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配制小浓度药液
- 格式:pdf
- 大小:145.62 KB
- 文档页数:2
不同墙面吸水率测定:将喷雾器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均匀地喷洒在预先划好的一定面积内,使墙面达到湿而不流程度。
将喷雾器内剩余的水倒出计量,用原水量减去余水量,再除以喷洒面积,即求出该墙面单位面积的吸水率。
一般瓷砖、玻璃表面的吸水量为25~50 ml/m2,油漆、涂料表面的吸水量为50~75 ml/m2,石灰面75~100ml / m2,水泥面100~150ml/m2。
(四)杀虫剂使用浓度的计算:按杀虫剂使用浓度(w/v )= 【使用剂量(g/m2)÷墙面吸水率(ml/m2)】× 100%计算。
如:用辛硫磷喷洒石灰墙面,每平方标准用药量为2克,如上面测定该石灰墙面的吸水量为100ml/m2,则药物使用浓度为:
药物浓度=喷洒墙面标准用药量(克/米2)÷墙面吸水量(毫升/米2)×100%
药物使用浓度(%)﹦2÷100×100%﹦2%
(五)单位面积所需杀虫剂量计算:按所需杀虫剂量(g)= 【使用浓度(%)÷原药浓度(%)】×配制的喷洒液量计算。
如:对一个500平方米面积的石灰墙面用辛硫磷进行滞留喷洒,每平方米用药量为2克,石灰墙面吸水量为100ml/m2,所需药液浓度为2%,则所需药液总量和40%辛硫磷的药量为:
1、所需药液总量=每平方米喷药液量×喷洒面积
所需药液总量=100×500=50000ml
2、所需原药量=稀释药液浓度÷原药浓度×所需药液总量
需40%辛硫磷=2÷40×50000=2500 ml。
溶液制备与浓度调配技巧溶液制备和浓度调配是化学实验中非常常见的操作。
在许多实验中,需要精确地制备一定浓度的溶液,以便进行后续实验步骤。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溶液制备和浓度调配技巧,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实验。
首先,制备溶液的前提是准备好所需的溶质和溶剂。
溶质是要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将溶质溶解的介质。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已知浓度的溶液来制备所需浓度的溶液。
一种常见的溶液制备方法是称量法。
通过精确称取所需的溶质,然后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可制备出特定浓度的溶液。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称量法时,需要使用精密天平,并注意称量时的准确度,以免出现误差。
此外,稀释法也是制备溶液的常用方法。
它通过将已知浓度的溶液与一定量的溶剂混合来制备所需浓度的溶液。
在使用稀释法时,需要准确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用量,并严格控制混合的比例。
此外,还可以使用分级稀释法,即先制备出较高浓度的溶液,然后逐步稀释到所需浓度。
在进行溶液制备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实用技巧。
首先,永远要将溶质加入溶剂中,而不是将溶剂加入溶质中,这样可以确保溶质被充分溶解。
其次,在溶解过程中,可以加热溶剂,以促进溶质的溶解。
同时,还可以通过搅拌或超声波处理来加快溶解速度。
除了制备溶液,浓度调配也是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有时需要从已知浓度的溶液中调配出特定浓度的溶液。
调配浓度的关键在于准确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用量。
一种常用的浓度调配方法是通过倍数关系来计算用量。
例如,要从1mol/L的溶液中调配出0.1mol/L的溶液,可以使用十倍稀释法,即取1ml浓溶液加入9ml溶剂。
在进行浓度调配时,需要特别注意实验室室温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一些实验方法要求在特定温度下制备和使用溶液,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对溶液进行温度调整。
另外,还需要注意测量体积时的准确性,可以使用量筒、移液管等器材来进行精确测量。
总之,溶液制备和浓度调配是化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药物的剂量计算和配制:将药物加入盐水中,得到不同浓度的药液;计算量化数ug/是多少“ml/h”kg×60×量化数 ml/h =药物浓度ug/ml药物的剂量计算和配制-----要使ug/ = ml/h配制方法:将kg×3的药物剂量mg稀释为50ml,则ug/ = ml/h药物剂量改为kg×6 则1ml/h=2ug/药物剂量改为kg× 则1ml/h=1、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兴奋多巴胺受体、β受体和α受体;多巴胺对不同受体兴奋的程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小剂量<5ug/——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加,用于少尿、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中等剂量5~10ug/——通过正性肌力作用,用于心力衰竭、低心排量综合征;大剂量> 20ug/——使外周血管及内脏血管的收缩,血压升高;一般情况下,如果多巴胺的用量已经达到或超过20ug/而升血压的作用不佳时,应及时加用第二种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的配制和应用方法病人体重kg×3为多巴胺的总剂量,稀释至50ml,用微量推注泵给药,每小时推注的毫升数即为病人应用多巴胺的量化数;此法配制的多巴胺溶液浓度较高,必须在有微量推注泵的情况下,最好由中心静脉给药;2、多巴酚丁胺主要兴奋心脏的β受体,对α受体仅有微弱兴奋作用,明显增加心肌的收缩力,而增快心率的作用相对较弱;2~10μg/kg·min增加心肌收缩力,有良好的增加心排血量的作用,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多巴酚丁胺对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轻微,不增加肺血管阻力,这与其兴奋β2受体引起血管扩张有关;常用于治疗休克、低血压、心力衰竭、少尿等低心排量综合征,对于伴有肺动脉高压或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的低心排量综合征的病人更为适用;多巴酚丁胺的用量可以超过多巴胺的用量,而不出现明显的α受体的强烈缩血管作用;多巴酚丁胺的配制和应用方法与多巴胺相同;应用时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变化和作用效果逐渐增加剂量,当达到预期效果后应稳定剂量;一般剂量不超过15~20ug/;当病情好转后应稳定、逐渐地减量;3、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的兴奋作用都很强,作用复杂而广泛;对心脏β1受体的兴奋可使心肌收,心肌耗氧量增加,能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而产生明显的支气管扩张作用,特别是当支气管痉挛时更为明显;对α受体的兴奋可使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收缩;可兴奋支气管粘膜上血管平滑肌α受体,使粘膜血管收缩,消除哮喘时粘膜水肿而改善病人的通气状态;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则由于兴奋血管平滑肌β受体而发生舒张;对脑和肺血管收缩作用较弱,有时由于血压升高可被动扩张;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其升血压的效果与使用的剂量大小呈正比; 肾上腺素一般不作为治疗低心排综合征或各种休克的首选药物,仅在应用了多巴胺或和多巴酚丁胺而升血压效果仍不好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体重kg×等于肾上腺素总量的毫克数,稀释为50ml,输注1ml/h则肾上腺素的用量为μg/kg·min;体重kg×等于肾上腺素总量的毫克数,稀释为50ml,输注1ml/h则肾上腺素的用量为μg/kg·min;肾上腺素的用法使用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从μ g/kg·min开始输注,可逐渐增加至~μ g/kg·min ;4、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有很强的兴奋作用,对β受体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较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和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心室做功,收缩肾脏、肠系膜等内脏及外周血管系统;由于增加心脏的后负荷及对心脏α受体的兴奋作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增加心输出量和加快心率的效果;去甲肾上腺素的认识在分布性休克时,如果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循环阻力降低,为了增加外周阻力,便有很强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指征;如休克是因为心输出量的减少,外周阻力已明显升高,则不应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还有一些报道提出,在感染性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在增加灌注压及内脏器官氧输送的同时,并不引起氧耗量的增加,可明显改善组织灌注,增加尿量;去甲肾上腺素的用法去甲肾上腺素的用法同肾上腺素;一般~μg/kg·min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用于改善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5、异丙肾上腺素主要兴奋β受体,对β1和β2受体均有非常强的兴奋作用,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心脏β受体兴奋作用很强,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传导加速;这方面的作用比肾上腺素强,对心脏正位起搏点的兴奋作用比对异位起搏点的兴奋作用强,因此引起心律失常的机会比肾上腺素少;异丙肾上腺素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血流;可使心排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使尿量增多;大剂量时可使静脉明显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反而使心输出量显着下降;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比肾上腺素强,但由于其不能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故消除支气管水肿效果不及肾上腺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休克,尤其对心率慢者效果更好;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气管平滑肌痉挛所致的严重哮喘等临床应用时的一般用量为~μg/kg·min6;米力农为非洋地黄类、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Ⅲ,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改变细胞内外钙的转运,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米力农应用时,不产生房室传导阻滞,有时仅轻度增加或不增加心率;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可明显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常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显着降低左心室舒张未压力、肺楔压、右房压及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平均动脉压;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指数,稍增心率;不增加心肌耗氧量;6、硝普钠能直接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平滑肌,同时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常用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用于心力衰竭;用于低排高阻性的心功能不全病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病人,末梢循环不良时可加用硝普钠改善组织灌注;临床上经常用于已经使用了较大剂量的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的病人以抵消其α作用;有明显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硝普钠应用方法配制:体重kg ×3所得总量mg的1/3,加生理盐水或5%GS稀释至50ml,则每小时推注1ml,硝普钠用量为μg/kg·min ;硝普钠常用剂量为~5μg/kg·min ,避光静脉泵入;硝普钠个体差异较大,应用时应由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剂量;硝普钠的起效时间很短,禁用手静脉推注,以防发生血压骤降、心搏骤停等危险;7、硝酸甘油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以扩张静脉为主;主要减轻心脏前负荷;用于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治疗;可明显减少左心室的充盈压力、降低心室壁张力、降低心肌氧耗量,缓解心绞痛;扩张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心肌供氧明显增加,可以改善缺氧心肌的代谢、使心功能改善、心排量增加;用于创伤病人和外科大手术后的病人有心肌供血不足的表现心排出量下降、尿量减少、S-T段下降或T波倒置、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等;大血管手术后、冠状动脉架桥术后和术前即有心室肥厚伴劳损的心脏术后病人均可常规应用硝酸甘油,以保护和改善其心功能;硝酸甘油用法常用剂量为~5μg/kg·min,由小剂量开始给药,注意开始用药时病人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应用微量推注泵给药,可以保证精确的给药量而不容易发生意外情况;量化治疗的注意事项药物浓度高,最好从中心静脉给药;避免经同一通路静脉推注其他药物,尤其注意与碳酸氢钠有配伍禁忌;充分掌握注射泵的性能及操作,经常检查泵的运行是否正常;静脉泵药时先启动泵,再接到静脉通路上;常用血管活性药物速度与剂量换算表此配制方法与体重无关简易换算法:剂量××速度=微克/分如NS40+多巴胺100mg每小时6ml换算即:100××6=200ug/分常用血管活性药物速度与剂量换算表根据病人体重配制药液,病人体重以50kg为例。
农药配比方法及浓度速查表农药配制方法1、液体农药的稀释。
液体量少时可以直接稀释。
需要配制较多药量时,最好采取二步配制法,即用少量水将农药原液先配成母液,再将母液按要求稀释。
2、可湿性粉剂的稀释。
应采用二步稀释法,即先用少量水配成较浓稠的母液,再将母液按要求稀释。
3、粉剂农药的稀释。
利用适当的填充料稀释。
先取草木灰、米糠、干细泥等,再将所需的粉剂农药混入搅拌,反复添加,直到达所需倍数。
4、颗粒剂农药的稀释利用适当的填充料与之混合(可用干燥的沙土或中性化肥作填充料),按一定比例搅拌。
注意事项不要用污水和井水配药,因为污水内杂质多,容易堵塞喷头,还会破坏药剂悬浮性而产生沉淀;而井水含矿物质较多,与农药混合后易产生化学作用,形成沉淀,降低药效。
最好用清洁的河水配药。
农药配置浓度见附表8-1。
农药配比速查表稀释倍数15kg水加药量(g/ml)25kg水加药量(g/ml)50kg水加药量(g/ml)100倍液150.00250.00500.00200倍液125.00 250.00 300倍液50.00 83.50 167.00 500倍液30.00 50.00 100.00 600倍液25.00 41.50 83.00 800倍液18.75 31.25 62.50 1000倍液15.00 25.00 50.00 1200倍液12.50 20.85 41.70 1500倍液10.00 16.652000倍液7.50 12.50 25.00 2500倍液6.00 10.00 20.00 3000倍液5.008.35 16.70。
配制农药的原则及稀释和换算方法!配农药的四大原则1. 忌用活水配制农药因为活水中杂质多,用其配药易涉农信息服务大全堵塞喷雾器的喷头,同时还会破坏药液的悬浮性而产生沉淀。
2. 忌用井水配制农药因为井水含矿物质较多,特别是含钙、镁较多,这些矿物质与药液混合后容易产生沉淀而降低药效。
3. 忌任意加大水量因为过多加水会使农药的浓度降低,从而使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此外,过量加水还会造成农药流失,污染环境。
4. 忌在风雨天或烈日下施药刮风时施药会使药粉或药液飘散,而雨天喷施农药药剂易被雨水冲刷而降低药效,在烈日下施药,植物代谢旺盛,叶片气孔开张,容易产生药害且易使药效挥发,降低防治效果。
最佳施药时间为上午8~11时,下午3~6时。
怎样正确稀释农药?在使用农药产品时,对农药浓度的大小掌握与配置,关系这农药喷洒的实际效果与作用,因此稀释农药就成了使用农药时的关键一环,那么怎样正确稀释农药呢?(一)药剂浓度的表示法1.百分浓度:是指100份农药中,有效成分所占的份数,常以(%)表示。
2.百万分浓度:是指100万份农药中,有效成分所占的份数,符号是ppm(或微克/毫升;毫克/升;克/立方米等)。
3.倍数法(即稀释倍数):是指商品农药稀释时,加入水或其他稀释剂(细土、颗粒等)的倍数。
稀释100倍或100倍以下,计算时要扣除原药剂所占的1 份,如稀释50倍,即用原药1份加稀释剂49份。
稀释100倍以上,计算时不扣除原药剂所占的份数,如稀释600倍,即用原药1份加稀释剂600份。
(二)浓度表示法之间的换算1.百分浓度与百万分浓度之间的换算百万分浓度(ppm)=10,000×百分浓度2.倍数法与百分浓度之间的换算百分浓度(%)=(原药剂浓度/稀释倍数)x 100(三)稀释农药时的计算方法1.按有效成分计算:(1)求稀释剂(水或填充料等)用量①稀释100倍以下:稀释剂用量=原药剂重量x(原药剂浓度-所配药剂浓度)/所配药剂浓度②稀释100倍以上:稀释剂用量=原药剂重量x原药剂浓度/所配药剂浓度(2)求用药量原药剂用量= 所配药剂重量x所配药剂浓度/原药剂浓度2.按倍数法计算(不考虑有效成分含量):(1)稀释100倍以下稀释剂用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原药剂重量(2)稀释100倍以上稀释剂用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3)求用药量原药剂用量=所配药剂重量/稀释倍数(4)求稀释倍数①由浓度比求稀释倍数:稀释倍数= 原药剂浓度/所配药剂浓度②由重量比求稀释倍数:稀释倍数= 所配药剂重量/原药剂重量溶液浓度可分为质量浓度(如质量百分浓度)和体积浓度(如摩尔浓度、当量浓度)和体积浓度三类。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溶液配制方法溶液配制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步骤之一,合理准确地配制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溶液配制方法。
一、母液稀释法母液稀释法是制备低浓度溶液的常用方法。
首先,根据实验需要制备高浓度的母液,然后通过逐步稀释的方法得到所需的低浓度溶液。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 准备一瓶高浓度母液,浓度为C1,体积为V1。
2. 取出所需的溶质体积为V2(V1 > V2)。
3. 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总体积为V3(V3 > V1)。
4. 摇匀溶液,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二、固体溶解法固体溶解法适用于溶解固体物质制备溶液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所需的固体溶质,并称取所需量。
2. 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溶质完全溶解。
3. 如有需要,使用磁力搅拌器或加热设备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
4. 摇匀溶液,即可得到所需溶液。
三、液体稀释法液体稀释法适用于使高浓度液体溶液变为低浓度溶液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瓶高浓度液体溶液,浓度为C1,体积为V1。
2. 取出所需的溶液体积为V2(V1 > V2)。
3. 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总体积为V3(V3 > V1)。
4. 摇匀溶液,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四、体积稀释法体积稀释法适用于根据已知溶液的浓度制备新的溶液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瓶已知浓度溶液,浓度为C1,体积为V1。
2. 确定所需浓度为C2,体积为V2的新溶液的配制比例。
3. 根据配制比例,计算所需溶质的体积为V3。
4. 取出计算得到的体积为V3的已知浓度溶液。
5. 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总体积为V2。
6. 摇匀溶液,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总结:化学实验中,溶液配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准确地配制溶液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介绍了母液稀释法、固体溶解法、液体稀释法和体积稀释法等常见的溶液配制方法。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保证实验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常用药皮试配置方法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部分药品皮试液配制方法1.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规格0.5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1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2.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规格1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规格0.5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1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4.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规格1.25g(1g:0.25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5.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规格2.5g(2g:0. 5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6.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规格1.5g(1g:0. 5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7.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规格2.5g(2g:0.5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8.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规格3g(2g:1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9.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规格1.0g(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取%氯化钠注射液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皮内注射。
实验二、药物浓度的配制教学目标:1、练习台秤、电子天平的使用。
2、学习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掌握一般溶液和特殊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药物浓度的配制。
教学难点:移液管、吸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仪器药品:1、仪器:(1)容量瓶。
(2)烧杯。
(3)移液管。
(4)玻璃棒。
2、药品:HCl、NaOH、CaCO3。
教学方法:讲授、实际指导。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过程:在化工与制药专业实验中,常常需要配制各种药物溶液来满足不同实验的要求。
如果实验对溶液浓度的准确性要求不高,一般利用台秤、量筒、带刻度的烧杯等低标准的仪器配制就能满足需要。
如果实验对溶液浓度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如定量分析实验,这就必须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高准确度的仪器配制溶液。
对易水解的物质,在配制溶液时还要考虑先以相应的酸溶解易水解的物质,再加水稀释。
无论是粗配还是准确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都首先要计算所需要试剂的用量,包括固体试剂的质量或液体试剂的体积,然后再进行配制。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质量百分数(x )或(w )液质m m x = x V x m -=剂质1. 2、质量摩尔浓度(m 或b ))()(kg mol n b 溶剂质量溶质= 剂质质V M m b ⨯⨯=1000 1000..剂质=V b M m3、物质的量浓度(c ) )()(L V mol n c 液质=液质液V M m c .= 质液质=M V c m ..4、体积比(V/V )5、体积百分浓度(g/V )二、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骤:一算二取三溶四洗五稀六定溶七贴标签。
三、容量瓶的使用:1、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检查方法:注入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用左手的食指顶住瓶塞,右手的指尖顶住瓶底边缘,将其倒立2分钟,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
如果不漏,在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如仍不漏水,则可使用。
药名微量药液浓度配制(mg/50ml)数字显示输入剂量临床常用剂量多巴胺常用:体重kg×3 1 (ml/h) 1.0ug/(kg*min)5~20ug/(kg*min)特殊:体重kg×6 1 2.0ug/(kg*min)体重kg×1.5 1 0.5ug/(kg*min)多巴酚丁安常用:体重kg×3 1 1.0ug/(kg*min)5~20ug/(kg*min)特殊:体重kg×6 1 2.0ug/(kg*min)体重kg×1.5 1 0.5ug/(kg*min)肾上腺素常用:体重kg×0.03 1 0.01ug/(kg*min)0.01~0.2ug/(kg*min)特殊:体重kg×0.06 1 0.02ug/(kg*min)异丙肾上腺素常用:体重kg×0.03 1 0.01ug/(kg*min)0.01~0.1ug/(kg*min)硝普钠常用:体重kg×3 1 1.0ug/(kg*min)0.5~8ug/(kg*min)特殊:体重kg×1.5 1 0.5ug/(kg*min)硝酸甘油常用:体重kg×0.3 1 0.1ug/(kg*min)1~5ug/(kg*min)特殊:体重kg×0.6 1 0.2ug/(kg*min)最大剂量:体重kg×1.5 1 0.5ug/(kg*min)10 ug/(kg*min)体重kg×3 1 1.0ug/(kg*min)去甲肾上腺素开始8~12ug/min 维持2~4 ug/min 小儿0.02~0.1g/kg佩尔常用10mg+NS40mL 0.2mg/ml 0.5-6ug ug/(kg*min)亚宁定首先12.5mg(5ml)+NS10ml 静推100-400ug/min再次37.5mg+NS30ml 6ml/h维持相当于2-8 ug/(kg*min)生长抑素6mg+NS48mL 首推2ml 2ml/h维持。
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
素类农药和小浓度农药的稀释
配制中,常会遇到怎样配制农
药小浓度药液和识别其浓度单
位及表示符号方面的问题。
由
于历史原因,在农业生产技术
资料中,表示农药小浓度药液
的单位和符号有多种方式,加
上与其他几种农药浓度(如:百
分浓度、稀释倍数等)的表示方
式略有不同,给农药的稀释配
制带来很多不便。
笔者在下乡
进行技术服务和接待来蔬菜所
技术咨询的菜农朋友时,发现
不少农民朋友在配制农药小浓
度药液方面存在问题。
为此撰
写此文,以便使读者加深对农
药小浓度药液的理解和掌握。
1.农药小浓度药液的表示
方式①已废除的单位。
百万
分数单位,其符号用ppm来表
示,有时候也用×104来表示,表
示100万份药剂(液)中含有农
药有效成分的份数。
如1ppm=l×l驴,则表示在100万份药剂(液)中含有l份农药有效成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1990年1月1日起,我国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而ppm和×104不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因而被废除,故从此以后在各类文章中,百万分数单位和两种符号ppm及×10。
逐渐被停止使用。
②法定计量单位。
现在用毫克/千克(毫克・千克。
),读作“毫克每千克”,或用毫克/升(毫克・L.1),读作“毫克每升”。
1毫克/千克=lppm=1×104,1毫克/升=lppm=1×lO。
6。
在资料中若看到如20ppm或20×10。
6等类似的表示方式,可直接换算为20毫克/千克或20毫克/升,表示每千克或每升药剂(液)中含有20毫克农药的有效成分。
这种表示方式,便于使用者理解和稀释配制药液。
2.百分浓度与毫克/千克之间的换算计算公式如下:原药剂毫克/千克数=原药剂百分浓度÷1毫克/千克。
例:5%氯氰菊酯乳油是多少毫克/千克?解:已知:5%=0.05,l毫克/千克=1/1000000,代入公式,原药剂毫克/千克数=0.05÷(1/1000000)=0.05×1000000=50000,所以,5%氯氰菊酯乳油是50000毫克/千克。
3.稀释倍数与毫克/千克之问的换算计算公式如下:稀释倍数=原药剂百分浓度÷毫克/千克数值×1000000。
例:将2.5%大王星乳油对水稀释为5000倍液,配好的药液浓度毫克/千克值是多少?解:已知:2.5%=O.025,稀释倍数=5000,代入公式,5000=O.025÷毫克/千克数值×1000000,毫克/千克数值=(O.025×1000000)÷5000=5,所以,配好的药液浓度是5毫克/千克。
4.注意事项①在配制小浓度药液前,先将原药剂(液)的浓度换算成毫克/千克值,然后根据所需的毫克/千克值i按比例计算,即可求出加水量。
②应注意,药液的毫克/千克值越大,表示药液的有效浓度越大;而药液的稀释倍数越大,表示药液的有效浓度越小。
③因毫克/千克值表示的是有效浓度,在称量农药前,应根据其百分浓度比例,折算成纯药剂量后再称量。
④也可参照上公式,进行毫克/升与百分浓度或稀释倍数之间的换算。
03003l山西省农科院蔬菜所程伯瑛
大棚蔬菜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是较大的湿度(80%以上)和较高的温度(20℃以上)。
如果在大棚内创造一个不利于病害发生蔓延的环境,许多病害发生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土壤含水量适宜,作物根系功能保持正常,较低的空气湿度对蔬菜生长发育并无不利影响。
基于这一原理,完全可以从降低棚内湿度入手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但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往往忽视这一点。
因此,缺乏合理的水分管理,棚内空气湿度过高是引起蔬菜病害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垄作结合全地面地膜覆盖是控制棚内湿度的有效方式;控制浇水量,切勿使水溢向垄外,也是控制空气湿度过高的有效方法;冬季早春不宜大通风,切
怎样配制小浓度药液 万方数据
怎样配制小浓度药液
作者:程伯瑛
作者单位:030031,山西省农科院蔬菜所
刊名:
山西农业
英文刊名:SHANXI NONGYE
年,卷(期):2006(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xny200603022.aspx。