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数据之年
- 格式:pptx
- 大小:18.54 MB
- 文档页数:16
大数据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2019年上半年,大数据局在数据开发、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数据开发方面,我们完成了多项核心数据开发项目,如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和数据转换等。
在数据管理方面,我们实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管理措施,如数据安全审计和数据备份等。
在数据应用方面,我们建立了数据共享平台,让内部各部门互相分享自己的数据资源,并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和智能推荐功能。
2019年下半年,大数据局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数据的价值和降低数据管理的成本。
具体的工作安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我们将加强对敏感数据的审计和监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我们还将加强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防止数据被盗用或误用。
2. 改进数据质量和效率。
数据质量和效率是我们工作的关键。
我们将继续投入资源改进数据的质量和效率,如完善数据的清洗和转换流程,提升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效率等。
3. 推进数据应用的深化和扩展。
我们将继续推进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分享,推广更多的数据应用场景,如预测分析、风险控制等。
4. 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
我们将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让业务部门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并分析数据。
我们将探索一些新的技术和应用,如机器学习和智能推荐等,让数据应用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
总之,大数据局将在下半年继续推进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打造更加高效和智能的数据管理和应用平台,为公司的业绩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我们将采用更加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技术,防止数据遭到非法的访问或窃取。
我们也将建立更为全面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提高数据管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数据质量和效率方面,我们将通过自动化的数据清洗和转换流程,加强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我们也将继续改进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算法和技术,提高数据的价值和运用。
在推进数据应用的深化和扩展方面,我们将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深入了解业务需求,建设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分析和管理系统,推广更多高价值的数据应用场景,如人脸识别和区块链技术等。
2019年成都市成华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部门预算目录第一部分成都市成华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概况 (1)成都市成华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概况 (2)一、基本职能 (2)二、2019年主要工作 (3)第二部分成都市成华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2019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8)成都市成华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2019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8)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3)成都市成华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2019年部门预算名词解释 (14)第四部分2019年部门预算表 (17)第一部分成都市成华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概况1成都市成华区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概况一、基本职能(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大数据、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二)负责拟订全区大数据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引导和推动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工作;组织拟订大数据收集、管理、开放、应用等标准规范和考核体系;统筹推进全区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开放。
(三)负责编制全区电子政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全区电子政务(含各部门专业网)数据建设工作,牵头组织区级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审核和技术方案审查;统筹、指导全区网站、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
(四)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承担区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
(五)负责全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全区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负责推进全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
(六)负责大联动平台的日常管理、运转及优化完善工作。
(七)负责我区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建设工作;负责建设城市运行监测平台,构建城市智能感知体系;建立完善我区智慧城市2标准体系。
(八)拟订全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审查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并组织实施;协调安排应对突发事件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建立应急专家队伍;负责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保障;负责全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
2019年度山东省旅游大数据报告一、引言山东省作为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游客的需求,山东省旅游局发布了2019年度山东省旅游大数据报告。
本文将对该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旅游市场概况根据报告显示,2019年山东省接待游客总数达到了1.2亿人次,同比增长10%。
其中,国内游客占比为90%,国际游客占比为10%。
这一数据表明,山东省旅游市场的发展依然以国内游为主导。
此外,报告还指出,山东省的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了5000亿元,同比增长15%。
这一数字显示了山东省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三、旅游目的地分析报告对山东省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包括了著名的泰山、青岛、威海等景区。
泰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吸引了大量的登山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
青岛作为海滨城市,以其美丽的海滩和浓厚的欧洲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
威海则以其独特的海岛风光和温暖的气候成为了夏季度假的理想之地。
报告显示,这些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四、旅游消费趋势报告还对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据统计,2019年山东省的游客平均消费金额为400元/人次,同比增长10%。
同时,报告还发现游客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注重体验式旅游,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来享受独特的旅游体验。
此外,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旅游发展趋势展望报告指出,随着山东省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将成为山东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未来,山东省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同时,山东省还将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六、结论通过对2019年度山东省旅游大数据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山东省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潜力巨大。
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和游客消费行为的变化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19期2019年7月No.19July ,2019斐卢冉·热依木江(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1个人信息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1.1个人信息的定义个人信息是指公民个人身份的基本信息,其包含多方面。
王利明教授[1]认为,个人信息是指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反映个体特征的、具有可识别性的符号系统,包括个人身份、工作、家庭、财产、健康等各方面信息。
根据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第76条第五项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1.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信息网络科技的出现,使得人们凭借计算机的超强运算能力和快捷的信息传输能力,在信息收集、处理与利用方面有了跨越式的大进步。
相比以往来说,数据和信息的增长呈爆炸式,人类已经跨入了大数据时代。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自由与数据分享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动力。
但是,在加速社会发展的同时,信息自由与数据分享也让我们面临着严峻的信息泄露威胁以及网络安全问题。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手中的手机、电脑与他人进行着信息交流,同时人们也在创造着信息,在网络空间留下自己的轨迹。
通过网络上人们留下的碎片化信息,再加上整理,便可以得出数据形象。
电商了解消费需求,专车清楚每天的行踪,移动支付掌握财产变动等,个体的身体、位置、通信、征信、交易等各类信息被源源不断地收集、存储在网络空间,每个人似乎都成了“数字人形”。
互联网公司在获得了用户的“画像”后,就可以划分不同人群,迎合人群的喜好和需求,针对性地做活动,投放广告。
2019年新能源公交客车运行大数据研究报告摘 要: 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能源公交车的相关运行数据,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公交车的录入情况,上线情况,日均行驶里程、百公里耗电量等整车运行情况,充电起始SOC分布、充电时长、充电次数等使用情况等,分析我国新能源公交车的整车运行状态、客户使用习惯以及故障情况等,并计算出新能源公交车的节能减排效果情况。
一 公交客车总体情况分析(一)平台录入数据华东地区新能源公交车录入量最多,各区域纯电动公交车录入量占比超75%。
如图1所示,2018年全国新能源公交车累计录入124942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10124辆,占比88.14%;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14818辆,占比11.86%,可见在城市公交车领域,运营单位更青睐于纯电动客车。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2018年新录入新能源公交车数量最多,达到43300辆,占全国总量的34.66%。
华中、华南地区推广纯电动公交车的力度最大,新录入的新能源车辆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均超97%;而相比其他区域,西南地区新录入纯电动公交车占新能源公交车录入比例最低,仅有76.65%。
车长﹥10m的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最大,为53.90%,8m﹤车长≤10m的新能源公交车次之,为34.14%。
如图2所示,在2018年新录入的110124辆纯电动公交车中,车长﹥10m的纯电动公交车共计55596辆,占比50.48%;8m﹤车长≤10m的纯电动公交车共计40250辆,占比36.55%;6m﹤车长≤8m的纯电动公交车共计14278辆,占比12.97%。
在14818辆新录入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中,车长﹥10m的插电式公交车共计11752辆,占比79.31%;8m﹤车长≤10m的插电式公交车共计2411辆,占比16.27%;而6m﹤车长≤8m的插电式公交车仅有655辆,仅占比4.42%。
纯电动公交车中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占比最高,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中搭载锰酸锂电池的车辆占比最高。
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由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研究编著、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3》(以下简称《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3》)于5月27日正式发布。
该报告对中国大数据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
趋势之一,5G商用创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风口。
随着2018年6月首个5G国际标准版本发布,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投入相关产业的布局。
2018年,全球共有72家运营商展开了5G测试,2019年,国内各地正陆续启动预商用,2020年将实现全面商用,2025年中国有望培育出4.3亿用户的全球最大5G市场。
《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3》认为,未来中国将创造出数字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趋势之二,中国开启数字贸易规则新探索。
数字贸易需要一个全球性的贸易框架来规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统一、公平、高效的新的全球贸易规则。
当前,全球贸易中有50%以上已实现数字化。
与此同时,我国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数字贸易市场。
面向未来,我国需在全球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与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统一的全球贸易规则框架。
趋势之三,无人经济催生未来人机共生新格局。
无人经济作为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所蕴育的产物,这种新业态的到来不仅能拉动市场增长,同时还将颠覆现有的就业格局和社会状态。
未来,无人经济不仅要求传统商业组织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还需要政府同社会携手,加快构建起行业准入和测评机制、用户信息的保护机制,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催化人机共生新秩序的来临。
趋势之四,数字农业带动农村经济新转型。
数字农业从概念的产生,到实践中的探索、发展和应用,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之中。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新技术将广泛应用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升级上,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智能农机等新模式在更大范围推广,同时国家也将上马一批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的建设。
2019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
据初步统计测算,2019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3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2.1%。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11.3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5.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0%和15.3%。
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297.11万人次,增长6.1%。
(见表1)
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2019年,“一区两群”各区域旅游业彰显特色、协同发展。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旅游接待及收入增速明显高于主城都市区。
(见表2)
二、假日旅游持续火爆
“春节”“国庆”两个长假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五个小长假,全市共接待游客15907.95万人次,占全年接待游客总量的24.2%;实现旅游收入880.62亿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15.3%。
(见表3、图1、图2)
图1 2019年长假和小长假旅游接待情况。
大数据行业分析报告(2018-2019)目录一、大数据概述 (1)1、大数据简介 (1)2、大数据特征 (1)3、大数据的技术 (2)4、大数据的应用 (2)5、大数据处理方法 (2)二、大数据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4)1、国外现状 (4)2、国内现状 (5)3、发展趋势分析 (6)三、重点应用领域及行业企业分析 (8)1、重点应用领域 (9)2、重点企业 (14)3、国内运营商分析 (19)四、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数据量的成倍增长挑战数据存储能力 (20)2、数据类型的多样性挑战数据挖掘能力 (20)3、对大数据的处理速度挑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 (20)4、数据跨越组织边界传播挑战信息安全 (20)5、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挑战人才资源 (21)五、大数据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1)1、数据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1)2、数据共享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22)3、隐私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2)一、大数据概述1、大数据简介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
大量新数据源的出现导致了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爆发式的增长。
这些数据已经远远超越了目前人力所能处理的范畴,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领域,于是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
2、大数据特征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收集、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目的的咨询。
大数据不单单是指数量的量大,而且包括了以下的四个方面:首先,数据的体量(volumes)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和我们所熟知的G相比,体量不可谓不大。
其次,是数据类别(variety)大,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日渐丰富,已冲破了以前所限定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再次,是数据处理速度(velocity)快,在数据体量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数据的实时处理。
武汉市2019年土地市场大数据分析(2019.9)一、武汉市土地交易市场概况1、土地交易总体概况截止2019年9月底,武汉土地市场共挂牌133宗地,共成交110宗地,撤牌9宗,流拍11宗,延期3宗,成交金额约1160.22亿元、成交净用地面积约850.48万㎡、成交建筑面积约2372.52万㎡。
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金额上涨56.16%、成交净用地面积上涨14.75%、成交建筑面积上涨14.84%。
(图1 2019年1-9 月土地成交情况图)2、居住用地(含具有居住性质)土地交易概况(1)土地市场分析截止2019年9月底,武汉土地市场共挂牌居住用地(含商住性质)77宗地,占供应总数的57.89%;成交金额约1085.61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93.57%,成交净用地面积约606.80万㎡、占总成交净用地面积的71.35%,成交建筑面积约1815.74万㎡、占总成交建筑面积的76.53%。
(图2 2019年1-9月土地成交信息汇总图)(2)成交价格分析截止2019年9月底,武汉市(含远城区)居住用地成交平均楼面地价5978.58元/㎡,平均溢价率7.67%(详见表1)。
(表1 2019年1-9月居住用地性质土地成交信息汇总表)月份成交总建筑面积成交价格楼面地价平均溢价率(万㎡)(万元)(元/㎡)1月277.54 1277647 4603.47 5.00% 2月46.19 312390 6763.15 9.00% 3月62.51 430560 6887.86 4.00% 4月594.77 4135425 6952.98 20.00% 5月184.01 666870 3624.10 1.00% 6月333.09 180**** ****.41 18.00% 7月56.51 347157 6143.28 0.00% 8月22.91 109160 4764.73 0.00%(3)各区域供应分析截止2019年9月底,共成交居住用地(含具有居住性质)的建筑面积约1815.74万㎡,中心城区的供应主要集中在硚口区206.84万㎡、武昌区191.03万㎡、汉阳区184.97万㎡占全市住宅供应总量的11.39%、10.52%、10.19%;经济开发区中东湖高新区土地成交量较高,约占全市住宅供应总量的6.47%;远城区中东西湖区、江夏区土地成交量较高,分别约占全市住宅供应总量的14.58%、9.17%。
2019年中国人民健康现状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指与健康医疗相关,涉及生命全周期、生活全方位、生产全过程中所产生、发生及交互产生的有关生理、心理、生产、生活、道德、环境,以及社会适应、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方面形成的数据,正快速发展成为人人可享有的个性化、专属化、科学化、可视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的全时全程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在实践中,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着力点,而这三个着力点也突显了应用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重要意义。
1、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工程,“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随着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和完善,大数据技术与健康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应用,能够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服务落实,加快远程医疗普及,促进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就诊、预约挂号、诊间结算、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移动支付等服务应用的推广,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逐步实现,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2、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规范发展,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3、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是数字健康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将带来医疗模式的深刻变革,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居民健康管理产生深刻影响,提升健康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培育新业态和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医药、金融、物流、养老、保险、教育、健身等产能释放,带来健康产业加快升级。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将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以信息安全和法规制度为基础,以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疾病防控、科技引领、文化发展的融合创新为动力,运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助力深化医改和健康医疗服务,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业态,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