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9讲化学常用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优盐件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27
2024年高考猜想预测卷(天津卷)03高三化学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1C12O16S32Fe56Co59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挖掘文物价值,讲好河北故事”。
下列河北“镇馆之宝”中主要成分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选项A B C D文物名称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锴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彩绘石散乐浮雕长信宫灯A.A B.B C.C D.D2.根据下列实验叙述,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则原FeCl2溶液部分变质B.向KBrO3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然后再加入少量苯,有机层呈橙红色,则Cl2氧化性大于Br2C.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固体,则该固体难溶于水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H2SO4和HNO3的混酸稀溶液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和Cu(NO3)2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3BF 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 )模型:B .3H O +的电子式:C .基态2Fe +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D .的名称:乙二酸乙二酯4.实验室合成高铁酸钾(24K FeO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气体a 的主要成分为2ClB .沉淀b 的主要成分为3KClOC .24K FeO 中Fe 的化合价为+6D .反应2为()3243232Fe NO +10KOH+3KClO 2K FeO +3KCl+6KNO +5H O =5.下列物质的鉴别或检验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饱和23Na CO 溶液鉴别2BaCl 溶液和3AlCl 溶液B .用盐酸和KSCN 溶液检验Fe 粉中是否含有23Fe O C .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鉴别2NO 和溴蒸气D .向1-氯丁烷中加入硝酸酸化的3AgNO 溶液检验氯元素6.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W 原子的s 轨道电子数是p 轨道电子数的2倍,X 和Y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常用干燥剂,X 、Z 同主族且能构成如图所示的阴离子(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Z >Y >XB .沸点:ZX 2>WX 2C .R 2—中Z 的化合价是—3D .第二电离能:Y >Z7.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高考化学必考仪器知识点高考化学中,仪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让许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高考必考的化学仪器,并讨论它们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实验方法。
一、量筒量筒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它通常由玻璃制成,长而细瘦,有一个细口和一个扩张的部分。
原理上,量筒利用液体在容器中所占据的高度来测量体积。
应用上,量筒常用于化学实验中的体积测量,例如溶液配制、溶液浓度的计算等。
在使用量筒时,要注意准确读取液面,避免液面凹凸不平的误差。
二、烧杯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器皿,用于盛放、加热和搅拌液体。
它通常由玻璃或者塑料制成,底部较宽,边缘有一个倾斜的口。
烧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其底部面积的增大,减小液体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蒸发。
应用上,烧杯常用于制备溶液、稀释溶液以及加热反应混合物等实验。
在使用烧杯时,要注意保持烧杯的平衡,避免倾斜导致液体外溢。
三、分液漏斗分液漏斗是一种用于分离不同密度液体的仪器。
它通常由玻璃制成,形状呈漏斗状,有一个粗口和一个细管。
分液漏斗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密度差异,使得密度较小的液体在上部,密度较大的液体在下部。
应用上,分液漏斗常用于分离混合溶液、提取纯化物质等实验。
在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注意将分液漏斗放在支架上,并保持液面平衡,避免溅出液体。
四、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物体的仪器。
它通常由镜头、载物台、光源以及调焦机构等部分组成。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透镜将被观察的样品放大,使其能够被人眼或者相机等设备看到。
应用上,显微镜常用于观察细胞、细菌、红细胞等微小物体,可以帮助人们研究生物学、医学以及各种材料的结构特征。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节焦距,使得被观察物体清晰可见。
五、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是一种用于测量质量的仪器。
它通常由平台、显示屏和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电子天平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感知物体的重量,并通过显示屏显示质量。
应用上,电子天平常用于化学实验中需要准确测量质量的场合,如称取物质、配制溶液等。
化学高考仪器知识点归纳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仪器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高考中,仪器相关的考点屡见不鲜。
本文将对化学高考中常见的仪器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高考内容。
一、烧杯和量筒烧杯和量筒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量容器,常用于测量和容纳液体。
烧杯适用于量较大的液体,而量筒则适用于量较小的液体,其测量精度更高。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要注意正确读取液体的体积,避免读数误差。
二、分液漏斗分液漏斗是一种用于将两种不相溶液体进行分离的仪器。
它通过开启滴流控制阀,将两种液体分离开来。
在高考中,通常会遇到使用分液漏斗进行液-液萃取的题目,需要注意准确操作和注意事项。
三、试管和移液管试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装置,可进行小量物质的反应、加热和储存。
使用试管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烧伤和溅出。
移液管是一种用于准确移动液体的工具,常用于定量分析等实验中。
在使用移液管时,需学会正确吸取和排放液体,避免误差。
四、电子天平和滴定仪电子天平是一种用于准确称量物质质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实验室。
在高考中,有时需要使用电子天平进行质量的测量,需注意使用准确并注意精度。
滴定仪则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学中酸碱反应滴定过程的仪器,通常用来确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在高考中,滴定仪的操作步骤和常见试题是不可忽视的考点。
五、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定溶液中有机或无机物质浓度的仪器。
在高考中,光度计常用来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进而计算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用于测定溶液浓度的光度计算法也是常见的考点之一。
六、离心机和显微镜离心机是一种将液体或悬浮液中的微小颗粒进行离心分离的仪器。
通过离心分离,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颗粒大小或密度的物质。
离心过程在高考中的实验题常常出现,需要熟悉离心机的原理与应用。
显微镜则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样本的光学仪器,常用于生物学、医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实验。
在高考中,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综上所述,化学高考中的仪器知识点是考生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高考必考化学仪器知识点化学仪器是化学实验和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通过使用这些仪器可以进行实验、分析和测量,以便获得准确的结果并推进科学研究的进展。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了解和熟悉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必考的化学仪器知识点。
一、试管和烧杯试管和烧杯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玻璃仪器。
试管一般用于加热反应物或进行试验,烧杯则常用于容量较大的溶液的制备。
使用试管和烧杯时,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烧伤和溅出。
二、容量瓶容量瓶是一种用于精确配制标准溶液的玻璃仪器。
它具有标有准确体积刻度的长颈,通过调节液面到刻度线上即可得到预设体积的溶液。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经常会出现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或者测定溶液体积的题目。
三、量筒和滴定管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其刻度较容量瓶更为密集,准确度也更高。
在实验中,常用量筒来测量需要较高准确度的溶液体积。
滴定管则是用来滴定反应溶液的工具,通常配合滴定管架使用,主要用于测定溶液浓度或酸碱中的物质含量。
四、分液漏斗和萃取器分液漏斗用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分离,这种仪器能够分离具有不同密度的液体。
而萃取器则是一种用于萃取或提取溶质的仪器,常用于从溶液中提取有机物或分离混合物等实验操作。
五、电子天平和PH计电子天平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相较于传统的天平更加精确和灵敏。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准确测量物质的质量,因此电子天平的使用非常重要。
PH计是测定溶液酸碱性质的仪器,通过测量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来判断其酸碱性。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经常出现需要测定溶液PH值或判断酸碱性质的题目。
六、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观物体的光学仪器,高考化学中也会涉及到显微镜的使用。
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物质的微观形态和结构,对于认识物质的本质和性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考试中必考的化学仪器知识点涉及到试管、烧杯、容量瓶、量筒、滴定管、分液漏斗、萃取器、电子天平、PH计和显微镜等。
大二化学仪器分析知识点化学仪器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多种仪器的原理、操作和应用。
对于大二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化学仪器分析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二化学仪器分析中的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一、电化学方法1. 电化学分析基本原理:电化学方法是利用电极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定电流、电压等电化学参数,可以获得样品中物质的含量信息。
2. 电极的分类与特点:常见的电极有玻璃电极、金属电极、气体电极等。
不同类型的电极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3. 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位分析法、电导法、极谱法等。
每种方法有其独特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光谱分析方法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利用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常见的仪器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红外光谱: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吸收的特性,了解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
常见的仪器有红外光谱仪。
3. 原子吸收光谱: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常见的仪器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三、色谱分析方法1. 气相色谱:根据物质在气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定量分析混合物。
常见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
2. 液相色谱:根据物质在液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仪器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离子色谱仪。
四、质谱分析方法1. 质谱仪原理:利用质谱仪对化合物分子进行分析和测定,常见的质谱仪有质谱联用仪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等。
2. 质谱指纹图谱:利用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质谱指纹图谱来鉴定和定量物质。
五、其他仪器分析方法1. 热分析:通过对样品在升高温度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等。
2. 核磁共振:通过对样品中的核自旋进行磁共振现象的研究,来了解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60题)1、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 D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该体现(),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
A.实用性B.理论性C.基础性D.探究性【答案】 C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B.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答案】 B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关于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答案】 D5、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高考化学重要仪器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科,实验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仪器来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观察。
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而言,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仪器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高考化学常见的重要仪器。
一、酸度计酸度计是用来测量溶液中酸碱度的仪器。
常见的酸度计有pH 计、理工学院溶液浓度计等。
其中,pH计是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测量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来判断溶液的酸碱度。
pH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玻璃电极对溶液中的氢离子进行测量。
二、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来测定称量法溶液中物质浓度的仪器。
它利用光的吸收、透射和散射特性,通过不同波长的光与物质发生作用后的吸收变化,从而测定物质的浓度。
分光光度计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天平天平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质量的仪器。
它利用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来测量物体质量。
天平的精度可以达到0.001克,可以用于测量非常微小的物质质量。
在化学实验中,天平的使用非常频繁,准确地称量物质是做好实验的基础。
四、比重计比重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密度的仪器。
它利用物质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比重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称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重量来测量物体的密度,从而推算出物质的比重。
比重计在比较密度大致相近的液体时,有较高的精确度。
五、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它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帮助我们观察细胞、微生物等微小结构。
在化学实验中,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晶体结构、金属组织等。
除了光学显微镜,高倍数字显微镜也越来越普及,能够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观察对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以上介绍的仅是高考化学中的一部分重要仪器知识点。
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还要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同学们能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提高化学实验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通过大量实验操作的练习,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科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