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_李瑾
- 格式:pdf
- 大小:410.23 KB
- 文档页数:2
巴塞罗那城市规划分析巴塞罗那(Barcelona)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濒临地中海,是加泰罗尼亚的港口城市,是享誉世界的地中海风光旅游目的地和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巴塞罗那城市规划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巴塞罗那城市规划分析一.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发展概况巴塞罗那在市议会领导下,规划和协调智慧城市的发展。
早在2009年巴塞罗那市议会便提出了以“智慧城市”模式的设想,希望以此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到2012年,巴塞罗那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智慧城市项目,并据此被评为欧洲智慧城市标杆。
之后,巴塞罗那又根据“欧洲2020战略”制定了MESSI战略(Mobility流动性,E-Government电子政务,Smart City智慧城市,Systems of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信息与创新系统),旨在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进步做出努力。
同时,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是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但市议会并不忽视社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巴塞罗那重视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和再生,在“22@Barcelona”区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如今“22@Barcelona”已经为应用技术创新的智慧新城区,是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模范社区,其智慧技术系统已经在其他9个城市创新推广。
巴塞罗那智慧城市是一个综合规划,包含了城市的各个方面,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社会公共服务,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系统。
1.互联的巴塞罗那如今巴塞罗那地下综合网络已经覆盖全市,共有37.5万米长城市网络,FTTH覆盖100%覆盖整座城市。
同时市民可以通过APPs简单便捷地获取覆盖全市的免费Wifi公共接入点,721个Wi-Fi热点让市民随时随地获取网络服务,畅享互联互通的网络世界。
“家庭光纤”是一个试点项目,室内安装一个光纤网络的Poblenou乘以这个地区的带宽。
巴塞罗那城市市场更新与改造探索作者:刘玥頔来源:《公关世界》2021年第15期摘要:市场是城市生活最质朴的体现,也是城市中最具生活化的公共场所之一。
而巴塞罗那作为城市公共市场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它的市场改造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满足了居民良好的交往与交流,改善了城市面貌。
本文将通过对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及设计案例进行研究,探索市场更新与改造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城市活力一、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与演变巴塞罗那市场历史悠久,它的公共市场模式世界闻名。
从露天集市到逐步演变成为市政设施,当地的居民始终愿意在市场里采购日常所需,市场也成为了城市里最热闹最生活化的空间,可以说,延续传统的公共市场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
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巴塞罗那市场是如何顺应城市的变化而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可被大致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在11-19世纪初,巴塞罗那形成了中世纪城内的露天市场。
露天市场多位于城门或教堂位置,沿着道路向四周蔓延,丰富的公共活动带动了露天市场的繁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露天市场实际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它的存在阻碍了交通,也成为了拥挤城市的卫生滋生场所。
19-20世纪,巴塞罗那市场发展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出现了作为城市设施的现代广场。
市场被安置在特定的区域,以建筑形态出现,独立于街道,它保证了居民有充足的食品供应,良好的商业环境,稳定居民的生活情趣,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铸铁材料和玻璃重新定义了建筑结构,使空间获得更大的跨度,同时考虑了采光、通风,并且根据空间尺度划分活动区域,组织交通流线,实现了设计的整体性。
新市场建筑开始蓬勃发展,公共空间也成为了国家意识的表达工具。
市场发展的第三阶段为20世纪初至中后叶。
为解决市场供应不均衡,高效组织货物仓储与运输,在政府的主导下,巴塞罗那开始集中设立中央市场,并加以监管。
为了保证市场能合理健康保障各区域居民的生活需求,巴塞罗那进行了区域规划,重新建立新的道路网络系统,零售市场分布其中,区域市场系统基本成型。
城市更新案例1. 伦敦奥运会案例:伦敦奥运会是一个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为了举办奥运会,伦敦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工程,改善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体育场馆、公园和住房等方面。
例如,修建了新的奥运会主场馆和运动员村,提高了城市的体育设施和吸引力。
此外,伦敦还改善了公共交通,修建了新的地铁线路和交通枢纽,以应对奥运期间的交通需求。
这些城市更新措施不仅提升了伦敦的形象和市民的福祉,还通过吸引国际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巴塞罗那奥运村案例:巴塞罗那在举办奥运会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并以奥运村为代表。
奥运村位于巴塞罗那港口地区,通过对废弃工业用地的改造和再利用,建设了众多的奥运场馆、公共空间、住房和商业设施。
城市更新不仅改善了巴塞罗那的基础设施,还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国际形象。
奥运村也成为一个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景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案例: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更新项目。
该项目将之前的废弃码头区域改造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文化区。
在此地区建设了多个公园、博物馆、剧院、购物中心和住宅等,打造了一个集休闲、文化、商业和居住于一体的绿色城市。
这个城市更新项目改善了新加坡的环境质量和居住环境,也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滨海湾花园城成为新加坡的地标和重要旅游景点,为新加坡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4. 纽约高线公园案例:纽约高线公园是一个创新的城市更新项目,将之前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了一个公园和绿地。
通过对高架铁路的改建和景观设计,纽约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公共空间,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个城市更新项目改善了原本废弃地区的环境质量,提升了附近社区的价值和吸引力,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纽约高线公园成为纽约市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那我可得给你讲讲巴塞罗那这个超酷的案例。
巴塞罗那以前也有很多老旧街区,房子破破烂烂的,街道也乱乱的。
但是人家可聪明啦,没有一股脑儿全拆了重建。
他们就从一些小地方开始搞事情。
比如说,在那些小街区里,把废弃的仓库改成超有创意的艺术工作室。
原本灰扑扑的墙,画上了超级酷炫的壁画,一下子整个街区就变得超有艺术感,就像一个露天的大画廊。
还有啊,他们特别注重公共空间的改造。
那些窄小又没啥用的胡同,被他们整成了一个个袖珍小花园。
里面种上花花草草,再摆上几个小长椅。
居民们就可以在那里晒太阳、聊天,小孩子们也能在里面玩耍。
这一下就把那种死气沉沉的街区变得活力满满。
而且巴塞罗那在更新的时候,还很照顾居民的需求。
他们不是自己瞎搞,而是和居民一起商量。
居民说想要个小菜市场方便买菜,他们就在合适的地方搞了一个,这个菜市场还不是那种传统的脏兮兮的样子,而是设计得很现代,又干净又整洁。
再说说纽约的高线公园吧。
这原本就是一条废弃的铁路,就那么荒废着,在城市里就像一道难看的伤疤。
但是纽约人脑洞大开啊。
他们把这条铁路改造成了一个空中花园。
在上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从路边的小花到高高的大树。
人们走在上面,就像走在一个绿色的走廊里。
一边走还能一边俯瞰城市的风景,既能看到高楼大厦,又能看到下面街道的热闹景象。
这不仅让那块废弃的地方变得有用了,还成了一个超火的旅游景点呢,吸引了好多游客来打卡。
再讲讲咱们国内的上海吧。
上海的田子坊就特别有意思。
以前就是那种老上海的弄堂,破破旧旧的,房子又小又挤。
但是他们保留了弄堂的老建筑风格,然后把里面的小房间都租给了一些有创意的小店。
有做手工饰品的,有卖特色小吃的,还有那种复古的小咖啡馆。
走在田子坊里,你能感受到浓浓的老上海风情,又能体验到现代的创意文化。
游客们都特别喜欢去那里,感觉就像穿越到了老上海,但是又充满了新的活力。
Revival of Urban Public Space: Lessons from the Barcelona Superilles Program 作者: 包哲韬[1];周林[2]
作者机构: [1]新加坡国立大学;[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出版物刊名: 建筑与文化
页码: 94-9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巴塞罗那;超级街区;公共空间;开放式街区
摘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多遵循"大街区、宽路网"的空间布局.然而,推广街区制和"窄马路、密路网"的布局势在必行.新的街区规划模式有利于增加路网微循环,释放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环境的安全度和舒适度.文章通过分析巴塞罗那超级街区计划的背景、概念方法和施行效果,从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的角度,总结归纳对我国推广街区制的经验和启示.。
城市的远见——巴塞罗那城市改造的经验-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巴塞罗那城市经验二千年历史,从十二世纪起从事贸易而逐渐富裕,市民有典型的地中海文化性格,热情友善,喜爱户外活动,享受城市的户外空间。
位于地中海,西班牙是第一大港,人口三百万,是仅次于首都马德里的第二大城。
巴塞罗那城市改造的经验:1.改善公共空间,2.公共艺术品创造空间1巴塞罗那历史:佛朗哥政权上位后对巴塞罗那的定位是工业城市,工业的大力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郊区建设农工住宅,而且城市规划混乱。
1975年佛朗哥下台后,开始进行一系列城市改造计划。
建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对一般居民都很简单,还引发反对运动,政治改革。
2.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公共空间。
1981~1992,巴塞罗那在改造城市时从小型的公共空间入手,单电切入,逐渐让巴塞隆那转变成一个可以居住的城市。
“针灸法”。
采用现代主义风格:简单。
材料朴素,经久耐用。
废弃物。
在公园内创造不同区域来容纳不同功能,给小孩的儿童游乐园,绿树给看孩子的人乘凉等。
大的斜坡连接公园两侧不同高度的街区,斜坡道一边是街道,另一边将来会盖居民活动中心,在两侧道路中间为解决地形高差,创造了一连串的平台,种上花草,让公园四季分明。
另一点,公园有个相当大的中央水池,水浅,可以给孩子玩,并使景致更美,还调节微气候,清新空气。
椅子是大理石的,真实、经久耐用,越久越有味道。
去创造人可以进入的空间,而不是一堆复杂的造型符号。
城市空间的主人有二:(1)使用的人。
(2)周边的建筑物。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使用公园的人,他们是公共空间的真正主角,他们将会带给公园各式各样的活动,他们的活动和穿着,都会带给空间生气与活力。
因此,空间本身应该简单一点,而不需要复杂的材料,复杂的形状,复杂的形式。
(巴塞隆那设计师的手法在于创造空间,而不是创造一大堆没有用而又复杂的造型。
这一点对于城市规划非常重要,在纽约如中央公园和哥伦布亚大学图书馆前的空地台阶。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成功案例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它的设计和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案例,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期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部分:巴塞罗那的超级区块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巴塞罗那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更新项目,成功地将城市公共空间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地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塞罗那的超级区块。
超级区块是指在城市中,由多个街区组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通过改造和重新规划,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功能的空间。
巴塞罗那的超级区块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扩大人行道、增加公共绿地、改善建筑外立面等,使得这些区域成为了人们流连忘返的场所。
这些超级区块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和文化交流的机会,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纽约的高线公园纽约是全球最繁忙的城市之一,但也是一个拥挤和缺乏绿地的城市。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纽约市政府决定将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一个名为“高线公园”的城市公共空间。
高线公园位于曼哈顿的切尔西区,是一个长约2.3英里的线性公园。
公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铁路结构,保留了一部分铁轨和铁路桥梁,并在其上建造了步行道、花园和休闲区。
高线公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第三部分:东京的街区公园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密度很高,绿地资源相对有限。
为了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东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城市的街区改造成了街区公园。
街区公园是指将城市的街区重新规划,将一部分街道和停车位转变为公共绿地和休闲区。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休闲和社交场所。
巴塞罗那的城市更新黄琲斐“城市更新”概念自人类开始在城市里居住以来,就有了“城市更新%这个概念。
在中世纪出于火灾的频繁发生,木结构建筑及粘土茅舍不得不一再重建,由于这种情况,用石头建造房屋及道路结构网格化便成为趋势。
&’世纪出于工业化进程,导致欧洲许多城市急剧扩张,于是拆除中世纪城墙,建城市环路,建设新城区成为许多城市的必由之路。
!"世纪$"、("年代,由于住宅短缺,“城市更新”意味着排除战争的损害,改造城市中破落部分,大规模住宅建设,改善居住与工作的关系。
今天,“城市更新”的内涵又演变成为“汽车优先”、“拆旧建新”等做法。
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人在城市中的地位及尊重历史传统,具体表现在:减少汽车在城市中的比重,增加公共交通量并改善其便捷程度,将城市中心改造成无汽车区,使人真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尽可能保存过去的建筑物及其所构成的空间,其保存范围远超过几栋有文物价值的建筑。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几百上千年中逐渐积淀形成的城市实体及其空间是何等宝贵,且不可再生的人类财富!“城市更新”策略“城市更新”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有连贯性的维修工作,这里指的是保证已建成的建筑物及居住区的品质,使人们的居住、工作和生活品质有保障;!)大的城市改造项目,指的是改善居住区的交通便捷程度,整个城市的完整性,有效控制城市形象;*)提高和创造公共空间品质;+)改造工业闲置用地和企业搬迁后用地为城市新的有生机的区域。
巴塞罗那的城市更新巴塞罗那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并不陌生。
&,,’年及&’!’年在巴塞罗那举行过令世人瞩目的世界博览会。
人们听的最多的是&’’!年的奥运会在巴塞罗那举行。
此外对于建筑专业人员来说,巴塞罗那更是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是新艺术运动的杰出人物高地的故乡及他全部作品的所在地(图&)。
当时现代建筑运动的领袖人物密斯凡德罗,因其设计了&’!’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而一举成名。
城市再生项目的成功案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老旧工业区和城市内部的空置土地、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城市再生项目成为了解决方案之一。
城市再生项目旨在通过重新开发和改造,使城市的老旧区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城市再生项目案例,展示了城市再生项目的价值和潜力。
一、巴塞罗那城市再生项目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在经济危机期间,巴塞罗那的一些区域陷入了经济困境和衰退状态。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巴塞罗那政府启动了城市再生项目。
他们将老旧工业区域重新规划为创意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科技和创意企业的入驻。
这一项目不仅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还为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二、纽约高线公园纽约曾有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一度成为城市的眼中钉。
然而,通过城市再生项目,这条废弃的高架铁路变成了著名的高线公园。
高线公园沿线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吸引了游客和居民前来游览。
高线公园的成功使得其他城市也对废弃的公共空间进行重新利用和改造。
三、伦敦伊顿镇再生项目伊顿镇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河畔地带,曾经是个面临贫困和犯罪问题的区域。
为了提升该区域的形象和环境,伦敦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再生项目。
项目中,他们重新设计了街道布局,修复了老旧建筑,引入了文化和艺术活动,并建设了公共设施。
通过这一再生项目,伦敦伊顿镇焕发出新的风采,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四、东京银座再生项目东京银座是一处著名的商业区,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车辆和人流量的剧增,该区域面临着交通和环境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东京政府进行了城市再生项目。
他们扩建了街道,建设了地下通道,提供了更多的步行空间,并提供了更多的绿化带,以改善空气质量。
这一再生项目使得东京银座更具吸引力,成为了一个宜居和宜商的商业中心。
城市再生项目通过改善老旧区域的环境和设施,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19年第18期现代园艺新时期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需不断创新植物景观配置方法,优化传统配景模式,采用多元化景观设计方法,提升景观规划整体效果。
首先,对于水生植被,可设置沙滩小路,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和思想,设计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植物配置方案。
其次,创建出一个集审美、休闲元素等交融的景观场地,根据当地气温和植被生存要求,确定景观配置细节,从而提高建筑及园林景观设计的观赏性特征。
最后,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遵循“人本、自然、绿色”等理念,设计出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生态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结语综上所述,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新的设计理念,采用科学的植物景观配置方法优化植物配置方案,提升园林景观配置效果。
同时,在植物配置优化中,还需结合当地环境因素与实际情况,实现植物配置的生态与经济等多方面效益,从而充分发挥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肖菡.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2]李好.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相关探讨[J].四川水泥,2016(9)[3]李宁.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现代国企研究,2015(6)[4]向梦虔.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析[J].低碳世界,2015(8)(责任编辑舒丹丹)随着中国城市化由增量扩张的主导方式向增存并行的战略转变,城市物质发展也逐渐向城市社区微更新的方向发展,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不仅给地区带来更加拥挤的环境,城市的特色与文脉也将消失殆尽,城市渐失多样性活力。
自近几年城市微更新理念提出以来,国内一线城市已在城市社区改造层面推进了项目,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一定局限,随着社会网络与人际交流方式的改变,在社区功能空间、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它不是一时的改造活动,而是一个永续经营的工程。
1城市公共空间与社区更新背景20世纪末以来,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导致大规模高强度的城市空间开发和生产,大规模的规划项目和大面积单一的功能区设计,使得城市渐失多样性活力。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们日常活动和社交的场所,更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这一理念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文化的传承等方面。
首先,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使用可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例如,在景观建设中,可以使用废旧木材制作长椅和花坛,用废弃的砖石铺设小径。
同时,对于能源的利用也应注重可持续性。
太阳能路灯、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合理规划公共空间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浪费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紧凑的设计,将不同功能的空间有机整合,既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又能减少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城市中的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些自然元素。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建设公园、花园等绿色空间,不仅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对于城市中的水体,应采取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措施,保持水质清洁,营造宜人的水景。
同时,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引入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和动物,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韧性,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社会文化的传承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是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23. 巴塞罗那新创新城区 (Poblenou - 22@Barcelona)(巴塞罗那欧洲)两块镜子折射美好城市生活在巴塞罗那市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心老城区改造”和“新创新城区建设”两个案例的布展方案中,巴塞罗那将通过镜子和正方形空间设计等元素展现巴塞罗那的多元文化和新旧城区的发展状况。
巴塞罗那城市最佳实践区效果图巴塞罗那城市最佳实践区效果图巴塞罗那馆Ciutat Vella(老城区)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巴塞罗那人用诸如肥猫之类的雕塑装点公共空间。
巴塞罗那老城区Ciutat Vella的建设只是照搬罗马其它殖民地的模式。
首先,在所划地中央画一个十字,一条短,一条长,代表城市垂直相交的两条主要街道。
然后将十字的四个顶点相连,就形成了一个近似椭圆形的城市区域范围,并且按照惯例,还要修建城墙将这一区域包围起来。
在十字街道和椭圆区域的中央将建一些规则的有建筑物的街区和一些较小的街道,在十字相交的左侧的重要位置要建一个中央广场,这也就是今天市政厅和自治区政府大楼之间的加乌马广场所在地。
1950年,Ciutat Vella的人口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建筑物变得老旧凋敝,无人维修保养,其它任何城市或街区能够享受到的基础设施在这里变得遥不可及。
除了硬件状况不佳,该地区的社会和人口问题使事情变得更糟。
人口老龄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一区域集聚并蔓延,最终导致这一地区陷入了绝对边缘化状态。
衰落过程十分缓慢,持续数十年。
区域内许多建筑物变得空空如也,遗弃和新住民的涌入周而复始,而每个周期都意味着整个区域的进一步贫困化,伴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治安变得更加糟糕。
进而,Ciutat Vella丧失了中心城区地位,并带来一系列战略性的损失:中央火车站、商业港口、商业中心、政治机构和大学相继外迁。
商业,作为该中心的主要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动力,许多企业不得不关闭。
1988年,市议会建立了一个混合资本(公共和私营)性质的市政工程公司。
巴塞隆纳经验:“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作者:来源:《环球市长》杂志发布时间:2011-11-15西班牙的巴塞隆纳是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城市,从十二世纪起,这个城市便因为从事贸易而逐渐富裕。
巴塞隆纳的市民有着典型地中海的文化性格———热情友善,非常热爱户外生活。
享受城市的户外空间,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个城市的都市空间在70年代初期,因为一个重要的实验脱胎换骨。
这个实验,不但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竞争力,并受都市设计专家的肯定,也使巴塞隆纳获得了“国际都市设计奖”第一名,“巴塞隆纳经验”也因而举世闻名。
都市“针灸法”——从整理一座广场开始巴塞隆纳面临地中海,位于西班牙东北角,是西班牙的第一大港,人口三百万,是仅次于首都马德里的第二大城市。
巴塞隆纳在80年代以前,曾经历独裁者佛朗哥长达27年的威权统治。
佛朗哥时代的巴塞隆纳全力发展工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除了建设大量的劳工住宅之外,城市的基础建设几乎全面停摆。
50年代数以百万计的南方穷困移民涌入巴塞隆纳。
这些新移民大部分居住在品质低劣的贫民区中。
1975年,佛朗哥去世,独裁政权结束。
解放后的新政府接手了一个百废待举的城市。
当时,建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对一般居民而言都很简陋。
这种状况引起了不满,也引发了一些地下反对运动,并且成为一个政治议题。
因此,在1979年第一届的地方的民主选举之后,新的政府不得不处理这个问题,不得不对巴塞隆纳的生活品质进行改善。
在佛朗哥去世的几年后,西班牙开始迎来民主时代。
当时的市长Nacis Serra委托都市规划局局长Oriol Bohigas来做都市景观的整体规划。
“我们当时所做的是一些特定的计划,而且是一些可以被实现的计划,也就是先解决当务之急,使得城市里的人在不用太多的理想主义下,立即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
我们以此开始一个新的地市规划观念,就是在一些特定点上做规划,而不是全面性的规划,比如,整理一座广场,铺一条街的人行道,建造一个学校,建造一个博物馆,在灰暗而贫乏的街道中栽种一些树木,整饬整个建筑物的正面,建造一些纪念性的建筑物……使得整个城市变得舒适而美观。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李瑾1,牛津2(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2.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100871)摘要 介绍了巴塞罗那空间改造的历史沿革,提出了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对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
关键词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图分类号 TU 9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9-09228-02The Sustai nable U se of C ity Resources i n t h e T ransfor mati on of Public Space i n Barcel ona L I Ji n et al (Insti tute of U rban and Env i ron men,t Pek i ng U ni versi ty ,Be iji ng 100087)Abstract The historica l evo l ution of space re f or m ation of Barce l ona were i ntroduced ,the sustai nable utilizati on ways t o urban resources o f Barcelona w ere put f or w ard .K ey words Barce l ona ;Public s pace ;C it y res ource ;Susta i nab l e utilizati on作者简介 李瑾(1985-),女,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收稿日期 2009 03 27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城市建设和城市资源浪费、城市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条件下,城市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开发利用过分强调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导致了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的后果。
如何在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城市资源,广义上指属于城市和城市居民的所有资源,包括有形的、无形的、共有的、私有的。
狭义的城市资源是指属于城市,或直接为城市服务的公共资源[1]。
笔者主要从土地、材料、能源、历史文化遗产4个方面研究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对城市资源的利用,以期能对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的历史沿革巴塞罗那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从1976至今,创造了450余个新的公共空间。
这些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及市民的生活自然融合,成了巴塞罗那引以为傲的城市公共资源。
巴塞罗那的公共空间改造大致分为3个时期:1.1 1976~1986年 可持续的巴塞罗那模式 针对工业的衰败导致土地利用率降低和市民生活质量的降低,政府主要进行 针灸式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目标是着重规划广场、街道和公园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对区域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进行可持续的重组创新。
1.2 1986~1992年 可持续的 奥运规划 以主办1992年奥运会为契机,以继续改造和发展城市为目标,巴塞罗那全面展开都市规划与建设。
政府明确提出奥运相关设施建设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相结合,注重城市各区域发展的相对平衡和城市资源的统筹配置。
1.3 1992年后至今城市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空间计划 奥运会后,巴塞罗那结合 2004世界文化论坛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以城市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主要完成了滨海区域的改造和开发。
目前,政府正利用公众对城市改造的支持,继续实施一系列公共空间改造计划,包括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完善城市道路和开放海滩,以文化吸引经济发展。
2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2.1 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巴塞罗那的公共空间改造未采用扩张城市用地规模的方式,而是单点突破,巧妙地利用了利用率低的工业废弃空间和过度密集的机动车道。
设计师根据场地的不同特征灵活地采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一步挖掘了土地资源价值。
2.1.1 废弃工业区的多样化开发利用。
位于海滨的Pl b le no u 区是独立于城市的工业废弃区。
巴塞罗那政府就将该地作为奥运村的建设和规划用地。
奥运会后,由于奥运村设计配合了住宅的需求,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立即成为了重要的观光带,吸引了大批的中产阶级前来居住,废弃工业区成了蓬勃发展的新兴社区[2]。
而位于巴塞罗那西侧高密度社区中的废弃工业园,政府则决定将其改造成社区公园,即西班牙工业公园(Parc Espa nya I ndustrial)。
公园通过巨龙滑梯、灯塔雕塑、宁静的湖水、葱绿的草坪和树木与儿童游乐区给居民带来了轻松惬意的休闲气氛,成了他们的活动乐园。
2.1.2 废弃采石场特殊地形的开发利用。
位于城北的一个高密度低收入的社区内的库莱伍艾塔 德鲁 考鲁公园(Parc de la Creueta del C oll),原为一个废弃的采石场,环境异常脏乱,且四周都是峭壁。
设计师顺应山势,在公园南面设计了多层弧形台阶,并利用采石场留下的坑洞设计成了儿童游泳池,并在东面的山间平地开辟了老年门球场。
而园内手抓形和抹刀型的雕塑,则给人们带来采石场的回忆。
公共空间改造结合特殊地形,既减少了开发成本,又能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2.1.3 废弃车站的功能转换利用。
位于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北站公园(Parc de I E staci o delNor d),是为1992年奥运会对原有的北火车站进行改建而成的。
它保留了原车站的建筑,将内部空间改建成了体育活动中心。
在车站外部空间设计了宽阔的草坪、儿童活动区、游憩区,并通过大地艺术景观 沉落的天空 和 旋转的树林 ,为城市营造了富有艺术气息的公共空间。
这种通过功能转换的方法避免了大规模的改建,实现了废弃车站的高效利用。
2.1.4 城市机动车道引入带状社区公园。
依靠利用城市废弃地能解决社区缺少公共空间的问题。
于是政府利用了城市中过分密集的机动车道,根据实际情况在车道中间、单侧、双侧甚至立交桥下开辟带状绿地,既作为城市步行道又作为带状社区公园。
如位于扩展区的圣约翰(Sant Joan)大道,设计师将道路中间开辟成了社区公园。
公园根据交通需要由6责任编辑 陈红红 责任校对 况玲玲安徽农业科学,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i 2009,37(19):9228-9229个带状公园组成,由北向南分别为水池或雕塑区、休憩区、植被区、儿童活动区,依次循环。
这些人行道上简单的功能分区,恰恰满足了居民对社区公园的需求,具有极好的可达性。
2.2 材料的合理利用2.2.1 建筑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的改造除了完整保留有纪念价值的废弃建筑、烟囱、水塔,也注重废弃材料重新利用于建设和经过加工成为公共艺术和雕塑。
位于圣马丁区克洛特(par c del clot)公园就是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它原为Renfe铁路车间[3],后来火车改道,车间废弃,政府将该地建设成社区公园。
公园将旧车间的砖用于新公园的建设,而保留的车间墙体经过设计成了公园的特色。
东面的 城墙 将下沉广场围合,并被利用成了喷水池,恰似古罗马的水渠。
铸铁柱式的旧墙组成摩尔式的拱架和中间的水池和雕塑相映成趣。
另外,两面墙则烘托了工业时代的烟囱,成为入口标志。
2.2.2 提倡使用耐久材料。
巴塞罗那的公共空间大多采用经久耐用的材料。
如一些优质的大理石和木材做成的铺装、桌椅在历经风雨后仍能保持陈旧的美感。
基罗纳公园(Jar d i ns del Pri ncep de G iro na)的设计师Jor d i Farr ando阐述到: 我们用高品质的建材,不是假装豪华,而是高品质的建材能经久耐用 [2]。
另外,巴塞罗那大面积地使用土石铺装,使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土壤,有利于地下水回补。
而土石铺装的多孔构造,一定程度上能调节地面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能起到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缓解城市雨涝灾害。
2.3 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2.3.1 太阳能的开发。
巴塞罗那充分利用了日光充足和太阳能发电领域领先的优势。
如在万国文化论坛场址中心地带建成了占地10500m2的巨型太阳能发电厂,可生产1.3 mW的电力,足以满足一座千人城镇的需要[4]。
巴塞罗那的每幢新建筑也都安装了太阳能板。
许多公园还配备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无线电控制灌溉系统。
另外,巴塞罗那主办国际能源展、 洁净阳光能源 大型研讨会等更促进了巴塞罗那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吸纳先进的环保技术,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开发。
2.3.2 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巴塞罗那在公共空间建设中无不考虑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如公园的喷泉水池都装有再循环系统或利用净化水,道路清洗也使用净化水,公园灌溉则保持每月450m3/h m2自来水[5]。
公园的雨水收集系统也在日益完善,如巴塞罗那植物园内排水系统采用混凝土明沟,引导雨水至聚乙烯管,再到埋设在主路下的混凝土管道,将雨水收集到园内最低点的池塘并用于灌溉[5]。
2.4 历史文化遗产的多形式保护 巴塞罗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史,别具特色、类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巴塞罗那独有的文化资源。
对城市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使巴塞罗那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中心。
巴塞罗那颁布了 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对全市几百个历史建筑一一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条款。
保护主要分为以下3种形式:2.4.1 严格保留原物。
要求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完整、准确、原封不动地永久保存下来。
2.4.2 以保护为主、适当添建。
在允许改建的历史地段,要求基本保留原有的街区格局和原有建筑物,房屋内部允许进行改造。
如莱伊阿鲁广场(Pala u Rei alM ajor)的改造,在保留广场周围的街区格局、历史建筑外观和设施(高迪设计的路灯)的基础上,加入了喷泉水池,座椅和沿着广场的商铺。
大范围的保护和小规模的改造给旧城广场带来了商机和活力,游人络绎不绝。
2.4.3 以改建为主、保护为辅。
在保留其旧有格局和富有特色的建筑及街区的历史地段[2],如圣保罗教堂(Sant Pau l),基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已经不能使用,设计师就利用了教堂周围的空间,在东侧设计了围绕着教堂的二层公共空间。
底层是儿童活动中心,上层是跑道和休憩座椅,教堂的背后是管理人员的菜园和住所,沉寂的教堂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3 结论和启示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对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我国城市建设特别是对城市资源的利用方式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城市建设坚持公众利益最大化,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
一方面,通过对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居民及其后代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充足的资源和洁净的能源;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会提高居民对城市资源的保护及节约利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