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下降综合症的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78.37 KB
- 文档页数:1
鸡产蛋下降的原因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
方法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为垂直传播,通过胚胎感染小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方法。
一、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症状
病初无明显异常,精神、食欲尚好,产蛋量也基本正常,但病鸡两腿发软,关节不灵活,软壳蛋和薄壳蛋的数量增加,随着病情发展,病鸡表现精神萎靡,嗜睡,行动困难,常常侧卧。
病鸡日久体重减轻,产蛋减少,腿骨变脆,易于折断。
病情严重时可导致瘫痪和停产。
剖检可见肋骨和胸廓变形,椎肋与胸肋交接处呈串株状,腿骨薄而脆,有时也有肾肿胀、肠炎等病变。
二、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措施
1、笼养蛋鸡的饲粮中钙、磷含量要稍高于平养鸡,钙不低于3.2%-3.5%。
有效磷保持0.4%-0.42%,维生素d要特别充足,其他矿物质、维生素也要充分满足鸡的需要。
2、上笼鸡的周龄宜在17-18周龄,在此之前实行平养,自由运动,增强体质,上笼后经2-3周的适应过程,可以正常开产。
3、鸡笼的尺寸一般分轻型鸡(白壳蛋系鸡)和中型鸡(褐壳蛋系鸡)两种,后者不可使用前者的狭小鸡笼。
4、舍内应保持安静,防止鸡在笼内受惊挣扎,损伤腿脚。
夏季舍温度应控制在3 0 度以下。
5、对病情严重的鸡可从笼中取出,地面平养,并喂以调整好的饲料,待健康状况基本恢复后再放回笼中饲养。
鸡减蛋综合症的防治减蛋综合症由EDS-76病毒感染,主要以产蛋高峰期产蛋突然下降30%~50%,蛋壳破损率达45%以上,出现薄壳蛋、无壳蛋,而鸡群整体情况正常为特征。
一、发病特点蛋鸡发病多集中在25~35周龄。
经卵先天性感染的雏鸡在育成期呈隐性感染。
病毒主要潜伏在生殖器官内,不表现症状,也测不出血清抗体。
随后,由于性成熟的缘故病毒活化并大量增殖,开产应激是造成病毒激活致病的启动因子。
从产蛋率50%至产蛋高峰期是病毒增殖和对外排毒的极盛期,也是造成生殖器官损伤和产蛋下降的最严重时期。
种禽和种蛋带毒,在母鸡性成熟前为隐性感染,产蛋后因各种因素作用而表现病症。
禽产品流通,使该病从疫区可能传至非疫区。
饲养管理不当,使产蛋鸡体质减弱,引起疫病蔓延扩大。
二、临床表现蛋鸡产蛋量突然下降30%~50%,连续4~10周或更长,产出软蛋、薄皮蛋、无壳蛋、沙皮蛋、畸形蛋。
蛋壳表面粗糙,颜色变浅;蛋白呈水样或混浊,混有血液或异物;蛋黄变浅。
产蛋下降1~3周后,在未来的3~5周期间逐渐恢复正常或接近预期产蛋曲线。
种蛋孵化率下降,死胎率上升,孵出的雏鸡生活能力弱,死亡率高。
部分蛋鸡精神沉郁,产蛋下降前2~3天排湿软粪、绿色粪。
鸡冠青紫色,非常神经质,采食量并不减少反而增加。
体况无显著变化,个别出现羽毛蓬松、厌食、贫血、腹泻。
三、鉴别诊断1.EDS-76:主要影响产蛋高峰期生产,有无壳蛋等异常蛋,借助产蛋曲线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
2.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蛋清稀薄如水。
3.禽脑脊髓炎:成年鸡感染后通常没有显而易见的临床症状。
唯一的表现是产蛋下降,蛋个变小,蛋壳颜色和硬度没有变化。
四、病理变化病鸡输卵管粗大,管壁肥厚,质脆弱,纵向切开,黏膜面严重外翻;峡部和子宫部管腔内有乳白色渗出物;卵白分泌部和峡部浆膜苍白,黏膜白色,有光泽,手触有捻感;子宫黏膜呈淡暗红色,有光泽,个别卵泡出血。
肝呈黄色而坚实,胆囊萎缩,胆汁少而稀薄。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养鸡技术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蛋鸡感染此病毒后,会出现无法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的数量增多,蛋的质量下降等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做好该病的诊断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该病进行科学的防治。
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
1、病原与流行病原为Ⅲ群腺病毒,可凝集禽类的红细胞,感染任何年龄的鸡群,其中24~36周龄的青年鸡群是高发阶段,36周龄以上的鸡发病率较低。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
雏鸡感染此病后无临床症状。
另外不同品种的蛋鸡对该病的易感性也存在着差异,其中以产褐壳蛋的品种最易感,产白壳蛋的品种发病率较低。
该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传播方式是经由受精卵垂直传播,一般在鸡群的感染率达到50%,且达到产蛋高峰时,该病毒会迅速的传播。
该病也可进行水平传播,可通过输卵管、肠内容物、粪便等途径向外排毒传播疾病。
2、症状与病理变化雏鸡感染此病后无临床症状,青年鸡感染后一般在7~9天后可见最初的症状,也有的时间更长,约为17天才见症状。
主要的症状是突发性的产蛋量下降,一般比正常的产蛋率下降20%~30%,有的高达50%,同时伴随着产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小蛋等异常蛋。
蛋壳的质量下降,表面粗糙,一端呈砂纸样的细颗粒状。
产褐壳蛋的蛋鸡品种所产的鸡蛋蛋壳颜色变浅,表面粗糙,褐色如白灰、灰黄粉样,蛋白为水样,蛋黄颜色浅,有的蛋白中还有血液和异物等,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孵化成功的雏鸡体质一般较弱,通常在产蛋量下降持续4~10周后可恢复正常。
有的蛋鸡达不到产蛋高峰期,或者开产期推迟。
病鸡还有一些较为轻微的症状,有的鸡的精神不佳,羽毛散落,食欲下降,贫血,腹泻。
该病一般不会引起死亡,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有一些病例的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表现为卵巢和输卵管萎缩,有的表现为子宫黏膜皱褶出现水肿性肿胀,有的可见卵巢萎缩。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与预防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指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鸡产蛋数量急剧下降的一种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鸡的生产。
一、临床症状1. 鸡蛋数量减少: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鸡蛋数量明显减少,有些甚至停产。
在正常情况下,蛋鸡的产蛋率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一旦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
2. 蛋质量下降:在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情况下,即使有产蛋,蛋质量也会明显下降,包括蛋壳的硬度和蛋黄的颜色等,蛋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3. 饲料摄食量下降:患有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鸡可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摄食量明显下降。
这与疾病的影响导致鸡体内代谢的异常有关。
4. 体重下降:由于鸡摄食量下降,会导致体重下降,在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5. 羽毛失光、气喘等:鸡在患有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情况下可能表现出羽毛失光、气喘等不适症状,整体精神状态不佳。
以上就是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治疗。
二、预防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鸡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饲喂时间和方式、饮水量等,都会直接影响鸡的生产性能。
养殖户应该严格按照标准管理饲养场的条件,保障鸡的生活环境。
2. 综合营养素的供给:不同生长期的鸡需要不同的营养需求,养殖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供给鸡合理的综合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保障鸡的健康。
3. 饲料质量保证:鸡的饲料质量对其生产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养殖户应该选择有质量保证的饲料供应商,确保饲料的新鲜、卫生、无污染。
4. 疫病防治: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有时也与患有某些疾病有关,养殖户应该加强对鸡的疫病预防和控制,包括定期做好预防针对性的疫苗注射、常规的消毒消病等。
5. 疏密结合的养殖密度:饲养密度适中对于鸡的生产也是非常重要的,密度太大会增加鸡之间的竞争,长期下来容易导致应激反应加剧,密度太小则会增加鸡便于相互感染的机会。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成为养殖户们经常面临的问题,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困扰。
造成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饲料不合理:养殖户在饲料中往往会添加大量的蛋白质,但
是蛋鸭并不需要过多的蛋白质,这样反而会导致它们的卵巢功能下降。
2. 疫病传播:蛋鸭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特
别是感染了一些传染性疾病,会导致其产蛋量下降。
3. 环境因素:蛋鸭的繁殖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若环境湿度、
温度等不合适,也会导致其产蛋量下降。
面对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饲料:合理调配蛋鸭饲料,保证其营养平衡,避免过量
添加蛋白质。
2. 疫苗接种:定期为蛋鸭接种必要的疫苗,防止其感染传染性
疾病。
3. 环境控制:保证蛋鸭生活的环境温度、湿度等适宜,避免造
成其产蛋量下降。
4. 适时更换母鸭:对于老母鸭,应及时更换,以保证产蛋量的
稳定。
总之,要想预防和治疗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养殖户还应该加强对蛋鸭的管理和养
护,以避免产蛋量下降的发生。
怎样防治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产蛋下降综合征,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蛋鸡和种母鸡产蛋率下降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表现为群发性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蛋壳异常、蛋体畸形等,给鸡蛋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因。
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是由腺病毒属的一种无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引起,英文缩写为EDS76的病毒。
患病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如病鸡的排泄物等污染过的饲料、用具及饮水均可以传播本病。
另外,染有病毒的种蛋也可以进行传播。
2、症状。
任何日龄的蛋鸡均能够感染本病。
但一般来说,幼鸡感染后并不表现出任何症状。
蛋鸡染病后,常常是在26-36周龄期间,产蛋鸡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率下降;与此同时,产出的蛋严重畸形,无壳蛋、软壳蛋、薄壳蛋、过小蛋等急剧增加,有时这类变形蛋可达40%左右。
发病鸡群有时会出现厌食、羽毛蓬松、腹泻、贫血、精神不佳等症状。
但由于这些症状又和其他一些传染病的症状相近似,因而不能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
3、防治。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但是,发病后进行紧急免疫,可以缩短病程。
疫苗主要有EDS76灭活苗、EDS76和鸡新城疫二联灭
活苗。
120-140日龄进行接种,接种半个月后可以产生免疫力。
X u m u s h o u y i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于感染禽腺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也叫做减蛋综合征。
鸡体感染该病毒后在性成熟前不具有致病性,鸡一旦患这种病则使鸡产量下降,蛋品质也下降。
鸡、鸭、鹅等都能够感染,但只有鸡会出现发病,特别是产褐壳蛋鸡的易感性最高。
近几年时常发生,危害性非常严重,本文作者归纳了临床症状,介绍了诊断要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供参考。
一、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也被称为鸡减蛋综合征,其是一种由腺病毒所引起的会使得蛋鸡产蛋率下降、蛋体畸形、鸡蛋品质下降等多种症状的传染性疾病。
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导致蛋鸡产蛋率大幅度下降。
感染该病的蛋鸡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是26-36周龄产蛋的鸡会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量下降,其下降率多在20%-40%左右,部分症状比较严重的蛋鸡下降率甚至是在50%以上。
蛋鸡患病后,初蛋壳色素将会变淡或者是消失,同时蛋鸡还容易产下软壳蛋或者是畸形蛋,鸡蛋的个头与普通鸡蛋相比偏小,鸡蛋的一端比较粗糙呈砂粒样,蛋壳容易破碎,蛋黄颜色偏淡,蛋清多呈现为水样或者是蛋清中掺杂有血丝和异物。
随着蛋鸡的病情不断加重,许多病鸡的精神状态不佳,采食量大幅度下降,羽毛杂乱失去光泽,拉出的粪便也多是绿色稀粪,这些症状发生之后,病鸡将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少量病鸡死亡。
通常情况下,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持续时间在4-10周之后,将会逐渐好转恢复,但是部分病鸡的疾病持续时间更长,其持续时间长短实际上与病毒的传播速度存在有一定的关联。
二、病例解剖变化情况分析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通常都没有明显的特征变化,在对死亡病鸡解剖时,可以发现病鸡的肝脏和脾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肿胀,卵巢及子宫也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变小,卵泡则有软化或者是出血的症状,输卵管和子宫黏膜出血,部分病鸡有卡他性炎。
此外,个别病鸡还有卵黄性腹膜炎,及但是病鸡的其他脏器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