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药物
- 格式:ppt
- 大小:858.50 KB
- 文档页数:83
糖化学:糖类药物研发的重要驱动力作为除蛋白质和核酸之外的第3 类生物大分子,糖类物质是生物体能量的来源和物质循环的中心,也是维持细胞形态和构架的重要骨架和支撑单元。
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糖类以寡糖、多糖、糖蛋白、糖脂等游离或复合物的形式直接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免疫、衰老、信息传递、迁移等几乎所有生命活动。
人类多种疾病与糖类物质密切相关。
例如,肿瘤细胞高表达的特异性糖链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又如,糖类物质与病原体的免疫逃逸、识别和侵入宿主细胞密切相关。
近日,牛津大学糖生物学研究所所长Raymond Dwek 教授指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高度糖基化现象与病毒的多种突变密切相关。
1 糖类药物及其研发现状狭义的糖类药物(carbohydrate drug)是指不含糖类以外其他组分的药物,主要包括不同来源的单糖、寡糖、多糖及其衍生物等,如阿卡波糖、肝素等。
广义的糖类药物(carbohydrate-based drug)可拓展至为数众多的结构中含有糖基或糖链的药物,包括糖苷类药物、糖缀合物药物(糖蛋白、糖脂等)、拟糖复合物等,如恩格列净、盐酸阿柔比星、地高辛等。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讲,许多以糖相关物质作为靶点的药物(carbohydrate-related drug)也可视作糖类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等。
世界范围内,糖类药物的研发日益活跃,批准上市的糖类药物数量和销售量不断上升。
以六元环的吡喃糖、五元环的呋喃糖、氮杂糖和高碳糖唾液酸等为结构骨架进行药物信息检索,可查到糖类化学药物有150 多种,其中已上市药物70 种。
这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领域。
恩格列净、达格列净、依诺肝素、布瑞亭等“重磅炸弹”级糖类药物2019年全球销售额均超过10 亿美元。
糖类药物制造工艺技术原则糖类药物制造工艺技术是指研发和生产糖类药物所涉及的工艺及技术原则。
糖类药物是指以糖类为主要成分,具有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的药物。
在糖类药物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药物的质量、效果和安全性。
首先,糖类药物制造工艺技术要求精确的反应控制。
糖类药物的制造过程中常涉及到一系列的反应,包括酶促反应、化学反应等。
这些反应的控制需要严密的监测和调控,以确保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率。
同时,还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pH值等条件,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产物的质量。
其次,糖类药物制造工艺技术要求高纯度的原料和溶剂。
糖类药物的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药物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纯度高的原料和溶剂,以减少杂质的影响。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原料和溶剂的质量,并采取适当的纯化和提纯工艺,以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此外,糖类药物制造工艺技术要求适当的工艺控制和优化。
在糖类药物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设计的工艺流程、良好的操作技术和适宜的设备,控制每个步骤的操作参数,实现工艺的优化。
这包括液相反应的搅拌速度、加热和冷却速率、气相反应的压力和温度等。
通过合理的控制和优化,可以提高药物的产率和质量,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
最后,糖类药物制造工艺技术要求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在糖类药物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检验方法,以确保每个步骤和每个批次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这包括原料和溶剂的检验、反应过程的监测和控制、产品的中间检测和最终检验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才能保证糖类药物的质量、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糖类药物制造工艺技术原则包括精确的反应控制、高纯度的原料和溶剂、适当的工艺控制和优化,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这些原则的遵循和实践,可以提高糖类药物的制造效率和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多糖类药物的制备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多糖类药物的制备工艺流程详解多糖类药物,作为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一种,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年来在医药领域备受关注。
第七章糖类药物第七章糖类药物概述1812年,俄国化学家基尔霍夫在加酸煮沸的淀粉中,得到葡萄糖。
1819年法国科学家布拉孔诺从⽊屑、亚⿇和树⽪中也得到葡萄糖,才认识到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元”都是葡萄糖,得实验式C6H12O6。
1886年,德国化学家基利阿尼证明了葡萄糖的碳为直链,没有与完整的⽔分⼦相结合。
随后,糖的诸多其他⽣物学功能也已被逐步揭⽰和认识。
糖蛋⽩、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物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调节细胞的⽣长、分化、代谢及免疫反应等。
概念及分类定义:糖类是⼀类多羟基醛、酮及其衍⽣物的总称。
分类:按照糖类物质含糖单位数⽬分:(1)单糖:不能被⽔解成更⼩分⼦的糖(2)寡糖:由单糖缩合⽽成的短链结构(⼀般为2~9个单糖分⼦)(3)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链接⽽成的糖(⼀般的糖类药物指的就是多糖)(⼀)糖类药物的分类糖类药物种类繁多,其分类⽅法也有多种,按照含有糖基数⽬不同可分为以下⼏类。
(1)单糖类:如葡萄糖、果糖、氨基葡萄糖和维⽣素C等。
(2)低聚糖类:如蔗糖、麦芽乳糖、乳果糖等。
(3)多糖类:多糖⼜有多种,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①来源于植物的多糖,如黄芪多糖、⼈参多糖、刺五加多糖;②来源于动物的多糖,如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素等;③来源于微⽣物的多糖,如⾹菇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云芝糖肽等。
(4)糖的衍⽣物:如1,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肌醇等。
糖缀化合物:包括糖蛋⽩和糖脂两⼤类复合多糖,它们是⼀种糖类和⼀种蛋⽩质或⼀种脂类缔合的产物。
糖基:与活性或抗原性相关。
半乳糖、⽢露糖、⼄酰氨基葡萄糖、⼄酰氨基半乳糖等。
糖蛋⽩通常分为:胶原型、粘多糖型、蛋⽩聚糖型、寡聚⽢露糖苷型和N-⼄酰乳糖胺型,其中寡聚⽢露糖苷型和N-⼄酰乳糖胺型属于N-糖基蛋⽩。
寡糖残基:在发挥⽣物功能中期决定作⽤,贮存⽣物信息,捕获细胞间各种相互作⽤信息,联系其他细胞和细胞内外之间传递各种物质。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有多种药物可用于控制血糖。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一、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是这类药物的代表。
它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适用于 2 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和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多数患者在持续用药后可逐渐耐受。
二、磺脲类药物常见的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
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其副作用可能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等。
三、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机制与磺脲类相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
四、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
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它们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可能引起水肿、体重增加以及心血管方面的风险。
六、DPP-4 抑制剂常见的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提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水平,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具有降糖效果平稳、低血糖风险低等优点。
七、GLP-1 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
这类药物可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从而降低血糖。
常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八、SGLT-2 抑制剂代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来降低血糖。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九、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包括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等。
临床常用糖类药物的组成及代谢特征(沧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王彦荣)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生物体合成其它化合物的基本原料,或充当生物体的结构原料。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糖的生物功能已被逐步揭示和认识,全世界对糖类药物的研制与开发空前活跃,有些药物已投放市场。
下面将对糖类药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总结,希望对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1.糖的分类糖是多羟基醛、酮、醇及它们的衍生物,按其所含糖元的数目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按照结构和代谢特征又可将其分为功能性糖和普通糖。
一般来说,普通糖可以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发挥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作用。
而功能性糖特别是功能性低聚糖和功能性多糖,随着近年来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发现它们不但不会被人体消化液所降解而升高血糖和提供热量,反而发挥着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调节肠道菌群、双向调节血糖、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又称寡糖,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建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一类寡糖的总称,其分子量约为300~2000。
普通低聚糖可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提供能量,如蔗糖、乳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和麦芽四糖。
功能性低聚糖一般都很难消化,大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耐酸性,保湿性良好,具有较低的热量,可选择性的刺激大肠中的厌氧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并且被发酵利用,促进肠内有益菌群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
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乳酮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乳果糖、低聚龙胆糖、菊粉等,广泛存在于大豆、甜菜、芦笋、牛蒡、葡苣、洋葱、蜂蜜等食品原料中。
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它一般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普通多糖如淀粉经水解后可以转化成葡萄糖直接为机体提供能量。
功能多糖包括活性多糖和膳食纤维两大类。
其中活性多糖专指具有某种特殊生物活性的多糖化合物,如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和壳聚糖等。
多糖类药物提取方法及抗病毒活性研究多糖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多糖类药物提取方法及其在抗病毒活性研究中的应用。
一、多糖类药物提取方法多糖类药物主要来源于植物、菌类和动物等各种天然资源,其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取、酸碱提取、有机溶剂提取等多种技术。
在此,我们以水提取法为例进行介绍。
1. 植物来源多糖的水提取方法将植物材料经过粉碎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并进行常温静置一段时间,使得多糖类物质得以溶解于水中。
然后,使用热水提取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方法,将植物中的多糖类物质释放出来。
通过离心、过滤、浓缩和沉淀等步骤,得到多糖类药物的提取物。
与植物提取类似,菌类来源的多糖提取也可以采用水提取的方法。
利用适当的生物方法培养出目标真菌或细菌,并收集其发酵产物。
然后,将发酵产物进行离心、过滤等工艺处理,得到含有多糖类物质的提取液。
进行浓缩和纯化等步骤,获得多糖类药物的提取物。
动物来源的多糖类药物提取方法相对更为复杂,需要考虑其生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纯度等问题。
一般来说,首先需要选取适当的动物组织,然后通过化学和生物方法将多糖类物质提取出来。
通过离心、过滤、浓缩和纯化等步骤,得到多糖类药物的提取物。
二、多糖类药物在抗病毒活性研究中的应用1. 多糖类药物对呼吸道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多糖类药物对呼吸道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来自菌类的多糖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对呼吸道病毒的清除能力。
多糖类药物中的β-葡聚糖等成分也被证实具有直接抑制呼吸道病毒复制的作用。
肝炎病毒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体,而多糖类药物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来自植物的多糖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减少病毒复制和病毒感染的扩散。
多糖类药物中的镁离子等成分也能够直接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
多糖类药物在抗病毒活性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具体的抗病毒机制和活性成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常用糖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概况糖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糖类药物及其临床应用概况。
一、胰岛素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主要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
胰岛素可分为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中等作用型胰岛素和长效型胰岛素。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起始较快,适用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治疗,如急性高血糖危象。
长效型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基础胰岛素的补充。
中等作用型胰岛素的用途相对较少。
二、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原合成和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它不会导致低血糖,因此适用于患有肝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三、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是另一类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该类药物可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增强胰岛素的活性。
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和格列喹酮等。
它们具有作用持续时间短、效果显著和副作用较小等特点,成为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这些药物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鲁米那和阿卡波糖等。
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由于葡萄糖吸收受阻,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五、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通过激活GLP-1受体拮抗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这些药物可延缓食物的胃肠吸收,减慢胃排空,抑制葡萄糖生成,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常见的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有酒石酸类似物和类胰岛素肽-1等。
六、其他药物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见糖类药物,还有一些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例如糖苷酶抑制剂可阻止肠道葡萄糖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糖类药物可能大家都很少听说过糖类药物,也不知道糖类药物有什么,更不可能知道常见糖类药物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常见糖类药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常见糖类药物糖类药物的概念并没有统一,通常认为糖类药物就是含糖结构的药物,但也有学者认为一般的糖类药物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以糖为基础的药物,即糖自身可以作为药物,而且许多化合物可以通过糖类、与糖相关的结合蛋白和酶类物质相互作用,影响到一些生理和病理过程,因此这些以糖作为靶点的药物也可以成为糖类药物。
常见糖类药物的概念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对细胞间及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识别起着复杂的生物学作用,如参与生物体内的免疫、细胞分化、衰老和胚胎的发育等复杂的生理过程。
对糖生物学功能的认识,奠定了糖类药物研究的分子和生物学基础,因此糖被认为是目前糖类药物发现的重要先导化合物之一。
国外有关专著经常用“Carbohydrate Drug”(Klyosov A A et al,2006)和“Carbohydrate-base Drug”(Wong C H,2003)来表示“糖药物”和“糖类药物”。
国内也有专著讨论了糖类药物的定义(蔡孟深等,2007)。
常见糖类药物的特点糖类药物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们中间的大多数作用于细胞表面。
因为糖类或糖复合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表面,参与细胞和细胞、细胞和活性分子的相互作用,而且往往是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的第一步,如果这第一步被阻断了,有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也就不能随之发生。
由于多数以糖类为基础的药物的作用位点是在细胞表面,而不进入细胞内部,因此,这类药物对于整个细胞进而对整个集体的干扰,要比进入细胞核、细胞质内定药物要小得多。
就这点而言糖类药物是副作用相对小的药物。
因此糖类药物不仅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而且可以作为保健类药物(王克夷,2001)。
常见糖类药物的生理活性1.增强机体免疫力;2.抗肿瘤;3.抗辐射;4.抗凝血;5.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