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271.50 KB
- 文档页数:26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式教案名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第一单元我们的校园生活详细内容:1. 遵守校规校纪,做个合格的小学生2. 尊重师长和同学,学会与人相处3. 保持教室卫生,爱护公共财物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黑板3. 粉笔4. 教材教学过程:步骤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校园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校园里的所见所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校园里的趣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步骤二:学习校规校纪(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翻到教材第8页,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步骤三:学习尊重他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翻到教材第12页,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校园里如何尊重师长和同学。
3.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步骤四:学习爱护公共财物(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翻到教材第16页,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公共财物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公共财物。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遵守校规校纪2. 尊重师长和同学3. 爱护公共财物作业设计:2. 举例说明自己在校园里如何遵守校规校纪、尊重他人和爱护公共财物。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尝试在校园生活中践行遵守校规校纪、尊重他人和爱护公共财物。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诗词解析与欣赏《村居》:学习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
《四时田园杂兴》:理解田园诗的特点。
2.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与理解《草原》: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荷花》:分析借物抒情的手法。
3.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理解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陶罐和铁罐》:学会尊重他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
4. 第四单元:科普阅读《太阳》: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培养科普阅读兴趣。
《松鼠》:学习观察动物,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散文、寓言故事等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散文的语言美;寓言故事的寓意。
2. 教学重点:学习诗词、散文、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村居》为例,展示一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2. 新课讲解对所选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以《草原》为例,分析散文的语言美,学习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对课后的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守株待兔》为例,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
4. 随堂练习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荷花》为例,让学生仿写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
拓展延伸:以《松鼠》为例,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2. 第二单元:散文的语言美、借物抒情手法3.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的寓意4. 第四单元:科普阅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村居》课后习题1、2、3。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课题1.小蝌蚪找妈妈1、会认“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等10个字。
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读、会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研究行为1、谈话,进入本课研究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交流识字情况(1)被指名学生试读生字(2)一起读,坐火车读生词。
(3)交流识字方法(4)组词,一字组多词3.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正确的发音,读通句子4.给你的同学读你喜欢的段落。
学听,看看谁读得好三、图文结合,研究课文添改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妈妈每天陪伴在我们身边,而小蝌蚪尽然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小蝌蚪找妈妈?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视频,读课文。
你看怪不怪2.检查研究新单词的情况(1)展示生字。
指名读,正音。
(2)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介绍以名字记单词的方法。
(4)练习构词法。
3、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句子。
4、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比-比谁更好?三、图文结合,讲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的第一段自然段。
1.自己读课文的第一段自然段。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图)(1)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2)读:第一自然段。
范、齐(2)读第一段,听范、读、个别读。
一起读和单独读。
(3)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是什(3)思考问题,想象,做“游么样子呢?请你想像一下,做这个动作。
来游去”的动作2、研究课文第二自然段。
2、研究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这一自然段,说说小(1)自由读,说说小蝌蚪的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按名字读这一段。
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被指名学生读这一段(3)展示蝌蚪和鲤鱼的对话,想象(3)读出蝌蚪和鲤鱼相互对话时的语气,并试着读出。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设计
盼春
绘春《春》
赞春草花风雨人
课后作业四、布置作业
1.请利用《春》的结构图,运用自己最擅长的记忆方法,完成《春》全文的背诵。
2.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
细心观察、体验,选择一个场景,描述这些变化。
别忘了取一个别致的题目。
200字左右。
(参考题目:“秋”或“我眼中的秋”)
课后反思亮点:教学环节完整
不足之处:学生的分析不到位课堂教学建议:多抓学生的朗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全单元教
案设计(表格式)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的历法和年号制度。
2.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年代顺序。
3. 能够使用简单的年代词语描述历史事件。
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不同历法的讨论。
2. 研究历法和年号制度的概念,了解不同历法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进行填写年号的练,加深对年号的理解。
4. 导入:展示历史事件卡片,并要求学生分组将卡片按年代顺序排列。
5. 通过讲解幻灯片,教授历史事件的年代顺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
6. 学生进行填写年代顺序的练,巩固对历史事件的年代顺序的掌握。
7. 导入:通过展示历史事件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事件发生的年代。
8. 学生小组讨论事件发生的年代,并使用年代词语对事件进行描述。
9. 练题的解答和讲解。
10. 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中对历法和年号制度的理解。
- 随堂练和课堂表现评估。
-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特殊教学安排
- 适当增加历史事件的数量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 图片展示用品- 历史事件卡片- 学生练题
参考资料
无。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道德与法治》表格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是一家》,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家庭,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 学会尊重家庭成员,体谅他们的辛劳;3. 学习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4. 理解家庭是一个小集体,要学会为家庭做贡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3.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学会为家庭这个小集体做贡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家庭是一个小集体,学会为家庭做贡献。
教学重点:认识家庭,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学会尊重家庭成员,体谅他们的辛劳;学习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家庭照片、卡片等。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家中如何尊重父母、关爱兄弟姐妹的经历。
4. 例题讲解: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如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家庭中做到尊老爱幼、相互关心。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关系图;2. 家庭道德规范和礼仪;3. 为家庭做贡献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自己的家庭,并标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写一篇关于在家中尊重父母、关爱兄弟姐妹的短文。
2. 答案:(1)略;(2)例文:在家中,我尊重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
我还关心弟弟妹妹,帮助他们做作业,一起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尊重家庭成员的表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