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燕山期花岗岩与钨多金属成矿关系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581.67 KB
- 文档页数:7
广西大明山地区钨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系列的建立辛晓卫;张启连【摘要】广西六梨钨多金属矿床是广西近年评价的网脉浸染型白钨矿床,共伴生铜、钼矿.大明山矿区大脉型钨多金属矿化普遍发育,两个矿床成矿均与花岗岩关系密切,成矿年龄为燕山晚期.通过矿床特征研究,钨(钼)、铜、铅锌矿化具有成矿系列中的“共生性、连续性、分带性、重叠性、互补性”特点,结合区域上铜、铅、锌、银共伴生特点,初步建立大明山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成矿系为“W(Mo)-Cu(Pb、Zn、Ag)”,并根据此成矿系列指出本区的找矿方向.【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8(032)002【总页数】6页(P233-237,242)【关键词】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化分带;成矿系列;找矿方向;广西【作者】辛晓卫;张启连【作者单位】广西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 530031;广西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5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0 引言长期以来对大明山地区成矿预测研究多以单矿种为主,如钨矿找矿方向研究[1-2],铜矿找矿方向研究[3-5]。
尽管该区产出的矿种有钨、铜、铅、锌、银、金、水晶、滑石等20多种,但由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勘查工作投入过少,新矿床类型鲜有发现,故对钨、铜、铅锌(银)等成因密切相关的成矿系列或成矿模式研究欠缺。
近年发现评价的六梨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成矿区东南部,局部地段探获的钨资源量已达到中型规模,属云英岩化细脉浸染状钨矿,其中铜、钼为共伴生矿种,局部地段亦可圈出以铜或钼为主的矿体,与华南钨矿成矿模式中铜矿产于外接触带有所不同[6];由于细脉浸染状矿化评价较晚,因此该类型在广西近年的成矿规律、成矿系列研究中并未得到体现[7],新矿化类型的发现无疑为矿床成矿系列的建立提供了实例支持。
笔者们全程参与了六梨矿区的勘查工作,在勘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明山大脉型钨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出该区矿化分带规律,尝试建立钨多金属成矿系列,并期望该系列对区域成矿预测和找矿有所启发。
矿床地质滇东南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及找矿潜力*欧阳永棚1,夏庆霖1,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产地,分布有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白牛厂银锡多金属矿、都龙锡锌铜多金属矿等一系列超大型—大型矿床。
近年来,随着官房钨矿、麻栗坡钨矿的系统勘探,新增WO3储量60余万吨,展现了巨大的资源潜力。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滇东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岩与成矿年代学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来探讨该地区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概况滇东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华南褶皱带及三江造山带的交汇处。
自古生代以来本区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其中燕山期是区内最主要的岩浆活动时期,以花岗质岩浆侵入为主,形成了近等间距分布的个旧、薄竹山、老君山三个复式花岗岩体,围绕这三个岩体周边分布有一系列锡、钨、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点)及矿化点。
2 钨锡多金属矿床与燕山期花岗岩的关系2.1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滇东南钨锡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围绕花岗岩体产出,受花岗岩体控制明显。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矿体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部位或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等分布于个旧组层位中,成矿在空间上呈现出以花岗岩体为中心的矿化空间分带特征,大致表现为Be-W、Sn(Cu、Mo、Bi、Be)-Sn、Pb、Ag-Pb、Zn的分带规律(Zhang Shouting et al., 2008; 张寿庭等,2009)。
薄竹山地区,虽然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距离薄竹山岩体较远,但最新钻孔揭露其下部有隐伏花岗岩体存在,花岗岩体与寒武系地层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并在接触带附近发现矽卡岩型铜锡多金属矿化;近几年新发现的官房钨矿床则产于薄竹山花岗岩体西南缘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上,为一典型的矽卡岩型白钨矿床。
论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金、铜、钨、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而它们都与地球内部的矿床密切相关。
在地质学上,它们被归类为接触成因矿床,属于一种特殊的成矿类型。
而与这些矿床密切相关的岩石类型则是花岗岩。
因此,研究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关系。
一、成因类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些金属的成矿类型。
接触成因矿床是由于挤压、加热等因素,使原有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改造而形成的矿床。
这种类型的矿床通常形成在岩石脉、股状脉等密集构造体中。
而花岗岩是一种深源岩浆岩,是通过火山作用下形成的火成岩。
因此,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成矿时期其次,不同的金属在花岗岩的成矿时期是不同的。
例如,铜和钨通常在花岗岩的成矿初期表现出最佳的成矿性,而在后期则基本停止成矿。
金矿和锡矿则在花岗岩成矿的晚期到末期表现出良好的成矿性。
因此,研究不同金属在不同成矿时期的表现,可为矿床勘探提供重要参考。
三、矿床类型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不同矿床类型与花岗岩之间的特殊关系。
铜矿床通常形成在花岗岩-侵入岩体接触带或者花岗岩的股状脉中,而金和钨则首先形成在浅部,然后在更深的部位内迁移,最终与花岗岩进行接触而形成矿床。
锡矿则通常形成在砂岩、泥岩等沉积岩系破碎带内,但是其成矿物质却常常来自于花岗岩的侵入。
四、地球科学意义最后,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来看,研究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形成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
这将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的研究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时,对于资源勘探、开采等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金铜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是十分复杂而又密切的。
研究这种关系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提供重要的参考,对资源勘探和开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钨在花岗岩岩浆体系中的分配特征以及对成矿作用的影响何兴华;顾尚义【摘要】不同岩浆体系过程,钨分配特征不同,迁移沉淀和成矿机制表现也截然不同.热液型钨矿在时空和成因上,与花岗岩岩浆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在花岗岩岩浆体系中W主要以钨酸(根)和碱性钨酸盐离子存在并迁移,后因流经理化条件(温度、盐度、pH值)骤变而沉淀成矿.分析4种典型钨矿床实例显示:①均与A型花岗岩体系有关,夕卡岩型和斑岩型钨矿与I型也有关;②成矿流体来源并无明显壳幔之分,均有大气饱和水参与,夕卡岩型钨矿可能有幔源流体加入,斑岩型和云英岩型钨矿成矿流体较复杂,受变质水影响较大;③石英脉型钨矿中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属中—中高温、中低盐度NaCl-H2O±CO2体系;夕卡岩型、斑岩型及云英岩型钨矿中除富气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外,还含有钠盐、钾盐子晶包裹体,均属中高—高温、高盐度NaCl-H2O-KCl±CO2体系.%In different processes of magma system,the distribution of tungsten differs,as well as mig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re -forming mechanism.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thermal tungsten ore and granite magma system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and genesis.Tungsten tends to be transported as simple tungstate or alkali-tungstate ion,and precipitate to form hydrothermal tungsten deposit wh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pH) change suddenly.By analyzing four types of tungsten deposits,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related to A type granite magmatic system.The skarn type and porphyry type tungsten deposits are mainly related to Ⅰ type granite magmatic system;② no obvious identification of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 from crust or mantle,there is atmospheric water mixed;The fluid ofskarn type tungsten deposit maybe partly from Mantle source;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 of porphyry and greisen type tungsten deposits are more complicated and influenced by metamorphic water greatly;③ The inclusion type in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 is mainly gas and liquid two-phase aqueous inclusion,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salinity in NaCl-H2O+CO2.The inclusion in skarn type,porphyry type and greisen type tungsten deposits includes not only rich vapor liquid aqueous inclusion type,but also sodium salt,potassium salt crystal inclusion,which belong to a medium-high and or the high temperature,high salinity of NaCl-H2O-KCl±CO2 system.【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7(008)004【总页数】13页(P631-643)【关键词】花岗岩岩浆体系;钨;分配特征;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作者】何兴华;顾尚义【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W在地壳上作为一种不相容微量元素,克拉克值虽然与Cu、Fe、Al、Au等成矿金属元素存在若干数量级上的差异,也就是说W在地壳的丰度,在地壳岩石圈或表生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富集需要经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在上地壳中的含量仅为1×10-6[1-2],这是成矿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最终能否成矿主要取决于在成矿流体中的分配形式、相关的温压条件以及在流体运移过程中成矿元素富集的环境条件等因素。
收稿日期:2018-01-08作者简介:张盼盼(1993—),男,浙江东阳人,硕士在读,地质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
摘要: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强度和广度上都胜于其他时期的花岗岩作用,它不仅与华南多期多阶段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引起区域内钨等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
前人对华南地区早燕山期花岗岩及其地质演化特征研究由来已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总结华南早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早燕山期各侵入阶段花岗岩的耦合关系及其岩浆演化特点与成因类型,以得出华南早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该区花岗岩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研究新进展;早燕山期花岗岩;华南中图分类号:P58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76(2018)02-0009-05ZHANG Panpan 1,ZHENG Yulin 2,GUO Jing 1(1.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Southern China early Yanshan period grani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uthern China great granite province,itseffect is better than granite in the strength and breadth of the other period,it not only with the Southern China multi-stage of crustal movement and tectonic plates are closely related,but also the main factor causing the regional tungsten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in large scale.The predecessor to the Southern China region in the early Yanshan period granite and its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long-standing,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in Southern China early Yanshan period grani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petrology,geochemistry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China Yanshan tectonic stage summary of early sub granite,and its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mat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early the Yanshan period granite intrusion stage,research progress to come to Southern China as early as the Yanshan tectonic sub stage granite,for the future study of granite in this area to provide the feasibleadvice.new progress in research;early Yanshan granites;south China华南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及其岩浆作用研究新进展张盼盼1,郑瑜林2,郭靖1(1.东华理工大学,南昌33001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华南大地构造位置属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洋构造域的交汇部位,其范围主要包括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及两者之间的加里东褶皱带,以及毗邻海域在内的整个中国南方大陆(图1),且地块与相应基地是统一的。
赣南西华山花岗岩的演变过程及其对钨成矿的约束阳杰华;彭建堂;符亚洲;杨晨【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0(0)S1【摘要】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十分发育,特别是在南岭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广泛出露。
南岭地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W-Sn-Nb-Ta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产地,其中金属钨的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
该区钨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钨矿化一般与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有关,通常形成于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
在赣南的西华山地区,石英脉型钨矿脉广泛分布,该区的钨成矿与花岗岩密切相关。
【总页数】2页(P311-312)【关键词】西华山花岗岩;花岗岩类;黑云母花岗岩;南岭地区;二云母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成矿;金属矿产资源;密切相关;赣南【作者】阳杰华;彭建堂;符亚洲;杨晨【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相关文献】1.西华山钨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钨成矿的关系 [J], 肖剑;王勇;洪应龙;周玉振;谢明璜;王定生;郭家松2.西华山花岗岩及钨锡铍矿田成矿流体演化 [J], 刘家齐;汪雄武;曾贻善;王晓地3.赣南晚侏罗世九龙脑钨锡铅锌矿集区不同成矿类型花岗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地质意义 [J], 郭春丽;陈毓川;黎传标;陈郑辉;楼法生4.赣南西华山花岗岩的云母成分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与成矿过程的指示 [J], 李洁;钟军伟;于洋;黄小龙5.赣南淘锡坑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钨成矿作用的意义 [J], 蔡运花;蔡永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床地质碱长花岗岩与液态分异及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祝新友1,2,王艳丽3,程细音2,傅其斌4(1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2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2;3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4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南岭地区钨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成因演化有关。
南岭花岗岩是我国研究程度最高的地质学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关注于岩浆岩成因的研究,早在80年代初已建立起重熔、同熔型岩浆岩的成因理论,近年来有关其A型、S型的成因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对于这些花岗岩名称等一些基本地质问题长期被忽视。
南岭花岗岩系列包括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等。
对南岭地区瑶岗仙、杮竹园、黄沙坪、新田岭等20余处钨矿区系统的岩浆岩分析测试工作发现,这些矿区与成矿有关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长石均为碱性长石,钠长石An<5,其岩石名称应归入碱长花岗岩类。
碱长花岗岩的分异作用以液态不混溶为主,不断的液态分异作用形成浆液过渡态流体,其中富含Li-F挥发分和成矿物质,在花岗岩顶部富集形成云英岩型、石英脉型钨矿床,与碳酸盐岩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钨矿。
1 南岭地区及钨矿区花岗岩概述南岭大花岗岩省发育北、中、南三条纬向花岗岩带,其中一些大岩基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公里,如佛冈、大东山、九峰、诸广山、花山、姑婆山、骑田岭等,这些花岗岩主体多为黑云母花岗岩或二云母花岗岩,发育钾长石斑晶,部分花岗岩(骑田岭岩体)中发育角闪石,在大东山、花山、九峰等岩体中常见作为补体的淡色花岗岩。
侵入时代包括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等,但南岭地区花岗岩的大爆发是在燕山早期。
这些花岗岩多为二长花岗岩或黑云母花岗岩,其斜长石的An值一般为10~30,但岩体中广泛存在的补体,即不规则脉状分布的淡色细粒花岗岩,主要是碱长花岗岩,其中不含斜长石,钠长石An<5。
一些大规模花岗岩体,包括九峰、大东山等,少量样品显示其具有碱长花岗岩性质,至少部分属于碱长花岗岩。
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作者:杨少鹏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22期[摘要]文章首先简述了花岗石简介,然后分析了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最后重点探讨了中国钨矿成矿主要特点和钨矿床成因划分。
[关键词]花岗石金铜钨成矿作用中图分类号:G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264-010一、前言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是一个老问题,在学术界存在许多争论,虽然近几年有了一些进展,但困惑仍然不少。
由于花岗岩与各种金属矿产有关,不同矿产形成条件不同,问题相当复杂。
花岗岩属于岩石学范畴,有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矿床学不同于岩石学,也有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花岗石简介古代称花刚石、麻石,近代改为花岗石,现代才称花岗岩。
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深成酸性火成岩,SiO2含量多在70%以上,颜色较浅,以灰白色、肉红色较为常见。
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深色矿物组成。
石英含量在20%以上。
碱性长石常多于斜长石。
斜长石主要为酸性,碱性长石为各种钾长石及钠长石。
深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
具花岗结构或似斑状结构、等粒结构、块状结构。
花岗岩依深色矿物种类可分为: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岩等;依成因可分为A型花岗岩、I型花岗岩、M型花岗岩和S型花岗岩;依结构、构造可分为细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粗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及片麻状花岗岩等。
通常呈岩基、岩株、岩钟等产出。
花岗岩在中国有广泛分布,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出露。
与它有关的矿产也极为丰富,主要有钨、锡、钼、铋、汞、锑、金、铜、铅、锌、铌、钽、铍,以及放射性元素等。
花岗岩因结构均匀,质地坚实,颜色美观,是一种优质建筑石料。
关于花岗岩的成因,主要有火成论和变质论两观点:前者认为花岗岩是花岗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凝结晶或由玄武岩浆经结晶分异而成;后者认为花岗岩是深度变质和交代作用的花岗岩化作用形成。
目前,变质成因论者,多已改变观点,也认为是岩浆产物。
湘南地区中酸性花岗岩类与有色金属矿产的关系漫谈[摘要]湘南就地理位置而言处于南岭的中段部位,是南岭多金属成矿一带的重要构成部分,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尤其以有色金属矿著称。
为适应普查找矿工作的需要,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预测以及物探等一系列的勘察以及科研工作,从而明确了该地区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以及规律,不仅证实了该地区的资源潜力,同时也为了类似地区的中酸性花岗岩类与有色金属矿产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字]湘南酸性花岗岩有色金属矿产关系湘南地区从加里东晚期到燕山晚期,不同期次以及阶段都伴随有中酸性花岗岩类的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岩体遍布各地,同时形成了成群成带的分布特点。
湘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与中酸性花岗岩类密切相关,相应的研究表明,不同时代、不同规模以及产出环境的岩体的强化强度和规模的不同,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的岩体将具有不同的成矿属性。
1成岩时代与矿产的关系湘南地区当中金属矿产相关的W,Sn,Pb和Zn等相关的岩体大多为燕山期岩体,而加里东期、印支时期的岩体多不具备矿化的作用。
南岭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在燕山期形成,而燕山早期是本区有色金属矿产成矿的最为主要的时期,这说明中酸性花岗岩类在形成有色金属矿产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分异以及演化,然而其演化的程度与成矿并无直接的比例关系,也就是演化程度越高并不一定对成矿越有利。
矿化的富集阶段往往是在岩浆经过较强的分异演化之后,在岩浆活动最为活跃以及入侵最广的阶段,初期与演化末期都难以成矿。
2花岗岩成因类型与矿产的关系根据本地区中酸性花岗岩类物质是来源以及形成的机制,通过与其成矿特点按照相应的方案,本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可分为转换型以及混合型花岗岩类两种类型。
转化型花岗岩类是该区的主要岩浆岩,数量巨大、分布较广且面积较大,在矿产成因的各个阶段均有产出。
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为主。
该地区内的W ,Sn,Mo,Bi、Sb以及Nb,Ta等矿产的形成于该种类型的花岗岩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能形成大型的Pb,Zn矿床,从而表示出了W ,Sn,Pb和Zn以及其他稀有金属成矿的专属性。
赣南钨矿成岩—成矿作用时间及关系赣南是中国最重要的钨矿产地,成矿母岩全为燕山期花岗岩,通过对赣南各矿区成矿母岩及含矿矿石进行同位素定年法的测定,测得赣南钨矿区钨矿多形成于150~160Ma之间,矿区中与钨矿成因相关的花岗岩成矿年龄主要集中在140~160Ma,成矿主要存在三个期次。
标签:赣南钨矿花岗岩成矿燕山期成岩成矿年龄同位素定年1前言通过钨矿床及相关花岗岩侵入体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计算相关的同位素年龄,讨论同位素年龄的可靠性及地质意义,查明区域与钨矿化有关的成岩成矿时代、成岩成矿其次以及成岩与成矿的偶合关系,查明成矿物质来源,探讨成矿作用机制。
2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赣南地区位于东西向南岭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武夷山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本区除缺失三叠系、志留系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分布,并明显地划分出三个构造层。
区内矿床(点)沿成矿岩体呈群簇式分布,并与岩浆岩带一致构成东西向、北北东向构造—岩浆岩—成矿带。
区内构造变形复杂多样,具有多旋回、多方向叠加复合的特点,一系列深大断裂和被其切割的地块构成规模宏大的东西向、北北东向隆褶带与断陷带呈网格状分布。
横跨南岭和武夷山两个成矿单元,已探明以钨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数以百计,累计探明储量,WO3为150余万t,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钨矿产地。
主要划分出大吉山、天门山、盘古山等钨矿集区。
3赣南地质条件与钨矿成矿关系[1]多年的研究表明,赣南是一个W的高背景区,地层中W的含量高达地壳克拉克值的3倍,基本反映了钨含量较高地层对钨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但作为钨矿成矿的外部条件,其成矿贡献往往是在构造、岩浆的综合作用下才体现。
赣南钨矿成矿母岩全为燕山期花岗岩,其中尤以中、晚侏罗世花岗岩关系最为密切(李亿斗等,1986)。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1989),对西华山、荡坪、漂塘矿床中含钨石英脉内金属硫化物与花岗岩中铅同位素组成研究,发现其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偏差很小,说明岩浆和成矿流体的原始来源相同,主要来自地壳硅铝质层。
再论花岗岩的分类及其与金铜钨锡成矿的关系——答华仁民先生和王登红博士对“张旗等(2010)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一文的质疑花岗岩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
在矿床形成中,花岗岩是一个重要的成因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花岗岩分类及其与金铜钨锡成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华仁民先生和王登红博士对“张旗等(2010)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一文的质疑,本文将重新探讨花岗岩的分类及其与金铜钨锡成矿的关系。
一、花岗岩的分类按照成岩作用、地质成因和矿物组成的不同,花岗岩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1.成岩作用分类按照成岩作用不同,花岗岩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岩。
(1) 火成岩:花岗岩大多是火成岩,产生于深部地幔岩浆熔化后上升过程中,在地壳不同部位冷却凝固形成。
火成岩中又可细分为碱性花岗岩和镁铁质花岗岩两大类(Zhang,2010)。
(2) 沉积变质岩:由沉积岩在地质作用中经过变质历程形成,质地坚硬,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密实性。
(3) 接触变质岩:地表或表层深部的基础岩石由于地质作用而受到高温和高压的影响,在岩体周围的地区变质而形成的岩石。
2.地质成因分类按照地质成因的不同,花岗岩可以分为板块构造岩、壳幔混合岩、岩浆分异岩和流纹岩四类。
(1) 板块构造岩:花岗岩在板块构造活动中形成的岩石,主要是花岗质岩体和片麻岩。
(2) 壳幔混合岩:由深部地幔物质和地壳物质的混合而形成,花岗岩通常形成于该类岩石中。
(3) 岩浆分异岩:灰岩中的铝、钾等元素被火成流体溶解后上升,进入下伏岩体形成矿物化学反应,使其变为花岗质岩体。
(4) 流纹岩:具有轻石英流纹结构的岩石。
3.矿物组成分类按照矿物组成的不同,花岗岩可以分为石英花岗岩、长石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
二、花岗岩与金铜钨锡成矿的关系花岗岩是金铜钨锡成矿的重要成因因素之一。
以下将分别探讨花岗岩对金、铜、钨、锡成矿的影响。
南岭地区钨矿床共(伴)生金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摘要:南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钨矿产地,南岭钨矿床中与钨共(伴)生的有色、稀有及贵金属种类很多,数量可观,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
论述了南岭及其邻近地区众多钨矿床中与钨共生或伴生的锡、钼、铋、铌钽、铜、铅锌、金银、稀土等元素的不同状况和特征,其中锡、钼、铋是南岭钨矿床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共(伴)生元素,铌钽只在演化程度较高的花岗岩相关的钨矿床中伴生产出,铜、金作为钨矿床伴生金属的意义较小,而钨矿床中伴生的银、铅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南岭的区域地质背景、花岗岩演化、多期多阶段成矿作用等方面出发,分析和解释了它们之间相互共(伴)生的原因及差异性,探讨了其地质意义。
关键词:钨矿床;共(伴)生金属;地球化学性质;花岗岩;多阶段成矿;南岭南岭,尤其是赣南和湘东南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钨矿床最丰富、最集中分布的地区。
长期的勘查、生产和科学研究成果均已显示,南岭地区的钨矿床不仅类型齐全,而且除了钨以外,还有丰富的共生或伴生金属作为有用组份产出,使南岭钨矿床成为多种有色、稀有金属的重要来源(徐克勤等,1959;康永孚等,1991;王秋衡,1991)。
事实上,南岭及其邻近地区产出的锡、钼、铋、铍、铌钽、铜、铅锌、银、锑、铀等金属在国内都占有重要地位,有些甚至名列世界前茅;而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与钨矿共生或伴生产出的。
笔者等近年来在从事华南中生代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中,也对钨矿床中共生或伴生的有色、稀有及贵金属元素的状况和特征进行了一些调研,得到了一些认识。
本文介绍了南岭及邻近地区钨矿床中若干重要的共(伴)生金属元素的产出特征,并对其原因和地质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岭及其邻近地区众多的钨矿床中,真正单独以钨为唯一有用元素产出的是很少的,大多数钨矿床都有一种或几种共生或伴生金属,可以称为“钨- 多金属矿床”。
而本文所论述的共生或伴生金属,主要是那些具有工业利用价值、能独立计算储量,或能作为矿山副产品回收的那些金属元素。
赣北大湖塘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研究刘南庆;秦润君;孙团结;尹青青;叶海敏;张勇【摘要】江西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床(田)成矿地质条件独特且复杂,目前对该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的燕山期构造、岩浆岩缺乏系统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大湖塘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特征,并系统分析其与成矿的关系.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与钨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是该区构造阶段性演化的结果,其中成矿构造经历了"深层次挤压(压缩)→浅层次张裂(伸展)"过程,成矿岩浆—流体经历了"深层次陆壳重熔→中浅层次流体混合—自变交代—卸载成矿"的演化进程,成矿结构面则只经历了"相对封闭—相对开放"的突变过程,它们集中出现在同一构造层次,并在成矿期构造控制下形成了总体规模巨大、钨铜共(伴)生、多种类型复合、平均品位不高,但单体资源储量相差较大、局部特高品位随机产出的大湖塘式钨铜多金属矿床(田).【期刊名称】《资源调查与环境》【年(卷),期】2018(039)002【总页数】10页(P106-115)【关键词】成矿岩浆—流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大湖塘矿田;赣北【作者】刘南庆;秦润君;孙团结;尹青青;叶海敏;张勇【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九江 332100;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九江 332100;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九江 332100;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九江 332100;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181;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 210016;东华理工大学,南昌 334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江西北部大湖塘地区先后发现了石门寺、苗尾、大雾塘、狮尾洞等大(特大)型钨铜矿床,国内一些学者对该区成岩成矿年龄、矿床成因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10]。
南岭地区几个与锡( 钨) 矿化有关的岩体的岩浆演化摘要: 南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钨、锡成矿区, 钨、锡矿化与该区燕山期侵位的花岗岩关系密切。
在对南岭花岗岩的研究中发现,高的εNd、低的T2DM标志着有较多地幔物质的混入。
在受地幔物质影响较大的杭州- 诸广山- 花山(HZH)带内出现较多的锡矿化;在地幔物质影响较小的地区锡矿化则相对较少。
在总结前人关于南岭地区姑婆山、骑田岭、千里山和大吉山4个岩体的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资料的基础上, 对4个岩体源岩中地幔物质的相对含量、岩浆演化过程、出溶流体的性质等进行了比较。
结合4个岩体矿化类型的差异, 认为地幔物质除可能为锡矿化的物质来源外, 地幔物质混入量的差异还可能通过影响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岩浆演化的过程而决定钨、锡矿化的差异。
关键词: 南岭花岗岩; 锡矿床; 钨矿床; 地幔组分; 岩浆演化; 分配系数南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钨、锡矿产基地, 亦是著名的花岗岩分布区。
传统观点认为钨、锡矿化与燕山期壳源( S) 型花岗岩的关系最为密切。
近年来, 许多学者利用Sm、Nd同位素对南岭花岗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圈定了几个高εNd、低T2DM的带[1- 6]。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杭州- 诸广山- 花山(HZH) 带[3- 4], 该带处在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交界处, 构造相对薄弱,有利于地幔物质上侵, 是一个锡矿的集中分布区[7]。
在此基础上, 许多学者[8- 13]对分布于该带上的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年代学进行了重新审视, 证明骑田岭和姑婆山岩体是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 而非简单的壳源产物, 地幔物质在成岩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南岭中段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构造薄弱的古地块结合带、隆起区与凹陷区结合部位及深大断裂带附近[14]。
锡多金属矿化的这种分布规律, 反映了地幔物质对锡矿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钨矿化则集中分布在隆起区, 与壳源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这一规律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但是对于地幔物质在钨、锡矿化中所起的作用, 岩浆演化过程、岩浆出溶流体的性质与钨、锡矿化差异的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有待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