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担架电梯
- 格式:doc
- 大小:230.00 KB
- 文档页数:2
众所周知,消防通道是发生火灾时的生命通道。
而其实除了它之外,我们的担架电梯也是在病人需要救援时重要的生命通道。
也许有朋友说自己对这种电梯没有太多的印象,但事实上它可能就存在于我们的居住的建筑楼房之中。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些关于它的信息。
一、定义担架电梯是乘客电梯的一种,它除了可供日常普通乘客上下楼使用外,在楼内出现重症病人的紧急情况下,还可使用担架接送病人出入电梯。
二、设计注意点1、新建住宅建筑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建筑,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m的新建住宅建筑应设电梯。
且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每个设置电梯的居住单元应至少设有1 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2、新建住宅建筑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3、不能盲目选用医用电梯尺寸,因为医用电梯的设计针对的是病床,尺寸较大,需要配套较大的走道净空及转弯半径。
如果选择这种尺寸,往往会导致担架能进电梯但是进不了家门。
4、轿厢选用1500 x 1600基本可行,目前是1000kg,今后800KG的就能满足要求,轿厢门净宽不应小于0.90m。
具体来说:天津地区执行的标准是1100*2100轿厢;青岛执行的标准是1100 x 2100轿厢;温州地区设计和图审统一的标准是1400 x 1600轿厢;宁波地区执行的标准是轿箱内净尺寸不应小于1600mm ×1500mm,轿箱门洞净宽不应小于900mm。
5、井道尺寸,按照国标电梯建议尺寸,若保证轿厢尺寸为1500*1600时,井道净尺寸为2000*2200。
以上就是今天介绍的关于担架电梯的定义和设计注意点了,希望对想要了解这方面内容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担架电梯的信息,不妨去沃克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咨询一下。
他们的电(扶)梯产品涵盖了客梯、观光梯、住宅梯、别墅梯、医梯、服务梯、货梯、杂物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系列。
强条规范实施!住建部:明确“担架电梯尺寸”,终于有说法了今天,再谈担架电梯!《住宅设计规范》2012年实施,其中6.4.2条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国家规范虽然提出了担架电梯,但具体尺寸是多少始终没有出台。
后来,各地出台了各式各样的电梯担架标准,市场上可以说是乱象一片。
请看:天津:2600*1800(井道)青岛:1100*2100(轿厢)温州:1600*1400(轿厢)上海:1600*1500(轿厢)河北:进深不小于1800(轿厢)(同是担架电梯,咋还搞出这么多规格!......)乱了十年,等了十年终于明确了担架电梯尺寸而且为规范强条2021年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规范第2.6.2条中明确指明了担架电梯的尺寸:这是根据近些年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在现行标准条文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这次国家规范明确了担架电梯的尺寸:宽轿厢:1.5m(深)*1.6m(宽)深轿厢:2.1m(深)*1.1m(宽)跟着图图规范,我们再来思考几个问题1、1.5m(深)*1.6m(宽)尺寸为什么可行?对于深轿厢的尺寸:2.1m(深)*1.1m(宽)进出担架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宽轿厢1.5m(深)*1.6m(宽)是否可行呢?结合实际救护担架进行测试,利用住宅电梯轿厢对角线入手,得出的“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参数:轿厢1.5m(深)*1.6m(宽),担架完全可以进出电梯!铲式担架示意图利用电梯对角线放置铲式担架示意图在此有一个疑问是:规范特别指出了1.5m为深,1.6m为宽,那么如果将深和宽的尺寸对调是否可行呢,目前规范没有指出,作为设计师我们最好还是慎重,按规范具体规定的来执行与设计。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逐渐增多,为确保居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提高住宅小区的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确保住宅小区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居民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2. 提高住宅担架电梯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担架电梯在紧急情况下正常运行。
3.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水平。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住宅小区内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担架电梯的疏散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 设立现场指挥组、疏散引导组、担架电梯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等专项工作组。
五、担架电梯疏散流程1. 紧急情况发生时,现场指挥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小组到位。
2. 担架电梯保障组迅速检查电梯设备,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3. 疏散引导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疏散路线,引导居民有序疏散。
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并将伤员迅速送往安全区域。
5. 担架电梯保障组确保担架电梯在紧急情况下正常运行,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疏散服务。
6. 疏散引导组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疏散路线,确保居民安全疏散。
六、担架电梯疏散注意事项1. 担架电梯疏散时,严禁乘坐电梯的人员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 担架电梯运行过程中,严禁乘客随意触摸电梯按钮和设备。
3. 疏散过程中,确保担架电梯内的人员安全,避免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4. 担架电梯疏散时,疏散引导组要密切注意现场情况,确保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七、预案演练与评估1. 定期组织担架电梯疏散演练,提高居民的应急疏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3. 定期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水平。
八、预案修订与更新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与更新,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政策调整或实际情况变化,将适时修订。
高层住宅担架电梯设计新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已于2012年8月1日实施,新规范亮点之一就是明确了每栋楼最少应设置一台担架电梯,但对担架电梯的最小尺寸未做出明确规定,如何设置担架电梯,担架电梯的尺度如何控制,成为最近设计人员咨询的热点。
现收集整理一些网上资料,供设计和审查人员参考: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范组答复:1.1不能盲目选用医用电梯,医用电梯的设计针对的是病床,尺寸较大,需要配套较大的走道净空及转弯半径,往往是担架能进电梯但是进不了家门;1.2正在协调工程建设标准与产品标准的矛盾;1.3从改造担架和利用住宅电梯轿厢对角线入手,提出“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参数;1.4支持各地采用论证会议,形成实施细则,选用1500 x 1600轿厢基本可行,目前是1000kg,今后800KG的就能满足要求。
2.天津地区执行的标准:2600 x 1800井道3.青岛规划局发的文件执行的标准:其中至少1台电梯保证手把可拆卸的担架平放进去(最小轿厢尺寸为1100 x 2100轿厢)。
4.温州地区设计和图审统一的标准:1400 x 1600轿厢5.宁波地区讨论稿: 住宅楼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轿箱内净尺寸不应小于1600mm × 1500mm,轿箱门洞净宽不应小于900mm(当门洞不居中开设时,其净宽可适当缩小,但最小不得小于800,且应确保担架的出入)6.《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2011年版)规定【5.2.2条】十二层及以上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电梯的轿厢长边尺寸不应小于1.60m。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实施指南(林建平的文章):1500 x 1600轿厢需要对担架做局部改造,如下图1所示:图18.国标担架电梯最小尺寸《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GBT 7025.1-2008中关于担架电梯的标准(如图2所示)1)额定载重量为450kg的电梯只适用运载乘客;2)额定载重重量为630kg的电梯还允许运载一个有一个人陪伴的坐轮椅的人(但不允许为电动轮椅)。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新建住宅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要求 (3)3.1 一般规定 (3)3.2 设计要求 (4)4 既有住宅增设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要求 (6)4.1 一般规定 (6)4.2 建筑设计要求 (7)4.3 结构设计要求 (8)附录A 可容纳担架电梯的核心筒布局方案 (11)附录B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案例 (14)附录C 既有住宅增设可容纳担架电梯方案 (15)本标准用词说明 (29)引用标准名录 (30)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规范河南省住宅项目中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有效发挥可容纳担架电梯紧急救援的作用,完善新建住宅可容纳担架电梯的工程设计要求,指导既有住宅增设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及改造,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新建住宅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和既有住宅的改造,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和改造可参照执行。
1.0.3 住宅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应遵守安全适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
1.0.4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可容纳担架电梯 stretcher accessible lift电梯轿厢能够容纳常规医疗急救担架的电梯。
2.0.2 无障碍电梯 barrier free lift适合行动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进出和使用的电梯。
2.0.3消防电梯 fire lift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供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与救援使用且具有一定消防功能的电梯。
2.0.4轿厢 elevator car电梯的一部分,用以运送乘客和(或)其他荷载。
2.0.5井道 well保证轿厢、对重(平衡重)和(或)液压缸运行所需的建筑空间。
2.0.6层站 landing各楼层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
2.0.7超高层住宅 super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关于《住宅设计规范》(2011版)“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基本尺寸要求一、规范组意见:1.不能盲目选用医用电梯。
2.正在协调工程建设标准与产品标准的矛盾。
3.从改造担架和利用住宅电梯轿厢对角线入手,提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
4.支持各地采用论证会议形成实施细则,选用1.5m×1.6m轿厢基本可行,目前是1000kg,今后800kg的能满足要求,门宽0.9m。
《住宅设计规范》(2011版)实施指南:1.5m×1.6m(轿厢),需对担架进行改造:1850200改进担架示意图二、天津“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2.6m×1.8m(井道)。
三、青岛、云南“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1.1m×1.8m(轿厢)。
四、宁波“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 1.6m×1.5m(轿厢),门宽0.9m。
五、上海“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长边≮1.6m(轿厢)。
六、结论:规范组意见在《实施指南》专题论证15中有详细叙述,目前因全国对此问题反映较多,已成立专题小组进行论证,在此之前,按规范组解释进行设计较为可行,即最小轿厢尺寸为: 1.6m(宽)×1.5m(深),门洞0.9m,根据厂家或标准图选择相应井道尺寸。
源道建筑2012.8.30附:煤院要求新《住宅设计规范》关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基本要求对于新《住宅设计规范》提供的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轿厢最小尺寸(1600mm×1500mm),门洞最小尺寸900mm。
参考电梯如下:1、日立UAX系列无机房乘客电梯p23,UAX-1000-C060,井道尺寸宽2100mm,深2150mm,轿厢尺寸宽1600mm,深1500mm,门宽900mm,高2100mm,载重量1000kg;2、三菱GPS-III系列乘客电梯p44,GPSIII-1000-CO,井道尺寸宽2100mm,深2100mm,轿厢尺寸宽1600mm,深1500mm,门宽900mm,高2100mm,载重量1000kg(13人)。
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1.引言1.1 概述在住宅建筑中,担架电梯的设置要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担架电梯是一种特殊的电梯,用于将无法行动的病人或伤员从一楼平台直接运送到救护车或医疗设施。
由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担架电梯的设置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篇文章将探讨住宅建筑中设置担架电梯的必要性,并总结对于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的相关规定。
我们将深入探讨担架电梯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为什么住宅建筑需要设置担架电梯。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了解担架电梯在住宅建筑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设计和建造住宅建筑时需要遵守的相关要求。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住宅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请继续阅读本文,了解更多关于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的内容。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通过明确文章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思路和内容安排。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简单介绍住宅建筑中担架电梯设置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会逐个说明本文的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
目的部分会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以及为读者提供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担架电梯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住宅建筑中设置担架电梯的必要性两个小节。
在担架电梯的定义和作用部分,将详细解释担架电梯的概念和主要功能,例如方便急救和疏散等。
在住宅建筑中设置担架电梯的必要性部分,将探讨为什么住宅建筑需要设置担架电梯,包括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需求、医疗方面的考虑等。
结论部分主要包括对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的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两个小节。
在对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的总结部分,将总结前文提到的对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的要求,例如安全性、便捷性和可靠性等。
浅析高层住宅小区担架电梯技术要求(德州市池口家园一期电梯设计案例分析)刘传彬德州市池口家园一期安置房住宅小区共有电梯32部,其中具备担架功能的电梯16部。
目前正在进行电梯采购招标的准备工作,在整理电梯招标文件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的过程中,发现原设计电梯井道尺寸偏小,不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设计总说明上对电梯的基本参数有了明确描述,载重800kg,速度1.5m/s,普通电梯具备无障碍功能,井道尺寸2000mmx2000mm,消防电梯兼担架功能,井道尺寸2200mmx2200mm等等。
为了满足担架电梯的设计制造要求,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规范,高层住宅电梯和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除了要满足相关设计、制造、安装、维护等国家规范、标准以外还有以下要求:1、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6、4、2条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不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能容纳担架的电梯”。
2、在《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GBT7025.1—2008中规定①额定载重量1000kg的电梯,除了可以运载乘客和有一人陪伴坐轮椅的人的荷载,还可以运载具有可拆卸把手的担架。
②轿厢尺寸在1100mmx2100mm,额定载重量在1000kg的住宅电梯可进担架,担架尺寸为600mmx2000mm。
对照以上技术要求,该设计中关于担架电梯的井道进深尺寸不符合要求,经过咨询多家电梯生产企业,可承载担架的电梯井道进深至少要满足2500mm。
将问题给建设单位负责人汇报后,协调设计院完成电梯井道变更设计。
目前土建结构施工尚未开始,井道变更设计不增加投资且简单易行。
避免了一起因为电梯使用功能缺陷而引发的住户投诉风险。
高层住宅担架电梯设计关键信息项:1、电梯类型:担架电梯2、载重要求:__________3、轿厢尺寸:__________4、运行速度:__________5、停靠楼层:__________6、开门方式:__________7、控制方式:__________8、安全装置:__________9、维护保养要求:__________10、验收标准:__________1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高层住宅担架电梯的设计要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输担架和患者,同时满足居民日常的使用需求。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新建高层住宅项目中的担架电梯设计。
112 定义1121 担架电梯:指能够容纳担架并满足相关尺寸和功能要求的电梯。
1122 载重:电梯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
1123 轿厢尺寸:电梯内部的空间尺寸。
21 技术要求211 载重要求担架电梯的载重应不低于具体载重数值千克,以确保能够承载担架、患者及陪同人员的重量。
212 轿厢尺寸轿厢内部净尺寸应不小于长×宽×高,以能够容纳标准担架及必要的操作空间。
213 运行速度电梯的运行速度应根据楼层高度合理确定,一般不应低于具体速度数值米/秒。
214 停靠楼层电梯应能够停靠所有住宅楼层,并设置明显的楼层标识。
215 开门方式应采用中分门或旁开门,开门宽度不小于具体宽度数值,以方便担架进出。
216 控制方式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具备平稳启动、停止和准确停靠的功能。
31 安全装置311 配备紧急制动系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制动。
312 安装超载报警装置,当载重超过设定值时发出警报并停止运行。
313 设置门锁安全装置,确保门在未完全关闭时电梯无法运行。
314 安装紧急通话装置,与监控中心或救援服务保持畅通联系。
41 照明与通风411 电梯内部应提供充足的照明,亮度均匀且符合相关标准。
412 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
51 维护保养要求511 电梯供应商应提供定期维护保养服务,周期不超过具体时间间隔。
轿厢带尾厢的方形轿厢和长方形轿厢的对比
2012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其中6.4.2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国内大部分电梯厂家为了做成能放下担架的电梯,把轿厢做窄、做深,像医用电梯,但远远达不到医用电梯的使用要求,因为住宅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一般为800~1000kg。
而根据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额定载重量为800kg住宅电梯轿厢有效面积为1.73~2.1m2,额定载重量为1000kg住宅电梯轿厢有效面积为2.15~2.52m2,这样常规住宅电梯只能做成轿厢宽度≤1.1m、轿厢深度≤2.1m。
但轿厢宽度窄、深度深的做法会造成下列问题:
1)如果做成长方形轿厢,因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轿厢深度和1500mm两者中的最大值,此时须候
梯厅深度B1≥2100mm——增大公摊面积,增大建筑成本;
2)当电梯处于非运行高峰时间段时,电梯乘客较少,乘客习惯于站立在轿厢内靠近门口的前半部
分,却不知道这种习惯性的行为无意识地造成了轿厢的前、后偏载,造成导靴单面磨损、导靴与导轨间隙增大。
如果维修更换不及时:一方面,运动的轿厢会撞击厅门门锁,导致电梯不能安全停梯、正常平层开门或中途停车,甚至撞坏电梯部件,造成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导靴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导靴中钢质部分与导轨工作面摩擦,损伤导轨工作面,在此过程中造成电梯抖动、乘坐舒适感差,最终造成导轨报废,也会造成质量事故、安全事故。
3)当电梯处于运行高峰时(每天的早晨离家上班时间段或傍晚下班回家时间段),乘客较多,因
轿厢宽度较窄、深度较深,体型正常的乘客也只能单人进出,容易造成轿厢前端的拥堵。
当轿厢处于约50%载荷时,若有乘客要进入轿厢,则轿厢内的乘客须适当向轿厢深处避让才能保证后进入者所需的空间;若有乘客要离开轿厢,则需费力地挤出轿厢或轿厢内的其它乘客须适当避让才能保证离开者的行走空间,甚至需要轿厢前端(门口)的几位乘客先走出轿厢避让才能保证需要离开者的行走空间。
这样造成电梯等候时间过长,大大降低电梯的运行效率;
4)担架车在轿厢内使用时,无法同时保证急救医护人员和少量病人家属的站立空间及急救中心随
带的急救设备的放置空间,除非把载重量增加到医院内用的医梯(载重1600kg)。
所以,额定载重量为800~1000kg的住宅电梯宽度窄、深度深的轿厢,是不科学、不合理、不实用、不经济的,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目前中国国内约有几十万台在用的方形轿厢的住宅电梯,根本无法容纳担架。
如果采用轿厢带尾箱的设计方案,对井道净深度不小于2000mm、额定载重量为800~1000kg的在用住宅电梯进行适当改造,井道不需任何改动,即可使这些住宅电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
完全解除这部分电梯用户可能需要急救的后顾之忧,避免了因小区电梯太小担架进不去,病人必须从18楼抬下的情况发生。
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