绍 (6) 2.3.2.2修边模的分类 (7) 2.3.3翻遍模 (7) 2.3.3.1翻遍模的介绍 (7) 2.3.3.2翻遍模的分类 (7) 2.4汽车制造冲压工艺的新发展 (8)

2.4.1模块式冲压 (8) 2.4.2亚毫米冲压 (9) 2.4.3特种冲压成型技术 (9) 2.4.4液压式成型技术 (10) 2.4.5电磁式成型技术 (10) 2.5 A级曲面介绍 (11) 冲压前期工作(开卷----清洗) 原材料、机床都有了下面就可以正式开工冲压了。第一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开卷工艺,所谓开卷就是将送到工厂中的钢板卷还原成钢板,同时对钢材进行表面的清洗并进行初步的粗裁剪。 在钢板出厂前,往往会涂有防锈油,同时运输期间外界的污染物物也会附着在钢板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导致车辆在喷涂和焊接上导致喷漆不均和焊点不牢,因此在冲压钢板之前需要清洗掉它们。同时清洗钢板必须使用专用的洗涤溶剂,不可用酸性或者碱性溶剂,因为酸性或碱性会给车用钢板造成损伤,影响车身的质量造成钢板腐蚀。 粗剪后的钢板就像上图一样将按照生产计划投放到各条生产线上。目前武汉一工厂的冲压分厂开卷工艺的生产频率可达60片/分钟,而粗剪的精度也可达到0.1mm,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相当

工业汽车生产流程图

汽车工业制造生产流程示意图与说明 汽车生产介绍 关於汽车的生产线,特别采用一张汽车生产流程图来说明(请参阅下图)。 一、首先是利用冲床将钢板压成车的外壳,这是汽车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涉及汽车的 线型设计及模具的冲压设计;如果母厂不能独立完成这个步骤,那就表示该厂的生产技术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充其量只不过是个装配厂罢了。 二、等到完成车壳后,为了便於进行以后步骤中的焊接工作,通常都预将车体倒转。 三、完成初步焊接后,再将车体扶正,加装车门及车盖。 四、而后设法除去车壳上各块钢板的毛边与暗号,并将底盘预作防锈处理,以便进行车体的 喷漆。 五、以上是车体部分的制造概略过程,接著要装配大梁、防震、传动以及引擎等系统,这些 部分可以说是汽车的内脏,非常重要;尤其是引擎,更可说是汽车的心脏。 六、如果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无法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引擎的设计与制造,那就表示这个国 家的汽车工业还没有生根。上述大梁、防震、传动以及引擎等装置完成后,就可将车体由上而下吊装於其上,构成汽车的雏型。 七、剩下的工作就是汽车内部的装潢,包括玻璃、雨刷、车座等,另外再加装散热器(水箱)、 油压系统、燃料系统以及车轮等,整部车就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 八、不过,为了保证车厂的信用与消费者的基本安全,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汽车才可 以出厂。 这些试验包括了滚桶(roller)模拟试验、防漏试验以及路试等项目,试验的主旨在於测试引擎、传动系统、操纵杆、刹车、灯光及车体测漏等性能,通过这些试验以后,汽车就可出厂销售了。

汽车的制造工艺及过程 1.铸造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铁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约占全车重量1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炽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铸造也称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 2.锻造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广泛地采用锻造的加工方法。锻造分为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自由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铁砧上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坊间称“打铁”)。汽车的齿轮和轴等的毛坯就是用自由锻造的方法加工。模型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锻模的模膛

汽车生产线是什么 汽车生产有哪些设备

汽车生产线是什么汽车生产有哪些设备 汽车生产线是什么 汽车生产线为生产汽车流水作业生产线。其作业线工序有焊接、冲压、涂装、动力总成等。使得汽车生产厂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汽车生产有哪些设备 一、车架车间: 1、建筑物为联合厂房的车架生产车间,联合厂房为L形建筑 此单体建筑总面积为4.3万多平米,也是XX汽车公司最大的一个单体建筑,南北向为车架生产车间,东西向为中重卡总装车间;车架生产车间共由4个部分组成,从西往东依次为:车架下料车间、车架加工车间、车架铆接车间、车架涂装车间。 2、车架下料车间:一期不上。目前作为车厢装配车间。 3、车架加工车间: 工艺:码料→数控冲孔→折弯→切割、配对→钻孔→抛丸清理→铆接线。 主要设备:3D U形槽梁数控三面冲孔生产线、机械人等离子切割机、纵梁数控折弯、摇臂钻、纵梁钻孔小车、电动平移车。 目前已安装设备:3D U形槽梁数控三面冲孔生产线、摇臂钻、纵梁钻孔小车等。 数控三面冲孔机:比利时索能进口设备:荷兰的DAF卡车、德国的M.A.N.、意大利的IVECO、瑞典的VOLVO、美国的TOWER 、韩国的现代等全球著名汽车制造商都在近十年左右使用了索能公司的3D U形槽梁数控三面冲孔生产线。 4、车架铆接车间: 工艺:左右纵梁及支撑板吊装→装合横梁→铆接支撑板、小件,正面铆接角板、托架等,反转→反向铆接,铆接中间支座→修整、下线。 主要设备:抛丸机、中重卡铆接线、轻卡铆接线、电动平移车等。 目前已安装设备:抛丸机、中重卡铆接线、轻卡铆接线、铆接机。 5、车架涂装车间:

工艺:人工上件→ 预脱脂(喷)→ 脱脂(浸)→ 水洗1(喷)→ 水洗2(浸喷)→ 表调(浸)→ 磷化(浸喷)→ 水洗3(喷)→ 水洗4(浸)→ 循环去离子水洗(浸)→ 干净去离子水洗(喷)→ 阴极电泳→ 槽上超滤水喷淋→ 超滤水洗Ⅰ(喷淋)→ 超滤水洗Ⅱ(浸)→ 干净超滤水洗(喷淋)→ 去离子水洗(浸)→ 干净去离子水洗(喷淋)→人工转挂→烘干→冷却→行车吊离。 工艺(简述):人工上件→前处理→电泳→转挂→烘干→冷却→人工下件主要设备:前处理、电泳、密封室、烘干室、强冷室。车架涂装采用的是阴极电泳工艺,该工艺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涂装工艺(阴极电泳),即工件为阴极,所采用的电泳涂料是阳离子型(带正电荷),经该涂装供以后,工件的耐腐蚀能力、美观性大大提高。 二、总装车间 现在我们来到了联合厂房的中重卡总装车间,海西公司的总装线主线总长400多米,我们虽然将她称为中重卡总装线,但实际上是柔性线,轻卡、中重卡均可在此线上进行装配,据我们了解也是亚洲最长的中重卡总装线,最快生产节拍为不到4分多钟可下线1台车;总装车间共8条生产线,2条主线为车架预装线、总装配线;在主线南侧布置了发动机装配线、内饰装配线;空中为4条自行葫芦线,分别为:发动机上线、车身上线、轮胎输送线、车身转移自行葫芦线。 1、车架预装线 工艺:车架总成上预装台架,装部分制动管线,装车架线束并连接捆扎,吊至车架预装线随行小车上,装各种支架及横梁,装平衡轴及簧(6×4),装电瓶箱储气筒组装合件,装前桥及簧?装中、后桥予装总成,装传动轴等。(进入翻转架下,翻转装置吊起车架)车架翻转并吊运到总装配线上?将车架放在总装配线轨道的装配小车上。 主要设备:骑马螺栓拧紧机、车架翻转机、预装线 2、总装配线 工艺:吊装车架总成放在装配线轨道的装配小车上,装燃油箱及管路,装变速操纵机构,装转向器合件及管路,装制动、转向操纵机构,装各胎架、消声器、空滤器,装发动机前面支撑?吊装发动机变速箱组件,连接传动轴,装水箱等冷却装置并连接进排气系统管路,装发动机

冲压厂如何打造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实例分析】

冲压厂如何打造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实例分析】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板材成形技术与汽车、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生产中为了满足板材零件形状、尺寸、精度、批量、原材料性能要求,需要借助冲压加工来实现。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中直接受力,并发生物理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生产技术。目前冲压加工已经成为制造业先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对汽车的需求量加大,质量要求也更高,这对汽车生产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冲压加工作为整车生产的重中之重,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突破点。一个合格的冲压件由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冲压加工而成。而在传统的冲压生产中,还是依赖人工取放料,这样做不仅效率低、精度差、劳动强度大且安全性无法保证。因此,冲压自动化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的必由之路。 大多数的冲压生产厂依靠订单驱动生产,一小部分来自于自备货需要。它们的共同点是产品大都是小型的金属件,产品种类多而杂,订单熟练从千到万不均等,还会面临着某些产品重复生产的尴尬处境,企业的冲压零件还是依靠计件制,这样使得企业很难掌握产品的生产进度、材料的利用率、人工效率的控制等。因而,冲压自动化的出现,消除了企业这些弊端。能够减少统计对人工的占用,当客户投诉时,可以反追查生产过程、用料、采购方面的记录。 冲压自动化取放料系统具有不间断、效率高、无间歇的特点,能够代替比较繁杂、低效的手工冲压系统,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上,大大的减轻工业加工的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业生产人员的产品加工效率。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一般包括压力机和自动化系统,其中冲压自动化系统通常包含拆垛系统、自动传输系统及线尾出料系统三个部分。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实现,主要有机械手式和机器人式两种形式。其中,工业机器人作为可靠性强、灵活性高、安全性好,并且运行方便的一种新型的机械设备在冲压自动线上的运用,对汽车制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汽车工厂冲压车间规划设计

关于汽车工厂冲压车间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30T09:38:01.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杨曦[导读] 摘要:在现代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冲压工艺作为基础,搭建了汽车的骨架,作用至关重要。 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400023摘要:在现代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冲压工艺作为基础,搭建了汽车的骨架,作用至关重要。冲压工艺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生产车间规划设计更显重要。本文通过对汽车工厂冲压车间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以下观点。 关键词:汽车工厂;冲压车间;规划设计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力,汽车制造更是其中重要一员,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彰显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向好。冲压工艺作为汽车四大生产工艺的第一序,可见其地位重要,而传统的冲压工艺以人工操作为主,缺点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作业环境差、不安全因素突出等。汽车行业的发展促使生产工艺的改进,也同时对冲压车间的规划设计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从而提升汽车的整体质量。 一、冲压车间工艺设计原则 (一)产能、车型的符合性原则冲压车间规划基础是产能、车型的输入,产能决定了压力机和自动化系统类型选择、原材料存放区和成品件存储区的面积。根据不同车型参数可确定模具尺寸、重量,行车参数等,也确定压力机、模具存储区面积等条件。就一般乘用车而言,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主要承担车身覆盖件和大中型结构件的生产,数量为15~35个零件/车型,其余中小型板件主要采用外购形式,既可保证外观件和重要结构件的质量,也减少投资、降低生产风险。 (二)工艺规划的最小移动距离生产车间规划物流路径最短且顺畅,可有效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根据前置的产能、车型等条件,减少物流路径的反复和交叉,符合顺向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上料→进料→板件成型→出料→入库,实现生产直线作业,确保各环节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保障,避免出现返工。合理的对冲压车间的场地进行规划,依据场地的大小以及目标的工作效率,合理的对工作人员的数量以及物资材料的数量进行选择[1]。合理调控搬运线各项操作流程的位置距离,以最小的移动距离为设计标准,加强对加工流程的管理,从而缩减在其中运用的时间和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三)基于生产均衡,简化搬运流程冲压车间规划设计要把均衡发展的理念贯彻其中,针对一些不协调的工作环节,工作人员要设置专门的缓冲区,来对工艺流程进行协调。简化在冲压工艺流程当中的搬运流程,按照科学的生产流程来对物料搬运流程进行管控。运用专门的物料容器和物料运输设备,避免人力运输过程中对物料造成的损害以及对运输效率产生的影响。尽量简化物料运输过程,以高效的目的出发,提升物流运输效率[2]。 二、冲压车间设备选择 (一)符合国家标准、技术达标冲压设备的选择,首先要遵循国家、地方、行业的标准要求,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环保节能效益达标。设备的选择既要满足使用方的技术要求,也要落实对设备供应厂家的核查,确保设备符合国家的质检要求。避免在选择过程中由于设备质量差、性能不达标为后期的生产带来危害。 其次重视设备的结构合理。确保工作人员在运用设备的当中能够熟练有序的使用设备,充分的发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安全质量达标可确保工作人员在运用过程中安全使用生产设备,能够为操作人员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3]。 最后确保选择的设备与汽车工厂发展方向相匹配。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结合现如今科技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的普及,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汽车工厂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注重设备在运用过程中的生产质量和使用寿命,避免设备寿命短暂为汽车工厂的成本带来的影响。 (二)主要冲压设备 (1)开卷落料生产线 主要功能为将钢材卷料冲压生产为板料,设备大体分为开卷和落料两个生产单元,细分为上料→开卷→清洗→校直(地坑)→缓冲→落料机→出料→堆垛。一般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较高,生产节拍大于20次/分钟。目前,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因为场地受限、投资成本等考虑,多为采用外购板料作为冲压原材料。 (2)压力机生产线 压力机作为冲压车间的主要生产线设备,决定了整体生产工艺的水平。目前国内压力机主要分为液压机、机械压力机两大类。其中,因液压机生产效率较低、维护频率较高、维修成本较高等原因,已经逐渐被机械压力机所取代。机械压力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动、双动、四柱压力机;根据自身原理,可分为机械式压力机、伺服压力机。 冲压生产线主要采用串联式排列,第一台压力机主要为拉延工序,吨位相对较大,一般选择2000吨~2400吨。根据车型工艺要求,一般乘用车板件生产工序为4序~5序,可确定冲压生产线压力机的台数、工作台尺寸等。每台压力机一般配有两个左右切换的工作台,有效节省换模时间。 (3)自动化输送系统 自动化输送系统目前主要有机器人、传统机械手、高速机械手等。以车身侧围为例,生产节拍从4件/分钟至16件/分钟,甚至近20件/分钟,均可实现。 (4)行车 冲压车间主要采用的行车形式为桥式行车,以双梁为主,单梁为辅。行车可采用地面操控和驾驶室控制等,目前冲压车间为降低车间高度,行车操控形式主要采用地面控制。行车总吨位应大于最重模具单个重量,以钢材卷料重量,并留有余量;行车副钩吨位应满足最大模具(上模或下模)翻转重量。

汽车冲压工艺介绍,汽车冲压工艺流程【详解】

汽车冲压工艺介绍,汽车冲压工艺流程 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包括冲压、焊装、涂装、装配。这里简单介绍汽车的汽车冲压工艺技术。一辆汽车从无到有,车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无数零件,它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呢?下面主要介绍汽车冲压工艺特点,汽车冲压工艺流程。 汽车制造过程 何为冲压?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说到冲压,就先说说其主要用到的设备冲压机和模具还有一些其他的运输设备。在冲压车间中这两个设备最值钱,现在要投资一条冲压生产线至少上亿了。那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是模具制造和模修。我们先来看下这些设备的图片。 冲压机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拉伸模具对钢板成型。冲压机械压力机是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冲压工艺最主要、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它主要是依靠压力机的压下能量作功于模具中的钢板,使之成形,变成汽车车身的壳体。 冲压线中各个冲压机的性能参数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接下来同样为提供几张图片,让大家对汽车冲压模具有更感官的认识。

汽车冲压模具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型。汽车工业,在各种类型的汽车中,平均一个车型需要冲压模具2000套左右,其中大中型覆盖件模具近300套。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之一。现代工业产品的品种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目前,模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将模具结构草图作为有力基础,绘制总装配图。装配图中,零件之间关系应清晰明了,相关剖面图、投影图等应得到呈现,画出工件图,注明相关要求,填写零件明细。模具工作零件在制作环节有一定的标准,在计算、定位、压料、紧固等方面都应依规范行事。若壁厚冲头较小且长、凹模偏薄,应强化校核,确定凹模的尺寸、结构,进行设计,依照周界模架的选用,以确保模具的闭合高度、大小、压力适应于相关设备,并画出模具结构的相关草图。 汽车冲压工艺之冲压模具 目前国内生产的用于轿车大型覆盖件制造的大型冲压线已经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为满足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需要,国内知名压力机生产企业进行了高性能单机连线压力机的研制生产。先后研制了具有大吨位、大行程、大台面,以及大吨位气垫、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全自动换模系统和功能完善的触摸屏监控系统,生产速度快、精度高的冲压设备。这些单机连线设备已先后装备了国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多条大型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并正在向更多的汽车厂和国外公司扩展,充分满足了汽车快速、高精度及高效的生产要求。 结合冲压力需求、模具闭合高度及结构、零件特质、冲压工序特质,以现有设备的考虑为基

汽车冲压工艺

汽车冲压工艺 第一节冲压车间工艺常识 一、冲压车间工艺流程: 原材料(板料和卷料)入库—开卷线—大件清洗涂油、小件开卷剪切—A B、C冲压生产线一安装模具调试首件合格一投入批量生产一合格件防锈一入库 二、冷冲压的概念及特点: 1、冷冲压是指在常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模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冷冲压的特点 产品尺寸稳定,精度高,重量轻,刚度好,互换性好,高效低耗,操作简单,易于实 现自动化。 三、冷冲压基本工序的分类: 冷冲压概括起来分两大类:成形工序和分离工序。 1、成形工序是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成形工序分:拉延、弯曲、翻边、整形等 拉延:利用拉延模使平面坯料(工序件)变成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序。 弯曲: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材等弯成一定的角度、一定曲率形成一定形状的冲 压方法。 翻边:是在坯料的平面部分或曲面部分上使板料沿一定的曲率翻成竖立边缘的冲压成型方法。 2、分离工序是使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切断面质量的冲 压件。 分离工序分:落料、冲孔、切角、修边等 落料:使材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封闭曲线以内的部分作为冲裁件时,称为落料。 冲孔:使材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封闭曲线以外的部分作为冲裁件时,称为冲孔。 四、各工序名称及其代号: 目前冲压车间生产的零件中,有一部分属于覆盖件,如:发动机罩外板、顶盖、车门 五、对覆盖件的要求如下: 1 ?尺寸和形状应符合检具和经过焊装合件匹配的样件。 2、表面质量好。外覆盖件(尤其是轿车的外覆盖件)表面不允许有波纹、皱纹、凹痕、划

汽车冲压工艺介绍,汽车冲压工艺流程【详解】

汽车冲压工艺介绍,汽车冲压工艺流程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包括冲压、焊装、涂装、装配。这里简单介绍汽车的汽车冲压工艺技术。一辆汽车从无到有,车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无数零件,它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呢?下面主要介绍汽车冲压工艺特点,汽车冲压工艺流程。 汽车制造过程 何为冲压?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说到冲压,就先说说其主要用到的设备冲压机和模具还有一些其他的运输设备。在冲压车间中这两个设备最值钱,现在要投资一条冲压生产线至少上亿了。那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是模具制造和模修。我们先来看下这些设备的图片。 冲压机是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拉伸模具对钢板成型。冲压机械压力机是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冲压工艺最主要、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它主要是依靠压力机的压下能量作功于模具中的钢板,使之成形,变成汽车车身的壳体。 冲压线中各个冲压机的性能参数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接下来同样为提供几张图片,让大家对汽车冲压模具有更感官的认识。 汽车冲压模具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型。汽车工业,在各种类型的汽车中,平均一个车型需要冲压模具2000套左右,其中大中型覆盖件模具近300套。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

展方向之一。现代工业产品的品种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目前,模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将模具结构草图作为有力基础,绘制总装配图。装配图中,零件之间关系应清晰明了,相关剖面图、投影图等应得到呈现,画出工件图,注明相关要求,填写零件明细。模具工作零件在制作环节有一定的标准,在计算、定位、压料、紧固等方面都应依规范行事。若壁厚冲头较小且长、凹模偏薄,应强化校核,确定凹模的尺寸、结构,进行设计,依照周界模架的选用,以确保模具的闭合高度、大小、压力适应于相关设备,并画出模具结构的相关草图。汽车冲压工艺之冲压模具 目前国内生产的用于轿车大型覆盖件制造的大型冲压线已经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为满足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需要,国内知名压力机生产企业进行了高性能单机连线压力机的研制生产。先后研制了具有大吨位、大行程、大台面,以及大吨位气垫、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全自动换模系统和功能完善的触摸屏监控系统,生产速度快、精度高的冲压设备。这些单机连线设备已先后装备了国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多条大型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并正在向更多的汽车厂和国外公司扩展,充分满足了汽车快速、高精度及高效的生产要求。 结合冲压力需求、模具闭合高度及结构、零件特质、冲压工序特质,以现有设备的考虑为基础,将设备的选择与模具设计工作建立关系,确定设备所需数量,选择设备类型。若设备不大,冲压力的计算结果偏小,但是模具尺寸较大,则可选择偏大的设备,是模具的尺寸及结构适应于设备的闭合高度及漏料孔大小。对模具的设计则需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使冲模平衡,则需使模柄轴线发挥作用,将冲模压力中心重合于压力机滑块中心线,防止非常规磨损;二是对拉深模具,需计算拉深功,校核电机功率;三是在弯曲以及拉深工序中,工程偏大,为了使取出工件以及防止毛坯更便捷,需校核压力机行程,保证行程在特定范围。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