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中英语阅读泛读课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第三册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第三册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本课程包含了学生所需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各种文章模拟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扩充学生的阅读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课程目标如下:•学会使用阅读策略,如预测、顶部扫描等。
•掌握各种文章类型的阅读方法,如新闻报道、科技文章、小说等。
•扩充词汇量,掌握常见词汇及其用法。
•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在阅读中应用语法知识,提升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3. 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十二个章节,每个章节所包含的内容如下:第一章:阅读策略•阅读策略的种类•如何使用阅读策略第二章:新闻报道•新闻报道的结构•学习新闻报道的阅读技巧第三章:科技文章•科技文章的结构•学习科技文章的阅读技巧第四章:小说•小说的结构和类型•如何阅读小说第五章:社论和评论•社论和评论的特点•学习社论和评论的阅读技巧第六章:历史文章•历史文章的结构和特点•学习历史文章的阅读技巧第七章:散文•散文的结构和类型•学习散文的阅读技巧第八章:广告和宣传语•广告和宣传语的特点•学习广告和宣传语的阅读技巧第九章:医学文章•医学文章的结构和特点•学习医学文章的阅读技巧第十章:哲学和宗教文章•哲学和宗教文章的特点•学习哲学和宗教文章的阅读技巧第十一章:体育报道•体育报道的结构•学习体育报道的阅读技巧第十二章:文化文章•文化文章的结构和特点•学习文化文章的阅读技巧4. 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第三册》参考书目:1.《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第一册》2.《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第二册》3.《英语阅读教程》5. 评估•课堂小测验(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5%)•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25%)。
如何学好英语高中课文朗读一、提高听力能力1. 了解课文内容:在开始朗读之前,先通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意和脉络,这样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 听音乐和录音:听英语歌曲、纪录片、电影等,提高对英语语音的适应和理解。
可以用录音设备录制自己的朗读,反复听取,并与原声对照,检查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二、注重语音语调1. 学习正确的发音:学习国际音标,系统地了解每个音素的发音和区别。
多听英语广播,模仿跟读,熟练掌握英语的语音规律。
2. 重视语调节奏:学习英语的语调和节奏,体会重音和轻音的区别。
通过反复朗读,改善语音表达的流畅性和自然性,增强语言表达的韵律感。
三、注重情感表达1. 理解课文情感:认真体会课文内容的情感和内涵,学会模拟和表达其中的情感,通过声音传达自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把握语音语调:通过合理安排语音的高低节奏,强调重心和停顿,使朗读更有感情,更有表现力。
培养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四、多练多读1. 反复朗读:多次朗读同一篇课文,引导自己模拟和表达课文的情感和内容。
可以尝试不同的语调和情感表达方式,培养朗读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2. 培养习惯:每天都要有固定的朗读时间,坚持朗读和反复听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语音和表达水平。
可以选择有历史文化背景或文学价值的经典课文进行朗读,深入理解和感悟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五、注重交流互动1. 参与朗读比赛:积极参加英语朗读比赛和活动,增加实战经验和展示机会,提高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英语表达能力。
2. 与他人交流互动:和同学、老师或其他英语学习者一起朗读和讨论,相互交流和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调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相信大家可以学好英语高中课文朗读,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深入理解和感悟英语文化和文学内涵,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大家成功!。
让英语泛读课更高效、更精彩常常听学生、老师都抱怨泛读课不好上,效果差,到底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教师是主要原因。
教师拘泥于教科书,把泛读课当成精读课来上,教师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记牢,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却忽视了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阅读能力的培养。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创建特定、有效的泛读课教学模式,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开展多种阅读教学活动,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率。
以什么模式上好一节英语泛读课呢?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改进,笔者与英语研训组教师探索出了如下课堂模式:1.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本节泛读课阅读材料的内容,引导学生话题谈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兴趣。
(3—5分钟)2.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阅读时必须纠正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快速阅读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二是认为不把生词弄懂就不能正确理解全文。
这使不少学生在阅读时要逐词逐句研究,这样,不但耗时费力、影响速度,而且常常中断学生思路,使其对文章的理解支离破碎,没有整体观。
因此,要教会学生从整体出发,快速阅读,不在生词难句上纠缠,快速理清行文思路,抓主要信息,抓关键词、句。
为降低难度,我们可以利用两个简单问答题或判断题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
(4—5分钟)3.静心细读,确定答案。
阅读中碰到生词是正常的,不要有畏难情绪。
这个环节我们要指导学生“猜词”等阅读技巧,很多时候文章中的生词都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含义。
对于不能推测出含义的生词也不要紧张,告诉学生这些词的出现可能是“障眼法”,“跳过去”不会影响信息的筛选。
做阅读试题的关键是“心静”,决不能因生词的出现而心急气躁。
要保持平静的心态,细心地体会文章,然后再去解题。
解题时还要注意题目涉及到细节题和推理题目,教师适时点拨阅读方法、对证答案。
(15分钟左右)4.小组活动,集思广益。
在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
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通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
论高中英语报刊课堂泛读激趣教学策略摘要:课内英语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就要交给他们一些简单有效的阅读方法,包括领略英语标题特点,领略报刊文体特征,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学会随文猜词等。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报刊;课堂泛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4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上好报刊英语泛读课,让学生逐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技巧,就成为英语报刊泛读教学的关键。
课内英语报刊泛读教学应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对某事物的一种积极的感觉,一种自然的喜欢。
兴趣产生于一种愉快的经历。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在效果上有质的不同。
”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育信息。
学家林格伦的一项兴趣调查结果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心理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0%。
所以在课堂报刊泛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英语报刊的趣味性,使学生有参与阅读的激情,并从中掌握泛读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领略英语报刊新闻标题(headlines)的特点英语报纸的新闻标题为了起到充分挖掘、提示和评论新闻的作用,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显要的版面引人入胜,而且还经常借助词法、句法和修辞等手段,以简单扼要,立意新颖,精辟动人的文字形式浓缩新闻的基本内容,担任出色的”向导”的任务。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英语新闻标题的长度一般在8-17个词之间,有的甚至更短,最短的只有一个词。
按照英语语法的规则,一般现在时表示习惯性、经常性的动作,表示现在的特征、状态和真理,但新闻所报道的大多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了让读者对新闻事实有新鲜、生动和现实的感觉,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或现在进行时来减缩新闻事实,表述己发生的事情。
如”us lanches attacks”,“terror hits home”等。
这样可使动词既传神达意又具时间感。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广泛阅读方法的应用【摘要】本文将广泛阅读方法引入高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从泛读的角度提高阅读的技能,掌握更全面地阅读方法,做到更有效、更直接。
并从课堂实际教学的视角切入阐述了具体操作步骤。
【关键词】高中英语;广泛阅读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阅读能力的高低也是评估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所以一直以来,英语阅读在各类英语考试中也一直占有相当的比例,广泛阅读引起了高中师生的广泛注意。
1.泛读材料的选择进行泛读练习的第一步就是有教师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等生,所以阅读材料的难度应该适中而不宜太难。
因为选择过难的材料一是不利于学生们阅读速度的提高,而且会滋长他们逐词阅读的坏习惯。
而且生词和难度过大的用法过多出现的话,他们会频繁借助词典并且依赖于教师的帮助。
而这正是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改正的阅读陋习。
所以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难度的把握(刘舒生,1991)。
其次,文章内容的选择也相当重要。
我们进行泛读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并且获取相关知识。
如果学生们对文章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的话,他们就很难去从整体把握文章,更不要说去获取那些他们毫无兴趣的相关知识了(刘舒生,1991)。
然而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了,不同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同,而且由于个人水平的问题,他们阅读的材料的难度也不应该相同。
所以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材。
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在上课前要选择大量的阅读材料。
从这一点上来说,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相当大并且有相当难度的工作。
2.泛读练习的进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往往只包括一个部分,那就是学生们在课堂上阅读有关材料。
这样做的弊端十分明显:学生们在课前对所要阅读的材料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的准备。
这势必容易造成他们在课堂上对阅读材料的不充分理解。
而且课后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复习阶段。
)《英语泛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英语泛读:本课程是英语专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教学活动,属英语专业实践技能类型,其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培养学生的英语泛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读等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并重。
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课程英语名称:Extensive Reading3.教材名称:英语泛读教程4.教学对象:英语教育,翻译和商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5.开课学期:第一,二,三,四学期6.学分:每学期1.5个学分7.教学时数:各个学期每周2节课。
(第一学期16周,共32课时,第二,三,四学期各18周,各36课时)二.学时分配表《英语泛读教程》第一册是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专业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包括社会内容各个方面,有政治、经济、体育、文学和历史等;文体也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中配有大量的练习。
内容如下:第一学期Unit 11.Text 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2.Reading Skills Previewing(1)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A wonderful presentUnit 21.Text Fool’s paradise2.Reading Skills Previewing(2)4.Home reading Sleep uglyUnit 31.Text Young William Shakespeare2.Testing Fast reading3.Home reading The Best Playwright in EnglandUnit 41.Text Migratory Birds and Coffee2.Reading Skills Understanding the topic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InsectsUnit 51.Text Cheating2.Reading Skills Determining the main idea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Stolen dayUnit 61.Text The call of the wild(1)2.Testing Fast reading3.Home reading The call of the wild(2)Unit 71.Text Herry Ford2.Reading Skills Guessing meanings of words from context(1)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Thomas EdisonUnit 81.Text Two boxes of gold(1)2.Reading Skills Guessing meanings of words from context(2)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Two boxes of gold(2)Unit 91.Text Techniques that might smile upon Mona Lisa3.Home reading Internet Chatty NetworkUnit 101.Text London2.Reading Skills Recognizing organization and seeingrelationship(1)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Great BritainUnit 111.Text The all-American slurp2.Reading Skills Recognizing organization and seeingrelationship(2)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How do you do?Unit 121.Text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global divide2.Testing Fast reading3.Home reading Protect yourself against AIDSUnit 131.Text Miracle on Christmas Day2.Reading Skills Finding the point of view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My babies are in that car!”Unit 141.Text The confidence game2.Reading Skills Guessing Meanings of words from word-formation3.Testing Fast reading4.Home reading My way to successUnit 151.Text Starting over at 852.Testing Fast reading3.Home reading The divine Ms H《英语泛读教程》第二册是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专业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包括社会内容各个方面,有政治、经济、体育、文学和历史等;文体也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中配有大量的练习。
英语泛读教程教案课程名称:英语泛读教程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量和阅读速度,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1.阅读理解:选取一篇英语文章,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2.词汇学习:从文章中提炼出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举例和练习。
3.阅读技巧: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例如略读、扫读、预测和推断等,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4.阅读速度:通过计时的方式,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5.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选取一些有趣的英语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和自主练习的方式,完成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和阅读技巧等任务。
2.教师讲解和示范:教师对一些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小组合作情况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作业和练习: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练习,及时检查和批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
3.期末考试:在学期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一个英语泛读教程的教案示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思路〔关键词〕英语;阅读课;教学思路一、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应认真研读和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详略比例,精心设计每个教学步骤,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准备补充材料。
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
背景知识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
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
二、课堂导读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段寓意、作者的态度等多层面、多方位,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地理解课文。
这个过程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
1.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提供的语言情景中来。
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导入新课。
2.课文信息整体输入阅读教学应从语篇整体出发,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整体输入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课文的录像,整体感知阅读材料,领略文章大意。
新课导入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两个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问题,然后放录像,让学生边看边找答案。
3.阅读和理解这是课堂导读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分以下4个步骤进行:①略读,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情景,阅读前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有些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先对其内容进行预测,阅读时捕捉相关信息,验证其预测是否正确。
阅读后,教师可采用让学生判断是非或找出段落主题句、中心词或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等练习形式检测阅读效果。
②细读,其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一些重要语段进行仔细阅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先给学生预设目标,引导他们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
例如,记叙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局等。
最后教师可通过填图、填表格、多项选择、回答问题和列举事件细节等方式检测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情况。
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精泛读结合”原则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在考试中举足轻重,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工作时更重要,所以,阅读能力培养要有长远规划,精读与泛读真正做到有机结合才能使阅读水平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精读即精研细读,是指对文章仔细、透彻的阅读,在精读中对词汇要准确掌握,对重点词不仅要了解词义,还要掌握其用法及使用特点。
对文章中的句子层次、语法关系、准确意思,句子特点都要准确全面的理解。
对阅读的文章,不仅要读懂它,还要读透它。
不仅要掌握文章中的信息,还工掌握文章的立意、文章的思想倾向、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
精读还要结合文章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如朗读背诵、回答问题、复述讨论、翻译练习,还要结合文章的词汇、用法及语法知识进行的习题训练。
总之,精读是通过文章进行全面、严格的语言其本训练,读得透,学得深,方能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对于教村里的课文,同学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精读的方式来阅读的。
阅读测试的每篇文章其实也是以精读的方式来展开的。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精读教学方法有它不可低估的优越性。
它对语言结构的重视,使学生较为清楚地了解各种语言现象和规则,掌握较为牢固的语法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语言结构有所把握,逐句分析的方法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同时通过精读学生对各种的阅读技能有所了解。
总而言之,精读教学法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但是通过精读学习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经过学习之后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
我们通过精读学习到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技能,如果没有进行大量的练习及实践就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语言的学习规律告诉我们,从新的语言知识输入到运用有一个处理、内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语言接触的机会和多和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了泛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对各种专项练习如单项选择、完型填空等情有独钟,特别单项填空更是钟爱有加,乐此不疲。
对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点滴体会【摘要】:尽管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高中泛读教学,但仍有一些高中老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老师应该尽力做到明确泛读目标,挑选合适的泛读材料,教授学生阅读技巧方法,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泛读材料理解一、明确泛读教学目标英国学者弗兰科斯·格雷里特说过“泛读是一种熟练活动,主要是解决对文章的综合理解问题。
进行泛读训练时,首先应该从综合理解开始,然后再向详细理解过度。
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应该是综合理解性的。
同时设计阅读理解联系也应该从对文章整体意义理解开始,而不是词汇或者较具体的内容。
”我认为中学英语泛读训练就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泛读强调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获取大量信息,掌握文章主旨,所以教学不必细讲深讲,不追究词汇的用法,不分析语法结构。
老师在泛读训练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
理解的三个层次如下:第一层次:表层理解。
只要求学生明明文章的字面意思,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再现复述。
第二层次:深层理解。
这类问题具有创造性,要求学生通过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学生的生活经验,累积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吸收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达的但与主题有联系的信息,要明白作者的弦外之音。
第三层次:评价性理解。
即需要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自己的看法。
阅读就是为了吸收信息并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性判断,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
这是阅读的最终目标,在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也明确提到了这些。
所以,到高考前夕,在进行泛读训练时,要有意加大第二层次和第三次层理解的分量。
二、泛读材料的选取材料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题材广泛。
如,故事,寓言,人物传记,科普文章,历史故事,地理知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新闻报道,通知广告等应用文体也很有实用价值。
可以推荐学生看《二十一世纪报》《中小学外语教学》《英语画刊》由l、g alexander编著的系列教材──new concept english学生也会很感兴趣。
高中英语阅读课优秀教案一个优秀的教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此,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既要包括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要涉及阅读技能的提升,如快速获取信息、推理判断、批判性思维等。
同时,教案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次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进步。
课堂内容的安排要科学合理。
一方面,教师需要精选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应覆盖广泛的主题和体裁,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例如,可以从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句子结构、段落大意的理解,最后再到全文的分析和讨论。
在教学方法上,互动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教案中还应包含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和活动,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些练习可以是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旨在检测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创新的活动,如让学生自己编写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短文或故事,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评价机制也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需要通过定期的测验、作业检查和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这种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他们的阅读技能和策略的运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一个优秀的教案还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反馈,适时调整教案内容和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教案才能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之我见当今信息社会对公民阅读能力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
许国璋教授说过,“只有通过读,你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的甜头。
”通过阅读吸收语言材料,获得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外语的途径。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并未将泛读教学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
很多学校根本没有泛读教学配套的教材,这种现象使高中生语言输入量严重不足,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速较慢,语言运用能力差。
因此,重视高中英语教学,把泛读教学放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已势在必行。
如何践行高中英语泛读教学:阅读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培养起来,阅读能力的强弱与阅读量的多少成正比。
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就算以课外阅读每周1000个词来计算,学生一个学期最多只能完成1.9~2万个词的阅读量,这样三年总共才12万左右的词汇量。
有限的文字接触很难使学生获得新课标所要求的实际阅读能力,要想达到规定的读速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如何在目前学生疲于应付各科学习的情况下,进行广泛而有效地泛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1 明确泛读教学的目标要求英国学者弗兰科斯·格雷里特(fran·oise grellet)认为:“泛读是一种熟练活动,主要是解决对文章的综合理解问题。
进行泛读训练时,首先应该从综合理解开始,然后再向详细理解过渡。
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应该是综合理解性的,同时,设计阅读理解练习也应该从对选文整体意义理解开始,而不是词汇或较具体的内容。
”所以,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目标应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思想,强调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提高学生对文字的快速感知能力,而不应偏离这个方向,去要求过细、过精的理解。
2 明确影响阅读的潜在因素阅读本身是一种复杂而艰辛的脑力消耗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最佳的信息传递通道,思维也相继敏锐。
可见学生的兴趣,意志力,成就感等非智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
如何上好高中英语阅读泛读课河北省霸州市第一中学李丽丽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重点。
在信息发达的当今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阅读进行交流的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设泛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泛读课就是提高这种交际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高中英语、英语阅读、泛读课高中英语阅读分为泛读( Extensive Reading ) 和精读( Intensive Reading ),前者侧重于信息的获取,后者则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掌握。
而且泛读课与精读课也不同,前者属于单项技能训练课,其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方面。
就“泛”而言,教材选用语言材料的内容呈百科知识性,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同时,语言材料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文章。
就“读”而言,泛读课的阅读量大。
泛读课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并且通过学生的大量阅读,逐渐扩大其词汇量。
泛读课应帮助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学生能通过阅读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信息。
一、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泛读课的必要性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根据语义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增加其阅读量和扩大词汇量。
英语高考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的阅读水平。
每年高考中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两大题占的分值很大,学生英语高考成绩的好坏主要就是看这两道题的答题情况,而且这两道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以,学生要想高考取得高分,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水平。
只有依靠大量的阅读,不断扩大词汇量,广泛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
二、高中英语阅读泛读课实施的具体方法(一)教师应更新观念,正确引导学生。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某些教师指导的失误,学生成为解题的机器,为做题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而不是为获取知识、信息而阅读。
因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师应更新观念,还英语学习本来面目,在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上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其以积极主动的、探究式的态度参与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所以,新形式下的高中英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高中英语阅读课泛读材料的选取泛读材料的选择应尽量做到:第一,泛读材料的长度适中,生词量不宜过多,对新的或较难的语言现象要把握好,明显超出学生理解能力范围的句子结构可以进行必要的改写。
材料整体安排上应做到从易到难,这样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重建等创造性思维,可以领会文章表达的意思,从而吸收信息。
第二,体裁要多样,题材要丰富。
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增强学生适应各种阅读材料的能力。
第三,阅读材料应具有可行性。
即选择材料应避免过于平淡,要选择那些趣味性和知识性较强的文章,也要选择有一定深度、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和富有哲理性的文章。
第四,练习应具有可用性。
泛读材料的检测练习的形式力求多变,可以包括问答、填空、排列顺序、列表、选择等,以拓展学生解题思维。
2.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目前,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反映在教学中存在课时紧、课程重的教学现象。
所以,在课堂上抽出很多时间来进行泛读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激发他们大量进行阅读的兴趣。
课内的文章数量与时间都非常有限,课外则有很大的空间和很多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进行泛读。
课内外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因为,新《课标》在课程中还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待兴趣激活后,再让学生进行知识型阅读,这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近些年来的阅读理解试题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并加大了阅读材料的文字难度,对词汇理解的要求有所提高。
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多种时态的混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省略句及插入语言现象也随处可见。
结合高中学生已有一定词汇量的前提,进行大量阅读,培养阅读技巧,进行侧重于获取信息的泛读将是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
而报刊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泛读材料。
报刊的内容故事性强,知识面广,既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验证、巩固、充实课文所学内容,自然地吸收活的语言也有利于增加语感,提高英语欣赏水平和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泛读材料不同于精读课本上的课文。
课本上的课文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宜细嚼慢咽,其目的在于透彻理解。
而泛读的目的则是扩大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我们不能照搬精读的阅读方法。
常见的阅读泛读方法有以下几种:(1)略读( Skimming ) 又称为掠读或扫读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全文,即阅读时不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下去,而是采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和主题句,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段、找出其中的联系,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大意,领会主旨,抓住主要内容。
(2)跳读( Scanning )即在浏览全文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或找到需要的细节,对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一掠而过。
(3)猜读( Guessing )即阅读时,不因遇到个别生词而停顿去查字典,而是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等快速猜测,判断某词的含义,不中断阅读过程,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4)悟读( Realizing )即在阅读中领悟词、句、篇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重视标题、主题句、开头或结尾等段落的阅读和理解。
(5)细读( Careful Reading )要求学生对文中的重点段落和难句及生词所出现的段落进行仔细认真阅读,输入较大信息量,借助文章上下文分析难句成分并猜测生词含义,加深对课文的深层理解,能回答有关词汇、短语填空题以及难句翻译题。
4.进行教学检测,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泛读不等于完全放手、放心地让学生自由地、自觉地读。
教师应发挥其指导作用,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规定完成的时限,因为有的学生并非那么自觉,有的甚至有惰性。
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开始的十分钟进行课外泛读的检查。
检查的形式多样,但要坚持一个原则――保持学生的浓厚的阅读兴趣,或是在适当的时候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近来的阅读进展情况,反省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检测中获得数据与信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必要时还应调整阅读材料。
(二)深化和优化阅读理解提问策略20世纪80年代,Morris和Stuwart Dore把认知思维发展理论进一步简化为“认知――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并将其运用到阅读中。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设计阅读理解问题时,应把问题分为以下三类:(1) 字面类问题。
这类问题的提问范围一般不超越句子的表层意思,学生只需读懂字面意思即可回答问题。
(2) 深层理解和推理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而且能理解字里行间的内容联系,并运用各种间接的语言线索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悟读和细读,从上下文揣摩文章的隐含意义。
(3) 应用类问题。
要求学生根据文章,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对文中的观点进行题外发挥,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加强学生的活动课堂安排:(1)教师可以请单个同学回答问题,从而了解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教师在提问较难的问题时,教师允许学生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即席自由发言。
课后安排:成立阅读小组,每组4人,学生轮流担任组长,任期一周。
(1)教师指定两篇必读文章,再要求选读四篇文章。
(2)各组小组长负责这六篇文章的学习安排。
组长自己先阅读文章,设置好有关文章理解方面的问题,要求组员自己找时间看文章,接下来组长确定时间,召集四人聚集在一起讨论。
(3)每节泛读课上,教师让学生们课下阅读的报纸文章进行工作考核,给出评价。
(4)有些趣味性较强,篇幅较短,而且符合中学生口味的文章,学生都可以自读,教师不必检测。
三、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泛读课的意义英语阅读课为学生开设泛读课,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学科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也为学生规划人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扩展学习渠道,不断为学生增加语言输入量,完成课程规定的课外阅读量。
使学生在不断的语言接触和学习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众所周知,英语泛读课对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精读课所不能取代的。
高中英语阅读课开设泛读课是提高学生阅读素质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2.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3. 李翠芝“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模式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4. 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5. 彭锦绣、杨阳“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泛读课程”《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6. 邓道宣、任宝贵“新课程背景下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基础教育》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