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食用菌菌种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9.56 MB
- 文档页数:104
⾷⽤菌菌种⽣产第四章⾷⽤菌菌种⽣产俗话说:“母壮⼉肥”,好种是保证丰产、丰收的基础。
第⼀节⾷⽤菌菌种概述⼀、菌种的概念指⼈⼯培养进⾏扩⼤繁殖和⽤于⽣产的纯菌丝体。
⼆、菌种重要性菌种:⾷⽤菌⽣产中的“种⼦”,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低,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获得⾼产和优质的产品,因此⽣产优良的菌种是⾷⽤菌栽培的⼀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菌种的类型根据菌种的来源、繁殖代数及⽣产⽬的,把菌种分为母钟、原种和栽培种1、母种:从孢⼦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的纯菌丝体。
⽣产上⽤的母种实际上是再⽣母种,⼜称⼀级菌种。
母种既可繁殖原种,⼜适于菌种保藏。
2、原种:将线种在⽆菌的条件下移接到粪草、⽊屑、棉籽壳或⾕粒等固体培养基⼀培养的菌种。
⼜称⼆级菌种或瓶装菌种。
原种主要⽤于菌种的扩⼤培养,有时也可以直接出菇3、栽培种:将⼆级种转接到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上进⾏扩⼤培育,⽤于⽣产上的菌种。
⼜称三级菌种或袋装菌种。
栽培种⼀般不⽤于再扩⼤繁殖菌种。
5※<标题⼆>第⼆节⾷⽤菌制种的条件⼀、⾷⽤菌制种程序⾷⽤菌⽣产就是指在严格的⽆菌条件下⼤量培养繁殖菌种的过程,⼀般⾷⽤菌制种都需要经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个培养步骤。
⼆、制种设备和条件(⼀)机械设备1、原料加⼯设备枝材切⽚机、⽊⽚粉碎机2、拌料分装设备搅拌机、装瓶机or装袋机(⼆)灭菌设备1、灭菌设备⾼压灭菌锅、常压灭菌灶2、消毒条件药剂、紫外灯、电⼦灭菌器等(三)接种设备1、接种条件接种室——⽆菌室,4-8m2,缓冲间,紫外灯2、接种设备超净⼯作台or接种箱、接种⼯具、酒精灯(四)培养设备1、培养条件菌种培养室2、培养设备恒温培养箱(五)保藏设备1、冰箱冷藏室2、冷藏恒温库5※<标题三>第三节⾷⽤菌菌种培养基⼀、培养基就是采⽤⼈⼯的⽅法,按照⼀定⽐例配制各种营养物质以供给⾷⽤菌⽣长繁殖的基质。
培养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含有该菌⽣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食用菌菌种生产第一节食用菌菌种概述一、菌种的概念指人工培养进行扩大繁殖和用于生产的纯菌丝体。
二、菌种重要性菌种:食用菌生产中的“种子”,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获得高产和优质的产品,因此生产优良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二、菌种的类型根据菌种的来源、繁殖代数及生产目的,把菌种分为母钟、原种和栽培种1、母种:从孢子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的纯菌丝体。
生产上用的母种实际上是再生母种,又称一级菌种。
母种既可繁殖原种,又适于菌种保藏。
2、原种:将线种在无菌的条件下移接到粪草、木屑、棉籽壳或谷粒等固体培养基一培养的菌种。
又称二级菌种或瓶装菌种。
原种主要用于菌种的扩大培养,有时也可以直接出菇3、栽培种:将二级种转接到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育,用于生产上的菌种。
又称三级菌种或袋装菌种。
栽培种一般不用于再扩大繁殖菌种。
第二节食用菌制种的条件一、食用菌制种程序食用菌生产就是指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大量培养繁殖菌种的过程,一般食用菌制种都需要经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个培养步骤。
菌种生产流程二、制种设备和条件(一)机械设备1、原料加工设备枝材切片机、木片粉碎机2、拌料分装设备搅拌机、装瓶机or装袋机(二)灭菌设备1、灭菌设备高压灭菌锅、常压灭菌灶2、消毒条件药剂、紫外灯、电子灭菌器等(三)接种设备1、接种条件接种室——无菌室,4-8m2,缓冲间,紫外灯2、接种设备超净工作台or接种箱、接种工具、酒精灯(四)培养设备1、培养条件菌种培养室2、培养设备恒温培养箱(五)保藏设备1、冰箱冷藏室2、冷藏恒温库第三节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一、培养基就是采用人工的方法,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各种营养物质以供给食用菌生长繁殖的基质。
培养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含有该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第二:具有一定的生长环境。
第三: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保持无菌状态。
(一)物理状态1、液体培养基:是指把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加水配制而成的液体培养基。
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俗话说:“母壮儿肥”,好种是保证丰产、丰收的基础。
第一节食用菌菌种概述一、菌种的概念指人工培养进行扩大繁殖和用于生产的纯菌丝体。
二、菌种重要性菌种:食用菌生产中的“种子”,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获得高产和优质的产品,因此生产优良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二、菌种的类型根据菌种的来源、繁殖代数及生产目的,把菌种分为母钟、原种和栽培种1、母种:从孢子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的纯菌丝体。
生产上用的母种实际上是再生母种,又称一级菌种。
母种既可繁殖原种,又适于菌种保藏。
2、原种:将线种在无菌的条件下移接到粪草、木屑、棉籽壳或谷粒等固体培养基一培养的菌种。
又称二级菌种或瓶装菌种。
原种主要用于菌种的扩大培养,有时也可以直接出菇3、栽培种:将二级种转接到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育,用于生产上的菌种。
又称三级菌种或袋装菌种。
栽培种一般不用于再扩大繁殖菌种。
5※<标题二>第二节食用菌制种的条件一、食用菌制种程序食用菌生产就是指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大量培养繁殖菌种的过程,一般食用菌制种都需要经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个培养步骤。
二、制种设备和条件(一)机械设备1、原料加工设备枝材切片机、木片粉碎机2、拌料分装设备搅拌机、装瓶机or装袋机(二)灭菌设备1、灭菌设备高压灭菌锅、常压灭菌灶2、消毒条件药剂、紫外灯、电子灭菌器等(三)接种设备1、接种条件接种室——无菌室,4-8m2,缓冲间,紫外灯2、接种设备超净工作台or接种箱、接种工具、酒精灯(四)培养设备1、培养条件菌种培养室2、培养设备恒温培养箱(五)保藏设备1、冰箱冷藏室2、冷藏恒温库5※<标题三>第三节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一、培养基就是采用人工的方法,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各种营养物质以供给食用菌生长繁殖的基质。
培养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含有该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菌栽培学》复习内容《⾷⽤菌栽培学》复习内容绪论1 、什么是⾷⽤菌?⾷⽤菌是⼀类可供⾷⽤的具有显著⼦实体的⼤型真菌。
2、发展⾷⽤菌⽣产有什么意义?1)⾷⽤菌⼈⼯栽培是利⽤锯末、秸秆、棉⽪、⽟⽶芯等⼴⼤平原和⼭区的下脚料⽣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优质⾷品的过程;2)它可以改善环境,变废为宝;它利⽤薄地或闲地种植,不受地⼒限制,提⾼了⼟地利⽤程度;3)它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主要依靠培养料的⽔分⽣长,耗⽔量少,因此外界的环境因素对它影响⼩;4)⽽且可与农作物错季⽣产,充分利⽤剩余劳动⼒。
5)⾷⽤菌的投⼊产出⽐⾼,效益明显,是⼀般粮⾷作物的20-40倍。
6)随着我国加⼊WTO和市场繁荣⼈民⽣活⽔平的提⾼,外销和内需迅速增加。
因此,⾷⽤菌被冠以⽣态农业,⾼效农业、节⽔农业、致富农业、创汇农业的美名成为农业经济中的⼀项重要产业。
第⼀章第⼀节⾷⽤菌形态结构1、什么是菌丝体、⼦实体、⼦实层、孢⼦印、内菌幕、外菌幕?菌丝体是由基质内⽆数纤细的菌丝交织⽽成的丝状体或⽹状体。
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种特殊形式,先在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的两核之间的细胞壁上产⽣⼀个⼩突起,形似⼩分枝,分枝向下弯曲,其顶端与细胞的另⼀处融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形似⼀把锁,故称为“锁状联合”。
⼦实体是由分化的菌丝体组成,能产⽣有性孢⼦的菌体或菇体。
⼦实层是着⽣有性孢⼦的栅栏组织,是真菌产⽣⼦囊孢⼦或担孢⼦的地⽅。
孢⼦印是指孢⼦按菌褶的排列⽅式散落在纸上形成的图⽂。
(伞菌分类的重要依据)内菌幕是指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的膜状结构。
(破裂后形成菌环)外菌幕是指包裹在幼⼩⼦实体外⾯的膜状结构。
(破裂后形成菌托)2、初⽣菌丝、次⽣菌丝、三⽣菌丝特征、特点初⽣菌丝指刚从担孢⼦萌发出的菌丝。
特征是初期⽆隔、单细胞多核菌丝;很快⽣隔、多细胞单核菌丝。
特点是菌丝细,分枝少,⽣长慢,⽣长期短,⼀般不结实。
次⽣菌丝由两个初⽣菌丝质配⽽成。
特征是多细胞双核菌丝,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食用菌栽培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用菌概述 (3)1.1 食用菌的分类与分布 (3)1.2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经济意义 (4)第2章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5)2.1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5)2.1.1 菌丝体 (5)2.1.2 子实体 (5)2.1.3 孢子 (5)2.2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 (5)2.2.1 菌丝体生长 (5)2.2.2 子实体分化 (5)2.2.3 孢子产生与传播 (5)2.3 食用菌的生活条件与生长要素 (5)2.3.1 温度 (6)2.3.2 湿度 (6)2.3.3 光照 (6)2.3.4 空气 (6)2.3.5 营养 (6)第3章食用菌菌种选育与繁殖 (6)3.1 菌种选育方法 (6)3.1.1 菌种来源与筛选 (6)3.1.2 菌种选育流程 (6)3.2 菌种繁殖技术 (6)3.2.1 母种繁殖 (6)3.2.2 原种繁殖 (7)3.2.3 栽培种繁殖 (7)3.3 菌种保藏与管理 (7)3.3.1 菌种保藏 (7)3.3.2 菌种管理 (7)第4章食用菌栽培原料与设施 (7)4.1 栽培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7)4.1.1 原料的选择 (7)4.1.2 原料的处理 (8)4.2 栽培设施的要求与布局 (8)4.2.1 设施要求 (8)4.2.2 设施布局 (8)4.3 栽培环境的调控 (8)4.3.1 温度调控 (8)4.3.2 湿度调控 (8)4.3.3 通风与光照 (8)第5章食用菌栽培技术 (9)5.1.1 选材与处理 (9)5.1.2 菌种选择与接种 (9)5.1.3 栽培管理 (9)5.2 袋料栽培技术 (9)5.2.1 配制培养料 (9)5.2.2 装袋与灭菌 (9)5.2.3 菌种接种与培养 (9)5.3 床栽与箱栽技术 (9)5.3.1 床栽技术 (9)5.3.2 箱栽技术 (10)5.3.3 栽培管理 (10)第6章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10)6.1 病虫害类型与发生原因 (10)6.1.1 病害类型 (10)6.1.2 虫害类型 (10)6.1.3 发生原因 (10)6.2 病虫害防治方法 (10)6.2.1 农业防治 (10)6.2.2 物理防治 (11)6.2.3 生物防治 (11)6.3 农药使用规范与注意事项 (11)6.3.1 农药选择 (11)6.3.2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11)第7章食用菌采收与加工 (11)7.1 采收时期与标准 (11)7.1.1 采收时期 (11)7.1.2 采收标准 (11)7.2 采收方法与注意事项 (11)7.2.1 采收方法 (12)7.2.2 注意事项 (12)7.3 食用菌加工技术 (12)7.3.1 清洗 (12)7.3.2 切割 (12)7.3.3 烫漂 (12)7.3.4 冷却 (12)7.3.5 装袋 (12)7.3.6 冷藏 (12)7.3.7 加工 (12)第8章食用菌栽培模式与优化 (12)8.1 常见栽培模式分析 (12)8.1.1 室内栽培模式 (13)8.1.2 大棚栽培模式 (13)8.1.3 林下栽培模式 (13)8.2.1 品种选择与搭配 (13)8.2.2 栽培基质优化 (13)8.2.3 环境因子调控 (13)8.2.4 病虫害防治 (13)8.3 创新栽培模式摸索 (13)8.3.1 工厂化栽培 (13)8.3.2 资源循环利用 (14)8.3.3 互联网食用菌栽培 (14)8.3.4 休闲观光与食用菌栽培相结合 (14)第9章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4)9.1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 (14)9.1.1 生产规模 (14)9.1.2 产区分布 (14)9.1.3 技术水平 (14)9.1.4 市场与消费 (14)9.2 国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经验 (14)9.2.1 美国食用菌产业现状 (14)9.2.2 日本食用菌产业现状 (15)9.2.3 欧洲食用菌产业现状 (15)9.3 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15)9.3.1 发展趋势 (15)9.3.2 发展对策 (15)第10章食用菌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15)10.1 食用菌市场分析 (15)10.1.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5)10.1.2 消费者需求分析 (15)10.1.3 竞争态势分析 (15)10.2 营销策略与渠道 (16)10.2.1 产品策略 (16)10.2.2 价格策略 (16)10.2.3 渠道策略 (16)10.2.4 促销策略 (16)10.3 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 (16)10.3.1 品牌定位 (16)10.3.2 品牌形象设计 (16)10.3.3 品牌推广策略 (16)10.3.4 品牌维护与管理 (16)第1章食用菌概述1.1 食用菌的分类与分布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