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导致上尿路扩张的尿动力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28.86 KB
- 文档页数:1
【关键字】医院肾脏ECT解读-北大医院核医学科第一节肾动态显像和非显像检查法一、肾动态显像(一)原理与方法1.原理肾动态显像(Renal dynamic imaging)包括反映肾血流的肾动脉灌注显像(renal artery perfusion imaging)和反映肾功能、上尿路引流的肾动态显像(renal dynamic imaging)。
静脉注射能为肾实质摄取且迅速随尿流排出的显像剂(imaging agent),用γ照相机快速动态采集(dynamic acquisition)双肾的放射性影像,可以依次观察到肾动脉灌注影像(renal artery perfusion image)和肾实质影像,之后显像剂随尿液流经肾盏、肾盂和输尿管而到达膀胱,这些部位依序显影。
2.方法(1)受试者饮食如常,显像前30 min饮水300 ml,排尿后取坐位,背靠γ照相机探头采集肾后位影像,视野包括双肾和部分膀胱(图8-1)。
“弹丸”式注射显像剂后立即以每帧1~2 s的速度动态采集30~60 s,得到肾动脉灌注显像;紧接着以每帧1 min的速度采集20~30 min,得到肾动态显像。
图8-1 肾动态显像患者检查体位(2)常用的显像剂分为两类:①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内,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然后很快随尿排出。
常用的是99Tcm-DTPA(99Tcm-二乙三胺五乙酸),用量111~296 MBq(3~8 mCi),体积小于1 ml。
②肾小管分泌型:显像剂随血流经肾脏时,大部分被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吸收,然后分泌到管腔,小部分由肾小球滤过,两者在小管腔内汇集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常用的有131I-OIH(131I-邻碘马尿酸盐),用量7.4~11.1 MBq(200~300 μCi),体积小于1 ml;99Tcm–EC (99Tcm-双半胱氨酸)或99Tcm–MAG3(99Tcm-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用量111~296 MBq(3~8 mCi),体积小于1 ml。
泌尿系统梗阻一、填空题1、急性尿潴留的病因可分为和。
2、前列腺增生时膀胱残余尿量超过或曾经出现应早日手术治疗。
3、急性尿潴瘤治疗原则是和。
4、良性前列腺增生起始于前列腺腺体的。
5、输尿管梗阻最常见的病因是,膀胱梗阻最常的病因是。
二、判断改错题1、小儿肾积水最主要的病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2、泌尿系统梗阻的诊断的首选方法是IVP。
3、一般认为积水肾的剩余肾实质的厚度超过0.5cm者,肾有保留价值。
三、选择题[A型题]1、老年男性患者,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
A.前列腺癌B.前列腺增生C.膀胱颈纤维性增生D.膀胱结石E.尿道结石2、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并有明显肾功能障碍,应如何处理。
A.留置导尿管,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B.膀胱穿刺抽尿C.膀胱造瘘D.雌激素治疗E.前列腺切除3、70岁,男性进行性排尿困难四年,多次出现过急性尿潴留,目前排尿呈点滴状,前列腺明显增大,质软,弹性,残余尿300毫升,患者有冠心病已数年,时有心律不齐和心绞痛发作,最好采用哪种治疗方法。
A.用女性激素B.长期留置导尿管C.耻骨上膀胱造瘘D.前列腺切除E.双侧睾丸切除4、前列腺增生病人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排尿困难B.尿潴留C.尿频D.无痛性血尿E.腹股沟疝[B型题]A.充盈性尿失禁B.阵发性高血压C.排尿中断D.两上腹包块E.无痛性血尿5、前列腺增生。
6、多囊肾。
7、嗜铬细胞瘤。
A.药物治疗如激素、a受体阻滞剂B.导尿C.前列腺切除术或经尿道电切术前列腺D.膀胱造瘘E.抗生素8、男性,70岁,近两年尿频显著,排尿费力,渐加重,不能排尿一天,来急诊。
9、该患者服药治疗无效,反复出现尿潴留,查体:前列腺Ⅱ度大,肛门括约肌张力正常,正常心电图。
10、患者行前列腺切除术后一月,仍有尿频,尿常规:白细胞3-5/HP 。
11、男性,75岁,三月前发生一次尿潴留,目前严重尿频,排尿困难,五年前发生急性心梗,目前心脏情况较稳定。
前列腺增生症BPH病因目前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BPH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关因素有:雄激素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与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近年来也注意到吸烟、肥胖及酗酒、性功能、家族、人种及地理环境对BPH发生的关系。
病理生理改变前列腺增生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胱高压并出现相关排尿期症状。
随着膀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
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
继发于BPH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膀胱高压所致尿潴留以及输尿管返流。
临床表现• 1.尿频:尿频为早期症状,先为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
下尿路梗阻时,50%~80%的患者有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逼尿肌失代偿后,发生慢性尿潴留,膀胱的有效容量因而减少,排尿间隔时间更为缩短。
若伴有膀胱结石或感染,则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
• 2.排尿困难:腺体增大,机械性梗阻加重,发现排尿困难症状,下尿路梗阻的程度与腺体大小不成正比。
由于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起始延缓,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
小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
如梗阻进一步加重,患者必须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
呼吸使腹压增减,出现尿流中断及淋漓。
残余尿是膀胱逼尿肌失代偿的结果。
当残余尿量很大,膀胱过度膨胀且压力很高,高于尿道阻力,尿便自行从尿道溢出,称充溢性尿失禁。
夜间熟睡后,盆底肌肉松弛,尿液更易自行流出,出现夜间遗尿。
有的患者平时残余尿不多,但在受凉、饮酒、憋尿,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可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
患者尿潴留的症状可时好时坏。
部分患者可以是急性尿潴留为首发症状。
• 3.血尿:前列腺黏膜上毛细血管充血及小血管扩张并受到增大腺体的牵拉或与膀胱摩擦,当膀胱收缩时,可以引起镜下或肉眼血尿,是男性老年人血尿常见原因之一。
老年照护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不属于手杖分类的是()A、多足手杖B、直手杖C、前臂杖D、单足手杖E、带座式手杖正确答案:C2、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或“人工咳嗽”的是下列哪项操作A、氧气吸入法B、心肺复苏术C、海姆立克急救法D、急危病人的搬运法E、吸痰术正确答案:C3、使用平车转运老年人时,正确的是()A、为方便转运,老年人身上的输液管道可暂时拔下B、照护人员在老年人身侧C、病情危急时可直接用平车把门撞开D、以上均错E、老年人骨折时只需在平车上垫木板,不用固定正确答案:D4、浅Ⅱ度烧伤的创面特点是A、剧痛、水疱、创面红肿B、剧痛、水疱壁厚、创面红肿C、剧痛、红斑、基底红白相间D、痛觉消失、创面无水疱E、痛觉迟钝、水疱、创面红白相间正确答案:A5、某养老服务中心的照护人员,在协助医院急诊科120急救人员搬运抢救受伤的老年人时,下列哪项措施不妥A、昏迷老年人平卧于担架上,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B、骨盆损伤老年人仰卧于门板或硬质担架上,膝微曲,下部加垫C、外伤出血休克老年人搬运时,应卧位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D、腹部内脏脱出的老年人双腿屈曲,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以防感染E、搬运脊柱损伤老年人时,严防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保持脊柱伸直正确答案:D6、徐大爷,87岁,失智老人。
今日照护人员发现徐大爷躁动不安,为防止老人坠床,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A、必要采取适当的约束带约束B、增加巡视频率C、加高床挡D、以上答案均正确E、加大看护力度正确答案:D7、刘奶奶,92岁,牙齿缺失,照护人员应为其准备( )A、治疗饮食B、软质饮食C、半流质饮食D、流质饮食E、普通饮食正确答案:B8、关于使用轮椅前的准备,正确的是()A、刹车灵敏B、脚踏板有一只损坏C、安全带可有可无D、打开与收起不顺畅E、不用检查胎压正确答案:A9、紫外线消毒过程中若卧床老年人出现恶心、呕吐、气促等不良反应,应( )A、继续消毒,同时加强观察B、消毒完立即报告医务人员进行处理C、告知老人忍耐D、不用做任何处理E、立即停止消毒,报告医务人员正确答案:E10、照护人员小王在为老年进食时,进食的安排错误的是()A、一般午餐进食时间为11~12时B、一般晚餐进食时间为18~20时C、总体原则是少食多餐,有利于消化吸收D、进食的温度以温热不烫嘴为宜E、进食速度宜慢,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正确答案:B11、下列哪项尿失禁的健康指导措施不正确()A、加强皮肤护理B、酌情采取留置导尿C、训练膀胱功能D、锻炼盆底肌E、白天少饮水,以减少尿量正确答案:E12、肠腔梗阻老年人呕吐物的颜色是()A、黑褐色B、紫褐色C、咖啡色D、鲜红色E、黄绿色正确答案:E13、郑爷爷,78岁,肺癌晚期,病情稳定后入住养老院,给予高蛋白饮食, 照护人员应按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计算为( ),但总量不超过120克。
尿路梗阻的分类及病理表现*导读:尿路梗阻是泌尿系常见的病症,Bell在32,360例尸体解剖中,有肾积水者1,226例,占3.8%。
20岁以前男、女发病率相似;20~60岁之间,女性因生育和子宫肿瘤,发病率较高;至60岁以上,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和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尿路梗阻可由机械性和动力性两种原因引起。
其病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的。
尿路的畅通是保持尿液正常排空的首要条件,任何部份发生梗阻,近端即发生尿液滞留,由于流体静压的升高造成反压将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近端尿路一系列梗阻性病变,导致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功能结构上的一系列病理改变,除容易发生感染外,还对肾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
尿路梗阻是泌尿系常见的病症,Bell在32,360例尸体解剖中,有肾积水者1,226例,占3.8%。
20岁以前男、女发病率相似;20~60岁之间,女性因生育和子宫肿瘤,发病率较高;至60岁以上,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和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尿路梗阻可从其病因、部位及性质等作五种分类:1、按部位分上、下尿路梗阻膀胱作为上、下尿路之分界,由于膀胱是个贮尿器官起了缓冲作用。
如上尿路梗阻将直接影响肾脏,导致肾积水与肾单位破坏,下尿路梗阻一般以膀胱颈以下,由于膀胱的缓冲作用,故对肾功能损害常需长期梗阻后才发生。
2、按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急性完全性梗阻常引起严重后果,需急诊处理。
而进行性不完全性梗阻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发展为完全性梗阻。
3、按病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1)先天性梗阻:多见为后尿道瓣膜、输尿管膀胱和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的狭窄。
另外膀胱输尿管回流为婴儿中的输尿管壁间段发育不健全所致。
2)后天获得性梗阻:可由尿路本身病变或尿路外压迫而引起。
常见的原因有:①继发于感染或损伤的尿道狭窄;②良性前列腺增生或癌肿;③尿路肿瘤尤以膀胱肿瘤侵犯膀胱颈部或一侧或两侧输尿管在膀胱内的开口;④盆腔脏器肿瘤局部浸润或转移压迫输尿管或膀胱底部;⑤尿路各段均可发生之结石;⑥腹膜后纤维化或恶性病变;⑦妊娠。
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尿动力学及超微结构研究
*导读:下尿路梗阻性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尿动力学检查是将生理变化与解剖相联系,通过功能情况推断结构变化。
……
尿动力学检查包括(1)尿流率测定;(2)充盈性膀胱测压;(3)尿道压力图;(4)尿动力学检查;(5)排尿性尿道压力图;(6)压力一尿
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同步检查。
尿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检测通过透视电镜观察逼尿肌超微结构如平滑肌及分布、细胞间隙、细胞连接、间质的改变和神经轴突的改变等。
项目意义:
下尿路梗阻性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尿动力学检查是将生理变化与解剖相联系,通过功能情况推断结构变化。
尿动力学检查不同于传统诊断方法,传统诊断方法基本属于形态学诊断,而影响排尿功能的下尿路疾患更多的表现在于功能方面的改变,尿动力学检查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传统诊断方法的不足。
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1.国内首次利用膀胱一尿道同步测压诊断膀胱逼尿肌与尿道外
括约肌协调功能,为膀胱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的诊断建立了新的诊断途径。
2.较早率先利用压力一流率测定对老年男性排尿困难患者和女
性下尿路症状患者做出诊断,正确的选择了手术适应症,避免了
盲目手术,对术前的选择和术后的评估起到了指导作用。
3.率先应用尿动力学检查对糖尿病膀胱进行评估并做了相关超微结构基础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根据临床表现及尿流动力学特点分类引言根据临床表现及尿流动力学特点分类是指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将尿路梗阻进行分类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方法。
尿路梗阻是指尿液在排尿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导致尿液排出受限或困难。
尿路梗阻的分类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表现分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尿路梗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下尿路梗阻下尿路梗阻是指尿液在排尿过程中受到阻碍的情况发生在膀胱颈部以下的部位,包括尿道和前列腺等。
下尿路梗阻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患者需要频繁排尿,尿量较少;•尿急:患者感到尿意迫切,无法控制;•尿痛:患者排尿时感到尿道灼烧或刺痛;•尿液流动受限:尿液排出缓慢,排尿时间较长。
2. 上尿路梗阻上尿路梗阻是指尿液在排尿过程中受到阻碍的情况发生在肾脏或输尿管等上尿路部位。
上尿路梗阻的常见症状包括:•腰痛:患者常常感到腰部或腹部的疼痛,疼痛可能向下蔓延至腹股沟或大腿内侧;•血尿:尿液中可以观察到血液,呈现红色或棕黑色;•肾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的表现,如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3. 混合性尿路梗阻混合性尿路梗阻是指同时存在上尿路和下尿路梗阻的情况。
混合性尿路梗阻的症状包括上述两种类型的症状。
尿流动力学特点分类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的结果,尿路梗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慢性尿梗阻慢性尿梗阻是指尿液在排尿过程中受到长期阻碍的情况。
慢性尿梗阻的尿流动力学特点包括:•射程减低:尿液排出的距离较短;•射程曲线平坦:尿流的曲线呈平坦状态,没有明显的波动;•射程时间延长:尿液排出所需的时间较长;•射程流量减少:尿液排出的流量较少。
2. 急性尿梗阻急性尿梗阻是指尿液在排尿过程中突然受到阻碍的情况。
急性尿梗阻的尿流动力学特点包括:•射程受限:尿液排出受到限制,无法顺利排尿;•射程曲线波动:尿流的曲线呈波动状态,有明显的起伏;•射程时间延长:尿液排出所需的时间较长;•射程流量减少:尿液排出的流量较少。
泌尿系梗阻病人的护理主讲人:泌尿系统是由肾小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一个管道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主动、单向地将肾产生的尿液排泄到体外。
因此,泌尿系统保持通畅是维持正常肾功能的必要条件。
泌尿系统任何部位发生梗阻,必将造成梗阻近段的尿液淤积,最终将导致患侧肾功能损害或丧失。
若为双侧梗阻,可导致肾衰竭。
根据梗阻发生的原因一般分为机械性和动力性两大类。
机械性梗阻常见原因如下①先天性梗阻:由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所致,常见于小儿,如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输尿管异位开口,后尿道瓣膜等。
②后天性梗阻:泌尿系统腔内肿瘤、结石、炎性狭窄、结核、外伤、腹腔或盆腔纤维化、肿瘤侵润等③医源性梗阻:如手术或器械检查造成的损伤,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反应等。
动力性梗阻常见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根据梗阻部位又可分为上尿路梗阻和下尿路梗阻,上尿路梗阻在膀胱以上,下尿路梗阻发生在膀胱、尿道。
泌尿系梗阻的基本病理改变主要是梗阻以上的部位尿液淤积、尿路扩张。
上尿路梗阻多见于输尿管梗阻,输尿管发生梗阻后输尿管扩张变粗,随着梗阻程度的加重,出现肾积水、肾实质萎缩。
肾积水时肾实质的萎缩一方面是由于肾盂内的持续高压,直接压迫肾实质,另一方面是由于肾缺血所致,最终肾脏成为一个无功能的巨大囊袋。
下尿路梗阻时,膀胱逼尿肌为克服梗阻,逼尿肌增厚,膀胱逐渐失代偿,收缩乏力,出现残余尿,严重时引起尿潴留。
尿路梗阻后,由于尿液引流不畅,极易发生尿路感染。
肾积水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造成肾内压力增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称肾积水。
肾积水多由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所致,常见原因有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结石;长期的下尿路梗阻也可导致肾积水,如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等。
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是否有腰痛由于肾积水发展缓慢,轻、中度积水可长期无明显症状,积水达到一定程度时有腰部胀痛不适。
2、评估病人腹部是否可摸到肿块长期尿路梗阻,肾积水日益严重,腹部可触摸到肿大的肾脏。
尿动力检查指标解读
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评估尿路功能和疾病的方法,其指标解读如下:
尿流率:尿流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排尿的尿量,正常人的尿流率为10~15ml/s。
如果尿流率低于10ml/s,可能表明尿道狭窄、膀胱出口梗阻等疾病。
膀胱压力:膀胱压力是指膀胱内尿液的压力,可以通过检查膀胱压力来判断膀胱的功能是否正常。
残余尿量:残余尿量是指排尿后膀胱内剩余的尿量。
正常成年人的残余尿量应为0~20ml。
如果残余尿量过多,可能表明膀胱收缩力不足、尿道梗阻等问题。
逼尿肌压力:逼尿肌压力是指排尿时膀胱逼尿肌产生的压力。
逼尿肌压力的异常可能表明逼尿肌功能障碍或尿道梗阻等问题。
尿道压力:尿道压力是指排尿时尿道承受的压力。
尿道压力的异常可能表明尿道狭窄、尿道括约肌张力异常等问题。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尿路功能和疾病的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放松,配合医生的指示进行排尿,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尿潴留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
按其病史、特点分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两类。
急性尿潴留起病急骤,膀胱内突然充满尿液不能排出,病人十分痛苦。
常需急诊处理;慢性尿潴留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下腹部可触及充满尿液的膀胱,但病人不能排空膀胱,由于疾病的长期存在和适应痛苦反而不重。
病因常见原因是由于各种器质性病变造成尿道或膀胱出口的机械性梗阻,如尿道病变有炎症、异物、结石、肿瘤、损伤、狭窄以及先天性尿道畸形等;膀胱颈梗阻性病变有膀胱颈挛缩、纤维化、肿瘤、急性前列腺炎或脓肿、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等;此外,盆腔肿瘤、妊娠的子宫等也可引起尿潴留。
还有由于排尿动力障碍所致的动力性梗阻,常见原因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如脊髓或马尾损伤、肿瘤,盆腔手术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以及糖尿病等,造成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
还有药物如阿托品、普鲁本辛、东莨菪碱等松弛平滑肌的药物偶尔可引起尿潴留。
2临床表现急性尿潴留发病突然,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胀痛难忍,辗转不安,有时从尿道溢出部分尿液,但不能减轻下腹部疼痛。
慢性尿潴留多表现为排尿不畅、尿频,常有尿不尽感,有时有尿失禁。
少数病人虽无明显慢性尿潴留梗阻症状,但往往已有明显上尿路扩张、肾积水,甚至出现尿毒症症状,如身体虚弱、贫血、呼吸有尿臭味、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贫血、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等。
必须指出的是,病人没有排尿不等于就是尿潴留。
3检查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人,可作B超检查。
4鉴别诊断尿潴留应与无尿鉴别。
有些人出现无尿的症状,并不是尿潴留,往往是由于肾功能衰竭、肾脏不能产生足够的尿液的缘故。
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人,可作B超检查。
如果膀胱内没有尿液,可能因为肾功能受损造成的,应对其积极治疗,尽快恢复肾脏的功能。
5治疗1.急性尿潴留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恢复排尿。
如病因不明或梗阻一时难以解除,应先做导尿或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膀胱尿液解除病痛,然后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若经耻骨上膀胱区热敷或针刺等治疗仍不能排尿,可行导尿术,尿潴留短时间不能恢复者,应留置导尿管持续导尿,视情况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