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俱乐部
- 格式:docx
- 大小:21.15 KB
- 文档页数:7
社区体育组织方案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运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无法前往体育设施进行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体育组织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组织社区体育活动,达到以下目标:1.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2.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3.唤起社区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组织形式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如下组织形式:1.社区体育俱乐部: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定期开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和比赛活动;2.健身联盟:联合社区内各家健身机构,共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优惠活动;3.主题活动:根据季节和节日,开展各种主题体育活动,如跑步比赛、游泳比赛等。
资金来源为了保证社区体育活动的长期稳定运营,我们将寻求如下资金来源:1.社区资金:向社区委员会申请专项资金,用于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宣传;2.赞助商:寻求有意向的企业或个人赞助社区体育活动;3.参与费用:对于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活动,参与者需要支付一定的参与费用,以此为社区体育组织提供活动的运营经费。
宣传推广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我们将采用如下宣传推广方式:1.社区广播:通过社区广播宣传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地点;2.社区报纸:在社区报纸中加入社区体育活动的宣传信息;3.微信公众号:建立社区体育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和成果。
合作伙伴为了保证社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建立如下合作关系:1.社区委员会:与社区委员会建立合作关系,争取资金支持和场地支持;2.健身机构:合作健身机构,提供优惠活动,鼓励居民参加健身;3.学校体育部门:与学校体育部门合作,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总结本方案旨在向居民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社区整体健康水平。
通过社区体育组织,可以让居民更容易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与各方面的合作伙伴,努力推动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社区体育俱乐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社区体育俱乐部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促进居民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增进社区居民间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便捷、多样化的体育健身平台,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二、目标。
1. 提供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项目,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保障俱乐部的正常运转。
3. 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4. 加强与其他社区组织的合作,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三、实施方案。
1. 设立俱乐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2. 开展体育健身项目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篮球、羽毛球、瑜伽、游泳等,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定期举办体育比赛、健身讲座、健身培训等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的热情。
4. 招募专业教练,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水平。
5. 加强俱乐部宣传,利用社区广播、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俱乐部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6. 与社区其他组织合作,举办联谊活动、义工活动等,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俱乐部安全管理,确保居民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时的安全。
2. 定期组织体育健身活动的评估,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俱乐部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4. 健全俱乐部会员制度,建立健全的会员管理机制,激励居民参与俱乐部活动。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增强居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2.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 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4. 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促进社区体育事业的繁荣。
六、总结。
通过实施社区体育俱乐部方案,可以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体育俱乐部设计方案体育俱乐部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体育俱乐部是为了满足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而设立的场所,旨在提供一个集健身锻炼、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场所。
二、场地规划:1. 选择场地:选择面积较大、位置得当且交通便利的场地作为体育俱乐部的选址,以方便更多人前来参与运动。
2. 设立场馆:根据俱乐部的特色和功能需求,设立室内运动场馆、室外运动场地和综合大厅等。
室内运动场馆可以设置跑步机区、健身器械区和有氧运动区等;室外运动场地可以设置篮球场、足球场和网球场等;综合大厅可以用于舞蹈课程和集体运动活动。
三、设备配置:1. 健身器械:根据使用人群的需求和健身趋势,配置多种类型的健身器械,如有氧器械、力量器械和功能性训练器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需求。
2. 运动设备: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需要,配置合适的运动设备,如篮球、足球、网球和乒乓球等。
同时,提供租借服务,方便没有自己设备的人参与运动。
3. 舒适设施:为满足人们在运动中的休息和舒适需求,配置洗手间、休息区、更衣室和储物柜等设施。
四、教练和课程:1. 聘请专业教练: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丰富经验的专业教练,以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和训练服务。
2. 开设多样化课程: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运动兴趣,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包括有氧健身操、瑜伽、舞蹈和团队运动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五、会员制度:1. 会员分级:根据会员的消费水平和健身需求,设立不同的会员级别,如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和VIP会员等。
2. 会员福利:为吸引更多会员和增加会员的黏性,提供相应的会员福利,如优惠价格、免费体验课程和专属活动等。
3. 会员管理:建立完善的会员管理系统,实时记录会员信息和消费记录,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满足会员的需求。
六、活动组织:1. 主题活动:组织不同主题的活动,如健身比赛、运动交流会和运动节等,以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比赛训练:定期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比赛训练活动,激发会员们的竞争意识和运动热情。
《社区体育指导》每章重点第一章概论一、什么是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二、社区体育应做那些工作?社区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多种方式,发动、引导、组织社区成员开展绎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门类众多的体育健身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健身需求,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居民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和谐社区建设做出贡献。
三、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参与主体的多质性社区体育参与主体的多质性是指全体社区居民,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爱好,不同体质与健康状况的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在社区体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活动方式、活动内容选择的自主性3、活动范围的区域性4、活动时间的余暇性5、价值取向的健身性、娱乐性6、工作和活动方式的灵活性7、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弱竞技性8、供给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性9、组织特征的松散性与自治性10、体育消费的低廉性四、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社区体育具有六大构成要豢,即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和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五、社区体育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图(略)六、街道、社区体育干部应其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1、有责任感、事业心——热衷全民健身事业,以全民健身工作为己任,以社区和居民群体为对象,服务社区、贡献社会。
2、掌握基础知识、技能——了解掌握《全民健身条例》基本内容和国家关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
学习全民健身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实际指导能力。
具备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对工作计划、总结、信息、方案、材料归档等文案工作熟练掌握。
3、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基本的调研方法,了解掌握本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积极挖掘、组织、协调、利用社区资源来开展工作。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体育俱乐部年度总结又到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体育俱乐部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帮助下,全体会员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二、俱乐部概况1. 俱乐部简介体育俱乐部成立于XXX年,是一个以“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宗旨的群众性体育组织。
俱乐部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会员、服务社会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交流学习的平台。
2. 俱乐部组织架构俱乐部设有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各运动项目委员会等机构,确保俱乐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年度工作总结1. 俱乐部管理(1)完善俱乐部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了《体育俱乐部章程》、《会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俱乐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加强内部管理。
对俱乐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对会员的管理,维护会员权益。
2. 运动项目开展(1)篮球项目。
本年度,俱乐部举办了多场篮球比赛,吸引了众多篮球爱好者参与。
同时,俱乐部还组织了篮球培训班,提高了会员的篮球技能。
(2)足球项目。
俱乐部举办了多场足球比赛,并组织了足球培训班,吸引了众多足球爱好者参与。
(3)乒乓球项目。
俱乐部举办了多场乒乓球比赛,并组织了乒乓球培训班,吸引了众多乒乓球爱好者参与。
(4)羽毛球项目。
俱乐部举办了多场羽毛球比赛,并组织了羽毛球培训班,吸引了众多羽毛球爱好者参与。
3. 社会活动(1)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俱乐部积极参与了市、区组织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如“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等,提高了俱乐部的知名度。
(2)组织社区活动。
俱乐部组织了多场社区体育活动,如“邻里节”、“社区运动会”等,促进了社区居民的交流与合作。
4. 培训工作(1)开展教练员培训。
俱乐部组织了多场教练员培训班,提高了教练员的专业水平。
中日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比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迅速崛起的渊源、高速发展的特质以及“硬件”优势,针对当前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现实问题,探讨了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配置中的单一行政状态,学校、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关联异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体育消费意识危机”。
关键词: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大众体育在亚洲国家,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较好的为日、韩两国,我国则在近20年间有了较快的发展。
总体而言,日本的社区体育俱乐部是该国大众体育活动最广泛、最基本的单位,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体育人口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了解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将有助于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尤其伴随着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契机,我国大众体育将走向何种战略选择,如何借助奥运及奥运后效应促进本国群众体育,无疑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日两国社区体育俱乐部。
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和分析。
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基本概况及管理体制(一)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基本概况1.迅速崛起的渊源。
日本政府重视发展国民体育是在上世纪60年代,确切地说是在1964年第十八届东京奥运会以后。
其中有几个因素促进了当时日本国民体育的萌芽乃至迅速发展,第一,民族体育激情激发。
1964年,日本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东京奥运会,正是通过这次奥运会,一方面为过去很少接触到体育的各阶层国民提供了直接、间接地接触体育的机会,特别是日本选手在这届奥运会上异常活跃,促使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关心体育。
另一方面籍此东京奥运效应,日本政界不仅意识到竞技体育的重要性,而且也提高了对国民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60年代是战后日本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
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日本社会的重构。
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体育俱乐部的运营和组织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的内容。
1. 俱乐部组织- 俱乐部的名称、宗旨和章程- 俱乐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次- 俱乐部会员资格和入会程序2. 俱乐部运营- 俱乐部的财务管理和预算制定- 俱乐部的场馆和设备管理- 俱乐部的纪律和秩序管理- 俱乐部的赛事和活动组织3. 俱乐部人员管理- 俱乐部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 俱乐部人员的奖惩机制- 俱乐部人员的安全和保障措施4. 俱乐部宣传和交流- 俱乐部的宣传推广策略和渠道- 俱乐部与外界的合作和交流方式- 俱乐部的内部交流和沟通机制5. 俱乐部纠纷处理- 俱乐部成员之间的纠纷调解和解决机制- 俱乐部与外界的纠纷处理方式和程序以上是仅作为参考的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
具体的管理制度还需要根据俱乐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2)磁峰镇健身团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根据____市体育局京体群字(____)____号《____开展第三批____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工作____》的文件精神,以俱乐部的形式为社区内的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体育活动场所,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俱乐部定名为____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长安新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
第三条。
长安新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由长安新城社区热心支持体育、热爱体育活动的单位和居民群众自愿组成的,是隶属于丰台区卢沟桥街道长安新城社区的公益性群众体育____。
第四条。
本俱乐部的宗旨,是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体育工作方针和政策,根据《____体育法》及有关规定,大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促进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为____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五条。
本俱乐部接受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办事处、丰台区体育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
本俱乐部住所为____市丰台区大成南里长安新城社区。
第二章第七条。
本俱乐部实行会员制。
第34卷 第3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V ol 34 N o 3 2011年3月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 niversity M ar 2011专题论坛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刘国永(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摘 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我国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概括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未来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中图分类号:G81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3-0001-04The Operation Model Selec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C hina s Physical Fitness Club in China s C ommunityLIU Guo yong(School of F inance and Economics of Xi an Jiaotong U niv ersity,Xi an710061,Shaanx i China) Abstract:W ith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the paper analyzes the operating models of three community fitnessclubs,summarizes their characterist ics and shortcomings And based on this,it pro poses the model selection a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g gestions on the building of China s communit y fitness clubKey words:community sports;physical fitness club;operation mode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以10%年均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体育俱乐部的运营方案一、前言体育俱乐部作为一个重要的社区组织和一种特殊的社区场所,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体育锻炼和健身的场所,更是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社区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本文旨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方案,提升体育俱乐部的服务水平,增强其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二、体育俱乐部的定位和发展目标1. 定位:体育俱乐部的定位是一个以提供全方位体育健身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体育机构。
它将为广大市民提供包括羽毛球、篮球、游泳、瑜伽、健身等多种体育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市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在这里,市民可以进行自由锻炼、参加各类体育课程,还可以通过俱乐部提供的各种体育活动来增进社会交往,其宗旨是:让体育融入生活,让生活更健康。
2. 目标: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服务范围广泛、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社区影响力大的一流体育俱乐部。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体育健身服务,吸引更多市民加入俱乐部,并形成一个健康、积极、活跃的社区休闲体育文化氛围。
三、体育俱乐部的经营模式1. 服务内容体育俱乐部主要经营内容为提供全面的体育健身服务。
主要包括:a. 提供全天候、全年龄段的体育锻炼场所,包括室内羽毛球场、室内篮球场、游泳池、瑜伽室、健身房等;b. 提供体育锻炼指导,包括专业的体育健身教练,为会员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c. 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篮球友谊赛、羽毛球比赛、游泳教学等,让会员参与其中,增加社交活动的机会;d.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如定期体检、健康讲座等。
2. 经营模式体育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会员制和非会员制。
会员制是俱乐部的主要经营方式,会员可以享受免费或折扣的体育健身服务,如场地租用、健身课程等;非会员制是面向临时客户,提供一次性的场地租用和健身体验服务。
四、体育俱乐部的服务内容1. 健身指导服务俱乐部将聘用专业的健身教练和瑜伽老师,为会员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和瑜伽课程。
俱乐部还将开设不同难度的健身课程,如有氧健身、瑜伽、普拉提等,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健身需求的人群。
体育俱乐部申请书尊敬的体育俱乐部管理部门:我谨代表我们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向贵俱乐部提出申请,希望能够成为贵俱乐部的一员。
我们非常热爱体育运动,致力于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推动整个社区的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这封申请书,我们希望能够得到贵俱乐部的支持和合作,共同发展体育事业。
一、申请背景我们的社区位于市中心,居民众多,年轻人和家庭占据了大部分人口。
然而,我们发现在社区内部并没有一个专门的体育俱乐部,导致居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和参与比赛时面临一些困难。
因此,我们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体育俱乐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二、俱乐部目标我们的俱乐部的目标是推动体育运动在社区内的普及,提供优质的体育活动和服务,并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具体目标如下:1. 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等。
通过这些比赛和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2. 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和培训课程,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并提高体育水平。
我们计划聘请专业的教练和体育老师,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
3. 建立健康俱乐部,提供健身设施和健康咨询。
我们将设立一个健身房和健康咨询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指导和专业的健康建议。
4. 组织体育福利活动,如健康跑、义工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俱乐部资源和支持我们的俱乐部拥有一支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志愿者团队。
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体育教练、医学专业人员和社工等。
他们将为俱乐部的发展和活动提供全面的支持。
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贵俱乐部的资源支持。
我们希望能够在贵俱乐部的指导下,进行更高水平的比赛和培训,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
四、俱乐部发展计划为了俱乐部的长期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计划:1. 扩大会员规模。
通过广告宣传和社区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我们的俱乐部。
我们计划在第一年内吸引100名会员,随着俱乐部的发展,逐步增加会员数量。
社区俱乐部运营方案一、前言社区俱乐部是居民自发组织、自主管理、自愿参加的组织,是社区居民进行业余活动、文体娱乐以及社区公益活动的重要场所。
有效的俱乐部运营方案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和交流活动,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和互助,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本篇方案将从俱乐部的定位、运营机制、活动内容设计、团队建设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社区俱乐部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
二、俱乐部定位1. 目标人群: 社区俱乐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妇女儿童及残障人士。
俱乐部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健康、公益等活动,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2. 服务宗旨: 俱乐部的宗旨是“服务社区、回馈社区”。
通过俱乐部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公益活动,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健康水平和社会参与意识,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3. 运营理念: 俱乐部秉持“自愿参与、公开透明、互助共享”的理念,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提倡志愿者服务和社区合作,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三、俱乐部运营机制1. 推行民主管理: 俱乐部设立理事会或居民代表大会,让居民通过选举产生俱乐部负责人及相关管理团队,实行民主管理,寻求居民在俱乐部的广泛参与和意见反馈。
2. 定期组织活动: 俱乐部设立固定的活动日程,定期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健康讲座、志愿者服务等,满足居民不同需求,增加俱乐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3. 健全运营机制: 俱乐部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负责俱乐部的活动策划、开展和执行,健全的运营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俱乐部的运营效率和质量。
四、活动内容设计1. 文化艺术类活动: 俱乐部可以组织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类活动,满足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2. 体育健身类活动: 俱乐部可以组织健身操、瑜伽、太极拳、球类运动等活动,丰富居民的体育锻炼方式,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
3. 健康养生类活动: 俱乐部可以组织养生讲座、中医养生保健活动,提高居民对健康的认知和养生保健意识。
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模版____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俱乐部名称为“____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中原区体育局批准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单位(以下简称本俱乐部),并经中原区民政局备案、申请成立的社会非营利性____。
第二条性质――本俱乐部主要是由____社区辖区体育健身活动爱好者按自愿原则而建立的群众性、非营利性的社团____。
第三条宗旨――本俱乐部宗旨是在中原区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利用中心医院社区的体育健身设施和人才资源,积极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有机地____社区居民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他们对各有关体育项目的锻炼兴趣,增强体质,提高技能,丰富其文体生活,切实为促进中心医院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第四条管理――本俱乐部自觉遵守市体育局、通州区体育局和民政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及监督管理。
第五条住所――本俱乐部住所设在____社区居委会。
第二章工作范围第六条____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业务范围1.宣传、贯彻、执行《____体育法》、《全民健身纲要》。
努力发动和____社区范围内居民及中、小学广大青少年参加各有关项目的体育健身活动,开创中心医院社区体育活动新格局、新局面。
2.利用社区现有场地及器材开展各种体育健身项目作为俱乐部的活动项目,健身场地、设施由社区居委会提供给俱乐部安排使用。
俱乐部教练员由俱乐部聘请社区晨晚练指导员、社区体育健身积极分子担任。
有____、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居民业余时间,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开展培训、竞赛活动。
扩大培训面、增强培训效果,俱乐部的教练员还可以进入社区居民日常活动中开展辅导工作。
3.____和举办俱乐部的体育竞赛,广泛宣传、扩大影响面,检查培训、辅导效果,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
4.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做好培训、竞赛、交流等活动和资料积存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努力学习通州区同类俱乐部的先进经验。
有目的地____经验交流。
定期开展表彰先进活动。
社区体育俱乐部改革健康,1995年6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和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在全国组织实施;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任务;党的十六大将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高度关注民生,明确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进一步为做好群众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中国60年华诞的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8月8日设定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8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560号令,正式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并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2011年3月1日,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正式颁布实施。
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具体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推行了利用彩票公益金创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的工作。
目前,全国已有236家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它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进体育进社区,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和经营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之中,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这些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及其相匹配的经营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并结合当前全民健身工作的实际,提出今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的政策与建议。
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现状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我国正在发展中的一种新型的体育组织形式,是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产物。
它的诞生与发展将会对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提供大众健身娱乐场所,形成网络化的社会体育组织,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1)公益事业,非营利经营式,即国家主导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模式。
2)企业运作,营利经营,即纯粹商业化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模式。
3)公益事业,企业化运作,即混合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模式。
国家主导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及其特点:我国上海殷行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主导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体育局的指导下,街道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坚持全民健身工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城市管理服务,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服务,通过加大对社区体育的领导力度和社区体育活动阵地建设力度,先后建造了43个健身网点,为社区居民就近锻炼提供了方便,基本上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受到了广大社区市民的称赞和好评。
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
上海殷行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实行中心发展的模式: 街道特点:海连续多年的群先进单位。
地处市区的边缘地带,辖区面积798km2,有居民委员会47个,常住人口近20万,这里工厂企业聚集多,工薪阶层多,是上海最大的居民住宅区之一。
体育资源:面对区地域广、人口多,健身设施的配备仍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全方位健身需求的情况,社区市民希望辖区内能建造一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面向大众、服务一流的社区市民健身中心。
通过挖掘社区资源,总投资500万元,将一所公建配套的托儿所改建为上海第一家社区市民健身中心。
设施一流的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占地面积2160m2,建筑面1738m2,设有乒乓球室、沙狐球室、桌球室、体质监测站、购品部、多功能室,以及健身房、体锻房、棋牌室、理疗室、淋浴房等,是集健身锻炼、科学指导、组织管理、宣传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化的社区综合性体育健身场所。
俱乐部管理模式: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为的原则,殷行街道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同一兆韦德健身管理公司签订管理协议,共同投资成立中心管委会。
在机制上已实行了俱乐部管理,在章程中明确宗旨是充分发挥健身中心健身锻炼、科学指导、组织管理、宣传教育、休闲娱乐、体质测试六大功能,来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
管委会由街道、一兆韦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坚石健身发展有限公司、居委会代表组成,不直接参与健身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任务是保证健身中心有序经营运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科学的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的场所。
结合健身中心的市场营销,开展市民体质监测,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科学健身的咨询服务和科学运动处方。
根据社区市民结构,制定分时段、分年龄段的健身活动方案。
制定节假日公益场所开放方案,进一步发挥健身中心在社区中的作用。
利用自身活动场地优势,每年组织群众性体育项目培训、讲座不少于十二次,组织从事健身服务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领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证。
[1] 综上所述,国家主导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特点可概括为:政府投资,街道、社区经营;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的,非营利;价格较低,项目简单;后继发展资金不足,市场化手段单一等。
纯粹商业化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及其特点:纯粹商业化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指经营者以向大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服务为目的,以商业性健身娱乐设施为活动场所,依靠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运转的会员制群众体育俱乐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可以与广大群众多种多样的健身娱乐需求实现对接,将是未来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和健身市场发展的主要依托。
天津奥林匹克花园是一家具有代表性的纯粹商业化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
它位于天津市瑞景新苑居住区,社区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总面积70余万平方米,总入住人口2万余人,是一个集体育健身、购物、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各种条件和设施于一体的超大型现代化体育主题社区。
俱乐部的前身是由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投资兴建的天津奥林匹克花园运动城。
作为阳光健身工程的全国连锁单位,它具有区别于一般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特色。
1)奥林匹克花园拥有非常优越的体育场馆,而且在居住社区之中也紧密结合各个小区的主题安排了丰富的大众化体育娱乐设施。
社区内的体育设施完全按照大众运动的标准建设,而运动城内的场馆设施则是绝对的专业水平。
2)拥有专业化的私教队伍。
在奥林匹克花园俱乐部内,各相关的运动项目都配备专业的教练在现场进行保护和管理。
而且,奥林匹克花园拥有自己的体育教育系统,会员可以在这里接受正规的训练和指导,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3)创建了和谐的健身氛围。
天津奥林匹克花园将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业主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明社区,邻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相互鼓励,使运动更加富有意义,使参与者更积极地去感受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
4)高端的服务定位。
由于具备了良好的设施、环境,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专业化的管理与健身指导人员,天津奥林匹克花园俱乐部在组织活动的规格、向特定人群提供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等方面呈现出高端水准。
[2] 但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纯商业化运作模式,它也必然面临资金投入大,服务价格偏高,普通社区居民负担不起,服务对象少等问题,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的宗旨和功能不相协调。
混合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及其特点:现如今在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模式除了有国家主导型发展模式纯粹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以外还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混合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模式。
混合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模式吸取了国家主导型和商业型模式的优点,克服两者的不足,以更加新颖和更加富有创新性它位于陕西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电子三路三号,是一个以单位为主的板块型社区,占地220亩,有居民14000人。
几年来,西京社区坚持社区建设的正确方向,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1年1月获西安市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社区先进单位,2003年获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创建文明社区先进单位,2004年10月获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示范社区,2005年4月再次获西安市文明社区。
2002年12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2004年10月,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我国首批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试点单位。
西京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领导重视,高效率整合资源。
建设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关键。
面对西京电气总公司原四厂破产的困难局面,西京电气总公司领导、西京社区领导敢于面对现实,从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抓群众体育活动,按照“三边工程”的工作要求,坚定群众体育工作信念,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克服各种困难,下决心把社区和各社区单位的资源挖好,利用好。
为达到此目的在总公司经理的关心下,成立了以西京电气总公司党委书记为组长、社区居委会主任为秘书长的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领导小组。
转变观念,开拓自立自强之路。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国企实现主辅分离已成定局,群众体育工作靠企业这一局面即将成为历史。
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必须走出以往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34卷认识局限,开辟新形势下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新途径。
第一,变依靠企业为通过居民自治和自我约束推动社区体育。
根据群众健身需求,坚持年年有计划,季季有培训,月月有比赛,天天有晨晚练活动,使居民的体育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变依靠企业拨款为社会多渠道筹资。
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少不了经费的支持,除争取政府资助外,西京社区坚持自立自强、自己动手,采取了创造成绩,获奖得资、单位冠名比赛。
借鸡生蛋、社区单位捐赠、社区服务创收、协会会员会费等办法筹资。
第三,变单纯组织大型活动为大型和小型活动相结合。
群体性体育活动的生命力,一是群众性,二是经常性。
努力创新,活跃社区,辐射外围。
社区群众体育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有新的活力,才能激发更多人的参与兴趣。
为了体现这一思想,西京社区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第一;走出社区进入社会。
体育的舞台在社会,新鲜的经验,先进的事例层出不穷,绝不能固守社区本土,否则就会自生自灭。
为增长见识,为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西京社区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自己。
第二;敢为人先,大胆辐射。
第三;尝试发展体育产业。
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启不仅仅是在于利用已有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开发新资源,特别是单位型社区在与原挂靠企业分离后,必须变以往的等食吃为自己找食吃,这样才能有发展的主动权。
边建设边运转,社会和经济效益突显。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建设和实践,西京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已经达到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活动场地和其他硬件设施到位、活动项目众多、经费来源稳定、体育活动经常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